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毁灭表格教案
2024年度《圆明园的毁灭》省一等奖教案

团队协作能力增强
加强与同事的沟通和 协作,共同探讨教育 教学问题,分享教育 教学经验。
在团队中发挥积极作 用,为团队的目标和 愿景贡献自己的力量 。
2024/3/23
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 各项活动,增进同事 之间的了解和信任。
25
PART 06
教学评价与反馈
REPORTING
2024/3/23
26
02
03
04
讲授法
通过教师的讲述,让学生了解 圆明园的基本情况和历史背景
。
讨论法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 圆明园毁灭的原因和教训。
案例分析法
通过分析相关历史文献和图片 资料,让学生了解圆明园的建
筑和文化特色。
实地考察法
如有条件,可组织学生参观圆 明园遗址,亲身感受历史的沧
桑。
2024/3/23
9
多媒体技术应用
《圆明园的毁灭》省 一等奖教案
REPORTING
2024/3/23
1
2024/3/23
• 课程背景与目标 • 教学内容与方法 • 教学过程设计 • 学生活动与实践 • 教师素质与能力提升 • 教学评价与反馈
2
目录
PART 01
课程背景与目标
REPORTING
2024/3/23
3
圆明园历史背景
圆明园的兴建与辉煌
23
教学方法创新
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视频、音频等,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
结合圆明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如角色扮演、情景 模拟、小组讨论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2019~2020学年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圆明园的毁灭》表格式教案教学设计

不可估量举世闻名众星拱月
1、估量是什么意思?不可估量呢?在我们文中什么是不可估量的?
我们把词语放到文中去读一读。(出示课件)
两个不可估量,你觉得应该怎么读?(指名读)
师:相信学完课文,你一定会对这个词语有更深的理解。
2、举世闻名中的举是什么意思?在文中是指……(联系上下文理解)
3、众星拱月是什么意思?
难点:
1.学习作者“有……也有……”写清楚曾经辉煌的写法,并指导迁移写作。
2.学习毁灭激发爱国情感。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5课《圆明园的毁灭》,伸出手来和老师一起写课题。
齐读课题
二、反馈自学
(一)课前同学们都进行了自主学习,这些词语你都能读准确吗?
预设二、蓬莱瑶台有知道的吗?
师:神话传说中说,海上有三座神仙住山,其中一座叫蓬莱。而瑶台就是山上的建筑,神仙住的地方。这是根据古代诗人的文章,神话传说中的景物来建造的,这是想象。
预设三、武陵春色,有知道的吗?
师:这是根据陶渊明的一篇文章《桃花源记》来命名的,这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也是想象。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这段视频。此时,你有什么想说的?
此时的感情已经统统写在了每一位同学的脸上,你想说点什么?此时你心里是什么滋味?
从此,圆明园中,没有了……也没有了……
六、升华
圆明园里,荒野的风,呜咽地讲述着一个古老的故事;残留的柱,痛苦地书写着们的《少年说》。
②圆明园中种植着许多奇花异草,有,也有;有,也有。漫步园内,___________;流连其间__________。
五、读毁灭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表教案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一、基本信息
二、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会正确书写。
2、引导学生把阅读、感悟、想象结合起来,运用资料的搜集、整理,再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壮观。
3、让学生记住屈辱的历史,增强民族使命感,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3、4自然段。
三、学习者分析
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语言文字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在初读课文后对这段历史有一定的了解,但爱与恨情感上又不是十分鲜明,尤其是把这份情感升华为民族的责任感更需要老师的引导。
教学的本质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课堂学习过程就是学生成长的历程,这正如新课程标准所要求:“要让学生在丰富的情感活动中获得丰富的认识和情感体验”。
因此,在教学中,透过字里行间充分挖掘“爱恨交换”的情感主线,不断激发学生的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饱含的感情和作者对祖国文化深深的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深深的恨,引发学生思考。
难点:教师运用搜集、整理的资料帮助学生理解、学习,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五、教学设计。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表单25

学习内容分析
学习目标描述
1.掌握课文的生字词。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估量、损失、殿堂、销毁、瑰宝、灰烬、举世闻名、众星挡月、玲珑剔透、亭台楼阁、诗情画意、天南海北、奇珍异宝”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学习与运用整理资料的方法。学习过渡句的作用,反衬、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
学习内容分析
提示:可从学习内容概述、知识点划分及其相互间的关系等角度分析
这篇课文以浅近的语言,描述了圆明园当年的繁华,讲述了圆明园毁灭的过程,作者想让学生感受到的除了因祖国过去的贫病饥弱而忍受的耻辱之外以及由此而生的愤怒之外,更重要的,是想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以及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课文的学习,品读过渡句的作用及体会对比反衬、首尾呼应写作方法。
②应该带着什么样的感情读这段?(愤怒。)
十一、感悟写法:
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为什么用很长的篇幅描写圆明园的美景?它与中心思想有什么关系?(起反衬作用,更加突出中心。)
8、作业布置:
1、抄写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练习背诵。
2、在习作中练习作者的写作方法,使文章结构更加完整。
1、引导学生联系背景资料思考,激发学阅读兴趣。
(边讨论边板书:金碧辉煌、玲珑剔透、热闹街市、田园风光、中外风景名胜。)
5、请一名同学读第4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分析这句话的句式、作用。(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6、朗读第4自然段第2句,看有哪些珍贵的历史文物。(读后回答并板书:青铜礼器、名人书画、奇珍异宝。)
7、读第5自然段后说说这里向我们介绍了圆明园的什么特点?联系课文前后内容用一句话概括出来。(板书:建筑宏伟、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21圆明园的毁灭教案(表格式)

这把火烧毁了什么?请你到黑板上来写一写.
学生板书自己的感受,可能会写出这些内容:
最珍贵的文物、珍品
园林艺术的精华
游圆明园的梦想
教
学
过
程
中国人的自豪和骄傲
世界闻名的皇家园林
中国人心中的天堂
6、侵略者的罪行令人发指;清朝政府腐败无能,科技落后,实在让人气愤.我们为国家失去这样一座精美的园林而惋惜.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一个真理;贫穷受欺压,落后要挨打.侵略者毁掉的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的文明史啊!
漫步园内,置身其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出示:漫步园内,置身其中,我仿佛看到了……,又仿佛看到了……;仿佛看到了……,也仿佛看到了……;仿佛看到了……还仿佛看到了…….
想再看看这个园林吗?(看图片.)
再一起来读这句话.
出示:“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请大家齐读第一段.
三、引发共鸣.提升情感
1、投影: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自己读一读,文中连用两个“不可估量”说明什么呢?(说明圆明园被毁灭损失巨大,无法弥补.)
2、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3、如今,一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已经过去了,圆明园的废墟始终屹立在那里,它记载着帝国主义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也记载着中华民族那段饱受屈辱的苦难历史.忘记历史就是背叛,为了让火烧圆明园的悲剧永远不再重演,让我们时刻记住:“勿忘国耻,振兴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新词.
教学反思
课题
21圆明园的毁灭
授课时间
年月日星期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圆明园的毁灭》第1课时表格式教学设计

(2)抓住青铜礼器、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体会文物种类繁多。
2.谁查到了关于文物的资料?指名交流。一起看,出示图。师补充:据清政府统计,一起读,圆明园内像这样的文物共有150万件之多,绝大部分都是真迹、孤本,许多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难怪作者这样评价圆明园——读,圆明园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7.这145处景观作者为什么不都写出来呢?选择典型材料,作者选取了最典型的材料写出了圆明园的风格迥异,美轮美奂。
8.如果这些景观都还存在的话,你会怎么读这一自然段?自豪。配乐齐读。
(三)探文物珍贵
1.圆明园不仅建筑风格迥异,还收藏着珍贵的历史文物。作者花了哪些笔墨写出了文物的珍贵呢?默读第四自然段思考。
武陵春色:那是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据说这里种有万株桃树,每到阳春三月,到处是盛开的桃花,倒映在清澈碧绿的溪水中,散落树下景色美极了。像这样把美轮美奂的诗画变成现实的景观,世界上绝无仅有,难怪它会被称为“万园之园”。
6.圆明园中不仅有这些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圆明园中分布着145处景观,
如果你感兴趣,课后可以继续搜集资料去欣赏。圆明园是世界上景观最多的皇家园林,如果真的能去游览一番,那一定是:漫步园内——。
三、精读感受辉煌
(一)品布局精妙
1.出示图:瞧,圆明园位于北京的西北郊,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环绕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这就叫——众星拱月。这样布局真是精妙啊。板贴:精妙。
2.谁来给大家读一读这段话。点明顿号表示字或词的并列,停顿稍短。齐读。
(二)研建筑迥异
3.谁来读?评价:注意到了顿号的停顿,有停有连,很有节奏。
四、总结
《圆明园的毁灭表格教案》

孩子们有一个中国人在
看到侵略者野蛮无耻行
为后写下了这样一段文
字,表达了他内心的愤怒
与无奈。
在音乐
在写话
练 引 师:拿起笔,像这位作者 声中,学生 交流的过程
笔 发 一样写下此刻你想说的 写话,交流。 中领悟到圆
话,写下你对圆明园毁灭
明园的建造
抒深 情思
情 感 升 华
的思考。
和毁灭,反
(强调书写姿势)
学科
语文(五年级上册 )
课题
《圆明园的毁灭》
执教者
《圆明园的毁灭》这篇精读课文描述了圆明
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
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
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围绕这一中心,
教
作者着重写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圆明园的宏伟
材
壮观和它所收藏的大量无价之宝,突出了它是“园
么?
感 3.理解“众星拱月”。
4.这样一座规模宏大的园 学生读文。
受 林,这样一座宫殿,里面
都有什么?
辉
5.依次出示句子。感受建 学生对比
筑的不同风格。
读。
6.这些丰富的建筑景观当 学生分男女 煌 中,具体都有哪些美景 读。
呢?
一起读最后
7.圆明园中景物有一百多 一句。
任何视觉上
处,而且一步一景,一景
的触摸产生
的效果都远
一物,想看看吗?
观看视频。 胜
8.在这样的园林中漫步,
于文字的表 述,因为它
那是怎样的一种感受
能更直接地
啊?
将读者带入 情境之中。
9.圆明园中除了建筑的宏
伟优美的景观,还有哪些
研激 读荡 毁情 灭感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14课《圆明园的毁灭 》教案(表格式)

(一)体会圆明园“不可估量”的价值。
1.请同学们边读课文边思考:为什么英法联军毁了一座圆明园,就会激起我们这么大的愤恨,这么大的怒火?
2.一边读,一边思考,要静心、专心读书。
3.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
因为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因为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而且收藏着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14课《圆明园的毁灭》教案(表格式)
课题
14圆明园的毁灭
课型:精讲课文
主备人:
二备人:
教学
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毁灭、不可估量、举世闻名、众星拱月”等23个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园明辉煌的过去和被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增强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就是这样一个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就是这样一个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却被两个强盗毁灭了。它是如何被毁灭的呢?我们下节课再来交流。
课后作业
布置
抄写本课生字新词。
教学
过程
第2课时
一、走近圆明园。
1.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让我们一起写下课题:“圆”是“圆满无缺”的“圆”,“明”是“光明普照”的“明”,“园”是“皇家园林”的“园”。齐读“圆明园”。
3.想象、引读“美”。
是啊!圆明园中的景色真美,园中的殿堂是那么……亭台楼阁是那么……
4.创设情境,表达“美”。
(1)园林里有这么多美丽的景观,你最喜欢的是哪一处呢?它让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或者闻到了什么?
现在你们选一处自己最喜欢的景观去走一走,看一看,然后把你的感受写下来。配乐,课件出示:
4.这就是第2、3、4自然段告诉我们的。它不但建筑宏伟而且是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所以,它的毁灭,使每一个中国人痛心,会激起每一个中国人对英法联军、对当时腐败无能的清政府的痛恨,读一读,想想圆明园到底有什么“不可估量的价值”?(生读第2、3自然段)(板书:昔日的辉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圆明园的毁灭表格教案【篇一:《圆明园的毁灭》优秀教学设计】《圆明园的毁灭》精品教案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描述了圆明圆昔日辉煌的过去和惨遭侵略者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
学习这篇文章让学生通过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它昔日的景观,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圆明圆昔日辉煌,让学生记住屈辱的历史,激好学生热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4个生字,正确读写“不可估量、损失、皇家园林、组成、一般、象征、苏州、诗情画意、宏伟、唐代、凡是、统统、销毁、侵略、奉命”等词语。
2.以悟促读,提高朗读能力;以悟促诵,背诵重点段落,积累语言。
3.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学重难点通过阅读,再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壮观,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爱,对侵略者的恨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质疑课题、导入新课1.揭题,看到课题你想知道哪些相关的内容?预设:圆明园是什么样的?谁毁灭了圆明园?圆明园怎样被毁灭的?圆明园毁灭的原因?(如出现问题:圆明园是什么?可从“园”字入手。
)2.初步感知:自读课文。
3.交流初读收获。
二、走进圆明园1.感知价值a.关于圆明园的毁灭,文中第一段这样说:(出示课件)学生指读、齐读。
b.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提示理解“不可估量”。
c.改说价值。
2.再现圆明园昔日辉煌a.自读课文,思考:圆明园是个怎样的园林?b.交流布局:众星拱月(展示圆明园整体布局图片。
直观感受圆明园的宏大规模。
)景致: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仿名胜古迹根据诗情画意建造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
a.抓住“金碧辉煌”“玲珑剔透”“买卖街”“山乡村野”感悟景观风格各不相同。
b.想象“雷峰夕照”“平湖秋月”a.男女生分读。
b.师:这各地的风景名胜实际距离不下百里、千里,甚至万里,但圆明园内却相互为邻。
引读:所以漫步园内有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流连其间,____________。
收藏:博物馆艺术馆a.抓住“上自先秦,下至唐宋元明清”理解年代久远,收藏众多。
b.抓住“名人书画,奇珍异宝“理解收藏之珍贵。
三、激情促读a.播放圆明园史实资料。
b.通过学习课文,看影片,说说你眼中圆明园。
c.虽然我们不能在领略圆明园的昔日胜景,但刚刚播放的影片和文章中无声的文字会给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现在请你选择喜欢的一段,一边想象,一边朗读,把他的美读出来,把对他的爱读出来。
四、作业:选择圆明园的一处景观,搜集资料,发挥想象进行描绘。
五、板书设计布局:众星拱月走近圆明园景观:多,风格不同收藏:博物馆、艺术馆六、教学反思不足之处:课上虽有多种形式的朗读,但感情升华的最高境界时的戛然而止,缺乏朗读的指导有意犹未尽之感。
改进措施:重视学生的朗读,合理安排教学各环节的时间。
【篇二:圆明园的毁灭优质课教案】《圆明园的毁灭》教案民权县实验小学李艳梅教学目标:1、学会14个生字,正确读写“不可估量、损失、侵略、奉命”等词语。
2、通过阅读,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爱,对侵略者的恨,增强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重难点)3、以悟促读,提高朗读能力;以悟促诵,背诵重点段落,积累语言。
教学策略:1、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把圆明园昔日的圣境在学生脑海中再现。
2、播放影片《火烧圆明园》片段,直观感受侵略者的残暴和野蛮。
3、对比今昔圆明园,领悟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
2、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范读课文,学生画出不太理解的词语,利用工具书自学。
2.汇报。
理解词义:金碧辉煌玲珑剔透不可估量3、学生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交流圆明园的资料,师补充总结。
5、再分段读文,找文中重点词句,概括每段段意,再理解段落。
6、学习第一自然段:a、理解“众星拱月”。
b、了解第一段交代了圆明园的布局及位置。
三、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
2、抄记生字词,会背课文第一自然段。
3、上网继续查找资料。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背诵第一自然段。
2、板书:举世闻名。
3、质疑:圆明园为何举世闻名?二、学习课文,感受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1、快速浏览课文2、3自然段,找出最能概括这两个自然段内容的一句话。
生汇报:圆明园不但……而且……2、解析这个过渡句,板书:宏伟建筑珍贵文物3、讲读第二自然段:⑴通过理解重点词“金碧辉煌、玲珑剔透……”体会圆明园建筑的宏伟。
⑵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选择文中的一句话。
⑶质疑过渡:文中用了八个“有”写圆明园的建筑,假如写尽圆明园中所有的建筑,所有的景观,还要多少个“有”?⑷总结、过渡:欣赏课件——圆明园宏伟的建筑。
⑸质疑过渡:走进圆明园,你还想出来吗?为什么?⑹引读:“漫步园内……仙境。
”多次引读,感情朗读。
⑺总结过渡:除了令人流连忘返的美景,圆明园内还有什么令你惊叹不已?读文中句子。
4、学习第三自然段:⑴汇报:学生读文中句子。
⑵课件欣赏圆明园的奇珍异宝。
⑶是不是只有这些宝贝?从哪里看出来?理解“应有尽有”。
⑷这么多的奇珍异宝,这么美的珍贵文物,难怪作者说——出示:“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三、直面毁灭,激发情感。
1、总结过渡:播放《火烧圆明园》片段。
2、学生看后谈感受。
3、带着这种情感读第四自然段,找出能突出表现侵略者罪恶行径的词语。
汇报:统统闯进凡是….4、感情读文。
5、过渡,齐读第五自然段,板书:不可估量四、练笔抒情,升华情感。
1、总结过渡:面对这把无情的大火,面对这堆可怜的焦土,面对这仅剩的断壁残垣,把你想说的话写出来。
2、在悲壮的音乐中,学生奋笔疾书。
3、指名汇报。
4、总结过渡,升华情感:孩子们,我们不仅仅要停留在憎恨上,面对这把大火,我们还要对自己说——板书: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五、作业:写一写《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
六、板书设计:建筑宏伟圆明园的毁灭——不可估量文物珍贵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篇三:《圆明园的毁灭》公开课教案】21 圆明园的毁灭第二课时谭文琴教学目标1、研读文本,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2、想象并再现圆明园昔日辉煌景观,感受祖国的灿烂文化。
3、了解“圆明园毁灭”这一屈辱历史,激发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之情。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圆明园昔日辉煌景观,感受祖国的灿烂文化。
2、让学生了解“圆明园毁灭”这一屈辱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教学准备1、课前收集圆明园的相关资料。
2、制作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1、板书课题——《圆明园的毁灭》。
这是一座圆满无缺的皇家园林,这是一座光明普照的皇家园林,这座园林的名字就是——圆明园。
然而这座圆满无缺、光明普照的皇家园林却被无情地毁灭了!2、齐读课题——《圆明园的毁灭》。
圆明园昔日究竟是怎样的辉煌?它又是怎样被毁灭的呢?请同学们放声朗读课文,走进圆明园,了解圆明园的昨天与今天。
二、研读文本(一)感知昔日圆明园(2-4段)1、自由读课文,小组交流:我知道了昔日的圆明园是怎样的?昔日的圆明园(昔日的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昔日的圆明园建筑宏伟。
昔日的圆明园有许多奇珍异宝。
圆明园中有……有……有……)(重点分析第三段)2、仔细阅读第三段,找一找这些句子中一共用了几个“有”?(学生读课文)说一说圆明园中有怎样的7个“有”。
(生齐读课文中的7个有)2、圆明园中到底有几个有呢?仅仅只有7个吗?有无数个。
圆明园的美是这短短文字无法例举出来的。
下面我们一起欣赏图片,感受一下这醉人的圆明园之美。
(播放图片ppt)在文中,作者表达了自己的感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中。
”(漫游、饱览、流连忘返,这醉人的圆明园!)3、圆明园除了有金碧辉煌的殿堂,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这些宏伟建筑之外,还有别的吗?(珍贵文物)4、深入领悟圆明园的历史文物理解圆明园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学生带着自豪与惊叹的口气朗读第四自然段。
这就是人间天堂的圆明园,这就是万园之园的圆明园,这就是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的圆明园。
然而,这都成了我们的梦!我们再也看不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这一切的一切都已经化为了一片灰烬。
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是怎么被一点一点毁灭的呢?齐读第五段。
(二)研读“毁灭”1、是谁犯下了这滔天罪行?2、“侵略者”是怎样毁灭圆明园的?指名读“他们把园内凡是....统统.....;拿不走的.....;实在运不走的.......,就.....。
”3、听到这里,你有何感想?(愤慨、痛苦、痛惜.......)4、请大家带着你对这些残暴的侵略者的愤恨读一读最后一个段落的最后两句。
“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这个北京城。
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同学们,是什么被化为了灰烬呢?(是建筑艺术的精华,文化艺术的瑰宝)还有什么被化为了灰烬?(中国人民的最高智慧,中华民族的尊严........。
)(三)体味“不可估量”的损失“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1、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2、同学们,你们怎么理解这句话呢?让我们亲眼目睹一下当年这些强盗野蛮抢夺、肆意破坏的情景。
(播放《火烧圆明园》的视频片断这把火烧毁了什么?请你把它写在纸上的任何一个空白地方,把它写到你的心上。
(学生写自己的感受,理解)生:这把火烧毁了中国人心中的天堂啊。
生:这把火烧毁了中国最珍贵的文物、珍品。
就是这样一座世界上最精美、最宏伟、最珍贵的皇家园林,却在一场空前的浩劫中化为灰烬。
所以作者要说: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