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4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 第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2课俄国农奴制改革

一、选择题

1.在俄国著名作家、评论家别林斯基的剧本《德米特里·卡列宁》里,有如下一段台词:“是谁给这可怕的权力,让一些人奴役另一些与他同样生活的人的意志,剥夺了他们的自由?……主人为了排解愁闷,随意将他当做一头牛卖出,换进来一匹马,或者一条狗,而他却从此再也见不到自己的爹娘、兄弟姐妹……”从中我们可以获取的历史信息有( )

①这段材料的批判锋芒直指沙皇专制和农奴制②别林斯基对农奴制深恶痛绝的原因是后者剥夺了农奴的人身自由③别林斯基认为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④别林斯基要求社会变革和思想解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了别林斯基对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的批判和揭露,要求进行社会变革和思想解放,但材料不能体现出别林斯基已认识到农奴制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排除含③的选项即可,故选B项。

2.1876年,一位俄国地主写道:“解放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当我再见到农民时,我只有敬慕他们。他们同以前的主人交谈时,就像一个平等的人在同另一个平等的人交谈。”俄国农民的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 )

A.农民得到了一小块份地B.从法律上获得了人身自由

C.完全摆脱封建地主的控制D.彻底摆脱沙皇专制统治

【答案】B

【解析】材料“他们同以前的主人交谈时,就像一个平等的人在同另一个平等的人交谈”表明这些农民获得了与农奴主一样的、平等的法律上的自由,B项符合题意。

3.亚历山大二世是典型的封建君主,但他的改革,史学界却认为是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其主要依据是( )

A.改革代表了农民的利益

B.改革打击了地主阶级的利益

C.改革代表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D.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答案】D

【解析】从改革的内容看,它是封建社会内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从结果看,它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故选D项。

4.改革后的1861—1863年间,俄国各地有两千多起农民暴动,这反映了( )

A.阶级矛盾依然尖锐B.农民的地位没有丝毫改变

C.农奴制改革没有取得成效D.农民的革命积极性提高

【答案】A

【解析】农民暴动是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结合时间信息“改革后的1861—1863年间”可知,农奴制改革并没有解决阶级矛盾问题,阶级矛盾依然是尖锐的,A项正确;B项“没有丝毫改变”说法错误;C项“没有取得成效”说法是错误的;D项“革命积极性提高”说法错误。故选A项。

5.列宁说:“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么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的一步。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这表明农奴制改革()

A.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扫清了障碍 B.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

C.促进了俄国的近代化 D.阻止了革命在俄国的发生

【答案】C

【解析】列宁强调的是1861年改革是俄国从封建君主制向资本主义君主制转变的重要一步。根据所学史实,这次改革后在政治领域仍然实行的是沙皇专制制度,直到1917年二月革命才推翻沙皇专制制度,故B、D两项错误。列宁这句话的意思不仅阐述了这次改革对俄国经济方面的影响,同时阐述了对政治上的影响,所以A项表述不全面。故选C项。

6.关于俄国两次改革的不同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彼得一世改革是为巩固沙皇的统治,亚历山大二世是为确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B.前者鼓励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后者解放农奴

C.前者强化了农奴制,后者废除了农奴制

D.前者受工场手工业发展影响,后者受工业革命影响

【答案】A

二、非选择题

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废除农奴制后,俄国有2 250万依附俄国封建农奴主的农民获得了解放,在法律上成为有财产的自由人,同时恢复农村公社(即村社)对农民的管理。沙皇政府声称:“公社是俄国人民的特点,侵犯公社就是侵犯特殊的俄罗斯精神。”……统计数字表明:农民土地单位面积的产量提高了,1861—1870年为每俄亩29普特,1871—1880年为31普特,1881—1890年为34普特。

——莱文《俄国农民与苏维埃政权》材料二1861 年农奴制改革后,农民“离土不离乡”,广泛使用强制劳动,成为俄国

工场手工业的一种普遍特征。废除农奴制并不意味着农村封建关系的终结,错综复杂的传统的超经济的剥削方式在俄国庄园里继续盛行。沙皇专制政府成为自上而下的迅速工业化的发动机,使俄国的工业化表现出明显的内在矛盾性:为了募集资金,沉重的赋税负担不得不压在农民身上,而这样又阻碍了国内市场的扩大,从而限制了进一步的投资。

——张宗华《苏联时期俄国城市化的特征及历史渊源》

(1)根据材料一,指出农奴制改革带来的变化及沙皇政府声称“侵犯公社就是侵犯特殊的俄罗斯精神”的主要目的。

(2)根据材料二,概括作者对农奴制改革的观点及其理由。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俄国农业生产关系变革对工业化进程的影响是什么?

【答案】(1)变化:使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农业生产力得到提高。目的:加强对农民的控制和管理,维护沙皇政府的利益及统治。

(2)观点:农奴制改革不彻底,制约了俄国工业化发展。理由:政府剥削,赋税沉重;农民仍存在人身依附导致劳动力和市场资源缺失。影响:促进和阻碍的双重作用。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自上而下地废除农奴制比坐等它被自下而上地废除要好得多。

——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3月的一次讲话

材料二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特别是在原来利用的附属地面积超过现有份地的那些地方;他们不肯缴代役金;他们拒绝服役或希望保留原来三天劳役的办法……

——1863年沙皇政府报告书

材料三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

据统计,

加了3倍,而煤炭产量的增加则超过了19倍,石油产量猛增了200多倍。在此期间,俄国的整个工业产量增长了6倍,铁路线增长了35倍多。

(1)结合材料一,分析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目的。

(2)材料二所反映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3)材料三反映了哪些历史信息?导致以上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根据上述材料分析俄国1861年改革的意义和实质。

【答案】(1)目的:挽救统治危机,维护贵族地主利益。

(2)说明:改革加重了农民负担,农民十分不满。

(3)历史信息:俄国工业迅速发展,煤、石油产量迅速增加。

根本原因:农奴制改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