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螺栓施工扭矩值

合集下载

高强螺栓检测的相关标准

高强螺栓检测的相关标准

高强螺栓检测的相关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螺母、垫圈技术条件》GB/T 1231—20061.本标准规定了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螺母、垫圈及连接副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及包装。

本标准适用于铁路和公路桥梁、锅炉钢结构、工业厂房、高层民用建筑、塔桅结构、起重机械及其他钢结构摩擦型高强度螺栓连接4.4 连接副扭矩系数试验4.4.1 连接副的扭矩系数试验在轴力计上进行,每一连接副只能试验一次,不得重复使用。

扭矩系数计算公式如下:TKP d式中:K一扭矩系数;T——施拧扭矩(峰值),单位为牛米(N·m);P——螺栓预拉力(峰值),单位为千牛(kN);d——螺栓的螺纹公称直径,单位为毫米(mm)。

4.4.2 施拧扭矩T是施加于螺母上的扭矩,其误差不得大于测试扭矩值的2%。

使用的扭矩扳手准确度级别应不低于JJG 707—2003中规定的2级。

4.4.3 螺栓预拉力P用轴力计测定,其误差不得大于测定螺栓预拉力的2%。

轴力计的最小示值应在1 kN以下。

4.4.4 进行连接副扭矩系数试验时,螺栓预拉力值P应控制在表8所规定的范围内,超出该范围者,所测得扭矩系数无效。

表84.4.5 组装连接副时,螺母下的垫圈有倒角的一侧应朝向螺母支承面。

试验时,垫圈不得发生转动,否则试验无效。

4.4.6 进行连接副扭矩系数试验时,应同时记录环境温度。

试验所用的机具、仪表及连接副均应放置在该环境内至少2 h以上。

5 检验规则5.1 出厂检验按批进行。

同一性能等级、材料、炉号、螺纹规格、长度(当螺栓长度≤100 mm时,长度相差≤15 mm;螺栓长度>100mm时,长度相差≤20 mm,可视为同一长度)、机械加工、热处理工艺、表面处理工艺的螺栓为同批;同一性能等级、材料、炉号、螺纹规格、机械加工、热处理工艺、表面处理工艺的螺母为同批;同一性能等级、材料、炉号、规格、机械加工、热处理工艺、表面处理工艺的垫圈为同批。

各种螺栓扭矩标准

各种螺栓扭矩标准

各种螺栓扭矩标准螺栓是机械连接元件中常用的一种,用于将各种零部件连接在一起。

在安装螺栓时,需要施加扭矩来确保连接的牢固性。

不同材质、尺寸和用途的螺栓需要施加不同的扭矩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以下是一些常见螺栓扭矩标准的介绍:螺栓的类型标准螺栓标准螺栓是最常见的一种螺栓,通常由碳钢制成。

在安装标准螺栓时,需要根据相关标准施加适当的扭矩,以避免损坏或松动。

高强度螺栓高强度螺栓通常用于承受更大的负荷,在安装时需要施加更大的扭矩。

常见的高强度螺栓有8.8级、10.9级和12.9级等,每种级别都有对应的扭矩标准。

不锈钢螺栓不锈钢螺栓在安装时需要施加适当的扭矩,以确保连接牢固并避免锈蚀。

不同材质的不锈钢螺栓需要不同的扭矩标准。

扭矩标准标准螺栓扭矩标准•M6螺栓的扭矩标准为15Nm•M8螺栓的扭矩标准为30Nm•M10螺栓的扭矩标准为50Nm高强度螺栓扭矩标准•8.8级螺栓的扭矩标准为80Nm•10.9级螺栓的扭矩标准为120Nm•12.9级螺栓的扭矩标准为180Nm不锈钢螺栓扭矩标准•不锈钢304螺栓的扭矩标准为25Nm•不锈钢316螺栓的扭矩标准为30Nm注意事项•在安装螺栓时,一定要使用适当的扭矩扳手,并按照规定的扭矩标准施加力度,以免造成螺栓松动或损坏。

•在使用高强度螺栓时,一定要确保选择正确的级别,并按照对应的扭矩标准施加力度,以确保连接的牢固性和安全性。

以上是各种螺栓扭矩标准的介绍,正确的选择和施加扭矩可以确保螺栓连接的牢固和安全。

如有疑问或需要更多信息,请咨询工程师或相关专业人士。

高强螺栓扭矩值计算公式

高强螺栓扭矩值计算公式

高强螺栓扭矩值计算公式在工程施工中,高强螺栓扭矩值的计算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影响着螺栓连接的牢固程度和安全性。

高强螺栓是一种特殊材质制成的螺栓,通常用于对连接部位有较高要求的工程,如桥梁、建筑结构等。

在使用高强螺栓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计算正确的扭矩值,以确保连接的可靠性。

高强螺栓扭矩值计算公式高强螺栓扭矩值的计算公式一般遵循以下原则:1.摩擦法:根据螺纹间的摩擦力来计算扭矩值。

2.预紧力法:根据连接件的预紧力和螺纹的摩擦力来计算扭矩值。

3.拉伸法:在螺栓上施加拉伸力达到设计的预紧力来计算扭矩值。

高强螺栓扭矩值的计算公式如下:$$ T = K \\times F \\times D $$式中:•T为高强螺栓的扭矩值,单位为牛顿·米(N·m)。

•K为螺栓的摩擦系数,根据材质和工况确定。

•F为连接件的预紧力,单位为牛顿(N)。

•D为螺栓的公称直径,单位为米(m)。

通常情况下,摩擦系数K的取值范围在0.1~0.2之间,具体数值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预紧力F的确定可以通过拉伸法或其他测量手段来获取。

公称直径D可以通过测量螺栓直径来确定。

示例假设某工程需要连接一对高强螺栓,其预紧力为1000N,公称直径为0.01m,摩擦系数为0.15。

根据上述公式计算扭矩值:$$ T = 0.15 \\times 1000 \\times 0.01 = 1.5 N·m $$因此,连接这对高强螺栓所需的扭矩值为1.5N·m。

在工程实践中,正确计算高强螺栓的扭矩值是确保连接安全可靠的重要步骤。

工程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计算公式中的参数,并严格执行扭矩值的要求,以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高强螺栓扭矩值

高强螺栓扭矩值

WORD格式
高强螺栓扭矩值计算方法:
Tc=K×Pc×d
Tc-终拧扭矩值(N·m)
Pc-施工预拉力值标准值(KN),见表1;若蓝图中有设计预拉力值则Tc=K×(Pc+ ΔP)×d,ΔP(预拉力损失值,一般设计为预拉力的5~10%)
K-扭矩系数0.11~0.15,详见高强螺栓质保单或高强螺栓连接副试验报告
d-螺栓公称直径(mm)
表1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施工预拉力标准值Pc(kN)
公称直径(mm)性能
等级
M16M20M22M24
8.8s75120150170
10.9s110170210250
表2终拧扭矩值参考范围Tc(N·m)
公称直径(mm)性能
等级
M16M20M22M24
8.8s132-180264-360363-495448.8-612
10.9s193.6-264374-510508.2-693660-900
注:1、Tc原则上要计算获得,取大致值时:k可取0.129,Pc取标准值;
2、初拧扭矩值To可按0.5Tc取值;
3、扭矩法检验方法:在螺尾端头和螺母相对位置划线,将螺母退回60°左
右,用扭矩扳手测定拧回至原来位置时的扭矩值。

该扭矩值与Tc值的
偏差在10%以内为合格;
4、检查数量:按节点数抽查10%,且不应少于10个;每个被抽查节点按螺
栓数抽查10%,且不应少于2个。

专业资料整理。

高强螺栓施工扭矩值参考表

高强螺栓施工扭矩值参考表

高强度螺栓施工扭矩值参考表
说明:根据高强度螺栓的实测扭矩系数(检测报告的扭矩系数)调整实测扭矩系数值即可得施工终拧扭矩钢结构用大六角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的施工扭矩是根据实测的扭矩系数进行计算而得的,即为了满足规范中

规定的预拉力值要求,根据试验所获得的真实的扭矩系数用GB50205-2001附录中的计算公式计算而得。

详见《钢
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第65页“附录B 紧固件连接工程检验项目”中的第条规
定。

其计算公式为:终拧扭矩值=扭矩系数X施工预拉力值标准值X螺栓公称直径。

高强螺栓扭矩值

高强螺栓扭矩值

Tc=K X Pc X d
Tc—终拧扭矩值(N・m
Pc—施工预拉力值标准值(KN),见表1;若蓝图中有设计预拉力值则Tc=K X (Pc+△ P)X d,A P (预拉力损失值,一般设计为预拉力的5~10%
K-扭矩系数~,详见高强螺栓质保单或高强螺栓连接副试验报告
d —螺栓公称直径(mrj)
表1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施工预拉力标准值Pc (kN)
N • m
表2 终拧扭矩值参考范围Tc (
2、初拧扭矩值To可按取值;
3、扭矩法检验方法:在螺尾端头和螺母相对位置划线,将螺母退回60°左
右,用扭矩扳手测定拧回至原来位置时的扭矩值。

该扭矩值与Tc值的
偏差在10%以内为合格;
4、检查数量:按节点数抽查10%且不应少于10个;每个被抽查节点按螺
栓数抽查10%且不应少于2个。

10.9级扭剪型高强度螺栓标准的初拧扭矩值和终拧扭矩值

10.9级扭剪型高强度螺栓标准的初拧扭矩值和终拧扭矩值

10.9级扭剪型高强度螺栓标准的初拧扭矩值和终拧扭矩值10.9级扭剪型高强度螺栓标准的初拧扭矩值和终拧扭矩值在工程施工和机械装配中,螺栓是非常重要的联接件。

而10.9级扭剪型高强度螺栓,则是一种常用的高强度螺栓,通常用于对扭转和切割有较高要求的场合。

在使用这种螺栓的过程中,初拧扭矩值和终拧扭矩值是非常重要的参数,对于保证螺栓连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初拧扭矩值和终拧扭矩值。

初拧扭矩值,顾名思义,是在拧紧螺栓之初所需要施加的扭矩数值。

它的作用是使螺栓头和螺母之间的接触表面产生压力,以确保连接的紧固性。

而终拧扭矩值则是在拧紧到规定的初始扭矩值后,再次施加扭矩直至符合规范要求的扭矩数值。

这样能够确保螺栓处于合适的紧固状态,不至于过紧或者过松。

接下来,让我们来详细了解10.9级扭剪型高强度螺栓标准的初拧扭矩值和终拧扭矩值。

10.9级扭剪型高强度螺栓的初拧扭矩值一般为标称拉伸强度的60%~70%,在10.9级螺栓的标准中规定为8.8级螺栓初扭矩的80%~90%。

而终拧扭矩值一般为初拧扭矩值的1.15倍~1.25倍。

这样的规定是为了在螺栓紧固的过程中,既能确保螺栓的紧固力符合要求,又能避免因过紧导致断裂或者过松导致螺栓松动。

值得一提的是,10.9级扭剪型高强度螺栓的初拧扭矩值和终拧扭矩值的具体数值还需根据实际使用的螺栓直径和长度来确定,通常需要参考相关的标准和规范来进行计算和选择。

在实际使用中,对于10.9级扭剪型高强度螺栓的初拧扭矩值和终拧扭矩值的合理选择和正确施加至关重要。

不仅要考虑螺栓连接的紧固性和可靠性,还要兼顾螺栓和连接件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10.9级扭剪型高强度螺栓标准的初拧扭矩值和终拧扭矩值是确保螺栓连接安全可靠的重要参数,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相关标准进行选择和施加。

合理的初拧扭矩值和终拧扭矩值不仅能够保证螺栓的紧固性,还能够延长螺栓和连接件的使用寿命,确保施工和机械装配过程的安全可靠。

高强螺栓扭矩值

高强螺栓扭矩值

高强螺栓扭矩值计算方法:
Tc=K×Pc×d
Tc-终拧扭矩值N·m
Pc-施工预拉力值标准值KN,见表1;若蓝图中有设计预拉力值则Tc=K×Pc+ΔP×d,ΔP预拉力损失值,一般设计为预拉力的5~10%
K-扭矩系数~,详见高强螺栓质保单或高强螺栓连接副试验报告
d-螺栓公称直径mm
表1 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施工预拉力标准值PckN
表2 终拧扭矩值参考范围TcN·m
注:1、Tc原则上要计算获得,取大致值时:k可取,Pc取标准值;
2、初拧扭矩值To可按取值;
3、扭矩法检验方法:在螺尾端头和螺母相对位置划线,将螺母退回60°左右,用扭矩
扳手测定拧回至原来位置时的扭矩值;该扭矩值与Tc值的偏差在10%以内为合格;
4、检查数量:按节点数抽查10%,且不应少于10个;每个被抽查节点按螺栓数抽查10%,
且不应少于2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