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四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第12课 俄国农奴制改革]岳麓版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复习

高中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复习

与汉通婚、讲汉语
移风易俗 实行汉制
三、孝文帝改革的意义及认识
意义: 北魏孝文帝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冲破保守势力、 习惯势力的阻挠,放弃本民族的旧俗,接受先进
文化,大力推行改革,在动乱年代繁荣了经济, 稳定了社会,为民族融合做出了重大贡献
认识 1)、先进必然战胜落后; 2)、民族融合与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 3)、改革必须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顺应民意; 4)、任何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具有曲折性
材料2
据《洛阳枷蓝记》称:“于是帝族王侯,外戚公主,擅山海之 富,居川林之饶,争修园宅,互相竞夺。崇门丰室,洞户连房,飞 馆生风,重楼起雾,高台芳榭,家家而筑,花林曲地,园园而有。 莫不桃李夏绿,竹柏冬青”。统治阶级在政治上更是卖官鬻爵,公 行贿赂。
如吏部尚书元晖,“纳货用官,皆有定价,太郡二千匹,次郡 一千匹,下郡五百匹”,其余官职,各按差等定价,当时人称吏部 为“市曹”。
消极 影响
①轻罪重刑, 轻视了教化;连坐法加重了对人民 的压迫。法律严苛,容易造成统治者的暴政;
②文化高压政策不利于思想文化发展;
③重农抑商意识从此建立,造成封建社会对商 业和商人长期歧视,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知识拓展】怎样看待商鞅变法的消极影响 (或者称历史局限性)
提示: ①商鞅变法历史局限性表现在:…… ②但商鞅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方向, 推进了秦国社会的发展,体现了那个时 代的要求; ③商鞅变法虽有消极局限性,但这些并 不能掩盖其变法的巨大进步性。其积极 性是主流,其消极性居于次要地位。
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复习
什么是改革? 改革就是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中不合理的因素进行调整和变革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学习内容

高考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高考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高考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在历史的长河中,重大改革往往如流星划过夜空,短暂而明亮。

它们是时代变迁的见证,是社会发展的驱动力,是文明进步的催化剂。

这一篇,我们将回眸历史上的一些重大改革,以深化我们对历史的理解,以史为鉴,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我们要了解的是古代中国的商鞅变法。

商鞅,秦国的改革家,他的变法使得秦国从一个西部小国一跃成为战国时期的强国。

他的改革包括奖励耕战、废除世卿世禄制、推行县制等,这些措施极大地激发了民众的积极性,提升了国家的整体实力。

商鞅变法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大的改革,它奠定了秦国统一六国的基础。

接下来,我们来看欧洲的宗教改革。

16世纪的欧洲,天主教会的腐败和贪婪暴露无遗。

对此,马丁·路德发起了一场宗教改革运动,主张用民族语言进行宗教活动,以净化教会,使宗教更贴近民众的生活。

这场改革引发了欧洲社会的巨大变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在近代中国,我们不能忘记的改革是戊戌变法。

在清朝末期,社会动荡,国家积弱。

对此,光绪皇帝推行戊戌变法,试图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改革来挽救国家。

然而,由于保守派的反对和光绪皇帝的退位,这场改革以失败告终。

但它的影响却是深远的,为后来的辛亥革命打下了基础。

我们要了解的是日本的明治维新。

19世纪中叶,日本在西方列强的压力下打开了国门,这引发了国内的一系列变革。

明治天皇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废藩置县、殖产兴业、文明开化等。

这些改革使日本从一个封闭的封建社会转向了现代化的工业社会,使日本成为东亚的强国。

以上就是历史上的一些重大改革。

它们如明灯照亮了历史的道路,给我们启示和教训。

通过了解这些改革,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的发展规律,认识到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我们也应该明白,改革并非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需要勇气、智慧和毅力去推动和实践的。

在未来的道路上,我们要记住这些历史经验,积极面对挑战和变化,不断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自己的痕迹,照亮未来的道路。

2020岳麓版高二历史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2020岳麓版高二历史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2020岳麓版高二历史选修历史上重 大改革回眸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二单元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 下)
2020岳麓版高二历史选修历史上重 大改革回眸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3课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 动
2020岳麓版高二历史选修历史上 重大改革回眸电子课本课件【全
册】目录
0002页 0055页 0123页 0153页 0197页 0269页 0327页 0350页 0373页 0434页 0495页 0556页
第一单元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上) 第2课 日本仿效唐制的变革 第3课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 第5课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 第7课 忽必烈改制 第三单元 西方近代早期的改革 第10课 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 第四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 第13课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第15课 戊戌变法 第五单元 改革开放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其他改革
2020岳麓版高二历史选修历史上重 大改革回眸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10课 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
2020岳麓版高二历史选修历史上重 大改革回眸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11课 综合探究:体会移风易 俗
2020岳麓版高二历史选修历史上重 大改革回眸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6课 北宋王安石变法
2020岳麓版高二历史选修历史上重 大改革回眸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7课 忽必烈改制
2020岳麓版高二历史选修历史上重 大改革回眸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8课 张居正改革
2020岳麓版高二历史选修历史上重 大改革回眸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4课 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
2020岳麓版高二历史选修历史上重 大改革回眸电子课本课件【全册】Leabharlann 第5课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 融合

2021-2022年高考历史 考前三个月 第一部分 专题四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含解析)选修1

2021-2022年高考历史 考前三个月 第一部分 专题四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含解析)选修1

2021年高考历史考前三个月第一部分专题四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含解析)选修1[考纲要求] (1)梭伦改革;(2)商鞅变法;(3)北魏孝文帝改革;(4)王安石变法;(5)欧洲的宗教改革;(6)穆罕默德·阿里改革;(7)俄国农奴制改革;(8)明治维新;(9)戊戌变法。

核心知识一、梭伦改革1.背景公元前7世纪末,雅典工商业发展;贵族和平民的矛盾激化;雅典当时面临外敌入侵,公元前594年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

2.主要措施(1)颁布“解负令”,废除公私债务;废除债务奴隶制。

(2)鼓励发展工商业,提倡节俭,反对奢侈。

(3)实行财产等级制度。

(4)建立四百人会议、公民陪审法庭,并使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

3.基本特点(1)理念:节制、中庸、公平、平等、和谐。

(2)性质:奴隶主性质的改革。

4.影响梭伦改革将国家引上了民主政治的轨道,为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微观排查] 梭伦改革的实质是在雅典社会文明体制出现严重危机的情况下,对雅典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进行根本改造的革新运动,是雅典平民反对奴隶主旧贵族斗争的一次重大的阶段性胜利。

二、商鞅变法1.背景(1)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促使井田制瓦解和宗法分封制的崩溃,社会处于转型期。

(2)春秋时期的改革针对经济基础,承认土地私有化;战国时期的改革针对上层建筑,废除世卿世禄制度。

(3)秦国相对落后,秦孝公坚决支持商鞅变法。

2.内容(1)军事:废除世卿世禄制度,奖励军功,编制什伍组织。

(2)经济:废除井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

(3)政治:废除分封制,建立县制;“燔诗书而明法令”;制定秦律。

(4)风俗:塞私门之请;推行分异令。

3.性质: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

4.评价(1)积极:推动了秦国社会的发展,而且推动宗法分封制向中央集权制转型,为秦始皇建立大一统帝国奠定了基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消极: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加重对人民的剥削,激化了阶级矛盾。

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课标解读【精选文档】

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课标解读【精选文档】

奴隶社会的改革专题一梭伦改革课标:(1)了解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状况,认识梭伦改革的必要性.(2)简述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指出改革的基本特点。

(3)分析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

1.改革背景:①贵族与平民矛盾激化。

(贵族奴隶主、工商业奴隶主和平民)②工商业奴隶主的崛起,要求分享权利,实行改革.③萨拉米危机④公元前594年梭伦当选首席执政官。

2.主要措施及作用:(1)经济改革:①颁布解负令,废除平民债务。

废除债务奴隶制。

作用:法律上保障平民的人身自由,形成较稳定的公民群体②鼓励发展农业和工商业。

作用:为雅典民主制打下牢固阶级基础(2)政治改革:①首先确立财产等级制度.作用:扩大了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参政权,平民享有一定权力;打破了贵族专权局面(第三、第四等级)②其次是改革国家权力机构。

包括三个方面:A 改革公民大会:恢复其国家最高权力机关B 创立了四百人会议:实际上执掌最高统治权.C 设立陪审法庭。

(四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都是梭伦创立的)作用:赋予平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3.梭伦改革的评价(1)性质:奴隶主实行的民主改革(2)积极性:①促进雅典经济发展。

②平民斗争的重大胜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为后来西方民主政治提供了借鉴。

(3)局限性:①贵族拥有世袭占有土地的特权,仍然比平民享有更多的政治权利,氏族制度残存。

②享有公民权的人只占十分之一。

实质上是奴隶主阶级内部的民主。

4.改革的基本特点:(1)革命性:触及土地占有关系,是对旧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没有根本性的变革,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2)“中庸性”:调停平民与贵族关系。

(一方面改善平民的经济状况,一方面保护贵族的政治特权,但两者的矛盾并未解决.)(3)法治性:废除了严刑酷法,制订新法律来解决社会矛盾.中外其他奴隶社会的改革:一.克里斯提尼改革(1)内容:①用10个地域部落取代原来的4个血缘部落,打破了血缘关系,大大削弱了氏族贵族的势力。

2020最新人民版高二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2020最新人民版高二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专题一 梭伦改革
2020最新人民版高二历史选修1-历 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电子课本课件【
全册】Βιβλιοθήκη 2020最新人民版高二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04页 0006页 0008页 0010页 0012页 0014页 0016页 0018页 0048页 0078页 0136页 0165页 0200页 0202页
专题一 梭伦改革 专题二 商鞅变法 二 秦国的崛起 二 北方经济的逐惭恢复 一 积贫积弱的北宋 专题五 欧洲宗教改革 二 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 一 亟待拯救的文明古国 专题七 俄国农奴制改革 二 自上而下的改革 一 走向崩溃的幕府政权 三 迅速崛起的日本 一 酝酿中的变革 学习与探究之一 “改革与革命”辩论会——以俄国为例 其他改革

2020高考历史12个社会转型10.19世纪末20世纪初(解析版)

2020高考历史12个社会转型10.19世纪末20世纪初(解析版)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社会转型一、总体特征:资本主义国家由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

二、具体表现:(1)从政治民主化的角度看: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现代民主政治日益成熟和定型。

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以英法美为典型.建立起比较健全的民主政治制度;另一种以俄德日为典型,保留浓厚的封建残余,专制色彩较浓。

(2)经济方面: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经济高速发展;生产力水平(能源利用)人类由蒸汽时代进人电气时代;生产组织形式,垄断组织(大企业时代);工业结构由以轻工业为主转向以重工业为主,尤其在德国、美国表现十分明显;经济格局,英国逐渐失去优势地位,美德发展迅速并有赶超趋势(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不均衡,可分三种类型:一是美德高速发展,实力迅速增强;二是英法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发展速度相对缓慢,但实力尚强;三是俄、日,尤其是日本发展很快,但实力与欧美其他国家相比差距仍很大。

)从殖民体系和世界市场看,20世纪初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形成。

(3)科技文化:“电气时代”;相对论和量子论提出,现代物理学发展;印象派艺术流行。

(4)从国际关系和世界格局看。

在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和影响下,帝国主义国家掀起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在斗争中形成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导致了一战的爆发;战后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确立了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5)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发展过程看:十月革命。

三、转型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的普及。

四、高考真题1.(2019.4·浙江高考·21)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一位发明家偶然发现,簧片在带铁芯线圈附近的振动可以导致圈内电流的强弱变化,反过来,同样的电流变化可以导致磁铁线圈附近簧片的振动。

根据这一物理原理,他发明了通过电流传播人的声音和语言的重要通讯工具。

这位发明家是( )A.爱迪生 B.莫尔斯C.贝尔D.马可尼【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他发明了通过电流传播人的声音和语言的重要通讯工具”,传播人声的通讯工具为电话,它发明者是贝尔,故选C项;爱迪生是电话的改良者,排除A项;莫尔斯发明了电报编码,排除B项;马可尼发明无线电报,用以传送文字和数字,排除D项。

高中历史选修1《历史重大改革回眸》复习资料(全)

高中历史选修1《历史重大改革回眸》复习资料(全)

选修1《历史重大改革回眸》全1.梭伦改革(1)了解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状况,认识梭伦改革的必要性。

(2)简述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指出改革的基本特点。

(3)分析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

2.商鞅变法(1)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2)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

(3)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3.北魏孝文帝改革(1)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2)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3)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4.王安石变法(1)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2)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

5.欧洲的宗教改革(1)了解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认识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

(2)知道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张,理解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

(3)简述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析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

6.穆罕默德·阿里改革(1)了解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历史背景。

(2)简述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在埃及历史上的作用。

7.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1)简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

(2)概述“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3)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8.明治维新(1)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

(2)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3)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9.戊戌变法(1)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

(2)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和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

(3)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历史发展的多样性。

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型:①本社会内部调整统治政策、富国强兵的改革,如王安石变法。

②促进新旧社会制度转变的改革,如梭伦改革、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欧洲宗教改革、明治维新等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四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第12课俄国农奴制改革]岳麓版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六十七第1题【单选题】
对历史事件的分类整理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

有一位同学将历史上重大改革分为两类:a类——美国罗斯福新政、中国改革开放;b类——俄国废除农奴制、日本明治维新。

其分类标准是( )
A、是否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B、是否是向国外学习为主的改革
C、是否导致原来社会性质的改变
D、是否以解决民族危机为其目的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最基本特点是( )
A、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B、总体水平落后于美国、西欧
C、对外国资本依赖严重
D、分布不平衡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下列对俄国1861年改革中“解放”农奴的法令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农民获得了法律上的人身自由
B、农民可以通过“赎买”获得全部份地
C、农民为了“赎买”土地而背上了沉重的债务
D、农民仍然要受村社的束缚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彼得一世曾允许私营企业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客观上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B、事实上是强化了农奴制
C、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D、有利于俄国工场手工业的发展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下列关于农奴制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状况的表述,错误的是( )
A、19世纪80年代,资本主义农业逐渐成为农业的主要成分
B、1861年后,工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C、19世纪后期,主要工业部门完成了向机器工厂的过渡
D、19世纪七八十年代,资本主义经济总体上超过美国和西欧国家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俄国1861年改革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废除了农奴制度
B、扩大了工业品的国内销售市场
C、完成了从手工工场向机器工厂的过渡
D、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俄国1861年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列宁说它也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这主要是指( )
A、农民须用钱购买商品
B、农民被迫出卖劳动力
C、农民须用高价赎买份地
D、农民成为商品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据统计,1860年至1890年,俄国的生铁产量增加了2倍,钢铁产量和棉纺织业产值都增加了3倍,而煤产量的增加则超过了19倍,石油产量猛增了200多倍,在此期间,俄国的整个工业产量增长了6倍。

此期间俄国经济发展的原因不包括( )
A、农奴制改革使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为工业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和市场
B、农民赎买土地使贵族地主掠夺了大量资金,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工业发展的资金需求
C、工业革命的推动
D、沙皇统治被推翻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19世纪70年代俄国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①使俄国的专制制度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②消除了俄国的社会矛盾③使俄国由封建君主专制开始向资产阶级君主专制转变④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答案】:
【解析】:
第10题【单选题】
近期,乌克兰局势突生变故,克里米亚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以下历史事件,与克里米亚紧密相关的是( )
A、彼得一世改革
B、苏联卫国战争
C、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D、“华约”建立
【答案】:
【解析】:
第11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时民饥困流散,豪右多有占夺,(李)安世乃上疏……高祖深纳之,后均田之制起于此矣……太和九年(公元485年),下诏均给天下民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奴婢依良。

丁牛一头受田三十亩,限四牛。

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以供耕作及还受之盈缩……十年,给事中李冲上言:“……其民调,一夫一妇帛一匹,粟二石……”。

于是海内安之。

——《魏书·食货志》
材料二:对自己全部土地仍保持所有权的地主,在农民向他履行规定的义务的条件下,让农民长期使用他们所居住的房屋、法令中所规定的义务,在这种过渡下的农民称为义务农。

农民还有权赎买他们所住的房屋,并在获得地主同意后,赎买分配他们长期使用的土地和其他附属地作为私产——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

——亚历山大二世签署的废除农奴制法令
材料三:1863年沙皇政府报告书: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特别是在原来利用的附属地面积超过了现有份地的那些地方;他们不肯缴代役金;他们拒绝服役或希望保留原来三天的劳役的办法。

请回答:
材料一中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材料二表明农奴解放后获得了哪些权益?材料三中“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的原因是什么?
依据材料一,二,三,概括指出北魏孝文帝改革和俄国1861年改革在内容上的相似之处。

扼要回答这两次改革的性质和重大历史意义。

【答案】:
【解析】:
第12题【材料分析题】
1861年农奴制度改革是俄国历史上一次承上启下的改革,也是世界历史近代化的途径之一。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政府寻求平衡地主和农奴的利益,但是解放条款上的种种平衡措施令大多数农民不满意。

……农奴获得可了自由,并有机会成为土地所有者。

但是农民没有获得什么政治权利,还不得不为所获得的土地缴纳赎金。

很多失望的农民认为,统治者是在强迫他们为本来就是他们的土地付款。

……解放农奴几乎没有带来农业产量的增加。

——摘自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材料二:农奴解放使得俄国向资本主义经济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一些贵族和具有进取心的农民开始尝试现代化农业,种植新的作物,还有更多农民发现离开村社来到迅速发展的工业化城市,谋生会更为容
易。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俄国的农产品产量有了极大提升,……在1880年至1914年间的大部分时候,俄国都是最大的食品出口国。

——弗兰克·萨克雷、约翰·芬德林主编《世界大历史:1799—1900》
请回答:
据材料一,概括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说明农民对改革措施失望的原因。

据材料二,指出农奴制改革对俄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在农奴解放对农民和国家的影响上,历史学家观点不一。

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科学评价重大历史改革的方法。

【答案】:
【解析】:
第13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尽管遭到美国和欧洲的强烈反对,但俄罗斯武装力量仍果断进驻克里米亚多处战略要地。

2014年2月28日以来,驻扎在塞瓦斯托波尔的俄黑海舰队率先行动,随后俄军从海空同时大举增援。

正如路透社所言,与160年前同英法冲突时色厉内荏的俄国相比,经过精心准备的俄军面对西方压力时,己表现得底气十足,毫不示弱。

——《环球时报》(2014年3月3日)
材料二下列是一组与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相关的文字和图片:
下图描绘了被地主宣布“解放”的农民伏在地上亲吻主人脚面的情景
有误
②一个目击者回忆农民听取“解放”法令的反应时说,“农民们愁容满面并且低下了头……农民中怨声和叫喊越来越高……”。

③1876年,一位地主说:“解放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受奴役的所有迹象都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


材料三历史学家爱德华·拉津斯基这样写道:“对俄国来说,亚历山大二世属于一种新型的改革者,他像是两面神亚奴斯,一张脸孔望着未来,一张脸孔望着过去……”
请回答:
在克里米亚问题上,相对于今天的“底气十足”,为什么160年前俄国却是“色厉内荏”?
""
关于农民获得“解放”,为什么会出现材料二中不同的描述?你认为哪一描述较为客观并说明理由。

""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扼要说明亚历山大二世“一张脸孔望着未来,一张脸孔望着过去”的含义。

""
【答案】:
【解析】:
第14题【综合题】
材料一表明俄国的农民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哪些条件?
据材料二概括俄国改革后到20世纪初经济发展的突出表现有哪些。

根据三则材料分析,为什么俄国经济长足进步,到1905年却又出现农民暴动遍及全国的局面?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答案】: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