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阅读孙权劝学《资治通鉴》复习试题二(含答案) (1)

合集下载

七年级语文下册《孙权劝学》试题练习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孙权劝学》试题练习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孙权劝学》试题练习及答案七年级语文下册《孙权劝学》试题练习及答案【课文学习目标】1、识记、理解本课的生字词。

2、了解文言语气词所表示的不同语气。

3、揣摩体会人物对话时的神态、心理。

4、理解吕蒙与鲁肃对话的含义,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5、能流畅地朗读课文;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6、了解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课文学习指导】一、自主学习1、根据提示默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词。

2、读准下面加点字的字音。

卿今当涂掌事治经为博士邪即更刮目相待3、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蒙辞以军中多务但当涉猎见往事耳自以为大有所益及鲁肃过寻阳即更刮目相待4、初步阅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5、记下你初读的体会、感受以及不明白的地方,以便和老师同学交流。

二、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1、这篇课文共7句话,其层次结构为①②③‖④‖⑤⑥‖⑦。

请分别用两个字概括出各层的大意。

2、选出对下面文言短句理解正确的项,在括号内打√。

⑴蒙辞以军中多务。

A、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忙来推辞。

()B、吕蒙辞掉了军中事情繁多的职务。

()C、吕蒙说他军中有很多任务。

()D、吕蒙说他在军中职务太多。

()⑵大兄何见事之晚乎!A、大哥你预见事情怎么这么晚呢!()B、大哥你怎么看见事情这样晚呢!()C、大哥你怎么知道事情这么晚啊!()D、大哥你怎么天晚才了解这事啊!()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表示的.语气是:()A、傲慢B、自豪C、埋怨D、轻蔑4、这篇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A、要想当权掌事,就必须读书。

B、读书就要认真深入地研究。

C、读书就要博览,以便全面了解历史。

D、不能因事情繁忙就放弃学习,坚持读书是有益的。

5、下面两个成语皆出自本文,请指出出它们的具体含义,并用这两个成语分别造句。

⑴吴下阿蒙:造句:⑵刮目相待:造句:6、对这篇课文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提出来与老师同学作进一步的探究。

参考答案1、劝学就学议论结友2、⑴A ⑵C3、B4、D。

(完整版)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复习题附加答案

(完整版)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复习题附加答案

《孙权劝学》教案一、依据课文说明①达成填空。

1、《孙权劝学》选自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宋神宗以其“基于旧事,有资于治道”而命名。

2、司马光,字君实,(朝代)家,家。

3、孙权,字仲谋,的国君,吕蒙的名将。

二、独立达成加点字注音卿()岂()邪()涉()猎()孰()......遂().三、朗诵课文,注意人物的身份,读出人物的语气(联合标点符号和语气词)。

四、讲堂迅速达成下边练习:1、解说下边句中加点的词。

但()当涉猎见()旧事耳..自认为()大有所益及()鲁肃过寻阳...即更()刮目相待蒙乃()..权谓()吕蒙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2、写出以下词语的古今意义。

博士:古义 ______________ 今义 __________________旧事:古义 _______________ 今义 __________________ 过:古义 _______________ 今义 __________________ 但:古义 ______________ 今义 __________________ 孤:古义 _______________ 今义 __________________ 复:古义 _______________ 今义 __________________五、借助课文说明边读边译课文;依据上下语境,小组合作翻译以下句子。

1、“卿今当涂掌事,不行不学!”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3、“但当涉猎,见旧事耳。

”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5、“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六、小组议论:1、孙权为何要劝吕蒙念书,孙权是一个如何的人?2、孙权吕蒙念书的结果如何,能够看出吕蒙是一个如何的人?3、为何说:“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七、小结:联系课文,延长拓展学与不学,令人物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谈谈你从吕蒙的变化中获得什么启迪?4、古代文言文中的很多语句是成语的重要根源,请依据下边两句话的意思,在本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并分别用成语造句。

人教部编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 孙权劝学 课时练习 试卷含答案解析

人教部编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 孙权劝学 课时练习 试卷含答案解析

4,孙权劝学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B.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C.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D.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2.指出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A.蒙辞/以军中多务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C.自以为/大有所益D.及/鲁肃过寻阳。

3.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蒙辞以军中多务B.卿言多务,孰若孤C.士别三日,既更刮目相待D.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4.下列划线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即更刮目相待(gèng)B.肃遂拜蒙母(shuì)C.卿今者才略(liáo)D.孰若孤(shú)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记叙了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习,进步巨大,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故事。

B.吕蒙的故事说明了人应当好学、只要肯学习就会有进步的道理,体现了学习的重要性。

C.文章善于刻画人物,主要用了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生动地塑造出了鲜明的人物形象。

D.吕蒙读书的功效主要通过鲁肃从侧面展现,他的惊叹衬托出吕蒙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6.下列关于课文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

B.“卿今当涂掌事”和“卿今者才略”两句中的“今”的意思相同,都是“现在”的意思。

C.本文中鲁肃的话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正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

D.本文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

对话言简义丰,生动传神,富于情味。

仅寥寥数语,就使人感受到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二、填空题7.(1)《孙权劝学》选自《______》,这闻书是_______(朝代)______________主持编纂的一部_______通史,记载了从__________到五代1362年间史事。

七年级下册语文 4.孙权劝学 同步练习 (含答案解析)

七年级下册语文 4.孙权劝学 同步练习 (含答案解析)

七年级下册语文 4.孙权劝学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蒙辞/以军中多务B.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C.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答案】B【知识点】孙权劝学《资治通鉴》;文言文断句【解析】【分析】A项应为:蒙/辞以军中多务;C项应为: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D项应为: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故选B。

2.下列加点词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但当.涉猎门当.户对B.自以为大有所益.多多益.善C.见往事..耳往事..不堪回首D.卿.今者才略卿.今当涂掌事【答案】D【知识点】孙权劝学《资治通鉴》;常用文言实词【解析】【分析】A翻译为: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

当:应当翻译为:指男女双方家族的社会政治地位和经济状况不相上下,适宜通婚结亲。

当:相当、恰当、适合、正确B翻译为:自认为有很大的好处。

益:..好处翻译为:一样东西或人等越多越好。

善:好C翻译为:了解历史。

往事:指历史翻译为:不忍再去回忆过去的经历或情景。

往事:过去的经历或情景D翻译为: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

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

翻译为: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

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

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

文言实词要注意积累,另外实词要注意特殊用法,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要结合语境正确答题。

3.(2023七下·阜新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孙权劝学》通过吕蒙劝学、孙权就学最终学有所成的故事揭示了读书学习大有好处的道理。

B.在《骆驼祥子》中,祥子失去了第一辆车后,再次回到车场,不等身体养好又拼命拉车,后来祥子去有两个太太的夏先生家拉包月,他忍受不了苛待,又辞职回到车场。

C.《朝花夕拾》中《二十四孝图》开篇以儿童读物、儿童教育入笔,接着讲述自己儿时得到的一本《二十四孝图》的故事,表现了作者对封建孝道虚伪的批判。

2020年 部编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提优专题复习之文言文阅读(二)及答案

2020年 部编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提优专题复习之文言文阅读(二)及答案

部编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提优专题复习之文言文阅读(二)及答案文言文阅读(二)(一)(15分)(甲)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节选自《资治通鉴》)(乙)吕蒙传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①之。

”遂往诣蒙。

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②?”肃造次③应曰:“临时施宜。

”蒙曰:“今东西④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

肃于是越席就⑤之,拊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

”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节选自《三国志·吕蒙传》)【注释】①顾:拜访,与下文“诣”意同。

②虞(yú):意料,预料。

③造次:鲁莽,轻率。

④东西:这里指西蜀和东吴。

⑤就:接近。

1.下列加点字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A.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可汗问所欲.B.肃遂.拜蒙母遂.反溯流逆上矣C.肃意尚轻.蒙尔安敢轻.吾射D.吕将军功名.日显山不在高,有仙则名.2.用“/”给乙文画线处断句(限断两处)。

(2分)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4分)(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

4.根据乙文,概括甲文中鲁肃“与蒙论议”的主要内容。

(3分)5.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吕蒙?请结合甲乙两文相关内容回答。

(3分)(二)(14分)贞女韩氏,保宁人。

元末明玉珍据蜀,贞女虑见掠,伪为男子服,混迹民间。

既而被驱入伍,转战七年,人莫知其女也。

后从玉珍破云南还遇其叔父赎归成都始改装而行同时从军者莫不惊异。

洪武四年嫁为尹氏妇,成都人以韩贞女称,其后有南京人黄善聪者,年十三失母,父贩香庐、凤间,令善聪为男子装从游数年。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练习 4 孙权劝学(含答案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练习 4 孙权劝学(含答案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练习第一单元4 孙权劝学01积累运用1.请给下面的字注音。

卿()涉()孰() 遂() 岂()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卿今当涂..掌事()(2)蒙辞.以军中多务()(3)但当涉猎..()(4)见往事..耳()(5)自以为..大有所益()(7)及.鲁肃过寻阳()(6)蒙乃.始就学()(8)即更.刮目相待()(9)大兄何见事..之晚净()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蒙辞以军中多务。

译文:(2)卿言多务,孰若孤?译文:(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译文:4.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蒙辞/以军中多务B.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C.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5.古代文言文中的许多语句是成语的重要来源,请根据下面两句话的意思,在本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

(1)比喻人学识尚浅。

()(2)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6.对加点词的用法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卿.今当涂掌事。

(朋友之间表示亲切的第二人称)B.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古时王侯的自称)C.非复吴下阿蒙..。

(阿蒙指吕蒙,在名字前面加“阿”,有亲昵的意味)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长兄。

这里是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7.班里举行了《孙权劝学》课本剧表演活动,以下是课本剧的一个片段,请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填空。

金碧辉煌的大殿里。

孙权坐在龙椅上,。

(填写人物神态)孙权:(自言自语)。

(设计独白) 吕蒙:(从门外大步进入大殿,跪下)大王,不知您找微臣有何事?孙权:爱卿,今天孤找你是想劝你读书!吕蒙:主公您有所不知,我哪有空啊?孙权:你事务有我多吗?我常常看书,觉得挺有收获。

吕蒙:(不住地点头)(设计人物语言)8.学完《孙权劝学》一文后,某校七年级(6)班决定开展以“好读书·读好书”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围绕本次活动的主题,拟写一则宣传标语。

七年级语文下册《孙权劝学》中考复习题精选(附参考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孙权劝学》中考复习题精选(附参考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孙权劝学》中考复习题精选(附参考答案)题目分六部分:文学常识、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句子翻译、问题探究、中考阅读理解选择一、文学常识《孙权劝学》选自《》,是北宋主持编纂的一部体史书。

二、文言实词1.通假字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同,意思为:2.古今异义见往事...耳古义:今义:看到,看见古义:今义:过去的事情3.其他重点实词(1)卿今当涂掌事当涂:(2)蒙辞以军中多务辞:务:(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治经:(4)但当涉猎但:涉猎:(5)及鲁肃过寻阳及:过:(6)卿今者才略今者:才略:(7)非复吴下阿蒙非复:(8)即更刮目相待更:刮:(9)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大兄:见事:4.一词多义见①见.往事耳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三、文言虚词1.蒙乃.始就学2.为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②自以为.大有所益3.以①蒙辞以.军中多务②自以.为大有所益四、句子翻译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译文: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译文: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译文:4.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译文:5.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译文:五、问题探究1.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2.说说孙权为什么要劝吕蒙学习,又是怎样说服吕蒙的。

六、中考阅读理解选择题孙权劝学《资治通鉴》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本文选自《资治通鉴》,该书是一部()史书。

A 纪传体B 编年体C 国别体D 纪传体兼国别体2、下列各项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蒙辞.以军中多务(辞:推辞,推托) 权谓.吕蒙曰(谓:告诉,对······说)B.非复..掌事(当涂:当道,当权)..吴下阿蒙(非复:不再是) 卿今当涂C.但.当涉猎(但:但是) 见.往事耳(见:了解)D.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更:重新) 及.鲁肃过寻阳(及:到,等到)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蒙辞以.军中多务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题系列之《孙权劝学》(附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题系列之《孙权劝学》(附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题系列之《孙权劝学》(附答案)阅读古文《孙权劝学》,回答问题。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注解:选自《资治通鉴》卷六十六;《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写的一部编年通体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问题:1.解释红色的字词。

①卿今当涂掌事。

()②蒙辞以军中务。

()()③孤岂欲卿治学为博士邪!()()④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⑤蒙乃始就学。

()()⑥鲁肃过寻阳。

()⑦非复吴下阿蒙!()⑧即更刮目相待。

()2.翻译句子。

①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②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③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④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事之晚乎!3.通晓文意。

本文通过孙权劝说吕蒙读书,(),吕蒙今非昔比,(),()。

通篇以()为主来写,采用()手法来写,刻画出人物形象。

4.写出文中二个成语,并解释其义。

5.说说你学过这篇短文后的启示。

6.比较这篇课文和《伤仲永》一文的异同。

7.说说文中孙权、吕蒙和鲁肃的人物形象。

附答案:1.解释红色的字词。

①当道,当权②推托用③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通“耶”,语气词。

④粗略地阅读历史⑤于是,就接近⑥到⑦不再是⑧就重新2.翻译句子。

①你现在当权掌管国家大事,不能不学习!②只不过应当浏览群书,了解历史罢了。

③(以)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来看),(你)不再是(过去那个)吴下阿蒙了!④读书人几天不见,就应重新换一种眼光来看待他,长兄怎么知道这件事这么晚啊!3.蒙乃始就学鲁肃与吕蒙论议鲁肃与吕蒙结友对话对比4.吴下阿蒙指缺少学识和文采的人;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5.①不能用老眼光看事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阅读孙权劝学《资治通鉴》复习试题二(含
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刮目相待”指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吴下阿蒙”泛指学识浅陋的人。

这两个成语均出自本文。

B.文章中,孙权对吕蒙是认真相劝,而鲁肃与吕蒙的对话则有调侃的味道。

C.本文通过写鲁肃与吕蒙的对话,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正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

D.鲁肃主动与吕蒙“结友”是因为鲁肃被吕蒙的才略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

【答案】C
【解析】
【详解】
C项,不是“正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而是“侧面”表现。

故选C。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卿.今当涂掌事(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时王侯的自称)
(吕蒙的小名)
C.非复吴下阿蒙
..
D.大兄
何见事之晚乎(古代对自家兄长的尊称)
..
【答案】D
【解析】
【详解】
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的意思是: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大兄”是对朋友辈的敬称。

不是“古代对自家兄长的尊称”。

故选D。

3.下列各句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卿/今/当涂掌事
B.蒙辞以/军中多务
C.蒙/乃始/就学
D.非复/吴下阿蒙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B.根据主谓间要停顿的原则,“蒙辞以军中多务”正确的朗读停顿为:蒙辞/以军中多务。

故选B。

4.对加点词的用法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卿.今当涂掌事。

(朋友之间表示亲切的第二人称)
B.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古时王侯的自称)。

(阿蒙指吕蒙,在名字前面加“阿”,有亲昵的意味) C.非复吴下阿蒙
..
何见事之晚乎!(长兄。

这里是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 D.大兄
..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文中重点实词的理解。

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

A项解释错误,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5.5.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蒙辞/以军中多务
B.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C.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断句能力。

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

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

B项正确,其他各项应该断句为:A:蒙/辞以军中多务。

C.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意思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卿.今当涂掌事(古代君对、长辈对晚辈的称谓)
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代王侯的自称)
C.非复吴下阿.蒙(在名字前面加“阿”,有亲昵的味道)
D.大兄
何见事之晚乎(古代对自家兄长的尊称)
..
【答案】D
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词语的理解。

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

D 项有误,“大兄”的意思是长兄,这里是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

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卿今当.涂掌事 ②但当.
涉猎 B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②自以.
为大有所益 C .①见.往事耳 ②大兄何见.
事之晚乎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文言文中有一些词是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

在平时文言文的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一词多义的单音节词。

C 项的两个“以”都是“了解”的意思。

A :当权/应当。

B :用/认为。

故选C 。

8.8.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但当.涉猎 当.
之无愧 B .自以为大有所益. 多多益.
善 C .见往事..耳 往事..
不堪回首 D .卿.今者才略 卿.
今当涂掌事
【解析】试题分析:考查对文言词汇的理解和识记。

A项,应该/承当,承受。

B项,益处/更加。

C项,历史/过去的事情。

D项,都指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故答案为D。

9.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资治通鉴》是一部纪传体通史。

B.司马光,字君实,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

C.本文通过写鲁肃与吕蒙的对话,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正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这是全文的最精彩之处。

D.文章中,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鲁肃与吕蒙的对话则有调侃的味道,二者的情调是不同的。

【答案】D
【解析】
A.《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史书。

B.司马光,字君实,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为司马池之子。

C.本文通过写鲁肃与吕蒙的对话,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这是全文的最精彩之处。

10.下列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蒙辞以.军中多务
或以.钱币乞之
B.孰若.孤
若.毒之乎
C.及鲁肃过.寻阳
人恒过.,然后能改
D.见.往事耳
有时见.日
【答案】A
【解析】
一词多义指的是同一个词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意义这样一种语言现象。

一词多义是语言的普遍现象,是词义演变的结果。

A项中的两个“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