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二级高频考点

合集下载

计算机二级题库中的常见考点总结

计算机二级题库中的常见考点总结

计算机二级题库中的常见考点总结计算机二级考试是对计算机应用能力的一种全面测试,题库中的考点众多且内容广泛。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本文将对计算机二级题库中的常见考点进行总结和梳理,以供参考。

一、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基础知识是计算机二级考试中的重要考点,包含了计算机硬件、软件、操作系统、网络等方面的内容。

1. 计算机硬件:包括计算机的构成、各硬件设备的功能和作用,如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显示器等。

2. 计算机软件:软件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系统软件包括操作系统、编程语言,应用软件包括办公软件、图形图像处理软件等。

3. 操作系统:主要考察对Windows操作系统的了解,包括操作系统的安装、配置和管理,文件管理、网络配置等。

4. 网络:主要考察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如网络拓扑结构、网络安全、通信协议等。

二、办公自动化软件应用办公自动化软件是计算机二级考试中常见的考点,主要包括Word、Excel、PowerPoint等办公软件的应用技能。

1. Word:主要考察文字处理能力,包括格式调整、插入图表、页眉页脚设置等。

2. Excel:主要考察数据处理能力,包括公式、函数的应用,数据筛选、排序,数据图表的制作等。

3. PowerPoint:主要考察演示文稿制作能力,包括幻灯片排版、动画效果的设置,内容的呈现和编辑等。

三、数据库管理与应用数据库管理与应用是计算机二级考试中的重要考点,主要包括数据库的基本概念、SQL语言的应用和数据库管理工具的使用等内容。

1. 数据库基本概念:主要考察对数据库的理解,包括数据库的组成、三范式、数据库的设计和规范等。

2. SQL语言:主要考察SQL语言的应用能力,包括数据查询、数据更新、数据删除等常用语句的使用。

3. 数据库管理工具:主要考察数据库管理工具的使用,如MySQL、Oracle等,包括数据库的创建、表的设计和管理等。

四、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是计算机二级考试中的重点考点,主要包括网络原理、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等内容。

计算机二级常考知识点

计算机二级常考知识点

计算机二级常考知识点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计算机二级考试对于广大考生来说越来越重要。

通过二级考试的认可,不仅可以为个人提升职业竞争力,还可以拓宽自己的就业机会。

本文将介绍一些计算机二级常考知识点,帮助考生们更好地备战考试。

一、计算机硬件知识点1. 中央处理器 (CPU)- 了解CPU的基本构造和功能,包括运算单元、控制单元等。

- 掌握CPU运算速度的测量单位,如赫兹 (Hz)、千赫兹 (KHz)、兆赫兹 (MHz)、吉赫兹 (GHz) 等。

2. 存储器- 掌握内存 (RAM) 和硬盘的概念和区别。

- 理解存储器的读写速度、容量单位等。

3. 输入输出设备- 熟悉键盘、鼠标、显示器、打印机等常见的输入输出设备。

- 知道它们的作用和工作原理,比如键盘输入字符、鼠标移动光标等。

4. 主板和扩展槽- 了解主板的基本构成,包括芯片组、插槽、接口等。

- 掌握扩展槽的类型和功能,如PCI、ISA、AGP等。

二、计算机网络知识点1. 网络基础知识-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包括局域网(LAN)、广域网(WAN)、互联网等。

- 掌握常用网络协议的概念,如TCP/IP、HTTP、FTP等。

2. 网络设备和拓扑结构- 理解交换机、路由器、网桥等网络设备的作用和原理。

- 掌握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如总线型、星型、环型等。

3. IP地址和子网划分- 知道IP地址的基本构成,包括网络号和主机号。

- 理解子网划分的目的和方法,如掩码的使用等。

4. 网络安全与管理- 熟悉网络安全的概念和常见的网络攻击手段,如病毒、木马、钓鱼等。

- 了解网络管理的基本原理,包括配置路由器、设置防火墙等。

三、操作系统知识点1. Windows操作系统- 掌握Windows的基本操作,如文件管理、应用程序安装等。

- 知道常用的系统工具,如任务管理器、资源管理器等。

2. Linux操作系统- 了解Linux的基本特点和优势。

- 掌握Linux的常用命令,如文件管理、用户管理等。

计算机二级必考知识点

计算机二级必考知识点

计算机二级必考知识点计算机二级考试是广大学生所需通过的重要考试,它涵盖了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数据库等多个方面的知识点。

以下是计算机二级必考知识点的一些内容,希望能为考生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一、计算机基础知识1. 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如中央处理器(CPU)、内存、输入输出设备等。

2. 计算机的编码方式,如ASCII码、Unicode等。

3. 计算机的存储方式,如磁盘、内存、缓存等。

4. 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如局域网、广域网、Internet等。

二、操作系统1. 操作系统的定义和功能,如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等。

2. 常见操作系统的特点和使用方法,如Windows、Linux等。

3. 常见的操作系统命令和常用快捷键。

三、网络通信1. 网络协议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如TCP/IP协议族、HTTP协议等。

2. 网络拓扑结构和通信原理,如星型网络、总线型网络等。

3. 常见的网络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等。

4. 常见的网络安全问题和防范措施,如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

四、数据库1.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如关系型数据库、非关系型数据库等。

2. 数据库的设计和管理,包括表的创建、查询、修改和删除等操作。

3. 常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如MySQL、Oracle等。

五、办公软件1. Microsoft Office套件的基本应用,包括Word、Excel、PowerPoint等的常用功能和操作方法。

2. 数据处理和分析,如公式计算、数据筛选和排序等。

3. 幻灯片制作和演示,如幻灯片排版、转场效果和动画效果等。

六、编程语言1. 常见的编程语言和编程思想,如C、Java、Python等。

2. 程序的基本结构和语法,如变量、常量、运算符、流程控制语句等。

3. 基本的算法和数据结构,如排序算法、栈、队列等。

七、图形图像处理1. 图像的基本表示和处理,如像素、分辨率、色彩模式等。

2. 常见的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如Photoshop、Illustrator等的基本应用和功能。

(完整word版)计算机二级复习资料完整版

(完整word版)计算机二级复习资料完整版

【考点1】C程序用C语言编写的程序称为C语言源程序,源程序文件的后缀名为“.c”。

源程序经编译后生成后缀名为“.obj”的目标文件,再把目标文件与各种库函数连接起来,生成“.exe”可执行文件。

C语言有三种基本结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

【考点2】main函数又称主函数,是C程序的入口。

main后面跟一对小括号和一对花括号,花括号括起来的部分称为main函数的函数体。

一个C程序从main函数开始执行,到main函数体执行完结束,而不论main函数在整个程序中的位置如何。

每一个程序有且仅有一个main函数,其他函数都是为main函数服务的。

【考点3】存储形式计算机在电脑中保存数据是采用二进制形式,由0或1构成的二进制称为位(bit),八个位构成一个字节(Byte),1个Byte=8个bit。

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转化为十进制采用乘法,十进制转化为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采用除法。

数据的存放位置就是它的地址。

【考点4】注释是对程序的说明,可出现在程序中任意合适的地方,注释从“/*”开始到最近一个“*/”结束,其间任何内容都不会被计算机执行,注释不可以嵌套。

【考点5】书写格式每条语句的后面必须有一个分号,分号是语句的一部分。

一行内可写多条语句,一个语句可写在多行上。

【考点6】标识符是标识名字的有效字符序列,可以理解为C程序中的单词。

标识符的命名规则是:(1)标识符只能由字母、数字和下划线组成,字母区分大小写。

(2)标识符的第一个字符必须是字母或下划线,不能为数字。

C语言标识符分如下3类(1)关键字。

它们在程序中有固定的含义,不能另作他用。

如int、for、switch等。

(2)预定义标识符。

预先定义并具有特定含义的标识符。

如define、include等。

(3)用户标识符。

用户根据需要定义的标识符,符合命名规则且不与关键字相同。

【考点7】常量与变量常量是指在程序运行过程中,其值不能改变的量。

全国计算机二级office必考知识点

全国计算机二级office必考知识点

全国计算机二级office必考知识点一、Word处理软件1. 文字处理:包括字体、字号、字形、对齐方式等基本操作。

2. 段落设置:包括段落间距、首行缩进、行距等格式调整。

3. 页面设置:包括纸张大小、页边距、页眉页脚等页面布局设置。

4. 表格操作:包括插入表格、设置表格样式、表格合并拆分等表格操作。

5. 插图操作:包括插入图片、调整图片大小、设置图片格式等图片操作。

6. 页面排版:包括分栏设置、文字环绕图片、插入分节符等页面排版操作。

7. 自动化功能:包括自动目录、自动编号、信函排版等自动化功能的应用。

二、Excel电子表格软件1. 单元格操作:包括输入数据、公式计算、单元格格式设置等基本操作。

2. 表格编辑:包括插入行列、合并拆分单元格、填充数据等表格编辑操作。

3. 函数公式:包括常用函数的应用、自定义函数的编写等函数公式操作。

4. 图表绘制:包括创建图表、调整图表样式、设置图表标题等图表绘制操作。

5. 数据透视表:包括创建数据透视表、设置数据透视表字段、透视表筛选等数据透视表的应用。

6. 数据分析:包括排序筛选数据、条件格式设置、数据验证等数据分析操作。

7. 工作表管理:包括工作表复制移动、隐藏显示工作表、单元格保护等工作表管理操作。

三、PowerPoint演示软件1. 幻灯片设计:包括选择主题、设置背景、调整布局等幻灯片设计操作。

2. 文字编辑:包括插入文字框、调整字体颜色、设置文字动画效果等文字编辑操作。

3. 图片插入:包括插入图片、调整图片位置大小、设置图片效果等图片插入操作。

4. 动画效果:包括添加文本动画、设置对象动画、幻灯片切换效果等动画效果的使用。

5. 幻灯片放映:包括设置幻灯片放映方式、演示放映、录制幻灯片演示等幻灯片放映操作。

6. 演示录制:包括录制演讲音频、加入幻灯片顺序、添加注释等演示录制操作。

7. 幻灯片导出:包括导出PPT文件、保存为视频、打印幻灯片等幻灯片导出操作。

计算机二级必备知识点2024年

计算机二级必备知识点2024年

计算机二级必备知识点引言概述:计算机二级必备知识点是指在进行计算机二级考试准备过程中,需要掌握的重要知识点。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详细阐述这些知识点,包括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程序设计基础和计算机硬件。

正文内容:
一、操作系统
1.操作系统的定义与作用
2.常见的操作系统类型及其特点
3.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和特性
4.进程管理与线程管理
5.文件系统的组成与管理
二、计算机网络
1.网络的定义与分类
2.OSI模型与TCP/IP协议
3.网络的拓扑结构
4.网络传输介质
5.网络安全及常见攻击手段
三、数据库
1.数据库的定义与特点
2.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3.数据库的范式与关系型数据库设计
4.SQL语言和基本操作命令
5.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策略
四、程序设计基础
1.程序设计的基本流程
2.程序设计语言的选择与应用场景
3.程序的算法与逻辑
4.常见数据结构与算法
5.软件开发生命周期与规范
五、计算机硬件
1.计算机的基本组成与原理
2.中央处理器(CPU)的结构与性能指标
3.存储器的类型与层次结构
4.输入输出设备的分类与应用
5.计算机硬件维护与故障排除技巧。

计算机二级知识点考点

计算机二级知识点考点

计算机二级知识点考点
计算机二级考试中的知识点非常广泛且多样化,涵盖了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网络和互联网等多个方面。

下面将分别从这些方面介绍一些考点。

1. 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的基本组成、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计算机的分类和发展历程等。

例如,计算机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硬件包括中央处理器、内存、硬盘等,而软件又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2. 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软件,负责管理计算机的资源和控制计算机的运行。

常见的操作系统有Windows、Linux 和Mac OS等。

考生需要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常用命令和操作技巧。

3. 办公软件:办公软件是计算机的重要应用领域,包括文字处理、电子表格和演示文稿等。

常见的办公软件有Microsoft Office套件和WPS Office等。

考生需要熟悉常用的办公软件的功能和使用技巧。

4. 网络和互联网:网络是计算机之间相互连接的系统,而互联网是全球范围内的计算机网络。

考生需要了解网络的基本概念、网络协议和网络安全等知识。

除了上述的知识点外,考生还需要了解数据存储和管理、数据库管理系统、计算机硬件维护和故障排除等方面的知识。

这些知识点在
实际工作和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掌握了这些知识点可以提高计算机的使用效率和安全性。

总结起来,计算机二级考试中的知识点非常广泛,要求考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网络和互联网等方面的知识。

考生需要通过学习和实践来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考试中能够准确地回答相关的问题。

计算机二级必考知识点

计算机二级必考知识点

计算机二级必考知识点对于想要通过计算机二级考试的朋友来说,了解并掌握必考知识点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就为大家详细梳理一下计算机二级考试中的一些关键知识点。

首先,办公软件的操作是必考的重点之一。

就拿 Word 来说,文档格式的设置是基本要求,包括字体、字号、颜色、加粗、倾斜、下划线等。

段落格式的调整,比如行距、段间距、首行缩进等也常常出现在考题中。

页面布局的设置,如纸张大小、方向、页边距等也是不容忽视的考点。

此外,目录的生成、页眉页脚的编辑、邮件合并等高级操作也是有可能考查到的。

Excel 方面,函数的运用是重中之重。

比如求和函数 SUM、平均值函数 AVERAGE、计数函数 COUNT 等基本函数要熟练掌握。

条件函数 IF 的使用频率也很高,它可以根据设定的条件返回不同的结果。

数据的排序、筛选、分类汇总也是常见的考点。

图表的制作,如柱状图、折线图、饼图等,不仅要会制作,还要能根据题目要求进行正确的数据分析和解读。

PowerPoint 同样有一些关键知识点。

幻灯片的设计模板、主题的选择和应用要清楚。

文本和图片的插入、编辑以及格式设置要熟练。

动画效果的设置,包括进入、退出、强调等效果,以及幻灯片切换效果的选择和设置也会被考查。

在程序设计语言方面,以 C 语言为例,基本数据类型(如整型、浮点型、字符型等)的理解和运用是基础。

控制结构(如顺序结构、选择结构 ifelse、循环结构 for 、while 、dowhile )是必须掌握的重点。

数组和指针的概念及使用常常让考生感到棘手,但也是必考内容。

函数的定义、调用和参数传递也是重要的考点。

结构体和共用体的知识也有可能涉及。

数据库方面,以 Access 为例,表的创建和设计是基础,包括字段的数据类型、字段属性的设置等。

查询的创建和应用,如选择查询、参数查询、操作查询等是重点。

报表的设计和制作,以及窗体的创建和使用也会在考试中出现。

在计算机基础知识方面,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包括硬件系统(如CPU、内存、硬盘等)和软件系统(如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要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计算机的发展、类型及其应用领域。

1. 计算机(computer)是一种能自动、高速进行大量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的电子设备。

其特点为:速度快、精度高、存储容量大、通用性强、具有逻辑判断和自动控制能力。

2. 第一台计算机:ENIAC,美国,1946年宾夕法尼亚大学冯·诺依曼“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3. 冯·诺依曼思想的核心要点是:1)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应由五大部件组成: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2)计算机中应采用二进制形式表示数据和指令。

3)采用“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的工作方式。

4. 计算机的发展过程阶段年份物理器件软件特征应用范围第一代1946-1959电子管机器语言、汇编语言科学计算第二代1959-1964晶体管高级语言科学计算、数据处理、工业控制第三代1964-1970小规模集成电路操作系统科学计算、数据处理、工业控制、文字处理、图形处理第四代1970-至今大规模集成电路数据库网络等各个领域5. 主要特点:运算速度快、精确度高、具有记忆和逻辑判断能力6. 计算机的主要应用科学计算:例如:气象预报、海湾战争中伊拉克导弹的监测数据/信息处理:例如:高考招生中考生录取与统计工作,铁路、飞机客票的预定系统,银行系统的业务管理计算机控制计算机辅助系统:例如:用CAI演示化学反应人工智能:例如:代替人类到危险的环境中去工作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例如:Internet发emailCBE:计算机辅助教育CAI:计算机辅助教学CMI:计算机管理教学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T:计算机辅助翻译CAM:计算机辅助制造CAE:计算机辅助工程7. 计算机的分类:1)、根据规模大小分类:巨型机、大型通用机、微型机、工作站、服务器2)、根据用途分类: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3)、根据计算机处理数据的类型:模拟计算机、数字计算机、数字与模拟计算机8. 计算机科学研究与应用人工智能:研究如何让计算机来完成过去只有人才能做的智能的工作。

网格计算:专门针对复杂科学计算的新型计算模式。

中间件技术:是介于应用软件和操作系统之间的系统软件。

云计算:是分布式计算、网格计算、并行计算、网络存储及虚拟化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发展融合的产物,或者说是它们的商业实现,。

二、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与存储。

1. 数制二进制的优点:技术实现简单简化运算规则适合逻辑运算易于进行转换各种进制的后缀B:二进制 D:十进制 H:十六进制 O:八进制2.数据的存储1) 数据:所有能够被计算机接受和处理的符号的集合都称为数据2) 信息:有意义的数据的内容。

指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后得到的有价值的知识。

3) 位(Bit) 每一个能代表0和1的电子线路称为一个二进制位,是数据的最小单位。

4) 字节(Byte)通常每8个二进制位组成一个字节,字节是最基本的存储单位。

字节的容量一般用KB、MB、GB、TB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1KB=1024B1MB=1024KB1GB=1024MB1TB=1024GB5) 字长(Word) 在计算机中作为一个整体被存取、传送、处理的二进制数字串叫做一个字或单元,每个字中二进制位数的长度,称为字长。

一个字由若干个字节组成,不同的计算机系统的字长是不同的,常见的有8位、16位、32位、64位等。

字长是计算机的一个重要指标,直接反映一台计算机的计算能力和精度。

字长越长,存放数的范围越大,计算机的数据处理速度越快。

6) 地址(Address) 为了便于存取,每个存储单元必须有唯一的编号,这个编号就称为地址,通过地址可以找到所需的存储单元,取出或存入信息。

1.4.3 编码1.字符编码目前国际上通用的字符编码是ASCII码,即美国标准信息交换代码。

ASCII码用七位二进制数表示一个字符,可表示27共128个字符。

包括:32个通用控制符、10个十进制数字、52个大小写英文字母和34个专用符号。

在一个字节(8个Bit)中后七位用于表示字符的编码,最高位为奇偶校验位,一般作0看待。

2. 汉字编码ASCII码只对英文字母、数字和标点符号进行了编码。

同样,要想处理汉字,也要对汉字进行统一编码,给每个汉字一个惟一的编码,我国于1980年发布了国家汉字编码标准GB2312-1990。

汉字数量庞大,用一个字节无法区分,故汉字编码采用2个字节。

一个汉字占用二个字节一个字符占用一个字节N*N点阵的汉字所用的空间是N*N/8国标码、机内码、区位码的关系国标码=区位码+2020H机内码=国标码+8080H机内码=区位码+a0a0H三、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组成及主要技术指标。

计算机硬件系统均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部分构成运算器:算术运算和逻辑运行的实际执行部件。

控制器:统一指挥和控制计算机各部件按时序协调操作的部件中央处理器-CPU=运算器+控制器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内部存储器按其存储信息的方式可以分为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随机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和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RAM:随机存储器能读能写,断电后信息丢失DRAM:动态RAM,相当于CACHE(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CPU与内存之间速度不彼配的问题SRAM:静态RAMROM:只读存储器能读不能写,断电后信息不丢失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扫描仪、光笔输出设备:显示器、音箱、打印机、绘图仪总线:数据总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软件:由程序、数据和文档三部分内容组成。

程序:是一系列有序指令的集合。

计算机之所以能够自动而连续地完成预定的操作,就是运行特定程序的结果。

计算机程序通常是由计算机语言来编制,编制程序的工作称为程序设计。

数据:指各种信息集合,数值的与非数值的。

文档:用自然语言(汉语或英语)对程序进行描述的文本称为文档。

1. 系统软件:是指管理、监控和维护计算机资源(包括硬件和软件)的软件。

系统软件主要包括操作系统、各种语言处理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网络系统及服务性程序。

核心是:操作系统、语言处理程序和各种服务性程序。

(1) 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管理、控制计算机的软、硬件和数据资源的大型程序,是用户和计算机之间的接口,并提供了软件的开发和应用环境。

微机操作系统当前主流是Microsoft公司的DOS(单用户单任务)操作系统和Windows(单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2) 语言处理程序机器语言是用二进制代码编写,能够直接被机器识别的程序设计语言。

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称为“源程序”)翻译成机器语言程序(称为“目的程序”),然后计算机才能执行。

这种翻译过程一般有两种方式:解释方式和编译方式CPU的主要性能指标有两个:字长和主频。

字长(位):CPU进行运算和数据处理的最基本、最有效的信息位长度。

字长越长,性能越强。

PC机的字长,已由8088的准16位(运算用16位,I/O用8位)发展到现在的32位、64位。

主频(Mhz):CPU工作的时钟频率。

主频越高处理数据速度越快。

目前最常用的外存有软盘、硬盘和光盘。

用于存放暂时不用的程序和数据,它不能直接被CPU访问,但它可以与内存成批交换信息,即外存中的信息只有被调入内存才能被CPU 访问。

外存相对于内存而言,其特点是:存取速度较慢,但存储容量大,价格较低,信息不会因掉电而丢失。

按工作原理鼠标可分为:机械式和光电式目前广泛使用的监视器是阴极射线管(CRT)监视器和液晶(LCD)监视器。

后者主要用于笔记本电脑显示器最重要的性能指标是分辨率,打印机分为击打式和非击打式两大类。

击打式打印机主要有针式打印机(又称点阵打印机),非击打式以喷墨打印机和激光打印机为代表。

一、多媒体技术的概念与应用。

1.多媒体的概念多媒体一词来源于英文单词Multimedia,其中,Multi为“多”,media为“媒体”的意思。

媒体也称介质或媒质,是信息表示和传播的载体,它在计算机领域中有两种含义,一是指用以存储信息的实体,如磁盘、磁带、光盘和半导体存储器;另一种含义是指信息的载体,如数字、文字、声音、图形和图像。

多媒体技术是指把文字、音频、视频、图形、图像、动画等多媒体信息通过计算机进行数字化采集、获取、压缩/解压缩、编辑、存储等加工处理,再以单独或合成形式表现出来的一体化技术。

2.多媒体的特征:交互性、集成性、多样性、实时性3. 媒体的数字化声音的数字化的过程:采样、量化、编码位图图像(bitmap):位图放大称为点阵图像或绘制图像,是由称作像素(图片元素)的单个点组成的。

这些点可以进行不同的排列和染色以构成图样。

当放大位图时,可以看见赖以构成整个图像的无数单个方块。

扩大位图尺寸的效果是增多单个像素,从而使线条和形状显得参差不齐。

然而,如果从稍远的位置观看它,位图图像的颜色和形状又显得是连续的。

矢量图:矢量图使用直线和曲线来描述图形,这些图形的元素是一些点、线、矩形、多边形、圆和弧线等等,它们都是通过数学公式计算获得的。

例如一幅花的矢量图形实际上是由线段形成外框轮廓,由外框的颜色以及外框所封闭的颜色决定花显示出的颜色。

由于矢量图形可通过公式计算获得,所以矢量图形文件体积一般较小。

矢量图形最大的优点是无论放大、缩小或旋转等不会失真。

二、计算机病毒的特征、分类与防治。

1. 计算机病毒的概念计算机病毒(Computer Viruses CV):是一种人为编制的具有破坏作用的计算机程序。

2. 计算机病毒的的特征(特点)①破坏性②传染性③隐蔽性④潜伏性⑤可激发性3.计算机病毒的分类①根据病毒存在的媒体分类根据病毒存在的媒体,病毒可以划分为网络病毒,文件病毒,引导型病毒②根据病毒破坏的能力分类无害型:除了传染时减少磁盘的可用空间外,对系统没有其它影响。

无危险型:这类病毒仅仅是减少内存、显示图像、发出声音及同类音响。

危险型:这类病毒在计算机系统操作中造成严重的错误。

非常危险型:这类病毒删除程序、破坏数据、清除系统内存区和操作系统中重要的信息。

③根据病毒特有的算法分类伴随型病毒:这一类病毒并不改变文件本身,它们根据算法产生EXE文件的伴随体,具有同样的名字和不同的扩展名(COM),例如:XCOPY.EXE的伴随体是。

蠕虫”型病毒:通过计算机网络传播,不改变文件和资料信息,利用网络从一台机器的内存传播到其它机器的内存,计算网络地址,将自身的病毒通过网络发送。

有时它们在系统存在,一般除了内存不占用其它资源。

寄生型病毒:除了伴随和“蠕虫”型,其它病毒均可称为寄生型病毒,它们依附在系统的引导扇区或文件中,通过系统的功能进行传播,按算法分为:练习型病毒:病毒自身包含错误,不能进行很好的传播,例如一些病毒在调试阶段,还不具备发作的条件。

诡秘型病毒:它们一般不直接修改DOS中断和扇区数据,而是通过设备技术和文件缓冲区等DOS内部修改,不易看到资源,使用比较高级的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