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类检验标准

合集下载

原奶检验标准

原奶检验标准

原奶检验标准4.1 感官检验4.1.1 色泽和组织状态:取适量式样于50ml烧杯中,在自然光下观察色泽和组织状态4.1.2 滋味和气味:取牛乳50ml于250ml三角瓶中置电炉上煮沸,冷却至70-80℃,保持瓶口与鼻子之间的距离在10cm 左右,用手煽动瓶口上方的气体,使空气吸向自己,闻其气味。

冷却至25℃时,用温水漱口,品尝其滋味。

4.2 理化检验4.2.1 全脂乳固体4.2.1.1 仲裁检验按GB 5409中规定的方法4.2.1.2 验收检验按本标准4.2.1.2.1~4.2.1.2.2进行4.2.1.1.1 仪器:FT120型(或S50型)全组份分析仪、50ml 烧杯4.2.1.2.2 方法:取约40ml、20~40℃经过滤、混匀的牛乳样品于烧杯中,将烧杯放在全组份分析仪的吸样管下,选择相应的检测程序,按检测键,待电脑显示屏出现检测结果时,即可读数。

4.2.2 脂肪:按GB/T 5413.3检验。

取样量为10克。

4.2.3 蛋白质:按GB/T 5413.1检验。

取样量为4克。

4.2.4 酸度:按GB/T 5409检验。

4.2.5 杂质度:按GB/T5413.30检验。

4.2.6 乳糖:按GB/T5413.5检验4.2.7牛奶温度:取样后,立即将校准过的温度计插入样品中,待温度计温度不再变化时(一般为1分钟左右),读取读数。

4.3 卫生检验4.3.1 抗生素:按GB/T 4789.27检验。

4.3.2六六六、滴滴涕:按GB/T 5009.19检验。

4.3.3黄曲霉毒素:按GB/T 5009.24检验。

4.3.4铅:按GB/T 5009.12检验。

4.3.5汞:按GB/T 5009.17检验。

4.3.6无机砷:按GB/T 5009.11检验。

4.3.7锡:按GB/T 5009.16检验。

4.3.8铬:按GB *****检验。

4.3.9马拉硫磷:按GB/T5009.36检验。

4.3.10倍硫磷:按GB/T5009.20检验。

鲜牛乳标准

鲜牛乳标准

鲜牛乳标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奶牛场鲜牛乳检验的技术标准2规范性使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3质量要求3.1理化指标见表1。

表13.2微生物指标细菌总数≤30万个/ml3.3其它指标3.3.1体细胞≤60万个/ml3.3.2抗生素含量≤0.9mg/kg4、试验方法参照GB-6914-86中第3章执行5检验规则5.1取样5.1.1体细胞检验以当天3班同一头牛样品为1批,每批取样40ml5.1.2检验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抗生素取样以每批鲜奶的分流样为准。

5.2理化指标每天检验,微生物指标每周检验1次,体细胞每月检验1次。

5.3判定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其他指标全部符合要求时判为合格产品;若有1项(或多项)不符合标准要求时,可同批次再次取样复检。

复检合格应判为合格品,复检不合格判为不合格品。

6储存、运输6.1生鲜牛乳的储存采用表面光滑的不锈钢制成的贮奶缺罐。

6.2应采取机械化挤奶,牛奶挤出后,先进入冷热交换器,预冷后再进入奶罐,1h-2h内冷却到(4±1)O C以下保存,存储时间最好不超过24h-48h,温度恒定到4O C左右。

6.3生鲜牛乳的运输应使用表面光滑的不锈钢制成的保温罐车。

6.4出场前牛奶储存温度应保持5O C以下,中途不能过多停留,将牛奶运到加工厂,保持牛奶冷链状态。

6.5保持奶库清洁卫生,每天清扫、冲刷一遍。

6.6奶牛、奶罐每次用完后内外彻夜清洗、消毒1遍。

6.7奶牛、奶罐清洗时,先用温水清洗,水温要求:35O C-40O C;然后用热碱水循环清洗消毒。

碱水浓度,按照药品说明书进行配置;最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6.8奶泵、奶管使用后及时清洗和消毒。

牛奶国际标准

牛奶国际标准

牛奶国际标准
关于牛奶国际标准
随着牛奶在国内市场的广泛使用,牛奶国际标准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对于消费者来说,了解牛奶国际标准有助于保障健康安全。

首先,牛奶国际标准的检验标准主要有口感视觉检测、矿物质检测、微生物检测、桶装检测和附件检测等。

检测口感视觉包括酸度、颜色、香味、异常味道等,矿物质检测主要检测牛奶中营养素含量,如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而微生物检测主要检测牛奶中潜在的病原菌等。

桶装检测则是检查牛奶包装物,如容器、贴纸等,以确保产品及其包装符合国家标准。

其次,牛奶国际标准还规定了牛奶的贮藏要求,一般普通牛奶适用的有效期是一到两天,特殊产品有效期可长达六个月。

而恒温牛奶,则有效期可为半年,也就是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健康,牛奶的贮藏要求也是重要的。

最后,牛奶国际标准还规定了牛奶的分食要求。

牛奶中含有众多的营养素,如钙、碘、脂肪、维生素等,因此,需要根据不同人群划分牛奶分食,使其营养更加均衡、更加完整,这也是牛奶国际标准中重要的一部分。

总之,牛奶国际标准为监管牛奶产品和保护消费者提供了一个标准,准确的检测、合理的贮藏和分食营养,一定程度上可以确保食用者的健康安全。

纯牛奶标准

纯牛奶标准

纯牛奶标准
纯牛奶标准是指符合国家相关食品安全标准的牛奶产品。

国家对纯牛奶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原料要求:纯牛奶的主要原料是新鲜牛奶,要求牛奶来源于健康的乳牛,不含有任何添加物、防腐剂、色素等。

2. 脂肪含量:纯牛奶的脂肪含量一般在3%左右,但国家标准允许一定范围内的浮动。

3. 蛋白质含量:纯牛奶的蛋白质含量一般在3.2%左右,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

4. 菌落总数要求:纯牛奶在出厂前要经过严格的微生物检测,要求菌落总数不超过10万个/毫升,大肠菌群不得检出。

5. 防伪要求:纯牛奶包装上要有相应的防伪措施,以防止假冒产品。

此外,纯牛奶还需要标注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并通过国家相关机构的检验合格后方可销售。

纯牛奶的生产和销售要符合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质量。

牛奶微生物检测标准我国乳制品的标准

牛奶微生物检测标准我国乳制品的标准

牛奶微生物检测标准我国乳制品的标准
在中国,牛奶微生物检测的标准主要参考国家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牛奶及乳制品微生物检验方法》(GB 4789.5-2013)以及国家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牛奶及乳制品微生物限量》(GB 2715-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牛奶及乳制品微生物检验方法》(GB 4789.5-2013)规定了牛奶及乳制品微生物检验的方法和程序,包括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霉菌和酵母菌等指标的检测方法。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牛奶及乳制品微生物限量》(GB 2715-2016)规定了牛奶及乳制品中各种微生物的限量要求,以确保产品的卫生安全。

根据该标准,牛奶及乳制品中的各种微生物的限量要求如下:
1. 菌落总数:不超过1×10^5个/ml(牛奶),不超过1×10^6个/g(乳制品);
2. 大肠菌群:不得检出;
3. 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得检出;
4. 沙门氏菌:不得检出;
5. 霉菌和酵母菌:不超过1×10^3个/ml(牛奶),不超过1×10^4个/g(乳制品)。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标准只是基本要求,实际生产过程中,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制定更为严格的内部标准,以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同时,不同地区和不同产品可能还有其他特定的标准和要求,所以在具体情况下,还需要参考相关地方性和行业性标准。

牛奶的检测

牛奶的检测

牛奶的检测收购鲜奶按照各公司规定检验项目进行检验.一般有感官(颜色\滋气味\组织状态\杂质)、酸度、酒精实验(看情况是75度还是72度)、掺假实验(盐、碱、蔗糖、淀粉糊精豆浆等)、煮沸实验、抗生素实验、微生物(菌落总数、视其情况必要时做嗜冷菌等)、理化指标(脂肪、蛋白质、乳固体、非脂乳固体)。

有的公司还要求检验PH 值,我个人认为口感最重要,要能熟练识别正常乳和异常乳的滋气味。

成品乳制品一般按照执行的相应国家标准要求项目进行检测,注意不光是相应的产品标准还要执行对应的残品的国家卫生标准的要求。

各公司只要不是新开业的,一般都回有相应的执行文件,会有相关的规定。

就是新公司在进行产品策划的同时也会有相应的产品检验的策划的。

乳类及乳制品的鉴别1、乳及乳制品的感官鉴别要点?感官鉴别乳及乳制品,主要指的是眼观其色泽和组织状态、嗅其气味和尝其滋味,应做到三者并重,缺一不可。

对于乳而言,应注意其色泽是否正常、质地是否均匀细腻、滋味是否纯正以及乳香味如何。

同时应留意杂质、沉淀、异味等情况,以便作出综合性的评价。

对于乳制品而言,除注意上述鉴别内容而外,有针对性地观察了解诸如酸乳有无乳清分离、奶粉有无结块,奶酪切面有无水珠和霉斑等情况,对于感官鉴别也有重要意义。

必要时可以将乳制品冲调后进行感官鉴别。

2、原料乳卫生状况对乳及乳制品质量的影响原料乳卫生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乳及乳制品的质量。

原料的卫生质量问题主要是病牛乳(结核病、乳房炎牛的乳)、高酸乳、胎乳、初乳,应用抗生素五天内的乳、掺伪乳以及变质乳等。

患结核病牛的乳汁不得作消毒乳供人饮用,只能加工成乳制品。

患乳房炎牛乳、产犊前十五天的胎乳、产犊后七天的初乳、应用抗生素五天内的乳及变质乳既不得作消毒乳也不得加工成乳制品。

高酸乳不得作消毒乳和良质乳品原料。

对掺伪的乳要分清情况处理,对加入了水、蔗糖、食盐、豆浆、淀粉等物的牛乳不得作消毒乳供人饮用,可用于加工乳制品。

对掺入了非食用物质的乳,不得食用或加工乳制品。

牛奶的检验

牛奶的检验

牛奶的检验————————————————————————————————作者:————————————————————————————————日期:鲜奶的卫生检验(消毒灭菌乳)一、感官检查1.色泽:呈乳白色或稍带微黄色。

2.滋味和气味:具有新鲜牛乳固有的香味,无其他异味。

3.组织状态:呈均匀的胶态流体。

无沉淀、无凝块、无杂质和无异物等。

二、理化及微生物指标理化检测的项目较多包括:相对密度、脂肪、全乳固体、酸度及六六六、滴滴涕、汞、黄曲霉毒素B1、掺假检验等。

1.相对密度与比重:牛奶的比重,是指牛奶在15度时,一定容积牛奶的重量与同容积同温度的水的重量之比。

牛奶的密度是指在20℃时的牛奶与同体积的4℃水的质量之比。

相同温度下牛奶的密度与比重绝对值差异不大,但因为制作比重计时的温度标准不同,使得密度较比重小0.002,正常牛奶的密度平均为1.030,比重平均为1.032,奶中无脂干物质越多密度越高。

一般初奶的密度为1.038-1.040。

测比重的目的是为了确定鲜奶是否掺了水,鲜奶掺水后比重会降低。

在奶中掺水后,每增加10%的水,密度降0.003。

牛奶的比重或密度,是检验奶质量的常用指标。

正常牛乳的比重应为1.028~1.032,因此对于比重低于1.028的牛乳即可视为异常乳。

测定奶的密度和含脂率,便可以计算出牛奶总干物质的近似值。

计算公式是:T=0.25L+1.2F+0.14T:总干物质含量L:奶密度计读数F:乳脂率例如:以知牛奶密度30.5,乳脂率为3.5%,该奶总干物质含量是T=0.25×30.5+1.2×3.5+0.14=11.965%[仪器]1.乳稠计:牛乳密度常用乳稠计测定,乳稠计有20℃/4℃(密度乳稠计)和15℃/15℃(比重乳稠计)两种,前者较后者测得的结果低2℃2.玻璃量筒(200~250ml)高度要大于乳稠计的高度,直径大小应使乳稠计沉入后,量筒内壁与乳稠计的周边距离不小于5mm。

生鲜牛奶检验实用标准化

生鲜牛奶检验实用标准化

生鲜牛奶检验标准1.0鲜奶的感官理化指标1.1感官指标正常生鲜牛奶为乳白色或略带微黄色的均匀胶体,无粘稠、浓厚、分层现象;不得有肉眼可见的机械杂质;具备乳的正常滋气味,不得有苦、咸、涩、臭等异味。

2.0鲜奶的理化指标3.0鲜奶的微生物指标4.0常规检验方法4.1相对密度的测定4.1.1仪器:乳稠计:20℃/4℃或15℃/15℃;玻璃圆桶:200~250ml4.1.2测定方法步骤:将10~25℃的牛乳样品小心的注入容积为250ml的量桶中,加至量桶容积的3/4,不要产生泡沫。

用手拿住乳稠计上部小心的将它沉入到相当标尺刻度30处,放手让它在乳中自由浮动,但不能接触筒壁。

待静止1~2min后。

读取乳稠计刻度,以牛乳表面层与乳稠计的接触点(即新月形表面的顶点)为准。

根据牛乳温度和乳稠计读数,查牛乳温度换算表,将乳稠计读数换算成20℃或15℃时的读数。

相对密度D204与乳稠计读数的关系如式所示:乳稠计读数=(D204-1..000)×10004.1.3牛乳温度与相对密度换算表4.2脂肪的测定4.2.1试剂:异戊醇、浓硫酸4.2.2仪器:盖勃氏离心机、乳脂计、11ml移液管4.2.3操作方法:在乳脂计中加入浓硫酸10ml,沿壁小心加入新鲜牛乳11ml,不要使其混合,然后加入异戊醇1ml,塞上橡胶塞,用力摇动(瓶口向下向外,避免冲出腐蚀衣服和皮肤)使其成为均匀棕色液体,静止数分钟(瓶口向下),置于65-70℃水浴中5min取出,以1200 r/min 的转速离心10min,取出后(瓶口仍向下)再置于65-70℃水浴中5min。

应注意水浴中的水面必须高于乳脂计的脂肪层。

最后按照刻度读出脂肪的百分比。

4.3蛋白质的测定(凯氏定氮法)4.3.1、原理:4.3.2、仪器:凯氏定氮仪、移液管、250ml三角烧瓶、电炉、凯氏定氮瓶、100ml容量瓶4.3.3、试剂:硫酸铜、硫酸钾、硫酸、过氧化氢溶液、40%氢氧化钠、2%硼酸、0.05N硫酸、蒸馏水、混合指示剂(0.1%的甲基红和0.1%的溴甲酚绿以1:5的比例混合)4.3.4、消化:用移液管吸取10ml液体样品,移入干燥的500ml定氮瓶中,加入3g硫酸钾和0.2g硫酸铜混合催化剂及20ml硫酸使样品全部浸泡在消化液中,防止样品粘附瓶颈上部,摇匀后将瓶以45°角斜支在电炉上,微火加热,小心瓶泡沫冲出影响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牛奶类标准
为保证中心餐饮食品的卫生安全、提高原材料的采购、原料和产品的储存及产品出厂的质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中心的实际情况现就蔬菜类的质量保障说明如下:
产品到厂抽检化验标准
1、产品进厂及入库的化验流程
扣留

不合格
↗↖
原料进厂→过程检验
↘↓↙
合格
2、产品入厂后产品包装应该符合《GB 7718-20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中的要求,其他检验内容如下:
《GB/T5009.3 水分》
《GB/T5009.6 粗脂肪》
《GB/T 5009.11食品中总砷的测定方法》
《GB/T 5009.12 食品中总铅的测定方法》
《GB/T 5009.15 食品中镉的测定方法》
《GB/T 5009.17 食品中总汞的测定方法》
《GB/T 5009.19 食品中六六六、滴滴涕残留量地测定方法》
《GB/T 14962 食品中铬的测定方法》
《GB 4789.2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确定》
《GB 4789.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测定》
《GB 4789.4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
《GB 4789.5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志贺氏菌检验》
《GB 4789.10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GB 4789.11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溶血性链球菌检验》
《GB/T 22983-2008 牛奶和奶粉中六种聚醚类抗生素残留量的测定》
《GB 50095-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
化验合格后入厂入库,并且由化验员填写相应的抽验、化验报告及工作日志存档保存。

产品的包装
产品包装的设计依据《GB 7718-20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中的相关规定制定。

产品入库储藏
1、产品不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易挥发或有异味的物品同库贮存。

2、产品贮存在4℃干燥的库房中;不得露天堆放,日晒、雨淋或靠近热源;有防蝇、防鼠措施。

3、产品堆放应放垫板,与地面距离不低于10cm,距墙面15cm以上。

产品出厂检验标准
每批产品出厂前,由检验部门逐批检验合格后,出具合格证书,并在包装内(外)附有格证方可出厂。

出厂检验项目为:感官指标、粗脂肪、蛋白质、大肠菌群测定、菌落总数等且全部依据国家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