金庸武侠小说中的文化积淀

合集下载

浅析金庸武侠小说的文化内涵综述

浅析金庸武侠小说的文化内涵综述

浅析金庸武侠小说的文化内涵【内容提要】:金庸武侠小说曾经一度风靡于华人读者中,且经久不衰。

总览其作品艺术价值是多方面的,本文主要探究其文化意蕴。

金庸小说用文化在雅俗间搭起桥梁,以其文化品位让“成年人的童话”打入文学殿堂的正厅。

其作品既深深植根于传统文化沃土,又充满金庸个性的创新,具有浓郁的现代意识;金写武侠,可实已突破“武侠”之园囿,既有儒家的积极入世、道家的游心自然、佛家的明世旷达,也有独立的批判精神、民族的和谐平等、个性的自由解放、辩证的亦正亦邪。

文章试图以文化解码金庸武侠,探索通往艺术殿堂的雅俗共赏之路。

【关键词】:金庸文化武侠、儒释道现代意识引言“男金庸、女琼瑶”。

曾经有多少像笔者这样的“金粉”,在青春懵懂时期就开始痴迷其中。

波澜起伏的情节、天马行空的想象、荡气回肠的情感……金庸小说倾倒无数“金迷”的原因可谓不胜枚举,可是当经过岁月的沉淀,何以仍感回味悠长,究其原因,大概是其历久弥香的文化使然吧。

遥想n多年前,它摆在地摊上,处在文化的最边缘,各种盗版乱七八糟。

然而到今天,各大书店上架豪华版,现代文学研究权威严家炎教授在北大开设研究课。

在雅俗之争的时代,金庸小说用文化在雅俗间搭起桥梁,以其文化品位让“成年人的童话”打入文学殿堂的正厅。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推开文化之窗,探视金庸不朽神话之一隅。

一、与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深度契合的文化内涵叶茂源于根深。

文学艺术作品往往都承载着某种特定的民族文化,呈现出这个民族的思想和情感历史。

一般的作家只会讲故事,优秀的文学家更善于塑造人物形象,而杰出的大师级作者则在塑造形象的同时表现和探讨人性及其文化特征。

金庸作品除了艺术功力和技巧外,还有着对中国历史及其文化精神的准确把握、深刻思考和精彩表现。

1.悠长“武侠味”(1)武侠渊源武侠文学的源头当有二:“一是汉初司马迁的《史记》中的游侠、刺客列传;二是魏晋、六朝间盛行的‘杂记体’神异、志怪小说。

”古代一般的武侠小说,以《七侠五义》为代表,确实主要写的是打斗和侠义。

金庸武侠小说的文化价值与社会意义评析

金庸武侠小说的文化价值与社会意义评析

金庸武侠小说的文化价值与社会意义评析一、引言金庸(原名查良镛)是中国近现代最著名的武侠小说作家之一,他的作品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其创造的武侠世界中充满了英雄豪杰、江湖恩怨、忍辱负重等元素,不仅吸引了读者,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社会。

二、金庸武侠小说的文化价值1. 文学形式的探索金庸的武侠小说在文学形式方面进行了多次探索和创新,他摒弃了传统冗长繁琐的叙事方式,采用简洁明快的语言风格,开创了新时代下武侠小说的写作风格。

2. 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扬金庸将历史人物和故事融入到他的武侠小说中,对中国传统历史文化进行了巧妙演绎。

他不仅展现出古代江湖风貌和生活习俗,还反映了封建社会骨肉分离、忠义仁爱等价值观。

3. 对人性的深刻剖析金庸在小说中塑造了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他们有着不同的背景和性格。

通过这些人物,金庸揭示了人性中的善恶、勇敢与懦弱、仁义和私欲等方面,并通过他们之间的交互展现出复杂而真实的人性。

三、金庸武侠小说的社会意义1. 激发正能量和民族自豪感金庸塑造的英雄形象秉持着荣辱观念,强调个体奋斗与集体利益平衡的关系。

这些英雄角色以其正直、仁义和勇敢激励着读者,传递出积极向上、充满希望和力量的信息。

2. 反腐败与对抗不公正现象金庸笔下很多作品中都存在反腐败、正义执法等主题。

他通过描述江湖规则和黑暗面揭示了社会中的不公正现象,唤醒了广大读者对于社会问题的关注并勇于反抗。

3. 培养独立意识和个人价值观金庸的武侠小说中,主人公往往是有追求、有理想的个体。

他们坚持自己的信念并勇于追求内心真实,激励着读者去探索自己的人生道路,培养独立思考、自尊自强的个人价值观。

四、结论金庸武侠小说在文化价值与社会意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它不仅是文学形式的创新,更是对历史文化传承和人性深入剖析的体现。

同时,武侠小说中所蕴含的正能量和社会关注也使其成为激发民族自豪感和推动社会进步变革的力量源泉。

《神雕侠侣》中的武侠文化与江湖英雄

《神雕侠侣》中的武侠文化与江湖英雄

神雕侠侣中的武侠文化与江湖英雄
《神雕侠侣》是金庸先生创作的一部经典武侠小说,以其丰富的武侠文化和深
入描绘的江湖英雄形象而广受读者喜爱。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神雕侠侣》中的武侠文化与江湖英雄。

1. 武侠文化概述
•起源与发展:武侠文化起源于中国古代社会,经历了演变和传承,成为一种独特而鲜明的文化现象。

•核心价值观:武侠文化强调正义、忍耐、荣誉、义气等价值观念,认同人性美好之处。

•艺术表现方式:武侠文化通过各种艺术形式传达,如小说、电影、戏剧等。

2. 武侠精神在《神雕侠侣》中的体现
•不畏艰难险阻:小龙女舍弃封建礼教束缚,在世俗禁锢下勇敢追求真爱。

•忠诚义气:郭靖忠于国家,对好友义无反顾,阻止了金轮寺的阴谋。

•正义与公平:杨过执着于正义,为保护民众权益,并追求家族复兴。

3. 江湖英雄形象的塑造
•情怀悲壮:在乱世中,江湖英雄以磅礴胸怀和豪情壮志成为社会舞台上的重要力量。

•剑客刀客:武器技艺超群的江湖侠客在《神雕侠侣》中频繁出现,表现出高超的武术实力和名剑名刀的魅力。

•心胸宽广:江湖英雄往往拥有宽广的胸怀,能够容纳各种人物形象和不同立场。

总结:
《神雕侠侣》作为一部具有代表性的武侠小说,通过其紧凑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深入描绘的江湖英雄形象以及丰富多彩的武侠文化描绘,将我们引入了一个充满传奇和幻想的武侠世界。

这部作品在向读者展示了正直勇敢、无私奉献的江湖英雄形象的同时,也传递了人性善良、追求真理与正义的价值观念。

金庸武侠小说中的江湖文化解读

金庸武侠小说中的江湖文化解读

金庸武侠小说中的江湖文化解读1. 引言江湖是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一个重要背景,它承载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元素。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索金庸武侠小说中所描绘的江湖文化。

2. 江湖规则与道德观念在金庸的武侠小说中,江湖有着一套独特的规则和道德观念。

例如,江湖人士讲究义气和忠诚度,视义字为重。

他们相信正义最终会战胜邪恶,并且追求心灵自由和个人英雄主义。

3. 勇者与英雄江湖是勇者和英雄扬名立万的舞台。

金庸塑造了一批充满正义感、剑术高强、心怀大志的角色。

他们经历了生死考验、险阻挣扎,在艰苦的环境下展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智慧。

4. 刀光剑影与斗智斗勇江湖是一片动荡不安之地,各种招数和武功在这里得到充分展现。

金庸的小说中,刀光剑影和精彩的武打场面频繁出现。

同时,角色之间的智斗也是故事发展中的重要元素。

5. 情感纠葛与江湖义气除了硬汉形象和英雄豪情外,金庸也把人物的情感纠葛融入到江湖传说中。

爱恨情仇、生死离别、友情与背叛等情感因素丰富了故事情节,同时也加深了读者对角色的认同感。

6. 江湖女性形象尽管大部分江湖故事都以男性为主角,金庸却塑造了一些非常优秀和独立的女性形象。

她们聪明机智、聪明勇敢、冷静沉着,在江湖中展示了自己的才能和价值。

7. 江湖背后的哲学思考金庸武侠小说不仅仅只是一个有趣刺激的故事,它还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考。

通过描绘各种角色和事件,金庸通过江湖这个特殊的环境探讨了大道之辨、忠诚与背叛、人性与命运等深刻的问题。

8. 结论通过对金庸武侠小说中的江湖文化进行解读,我们可以看到江湖不仅是家喻户晓的场景,更是一种价值观和生活态度的体现。

金庸用他独特的笔法为读者展示了一个丰富多彩、充满冒险和挑战的江湖世界。

注意:本文为助手根据主题编写,其中部分内容未经过详细参考资料核实,仅供参考。

金庸武侠小说中的武术文化

金庸武侠小说中的武术文化

金庸武侠小说中的武术文化金庸先生是中国著名武侠小说作家之一,他的作品曾经风靡全球,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鹿鼎记》等系列作品,其中不乏许多经典的武术场景。

在金庸的武侠小说中,武术文化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其中的精华所在。

一、武术家的形象在金庸的武侠小说中,武术家们的形象是非常重要的。

他们身手敏捷、神秘莫测,身体素质优越,能够轻易地攀爬悬崖峭壁,跳过山川河流。

他们不愧为武林高手,人们对他们的崇拜和敬畏也是可见一斑。

同时,金庸的武术家们还有着非常强烈的荣誉感和江湖义气。

他们重视自己的名誉和尊严,不会做出出卖盟友的事情。

同时,在遇到危险的时候,他们也会团结一心,共同抵抗敌人的进攻。

二、武术文化的内涵金庸的武侠小说中,武术文化的内涵非常丰富,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内外合一”和“心意合一”等理念。

所谓“内外合一”,指的是武术家的身体和内在力量的统一。

只有身体和内在力量的结合,才能够发挥出真正的武力。

同时,武术家还需要将武功融入生活中,将武术理念和生活方式融为一体。

“心意合一”则是指武术家在实战中需要运用心理学的知识,以意念控制身体,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这种技巧在金庸的武侠小说中出现得非常频繁,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武术的传承在金庸的武侠小说中,武术的传承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

武术家们通常都是从某位前辈的手中接受武学传承,或者是习得传统武术。

这种传承形式不仅仅是简单地传授武术技能,更是讲究心传心、口传口、手传手的传承方式。

在金庸的武侠小说中,传承武术的形式非常多样化,有师徒、兄弟、姐妹、兄妹等各种形式。

这种传承方式无限延伸,不仅仅是传承武术,还可以传承各种其他的道德和人生智慧。

总之,金庸的武侠小说中充满了武术文化的内涵和精华。

无论是武术家的形象,还是传承武术的方式,都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和研究。

武术文化不仅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身心健康的宝贵资源。

金庸武侠小说的文化内涵

金庸武侠小说的文化内涵

金庸武侠小说的文化内涵金庸是中国当代最著名的武侠小说作家之一,他的作品深受读者喜爱,也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金庸的武侠小说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形式,更是一种文化内涵的体现。

首先,金庸的武侠小说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武侠小说中的武功、江湖规矩、侠义精神等元素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武功是中国武术的体现,通过小说中的武功描述,读者可以了解到中国武术的种类、特点以及修炼方法。

江湖规矩则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种行为准则,它强调忠诚、义气、尊重等价值观念。

侠义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它强调的是个人的忠诚、正义和勇敢。

通过金庸的武侠小说,读者可以感受到这些传统文化的魅力,也可以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其次,金庸的武侠小说反映了社会的现实问题。

虽然武侠小说的故事情节通常发生在古代,但其中所揭示的社会问题却具有普世性。

例如,金庸的作品中经常出现的江湖恩怨、权谋斗争、贪婪欺诈等问题,都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

通过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读者可以看到人性的善恶、道德的高低以及社会的黑暗面。

金庸的武侠小说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更是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批判。

此外,金庸的武侠小说中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武侠小说中的男女主角往往是英俊潇洒、才情出众的人物,他们之间的爱情故事令人动容。

金庸通过小说中的爱情描写,展现了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

同时,他也通过爱情故事中的痴情、坚贞等情感,表达了对于爱情的理解和追求。

这种浪漫主义色彩使得金庸的武侠小说更加吸引人,也更容易让读者产生共鸣。

最后,金庸的武侠小说中还融入了一些哲学思考。

他通过小说中的人物对于生死、命运、人生意义等问题的思考,引发读者对于人生的思考。

金庸的武侠小说并非只是简单的打斗和冒险,而是通过这些故事情节,带给读者一种思考和启示。

读者可以通过金庸的武侠小说,思考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可以从中找到对于生活的一些智慧和启示。

总之,金庸的武侠小说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形式,更是一种文化内涵的体现。

金庸武侠小说的文化传承与价值观反映

金庸武侠小说的文化传承与价值观反映

金庸武侠小说的文化传承与价值观反映介绍金庸(原名查良镛)是中国最著名的武侠小说作家之一,他的作品被广大读者视为中国武侠小说的经典之作。

金庸以其精湛的笔墨、引人入胜的情节、丰富的人物形象以及深刻的价值观反映,为中国文化传承做出了巨大贡献。

本文将重点探讨金庸武侠小说的文化传承以及其所反映的价值观。

文化传承传统文化与当代价值观的融合金庸的武侠小说在同传统文化融合的过程中,不仅保留了中国古代武侠文化的精髓,还融入了当代价值观。

他通过描绘武林英雄与普通百姓之间的关系,反映了尊重人权、平等公正的精神。

例如,他的作品中经常出现的是英雄救美的情节,这体现了对弱者的保护和对正义的追求。

视野的开阔金庸的作品不仅在中国有着极高的影响力,也受到了国际读者的喜爱。

他的武侠小说不仅描写了江湖世界的纷争与英雄的际遇,还对当时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了深刻的观察和揭示。

他通过小说中的人物和情节展现了自己对社会问题的思考,使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历史和文化。

价值观反映正义与道德观念金庸的武侠小说中,武林中的英雄形象往往被赋予强烈的正义感和对邪恶势力的抵抗精神。

他们忍受着痛苦,但终究选择了追求正义,保护弱者。

金庸通过这些英雄形象,渲染了对于正义和道德的执着追求,表达了他对于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观。

和平与爱的主题金庸的武侠小说中,和平与爱也是核心主题之一。

他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注重维护社会稳定与平衡。

他在作品中赋予了英雄形象一种无私奉献的品质,他们为了爱情、友情甚至是江湖众生的和平而付出自己的一切。

自由与个人价值自由和个人价值是金庸武侠小说中另一个重要的价值观。

他的作品中经常出现的是江湖人士追求自由和个人独立性的形象。

武林中的英雄们都是自由的,他们不受任何势力束缚,他们追求个人的理想和价值,并不断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

结论金庸的武侠小说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不仅传承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反映了时代的价值观。

通过他所创造的武侠世界,我们可以看到对正义、道德、和平、爱、自由以及个人价值的追求与探索。

金庸小说中的文化

金庸小说中的文化

2、文学典故。
《射雕英雄传》黄药师唱:‚伊上帝之降命,
何修短之难哉?或华发以终年,或怀妊而逢灾。 感前哀之未阕,复新殃之重来。方朝华而晚敷, 比晨露而先晞。感逝者之不追,情忽忽而失度, 天盖高而无阶,怀此恨其谁诉?‛ ‚天长地久, 人生几时?先后无觉,从尔有期。‛出自曹植为
3、着意虚化历史背景。
《笑傲江湖》《侠客行》。
《书剑恩仇录》《碧血剑》《雪山飞狐》 《飞狐外传》展现秘密会社,是天地会传 说中的‚红花会‛及‚山宗‛、‚华山 派‛,借助传统表现反抗暴政、抵御外侮、 兴复故国、振兴民族的主题。 金庸小说讨论朝廷暴政和官吏昏庸如何激 发内乱外侮,以致生灵涂炭,民族蒙难的。
金庸对儒家的态度,是现代社会与 儒家思想的融合。 强调儒学传统与礼教大防对立。 赞同岳飞和范仲淹等人的儒家理想 人格。 郭靖与黄蓉游岳阳楼,理解了‚先 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内涵。
(二)道教
全真教:王重阳(1112年—1170年),北宋末京 兆咸阳(今陕西咸阳)大魏村人。 原名中孚,字知明,道号重阳子,故称王重阳。 出生于庶族地主家庭。金天眷元年(1138),应武略, 中甲科 ,遂易名世雄。金正隆四年(1159),愤然 辞职,弃家外游,自称于甘河镇遇异人授以内炼 真诀,悟道出家。金大定元年(1161),在南时村挖 穴墓,取名‚活死人墓‛,自居其中,潜心修持2 年。三年,功成丹圆,迁居刘蒋村。
黄蓉道:‚国家政局清明,你做了大官,但 不变从前的操守;国家朝政腐败,你宁可杀 身成仁,也不肯亏了气节,这才是响当当的 好男儿大丈夫。‛郭靖连连点头,道:‚蓉 儿,你怎想得出这么好的道理出来?‛ 黄蓉笑道:‚啊哟,我想得出,那不变了圣 人?这是孔夫子的话。我小时候爹爹教我读 的。‛郭靖叹道:‚有许许多多事情我老是 想不通,要是多读些书,知道圣人说过的道 理,一定就会明白啦。‛ ————《射雕英雄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庸小说中的文化积淀摘要:金庸小说是指金庸先生创作的武侠小说,将每一部小说的第一个字提出组成了“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这样一副对联,再加上一部短篇小说《越女剑》一共15部。

在每一部小说中都蕴含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内容和弥散着浓重的传统文化气息,正如严家炎先生所说,金庸小说中的传统文化不只是外在的装饰,而是内在的浸润,是从内容到形式都浸润着的;它弥漫在整个作品,充溢在字里行间[1]。

小说中的几乎到处都可以找出传统文化,或人物命名,或引用典故,或借助史实,或以儒、释、道等哲学的精义作为创作的格调。

这不仅给作品提升了文化的层次,也让读者在领略江湖侠客情时浸润在博大深远的传统文化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关键词:金庸小说传统文化江湖侠客(一)小说中的人物命名小说中人物的命名对整个作品有着很大的影响,名字虽然只是个代号,但它却可能寄托着作者对该人物的一种期望或有所暗示。

金庸小说中的人物命名便深深地展现出这种特征,并且小说中的人物命名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

程灵素,《飞狐外传》中的人物。

名字由《灵枢》、《素问》两本医学经典而来。

金庸先生用两本医经的名字来给这样一个人物命名,不仅暗示了她医术(毒术)高明,而且“灵素”二字也有灵巧、善良之意。

苗人凤,《雪山飞狐》中的人物。

号称打遍天下无敌手,人送外号金面佛。

从书中他与胡一刀之间肝胆相照的相惜之情和坦坦荡荡的豪情便足以看出他的卓然不群,人中龙凤当之无愧。

花铁干,《连城诀》中的人物。

平时以侠义自居,确有“铁干”之风范,但却偏偏姓“花”,很明显的暗示了此人只具有“花架子”,外强中干。

果然,在雪谷中面对血刀老祖的威逼利诱时,露出了其贪生忘义,卑鄙无耻的本性。

[2]王语嫣,《天龙八部》中的人物。

段誉一见倾心,闻“语嫣”二字而发“语笑嫣然,和蔼可亲,好名字,好名字”之赞。

确实是人如其名,语笑嫣然,令人神醉。

梅超风,《射雕英雄传》中的人物。

原名梅若华,后改为梅超风。

书中介绍她练了九阴白骨爪后形似鬼魅,来去如风。

“超风”二字更令人增添几分胆寒。

李文秀,《白马啸西风》中的人物。

白马李三与上官虹之女,父母为其取名为“文秀”自然是希望她“温文秀丽”,这是天下父母对自己儿女的真切期望与无微的关怀。

茅十八,《鹿鼎记》中的人物。

他生性豪爽,为朋友可以两肋插刀。

“十八”取“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之意[3],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义”的精神一展无遗。

任我行,《笑傲江湖》中的人物。

有天下唯我独尊,任我而行的霸气。

这是一种自古以来就有的恃才傲物,桀骜不驯的脾性,在历史上屡见不鲜。

李沅芷,《书剑恩仇录》中的人物。

“沅芷”出于《楚辞·九歌·湘夫人》:“沅有芷兮澧有兰”[4],“芷”是一种香草,代表高洁的品质。

从古至今,人们都在道德修养方面极为重视。

杨过,《神雕侠侣》中的人物。

郭靖为其取名“过”字“改之”,寓意是令其过而改之,善莫大焉。

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5]的说法。

石清,《侠客行》中的人物。

以正直侠义,黑白分明而为人敬仰,“清”即有是非分明之意,在传统文化中要求有及其分明的是非观念。

杨逍,《倚天屠龙记》中的人物。

取“逍遥”之意,“逍遥”是道家的思想,以追求自在,出世逍遥为目标,这种思想几乎在每个朝代的文人墨客都有体现。

袁承志,《碧血剑》中的人物。

“承志”意为继承其父袁崇焕精忠报国之志。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族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这种精神应该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必须拥有的。

萧半和,《鸳鸯刀》中的人物。

因崇敬郑和,希望能有郑和一半的成就而取名“半和”,郑和下西洋做出了一番举世闻名的事业。

入世济民为儒家思想,早已深深印在了人们的心中。

(二)小说中的典故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中就有丰富的文化典故。

金庸在创作小说时运用了许多典故,这不仅使小说情节变得更加圆润,语言表达更加的贴切,也让读者在阅读的同时增长了不少文化。

《笑傲江湖》中“笑傲江湖”是一首琴、箫和曲,是曲洋根据《广陵散》改编而成。

这里运用了关于《广陵散》的典故,其出自《世说新语·雅量》,嵇中散临刑东市,神气不变,索琴弹之,奏《广陵散》。

曲终,曰:“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

《广陵散》于今绝矣!”太学生三千上书,请以为师,不许。

文王亦寻悔焉[6]。

《倚天屠龙记》中,最后一回“不识张郎是张郎”中张无忌愿为赵敏画一辈子眉是化用了“张敞画眉”这个典故。

《汉书张敞传》:“敞为人敏疾病,赏罚分明……又为妇画眉,长安中传张京兆眉怃。

有司以奏敞。

上问之,对曰:“臣闻闺房之内,夫妇之私,有过于画眉者。

”上爱其能,弗备责也。

然终不得大位。

”[7]。

《天龙八部》中,段誉所学的“凌波微步”武功。

“凌波微步”出自于曹子健的《洛神赋》体迅飞凫,飘忽若神。

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动无常则,若危若安。

进止难期,若往若还。

转眄流精,光润玉颜。

含辞未吐,气若幽兰。

华容婀娜,令我忘餐[8]。

《鹿鼎记》中,韦小宝刁难施琅时,用了“伍子胥过昭关”这个典故。

昭关,山名,在安徽省含山县西北,因山为关。

春秋之世,为吴、楚往来之冲。

伍子胥逃楚奔吴,乃取道于此,一夜白头[9]。

《射雕英雄传》中有黄裳监刻道书而写成武学奇书《九阴真经》的情节。

“黄裳监刻”,近人陈国符《道藏源流考》云:徽宗于政和三年下诏天下访求道教仙经,所获甚众,政和五年设经局,勒道士校订,送福州闽县,由郡守黄裳役工镂版[10]。

《天龙八部》中,虚竹与天山童姥曾谈论到“割肉饲鹰”。

“割肉饲鹰”是一个佛家典故,出自于《大庄严论经》卷十二,大概意思是:帝释为了考验菩萨,便自己化作鹰,让毗首羯磨化作鸽子。

鹰欲捕鸽子为食,鸽子飞入菩萨的怀里,希望得到菩萨的保护。

鹰要菩萨交出鸽子,但菩萨已发愿普度众生,所以不肯交出。

鹰对菩萨说,我若不食此鸽,便会被饿死,你救一以害一,又怎能算是普度众生。

菩萨听后便割了自己的肉给鹰,舍弃自身以达到普度众生的愿望[11]。

《神雕侠侣》中,杨过在与达尔巴比武时曾使过一套“美女拳法”,其中的每一招都是关于一位美女的典故。

“红拂夜奔”讲的是隋末红拂女夜奔李靖的故事。

红拂女本是杨素府中的一个侍女,李靖与杨素谈论天下时,其见李靖英爽之气溢于眉宇之间,且见解出众,不同凡响,心中大为倾慕。

李靖知杨素难成大业便欲另寻明主,红拂女得知李靖住所后,当夜即奔找李靖说明倾慕之情,二人相知相惜遂结为夫妻。

《笑傲江湖》中,“论杯”一节中,祖千秋对令狐冲详细介绍了关于酒和酒具之间的关系。

祖千秋引用“葡萄美酒夜光杯”说明葡萄美酒当用夜光杯来饮。

“葡萄美酒夜光杯”出自于唐代诗人王翰的《凉州词》中的一首,全诗是“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2]。

(三)小说中的史实金庸小说的一大特色就是将历史上的真人真事融入到了小说的情节之中,而且浑然天成,丝毫不显得生硬,有以假乱真之能。

读者阅读其小说时,眼前仿佛又重现了那个时代的纷繁或是战火下人们的遭遇场景,也增添了不少的历史知识。

《天龙八部》的创作是以北宋哲宗时期为时间背景创作的。

书中对宋、辽、西夏、吐蕃、大理以及完颜阿骨打(金国的创建者)等真人真事进行了描写。

其中对辽国内乱、哲宗亲政、大理国皇帝避位为僧及宋、辽边境上的相互侵扰都进行细致的描写,并且在文后附录了史书的真实记录,这让阅读的读者在不知不觉中了解到了许多平时不曾关注过的历史知识,提升了自己的文化素质修养。

《射雕英雄传》是以南宋末年为时代背景创作的。

书中借助主人翁郭靖的经历分别叙述了蒙古帝国的兴起和金国及南宋的衰弱。

书中郭靖以西征大元帅西征花剌子模的情节是借用了“公元1219年,成吉思汗为了肃清乃蛮部的残余势力,以及消灭西域的强国花剌子模,便藉口花剌子模杀蒙古商队及使者,亲率二十万大军西征。

”[13]的史实。

郭靖、杨康之名包含了“靖康之耻”的史实。

“靖康之耻”是指,发生于北宋皇帝宋钦宗靖康年间(公元1126~1127年)因而得名。

靖康二年四月金军攻破东京(今河南开封),除了烧杀抢掠之外,更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以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共三千余人北上金国,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14]。

《碧血剑》是以明末为时代背景创作的。

书中描写了明朝末年天下大乱,兵连祸结,民不聊生的场面。

其中的李自成、李岩、刘敏中等皆为历史上的真人。

读之可令读者更好的认识到那段局势动荡的历史时期,增添我们对明、清之交历史的认识。

(四)小说中儒、释、道的体现儒、释、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支柱,其哲学经义深深地植根于中华文化中,人们的一言一行都或多或少的受到他们的影响。

金庸小说也体现出了这种特征,书中所赞扬的美德和贬低的劣行,或是整书的创作格调,都有着深厚的儒、释、道精神的体现。

《天龙八部》,“天龙八部”这个书名便出自于佛经,指一天、二龙、三夜叉、四乾达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呼罗迦八种神怪[15]。

佛家有“四谛之说”,分别是:苦谛、集谛、灭谛、道谛。

追求达到“悟空”的境界。

纵观《天龙八部》一书,到处弥漫者“苦”的气息,萧峰的身世及引发出的一连串的杀戮是苦,段誉对王语嫣的求而不得是苦,虚竹刚找亲生父母,但顷刻间又父母双双毙命于跟前是苦。

而天山童姥与李秋水的“同一笑,到头万事俱空”是空,萧远山与慕容博的“王霸图雄,血海深仇,尽归尘土”是空。

还有贯穿整书的“悲天悯人”的博大崇高的格调[16]等都是对佛家文化的阐释和运用。

逍遥自在,变化无极是道家的思想。

小说中或人物率性而为,或恬淡自然,或超越世俗,蔑视礼法,或是武学上的“无招胜有招”,不着形迹等无不深得道家的经义。

《射雕英雄传》,郭靖之母李萍临终时对郭靖说道:“想我当年,忍辱蒙垢,在北国苦寒之地将你养大,所为何来?难道为的是要养大一个卖国奸贼,好叫你父在黄泉之下痛心疾首么?人生百年,转眼即逝,生死又有什么大不了?只要一生行事无愧于心,也就不枉了这人世走一遭。

若是别人负了我们,也不必念他过恶。

”[17]。

当时成吉思汗希望郭靖帮助他攻打宋朝,但李萍以死明志,要郭靖精忠爱国,绝不作卖国贼,并且希望他宽厚待人,拥有宽广的胸怀。

这是儒家文化中的“忠”和“恕”的体现。

参考文献[1]葛涛谷红梅.金庸其书[M].严家炎.金庸小说与传统文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7[2][3]李九光.金庸小说人物命名探讨[J].[4]马茂元.楚辞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7 重印[5]金良年.论语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6]刘雅茹.竹林七贤[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7]龚弘.两汉人物[M]. 济南:齐鲁书社,2005.1[8]裴晋南何凤奇李孝堂郭清津.汉魏六朝赋选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5[9](汉)班固.汉书选[M].北京:中华书局,1962[10]陈志明.金庸笔下的文史典故[M]. 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8[11]郭鹏.佛教故事选粹[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12]马太钦.中国历代诗词精华选编[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4 [13]若木.回味元朝[M].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2007.8[14]丁华明.话书中国[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2[15]金庸.天龙八部[M].广州:广州出版社,2002.11[16]葛涛谷红梅.金庸其书[M].严家炎.金庸小说与传统文化引陈世骧语.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7[17]金庸.天龙八部[M].广州:广州出版社,2002.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