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动作补间动画》教学设计
《动作补间动画制作》教学设计

《动作补间动画制作》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动作补间动画制作》是人教版《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flash动画初步》第二课的的内容,是学习flash软件“逐帧动画”之后再次深入学习动画,本节课通过案例来学习动作补间动画的制作,为接下来学习引导词动画及遮罩动画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1.本节课所教授的学生是八年级的学生;2.在上节课已经初步学习和了解了f1ash软件的界面和一些动画基本原理以及帧的概念;3.在学习了动画基本原理之后,八年级学生对动画的制作非常感兴趣。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在学习和操作过程中,知道制作动作补件动画的一般步骤。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练习,掌握制作动作补间动画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讨论过程中,增强探究意识和合作意识;2.在制作动作补间动画的过程中,增强对动画制作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知道“动作补间动画”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教学难点:1.掌握制作动作补间动画的方法2.能自己制作出动作补间动画五、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演示法、教练法六、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flash软件安装有flash软件的机房七、教学过程(一)作品展示,导入新课演示导入:教师播放自己已经制作好的《云朵飘呀飘》的动画视频,学生观看视频并回答相关问题(动画视频中的云朵做了什么运动呢?),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总结,并导入新课。
(二)新知讲授,初步感知1.教师新建一个空白文件,并提问我们如果要制作云朵移动的动画首先要有什么呢?学生回答云朵,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制作动作补间动画的第一个步骤找演员即创建元件,并演示这个步骤;2.教师提问,在我们刚刚观看的云朵视频中,云朵位置发生了变化从左边到了右边,我们要怎样去确定云朵的位置呢?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制作动作补间动画的第二个步骤将演员请上舞台即确定起始关键帧和结束关键帧,教师在总结完成后进行演示;3.教师再次提问,我们确定了云朵开始和结束的时候在哪了,我们要怎么样让云朵动起来呢?(学生如果回答出来是创建动作补间动画就肯定学生的回答,如果回答不出来就再次提问我们这节课学习的是什么动画的制作呢?来引动学生说出正确答案),最后教师总结创建动作补间动画是制作动作补间动画的第三个步骤,教师在总结完成后进行演示,这个步骤完成后,我们的云朵动画就制作完成了(教师播放动画);4.教师提问,动画制作完成后的时间轴的背景和两个关键帧中间有什么变化?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
Flash动作补间动画教案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理解动作补间动画的定义及特点,学会创建动作补间动画
2、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创建动画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互助学习的能力。
情感目标
1、提高学生独立做题的自信心;
2、激发学生学习刻苦进取、团结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
创建动作补间动画
教学难点
认真观察投影出来的动作补间动画,思考动画是如何完成的
根据提示
认真思考动画是如何实现的
然后尝试着动手操作
一名学生到教师机与其他同学同步操作
根据提示,继续完善任务
对在教师机上操作的同学的动画进行点评,然后与自己的动画比较,取长补短
跟随教师的引导来对这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归纳小结
【布置作业】
想一想:
仔细观察这个动画,请同学们分析一下:它与我们做的动画有什么异同?
3、右击两个关键帧之间任意一帧,选择“创建补间动画”命令
4、按Ctrl+Enter预览动画效果
教师机房内巡视,对产生的问题,进行提示讲解;找一名学生到教师机来做,然后教师引导其他同学对其制作过程进行评价。
任务2:旋转的五角星
操作步骤:
1、将五角星拖动到场景左侧(动画开始播放的地方)
2、在第60帧插入关键帧,并把五角星拖动到场景右侧(动画结束播放的地方)
课后完成这个动画。
认真观察动画,分析其制作方法
教学后记
二、实例演示——小球运动
教师边演示边讲解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三、任务练习
任务1:小运动
教师把制作的简单步骤投影出来
思考问题
集体回答
快捷键设置
看投影
02《创建补间动画》教学设计

《创建补间动画》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说明:
在这个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的普及已成为必然,由于它的强大的网络通讯功能和多煤体功能,使学生们对它情有独钟。
信息技术课也成了他们的开心课。
现在的网络上的许多的Flash动画和网络歌曲对学生们的吸引力很大,我就是通过它们来向学生展示Flash 的魅力的。
教与学的过程,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信息的交流与反馈的过程。
所以在具体的教与学的过程中,怎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们能活泼地、牢固地掌握知识才是最重要的。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 Flash动画有规律的变形或移动的基本创作的方法。
(2)使学生掌握添加形状提示改变流畅动画的方法。
(3)初步学会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
(4)初步学会了添加形状提示。
三、教学重点难点:
(1)制作补间动画时用纯文本组件需要分解组件。
(2)注意组件的位置的改变和创设中对象的移动、色彩、旋转等参数的设置。
四、教学过程:。
动作补间动画教学设计

动作补间动画教学设计动作补间动画一、教材内容本课是河大版信息技术第二册第二章第2节内容。
动作补间动画是学习动画制作的重点内容,需要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熟练掌握动作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
根据主要知识点,分层分散难点,将学习内容设计为针对不同层次学生,难度递进的四个实例任务。
二、学情分析学生学习本课之前初识了Flash的界面。
了解了动画制作中的一些基本常识,如元件、库、帧、关键帧、层等。
对于工具箱中的工具有初步的了解,并会简单的运用。
学生会制作逐帧动画和形状补间动画。
但因学生接触动画制作时间不长,再加上上课间隔时间较长等原因,学生制作动画的基本功还不够扎实,在制作的过程中常常容易出错。
教师通过以往在课堂中观察的学生完成课堂任务的态度与能力情况,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
A层次学生操作基础好并且学习态度较好,在自己学习的基础上能够帮助其他同学。
B类学生学习水平一般,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的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班级中大多数同学属于这一层次。
C类学生操作水平或学习态度属于后进生,需要督促或更多的指导才能够完成学习任务。
考虑到差异分层对学生的心理影响,教师以异质小组合作的方式对学生进行隐性分层。
每组4人,A和C各一位,两位B类学生,A和C坐中间,两位B类学生坐两边,保证每组的学生基本上实力均衡相当,而且让各层次学生在学习中都能各尽其用。
例如A类学生可以在学有余力的同时帮助和带动C类学生一起学习。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A级目标:(1)分析动画补间的特点并归纳动作补间动画制作的三大步骤及元件、帧、中心点相关操作。
(2)熟练操作动作补间动画制作步骤,完成“快乐猴子”的综合任务。
B 级目标:(1)理解动画补间的作用,熟练掌握动作补间动画制作的三大步骤以及元件的属性设置。
知道关键帧相关属性设置或动画补间动画中中心点的作用。
(2)独立完成滑梯篮球或小鸟出壳的动画制作。
C级目标:(1)了解动作补问动画的作用,熟悉动作补问动画制作的三大步骤及元件属性设置。
《创建补间动画——Flash运动补间动画》教学设计

《创建补间动画——Flash运动补间动画》教学设计一、教学分析(一)教学设计背景信息技术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目标是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在动画教学中发现,学生对于教师的任务能很好地完成,但在日常生活中却不能将所学知识灵活地运用在自己的创作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会学生信息技术的知识技能,还应教会他们应用所学动画的知识技能发挥自己的奇思妙想、展现自己的发明创造。
(二)教学内容分析八年级信息技术第一单元第二课《创建补间动画》,教材螺旋上升式地安排本节的学习任务,主要旨在先通过简单动画的制作进而掌握flash“动画补间”制作的原理与方法。
教学中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及教师指导下自主学习、相互探讨、协作学习,最终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并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新设计。
(三)教学对象分析学生通过以前的学习,已能制作出简单的逐帧动画,并能运用动画来表达自己的设计。
但是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认知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知识水平各不相同,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缩小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的差距。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运动补间动画的工作原理。
2、理解“元件”的含义及作用,掌握元件的新建及转换的方法。
3、掌握运动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师生共同分析、对比“逐帧动画”与“动画补间”动画,加深学生对运动补间动画原理的理解。
学生通过制作简单动画,使学生快速掌握运动补间动画制作方法,通过“创作动画”的完成,培养学生探索创新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作品创作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Flash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创新设计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利用元件和导入素材两种方法制作运动补间动画,在移动过程中对对象需要改变的大小、旋转、方向等参数进行设置。
(二)教学难点:利用元件和导入素材两种方法制作运动补间动画,在移动过程中对对象需要改变的大小、旋转、方向等参数进行设置。
动作补间动画制作教案

目标
具体描述语句
1
动作补间动画的概念
掌握动作补间动画的概念
2
动画的制作方法及要点
理解动画的制作方法及要点
3
制作对象
理解元件的概念、类型及方法
4
工作界面
理解关键帧的概念
5
淡入淡出动画制作
实际操作
项目
内容
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
制作动作补间动画的操作步骤
以语言传递信息和实际操作为主进行讲解
教学难点
制作动作补间动画的操作步骤
学生特征
本节课授课对象为八年级的学生。该年龄段学生的特点为:
1.起点能力水平:已熟悉flash软件操作界面,能够绘制并调用元件。
2. 学习态度:好奇心强,对FLASH动画有着强烈的尝试愿望。
3. 学习动机:对动画十分感兴趣,并愿意尝试。
4. 学习风格:喜欢动手,但思路不是很清晰。
学
习
目
标
描
述
知识点
编号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清flash中“元件”与“场景”的联系
2.掌握制作动作补间动画的指导思想与操作步骤
过程和方法:
1.学会制作“影片剪辑类元件”的方法
2.掌握“元件”与“场景”的切换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感受运用信息技术创作作品的乐趣,体验自己创建“动画片”的自豪感,增强学生自信心
2.锻炼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创作设计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审美意识,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
动作补间动画制作教案
课堂教学设计表
课程名称Flash动作补间动画设计者
单位(学校)上杭三中
授课班级初二(3)班
动作补间动画制作教案

动作补间动画制作教案章节一:动作补间动画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动作补间动画的概念和作用。
2. 掌握动作补间动画的基本原理。
教学内容:1. 动作补间动画的定义。
2. 动作补间动画的应用场景。
3. 动作补间动画的基本原理。
教学活动:1. 引入动作补间动画的概念。
2. 展示动作补间动画的实例。
3. 解释动作补间动画的基本原理。
章节二:制作简单的动作补间动画教学目标:1. 掌握制作简单动作补间动画的步骤。
2. 能够运用动作补间动画制作基本动作。
教学内容:1. 制作简单动作补间动画的步骤。
2. 动作补间动画的关键帧设置。
教学活动:1. 讲解制作简单动作补间动画的步骤。
2. 演示制作简单动作补间动画的过程。
3. 学生实践制作简单动作补间动画。
章节三:复杂动作补间动画的制作教学目标:1. 掌握制作复杂动作补间动画的技巧。
2. 能够制作具有多个关键帧的动作补间动画。
教学内容:1. 制作复杂动作补间动画的步骤。
2. 多个关键帧的设置和调整。
教学活动:1. 讲解制作复杂动作补间动画的步骤。
2. 演示制作复杂动作补间动画的过程。
3. 学生实践制作复杂动作补间动画。
章节四:动作补间动画的优化教学目标:1. 了解动作补间动画的优化方法。
2. 掌握优化动作补间动画的技巧。
教学内容:1. 动作补间动画的优化方法。
2. 优化动作补间动画的技巧。
教学活动:1. 讲解动作补间动画的优化方法。
2. 演示优化动作补间动画的过程。
3. 学生实践优化动作补间动画。
章节五:动作补间动画的综合应用教学目标:1. 能够综合运用动作补间动画制作复杂的动画效果。
2. 掌握动作补间动画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1. 动作补间动画的综合应用实例。
2. 动作补间动画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
教学活动:1. 讲解动作补间动画的综合应用实例。
2. 演示动作补间动画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
3. 学生实践运用动作补间动画制作复杂的动画效果。
章节六:动作补间动画与传统补间动画的比较教学目标:1. 理解动作补间动画和传统补间动画的区别。
动作补间动画教学设计

《动作补间动画的制作》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理解“动作补间”动画的制作原理。
★让学生掌握制作“动作补间”动画的一般步骤,并学会制作“动作补间”动画。
2、过程与方法★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小组合作交流学习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简到繁,由浅入深地掌握制作“动作补间”动画的方法。
老师则层层递进地进行讲解并及时指导。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协作学习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掌握制作“动作补间”动画的一般步骤。
★难点: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熟练地制作“动作补间”动画。
三、教学方法讲解与演示相结合,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四、学习方法模仿学习,自主探究学习,小组交流合作学习五、教材分析本节课是第8单元《动画制作》第三节《制作基本动画》第一课时的内容。
学生已经能够初步地理解flash动画制作中的基本知识,了解了元件和图层在flash动画中的作用。
但是如何能够制作出动画,对于学生而言还是个未知数,并且也是学生相当感兴趣的。
因此本节课应积极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从简到繁,由浅入深地主动探究“动作补间”动画制作方法,从而让学生系统的掌握“动作补间”动画的一般步骤。
《“动作补间”动画》应有2个课时,而本节课就是主要让学生理解“动作补间”动画的制作原理,掌握“动作补间”动画的制作步骤。
个人认为图层与动画的结合放在第二课时更为妥当些。
六、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欣赏小明同学制作关于郊游的flash动画。
师展示动画,提问:在flash动画中,有哪几个对象在做运动?分别做怎样的运动呢?学生回答:有云朵、小汽车和风车。
老师分析:位置移动,大小变化,旋转的效果,从而导入“动作补间”动画的制作。
【设计意图】首先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知道他们也可以做动画。
然后进一步的分析动画效果,让学生了解“动作补间”动画可以制作出哪些动画效果,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
学校:汤原县职业技术学校时间:2015年10月22日
《创建动作补间动画》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作用
Flash动画制作是我校计算机类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也是计算机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核心技能之一。
本课教材选自航空工业出版社出版的《FlashC3中文版入门与实战》,教材内容以任务驱动为导向,突出职业资格与岗位培训相结合的特点,以实用性为原则,介绍Flash CS3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动作补间动画”一课是教材第四章第2节的教学内容,它是Flash动画制作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运用动作补间动画能让实例发生位置、缩放、旋转、透明度的变化,是Flash基础动画的重要组成部分。
2、教学目标的确定
依据“Flash动画制作课程标准”和学生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及思想教育等方面的要求,我制定了如下教育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动作补间动画的原理与作用;
2)熟练掌握创建动作补间动画的方法。
●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目标:
体会制作动画的乐趣,产生学习成就感,提高学习信心,强化学习主动性。
4、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创建动作补间动画的方法。
2)难点:多图层动作补间动画的创建。
5、教学时间:1课时
二、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我校职高二年级的学生。
他们对动画有着浓厚的兴趣,对老师精心设计准备的一个个案例充满好奇,渴望学习制作方法并动手实践。
但同时,许多学生又有遇难容易退缩甚至放弃的情况。
因此,教学案例的设计不宜过于复杂,必须既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又循序渐进,在大多数学生能够接受的范围内。
在前期学生已学习过Flash基本动画原理,学习了帧、图层、元件的基本应用,掌握了逐帧动画的制作方法,因此对动作补间动画的学习已经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但有部分学生对于帧和图层的理解还不够透彻。
三、教法学法及策略
针对学情和本课教学内容,我采用案例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法实施教学,始终贯彻“做中学”的教学理念(课件呈现),同时采用了以下教学策略:
微视频:
针对学生学习水平差异大,课堂进度难以控制的问题,我将本课重点内容制作成微视频,采用“微课”视频的方式取代现场演示,把学习自主权交还给学生,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完成作品,学困生能通过反复观看和思考掌握教学内容。
教学案例:
“愤怒的小鸟”是学生非常熟悉角色,与之相关的游戏和动漫作品也很多,我将愤怒的小鸟引入我的设计的案例中,用精彩案例吸引学生的眼球,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件:
我采用了1张任务单、1张故障排除单、1张评价单这3个学件,给予学生及时的帮助,以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
学习任务:
我将新课的学习设计成三个循序渐进的任务,饱满的学习任务提高了课堂效率,使学生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开展学习活动。
教学网站
丰富的教学资源能够增加课堂教学的张力,所有的教学资源都可以在我设计开发的“闪客学堂”Flash 中浏览和下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数字化资源和信息化环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和学习效果的改善。
四、教学环境设计及资源准备
1.教学环境:电子白板、电子教室软件、Flash CS3软件;
2.资源准备:“闪客学堂”(Flash教学网站),教学课件、“微课”视频、案例素材、任务单、评价单、故障排除单等教学辅件。
五、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课前准备1.打开电子白板系统;
2.清点人数,做好考勤记载。
打开理实一体化设备;作好上课准备
创景激趣(3分钟)
展示本课案例“愤怒的小鸟”动画,要求学
生观察案例中有哪些动画效果?
导入新课内容
观察、思考、回答问题
(文字缩放、小鸟飞行
和旋转消失的动画)
观察,思考
用精彩的案例激发
学生的兴趣和求知
的欲望,明确学习内
容和目标。
探求新知(13分
钟)
任务一:制作案例1
任务二:制作案例2 任务一:制作案例1——直线飞的小鸟(3分钟)
要求学生运用上一课的补间动画知识完成案
例1的制作。
案例1制作起来并不难,只要掌握了动作补
间动画的要点很快可以完成。
任务二:制作案例2——LOGO的制作(3分钟)
要求学生按照“微课”视频的讲解完成案例2
的制作。
教师巡堂,观察学生的学习操作情况,解答
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
案例1和案例2使用了动作补间技术,可以
使对象实现平移、缩放、旋转、透明度的变化。
学生按要求制作案例1
——直线游动的鱼
学生按照“微课”视频
的讲解制作案例2——
LOGO的制作
学生通过观看“微
课”视频并实践操
作,自主探究学习引
导动画的制作方法。
老师有时间关注学
习有困难的学生,帮
助解决疑难问题。
以学生为主体,用任
务驱动学生学习,学
生自主性练习可以
加深学习印象,在做
中学习,培养解决问
题的能力。
老师始终是学生学
习的引导者,确保全
体学生掌握本课重
点。
任务三:制作案例3
归纳制作
要点
牛刀小试:作品设计任务三:制作案例3——小鸟击中目标动画(5
分钟)
提问:案例3和案例1、2的区别在于多个动
作补间动画同时进行。
(提示:使用多个图层即可
实现)
要求学生自主完成案例3的制作。
有困难的
学生可以参考“微课”视频的讲解。
教师巡堂,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
任务小结:动作补间动画制作步骤小结(2分钟)
通过前面两个案例的制作,请同学们小结一
下动作补间动画制作的一般步骤。
1、设置好动画的起始关键帧;
2、选中动画结束处的帧,按F6键,插入一
个关键帧,确定动画的结束帧;
3、选中结束帧中的对象,接着打开“属性”
面板,设置对象的属性,如位置、颜色、角度和
透明度等;
4、用鼠标右键单击开始帧,在弹性出的快捷
菜单中选择【创建补间动画】创建传统补间。
同时,就学生在制作过程容易出现的问题进
行小结,完成“故障排除”
作品设计(10分钟)
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引导动画知识自主设计
一个引导动画。
鼓励有自己的创意,也可以在案
学生思考老师的问题
得出结论后马上付诸实
践,继续制作案例3。
如果没有思路可以参考
“微课”视频的讲解。
学生归纳、总结,得出
动作补间动画的制作步
骤。
有问题的学生根据“故
障排除”单解决问题
学生思考,探索,实践
通过将几种动作补
间动画效果融合到
一个动画中,训练学
生对多图层传统补
间动画制作的掌握,
从而突破难点。
失败是成功之母。
设
计“故障排除”单总
结制作过程中可能
会出现的问题,并给
出解决方案,帮助
学生自我修正和提
高。
希望学生能够举一
反三,充分发挥自己
六、作业设计
学生经过课堂学习实践后已经掌握了动作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和要点,通过在课后继续进行动作补间动画作品的设计开发,争取拿出更优秀的作品来展示。
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在课下也能积极思考、探索实践。
七、学习评价
学习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合理而有效的评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课堂教学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本课中对学生的学习评价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即自评、组评、师评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
在教学网站的“学习评价”栏目中有本课的评价标准及操作要求。
学生可根据评价标准完成自评与组评操作,直接在网页中输入各项分值,点击“确定”按钮即可得出自评的分数。
组评分数则是在课堂点评
交流环节每组的得分。
师评分数则由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及完成作业的情况进行综合评分。
最终取自评、组评、师评分数的平均值作为对学生本课的评价。
八、教学反思
本课的设计力求在以下三个方面作出创新:
教学手段信息化:采用了思维导图、微视频、教学网站等多种信息化手段,为学生创建了良好的信息化学习环境,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提高。
学习过程多样化:整个教学过程采用个人学习和团队协作相结合的方式,既遵循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强调个人在团队中的作用,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
教学评价多元化:采取学生自评、小组互评、网络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同时兼顾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以评价促进教学,鼓励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后期的学习中去。
九、教学流程
《创建动作补间动画》学习任务单
《创建动作补间动画》故障排除单
学习评价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