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医院皮肤科协定处方
皮肤病中药配方大全

皮肤病中药配方大全皮肤病是指发生在皮肤上的各种疾病,包括湿疹、疱疹、疖肿等。
中医认为,皮肤病的发生与体内的阴阳失衡、气血不畅、湿热内蕴等因素有关。
因此,中药治疗皮肤病一直是中医传统的治疗方法之一。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中药配方,供大家参考。
1. 蔓荆子煎。
材料,蔓荆子30克,生地30克,地榆30克,黄柏15克,生地30克,地榆30克,黄柏15克,生地30克,地榆30克,黄柏15克。
做法,将上述材料一起放入煎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分三次服用。
适用于湿热病变所致的湿疹、疖肿等皮肤病。
2. 茯苓白术汤。
材料,茯苓15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白术15克。
做法,将上述材料一起放入煎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分三次服用。
适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湿疹、疱疹等皮肤病。
3. 赤芍茯苓汤。
材料,赤芍10克,茯苓15克,白术15克,赤芍10克,茯苓15克,白术15克,赤芍10克,茯苓15克,白术15克。
做法,将上述材料一起放入煎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分三次服用。
适用于气血两虚所致的湿疹、疖肿等皮肤病。
4. 猪苓汤。
材料,猪苓30克,茯苓15克,白术15克,猪苓30克,茯苓15克,白术15克,猪苓30克,茯苓15克,白术15克。
做法,将上述材料一起放入煎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分三次服用。
适用于湿热病变所致的湿疹、疖肿等皮肤病。
5. 紫苏鳖甲汤。
材料,紫苏10克,鳖甲10克,茯苓15克,紫苏10克,鳖甲10克,茯苓15克,紫苏10克,鳖甲10克,茯苓15克。
做法,将上述材料一起放入煎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分三次服用。
适用于风热病变所致的湿疹、疖肿等皮肤病。
以上所介绍的中药配方仅供参考,具体用药时应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选择合适的配方,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希望大家能够早日康复,拥有健康的皮肤。
常见皮肤病中药协定方

内服28号方—痤疮2号
剂量
名称
剂量 价格
12
鱼腥草
15
12
枇杷叶
15
12
蛇舌草
60
15
桑白皮
15
12
甘草
5
15
16.5
30
重楼
10 45
内服29号方—痤疮3号
名称 剂量 名称 剂量 价格
连翘 15 天丁 12
白芷 10 赤芍 10
黄柏 12 甘草 5
知母 12 炮甲 10
半支连 10 女贞子 20
连翘 20 栀仁 10
金银花 15 生地黄 15
紫草 12 赤芍 10
牡丹皮 12 枇杷叶 10
黄芩 12 蛇舌草 30
桑白皮 10
20.6
重楼 25 板蓝根 30 50
名称 生地 当归 白芍 川穹 何首乌 灵仙 甘草 乌梢蛇
剂量 30 20 10 10 20 30 5 30
名称 苍术 黄柏 虎杖 蜈蚣 全虫 僵蚕
重楼 30 板蓝根 30 60
桔梗 15
内服19号方—扁平疣灵验方 名称 剂量 名称 剂量 价格 紫草 15 党参 20 板蓝根 20 甘草 5 赤芍 15 当归 10 浙贝母 10 茵陈 20 败酱草 30 川牛膝 15 薏苡仁 30 莪术 10 黄芪 20 蒲公英 20 19.1 川贝母 10 茯苓 30
内服9号方—阴囊湿疹方
名称 剂量 名称 剂量 价格
羌活 15 土茯苓 20
金银花 30 生地黄 20
淡竹叶 20 蒲公英 30
苦参 15 薏苡仁 30
牡丹皮 20 威灵仙 20
黄柏 12 蛇床子 30
地榆炭 15
皮肤科协定处方2

21.风藓汤功能:养血活血,祛风止痒,神经性皮炎,舌淡苔净生地30 玄参12 当归10 白芍10 茜草10 红花10 苍耳子10 苦参10 地肤子10 甘草10 22.熄风方功能:养血熄风,神经性皮炎,皮肤瘙痒代赭石15 生龙牡各15 珍珠母30 灵磁石10 白蒺藜15 白芍15 丹参10 当归1523。
座疮1号功能:清肺胃经热,座疮,酒糟鼻生地30 丹皮10 赤勺10 生石膏30 黄芩10 枇杷叶10 桑白皮10 甘草1024.座疮2号功能:活血凉血,座疮经期加重,舌红苔黄腻当归10 川芎10 赤勺10 生地15 陈皮10 红花10 黄芩10 甘草1025.疣2方功能:清热解毒,寻常疣,扁平疣,传染性软疣马齿苋60 蜂房10 紫草15 苡仁30 大青叶1526.疣3方功能:清热解毒,扁平疣,传染性软疣马齿苋60 紫草15 苡仁60 大青叶15 败酱草1527.疣4方功能:活血软坚,寻常疣,跖疣当归10 赤勺10 白芍10 桃仁10 熟地15 牛膝10 赤小豆10 穿山甲1228 通络方功能:通络活血,结节性红斑归尾10 赤勺10 桃仁10 红花10 香附10 王不留行10 牛膝10 丹参10 泽兰10 29.温经方功能:温经散寒,活血,多行红斑,雷诺氏病当归10 赤勺10 桂枝10 细辛3 甘草10 路路通10 大枣10 赤小豆10 川芎10 30.红斑汤功能:清热消风,多形红斑,丘疹性湿疹升麻10 羌活6 防风10 白芷6 当归10 赤勺10 红花10 连翘10 甘草6 31.生发1号功能:养血消风,脂溢性皮炎,脱发生地60 熟地60 当归10 女贞子6 菟丝子6 羌活30 木瓜30 丹参6032.生发2号功能:养血消风,斑秃生地60 山药60 枸杞子60 女贞子60 桑葚子60 蚕沙30 丹参60 神曲60 33.生发3号(乌发丸)功能:凉血清热,青年人发秃生地60 女贞子30 侧柏叶60 旱连草30 女贞子30 黑芝麻60 丹参6034疣洗方.功能:扁平疣马齿苋60 蜂房10 苍术10 陈皮10 苦参10 蛇床子10 白芷10 细辛335.祛斑汤功能:黄褐斑红花10 樟脑6 大风子10 核桃仁1036.克银1号功能:清热解毒,急性进展期土茯苓30 忍冬藤10 北豆根10 草河车15 白鲜皮15 威灵仙10 板蓝根15 生甘草637.克银2号功能:凉血解毒。
万能皮肤病特效配方,皮肤病一擦灵祖传秘方

万能皮肤病特效配方,皮肤病一擦灵祖传秘方〔配方〕柴胡10g、黄芩10g、生甘草10g、生地10g、荆芥10g、防风10g、滑石30g(布包)、丹皮10g、栀子10g、黄柏10g。
〔加减〕无〔制法〕1.把上面药材加水浸泡半个小时,大火烧开后,再用小火煎30分钟即可。
〔用法〕•趁热用煎好的药汤擦洗患处,也可以后毛巾浸湿药水后,热擦患处并进行热敷;•一剂药可以用一天,每天擦洗3、4次,每次擦洗前要加热后,趁热使用效果才好。
〔功用〕清热燥湿,袪风止痒。
〔主治〕各种类型皮肤瘙痒症。
〔疗效〕一般当剂见效,3剂治愈。
网上搜索无数的治验案例,堪称神奇。
据说有位皮肤科主任,自从得到这个方子,基本不再开湿毒清胶囊、消风止痒颗粒,用得特别顺手。
〔方解〕方中柴胡、黄芩、甘草三味是小柴胡汤的灵魂主要药物,能清肝胆郁热,柴胡能推陈致新,黄芩专清肺热,肺主皮毛,皮肤病与肺有很大关系。
风盛则痒,荆芥防风是一组对药,疏风清热,和血止痒。
丹皮栀子,清热凉血。
黄柏、滑石利湿燥湿。
〔验案〕安徽繁昌县肖女士,两腿瘙痒一月余,有时挠出血来,血痂干了挠破了又结,白天黑夜,说痒就痒,不挠则已,一挠拿不下手来,晚上更严重。
上方加了紫草和地骨皮。
三副。
肖女士只用了一副,高兴地说,用了那么多中药西药,没有一种有这个方法灵验。
她怎么也不相信,3副药外洗就好了。
有个孩子脚、身上出了一些类似荨麻疹的红疙瘩,特痒,在县医院看了一月,外用药内服药用了不少,也没治好,给他开了十副药,熬汤后外用。
先外敷身上,然后再泡手,最后泡脚,药凉了再加温。
药没用完就好了。
〔出处〕据说是黄煌经方教学里传出来的方子。
(完整word)广东省中医院皮肤科协定处方

1.消毒饮(痤疮饮)银花308公英30地丁15黄芩9黄柏9栀子9生地15丹皮15 丹参15 紫草15 皂刺9 白芷9 ’2.双土饮(土苓饮)银花30土苓30炒槐米15生地21 丹皮15赤芍2l紫草15 连翘15板蓝根21 蛇舌草21 黄芩153.湿热清(清热利湿饮)龙胆草9黄芩9栀子9 柴胡9 生地15 丹皮15当归9 银花30土茯苓30 泽泻9 车前子15 甘草64.消风饮(加味消风散)荆芥9防风9牛蒡子9生地15丹皮15当归9连翘15苦参9生石膏21 大胡麻9 地肤子21 蝉衣9 苍术9 甘草65.祛风饮(养血祛风散)荆芥9防风9当归15白芍15生地15川芎15刺蒺黎9 黄芪15首乌21 蝉衣9僵蚕9 地肤子216.化斑饮(消斑汤)柴胡15 当归9 川芎9 赤芍15 桃仁9 红花9坤草9 姜黄9 白术9茯苓9 香附9僵蚕9桑叶15 •7、补发饮(生发饮)熟地2l 首乌21 山萸肉15茯苓15泽泻9当归9川芎9丹参21菟丝子15 女贞子15 旱莲草9 枸杞子9 侧柏叶98.白癜饮:热地15首乌15沙苑子15补骨脂10旱莲草10枸杞子10白蒺藜15 浮萍10 苍耳子10 当归10 川芎10 白芷10 甘草6 稀莶草159、退疣饮:麻黄6 薏米30 大青叶15 板蓝根15 紫草15 马齿苋30蛇舌草20 黄芪20 芥穗10 红花15 香附15三棱10连翘15 双花15 甘草6 10、黑豆方:黑豆60 大风子30 白及30 大胡麻15桃仁15 地骨皮15红花15马齿苋30 黄柏30 甘草15 硼砂15 白鲜皮3011、凉血消风汤(清热消银汤)双花2l土苓21蛇舌草2l半枝莲21山豆根15苦参10紫草12茜草12 旱莲草12槐米15乌梢蛇10白鲜皮21 蝉蜕10甘草10 12、化瘀消风汤(破瘀消银汤)双花2l土苓21蛇舌草21半枝莲21山豆根15紫草12茜草12旱莲草12槐米15桃仁10红花10三棱12莪术12白鲜皮21乌梢蛇10蝉蜕10甘草613、1号消风汤(清热疏风汤)双花21连翘15黄芩15山栀10生地15丹皮15 赤芍15紫草10生石膏15苦参10浮萍12菊花15白鲜皮18白蒺藜12苦参10 薄荷10甘草614、2号消风汤(活血消风汤)双花15连翘15黄芩15生地15丹皮15赤芍15 丹参15当归15川芎12苦参10白芷15白鲜皮18浮萍12荆芥10防风10白蒺藜12蝉蜕10甘草615、3号消风汤(养血疏风汤)黄芪21双花15连翘15黄芩12当归15丹参21 赤芍21炒白芍2l川芎10白芷15白鲜皮18白蒺藜12荆芥10蝉蜕10甘草6 16、清热止痛汤(消疹止痛汤)柴胡10双花21板蓝根21龙胆草12黄芩15山栀10丹皮15紫草12薏苡仁30车前子12(包)川楝子12元胡12川芎10白芷15细辛3白芍21甘草617、生发消风汤(除湿生发汤)双花15黄芩15菊花15羌活12白鲜皮21苍术12 薏苡仁30泽泻18茯苓18菟丝子15女贞子15白芷15旱莲草10甘草618、除癣止痒洗药(除癣止痒洗药)藿香21生大黄21黄精21明矾21百部21川椒21苦参21白鲜皮2119、清热消痤汤双花21公英21黄芩15山栀10菊花15薏仁30大贝12半夏10 夏枯草12枇把叶12生地15丹皮15赤芍15 皂刺12 甘草620、滋肾清肝汤:双花21连翘15黄柏9知母9女贞子12旱莲草12元参12柴胡9当归12黄芩9陈皮9云苓12甘草921、四重汤:灵磁石30代赭石30牡蛎30石决明3022、清热化瘀汤:忍冬藤花各30赤小豆30泽兰9牛膝9赤芍15黄柏9生地30 公英30甘草923、从阴引阳汤:生麻黄15桂枝15当归12白芍9生地15何首乌30怀牛膝30乌梢蛇12炙鳖甲9制山甲9蜈蚣2条蛇衣3莪术12霜桑叶15紫草30双花30 土苓21甘草924、荊防蒺藜汤:荆芥9防风9白蒺藜30蝉衣12当归12川芎9炒枳壳9麻黄9 白术9赤芍15黄芩15甘草925、小儿化湿汤:陈皮3苍白术各6泽泻6云苓9滑石12炒莱服子9焦槟榔9 鸡内金15生地6丹皮6黄芩926、三妙加味除湿汤:萆薢9川牛膝9黄柏9黄芩15双花21土茯苓21滑石30 泽泻15车前子15陈皮927、四重金钩汤:忍冬藤花各30当归12川芎9白芍15鸡血藤30钩藤后下9白僵蚕9苡仁30四重汤甘草928、露蜂房汤:大青叶15板蓝根30紫草30苡仁30蜂房9羌活9防风9甘草9。
广东省中医院膏方简介与流程

益精固肾膏
【适用人群】阳虚体质人群,尤其适用 于男性肾精不足而见腰酸、膝软或阳痿 早泻等症者。
【不适用人群】湿热体质、痰湿体质人 群慎用。
益气固表膏
主要组成:北芪、白术、防风、桂枝、 浮小麦等。 【适用人群】气虚体质、阳虚体质人群 ,尤其适用于表气不固、自汗出者。
进膏注意事项?
服药期间还需“忌口”,一般应忌食生 冷、油腻、辛辣等不易消化及有特殊刺 激性的食物;服滋补性膏方时,不宜过 量饮茶;某些膏滋药还忌食某些食物, 如服含人参的膏时忌服生萝卜;含首乌 的膏时,忌猪、羊血及铁剂。
岭南特点十种膏方
由我院名医根据岭南气候特征和人群体 质差异,精心推出的十种膏方,可根据 自身特点选择,随开随取。
更年滋养膏
【适用人群】适用于阴虚体质者,尤其 适用于更年期男女肝肾亏虚出现腰酸、 潮热、多汗等症状者。
【不适用人群】湿热体质、痰湿体质之 人慎用。
固阳葆真膏
主要组成:熟附子、党参、肉桂、巴戟 、干姜、山萸肉、熟地、阿胶、鹿角胶 等。
固阳葆真膏
【适用人群】适用于阳虚体质、气虚体 质人群,尤其适用于中焦虚寒、肝肾不 足而见畏冷、疲倦、食寒则泻或虚寒便 秘等症者。
调肝健脾膏
主要组成:党参、茯苓、炒白术、淮山 药、柴胡、枳壳、当归、川芎、阿胶、 龟板胶等。
调肝健脾膏
【适用人群】适用于气郁体质、气虚体 质人群,尤其适用于肝郁脾虚而见情绪 不舒、焦虑、少气乏力、胸闷等症者。
【不适用人群】肝火旺盛者慎用。
省中医皮肤科协定处方

保证原创精品已受版权保护
省中医皮肤科协定处方
发热类:
1.宣消散麻黄6g 杏仁9g 苏叶9g 薄荷9 g 焦三仙各6 g番泻叶1.3g 荆芥穗9g
2. 达源散葛根9 g 柴胡9g 黄芩9g 厚朴9g 炒大白9g 草果仁9g 炒薏米24 g 潘
泻叶2g
-
1消毒饮(痤疮饮)银花308公英30地丁15黄芩9黄柏9栀子9生地15丹皮15
丹参15 紫草15 皂刺9 白芷9 ’
2双土饮(土苓饮)银花30土苓30炒槐米15生地21 丹皮15赤芍2l紫草15
连翘15板蓝根21 蛇舌草21 黄芩15
3湿热清(清热利湿饮)龙胆草9黄芩9栀子9 柴胡9 生地15 丹皮15
当归9 银花30土茯苓30 泽泻9 车前子15 甘草6
4消风饮(加味消风散)荆芥9防风9牛蒡子9生地15丹皮。
皮肤科协定方

1、风热汤(银屑病1号方):大青叶15 板蓝根15 生石膏30 知母15 银花15 连翘15 蝉衣9 牛子152、血热汤(银屑病2号方):水牛角30 生地20 丹皮30 赤芍20 生槐花15 元参15 白蒺藜30 蜂房93、湿热汤(银屑病3号方):土茯苓50 茵陈30 黄柏15 栀子9 白鲜皮15 苍术15 地肤子15 山慈菇94、变应性皮炎汤:桑叶9 丹皮30 银花15 连翘15 浮萍9 凌霄花15 黄芩9 莲子心95、痤疮方:土茯苓40 茵陈30 猪苓30 白头翁15 萆薢20 黄芩15 黄柏15 蛇舌草306、清热解毒汤:双花30 连翘15 公英15 地丁157、活血化瘀汤:苏木9 赤芍9 白芍9 红花6 桃仁9 鬼箭羽15 三棱9 莪术98、脱发方:女贞子30 旱莲草30 首乌30 当归15 生熟地15 侧柏叶20 桑椹309、多皮饮汤:地骨皮15 五加皮9 桑皮9 干姜皮9 大腹皮9 白鲜皮15 丹皮9 赤苓皮9 冬瓜皮9 扁豆皮9 川荆皮610、健发汤:炒白术12 泽泻9 猪苓15 川芎9 车前子9萆薢15 赤石脂12 白鲜皮15 桑椹15 生熟地15 首乌藤151、银屑病1号(风热型)大青叶板蓝根生石膏知母银花连翘蝉衣牛子薄荷马勃北豆根白鲜皮蛇舌草半枝莲重楼2、银屑病2号(血热型)羚羊角粉水牛角生地丹皮赤芍元参白蒺藜蜂房乌蛇白茅根桑叶银花炒槟榔生槐花3克3、银屑病3号方(湿热型)土茯苓茵陈黄柏生栀子白鲜皮苍术地肤子山慈姑黄药子苦参秦艽紫草4、银屑病4号方(血燥)白芍30克当归9克赤芍9克天麦冬各15克女贞子15克旱莲草15克桑椹15克五味子15克火麻仁15克黑芝麻15克苍术9克生苡仁30克白鲜皮9克地肤子15克蛇床子15克苦参10克蛇舌草15克5、变应性皮炎1号方桑叶9克丹皮30克银花15克浮萍9克凌霄花15克黄芩9克莲子15克牛子15克白蒺藜15克元参10克生地10克天麻9克白鲜皮9克薄荷9克防风6克6、变应性皮炎2号方丹皮30 水牛角30 黄芩9 黄柏9 山栀9 桑叶9 银花15 连翘15 大青叶9 浮萍9 木贼9白蒺藜30 荷叶9 当归9 赤芍9 丹参15益母草9 鸡内金307、痤疮方土茯苓40 茵陈30 猪苓30 白头翁15 萆薢20 黄芩15黄柏15 大黄6 蛇舌草30 银花15 公英15 当归9 赤芍9 甲珠98、白癜风(1)当归9 柴胡9 郁金9 川芎9 沙苑子30 白蒺藜骨碎补10 山慈菇9 红花6 黄药子6 丹皮15 黑蚂蚁9 生山药9 茯苓9 女贞子30 黄柏9 菟丝子10 桑白皮7 桑叶9 乌梅15(2)苍术9 黄柏9 当归9 桑椹30 生薏苡30 郁金9 女贞子30 旱莲草30 乌梅15 丹皮15 赤小豆15 白蒺藜40 乌蛇9 红花69、过敏性紫癜生山药30 生地炭30 黄芩炭15银花炭30 炒蒲黄9 水牛角30 赤芍15 丹皮30 藕节炭30 血余炭30 大小蓟各15 炒黄柏9 女贞子15 旱莲草15 地榆炭15 炒白术1510、扁平疣大青叶15 板蓝根30 紫草15 当归10 莪术10 蝉衣9 薄荷9 牛子15 二花15 连翘15 生薏苡40 木贼15 香附10 夏枯草9 海藻1511、脂溢性皮炎丹皮15 水牛角15 赤芍15 当归15 白鲜皮10 地肤子10 苦参10 银花15 连翘15 大青叶9 天麻9 土茯苓30 猪苓30 白蒺藜15 薄荷9 赤小豆30 蛇床子15 12、神经性皮炎1号方荔枝核15 枳壳30 升麻6 柴胡9 桔子核10 白蒺藜15 蝉衣9 当归9 白芍15 郁金9 珍珠母15 白鲜皮15 地肤子15 蛇床子15 黄芩9 蛇蜕913、神经性皮炎2号方当归9 赤芍9 丹参15 川芎15 柏子仁30 炒枣仁15 苍白术9 白蒺藜30白鲜皮15 地肤子15 蛇床子15 苦参10 郁金15薄荷9 天麻1514、带状疱疹后遗症板蓝根30 大青叶15马齿苋15 木贼15 香附15 鬼箭羽10秦皮15 元胡15 红花10 桃仁10 陈皮10 丹皮20 柴胡12 甘草6 川楝子15 龙胆草15 大黄(后下)9 忍冬藤1515、斑秃(血热型)女贞子15 旱莲草30 桑椹30 天麻9 桑叶9 桑白皮9 莲子心9 黄柏9 知母9 当归9 生地15 首乌15 丹皮15 生山药15 鸡内金1516、脂溢性脱发土茯苓30 猪苓30 萆薢20 丹皮15 白鲜皮15 茵陈20 天麻9 桑叶9 旱莲草30 女贞子15 首乌15 合欢花1517、急性牛皮癣18、日光性皮炎石斛15 天麦冬15 生地15 天花粉15 沙参15 黄芩6 黄连9 灯心草5 淡竹叶6 蝉衣9 薄荷6 姜蚕9 白蒺藜1519、黄褐斑当归15 赤芍10 柴胡9 郁金10 川芎15 红花6 桃仁9 泽兰6 枸杞子9 巴戟天10 龙胆草20 黄芩9 玫瑰花10 代代花10 茯苓15 冬瓜仁30过敏性紫癜急性牛皮癣挂金灯9 射干9 马勃9 青黛9 双花15 连翘10 大青叶9 板蓝根15 苍术15 土茯苓30 茵陈30 蛇舌草10 半边莲10 半枝莲10 重楼15 炒三仙15扁平苔癣全虫6 蜈蚣2条白蒺藜30 僵蚕30 莪术20 三棱20 当归15 赤芍40 防风9 荆芥9 丹参30 生苡仁30 蝉衣9 地龙9 白鲜皮30 地肤子30干燥性湿疹天麦冬30 元参30 生地15 生苡仁30 生山药30 五味子15 乌梅15 火麻仁20 黑芝麻30 白鲜皮15 地肤子15 丹皮10 乌蛇15 蝉衣10 白蒺藜15 防风10结节性红斑苍术黄柏忍冬滕红藤当归赤芍丹参莪术三棱土贝桔核生苡仁生山药怀牛膝荔枝核白茅根干燥性湿疹荆芥9 防风当归15 白芍20 首乌15 柏子仁30 炒枣仁30 黄精15 乌蛇15 薄荷9 白鲜皮10 地肤子10 丹皮5 丹参15 桑椹15 火麻仁10神经性皮炎3号白蒺藜30 僵蚕15 当归10 赤芍10 川芎10 生山药30 鸡内金30 白鲜皮10 地肤子10 白术9 茯苓9 合欢花9 苦参9 夜交藤15 蛇蜕6 乌蛇9慢性荨麻疹(晚上起)当归9 赤芍9 防风9 首乌15 白芍30 女贞子15 枳壳15 茯苓皮15 干姜皮15 五加皮15 桑白皮9 白鲜皮9 大腹皮15 青陈皮15 秦皮9 薄荷9干燥性湿疹苍术9 厚朴9 陈皮6 茯苓6 泽泻9 女贞子9 白鲜皮9 地肤子9 蛇床子9 滑石30 甘草6 薄荷9 煅龙牡15 黄柏9 徐长卿9 生苡仁30 生山药30 乌贼骨9 闭合性痤疮1号当归15 赤芍15 莪术15 半夏9 土贝15 海藻15 夏枯草15 土茯苓30 猪苓30 益母草9 地丁10 皂刺10 山慈菇9 制南星9 生苡仁30 银花15闭合性痤疮2号方海藻15 昆布15 青陈皮15 浙贝9 土茯苓30 茯苓30 猪苓30 茵陈15 土贝15 制南星9 山慈菇9 白鲜皮9 薄荷9 蛇舌草15 半边莲15 当归9 益母草9 郁金9 柴胡9结节性痒疹苍术9 白术9 丹皮30 蛇舌草10 莪术10 天麻9 黄柏9 马齿苋30 滑石30 甘草6 白鲜皮15 地肤子15 蛇床子15 赤芍15 白蒺藜30 藿香15 佩兰15 (胃复安10mg 肌注)干性神经性皮炎(手部)湿疹白蒺藜30 僵蚕15 当归10 赤芍10 生山药30 鸡内金30 川芎10 白鲜皮10 地肤子10 白术9 茯苓9 合欢花15 苦参9 夜交藤15 蛇蜕6 乌蛇9(7剂,效佳)紫癜样皮炎乌蛇15 白蒺藜30王不留15 防风炭9 当归15 川芎15 赤芍15 白茅根15 丹皮炭15 棕榈炭15 红花6 桃仁9 大小蓟15 荷叶炭15 薄荷9 白鲜皮15 地肤子15 仙鹤草10手足癣皲裂型(泡)蛇床子10 土荆皮10 地肤子苦参10 车前子15 黄精20 丁香6 五味子12 黑芝麻15 五倍子6 石榴皮10(加醋5勺)干性神经性皮炎(手部)白蒺藜30 僵蚕15 当归10 赤芍10 生山30 鸡内金30 川芎10 白鲜皮10 地肤子10 白术9 茯苓9 合欢花15苦参9 夜交藤15 蛇蜕6 乌蛇9(7剂,效佳)扁平疣(7剂愈合)桔更10 薄荷10 牛子10 大青叶15 板蓝根15 浮萍9蝉衣9 半夏9 黄芩9 马齿苋30 败酱草30 夏枯草15 木贼20 香附20 红花6 当归9(人工荨麻疹)荆芥6 防风9 生地9 赤芍9 当归15 川断9 白芍30 旱莲草15 女贞子15 薄荷9 柏子仁20 炒枣仁15 鹅不食草15 徐长卿9 辛夷9 细辛3慢性荨麻疹(与冷热无关)藿香15 苏叶6 白芷6 半夏9 陈皮9 厚朴9 桔更9 薄荷9 葛根9 防风9 荆芥9 白鲜皮10 桑白皮9 羌活6 川断10 海风藤15慢性湿疹苍术15 黄柏15 牛夕19 薏苡仁30 生山药30 白鲜皮15 地肤子15 蛇床子15 苦参10 徐长卿15 鹅不食草15 滑石30 藿香15 佩兰15 煅龙牡30 海螵蛸15 青蒿15过敏性紫癜(紫癜肾尿蛋白潜血)女贞子30 旱莲草30 生地炭15 生山药30 芡实30 覆盆子15 海螵蛸15 丹皮30 水牛角15 赤芍9 银化炭10 甘草9 桑椹30 菟丝子15 蛇舌草10 五倍子6 荷叶炭15 大小蓟炭各15 炒黄柏15 黄芩炭10急性牛皮癣挂金灯9 射干9 马勃9 青黛9 双花15 连翘10 大青叶9 板蓝根15 苍术9 土茯苓30 茵陈30 蛇舌草10 半枝莲10 半边莲10 重楼15 炒三仙各15白癜风紫草10 白芍当归10 女贞子10 首乌15 桑椹15 木瓜15 旱莲草15 补骨脂10 菟丝子10 五味子10 龙牡各20 枸杞子10 桑寄生10 木香10扁平疣方海藻15 薄荷9 昆布15 当归9 半夏9 元参15 银花15 连翘15 桔更10 夏枯草9 牛子15 蝉衣9 黄芩9 大青叶15 板蓝根15 马齿苋30荨麻疹(养血祛风)丹皮15 地骨皮15 女贞子15 旱莲草15 当归15 防风10 羌活9 薄荷9 蚕沙9 威灵仙9 老鹳草10 白鲜皮10 知母9 木蝴蝶9白癜风柴胡10 白芍10 当归10 女贞子10 首乌15 桑椹10 木瓜15 旱莲草20 补骨脂10 菟丝子10 五味子10 龙牡各20 枸杞子10 寄生10 木香10急性湿疹7剂愈马齿苋30 黄柏15 五倍子6 土茯苓15 煅龙牡15 海螵蛸15 白鲜皮10 地肤子1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消毒饮(痤疮饮)银花308公英30地丁15黄芩9黄柏9栀子9生地15丹皮15
丹参15 紫草15 皂刺9 白芷9 ’
2.双土饮(土苓饮)银花30土苓30炒槐米15生地21 丹皮15赤芍2l紫草15 连翘15板蓝根21 蛇舌草21 黄芩15
3.湿热清(清热利湿饮)龙胆草9黄芩9栀子9 柴胡9 生地15 丹皮15
当归9 银花30土茯苓30 泽泻9 车前子15 甘草6
4.消风饮(加味消风散)荆芥9防风9牛蒡子9生地15丹皮15当归9连翘15 苦参9生石膏21 大胡麻9 地肤子21 蝉衣9 苍术9 甘草6
5.祛风饮(养血祛风散)荆芥9防风9当归15白芍15生地15川芎15
刺蒺黎9 黄芪15首乌21 蝉衣9僵蚕9 地肤子21
6.化斑饮(消斑汤)柴胡15 当归9 川芎9 赤芍15 桃仁9 红花9
坤草9 姜黄9 白术9茯苓9 香附9僵蚕9桑叶15 •
7、补发饮(生发饮)熟地2l 首乌21 山萸肉15茯苓15泽泻9当归9川芎9
丹参21菟丝子15 女贞子15 旱莲草9 枸杞子9 侧柏叶9
8.白癜饮:热地15首乌15沙苑子15补骨脂10旱莲草10枸杞子10白蒺藜15 浮萍10 苍耳子10 当归10 川芎10 白芷10 甘草6 稀莶草15
9、退疣饮:麻黄6 薏米30 大青叶15 板蓝根15 紫草15 马齿苋30
蛇舌草20 黄芪20 芥穗10 红花15 香附15三棱10连翘15 双花15 甘草6 10、黑豆方:黑豆60 大风子30 白及30 大胡麻15桃仁15 地骨皮15红花15 马齿苋30 黄柏30 甘草15 硼砂15 白鲜皮30
11、凉血消风汤(清热消银汤)双花2l土苓21蛇舌草2l半枝莲21山豆根15
苦参10紫草12茜草12 旱莲草12槐米15乌梢蛇10白鲜皮21 蝉蜕10甘草10 12、化瘀消风汤(破瘀消银汤)双花2l土苓21蛇舌草21半枝莲21山豆根15
紫草12茜草12旱莲草12槐米15桃仁10红花10三棱12莪术12白鲜皮21
乌梢蛇10蝉蜕10甘草6
13、1号消风汤(清热疏风汤)双花21连翘15黄芩15山栀10生地15丹皮15 赤芍15紫草10生石膏15苦参10浮萍12菊花15白鲜皮18白蒺藜12苦参10 薄荷10甘草6
14、2号消风汤(活血消风汤)双花15连翘15黄芩15生地15丹皮15赤芍15 丹参15当归15川芎12苦参10白芷15白鲜皮18浮萍12荆芥10防风10
白蒺藜12蝉蜕10甘草6
15、3号消风汤(养血疏风汤)黄芪21双花15连翘15黄芩12当归15丹参21 赤芍21炒白芍2l川芎10白芷15白鲜皮18白蒺藜12荆芥10蝉蜕10甘草6 16、清热止痛汤(消疹止痛汤)柴胡10双花21板蓝根21龙胆草12黄芩15
山栀10丹皮15紫草12薏苡仁30车前子12(包)川楝子12元胡12川芎10
白芷15细辛3白芍21甘草6
17、生发消风汤(除湿生发汤)双花15黄芩15菊花15羌活12白鲜皮21苍术12 薏苡仁30泽泻18茯苓18菟丝子15女贞子15白芷15旱莲草10甘草6
18、除癣止痒洗药(除癣止痒洗药)藿香21生大黄21黄精21明矾21百部21
川椒21苦参21白鲜皮21
19、清热消痤汤双花21公英21黄芩15山栀10菊花15薏仁30大贝12半夏10 夏枯草12枇把叶12生地15丹皮15赤芍15 皂刺12 甘草6
20、滋肾清肝汤:双花21连翘15黄柏9知母9女贞子12旱莲草12元参12
柴胡9当归12黄芩9陈皮9云苓12甘草9
21、四重汤:灵磁石30代赭石30牡蛎30石决明30
22、清热化瘀汤:忍冬藤花各30赤小豆30泽兰9牛膝9赤芍15黄柏9生地30 公英30甘草9
23、从阴引阳汤:生麻黄15桂枝15当归12白芍9生地15何首乌30怀牛膝30 乌梢蛇12炙鳖甲9制山甲9蜈蚣2条蛇衣3莪术12霜桑叶15紫草30双花30 土苓21甘草9
24、荊防蒺藜汤:荆芥9防风9白蒺藜30蝉衣12当归12川芎9炒枳壳9麻黄9
白术9赤芍15黄芩15甘草9
25、小儿化湿汤:陈皮3苍白术各6泽泻6云苓9滑石12炒莱服子9焦槟榔9 鸡内金15生地6丹皮6黄芩9
26、三妙加味除湿汤:萆薢9川牛膝9黄柏9黄芩15双花21土茯苓21滑石30 泽泻15车前子15陈皮9
27、四重金钩汤:忍冬藤花各30当归12川芎9白芍15鸡血藤30钩藤后下9 白僵蚕9苡仁30四重汤甘草9
28、露蜂房汤:大青叶15板蓝根30紫草30苡仁30蜂房9羌活9防风9甘草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