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布线工程图设计要点

合集下载

综合布线

综合布线

智能建筑:通过综合布线的方法,把楼宇自动 化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通信自动化 系统组成一个整体,它通过建筑物综合 布线与各种终端设备,如通信终端(电 话机、传真机等)、传感器(如烟雾、 压力、温度等传感器)的连接,“感知” 建筑物内各个空间的“信息”,并通过 计算机进行处理,再通知终端或控制终 端(如阀门,开关等),使大楼具有所 谓的某种“智能”
(3)管理子系统 •主要功能:管理是针对设备间、电信间和工 作区的配线设备、缆线等设施,按一定的模式 进行标识和记录的规定。内容包括:管理方式、 标识、色标、连接等。这些内容的实施,将给 今后维护和管理带来很大的方便,有利于提高 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特别是较为复杂的综合 布线系统,如采用计算机进行管理,其效果将 十分明显。
RJ-45水晶头
RJ-45跳线
(2)配线子系统 配线子系统也称水平系统,是从工作区用的信息插座开始到 交接间(楼层配线间)的配线架之间的布线部分,由信息插座、 配线电缆、配线设备和跳线等组成。 1)信息插座:带有信息模块的插座。八位模块式信息插座用 于双绞线,光纤信息插座用于光缆。 信息插座符号:
(1)工作区设备 由终端设备连接到信息插座的连线和连接设备 (如适配器)组成,不包括终端设备(电话机、计算机等)
终端设备:话机、计算机、电视机、监视器等 设备缆线:多为带插头(如光纤插头、RJ45、RJ11 插头)的4对双绞线或光缆。 适配器:用于信号转接的设备。 工作区子系统定义元件
数据设备
语音设备 终端连接子系统定义元件
• 语音系统采用三类大对非屏蔽双绞线 垂直主干 PC301025三类25对非屏蔽双绞线 PC301050三类50对非屏蔽双绞线 PC3010100三类100对非屏蔽双绞线 • 数据系统采用多模光纤PC51MM62.5 PC51MM62.5-2二芯多模光纤 PC51MM62.5-4四芯多模光纤 PC51MM62.5-6六芯多模光纤

综合布线的注意事项

综合布线的注意事项

综合布线的注意事项综合布线的注意事项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项目与网络工程项目关系非常密切,综合布线是为网络工程提供的传输平台,布局合理将为网络拓扑结构带来很大的方便。

以下是店铺整理的综合布线的注意事项,欢迎阅读。

篇一:综合布线的注意事项1、符合规范化标准结构化布线的实施设计不仅要做到设计严谨,满足用户使用要求,还要使其造价合理,符合规范化标准。

国际和国内对结构化布线有着严格的规定和一系列规范化标准,这些标准对结构化布线系统的各个环节都做了明确的定义,规定了其设计要求和技术指标。

2、根据实际情况设计首先要对工程实施的建筑物进行充分地调查研究,收集该建筑物的建筑工程、装修工程和有关工程的图纸资料,并充分考虑用户的建设投资预算要求、应用需求及施工进度要求等各方面因素。

如果建筑物尚在筹建之中就确定了结构化布线方案,则可以根据建筑的整体布局、走线的需求向建筑的设计机构提出有关结构化布线的特定要求,以便在建筑施工的同时将一些布线的前期工程完成。

如果是在原有建筑物的基础上与室内装修工程同步实施的布线工程,则必须根据原有建筑物的情况、装修工程设计和实际勘查结果进行布线实施设计。

3、注意选材和布局布线实施设计中的选材用料和布局安排对建设成本有直接的影响。

在设计中,应根据网络建设机构的需求,选择合适类型的布线线缆和接插件。

所选布线材料等级的不同对总体方案技术指标的影响很大。

建议在布线中使用一家厂商的系列配套产品。

因为布线是一套系统,而不是线缆和元件的'简单组合。

布局安排的设计除了对建设成本有直接的影响外,还关系到网络布线是否合理。

对于一座多层建筑物来说,安装整个建筑物网络主干交换机的信息中心网络机房,最好设置在建筑物的中部楼层。

如果各个楼层设置配线间,最好设置在楼层的中段。

这样设计不但可以尽量缩短垂直和水平主干子系统的布线长度,节约材料,降低成本,还可以减少不必要的信道传输距离,有利于通信质量的提高。

篇二:综合布线的注意事项1、信息点数量通常情况下,由于主卧室通常有两个主人,所以建议安装两个信息点,以便双方能同时使用计算机。

第01节、综合布线各子系统的组成与设计要点

第01节、综合布线各子系统的组成与设计要点
建筑群主干电缆和光缆、公用网和专用网电缆、光 缆及天线馈线等室外缆线进入建筑物时,应在进线 间成端转换成室内电缆、光缆,并在缆线的终端处 可由多家电信业务经营者设置入口设施,入口设施 中的配线设备应按引入的电、光缆容量配置。
七. 进线间子系统
进线间是建筑物外部通信和信息管线的入口部位, 并可作为入口设施和建筑群配线设备的安装场地。 进线间是国家标准在系统设计内容中专门增加的, 要求在建筑物前期系统设计中要有进线间,满足多 家运营商业务需要,避免一家运营商自建进线间后 独占该建筑物的宽带接入业务。进线间一般通过地 埋管线进入建筑物内部,宜在土建阶段实施。
三. 垂直子系统
垂直子系统在国家标准中称为干线子系统,提供建 筑物的干线电缆,负责连接管理间子系统到设备间 子系统,实现主配线架与中间配线架,计算机、控 制中心与各管理子系统间的连接,该子系统由所有 的布线电缆组成,或由导线和光缆以及将此光缆连 接到其他地方的相关支撑硬件组合而成。干线传输 电缆的设计必须既满足当前的需要,又适合今后的 发展,具有高性能和高可靠性,支持高速数据传 输。
3. 为了防止语音传输对数据传输的干扰,语音主电 缆和数据主电缆应分开。
4. 垂直主干线电缆要防遭破坏,确定每层楼的干线 要求和防雷电设施。
5. 满足整幢大楼的干线要求和防雷击设施。
四. 管理间子系统
管理间子系统也称为电信间或者配线间,一般设置 在每个楼层的中间位置。对于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而 言,管理间主要安装建筑物配线设备,是专门安装 楼层机柜、配线架、交换机的楼层管理间。管理间 子系统也是连接垂直子系统和水平干线子系统的设 备。当楼层信息点很多时,可以设置多个管理间。
五.设备间子系统的设计要点如下:
1. 设备间的位置和大小应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布 线规模和管理方式及应用系统设备的数量综合 考虑。

综合布线施工方案要点

综合布线施工方案要点

综合布线施工方案要点
在进行综合布线工程时,一个完善的施工方案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到整个布
线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以下是一些关键要点,有助于确保综合布线施工的顺利进行和最终实现预期效果。

1. 网络拓扑规划
合理的网络拓扑规划是一个成功的综合布线工程的基础。

在开始施工前,应仔
细评估场地布局、用户需求等因素,设计出适合的网络拓扑结构,包括主干、分支、末端等各部分的布局。

确保布线路径清晰、合理,避免冗余和混乱。

2. 线缆选择
在选择线缆时,应根据实际需求和使用环境选择适合的类型。

考虑网络速度、
传输距离、抗干扰能力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线缆规格和材质,确保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综合布线设备
在布线过程中,需要使用各种综合布线设备,如连接器、配线架、标签等。


择高质量的设备,按照规范进行安装和连接,确保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

4. 安全考虑
在进行综合布线施工时,安全始终是首要考虑因素。

施工人员应遵守相关安全
规范,佩戴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确保施工过程中不会发生意外或造成人员伤害。

5. 施工质量检验
完成综合布线施工后,应对整个系统进行全面的质量检验。

检查线缆连接是否
牢固、设备是否正常运行等,确保整个系统符合设计要求,并且能够正常工作。

结语
综合布线施工是一个关键的工程环节,它直接影响到整个网络系统的性能和稳
定性。

通过合理规划、精选材料、安全施工和质量检验,可以确保综合布线工程的顺利进行和最终取得成功。

在实施综合布线工程时,务必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要点进行操作,以确保工程质量和效果的达标。

建筑电气工程图设计(7)-综合布线系统设计

建筑电气工程图设计(7)-综合布线系统设计

中部或建筑物的一、二层,位置不应远离电梯,而且为 以后的扩展留有余地,不建议在顶层或地下室。
设备间子系统
(6)建筑群子系统
建筑群子系统宜由连接多个建筑物之间的主干电缆和光缆、建
筑群配线设备(CD)、设备缆线和跳线等组成。
二、系统设计
(一)工作区子系统设计
设计主要围绕插座数量、型号及安装方式进行,具体步骤:
TC
TO
TC
IC
EF
MC ER
PDS系统结构图
(1)工作区子系统
一个独立的需要设置终端设备的区域,宜划分为一个工作区。
工作区应由水平子系统的信息插座到终端设备的连接缆线及适 配器组成,如图所示。 工作区的终端包括电话、计算机等设备。
网线制作方法
EIA/TIA的布线标准中规定了两种双绞线的线序:568A
新建公共建筑物墙面暗
埋管的路径一般有两种 做法,第一种做法是从 墙面插座向上垂直埋管 到横梁,然后在横梁内 埋管到楼道本层墙面出 口,如图2.1所示。
如果同一个墙面单面或
PVC线槽
ø25PVC管
楼 道
信息插座 ø20PVC管
卫 生 间
300 1300 2000
者两面插座比较多时, 水平插座之间串联布管。
电信间配线设备(FD)的配线电缆或光缆及电信间的配线设 备、设备缆线和跳线等组成,如图所示。
(3)管理子系统
在对管理子系统的理解定义上,各标准、厂商有所差异,单单
从布线的角度上看,称之为楼层配线间或电信间是合理的,而
且也形象化;但从综合布线系统最终应用——数据、语音网络 的角度去理解,称之为管理子系统更合理。
综合布线系统一般由六个独立的子系统组成,采用星型结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要点与难点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要点与难点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要点与难点本文结合某援外智能大楼实例,对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要点、网络结构特点、自适应网络交换机的应用、配线架的选配、系统供电、接地及防火要求等设计难点,作了较全面的归纳总结和较具体的分析论述,旨在对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起到借鉴作用。

1 工程概况本工程是某非洲国家的外交部大楼,是中国政府重点援外工程项目,地处该国首都,占地2万m2,工程总投资 1 亿元人民币,总建筑面积 1 万余 m2,总高度 22.5m.大楼为五层智能办公建筑,消防控制室、保安监控室、空调自控室等设在大楼1层;电话及电脑设备间设在大楼 2 层。

变配电房、发电机房、水泵房、冷冻机房等设在大楼东侧的附属设备用房内。

为满足外方的使用要求,实现大楼智能化办公和管理,本工程设置综合布线系统。

该系统主要支持电话通信和计算机通信,系统组网要求具备较好的兼容性、开放性和灵活性。

2 设计要点本工程电话语音及电脑数据系统构成综合布线系统,该系统由工作区子系统、配线子系统、干线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及设备间子系统等组成。

根据外方实际需求,全楼共设有语音信息点276 个(其中 1 层 42 个,2 层 76 个,3 层 97 个,4层6 1个);数据信息点276个(其中1层42个,2层76 个,3 层97个,4层61个),信息点总计552个。

系统按增强型配置,其设计要点如下:1) 每个工作区(10m2)设置2 个信息点(1个双孔信息插座),任一信息点均可提供语音和高速数据应用。

2) 每个工作区的水平配线采用2条4对六类非屏蔽双绞线。

3) 每个工作区的语音干线电缆采用三类大对数(100对)铜缆、数据干线电缆采用六类4对非屏蔽双绞电缆。

4) 水平配线,先沿走道吊顶内的弱电金属线槽(GXC-65)敷设,后分别穿钢管(φ 20)沿吊顶和墙体暗敷至各双孔信息插座;垂直干线,沿弱电竖井内的弱电金属线槽(200 × 100)敷设。

5) 主配线架(MDF)设在系统设备间内,楼层配线架(IDF)设在各层弱电竖井间内。

综合布线工程系统构成设计规范

综合布线工程系统构成设计规范

综合布线工程系统构成设计规范一、综合布线系统应为开放式网络拓扑结构,应能支持语音、数据、图像、多媒体业务等信息的传递。

二、综合布线系统工程宜按下列七个部分进行设计:1工作区:一个独立的需要设置终端设备(TE)的区域宜划分为一个工作区。

工作区应由配线子系统的信息插座模块(TO)延伸到终端设备处的连接缆线及适配器组成。

2配线子系统:配线子系统应由工作区的信息插座模块、信息插座模块至电信间配线设备(FD)的配线电缆和光缆、电信间的配线设备及设备缆线和跳线等组成。

3干线子系统:干线子系统应由设备间至电信间的干线电缆和光缆,安装在设备间的建筑物配线设备(BD)及设备缆线和跳线组成。

4建筑群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应由连接多个建筑物之间的主干电缆和光缆、建筑群配线设备(CD)及设备缆线和跳线组成。

5设备间:设备间是在每幢建筑物的适当地点进行网络管理和信息交换的场地。

对于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设备间主要安装建筑物配线设备。

电话交换机、计算机主机设备及入口设施也可与配线设备安装在-起。

6进线间:进线间是建筑物外部通信和信息管线的入口部位,并可作为入口设施和建筑群配线设备的安装场地。

7管理:管理应对工作区、电信间、设备间、进线间的配线设备、缆线、信息插座模块等设施按-定的模式进行标识和记录。

三、综合布线系统的构成应符合以下要求:1综合布线系统基本构成应符合图3.1.3-1要求。

- 1 -注:配线子系统中可以设置集合点(CP点),也可不设置集合点。

2综合布线子系统构成应符合图3.1.3—2要求。

- 2 -注:1图中的虚线表示BD与BD之间,FD与FD之间可以设置主于缆线。

2建筑物FD可以经过主干缆线直接连至CD,TO也可以经过水平缆线直接连至BD。

3综合布线系统入口设施及引入缆线构成应符合图3.1.3-3的要求。

注:对设置了设备间的建筑物,设备间所在楼层的FD可以和设备中的BD/CD及人口设施安装在同一场地。

- 3 -。

综合布线设计标准

综合布线设计标准

综合布线设计标准
首先,综合布线设计标准需要考虑建筑的结构和布局。

在进行
布线设计时,需要充分了解建筑的平面布局和立面结构,以便合理
规划布线路径和位置,避免布线过程中对建筑结构和装饰造成破坏。

同时,还需要考虑建筑内部的功能分区和使用需求,合理划分布线
区域,确保各个区域的通信和电力需求得到满足。

其次,综合布线设计标准需要考虑通信和电力传输的要求。


进行布线设计时,需要根据建筑内部设备和系统的通信和电力需求,选择合适的布线介质和设备,确保信号传输和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
可靠性。

同时,还需要考虑未来的扩展和升级需求,为布线系统留
出一定的余地和空间。

另外,综合布线设计标准还需要考虑安全和可维护性。

在进行
布线设计时,需要遵循相关的安全规范和要求,确保布线系统的安
全可靠。

同时,还需要考虑布线系统的可维护性,合理规划布线路
径和位置,方便日常维护和管理,降低维护成本和工作量。

综合布线设计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不仅可以保证建筑内部通信
和电力传输的正常运行,还可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降低系
统的运行成本和维护成本。

因此,在进行综合布线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严格遵循相关的标准和规范,确保布线系统的质量和可靠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布线工程师设计要点
1综合布线工程图
综合布线工程图一般包括以下5类图纸。

根据模拟建筑物的网络通信情况绘制相应的综合布线工程图。

(1)网络拓扑结构图
(2)综合布线系统拓扑(结构)图(如图1所示)
(3)综合布线管线路由图
(4)楼层信息点平面分布图(如图2所示)
(5)机柜配线架信息点布局图(如图3所示)
图1 某大楼7-11层综合布线系统(数据+语音)拓朴图
图2 某学生宿舍楼层信息点和管线布线图
图3 机柜配线架信息点布局图(用excel表格生成)
其中楼层综合布线管线路由图和楼层信息点平面分布图可在一张图纸上绘出。

通过以上工程图,反映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网络拓朴结构图;
2)布线路由、管槽型号和规格;
3)工作区子系统中各楼层信息插座的类型和数量;
4)水平子系统的电缆型号和数量;
5)垂直干线子系统的线缆型号和数量;
6)楼层配线架(FD)、建筑物配线架(BD)、建筑群配线架(CD)、光纤互联单元的数量及分布位置;
7)机柜内配线架及网络设备分布情况。

目前综合布线设计图中的图例比较混乱,缺少统一的标识,在设计中可以参考采用如图4的图例:
图4 设计图例
2 用AUTOCAD绘图
AutoCAD广泛应用于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当中,特别是在设计中,当建设单位提供了建筑物的CAD建筑图纸的电子文档后,设计人员可以在CAD建筑图纸上进行布线系统的设计,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目前,AutoCAD主要用于绘制综合布线管线设计
图、楼层信息点分布图、布线施工图等。

如图5为用AutoCAD绘制楼层信息点分布图。

图5 用AutoCAD绘制楼层信息点分布图
3 用Visio绘图
在综合布线中常用Visio绘制网络拓扑图、布线系统拓扑图、信息点分布图等。

如图6用Visio绘制综合布线系统拓扑图。

图6 用Visio绘制综合布线系统拓扑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