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51系列单片机串行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51单片机数据采集系统

课程设计报告书设计任务书一、设计任务1一秒钟采集一次。
2把INO口采集的电压值放入30H单元中。
3做出原理图。
4画出流程图并写出所要运行的程序。
二、设计方案及工作原理方案: 1. 采用8051和ADC0809构成一个8通道数据采集系统。
2. 能够顺序采集各个通道的信号。
3. 采集信号的动态范围:0~5V。
4. 每个通道的采样速率:100 SPS。
5.在面包板上完成电路,将采样数据送入单片机20h~27h存储单元。
6.编写相应的单片机采集程序,到达规定的性能。
工作原理:通过一个A/D转换器循环采样模拟电压,每隔一定时间去采样一次,一次按顺序采样信号。
A/D转换器芯片AD0809将采样到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转换完成后,CPU读取数据转换结果,并将结果送入外设即CRT/LED显示,显示电压路数和数据值。
目录第一章系统设计要求和解决方案第二章硬件系统第三章软件系统第四章实现的功能第五章缺点及可能的解决方法第六章心得体会附录一参考文献附录二硬件原理图附录三程序流程图第一章系统设计要求和解决方案根据系统基本要求,将本系统划分为如下几个部分:●信号调理电路●8路模拟信号的产生与A/D转换器●发送端的数据采集与传输控制器●人机通道的接口电路●数据传输接口电路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一般由信号调理电路,多路开关,采样保持电路,A/D,单片机,电平转换接口,接收端(单片机、PC或其它设备)组成。
系统框图如图1-1所示1.1 信号采集分析被测电压为0~5V 直流电压,可通过电位器调节产生。
1.1.1 信号采集多路数据采集系统多采用共享数据采集通道的结构形式。
数据采集方式选择程序控制数据采集。
程序控制数据采集,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
,据不同的采集需要,在程序存储器中,存放若干种信号采集程序,选择相应的采集程序进行采集工作,还可通过编新的程序,以满足不同采样任务的要求。
如图1-3所示。
程序控制数据采集的采样通道地址可随意选择,控制多路传输门开启的通道地址码由存储器中读出的指令确定。
基于51系列单片机串行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基于51系列单片机串行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设计(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苏州,黄克亚215137)【摘要】:摘要:本文详细介绍了11通道12位串行AD转换芯片器TLC2543的结构、主要特点、工作原理与编程要点。
给出了TLC2543与51系列单片机的硬件接口电路和软件控制程序,并在Proteus软件中进行系统仿真。
【关键词】:单片机、TLC2543、C语言、仿真引言:51系列单片机因其优越的性能,较低的价格,灵活方便的控制方法获得广泛应用,但是作为数字系统的单片机要想处理现实中广泛存在模拟量就必须进行AD转换。
目前AD转换芯片有很多,但大多数是精度不高,占用单片机太多的I/O口,使其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
本论文所讨论的是基于11通道、12位串行AD转换芯片TLC2543数据采集系统的实现。
1TLC2543的特点及引脚TLC2543是12bit串行A/D转换器,使用开关电容逐次逼近技术完成A/D转换过程.由于是串行输入结构,能够节省51系列单片机的I/O资源.其特点有:1)12bit分辨率A/D转换器;2)在工作温度范围内10us转换时间;3)11个模拟输入通道;4)3路内置自测试方式;5)采样率为66啊kb/s6)线性误差±1LSB(max);7)有转换结束(EOC)输出;8)具有单、双极性输出;9)可编程的MSB或LSB前导;10)可编程的输出数据长度.TLC2543的引脚排列如图1所示.图l中AIN0~AINl0为模拟输入端;CS为片选端;DIN为串行数据输入端;DOUT为A/D转换结果的三态串行输出端;EOC为转换结束端;CLK为I/O时钟;REF+为正基准电压端;REF-为负基准电压端;VCC为电源;GND为地.2TLC2543的使用方法2.1控制字的格式控制字为从DATA INPUT端串行输人的8位数据,它规定了TLC2543要转换的模拟量通道、转换后的输出数据长度、输出数据的格式。
基于C51单片机的多路数据采集系统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基于单片机的多路数据采集系统设计The Design Of Multi-channel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BasedOn SCM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指导教师签名:日期: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指导教师评阅书评阅教师评阅书图3.1 主机部分电路原理图。
基于单片机89C51数据采集系统的的设计[精品文档]
![基于单片机89C51数据采集系统的的设计[精品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eaf4e0dbb8f67c1cfad6b856.png)
毕业设计(2016届)题目:基于单片机89C51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姓名:苏永康学院:物理电气信息学院专业: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号:12012242012班级:自动化<2>班指导教师:汤秀芬2016年5月12号摘要数据采集技术是现代一个重要的领域,随着单片机的出现以及快速的在工业中发展,二者的结合并发展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所以本文设计一个单片机数据采集系统,系统是以单片机AT89C51为控制核心,为了满足A/D转化精度为12位,选用A/D转换器芯片MAX187和多路模拟开关4067设计信号输入电路并完成A/D 转换,此系统能够实现采集最多16路模拟量输入信号,另外一个独立电路是单片机作为主机通过I2C总线控制数字传感器DS1621可实现多点温度采集系统,并将采集到的电压、温度的实时数据通过液晶屏显示然后再通过RS232传输到上位PC机上。
本文设计的系统有效的把A/D转换技术,I2C总线技术和86C51单片机有效的结合起来,实现高速的通信和数据传输。
系统能够与PC机通信,采集数据实时显示。
软件部分采用C语言编程,完成信号输入电路,显示电路,通信电路程序设计。
关键词:数据采集;89C51; MAX187; RS232;ABSTRACTData mining technology is an important area, modern with the emergence of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and rapid development in the industry, the combination of both and development has become a trend.So in this paper, A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design, system based on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A T89C51 as the control core, in order to satisfy the precision of A/D conversion for 12, choose A/D converter chips MAX187 4067 design and multi-channel analog switch signal input circuit and A/D conversion, this system can realize collection up to 16 analog input signals, A separate circuit is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as the host through the I2C bus control digital sensor DS1621 multipoint temperature acquisition system can be realized, and the collected real-time data through the LCD display of voltage, temperature, and then through RS232 transmitted to upper PC. System designed in this paper the A/D conversion technology effectively, and 86 c51 I2C bus technology effectively combined, realize the high-speed communication and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 can communicate with PC, data real-time display. Part software using C language programming, signal input circuit, display circuit, communication circuit design program.Key words: Data acquisition89C51 MAX187RS23目录1.绪论 (1)1.1 研究背景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3)1.3本文主要的工作和内容安排 (3)2.数据采集技术与数据传输 (4)2.1 数据采集技术 (4)2.1.1 数据采集系统数字化理论 (4)2.1.2 数据采集系统各部分作用 (7)2.2数据传输-串行通信 (8)2.2 1 串行通信总线(I2C) (8)2.2.2 串行通信接口标准(RS232C) (9)3.数据采集系统硬件设计 (13)3.1系统硬件EMC设计 (13)3.2 数据采集系统的工作原理框图 (14)3.3中心控制电路—AT89C51单片机 (16)3.4信号输入电路 (20)3.4.1 模拟开关电路4067的简介 (20)3.4.2 模拟-数字(A/D)转换电路-MAX187 (22)3.5数字温度传感器输入电路 (25)3.6 上位机通信电路 (27)3.7显示电路设计 (29)4.数据采集系统的软件设计 (31)4.1 软件开发系统—Keilu Vision4 (31)4.2系统程序设计 (34)4.2.1 主程序流程图 (34)4.2.2初始化流程图 (35)4.2.3子程序流程图 (38)4.2.4 程序调试结果 (42)5.系统仿真 (44)5.1 系统仿真 (44)5.1.1单片机仿真工具protues7.8 (44)5.1.2友善串口调试助手 (45)5.2 系统调试结果与分析 (45)6. 结论和展望 (48)6.1 结论 (49)6.2 展望 (49)参考文献 (51)谢辞 (53)附录1:整体电路结构图 (55)附录2:高精度数据采样系统程序设计 (56)1.绪论1.1 研究背景近些年来,随着各个领域的兴起和发展,数据采集技术开始备受关注,在航天,武器研究,地质研究领域迅速的发展。
基于单片机的多路数据采集系统设计-毕业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多路数据采集系统设计学生:XXX 指导教师:XXX内容摘要:本设计介绍了基于单片机的数据采集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数据采集系统是模拟域与数字域之间必不可少的纽带,它的存在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介绍的重点是数据采集系统,而该系统硬件部分的重心在于单片机。
数据采集与通信控制采用了模块化的设计,数据采集与通信控制采用了单片机AT89S52来实现,硬件部分是以单片机为核心,还包括A/D模数转换模块,显示模块,和串行接口部分。
该系统从机负责数据采集并应答主机的命令。
8路被测电压通过模数转换器ADC0809进行模数转换,实现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模拟量到数字量的转换,并将转换后的数据通过串行口MAX232传输到上位机,由上位机负责数据的接受、处理和显示,并用LED数码显示器来显示所采集的结果。
软件部分应用VC++编写控制软件,对数据采集系统、模数转换系统、数据显示、数据通信等程序进行了设计。
关键词:数据采集 89C52单片机 ADC0809 MAX232Data acquisitionAbstract: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hardware design and software design of the data on which based on signal-chip microcomputer .The data collection system is the link between the digital domain and analog domain. It has an very important function. The introductive point of this text is a data to collect the system. The hardware of the system focuses on signal-chip microcomputer .Data collection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use modular design. The data collected to control with correspondence to adopt a machine 8051 to carry out. The part of hardware’s core is AT89S52, is also includes A/D conversion module, display module, and the serial interface. Slave machine is responsible for data acquisition and answering the host machine.8 roads were measured the electric voltage to pass the in general use mold-few conversion of ADC0809,the realization carries on the conversion that imitates to measure the numeral to measure towards the data that collect .Then send the data to the host machine through MAX232.the host machine is responsible for data and display, LED digital display is responsible display the data. The software is partly programmed with VC++. The software can realize the function of monitoring and controlling the whole system. It designs much program like data-acquisition treatment, data-display and data-communication ect.Keywords:data acquisition AT89C52 ADC0809 MAX232目录前言 (1)1 数据采集 (1)1.1 数据采集系统 (1)1.2 方案论证 (2)1.2.1 A/D模数转换的选择 (2)1.2.2 单片机的选择 (3)1.2.3 串行口的选择 (3)1.2.4 显示部分 (3)1.2.5 按键 (3)2 硬件部分 (5)2.1 主机部分 (5)2.1.2 单片机 (6)2.1.3 LED数码显示器的应用原理 (8)2.2 从机部分 (9)2.2.1 从机的电路原理图设计 (9)2.2.3 模数转换器ADC0809 (12)3 软件部分 (15)3.1 主机程序设计 (15)3.1.1 主程序 (15)3.1.2 向串口发送数据子程序 (16)3.1.3 键盘扫描子程序 (17)3.1.4 LED显示程序 (18)3.1.5 主机串口接受中断子程序 (19)3.2 从机部分程序设计 (20)3.2.1 主程序 (20)3.2.2 从机串口接受中断函数 (20)3.2.3 模数转换子程序ADCON (21)4 调试结果 (22)5 结束语 (22)参考文献: (23)基于单片机的多路数据采集系统设计前言在各种测控系统中,往往需要对一些参数进行测量并送回计算机进行监控及处理,因此多路数据采集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测控场合。
《2024年基于单片机和LabVIEW的多路数据采集系统设计》范文

《基于单片机和LabVIEW的多路数据采集系统设计》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多路数据采集系统在工业、医疗、环境监测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满足多路数据的高效、准确采集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单片机和LabVIEW的多路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该系统设计旨在实现多路信号的同时采集、处理及实时监控,以适应复杂多变的应用环境。
二、系统概述本系统采用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器,结合LabVIEW软件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
系统由多个传感器模块、单片机控制器、数据传输模块以及上位机软件组成。
传感器模块负责实时监测各种物理量,如温度、湿度、压力等,并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给单片机控制器。
单片机控制器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存储,并通过数据传输模块将数据发送至上位机软件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显示。
三、硬件设计1. 传感器模块:传感器模块采用高精度、高稳定性的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等,实现对物理量的实时监测。
传感器模块的输出为数字信号或模拟信号,方便与单片机进行通信。
2. 单片机控制器:采用具有高速处理能力的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器,实现对数据的快速处理和存储。
单片机与传感器模块和数据传输模块进行通信,实现数据的实时采集和传输。
3. 数据传输模块:数据传输模块采用无线或有线的方式,将单片机控制器的数据传输至上位机软件。
无线传输方式具有灵活性高、安装方便等优点,但需要考虑信号干扰和传输距离的问题;有线传输方式则具有传输速度快、稳定性好等优点。
四、软件设计1. 单片机程序设计:单片机程序采用C语言编写,实现对传感器数据的实时采集、处理和存储。
同时,程序还需要与上位机软件进行通信,实现数据的实时传输。
2. LabVIEW程序设计:LabVIEW程序采用图形化编程语言编写,实现对单片机传输的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和显示。
同时,LabVIEW程序还可以实现对数据的存储、分析和报警等功能。
五、系统实现1. 数据采集:传感器模块实时监测各种物理量,并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给单片机控制器。
《2024年基于单片机和LabVIEW的多路数据采集系统设计》范文

《基于单片机和LabVIEW的多路数据采集系统设计》篇一一、引言随着现代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发展,多路数据采集系统在各种应用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满足高精度、高效率的数据采集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单片机和LabVIEW 的多路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该系统不仅具备多路数据同时采集和处理的能力,而且具有良好的实时性和可扩展性。
二、系统设计概述本系统以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器,通过多路传感器实现对多种数据的实时采集。
同时,利用LabVIEW软件进行上位机界面设计和数据处理。
系统设计主要包括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两部分。
三、硬件设计1. 单片机选择:选用性能稳定、处理速度快、功耗低的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器。
单片机应具备多路ADC(模数转换器)接口,以便于连接多种传感器。
2. 传感器选择: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
传感器应具备高精度、低噪声、快速响应等特点。
3. 数据采集电路:设计多路数据采集电路,将传感器输出的信号转换为单片机可处理的数字信号。
4. 通信接口:设计单片机与上位机之间的通信接口,如USB、串口等,以便于数据的传输和处理。
四、软件设计1. LabVIEW界面设计:利用LabVIEW软件进行上位机界面设计,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存储等功能。
界面应具备友好的操作界面和丰富的功能选项。
2. 数据处理算法:设计合适的数据处理算法,如滤波、放大、计算等,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通信协议:制定单片机与上位机之间的通信协议,确保数据的准确传输和实时性。
4. 系统调试与优化:对系统进行调试和优化,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五、系统实现1. 硬件连接:将单片机与传感器、通信接口等硬件设备连接起来,形成完整的数据采集系统。
2. 软件编程:编写单片机和上位机的程序,实现数据的实时采集、处理和传输。
3. 系统测试:对系统进行测试,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和稳定性测试等,确保系统满足设计要求。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51单片机的多路温度采集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51单片机的多路温度采集控制系统设计言: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温度测量控制系统在工业、农业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对人们的生活具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温度采集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次设计的目的在于学习基于51单片机的多路温度采集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流程。
本设计采用单片机作为数据处理与控制单元,为了进行数据处理,单片机控制数字温度传感器,把温度信号通过单总线从数字温度传感器传递到单片机上。
单片机数据处理之后,发出控制信息改变报警和控制执行模块的状态,同时将当前温度信息发送到LED进行显示。
本系统可以实现多路温度信号采集与显示,可以使用按键来设置温度限定值,通过进行温度数据的运算处理,发出控制信号达到控制蜂鸣器和继电器的目的。
我所采用的控制芯片为AT89c51,此芯片功能较为强大,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通过对电路的设计,对芯片的外围扩展,来达到对某一车间温度的控制和调节功能。
关键词:温度多路温度采集驱动电路正文:1、温度控制器电路设计本电路由89C51单片机温度传感器、模数转换器ADC0809、窜入并出移位寄存器74LS164、数码管、和LED显示电路等组成。
由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测量环境温度,将其电压值送入ADC0809的IN0通道进行模数转换,转换所得的数字量由数据端D7-D0输出到89C51的P0口,经软件处理后将测量的温度值经单片机的RXD端窜行输出到74LS164,经74LS164 窜并转换后,输出到数码管的7个显示段,用数字形式显示出当前的温度值。
89C51的P2.0、P2.1、P2.2分别接入ADC0809通道地址选择端A、B、C,因此ADC0809的IN0通道的地址为F0FFH。
输出驱动控制信号由p1.0输出,4个LED为状态指示,其中,LED1为输出驱动指示,LED2为温度正常指示,LED3为高于上限温度指示,LED4为低于下限温度指示。
当温度高于上限温度值时,有p1.0输出驱动信号,驱动外设电路工作,同时LED1亮、LED2灭、LED3亮、LED4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51系列单片机串行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设计(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苏州,黄克亚215137)
【摘要】:摘要:本文详细介绍了11通道12位串行AD转换芯片器TLC2543的结构、主要特点、工作原理与编程要点。
给出了TLC2543与51系列单片机的硬件接口电路和软件控制程序,并在Proteus软件中进行系统仿真。
【关键词】:单片机、TLC2543 、C语言、仿真
引言:51系列单片机因其优越的性能,较低的价格,灵活方便的控制方法获得广泛应用,但是作为数字系统的单片机要想处理现实中广泛存在模拟量就必须进行AD转换。
目前AD转换芯片有很多,但大多数是精度不高,占用单片机太多的I/O口,使其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
本论文所讨论的是基于11通道、12位串行AD转换芯片TLC2543数据采集系统的实现。
1 TLC2543的特点及引脚
TLC2543是12 bit串行A/D转换器,使用开关电容逐次逼近技术完成A/D转换过程.由于是串行输入结构,能够节省51系列单片机的I/O资源.其特点有:
1)12 bit分辨率A/D转换器;
2)在工作温度范围内10us转换时间;
3)11个模拟输入通道;
4)3路内置自测试方式;
5)采样率为66啊kb/s
6)线性误差±1LSB(max);
7)有转换结束(EOC)输出;
8)具有单、双极性输出;
9)可编程的MSB或LSB前导;
10)可编程的输出数据长度.
TLC2543的引脚排列如图1所示.
图l中AIN0~AINl0为模拟输入端;CS为片选端;DIN为串行数据输入端;DOUT为A/D转换结果的三态串行输出端;EOC为转换结束端;CLK为I/O时钟;REF+为正基准电压端;REF-为负基准电压端;VCC为电源;GND为地.
2 TLC2543的使用方法
2.1控制字的格式
控制字为从DATA INPUT端串行输人的8位数据,它规定了TLC2543要转换的模拟量通道、转换后的输出数据长度、输出数据的格式。
其中高4位(D7~04)决定通道号,对于0通道至10通道,该4位分别为
(0000—1010H,当为1011—1101时,用于对TLC2543的自检测,当为11l0时,TLC2543进入休眠状态。
低4位决定输出数据长度及格式,其中D3、D2决定输出数据长度,01表示输出数据长度为8位.11表示输出数据长度为16位,其他为12位。
Dl决定输出数据是高位先送出,还是低位先送出,为0表示高位先进出。
D0决定输出数据是单极性(二进制)还是双极性(2的补码),若为单极性,该位为0,反之为1。
2.2TLC2543的内部寄存器
从编程角度看,TLC2543内部寄存器有输入数据寄存器与输出数据寄存器。
输入数据寄存器存放从DA TA INPUT端移入的控制字。
输出数据寄存器存放转换好的数据,以供从DA TA OUT端移出。
2.3 转换过程
上电后,片选CS必须从高到低,才能开始一次工作周期,此时EOC为高,输入数据寄存器被置为0,输出数据寄存器的内容是随机的。
开始时,片选为CS高,I/O CLOCK、DATA INPUT被禁止,DATA OUT呈高阻状态,EOC为高。
使CS 变低,I/O CLOCK、DATA INPUT使能,DATA OUT脱离高阻状态。
12个时钟信号从I/O CLOCK端依次加入,随着时钟信号的加入,控制字从DA TA INPUT一位一位地在时钟信号的上升沿时被送入TLC2543(高位先送入),同时上一周期转换的A/D数据,即输出数据寄存器中的数据从DATA OUT一位一位地移出。
TLC2543收到第4个时钟信号后,通道号也已收到,因此,此时TLC2543开始对选定通道的模拟量进行采样,并保持到第12个时钟的下降沿。
在第12个时钟下降沿,EOC变低,开始对本次采样的模拟量进行A/D转换,转换时间约需10μs,转转完成EOC变高,转转的数据在输出数据寄存器中,待下一个工作周期输出。
此后,可以进行新的工作周期。
3TLC2543与51系列单片机接口
目前使用的51系列单片机没有SPI或相同的接口能力,为了与TLC2543接口,可以根据上节所给出的编程要点,利用软件合成SPI操作,完成A/D数据的采集。
为较好演示采集系统的控制方式,我们在单片机仿真软件Proteus中进行了电路图设计和编写程序,并验证了设计的是完全可行的。
电路如图2所示,图中给出了TLC2543与51系列接口的一种方式。
TLC2543与单片机之间只用4根线,转换结束EOC未接入单片机,这是基于二个工作周期之间的单片机指令一般大于10μs,转换已经完成,不必判断EOC,也可以通过试验或计算指令执行时间确定转换是否结束,这样可以省去一根接线。
下一节将根据此电路进行A/D采集程序的设计。
需要说明的是,图2给出原理图,为了使电路简捷,只画了单个通道模拟量的输入,有关电源、参考电压、去耦等电路未画出。
同时为了使开发人员了解转换结果并验证正确性,我们还放置了电压表和数码管显示电路。
4数据采集程序设计
根据TLC2543的工作原理及图2电路,可以进行A/D采集程序的设计。
设TLC2543工作于输出数据为12位、高位先送出、输出数据为二进制的格式,这样控制字的高4位为通道号,低4位均为0。
以下是采集一个通道的TLC2543A/D转换子程序,值得注意的是,每次读取的数据是上一次采样的数据,所以第一次读得数应当丢弃。
采用C语言编写,数据处理及数码管动态显示子程序略去。
#include"reg51.h"
sbit cs=P1^0;
sbit clk=P1^1;
sbit din=P1^2;
sbit dout=P1^3; unsigned char conword; unsigned int advalue=0; bit cy;sbit bit7=B^7; readad( )//读AD函数{
char i;
unsigned char value=0; conword=0x00;
clk=0;
cs=1; cs=0;
B=conword;
//写命令字并读高8位数据
for(i=8;i>0;i--)
{
cy=dout;
din=bit7;
clk=1;
B=B<<1;
clk=0;
value=value<<1;
if(cy==1) value++;
}
advalue=value;
advalue=advalue<<4;
value=0x00;
//读低四位数据
for(i=4;i>0;i--)
{
cy=dout;
value=value<<1;
if(cy==1) value++;
clk=1;
clk=0;
}
P2=value;
advalue=advalue+value;
cs=1;
【参考文献】
[1]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TLC2543 Application Report [G] TI Company
[2] 何立民[M] Mcs一51单片机应用系统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