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局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16课俄国农奴制改革
合集下载
中华书局九年级上册第16课俄国农奴制改革

05 俄国农奴制改革与同时期 其他国家比较
与美国、法国等西方国家比较
• 改革背景:美国、法国等西方国家的改革背景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资产阶 级的壮大,而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则是农奴制度的严重阻碍和沙皇政府的财 政危机。
• 改革目的:西方国家的改革目的是进一步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维护资产阶级 的利益;而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目的是缓解财政危机,维护沙皇专制统治。
• 改革措施:日本明治维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改革,如废藩 置县、发展工业、提倡西方文化等;中国洋务运动则主要集中在军事、工业和 教育方面,如建立近代化军队、兴办工业、派遣留学生等。而俄国农奴制改革 的措施则主要集中在经济方面。
• 改革影响:日本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 亚洲强国;中国洋务运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但未能 改变清王朝的腐朽统治和中国的落后状况。而俄国农奴制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 上缓解了财政危机,但并未根本改变沙皇专制制度,也未能促进资本主义的充 分发展。
中华书局九年级上册第16课俄国 农奴制改革
目录
• 俄国农奴制背景与原因 •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措施及内容 • 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意义 • 农奴制改革局限性及存在问题 • 俄国农奴制改革与同时期其他国家比较 • 总结与启示
01 俄国农奴制背景与原因
农奴制起源及发展历程
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俄国开 始出现农奴制,农民被束缚在土
03
农奴制下农民生活困苦,起义不断,社会动荡不安,严重威胁
着沙皇的统治。
改革措施:解放农奴、土地政策等
颁布解放法令,解放农奴
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解放法令,宣布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地主不得买卖或干涉 他们的命运。
2017秋九年级历史上册第5单元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和扩大第16课俄国农奴制改革教学课件中华书局版

D
)
B.它是沙皇实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C.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D.它是一场彻底的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
3.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C ) A.彼得大帝改革 B.伊凡四世称俄国沙皇
C.1861年改革
D.俄罗斯帝国建立
4.俄国1861 年改革没有改变( A.封建生产关系
俄国新都圣彼得堡
圣彼得堡街头饰有古战船船头的圆柱
【当堂训练】 1.19世纪中期造成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A.农民的富有,不愿从事工业生产 B.国家处于分裂中 D )
C.外国的侵略统治者无暇顾及经济的发展
D.农奴制的阻碍
2.关于俄国1861年改革,下列表述哪一项不正确( A.改革的目的是巩固统治,缓和阶级矛盾
产阶级反抗
十二月党人广场(俄国圣彼得堡)
十二月党人起义,因为俄国贵族革命者在1825年12月(俄 历)发动反对沙皇的武装起义而得名。十九世纪初,俄国进步 的贵族军官开始组织革命团体,主张废除农奴制度和专制制度, 代以君主立宪制。1825年12月,他们乘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突然 去世,在圣彼得堡和乌克兰分别发动起义,后被镇压。十二党 人广场即是十二月党人在圣彼得堡发动起义的地方。
俄国农奴制改革
一、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局限性
1、农奴没有人身自由、被束缚在封建庄园里,遭受剥削和 压迫 —— 农奴反抗
俄国在庄园作坊中劳动的农奴
地主监督农奴在田间劳动
二、农奴制危机 1、农奴没有人身自由、被束缚在封建庄园里,遭受剥削和 压迫 —— 农奴反抗 2、国内资本主义发展。但缺少自由劳动力、市场 —— 资
二、农奴制危机
1、农奴没有人身自由、被束缚在封建庄园里,遭受剥削和
中华书局版九年级上册历史 第16课俄国农奴制改革 新课上课用

2.消极: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19世纪中期的美国内战和俄国改革都 解决了资本主义发展中的什么问题?
自由劳动力
在位期间,国内阶级矛盾尖锐,废
亚 历
除农奴制已势在必行。为了阻止革
山 大
命的爆发,亚历山大二世在尽量维
二
世
护贵族、地主利益的前提下,于
1861年3月5日签署了废除农奴制度
的法令。从此,俄国走上了资本主
义的发展道路。
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对贵族的一次讲 话中指出:
“现行的农奴制度不能一成不变, 与其等待农奴自下而上起来解放 自己,倒不如自上而下来废除农 奴制度,解放农奴为好”
沙皇企图通过对外战争转移国 内人民的斗争视线、挽救农奴 制度,然而,农奴制度的落后 导致战争的失败,克里木战争 失败后俄国社会矛盾进一步尖 锐,农奴制度已无法挽救,而 且严重威胁到沙皇的统治。
克里米亚战争
农奴制改革
改革的根本原因:
农奴制阻碍了俄国 资本主义的发展
亚历山大二世于1855~1881年在位。
1850年,俄国的铁产量为22.8万吨,同期的 英国为228.5万吨,法国是40.6万吨。
1860年,俄国的铁产量是29.8万吨,同期的 英国为388.8万吨,法国是89.8万吨。
俄国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 但是,与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 家相比,发展水平低、速度慢
农奴制的危机
俄国盛行封建农奴制
此图描绘了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前,地主向农奴收欠租的情景。 从图中可以看到,农民破旧的茅草房间;一位交不起租的妇女正 跪在地上,乞求地主稍微宽限些时日。冷酷的地主毫不理睬她的 乞求,指着农妇身后的那头耕牛,准备让人将牛拉走。
(1)材料中,“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 指的是什么?“自上而下解放农民”又指什 么?
19世纪中期的美国内战和俄国改革都 解决了资本主义发展中的什么问题?
自由劳动力
在位期间,国内阶级矛盾尖锐,废
亚 历
除农奴制已势在必行。为了阻止革
山 大
命的爆发,亚历山大二世在尽量维
二
世
护贵族、地主利益的前提下,于
1861年3月5日签署了废除农奴制度
的法令。从此,俄国走上了资本主
义的发展道路。
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对贵族的一次讲 话中指出:
“现行的农奴制度不能一成不变, 与其等待农奴自下而上起来解放 自己,倒不如自上而下来废除农 奴制度,解放农奴为好”
沙皇企图通过对外战争转移国 内人民的斗争视线、挽救农奴 制度,然而,农奴制度的落后 导致战争的失败,克里木战争 失败后俄国社会矛盾进一步尖 锐,农奴制度已无法挽救,而 且严重威胁到沙皇的统治。
克里米亚战争
农奴制改革
改革的根本原因:
农奴制阻碍了俄国 资本主义的发展
亚历山大二世于1855~1881年在位。
1850年,俄国的铁产量为22.8万吨,同期的 英国为228.5万吨,法国是40.6万吨。
1860年,俄国的铁产量是29.8万吨,同期的 英国为388.8万吨,法国是89.8万吨。
俄国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 但是,与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 家相比,发展水平低、速度慢
农奴制的危机
俄国盛行封建农奴制
此图描绘了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前,地主向农奴收欠租的情景。 从图中可以看到,农民破旧的茅草房间;一位交不起租的妇女正 跪在地上,乞求地主稍微宽限些时日。冷酷的地主毫不理睬她的 乞求,指着农妇身后的那头耕牛,准备让人将牛拉走。
(1)材料中,“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 指的是什么?“自上而下解放农民”又指什 么?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俄国农奴制改革课件2中华书局版

第二十三页,共27页。
五.如何(rúhé)扫除农奴制残余 • 反封——资产阶级革命民主革
命的历史(lìshǐ)任务 • (如:①1905年革命②斯托雷平
土地改革③二月革命)
第二十四页,共27页。
练一练
比较(bǐjiào)俄国1861 年改革与美国 废除黑人奴隶 制度的异同
第二十五页,共27页。
• 相同点:①都是19世纪60年代 • ②内容都废除了奴隶制 • ③影响上都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 不同点:方式上:美国无条件
• 英国(胜利的原因)走上资本主义 道路,完成工业革命,技术先进。
第十四页,共27页。
俄国农奴暴动(bàodòng)的 次数
第十五页,共27页。
四.农奴制的改革(gǎigé)
• 1.改革的原因 • ⑴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根本原因) • ⑵克里米亚战争中的失败,进一步暴露了
农奴制的弊端,激化了国内矛盾(máodùn)。 (直接原因) • ⑶农奴制度和沙皇专制统治激起了农奴起 义不断发生,工人和士兵暴动此起彼伏, 农奴制度摇摇欲坠
第十六课 俄国 农奴制改革(gǎigé)
第一页,共27页。
克里姆林宫
第二页,共27页。
俄罗斯国徽为盾徽。 以双头鹰为图案的国徽, 鹰(lǎoyīng)头上是彼得大帝的三顶皇冠
鹰爪象征皇权,
图形上的一匹白马和骑士 代表着莫斯科
第三页,共27页。
一.俄国发展(fāzhǎn)的历程
偏僻(piānpì)的小乡村
尔加河下游地区。 • 2. 彼得大帝的扩张(18世纪初) —夺得波罗的海
(bō luó dì hǎi)的出海口。 • 3.叶卡特林娜二世的扩张(18世纪中,末期) —夺
五.如何(rúhé)扫除农奴制残余 • 反封——资产阶级革命民主革
命的历史(lìshǐ)任务 • (如:①1905年革命②斯托雷平
土地改革③二月革命)
第二十四页,共27页。
练一练
比较(bǐjiào)俄国1861 年改革与美国 废除黑人奴隶 制度的异同
第二十五页,共27页。
• 相同点:①都是19世纪60年代 • ②内容都废除了奴隶制 • ③影响上都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 不同点:方式上:美国无条件
• 英国(胜利的原因)走上资本主义 道路,完成工业革命,技术先进。
第十四页,共27页。
俄国农奴暴动(bàodòng)的 次数
第十五页,共27页。
四.农奴制的改革(gǎigé)
• 1.改革的原因 • ⑴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根本原因) • ⑵克里米亚战争中的失败,进一步暴露了
农奴制的弊端,激化了国内矛盾(máodùn)。 (直接原因) • ⑶农奴制度和沙皇专制统治激起了农奴起 义不断发生,工人和士兵暴动此起彼伏, 农奴制度摇摇欲坠
第十六课 俄国 农奴制改革(gǎigé)
第一页,共27页。
克里姆林宫
第二页,共27页。
俄罗斯国徽为盾徽。 以双头鹰为图案的国徽, 鹰(lǎoyīng)头上是彼得大帝的三顶皇冠
鹰爪象征皇权,
图形上的一匹白马和骑士 代表着莫斯科
第三页,共27页。
一.俄国发展(fāzhǎn)的历程
偏僻(piānpì)的小乡村
尔加河下游地区。 • 2. 彼得大帝的扩张(18世纪初) —夺得波罗的海
(bō luó dì hǎi)的出海口。 • 3.叶卡特林娜二世的扩张(18世纪中,末期) —夺
第16课俄国农奴制改革中华书局版九年级上册历史

A.市场问题 C.劳动力问题 B.资金问题 D.原料问题
3、(2015·泉州)如图所示是吴波同学整理的笔记要点。 由此判断他学习的是俄国1861年改革的( ) A、背景 B、目的 C、内容 D、影响
4、(2015· 泉州)导致表1中1860—1879年数据发生变化的 主要原因是 ( ) A.实现国家独立 B.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C.推行可能
革 命
自下而上,农民暴动
改 革
自上而下,农奴制改革
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 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 上而下来解放农民。‛
继续拖延只会引起更大 的灾祸,对整个国家, 特别是对地主会造成有 害的、灾难性的后果 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为了摆脱农奴 制危机,维护沙皇的统治,批准了废除农 奴制的法令。
7、局限性: 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俄国的农奴制:
农奴制是封建社会中封建领主在其领地上建立起来的剥削奴 役农奴的经济制度。由于被剥削的主要对象是农奴,故名又称封 建领主制。在这种制度下,少数封建领主或农奴主占有土地、山 林、草原和河流等绝大部分生产资源,并部分占有农奴;农奴从 农奴主手中分得一块份地,作为代价他们必须无偿耕种领主土地, 服各种劳役,并上缴大部分劳动产品。农奴制的基本特征是农奴 被束缚在土地上,不得不依附于农奴主。而农奴主则利用这种人 身依附关系,对农奴实行超经济的强制剥削。 19世纪中叶,俄国还顽固保存着野 蛮落后的的农奴制。农民的人格和自 尊心被无情的摧残,他们整天无偿的 为地主劳动,甚至被作为物品抵押债 务。大量劳动力被束缚在庄园里,资 本主义工业发展的必需劳动力由此缺 乏来源。俄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也 因此大大落后于西欧国家。
法令内容
措施 政治 内容
农奴在法律上成 为自由人;获得 公民利 农奴可以得到一 块份地,但必须 高价赎买;可自 由支配财产
3、(2015·泉州)如图所示是吴波同学整理的笔记要点。 由此判断他学习的是俄国1861年改革的( ) A、背景 B、目的 C、内容 D、影响
4、(2015· 泉州)导致表1中1860—1879年数据发生变化的 主要原因是 ( ) A.实现国家独立 B.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C.推行可能
革 命
自下而上,农民暴动
改 革
自上而下,农奴制改革
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 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 上而下来解放农民。‛
继续拖延只会引起更大 的灾祸,对整个国家, 特别是对地主会造成有 害的、灾难性的后果 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为了摆脱农奴 制危机,维护沙皇的统治,批准了废除农 奴制的法令。
7、局限性: 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俄国的农奴制:
农奴制是封建社会中封建领主在其领地上建立起来的剥削奴 役农奴的经济制度。由于被剥削的主要对象是农奴,故名又称封 建领主制。在这种制度下,少数封建领主或农奴主占有土地、山 林、草原和河流等绝大部分生产资源,并部分占有农奴;农奴从 农奴主手中分得一块份地,作为代价他们必须无偿耕种领主土地, 服各种劳役,并上缴大部分劳动产品。农奴制的基本特征是农奴 被束缚在土地上,不得不依附于农奴主。而农奴主则利用这种人 身依附关系,对农奴实行超经济的强制剥削。 19世纪中叶,俄国还顽固保存着野 蛮落后的的农奴制。农民的人格和自 尊心被无情的摧残,他们整天无偿的 为地主劳动,甚至被作为物品抵押债 务。大量劳动力被束缚在庄园里,资 本主义工业发展的必需劳动力由此缺 乏来源。俄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也 因此大大落后于西欧国家。
法令内容
措施 政治 内容
农奴在法律上成 为自由人;获得 公民利 农奴可以得到一 块份地,但必须 高价赎买;可自 由支配财产
中华书局版历史九上第16课《俄国农奴制改革》ppt-课件

5分钟后,比一比,谁的答案最准确.
资料下载:/ziliao/
范文下载:-/fanwen/
试卷下载:/shiti/
教案下载:/jiaoan/
PPT论坛:
en/ 数学课件:-/kejian/shuxue/
自由劳动力少
农
市场狭窄
奴
技术薄弱 社会环境不稳定
制
经济上: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克里木战争(1853)
实质: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国家同 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间的战争
(俄国 PK 英国、法国、土耳其)
军事上:克里木战争惨败,俄国国际地位 下降,国内矛盾激化(直接原因)
1、(1)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认识到,改革是唯一的出路, “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地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地来解放 农民。” (2)继续拖延只会更加引起灾祸,只会对整个国家,特别是对 地主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 (3)19世纪中期,俄国已经远远落后于其他主要资本主义 国家。
政上治述上材料: 说农明奴了制什激么?化了阶级矛盾
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需要哪些条件?俄国农奴 制的存在导致了俄国哪些条件的缺失?
充足的自由劳动力 技术知识 市场的扩大
雄厚的资本 丰富的资源和原料 良好的环境
我是一个工厂主,我有些烦……
工人太少,素质也低,产量、质量都不乐 观;产品销售也不如意,农民太穷了,他不买, 社会又不太平……唉,都是那讨厌的农奴制。 有啥办法搬开这块绊脚石……
简单地说,农奴是人身权利受到限制的人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列宾绘)
年代
农民起义
1801年~1810年 83次
1811年~1820年 124次
1821年~1830年 156次
1831年~1840年 143次
资料下载:/ziliao/
范文下载:-/fanwen/
试卷下载:/shiti/
教案下载:/jiaoan/
PPT论坛:
en/ 数学课件:-/kejian/shuxue/
自由劳动力少
农
市场狭窄
奴
技术薄弱 社会环境不稳定
制
经济上: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克里木战争(1853)
实质: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国家同 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间的战争
(俄国 PK 英国、法国、土耳其)
军事上:克里木战争惨败,俄国国际地位 下降,国内矛盾激化(直接原因)
1、(1)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认识到,改革是唯一的出路, “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地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地来解放 农民。” (2)继续拖延只会更加引起灾祸,只会对整个国家,特别是对 地主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 (3)19世纪中期,俄国已经远远落后于其他主要资本主义 国家。
政上治述上材料: 说农明奴了制什激么?化了阶级矛盾
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需要哪些条件?俄国农奴 制的存在导致了俄国哪些条件的缺失?
充足的自由劳动力 技术知识 市场的扩大
雄厚的资本 丰富的资源和原料 良好的环境
我是一个工厂主,我有些烦……
工人太少,素质也低,产量、质量都不乐 观;产品销售也不如意,农民太穷了,他不买, 社会又不太平……唉,都是那讨厌的农奴制。 有啥办法搬开这块绊脚石……
简单地说,农奴是人身权利受到限制的人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列宾绘)
年代
农民起义
1801年~1810年 83次
1811年~1820年 124次
1821年~1830年 156次
1831年~1840年 143次
82中华书局九年级上册第16课俄国农奴制改革PPT课件

第16课 俄国农奴制改革
1
知识目标
•掌握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原 因、内容、评价三个方面 的基础知识。
2
阅读98页-99页内容 回答:
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代俄国发展起来的基础是什么?
2.18世纪~19世纪上半期,俄国有了什 么新发展?
这组图片反映了俄国什么制度?
贫困不堪的俄国农奴
地主在毒打农奴
农奴被地主所占有,无偿为地主耕种土地和 从事徭役,地主……可以买卖农奴。……农业耕 作方式很原始,农奴使用古老的木犁。地主不 愿意添置农具,因为购买和修理机器需要花很 多钱,而农奴干活是不需要付钱的。农奴大多 目不识丁,生活十分贫困。
克里木战争(1854)
(俄国 PK 英国、法国)
俄国失败。
俄国在战争中使用的帆船
英国铁甲舰
激化了俄国的 阶级矛盾。
8
克里木战争的特点就是一个采用原始生产形 式的民族对几个拥有现代生产形式的民族进行绝 望的搏斗。
现在沙皇政府遭到了惨败……沙皇政府在全世 界面前给俄国丢了丑,同时也在俄国面前给自己 丢了丑,前所未有过的觉醒时期开始了。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17
时间:1861
领导者: 亚历山大二世
挽救统治危机, 维护贵族地主的利益。
标志农奴获得“解放”
1. 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 许买卖农奴和干涉其生活。
2. 农奴在获得“解放”是可得到一块份地, 但必须出钱赎买这块地。
3. 把农民组织在旧有的村社里,实行联保。
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 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臭名昭著的“解放”,事实上是 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是对农民施行 一系列的暴力和一连串的侮辱。
1
知识目标
•掌握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原 因、内容、评价三个方面 的基础知识。
2
阅读98页-99页内容 回答:
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代俄国发展起来的基础是什么?
2.18世纪~19世纪上半期,俄国有了什 么新发展?
这组图片反映了俄国什么制度?
贫困不堪的俄国农奴
地主在毒打农奴
农奴被地主所占有,无偿为地主耕种土地和 从事徭役,地主……可以买卖农奴。……农业耕 作方式很原始,农奴使用古老的木犁。地主不 愿意添置农具,因为购买和修理机器需要花很 多钱,而农奴干活是不需要付钱的。农奴大多 目不识丁,生活十分贫困。
克里木战争(1854)
(俄国 PK 英国、法国)
俄国失败。
俄国在战争中使用的帆船
英国铁甲舰
激化了俄国的 阶级矛盾。
8
克里木战争的特点就是一个采用原始生产形 式的民族对几个拥有现代生产形式的民族进行绝 望的搏斗。
现在沙皇政府遭到了惨败……沙皇政府在全世 界面前给俄国丢了丑,同时也在俄国面前给自己 丢了丑,前所未有过的觉醒时期开始了。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17
时间:1861
领导者: 亚历山大二世
挽救统治危机, 维护贵族地主的利益。
标志农奴获得“解放”
1. 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 许买卖农奴和干涉其生活。
2. 农奴在获得“解放”是可得到一块份地, 但必须出钱赎买这块地。
3. 把农民组织在旧有的村社里,实行联保。
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 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臭名昭著的“解放”,事实上是 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是对农民施行 一系列的暴力和一连串的侮辱。
第16课俄国农奴制改革 (中华书局)

恩格斯在谈到这次战争时写道:“克里 米亚战争的特点就是一个采用原始生产民族 对几个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进行绝望的搏 斗。”
俄国的帆船
英国的铁甲舰
二、原因:
1、经济上:农奴制严重阻碍了资本 主义发展(改革根本原因) 2、政治上: 俄国农奴制激化阶级矛盾, 暴动频发沉重打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
3、思想上:西方民主思想 的传播,新思潮产生。
农奴自由支配财产
国家收取份地的 赎金
资金 积累
自 上 而 下 的 资 产 阶 级 性 质 的 改 革
农奴制废除后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5、改革实质: 是对农奴的一场残酷掠夺。 农 奴 制 废 除 后 的 农 民
“农民在获得解放的时候,已经被剥夺的一干 二净”。 ——列宁
6、如何评价俄国1861年改革?
英法联军在克里木半岛登陆
英法联军与俄军在克里木的激战
1853-1856年 的克里木战争,以俄 国的失败告终。你能 说出俄国失败的最根 本原因吗?
俄国—— 固守封建农奴制。
败
(根本原因)
英法—— 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完成工业
革命,技术先进。
胜
失败的原因:落后的封建农奴制不 能对抗先进的资本主义。
4、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激化了社会矛盾
C
)。
5.俄国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这次改革的直 接作用是 ( B ) A、加强了俄国的中央集权 B、发展了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 C、增强了俄国的军事力量 D、为俄国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6.1861年改革从客观上说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 主义的道路,但是它没有改变 ( D) A、封建生产关系 B、俄国社会性质 C、农奴的法律地位 D、沙皇的专制统治
“继续拖延只会引起更大的 灾祸,对整个国家,特别是 对地主会造成有害的、灾难 性的后果。” “诸位会深信,凡是能够维护 地主利益的措施都已一一地做 到了。”
俄国的帆船
英国的铁甲舰
二、原因:
1、经济上:农奴制严重阻碍了资本 主义发展(改革根本原因) 2、政治上: 俄国农奴制激化阶级矛盾, 暴动频发沉重打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
3、思想上:西方民主思想 的传播,新思潮产生。
农奴自由支配财产
国家收取份地的 赎金
资金 积累
自 上 而 下 的 资 产 阶 级 性 质 的 改 革
农奴制废除后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5、改革实质: 是对农奴的一场残酷掠夺。 农 奴 制 废 除 后 的 农 民
“农民在获得解放的时候,已经被剥夺的一干 二净”。 ——列宁
6、如何评价俄国1861年改革?
英法联军在克里木半岛登陆
英法联军与俄军在克里木的激战
1853-1856年 的克里木战争,以俄 国的失败告终。你能 说出俄国失败的最根 本原因吗?
俄国—— 固守封建农奴制。
败
(根本原因)
英法—— 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完成工业
革命,技术先进。
胜
失败的原因:落后的封建农奴制不 能对抗先进的资本主义。
4、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激化了社会矛盾
C
)。
5.俄国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这次改革的直 接作用是 ( B ) A、加强了俄国的中央集权 B、发展了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 C、增强了俄国的军事力量 D、为俄国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6.1861年改革从客观上说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 主义的道路,但是它没有改变 ( D) A、封建生产关系 B、俄国社会性质 C、农奴的法律地位 D、沙皇的专制统治
“继续拖延只会引起更大的 灾祸,对整个国家,特别是 对地主会造成有害的、灾难 性的后果。” “诸位会深信,凡是能够维护 地主利益的措施都已一一地做 到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农奴制危机
为了挽救统治危机
两种可能
革 命
自下而上,农民暴动
改 革
自上而下,农奴制改革
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 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 上而下来解放农民。”
继续拖延只会引起更大 的灾祸,对整个国家, 特别是对地主会造成有 害的、灾难性的后果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2、时间: 1861年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3、领导者: 为了摆脱农奴制危机, 4、改革目的:
俄国的农奴制:
15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上半叶,俄国在以 劳役地租为主要剥削形式的地主庄园经济基础 上建立的经济法律制度。农民被束缚在地主的 土地上,在土地、人身、司法上依附于地主, 处在社会最底层,实际上是农奴.
农奴、农民、奴隶区别
农奴:封建社会中隶属于农奴主或封 建 主的农业生产者。在经济上受剥削,没 有人身自由和任何政治权利。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86次 0 1858
126次 90次
1859
1860
1861
年代
1 、 原因 ⑴、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根本原因 (2)、克里米亚战争中的失败,进一步暴露 了农奴制的弊端,激化了国内矛盾。 ----直接原因 (3)、农奴制度和沙皇专制统治激起农奴起 义不断发生,工人和士兵暴动此起彼伏,农 奴制度摇摇欲坠.
7、局限性: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1.签署1861年废除农奴制法令的沙皇是( A、尼古拉一世 B、叶卡特林娜二世 C、彼得一世 D、亚历山大二世
2.俄国1861年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A、发展资本主义 B、缓和阶级矛盾,维护沙皇专制的统治 C、增强俄国的军事力量 D、为俄国对外扩张准备条件 )
)
3.1861年改革从客观上说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 的道路,但是它没有改变 ( ) A、封建生产关系 B、俄国社会性质 C、农奴的法律地位 D、沙皇的专制统治
第16课
2、目的:
俄国农奴制改革
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1、根本原因: 维护沙皇统治,保护贵族地主的利益
3、时间: 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不能买卖 4、内容: 和干涉农奴的生活,农奴出高价赎买份地 5、性质: 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废除了农奴制,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 6、意义: 国历史上的转折点,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4.俄国废除农奴制是一次 ( ) A.农奴兴起的“自下而上”的改革 B.资产阶级兴起的“自下而上”的改革 C.沙皇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 D.资产阶级与沙皇联合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 5.史学界普遍认为: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重 要转折点,得出这一认识的主要依据是 ( ) A.改革使俄国摆脱了民族危机 B.改革使农奴无偿获得了土地 C.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D.改革废除了沙皇统治
6.俄国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这次改革的直接作 用是 ( ) A、加强了俄国的中央集权 B、发展了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 C、增强了俄国的军事力量 D、为俄国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7、革命或改革往往是某种旧制度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 而发生的,懂得改变是一种智慧。在俄罗斯首都莫斯 科红场边有一座塑像,纪念的是曾经解放了千百万农 奴、并最终引领俄国抛弃了落后社会制度的改革者。 他是 ( ) A.伊凡四世 B.彼得一世 C.尼古拉二世 D.亚历山大二世
没人身自由的人
农民:长时期参加农业生产的劳动者。
有人身自由的人
奴隶:为奴隶主劳动而没有人身自由的 人,常常被奴隶主任意买卖或杀害。
会说话的工具
材料一:1850年,俄国的铁产量为22.8万吨,同期的英国 为228.5万吨,法国是40.6万吨。1860年,俄国的铁产量 是29.8万吨,同期的英国为388.8万吨,法国是89.8万吨。
维护沙皇的统治。 诸位会深信,凡是能 5、内容: 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 ⑴政治上: 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 ; 施都已一一地做到了
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 ⑵经济上: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 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⑶组织上:强化村社制度,加强对农民的管理。 提供了自 “农民在获得解放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 巨额赎金转化为资本 6、实质:实际上是对农奴的再一次残酷掠夺 由劳动力 主义生产急需的资本
掌握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原因、 内容、局限性、影响等基础知识. 重点: 难点: 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影响
1、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3、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时间、人物分别是? 4、简述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内容。 5、简述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意义。
6、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性质是什么?
8.美国南北战争和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前两国经济 发展的共同障碍是 ( ) A.资金不足 B.企业设备陈旧 C.缺乏技术人才 D.缺乏自由的劳动力
一干二净”。
——列宁
7、性质: 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农奴获得人身自由 自由雇佣劳动力
农奴自由支配财产
国家收取份地的赎金 8、俄国1861年改革的影响
市场
资金积累
积极影响: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有利于俄国 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消极影响:这次改革不彻底,遗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农民背上了沉重的经济包袱。
材料二:
农奴没有自由,缺乏大量自由劳动力 农奴购买力低下,影响国内市场
地主在毒打农奴
从图中可以看到,农民破旧的茅草房 间;一位交不起租的妇女正跪在地上, 乞求地主稍微宽限些时日。冷酷的地主 毫不理睬她的乞求,指着农妇身后的那 头耕牛,准备让人将牛拉走。
克里米亚战争
克 里 米 亚 半 岛
恩格斯在谈到克里米亚战争时说:“克里木即 ‘克里米亚’战争的特点就是一个采用原始生产形式的
民族同几个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进行绝望的搏斗.” 英法联军在克里木半岛登陆
1853-1856年的里木的激战
俄国失败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
俄国—— 固守封建农奴制。
败
(根本原因) 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完成工业革命,技术 先进。
英法——
胜
次数
农奴暴动
117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