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适用于护理学专业)

《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适用于护理学专业)

《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程性质:必修英文名称:Fundamental Nursing总学时:160讲授学时:80 实训学时:80学分:7.5先修课程:护理学导论、生理学、病理学、人体解剖学适用专业:护理学专业(涉日护理方向)开课单位:护理学院一、课程简介护理学基础护理学科的基础,是护生学习临床专业课的必备前期课程,其教学内容包括环境、病人入院和出院的护理、舒适与安全、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病人的清洁卫生、休息与活动、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冷、热疗法、饮食与营养、排泄、药物疗法和过敏试验、静脉输液与输血、标本采集、病情观察及危重病人的抢救和护理、临终护理、医疗和护理文件记录。

将《护理学基础》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运用于护理实践,满足人群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需要是护理学基础的基本任务。

二、教学教学目标与教学要求第一章:绪论(2学时)教学目标:通过绪论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基础护理学》课程的地位和基本任务、学习内容及学习目的以及学习方法及教学要求。

教学要求:理解:(1)护理学的发展(2)护理学的任务、范畴、工作方式(3)学习内容及学习目的(4)意义及教学要求授课方式:讲授第二章:环境(4学时)教学目标:通过“环境”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环境的含义和分类,环境与健康、环境与护理的相互关系以及病人单位的构成教学要求及所需设备。

明确医院环境的特点、分类以及医院环境调控的有关要素。

教学要求:识记:(1)环境的分类(2)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3)良好的医院环境应具备的特点及其分类(4)医院环境调控的有关要素理解:(1)环境的含义。

(2)为满足患者的需要医院环境的调控应用:(1)论述环境、健康与护理的关系(2)评价医院环境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授课方式:讲授、讨论第三章:患者入院和出院的护理(2学时)教学目标:通过“患者入院和出院护理”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担架运送患者的方法;明确患者入院和出院的程序及方式以及住院患者的分级护理内容。

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

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

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任务《基础护理学》是护理专业本科生必修课程,是康复保健专业主干学科之一,是护理患者所必须掌握的一门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重要专业基础课。

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满足患者清洁、舒适、休息活动、营养排泄等需要的基本知识与技能;用药知识与技能:常用抢救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护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热爱护理事业的情感,掌握评估和满足患者各种基本需要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有敏锐的观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通过情景式模拟实验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及评判性思维能力,使学生能运用护理程序科学化管理病人,满足服务对象整体护理的需要,为后期临床各专科护理的学习和临床护理实践打下重要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对病人的生活护理、饮食护理、各种注射术、病情观察、抢救技术等,使学生能结合患者生理、心理特点和治疗康复的要求,实施整体护理,以满足患者的心身需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护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确立以护理对象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观,运用护理程序的思想和工作方法指导护理实践,能熟练掌握各项护理技能操作,具良好的人际沟通和交往能力,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爱心和团结协助精神,在整体护理观的指导下,使学生具有较强的护理实践技能及护理基本知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为护理对象服务。

三、教学内容结构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由基础模块构成。

基础模块(不含*号部分)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号部分是为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对象的教学要求而设立的内容,学校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基础模块总的教学时数为130~144学时。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一)本大纲对教学要求的层次表述1. 对知识的教学要求分为了解、熟悉和掌握三个层次。

了解:指对知识有感性的、初步的认识。

熟悉:在了解的基础上加深认识,知道得更加清楚。

护理学基础

护理学基础

《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前言《护理学基础》是一门阐述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综合性应用课程,是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护理学基础的内涵也在不断扩展。

本课程为适应医学模式的新变化,介绍了以人的需要为主干,提供身体的保护与身体的支持、安全及治疗性环境、以及基础护理操作技术和理论基础、病情观察及危重病人抢救和护理记录等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能全面、系统地领会和掌握护理学基础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观察、分析、判断和解决护理对象的护理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能运用护理程序对护理对象实施整体护理,适应现代护理的需要。

教学目的要求和内容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1.熟悉护理学基础的基本任务2.了解《护理学基础教程》的教学目的及内容3.熟悉护理学基础在临床护理中的意义4.熟悉《护理学基础教程》的学习方法[教学内容]1.《护理学基础》的基本任务2.护理学基础在临床护理中的意义3.《护理学基础》的教学目的和范畴4.学习《护理学基础教程》的方法及要求第二章医院[目的要求]1.了解医院的组织结构2.熟悉医院的任务3.熟悉门诊、急诊的特点4.熟悉门诊部、急诊科〔室〕的设置和布局5.掌握门诊和急诊的护理工作6.掌握铺床法7.了解病区的护理工作[教学内容]1.医院的组织结构和任务2.门诊部3.急诊科4.病区5.患者床单位的准备第三章患者入院及出院的护理[目的要求]1.熟悉患者入院护理程序2.掌握一般患者及急诊危重患者入病室的初步护理工作3.掌握分级护理适用对象及护理内容4.熟悉患者出院的护理[教学内容]1.入院护理2.出院护理第四章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目的要求]1.掌握有关生命体征的医学术语2.了解体温的形成、产热与散热、体温调节3.熟悉患者的体温、脉搏、血压和呼吸的评估4.掌握体温过高与过低的护理措施5.掌握体温、脉搏、血压和呼吸的测量及记录方法6.了解体温、脉搏、血压和呼吸的生理变化[教学内容]1.体温的评估与护理2.脉搏的评估与护理3.呼吸的评估与护理4.血压的评估与护理第五章满足舒适的需要[目的要求]1.掌握医院常用卧位的适用范围及实施2.了解满足患者清洁卫生需要的意义3.掌握口腔护理漱口液的选择4.掌握特殊口腔护理的方法及注意事项5.熟悉床上洗头操作方法和头虱、虮的灭除法6.熟悉卧床患者床上擦浴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7.掌握卧有患者更换床单操作方法8.熟悉晨晚间护理的内容9.掌握压疮发生的原因及好发部位10.掌握压疮的临床分期和各期的主要护理措施11.掌握疼痛的定义和特性12.了解疼痛发生的机制、原因13.熟悉疼痛的影响因素和评估方法14.掌握促进疼痛解除的方法15.掌握休息和睡眠的概念,促进休息和睡眠的护理措施16.了解休息的形式和意义17.熟悉休息的条件、睡眠的分期和各期的特点、睡眠周期的特点、睡眠失调的形式[教学内容]1.舒适的概述2.环境与舒适3.卧位与舒适4.清洁与舒适5.压疮的预防与护理6.疼痛护理7.休息与睡眠第六章满足活动的需要[目的要求]1.了解活动的重要性、影响活动的因素2.熟悉活动受限对机体的影响3.熟悉患者活动的评估内容4.熟悉协助患者活动的方法5.掌握人体力学的概念、人体力学在护理实践中的运用6.掌握全范围关节活动[教学内容]1.活动的基本知识2.患者活动的评估3.协助患者活动第七章提供生理的保护与身体的支持[目的要求]1.熟悉活动辅助器的使用方法2.熟悉搬运辅助器的使用方法3.熟悉制动辅助器的使用4.了解预防关节挛缩、血栓性静脉炎的辅助器的使用5.熟悉预防压疮的保护性器材6.掌握约束带的使用[教学内容]1.活动辅助器2.搬运辅助器3.制动辅助器4.预防关节挛缩的定位辅助器5.预防压疮的保护性器材6.预防血栓性静脉炎的弹性袜7.保护具第八章满足生物安全的需要[目的要求]1.掌握医院内感染的概念、类型2.熟悉医院内感染的原因及管理3.掌握清洁、消毒、灭菌的概念4.掌握物理、化学消毒灭菌的适用对象、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5.掌握常用化学消毒剂的名称、浓度及使用注意事项6.掌握无菌技术的概念、原则、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7.掌握隔离的概念,传染病区区域的划分8.掌握隔离原则、隔离的种类[教学内容]1.医院内感染2.清洁、消毒、灭菌3.无菌技术4.隔离技术第九章满足营养的需要[目的要求]1.了解人体对热能的需要2.掌握医院各类饮食的使用范围、饮食原则及用法3.掌握胆囊试验饮食、忌碘饮食、大便隐血试验饮食要求及方法4.熟悉患者的饮食护理5.掌握鼻饲法的目的、适应证、方法及注意事项6.掌握要素饮食的目的、适应证、方法、并发症及注意事项7.熟悉胃肠外营养的护理[教学内容]1.营养的基本要求2.患者的饮食护理3.特殊饮食护理第十章冷热疗法的护理[目的要求]1.熟悉冷热疗法的作用2.了解冷热疗法的效应及影响因素3.掌握冷热疗法的禁忌和常用方法[教学内容]1.冷热疗法的基本知识2.常用冷疗法3.常用热疗方法第十一章药物疗法[目的要求]1.了解药物种类和领取的方法2.熟悉药物保管原则3.掌握给药的原则及常用的给药方法4.熟悉药物过敏反应的原因5.熟悉青霉素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6.掌握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抢救措施7.掌握各种皮试液的浓度、配制方法及试验结果的判断方法8.掌握TAT脱敏疗法9.了解其他给药方法[教学内容]1.给药基础知识2.口服给药法3.注射给药法4.雾化吸入法5.其他给药法6.药物过敏试验及过敏反应的处理第十二章满足液体平衡的需要[目的要求]1.了解液体平衡的基本知识2.熟悉静脉输液的基本知识3.熟悉颈外静脉输液法、深静脉穿刺置管输液法4.掌握输液微粒的定义及其对人体的危害5.熟悉血型的种类及分型依据、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试验、血液制品种类6.掌握静脉输液术7.掌握输液故障的排除、输液反应及护理8.掌握常用输血法、输血反应及防治[教学内容]1.液体平衡的基本知识2.静脉输液3.静脉输血第十三章满足排尿的需要[目的要求]1.了解与排尿有关的解剖及生理2.熟悉影响正常排尿的因素以及尿液的评估3.掌握多尿、少尿、无尿、膀胱刺激征、尿潴留、尿失禁的概念及原因4.掌握排尿异常的护理5.掌握导尿术、留置导尿术、膀胱冲洗术的目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教学内容]1.排尿的基本知识2.排尿异常的护理3.与排尿有关的护理技术第十四章满足肠道排泄的需要[目的要求]1.了解与排便有关的解剖及生理2.熟悉影响正常排便的因素以及对排便活动的评估3.掌握便秘、粪便嵌顿、腹泻、排便失禁、肠胀气的概念及原因4.掌握异常排便的护理5.掌握各种灌肠法和肛管排气的目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教学内容]1.排便的基本知识2.排便异常的护理3.与排便有关的护理技术第十五章标本的采集[目的要求]1.了解标本采集的目的意义2.掌握标本采集的原则3.掌握正确收集和送检各种标本的方法[教学内容]1.标本采集的意义及原则2.常用标本的采集方法第十六章病情观察及危重病人的抢救与护理[目的要求]1.熟悉病情观察的方法、内容2.了解抢救工作的基本知识3.熟悉吸痰术的方法和注意事项4.熟悉缺氧的种类及常用给氧方法5.掌握鼻塞给氧法、用氧注意事项及氧疗监护内容6.掌握洗胃术、CPR的A、B、C步骤7.掌握危重患者的心理护理和一般护理[教学内容]1.病情观察的基本知识2.抢救工作的基本知识3.常用抢救技术4.危重患者的护理第十七章临终护理[目的要求]1.掌握临终的有关概念和对丧亲者的健康教育2.熟悉现代死亡的标准,死亡的分期3.掌握临终患者的身心变化及其护理4.掌握对临终患者家属的照护5.熟悉尸体护理的操作方法[教学内容]1.临终护理的基本知识2.临终患者和家属的护理3.死亡后的护理第十八章护理文件记录[目的要求]1.了解护理文件的意义及书写要求2.掌握各种护理记录单的填写方法3.熟悉护理病历的记录内容及书写要求4.熟悉病案排列的顺序[教学内容]1.概述2.各种护理文件的书写方法3.护理病历4.护理文件的保管使用说明1.本大纲提供护理专业本科生使用。

护理学基础年制中专护理专业教学大纲完整版

护理学基础年制中专护理专业教学大纲完整版

一、课程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旨在通过系统学习护理学基础的理论和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护理思维和护理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护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任务:1.了解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了解护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核心理论;3.学习护理专业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4.培养学生的护理思维和护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1.教学内容1.1护理学的概念和发展历程1.2护理伦理学和法律法规1.3护理学的相关学科和分支1.4护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核心理论1.5护理科研方法和科研伦理1.6护理学中的常见疾病和护理措施1.7护理技术和操作规范1.8护理记录和信息管理2.教学方法2.1理论授课2.2问题导学2.3讨论和小组活动2.4视听材料展示2.5实践操作和技能培训2.6病例分析和学科综合训练三、教材和参考书目教材:《护理学基础》参考书目:1.《护理学导论》2.《护理学教程》3.《护理学史》4.《护理伦理学与法律法规》5.《护理技术与操作规范》6.《护理记录与信息管理》7.《护理科研方法与实践》8.《常见疾病的护理》四、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周:护理学的概念和发展历程第二周:护理伦理学和法律法规第三周:护理学的相关学科和分支第四周:护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核心理论第五周:护理科研方法和科研伦理第六周:护理学中的常见疾病和护理措施第七周:护理技术和操作规范第八周:护理记录和信息管理第九周:期中复习与考试第十周:病例分析和学科综合训练第十一周:护理学基础实践操作培训第十二周:护理学基础实践操作培训第十三周:护理学基础实践操作培训第十四周:护理学基础实践操作培训第十五周:期末复习与考试五、考核方式和评分标准考核方式:平时成绩+期末考试评分标准:1.平时成绩(50%):包括课堂表现、小组讨论、作业完成情况等。

2.期末考试(50%):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掌握情况和理论实践应用能力。

六、其他要求1.学生要严格按照教学进度安排完成学习任务;2.学生要积极参加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提高自身护理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学生要尊重伦理规范,遵守护理学专业的行为准则;4.学生要熟练掌握护理技能和操作规范,确保临床实践的安全和质量;5.学生要认真完成实践操作培训,培养实践能力和应对实际工作的能力。

《基础护理学》教学大纲

《基础护理学》教学大纲

《基础护理学1》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一)课程性质、地位与任务基础护理学是研究帮助护理对象满足生理、心理和治疗需求的护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

其内容包括护理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帮助护理对象满足生理、心理及治疗需求的基础护理技术和相关的护理基本知识。

本课程的任务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为核心,在整体护理观念的指导下,使学生具有较强的护理实践技能及必备的护理基本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培养观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为护理对象服务。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确立以护理对象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观,运用护理程序的思想和工作方法指导护理实践,能熟练掌握各项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与交往能力。

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爱心和团结协助精神,在整体护理观念的指导下,使学生具有较强的护理实践技能及护理基本知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为护理对象服务。

(三)课程教学改革1.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根据章节内容特点运用多媒体教学,使得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图文并茂,增加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使《基础护理学》课程教学直观化、立体化,从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兴趣,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压疮的预防及护理,吸痰法、洗胃法、导尿术等课题,可以选用图片、模型、科技、视频等多种教学方法,做到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问题直观化,枯燥的问题生动化,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合理缩减理论课程首先,在明确大纲的基础上,将现有教材进行合理整编,突出重点难点,简单内容可以改为自学。

不同内容的课题采用不同的方法讲授,例如灌肠、注射、消毒灭菌等课题采用列表比较法,有助于加强理解和记忆各自的异同点,做到举一反三。

另外,还可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

在教师授课的同时,一定程度上引导学生开展自由讨论,根据所学知识积极思考。

最后,课后作业尽量出病例等思考题,这样既能巩固基础基本知识,又能培养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所学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

《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2024

《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2024

引言:护理学基础是护理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护理学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以便他们能够正确、安全、有效地开展护理工作。

本教学大纲是《护理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指导文件,通过系统地介绍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进行教学和学习。

概述:《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分为五个大点,分别是:人体结构与功能、生命过程与异常、基础护理理论与实践、护理沟通与教育、护理研究与实践基础。

每个大点下分5-9个小点进行详细阐述,以确保学生全面地掌握护理学基础的知识。

正文内容:一、人体结构与功能1. 细胞结构与功能a. 细胞的组成与特点b. 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c. 细胞器官的结构与功能2. 组织结构与功能a. 上皮组织的特点与功能b. 结缔组织的结构与功能c. 肌肉组织的结构与功能d. 神经组织的结构与功能3. 器官系统的结构与功能a. 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b. 循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c. 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d. 泌尿系统的结构与功能e. 内分泌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二、生命过程与异常1. 生命的定义与特点2. 正常生理过程a. 呼吸过程与生理性呼吸形式b. 循环过程与心血管功能c. 消化过程与消化功能d. 泌尿过程与排泄功能3. 生理改变与生活适应a. 正常老化过程和常见老年疾病b. 妊娠与分娩的生理变化c. 儿童生长发育及常见问题三、基础护理理论与实践1. 基础护理概述a. 基础护理的定义和重要性b. 基础护理的技术要求和流程c. 基础护理的基本原则和核心价值观2. 常见护理技术与操作规范a. 体温测量与记录b. 血压测量与监测c. 心电图技术与解读d. 注射技术与注意事项3. 基础护理中的病情观察与评估a. 体征观察与监测b. 病情评估工具的使用与应用c. 危重病人的护理要点四、护理沟通与教育1. 护理沟通的定义与重要性2. 良好的沟通技巧与方法a. 倾听与表达技巧b. 非暴力沟通方法c. 情感沟通与支持3. 护理教育的原理与方法a. 预教与课堂教学b. 实践指导与技能训练c. 患者健康教育与促进五、护理研究与实践基础1. 护理研究的重要性与目的2. 护理研究方法与设计a. 定量研究方法与设计b. 定性研究方法与设计c. 混合研究方法与设计3. 护理实践的质量评价与提升a. 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与方法b. 护理质量提升策略与实施c. 护理实践中的安全与风险管理总结:《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的设置涵盖了护理学基础的核心知识和技能。

《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大纲全套

《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大纲全套

《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大纲全套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英文名称:FundamentalNursing课程性质:必修是否独立设课:否总学时:160其中实验学时:80总学分:7.5其中实验学分:2.5适用专业:护理学专业(涉日护理方向)开课单位:护理学院实验项目数:23 必做项目数:23选作项目数:0综合性、设计性项目数:0一、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护理学基础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和应用护理学基础的理论知识操作技术满足病人的需求,让病人处于最佳身心状态。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不仅掌握护理技术操作,而且要求理解每一操作步骤的理论基础和原理,分析、研究病人的基本需求,学习评估和满足病人各种基本需要所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主要仪器设备及工具护理模拟病房及设备、模拟护理人多个、铺床用物、轮椅、平车、单价保护具、无菌技术基本操作用物、隔离衣、日常生活护理用品、血压计、吸氧用物、吸痰用物、鼻饲法用物、导尿及灌肠用物、各种注射用物、输血及输液用物、一般急救用物以及教学有关光盘等。

三、实验内容及要求序实验项实验内容学实实每号目名称时验验组分类要人配型求数1铺床法备用床;暂空床;麻醉床;有6实必2人床单更换法训做2运送病轮椅;平车;担架2实必2人法训做3卧位与各种卧位;变换卧位法;保护2实必2安全患者安全措施训做4无菌技无菌持物钳使用;无菌容器的6实必2术基本使用;无菌包的使用;铺无菌训做操作盘;取用无菌溶液;戴、脱无菌手套5隔离技术帽子、口罩的使用;避污纸的使用;穿、脱隔离衣2实训必做26口腔护理特殊病人的口腔护理2实训必做27皮肤护理床上擦浴、预防压疮2实训必做28晨晚间护理晨间护理、晚间护理2实训必做29生命体征测量法体温测量;脉搏测量;呼吸测量;血压测量法2实训必做210氧气疗法鼻塞法;鼻导管法;面罩法;氧气头罩法;氧气枕法4实训必做511吸痰法电动吸引器;中心吸引器2实训必做212冷、热疗法冷疗法、热疗法2实训必做213管饲饮食鼻饲法4实训必做214导尿术女、男导尿术;留置导尿8实训必做215灌肠法保留灌肠;各种不保留灌肠2实训必做216常用注药物抽吸法;皮内注射法;皮12实必2射法下注射法;肌肉注射法;静脉注射法训做17药物过敏试验青霉素等过敏试验法2实训必做218静脉输液法开放式、密闭式输液;静脉留置6实训必做219静脉输血法间接、直接输血法2实训必做220标本采集法痰、尿、血、便等标本采集法2实训必做221洗胃法各种胃管洗胃法2实训必做522临终护理尸体料理2实训必做523医疗与护理文件体温单绘制;医嘱单的处理;护病记录单、病室交班报告等书写4实训必做2四、考核方式考核成绩评定按照实训手册评分标准百分制,实验课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20%o五、教材及参考书(1)教材:李小寒.基础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主要参考书:殷磊.护理学基础.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姜安丽.护理学基础.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护理学基础》理论教学大纲(护理学本科)

《护理学基础》理论教学大纲(护理学本科)

《护理学基础》理论教学大纲(供四年制本科护理学专业使用)Ⅰ前言《护理学基础》是本专业重要的基础学科,是培养学生护理学基础知识和技能的重要课程,对转换学生专业角色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课程主要介绍了学科理论建设的历史发展、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3部分。

根据培养目标和要求,通过理论讲授、实验操作、演示、幻灯等多元化教学手段,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全书共23章,其中第1-7章为原护理学导论的内容,主要介绍护理专业的发展趋势、相关概念、护理理论和工作方法等;第8-23章为原护理学基础的内容,主要介绍护理学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独立完成常见护理操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有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为其今后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本大纲适用于四年制本科护理学专业学生使用,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一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3部分组成,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对应,并统一标示(核心内容即知识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以下划虚线,一般内容不标示),便于学生重点学习。

在教学方法上,按照学生的学习规律,采用讲授、讨论、示范、录象、练习、角色扮演、实验、见习等不同方法,启发学生思维,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学习知识、技能、交流技巧,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

因此,本大纲对教师组织教学和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教师在保证大概哪个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有的内容让学生自学。

三总教学参考学时为258学时,其中理论110学时、实验108学时、见习40学时。

四教材:《护理学基础》,人民卫生出版社,殷磊,3版,2005年。

Ⅱ正文第一章绪论一教学目的通过学习,掌握护理学的任务、工作范畴和工作方式,对护理学的发展有整体了解。

二教学要求(一)了解护理学发展史(二)掌握护理学的任务、工作范畴和工作方式(三)熟悉护士的基本素质(四)了解护理专业的发展趋势三教学内容(一)国内外护理发展历史及发展状况(二)护理学的任务,范畴与工作方式(三)护士的基本素质(四)学习护理学的意义第二章护理学基本概念一教学目的掌握护理专业的四个基本概念及其内涵二教学要求(一)掌握护理专业的四个基本概念(人、环境、健康、护理)及内涵(二)熟悉护理概念及其演变(三)了解学习护理概念的意义三教学内容(一)人1 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2 人的基本需要3 人的成长与发展4 人的自我概念(二)健康1 健康的概念2 疾病的概念3 健康与疾病的关系(三)环境1 人的内外环境2 人、健康与疾病的关系(四)护理1 护理概念2 护理概念的演变过程3 护士在维持和促进健康中的角色4 专业和护理专业5 学习护理学基本概念的重要意义第三章护理学理论及相关理论一教学目的掌握基本需要层次论和护理理论的概念及主要内容,学会运用相关理论解决临床护理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和基本内容《护理学基础》是一门重要的护理专业基础课程,是国家开放大学护理专业的统设必修课。

本课程为致力于从事护理专业的学员提供现代护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员能运用科学的临床决策方法进行患者管理。

课程内容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以介绍护理专业概况、护理学基本概念、常用护理学理论、护患沟通等内容为主,强调以护理程序作为进行临床决策和护理实践的思维方法。

第二部分以介绍满足患者需要的护理学基础知识及技术内容为主。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和分工《护理学基础》是衔接医学基础课程和临床专科护理课程的重要课程。

其前期课为医学基础课(包括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人体生理学、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等)及人文科学(心理学、社会学等)。

后期课为护理专业课。

三、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1.描述护理学基本概念、常用护理学理论的主要内容。

2.正确理解护患关系,运用沟通技巧进行有效护患沟通。

3.阐述满足患者需要的基本护理知识。

4.按规程独立完成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远程开放教育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是在严格的制度保障和较好的组织与指导下进行的。

特别是对教学环节的实施和学习过程的指导,需要主持教师、责任教师、辅导教师共同努力来完成。

同时也要求学习者与各级教师积极互动,才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各地教学点,应根据自己教学点辅导教师和学习者的实际情况以及本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具体安排本教学点的课程实施。

要使学习者了解护理学课程的学习资源和教学组织要求,对学习者上网学习、参加集中辅导、参加小组讨论、参加见习、完成形成性作业应有具体的要求、组织和检查措施;帮助学习者制定学习计划;对外聘辅导教师的资格应把关,特别是对每年新聘任的辅导教师应使其了解国家开放大学的教学模式和辅导要求。

五、媒体的选择与配合为适应远距离开放教育学习的需要,本课程采用多种媒体教材进行学习,在多种媒体一体化整体设计的基础上,提供文字、录像和网络课程。

为学习者提供自主选择学习媒体的方便。

第二部分媒体使用说明一、文字教材主教材《护理学基础》按照本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写,主教材是教与学的主要依据,也是编制音像教材的基础。

文字教材融学习目标、教学内容、重点提示为一体,即合一型教材。

二、音像教材音像教材为重点讲授型,配合主教材,主要讲授每章的重点和难点,并在讲课过程中穿插一些演示、图片等。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第一章护理学概论教学内容:第一节护理学的基本概念一、护理学与护理专业二、护理学的四个基本概念三、护理学概念转变的三个阶段第二节护理的任务和工作范畴一、护理的任务二、护理工作范畴及工作方式第三节护理学发展简史一、古代护理二、近代护理三、现代护理四、中国护理发展概况教学要求:1.掌握:(1)陈述护理和整体护理的概念。

(2)阐述人、环境、健康和护理的概念。

(3)陈述护理学概念变化三个阶段的主要观点及其护理特点。

2. 熟悉:(1)描述护理专业的特征。

(2)阐述护理学四个基本概念的相互联系。

3. 了解:(1)描述护理的任务和护的理工作范畴。

(2)描述护理学发展历史过程中的重要时间节点。

第二章护理实践相关理论教学内容:第一节一般系统理论一、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二、理论在临床护理实践中的应用第二节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一、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二、理论在临床护理实践中的应用第三节成长与发展理论一、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二、理论在临床护理实践中的应用第四节应激与适应理论一、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二、理论在临床护理实践中的应用教学要求:1. 掌握:(1)描述一般系统理论的要点。

(2)叙述马斯洛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的主要内容。

(3)描述不同成长与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

(4)描述应激原、应激、适应和应对的概念。

2. 熟悉:(1)举例说明各理论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2)解释塞尔耶的应激学说理论。

(3)描述艾瑞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第三章护理理论教学内容:第一节奥瑞姆自理理论一、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二、奥瑞姆自理理论在临床护理实践中的应用第二节罗伊适应模式一、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二、罗伊适应模式在临床护理实践中的应用教学要求:1. 掌握:(1)叙述各护理理论的基本内容和主要观点。

(2)运用奥瑞姆自理理论和护理系统正确判断患者自护能力和治疗性自护需求。

(3)运用罗伊适应模式分析不同刺激对人体的影响及机体的调节机制。

2. 熟悉:(1)描述各护理理论对护理学四个基本概念的论述。

(2)解释奥瑞姆设计的三个护理系统。

(3)解释罗伊的人作为适应系统的适应过程。

3. 了解:叙述各护理理论提出者的简介及理论发展情况。

第四章护患关系与沟通教学内容:第一节护患关系一、护患关系的性质与分期二、建立良好护患关系时护士所需基本素质第二节护患沟通一、沟通概念与形式二、人际沟通基本技巧三、护患沟通及特殊情况下的沟通技巧教学要求:1. 掌握:(1)描述护患关系的性质与分期。

(2)陈述沟通的概念和形式。

(3)举例说明影响沟通的因素。

(4)在护理实践中应用沟通技巧。

2. 熟悉:(1)复述建立良好护患关系所需的护士素质。

(2)描述治疗性沟通的沟通技巧。

3. 了解:(1)陈述治疗性沟通的目的。

(2)描述特殊情况下的护患沟通技巧。

第五章护理程序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一、护理程序的概念及发展二、护理程序的特性第二节护理程序的步骤一、护理评估二、护理诊断三、护理计划四、护理实施五、护理评价第三节护理程序的应用教学要求:1. 掌握:(1)复述护理程序的概念及步骤。

(2)叙述护理评估的内容与方法。

(3)解释护理诊断的组成部分和分型方法。

(4)按正确的格式书写护理诊断和合作性问题。

(5)复述护理诊断的排序原则。

2. 熟悉:(1)描述合作性问题、护理诊断与医疗诊断的区别。

(2)描述护理措施的类型及制定护理措施的注意事项。

3. 了解:(1)叙述护理程序的发展及特性。

(2)解释护理评价与护理程序中其他步骤的关系。

第六章患者出入院的护理教学内容:第一节患者入院的护理一、入院程序二、入院护理的内容三、患者床单位的准备四、分级护理第二节患者出院的护理一、出院流程二、出院护理教学要求:1. 掌握:(1)描述各种床的目的及适用范围。

(2)正确完成下列操作:备用床、暂空床、麻醉床和卧床患者更换床单。

(3)描述出、入院患者护理的主要内容。

2. 熟悉:(1)描述患者出入院流程。

(2)描述患者护理分级的种类及护理要点。

第七章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教学内容:第一节医院感染第二节清洁、消毒和灭菌一、概述二、医院常用的消毒、灭菌方法第三节无菌技术一、概述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三、无菌技术操作方法第四节手卫生一、概述二、基本方法第五节隔离技术一、概述二、常用隔离技术教学要求:1. 掌握:(1)复述医院感染、清洁、消毒、灭菌的定义。

(2)描述无菌技术操作的原则。

(3)按无菌技术的原则进行各项操作。

2. 熟悉:(1)描述消毒、灭菌的种类、方法及注意事项。

(2)按规程正确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

(3)描述常用隔离的种类和方法。

第八章患者舒适的评估与护理教学内容:第一节医院环境的调控一、医院物理环境的调控二、医院社会文化环境的调控三、医院常见不安全因素及防范措施第二节休息与睡眠一、概述二、促进患者休息与睡眠的方法第三节疼痛一、概述二、疼痛的评估三、疼痛患者的护理第四节卧位一、卧位的分类二、常用卧位三、变换卧位的方法教学要求:1. 掌握:(1)描述医院物理环境的调控方法。

(2)列举促进患者休息和睡眠的方法。

(3)列举常用卧位的种类和方法。

(4)描述疼痛患者的护理措施。

2. 熟悉:(1)陈述医院社会文化环境的调控方法。

(2)列举医院常见不安全因素及防范措施。

(3)列举疼痛评估的主要方法。

(4)列举卧位的分类方法。

(5)描述变换卧位的方法。

3. 了解:(1)陈述睡眠的生理。

(2)正确评估疼痛患者的生理、心理反应。

教学内容:第一节活动一、概述二、促进患者活动的方法三、运送患者的方法第二节患者安全一、概述二、保护患者安全的措施教学要求:1. 掌握:(1)叙述促进患者活动的各种方法。

(2)按操作规程正确运送患者。

(3)叙述保护患者安全的措施。

2. 熟悉:(1)描述活动的意义和种类。

(2)列举活动受限对患者的影响。

(3)叙述影响患者安全的因素。

3. 了解:列举影响患者活动的因素。

教学内容:第一节头发护理一、评估二、头发护理的方法与原则三、头发护理的方法第二节口腔护理一、评估二、口腔护理的方法与原则第三节皮肤护理一、评估二、皮肤护理的方法与原则第四节压疮的预防及护理一、概述二、压疮的病理分期及临床表现三、压疮的评估和护理教学要求:1. 掌握:(1)按规程为患者提供头发、口腔、皮肤护理活动。

(2)能为压疮患者制订护理计划。

2. 熟悉:(1)能复述皮肤、头发和口腔护理的评估内容。

(2)能叙述常用口腔护理液及其作用。

(3)能描述压疮的好发部位、危险因素、分期及临床表现。

3. 了解:描述清洁卫生的作用。

第十一章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教学内容:第一节体温的评估和护理一、概述二、体温的测量方法与记录三、体温异常及其护理第二节血压的评估和护理一、概述二、血压的测量方法及记录三、血压异常及其护理第三节脉搏的评估和护理一、概述二、脉搏的测量方法与记录三、脉搏异常及其护理第四节呼吸的评估和护理一、概述二、呼吸的测量方法与记录三、呼吸异常及其护理教学要求:1. 掌握:(1)描述生命体征的正常生理范围。

(2)按规程正确执行生命体征的测量。

(3)描述生命体征异常患者的主要护理措施。

2. 熟悉:能识别生命体征的异常变化。

3. 了解:能描述影响生命体征变化的因素。

第十二章冷热疗法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一、冷热疗法的效应二、影响冷热疗法效果的因素第二节冷疗法一、冷疗目的及适用范围二、冷疗法的禁忌三、各种冷疗法第三节热疗法一、热疗目的及适用范围二、热疗法的禁忌三、各种热疗法教学要求:1. 掌握:(1)描述冷热疗法的作用。

(2)复述冷热疗法的使用禁忌。

(3)按操作规程正确实施各种冷热疗法。

(4)描述各种冷热疗法的注意事项。

2. 熟悉:能列举影响冷热疗法效果的因素。

3. 了解:描述冷热疗法的效应。

第十三章患者饮食与营养的评估与护理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一、人体对营养的需求二、平衡膳食第二节医院饮食一、基本饮食二、治疗饮食三、试验饮食第三节一般饮食护理一、饮食与营养评估二、一般饮食护理二、液体的出入量第四节特殊饮食护理一、管喂饮食二、要素饮食教学要求:1. 掌握:(1)描述鼻饲饮食的目的和注意事项。

(2)按规程正确执行鼻饲法操作。

(3)能按要求记录出入液量。

2. 熟悉:(1)能复述医院基本饮食、治疗饮食、试验饮食的种类、适用范围、饮食原则及用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