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危险化学品的类别及分类
危险化学品目录最新版2022

危险化学品目录最新版2022一、前言为了确保公共安全,加强危险化学品的监管和管理,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特制定《危险化学品目录(最新版2022)》。
本目录主要列举了八大类危险化学品,包括爆炸品、易燃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氧化性物质、有毒物质、放射性物质以及其他危险化学品。
二、危险化学品分类爆炸品爆炸品是指在特定条件下,能够发生爆炸或产生爆炸性效果的物质或混合物。
这些物质包括但不限于炸药、雷管、导火索等。
易燃气体易燃气体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与空气混合后易发生燃烧或爆炸的气体。
如氢气、甲烷、乙炔等。
易燃液体易燃液体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容易燃烧或引起火灾的液体。
如汽油、柴油、油漆等。
易燃固体易燃固体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容易燃烧或引起火灾的固体物质。
如硫磺、镁粉、铝粉等。
氧化性物质氧化性物质是指那些易于与其他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物质。
这些物质可能导致火灾或爆炸,如过氧化氢、高锰酸钾等。
有毒物质有毒物质是指那些对人体或生物体有害的化学物质。
这些物质可能导致中毒、健康损害甚至死亡,如氰化物、重金属等。
放射性物质放射性物质是指那些能自发地放出射线并因此具有放射性的物质。
这些物质可能对人体造成长期健康风险,如铀、镭等。
其他危险化学品除了上述七类外的其他危险化学品,包括但不限于腐蚀性物质、刺激性物质等。
三、结语本目录旨在为相关部门和企业提供明确的危险化学品分类指导,以便更好地进行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
请各相关单位严格按照本目录的要求进行危险化学品的管理和监控,确保公共安全。
(注:本文档仅为框架性内容,具体细节和数据可能需要根据最新法规和标准进行更新。
)。
2024年危险化学品的分类(2篇)

2024年危险化学品的分类第一类:爆炸品,爆炸品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摩擦、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间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的压力急剧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设备、人员造成破坏和伤害的物品。
爆炸品在国家标准中分5项,其中有3项包含危险化学品,另外2项专指弹药等。
第1项:具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如高氯酸。
第2项:具有燃烧危险和较小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如二亚硝基苯。
第3项:无重大危险的爆炸物质和物品,如四唑并-1-乙酸。
第二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指压缩的、液化的或加压溶解的气体。
这类物品当受热、撞击或强烈震动时,容器内压力急剧增大,致使容器破裂,物质泄漏、爆炸等。
它分3项。
第1项:易燃气体,如氨气、一氧化碳、甲烷等。
第2项:不燃气体(包括助燃气体),如氮气、氧气等。
第3项:有毒气体,如氯(液化的)、氨(液化的)等。
第三类:易燃液体,本类物质在常温下易挥发,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它分3项。
第1项:低闪点液体,即闪点低于-18℃的液体,如乙醛、丙酮等。
第2项:中闪点液体,即闪点在-18℃<23℃的液体,如苯、甲醇等。
第3项,高闪点液体,即闪点在23℃以上的液体,如环辛烷、氯苯、苯甲醚等。
第四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这类物品易于引起火灾,按它的燃烧特性分为3项。
第1项:易燃固体,指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迅速燃烧,能散发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
如红磷、硫磺等。
第2项:自燃物品,指自燃点低,在空气中易于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而自行燃烧的物品。
如黄磷、三氯化钛等。
第3项:遇湿易燃物品,指遇水或受潮时,发生剧烈反应,放出大量易燃气体和热量的物品,有的不需明火,就能燃烧或爆炸。
如金属钠、氢化钾等第五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这类物品具有强氧化性,易引起燃烧、爆炸,按其组成分为2项。
第1项:氧化剂,指具有强氧化性,易分解放出氧和热量的物质,对热、震动和摩擦比较敏感。
2023年度危险化学品分类清单

2023年度危险化学品分类清单1. 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2023年度危险化学品分类清单,以帮助相关部门和个人识别和处理危险化学品。
清单中包含了各种危险化学品及其对环境和健康的潜在风险。
2. 危险化学品分类清单以下是2023年度危险化学品分类清单的主要内容:2.1. 爆炸品- 爆炸品1类:具有极高的爆炸危险性。
- 爆炸品2类:具有高度的爆炸危险性。
- 爆炸品3类:具有中等的爆炸危险性。
2.2. 易燃液体- 易燃液体1类:具有极高的易燃性。
- 易燃液体2类:具有高度的易燃性。
- 易燃液体3类:具有中等的易燃性。
2.3. 氧化剂- 氧化剂1类:具有极高的氧化性。
- 氧化剂2类:具有高度的氧化性。
- 氧化剂3类:具有中等的氧化性。
2.4. 毒性品- 毒性品1类:具有极高的毒性。
- 毒性品2类:具有高度的毒性。
- 毒性品3类:具有中等的毒性。
2.5. 腐蚀品- 腐蚀品1类:具有极高的腐蚀性。
- 腐蚀品2类:具有高度的腐蚀性。
- 腐蚀品3类:具有中等的腐蚀性。
2.6. 其他危险化学品- 其他危险化学品:包括其他具有危险性质的化学品,但不属于以上分类。
3. 注意事项- 任何使用、储存、运输危险化学品的单位或个人都应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操作规程。
- 对于危险化学品的处理和处置,应严格遵守环境保护和健康安全的要求。
- 若发现任何危险化学品泄漏或事故,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并报告相关部门。
4. 结论本文档提供了2023年度危险化学品分类清单,以帮助相关部门和个人识别和处理危险化学品。
清单中包含了各种危险化学品及其对环境和健康的潜在风险。
在处理危险化学品时,务必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操作规程,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危险化学品目录最新版

危险化学品目录最新版一、前言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工业的进步,危险化学品的应用日益广泛,同时,其潜在的危害也日益凸显。
为了加强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减少和预防危险化学品事故,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我们编写了这份危险化学品目录(最新版)。
二、危险化学品分类爆炸物: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受压、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间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骤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
包括火药、炸药、起爆药、烟火剂等。
易燃气体:指在标准温度和压力下,与空气混合后能够发生燃烧或爆炸的气体。
如氢气、乙炔、甲烷等。
易燃液体:指在常温下易于挥发,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或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的液体。
如汽油、柴油、酒精等。
易燃固体:指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燃烧迅速,并可能散发出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
如硫磺、镁粉、铝粉等。
自反应物质:指即使在无外界能量的作用下,也能发生放热反应,导致温度升高或引发其他化学反应的物质。
如过氧化氢、硝酸铵等。
自燃液体:指即使在常温下,也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并产生热量的液体,当温度达到其自燃点时,便能自行燃烧。
自燃固体:指即使在常温下,也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并产生热量的固体,当温度达到其自燃点时,便能自行燃烧。
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指与水发生剧烈反应,放出易燃气体并可能引起燃烧的物质。
如金属钠、碳化钙等。
氧化性液体:指具有强氧化性,能与可燃物质反应引发燃烧或爆炸的液体。
如过氧化氢溶液、高锰酸钾溶液等。
氧化性固体:指具有强氧化性,能与可燃物质反应引发燃烧或爆炸的固体。
如过氧化钠、氯酸钾等。
有机过氧化物:指分子中含有过氧基的有机物,其本身易爆炸分解,或对热、震动或摩擦极为敏感,极易引起燃烧或爆炸。
如过氧化甲乙酮、过氧化二苯甲酰等。
金属腐蚀物:指在一定条件下,能与金属发生化学反应,导致金属被腐蚀的物质。
如酸、碱、盐等。
危险化学品等级划分标准

危险化学品等级划分标准
危险化学品等级划分标准主要依据危险性进行划分,具体如下:
1. 第1类:爆炸品。
2. 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3. 第3类:易燃液体。
4. 第4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5. 第5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6. 第6类:有毒品。
7. 第7类:放射性物品。
8. 第8类:腐蚀品。
危险性依次增高。
此外,危险化学品还可以根据纯度划分为优级纯、分析纯、化学纯三个等级,其中优级纯纯度最高,杂质含量最低,适合于重要精密的分析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使用绿色瓶签;分析纯纯度很高,适合于重要分析及一般研究工作,使用红色瓶签;化学纯纯度与分析纯相差较大,适用于工矿、学校一般分析工作。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更具体的信息,建议查阅危险化学品相关书籍或咨询专业人士。
最新危险化学品清单(2023版)

最新危险化学品清单(2023版)根据最新的危险化学品清单(2023版),以下是一些重要的信息:定义
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爆炸性、可燃性、毒性、腐蚀性等特性,
可能对人类、动植物和环境造成伤害或危害的物质。
危险分类
根据危险性质的不同,危险化学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爆炸品:具有爆炸性质的物质,能够在一定条件下迅速放出
能量。
2. 可燃物:易燃物质,能够在一定条件下燃烧或加剧火势。
3. 氧化剂:能够与其他物质反应并释放氧气,促进燃烧过程的
物质。
4. 毒性物质:对人体、动植物或环境具有毒性的物质。
5. 腐蚀品:能够对金属或其他物质产生腐蚀性破坏的物质。
6. 辐射性物质:具有放射性的物质,能够释放辐射能量。
危险化学品清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危险化学品及其危险分类:
1. 汞:毒性物质
2. 硫酸:腐蚀品
3. 氢氟酸:腐蚀品
4. 乙酸:可燃物
5. 丙烯酸:可燃物
6. 氯化钠:氧化剂
7. 甲醇:可燃物
请注意,以上仅为一些示例,并不涵盖所有的危险化学品。
危
险化学品清单会根据新的科学研究和法规要求进行更新和调整。
为了确保人类、动植物和环境的安全,使用危险化学品时必须
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并且妥善储存、运输和处置这些化学品。
请大家谨慎使用危险化学品,并且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的认识和管理,共同维护安全和环境的健康。
危险化学品的类别及分类

危险化学品的类别及分类依据《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 13690—92),我国将危险化学品按照其危险性划分为8类21项。
第1类,爆炸品;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第3类,易燃液体;第4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第5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第6类,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第7类,放射性物品;第8类,腐蚀品。
1、爆炸品本类化学品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受磨擦、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骤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不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但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的物品。
把爆炸品分为五项:1.整体爆炸物品:具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2.抛射爆炸物品:具有抛射危险,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3.燃烧爆炸物品:具有燃烧危险和较小爆炸或较小抛射危险,或两者兼有,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4.一般爆炸物品:无重大危险的爆炸物质和物品,万一被点燃或引爆,其危险作用大部分局限在包装件内部,而对包装件外部无重大危险;5.不敏感爆炸物品:非常不敏感的爆炸物质,比较稳定,在着火试验中不会爆炸。
2、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指压缩、液化或加压溶解的气体,并符合下述两种情况之一者:(1)临界温度低于50℃,或在50℃时,其蒸气压力大于294kpa的压缩或液化气体;(2)温度在21.2℃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257kpa,或在54.4℃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715kpa 的压缩气体;或在37.8℃时,雷德蒸气压力大于275kpa的液化气体或加压溶解气体。
本类物品当受热、撞击或强烈震动时,容器内压力会急剧增大,致使容器破裂爆炸,或导致气瓶阀门松动漏气,酿成火灾或中毒事故。
按其性质分为以下三项:①易燃气体;②不燃气体(包括助燃气体);③有毒气体。
3、易燃液体指闭杯闪点等于或低于61℃的液体、液体混合物或含有固体物质的液体,但不包括由于其危险性已列入其它类别的液体。
危险化学品的分类

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易燃、易爆、毒性、腐蚀、放射性等特殊性质,对人、动物、植物、财产、环境等具有潜在危害的物质。
根据其特性和危险程度,危险化学品可以分为六类:易燃物、氧化剂、毒性物质、腐蚀品、放射性物质和其他危险物品。
一、易燃物易燃物是指在标准条件下易于燃烧,火源一旦接触,即可自燃或者爆炸的物质。
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规定,易燃物的闪点应在60℃以下,常温下易挥发,且爆炸危险性较大,例如:甲醇、乙醇、乙醚、苯、丙烯等。
二、氧化剂氧化剂是指在混合其他物质时,能够大量放出氧气,促进燃烧或者助燃,造成火烧、爆炸等危险的物质,例如:高锰酸钾、氯酸钾、过碳酸钠等。
三、毒性物质毒性物质是指能够通过吸入、摄入、接触等途径,对人体或者其他生物造成不良影响,包括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
急性毒性是指一次暴露就可能造成人体中毒;慢性毒性是指长期接触或者持续作用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例如:氰化物、砒霜、汞、铅等。
四、腐蚀品腐蚀品是指物质具有腐蚀性,能够对金属、非金属和有机物质等产生损害,造成人体化学灼伤或者财产损失。
根据《条例》的规定,腐蚀品按照其腐蚀能力分为强酸、弱酸、弱碱和强碱,例如:硫酸、盐酸、氢氟酸、氢氧化钠等。
五、放射性物质放射性物质是指释放出各种放射性射线的物质,包括α、β、γ射线及中子、X射线等射线,可以对人体造成辐射伤害,例如:铀、钍、镭等。
六、其他危险物品其他危险物品指除上述五类危险化学品以外,存在潜在危险的物品。
例如:三氯甲烷、二硫化碳、丝光粉等。
除了上述分类,危险化学品还可以按照用途、制造工艺、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多种方式进行分类。
根据企业所涉及的危险化学品种类和数量,应当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如设立化学品库房、安装防火设施、配备个人防护用品等,以确保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险化学品的类别及分类
依据《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 13690—92),我国将危险化学品按照其危险性划分为8类21项。
第1类,爆炸品;
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第3类,易燃液体;
第4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第5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第6类,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
第7类,放射性物品;
第8类,腐蚀品。
1、爆炸品
本类化学品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受磨擦、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骤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不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但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的物品。
把爆炸品分为五项:1.整体爆炸物品:具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2.抛射爆炸物品:具有抛射危险,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3.燃烧爆炸物品:具有燃烧危险和较小爆炸或较小抛射危险,或两者兼有,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4.一般爆炸物品:无重大危险的爆炸物质和物品,万一被点燃或引爆,其危险作用大部分局限在包装件内部,而对包装件外部无重大危险;5.不敏感爆炸物品:非常不敏感的爆炸物质,比较稳定,在着火试验中不会爆炸。
2、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指压缩、液化或加压溶解的气体,并符合下述两种情况之一者:(1)临界温度低于50℃,或在50℃时,其蒸气压力大于294kpa的压缩或液化气体;(2)温度在21.2℃时,气体的
绝对压力大于257kpa,或在54.4℃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715kpa的压缩气体;或在37.8℃时,雷德蒸气压力大于275kpa的液化气体或加压溶解气体。
本类物品当受热、撞击或强烈震动时,容器内压力会急剧增大,致使容器破裂爆炸,或导致气瓶阀门松动漏气,酿成火灾或中毒事故。
按其性质分为以下三项:①易燃气体;②不燃气体(包括助燃气体);③有毒气体。
3、易燃液体
指闭杯闪点等于或低于61℃的液体、液体混合物或含有固体物质的液体,但不包括由于其危险性已列入其它类别的液体。
本类物质在常温下易挥发,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按闪点分为以下三项:(1)低闪点液体闪点<-18℃;(2)中闪点液体-17℃≤闪点<23℃;(3)高闪点液体23℃≤闪点≤61℃。
4、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本类物品易于引起和促成火灾,
按其燃烧特性分为以下三项:(1)易燃固体:指燃点低,对热、撞击、磨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燃烧迅速,并可能散发出有毒烟雾或者有毒气体的固体;(2)自燃物品:指自燃点低,在空气中易于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而自行燃烧的物品;(3)遇湿易燃物品:指遇水或受潮时,发生剧烈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易燃气体和热量的物品。
有些不需明火,即能燃烧或爆炸。
5、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本类物品具有强氧化性,易引起燃烧、爆炸,
按其组成分为以下二项:(1)氧化剂指处于高氧化态,具有强氧化性,易分解并放出氧和热量的物质。
包括含有过氧基的无机物,其本身不一定可燃,但能导致可燃物的燃烧;与粉末状可燃物能组成爆炸性混合物,对热、震动或摩擦较为敏感。
按其危险性大小,分为一级氧化剂和二级氧化剂。
(2)有机过氧化物指分子组成中含有过氧键的有机物,其本身易燃易爆、极易分解,对热、震动和摩擦极为敏感。
6、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
系指进入肌体后,累积达一定的量,能与体液和组织发生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物理学作用,扰乱或破坏肌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性或持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险及生命的物品。
具体指标经口:LD50≤500mg/kg(固体)LD50≤2000mg/kg(液体)经皮(24h接触):LD50≤1000mg/kg(固体)吸入LC50≤10mg/L(粉尘、烟雾)
该类分为毒害品、感染性物品2项。
其中毒害品按其毒性大小分为一级毒害品和二级毒害品。
7、放射性物品的分项方法很多,比较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物理形态分项
(1)固体放射性物品:如钴60、独居石等;
(2)粉末状放射性物品:如夜光粉、铈钠复盐等;
(3)液体放射性物品:如发光剂、医用同位素制剂磷酸二氢钠-P32等;
(4)晶粒状放射性物品:如硝酸钍等;
(5)气体放射性物品:如氪85氩41等。
2.按放出的射线类型分项
(1)放出α、β、γ射线的放射性物品:如镭226;
(2)放出α、β射线的放射性物品;如天然铀;
(3)放出β、γ射线的放射性物品:如钴60;
(4)放出中子流(同时也放出α、β或γ射线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放射性物品:
如镭-铍中子流,钋-铍中子流等。
3.按放射性大小分为一级放射性物品、二级放射性物品、三级放射性物品。
8、腐蚀品
腐蚀品是指能灼伤人体组织并对金属等物品造成损坏的固体或液体。
与皮肤接触在4小时内出现可见坏死现象,或温度在55℃时,对20号钢的表现均匀年腐蚀率超过6.25mm/a的固体或液体。
该类按化学性质分为三项:(1)酸性腐蚀品;(2)碱性腐蚀品;(3)其它腐蚀品。
按其腐蚀性的强弱又细分为一级腐蚀品和二级腐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