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常用西药协定处方

合集下载

【小秘方大疗效】西医处方

【小秘方大疗效】西医处方

【小秘方大疗效】西医处方【西医处方】★①尿道炎:罗红霉素150MG + 呋喃妥因100MG + 三金片。

②阿莫西林3粒氟哌酸2粒(首次加倍)盖胃平3片在根据有无疼痛、上火、小便情况的症状的加减布洛芬,穿心莲片,6 54-2片盖胃平是一定要加的,一是可以预防其他药物引起的胃肠道的不良反应,二是它可以碱化尿液,减轻酸性尿液引起的疼痛尿道炎,一般老百姓俗称上火引起的,加用点穿心莲清热去火利湿,效果不错654-2缓解平滑肌痉挛,有效改善尿道炎的尿频,尿急,胀痛等症状。

③左氧氟沙星片2片一日三次,甲硝唑片2片一日三次,强的松2片一日三次④加替沙星0.4、阿奇霉素0.5、鱼腥草注射液100m静滴,连用五天。

再用强力霉素0.2bid、清火栀麦片4片口服一个月★口腔溃疡:1,单方:庆大针8万单位局部涂抹。

(必要时可加用地米2-4毫克。

)2,口腔溃疡散适量加用地米局部涂抹,口服V-C2片,一天三次,复合V-B2片,一天三次,西咪替丁1片,一天两次,罗红霉素1片,一天两次。

★乳腺小叶增生症:天冬素片2片 tid。

不明原因的淋巴结肿大:紫金锭几块,用醋和蛋清调糊外敷肿大处。

★.眩晕:丁咯地尔0.15+氯化钠250ml 静滴1次/日。

654 -2 10mg+5%葡萄糖250ml 静滴1次/日,疗程5天。

用1.培他啶注射液500毫升加天麻素0.6 静滴。

2.%5糖250毫升加丹参20毫升,静滴。

效果挺好。

还可以用 5%GS500ml加复方丹参20ml加利多卡因20mg静滴。

★美尼尔氏病:尼莫地平30mg 3/日倍他司汀10mg 3/日地米1.5mg 3/日西比灵 5mg 1/晚口服,效果确实不错。

★头屑过多的特效方:取5%苯扎溴铵溶液10ML,加入约20 00ML的热水中,应用此混合液洗头,反复搓揉约3分钟,再涂上洗发液反复搓揉5分钟,用清洁温水冲洗2—3次,直至干净止。

用上法治疗多例,一般1-2次即可获得治愈。

★血管神经性头痛:太极通天液l0ml tid、尼莫地平20mg加扑热息痛0.5tid。

十个中西药结合的小药方

十个中西药结合的小药方

十个中西药结合的小药方十个中西药结合的小药方1.左耳、头皮——阵性跳痛处方:阿莫西林 0.75 tid 利巴韦林 0.2 散列通 1# SNZco 2# bid举例:向某,男,58岁,2002年5月2日诊。

患者昨晚20:30,喝了两口冰冻水,接着洗了个淋浴(温热水),就上床睡觉。

约三个小时后,患者因左侧耳痛,左侧头、头皮痛,呈阵发性跳痛而痛醒。

即服家中备用药,利巴韦林0.2,扑热息痛0.5,阿莫西林0.5。

疼痛没有明显好转,第二天起床又服一次,中午又服一次,都未止到痛,仍然是阵一阵跳痛,这才来本诊所。

检查未发现特殊异常,心肺(﹣)。

即开上方2天,回去服药一次后,疼痛大有好转,又服两次,疼痛完全消失。

巩固服药一天。

治愈。

2.鼻塞,咽辣、干、痒处方: ABOB 0.3 tid 克感敏 1# VC 0.2 风寒感冒颗粒 1包利巴韦林 0.2 imst举例:杨某,男,28岁,2004年6月14日诊。

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鼻塞,咽辣呼呼的,咽干咽痒;咽壁暗红,无滤泡,双扁不大。

诊为病毒性感冒。

用上方,肌注一次,口服三天,治愈。

3.肛门疼痛,坐立皆痛处方:氟哌酸 0.4 tid 西咪替丁 0.4 SNZco 2# bid 消毒治疗液 100cc 外搽肛门部,3/a举例:辜某,男,30岁,2008年10月10日诊。

患者因肛门疼痛,坐立皆痛,来诊所求治。

检查见:截石位6——12点钟有一隆起包块,淡红色边界清楚,柔软,挤压疼痛。

诊为炎性外痔。

即用上方口服,每天早晚及便后清洗肛门一次,洗完后就搽消治液。

患者2010年6月10日来看舌炎,问及痔病一事,他说,你给的药,服完、搽完,痔疮就好了,直到现在痔疮都未复发。

4.口臭,痰咸,鼻干,夜间口干处方:阿莫西林0.5 tid 甲硝唑0.4 VC 0.2 玄麦甘桔冲剂 1包生脉冲剂 1包举例:李某,男,81岁,2009年6月9日诊。

患者这一段时间以来,口臭,不咳,痰多而咸,鼻干,夜间醒来口干,必须喝水后方能再入睡。

常用协定处方

常用协定处方

古代求嗣名方五子衍宗丸《丹溪心法》方药:菟丝子八两枸杞子、覆盆子各四两,五味子、车前子各三两。

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早米汤送下三钱。

主治:男人精虚无子,阳事不举。

七子散《备急千金要方》方药:五味子、牡荆子、菟丝子、车前子、石斛、薯蓣、生地黄、杜仲、鹿茸、远志各八铢,附子、蛇床子、川芎各六铢,山茱萸、天雄、人参、茯苓、黄芪、牛膝各三铢,桂心十铢,巴戟天十二铢,苁蓉十铢,钟乳粉八铢。

上二十四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二。

不知增至二匕,以知为度,禁如药法,不能酒者,蜜和丸服亦得。

一方加覆盆子八铢。

十子丸《证治准绳?女科》方药:槐角子、覆盆子、枸杞子、桑椹子、冬青子、菟丝子、柏子仁、没食子、蛇床子、北五味子各二两,上为末,炼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六十丸,淡盐汤下。

主治:肾虚精少无子。

庆云散《备急千金要方》方药:覆盆子、五味子各一升,天雄一两,石斛、白术各三两,桑寄生四两,天门冬九两,菟丝子一升,紫石英二两。

上九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先食,日三服。

素不耐冷者,去桑寄生加细辛四两;阳气不少而无子者,去石斛加槟榔十五枚。

阳起石丸《世医得效方》方药:阳起石火煅红研极细,鹿茸燎去毛酒煮焙,菟丝子(酒制),天雄炮去皮,韭子炒,肉苁蓉酒浸,以上各一两;覆盆子酒浸,石斛,桑寄生,沉香别研,原蚕娥酒炙,五味子,以上各半两。

上为末,酒煮糯米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盐汤或盐酒下。

赞育丹《景岳全书》方药:熟地八两,冬术八两,当归、枸杞各六两,杜仲酒炒、仙茅酒蒸,巴戟天甘草汤炒,山茱萸、淫羊藿羊脂拌炒,肉苁蓉酒洗,韭子炒黄,各四两,蛇床子微炒,制附子、肉桂各二两。

炼蜜为丸,或加人参、鹿茸亦炒。

葆真丸《证治准绳女科》方药:鹿角胶半斤,炒杜仲三两,山药、茯苓、熟地黄、菟丝子、山茱萸各一两半,北五味子、川牛膝、益智仁、远志、小茴香、川楝子、川巴戟各一两,破故纸、葫芦巴各一两,柏子仁半两,穿山甲、沉香各三钱,全蝎一钱半。

上为极细末,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

常用西药(偏方验方)

常用西药(偏方验方)

常用西药(偏方验方)
展开全文
1.史克肠虫清:每次2片,能杀灭蛔虫、钩虫等多种肠道寄生虫的成虫、虫卵和幼虫。

2.驱蛔灵:①驱蛔:成人每日3-
3.5克;儿童100-150毫克/公斤/日(最多不超过
4.0克),连服2日。

②驱蛲:成人每次1.0-1.2克,一日2次;儿童50毫克/公斤/日,每日总量不超过2.O克,早晚分服。

连服7-10天。

3.灭虫宁:成人每次半空腹服3.0克,儿童每岁0.2-O.3克(一次至多不超过3.0克)。

严重感染区可连服2日,主要用于驱钩虫。

4.驱虫净:驱蛔:成人150毫克,儿童3毫克/公斤,睡前一次顿服,便秘者加服泻药。

驱钩:成人、儿童均按2毫克/公斤计,睡前顿服,连用3日。

驱蛲:每日顿服1毫克/公厅,连服1周。

5.灭绦灵:成人2.0-3.0克/日,分2次服,先后间隔1小时,宜嚼碎吞服,2小时后服硫酸镁导泻。

常用西药协定处方

常用西药协定处方

常用西药协定处方一常用西药协定处方上感佳速效伤风胶囊0.3gX6粒严迪片75mgX4片病毒灵片0.1gX6片维生素C片0.1gX6片潘生丁片25mgX3片共研细末分成6包,每次一包,每日二次.(为了较快消除患者的感冒症状,可加入地塞米松片3片)腹泻停(止泻停)思密达3gx3袋维生素B1片10mgX6片强的松片5mgX3片654—2片5mgX3片吡哌酸片0.25gx3片鞣酸蛋白片0.3gX12片上感合剂1号+复方氨基比林针2ml(发热者)直肠滴入或注入,每天二次。

上感合剂3号上感合剂1号+复方氨基比林针2ml+柴胡针2ml(流感发热者)直肠滴入或注入,每天二次。

上感合剂4号上感合剂1号+头孢拉定针0.5g合并扁桃体炎或支气管炎者直肠滴入或注入,每天二次。

上感合剂5号上感合剂1号+头孢噻肟钠针1.0g合并扁桃体炎或支气管炎者直肠滴入或注入,每天二次。

上感合剂6号上感合剂1号+头孢曲松针1.0g合并扁桃体炎或支气管炎者直肠滴入或注入,每天二次。

三、肠炎灵合剂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慢性肠炎、细菌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急慢性盆腔炎、泌尿系感染等疾病。

(注意:对环丙沙星针过敏者,可用0.9%N.S代替)肠炎灵合剂1号0.2%环丙沙星注射液100ml丁胺卡那针0.4g地塞米松针mg654—2针mg直肠滴入或注入,每天二次。

肠炎灵合剂2号肠炎灵合剂1号+爱茂尔针2—4ml+或胃复安针5---10mg(伴恶心呕吐者)直肠滴入或注入,每天二次。

肠炎灵合剂3号肠炎灵合剂1号+复方氨基比林针2ml(伴发热热者)直肠滴入或注入,每天二次。

四、风疹灵合剂扑尔敏针10mg维生素C针2.0g10%葡萄糖酸钙针10---20ml直肠滴入或注入,每天二次。

适应症: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慢性寻麻疹、湿疹、药物性皮炎、过敏性皮炎等。

五、佝偻灵合剂1号维丁胶性钙针1ml维生素C针0.5---1.0g直肠滴入或注入,每天二次。

适用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协定处方一百个

协定处方一百个

协定处方一百个协定处方一百个上呼吸道感染(咽炎、扁桃体炎)组方牛蒡子12金银花18 连翘12 桔梗12 玄参12 射干10蝉蜕9 生地12 丹皮9 天冬10 枸杞子15 紫花地丁12加减⑴高热加减:汗多加生石膏24知母12,汗少加薄荷6,羌活12⑵便秘加大黄12(后下)⑶痰热加天竺黄12 浙贝15 ⑷痰多者加法夏12 全瓜萎12⑸感风寒,加麻黄8 附子6 细辛9支气管哮喘(哮喘)①冷哮炙麻黄10 白芥子9 干姜9 苏子12 法夏12 杏仁10 陈皮15 补骨脂15 紫苏9 款冬花10 射干8 桔梗12 黄芪18淮山18 五味子9②热哮鱼腥草30 蒲公英15 黄芩12 冬瓜仁12 地龙12 杏仁12 桑白皮15炙麻黄10 薄荷8(后下)石菖蒲10 五味子9金银花15 加减⑴风寒重加细辛6 ⑵高热烦渴,痰多色黄加生石膏30(先煎)青天葵15薄荷8(后下)⑶阳气暴脱,加高丽参12(另炖)⑷食少纳闷,加麦芽15 鸡内金12 白术15急性支气管炎①风寒咳嗽(基本方)紫苏10 杏仁10 桔梗12前胡12 陈皮15 枳壳9 紫菀12 云苓15 麻黄8 百部12②风热咳嗽(基本方)桑叶12 菊花15薄荷8(后下)杏仁10 桔梗10 连翘12 芦根15 牛蒡子12 板蓝根12 沙参15③温燥咳嗽(干咳)(基本方)桑叶10 沙参12雪梨皮12杏仁9 瓜蒌仁15 玄参12 马勃8 麦冬10 玉竹15 丹皮8 知母10慢性支气管炎①急性发作期(类似于急性支气管炎方)②缓解期荆芥10 百部10 杏仁9 浙贝10款冬花8陈皮12 炙甘草5 紫菀12 鱼腥草18 桔梗12 橘红6加减⑴风热咳嗽:加桑叶12 菊花18 金银花15⑵风寒咳嗽:加防风10 紫苏12⑶肺热咳嗽:加桑白皮12 黄芩9 枇杷叶10⑷痰浊阻肺:加苏子15 莱菔子12⑸肺气虚:加黄芪25 党参15⑹脾胃虚弱者:加白术10 党参20⑺肾气虚:加补骨脂12 山萸肉12 淮山15肺炎(肺热、胸痛)金银花15 连翘15 鱼腥草15 瓜蒌皮15 芦根20牛蒡子12 桔梗10 黄芩10 穿心莲10加减:⑴热盛者:加生石膏30 青天葵12⑵咳甚加杏仁10⑶痰稠加天竺黄12 川贝5⑷咳血加白茅根15 侧柏叶15⑸神昏谵语者:加安宫牛黄丸(按说明书用量)⑹便秘者加大黄8 枳实12⑺阴虚加麦冬15 生地20 玄参12⑻气虚加太子参15 党参20⑼胸痛加三七末3克(冲服)郁金12⑽自汗加乌梅12 浮小麦18⑾口干有痰者加天花粉18⑿低热明显者加白薇15 青蒿9⒀元气大衰者加高丽参10克(另炖)熟附子12 黄芪25 五味子9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柴胡12 延胡索10 川楝子15 蒲公英24 白花蛇舌草18 沙参15 川连8 三七末3(冲服)丹参10 浙贝10 黄芪20 党参18台乌12 香附1 0加减⑴吞酸严重加瓦楞子30 鱼古15⑵有黑便加蒲黄12 侧柏叶15⑶有恶心症状加陈皮12 竹茹12⑷胃热盛加黄芩10 丹皮10⑸胃阴虚者加麦冬12 石斛9⑹湿重者加云苓15 泽泻12慢性胃炎(痞满、胃脘痛)香附10 百合25 台乌12 砂仁8 没药9 白术15 党参15 蒲公英2 0 半枝莲10 麦冬10 淮山15 延胡索12白花蛇舌草12加减:⑴吞酸明显加鱼古15 瓦楞子30⑵食滞纳呆加莱菔子12 布楂叶12⑶便秘者加川朴15 槟榔15⑷四肢寒冷加肉桂3 熟附子10⑸湿热重加防己15 关木通5⑹口干口渴甚加天花粉15 知母10⑺出现黑便者加侧柏叶15 蒲黄8 阿胶12(烊化急性胃炎(胃脘痛)大黄8 黄芩12 党参24 白术15 黄芪20 云苓15 陈皮10 沙参18茜草根15 天花粉12 紫苏10 广藿香12(后下)薏苡仁20加减⑴腹胀者加神曲10 麦芽10 鸡内金12 减大黄为4⑵便血严重加蒲黄12 仙鹤草12⑶呕吐频繁者加法夏10 竹茹12⑷里虚加熟附子8 山萸肉10 去大黄⑸胃酸过多加瓦楞子30 鱼古15萎缩性胃炎沙参10 麦冬12 丹参12 川芎8 石斛9 砂仁10 川朴花8 白术15淮山15 黄芪18 党参15 台乌10 莱菔子12延胡索10 佛手8胃下垂黄芪30 党参20 白花蛇舌草20 川楝子9 白芍 10 炙甘草5 升麻9玉竹18 枸杞子12 川芎10 牛膝12香附10加减⑴吞酸加瓦楞子25 鱼古15⑵胃纳差、喜温者加高良姜10 白豆蔻10⑶胃热重者加川连8 野菊花10急性肠炎( 泄泻、霍乱)广藿香12 葛根12 白头翁15 苍术15 金银花12 神曲12 法厦10白术12 云苓15 白豆蔻10 川朴8慢性腹泻(泄泻)广藿香12 白豆蔻8 云苓15 川朴8 白芍12白术12 陈皮9 党参12 乌梅10 淮山15加减⑴水饮留肠者,加防己15 车前子9⑵久泻肠结瘀阻,加川芎10 当归9⑶肾虚泄泻,加破败纸15 补骨脂12 山萸肉10功能性便秘麻子仁20 川朴12 白芍12 肉苁蓉15 首乌20 柴胡9加减⑴燥热便秘,加大黄10 生地20⑵气滞型便秘,加木香12(后下) 沉香9(后下) 去麻子仁⑶气虚型便秘,加党参15 黄芪18 陈皮10 去麻子仁⑷血虚型便秘,加当归15 桃仁12⑸肾虚型便秘加牛膝12 熟地20 去麻子仁⑹阴虚便秘加生地30 丹皮12 泽泻12 去麻子仁和首乌慢性胆囊炎龙胆草15 山栀子15 柴胡12 延胡索15 白芍12 广木香9 大青叶9金钱草15 鸡内金10 郁金15 薏苡仁20 云苓15 蒲公英10 加减⑴腹胀者加大腹皮10 苏梗10⑵胃纳差加焦谷芽10 山楂12 神曲10⑶热盛而便秘者,加大黄10(后下)全瓜萎12⑷恶心呕吐者,加竹茹12 法夏10⑸夜尿频、腰痛,五更泄泻者,加熟附子8 干姜8 吴茱萸10 去延胡索、蒲公英肠粘连木香12 香附12 郁金9 枳壳9 白花蛇舌草15 大黄15(后下)白芍18 川朴9 川连6 丹参18 大枣20 白术15 延胡索6川芎9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治法温补脾肾、涩肠止泻秦皮12 白芍15 黄芩10 苍术12 吴茱萸8 台乌15 五味子9 党参15加减⑴腹痛甚,加郁金15 延胡索15⑵大便稀溏,加厚朴12 薏苡仁20 白豆蔻10⑶脘胀纳呆,加布渣叶15 鸡内金15⑷身热、烦渴,加金银花15 败酱草20⑸若出血量多,血为鲜红者则加地榆15 槐花15 侧柏叶12⑹泄泻日久,直肠脱出者加黄芪30 升麻9 柴胡10急性胆囊炎龙胆草12 山栀子12 茵陈20 金钱草25 柴胡12 大青叶10 白芍15加减⑴便秘加川朴15 大黄10(后下)⑵有胆结石者加海金砂15 鸡内金12 金钱草加重为35克⑶胁肋剧痛,加川楝子10 延胡索9⑷黄疽明显,加田基黄30 溪黄草25⑸火热伤阴者,加生地15 玄参15 天花粉12⑹高热者加石膏30 青天葵15尿路感染(“淋证”)方一关木通5 车前草15 滑石15 大黄8 白花蛇舌草20 云苓15 淮山1 5 白术12 黄柏12 黄芪20 菟丝子12加减1.小便涩痛,加广藿香6 海金沙20 石苇252.出觋血尿,加小蓟25 白茅根303.白细胞增多者,加蒲公英30 鹿衔草10 穿心莲104.尿蛋白较多者,加石苇30 玉米须20 萆解255.尿中含有红细胞,加地榆24 马鞭草30 蚕豆花306.腰痛甚,加巴戟10 杜仲107.阴虚火旺者加地骨皮15 玄参15 蒲公英30方二野菊花15 汉防己12 淮山15 云苓15 泽泻12 防风9 桔梗10白茅根18 黄柏10 麻黄8 桑白皮10加减1.尿蛋白流失过多,加玉米须30 薏米30 蝉蜕62.腰痛者加杜仲15 徐长卿153.血尿过多,加大蓟15 小蓟15 贯仲184.小便不利者,加桑白皮15 薏米30 玉米须255.水肿喘急者,加法夏12 葶苈子15 全瓜蒌156.兼外感风寒者,加紫苏10 荆芥12 蝉蜕10方三中医学认为该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外感病邪日久伤及脏腑,从而导致水液运化、气化失调所致;亦会因劳累、房事耗伤脾肾而发病。

小儿灌肠疗法

小儿灌肠疗法

一常用西药协定处方上感佳速效伤风胶囊0.3gX6粒严迪片75mgX4片病毒灵片0.1gX6片维生素C片0.1gX6片潘生丁片 25mgX3片共研细末分成6包,每次一包,每日二次.(为了较快消除患者的感冒症状,可加入地塞米松片3片) 腹泻停(止泻停)思密达3gx3袋维生素B1片10mgX6片强的松片5mgX3片654—2片5mgX3片吡哌酸片0.25gx3片鞣酸蛋白片0.3gX12片共研细末分成6包,每次一包,每日二次请注意:炎热天气季节,维生素C片容易变质,可用浙贝母3g代替。

特告!止喘散1号(止咳散1号或止嗽散1号)速效伤风胶囊0.3gX6粒严迪片75mgX4片地塞米松片0.75mgX3片盐酸异丙嗪片12.5mgX3片舒喘灵片2.4mgX3片浙贝母3.5g共研细末分成6包,每次一包,每日二次适应病程初期的小儿支气管炎、小儿肺炎。

止喘散2号(止咳散2号或止嗽散2号)速效伤风胶囊0.3gX6粒严迪片75mgX4片地塞米松片0.75mgX3片盐酸异丙嗪片12.5mgX3片舒喘灵片2.4mgX3片川贝母3.5g共研细末分成6包,每次一包,每日二次适应病程较久的小儿支气管炎、小儿肺炎。

二常用中药处方及中药药袋的制备肺炎宁散1号麻黄3杏仁6生石膏12甘草6款冬花6桑白皮6全瓜蒌15黄芩6海浮石12葶苈子6金银花10连翘6鱼腥草15板兰根15麦冬6茯苓6大枣10浙贝母10制法:共研细末,用热茶滤纸包装,30g/包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宣肺化痰止咳平喘适应症:初期小儿上感、肺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用法;肺炎宁散一包加水350ml---400ml浸泡10分钟,武火煎开10---20分钟,文火煎熬浓缩至120—130ml过滤取汁,装瓶备用。

肺炎宁散2号麻黄3杏仁6生石膏12甘草6款冬花6桑白皮6全瓜蒌15黄芩6海浮石12葶苈子6金银花10连翘6鱼腥草15板兰根15麦冬6茯苓6大枣10川贝母10制法:共研细末,用热茶滤纸包装,30g/包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宣肺化痰止咳平喘适应症:恢复期小儿上感、肺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用法;肺炎宁散一包加水350ml---400ml浸泡10分钟,武火煎开10---20分钟,文火煎熬浓缩至120—130ml过滤取汁,装瓶备用。

全科医生处方

全科医生处方

全科医生处方消化系统一,慢性胃炎处方:枸橼酸铋钾 120mg 每日4次阿莫西林 0.4 bid法莫替丁 20mg qd or 每晚一次硫糖铝 1g tid西沙比利 5mg tid二,消化性溃疡(一)十二指肠溃疡处方:雷尼替丁 150mg 早晚各一次或300mg 每晚一次或法莫替丁 20mg 早晚各一次或40mg 每晚一次或奥美拉唑 20mg qd or 每晚一次阿莫西林 0.5 bid甲硝唑 0.4 bid(二)胃溃疡处方:每晚一次早晚各一次或40mg 每晚一次枸橼酸铋钾 120mg 每日4次 bid或硫糖铝 1g tid+每晚一次西沙比利 5mg tid(三)溃疡复发的药物预防处方:西咪替丁 400mg 每晚一次或雷尼替丁 150mg 每晚一次或法莫替丁 20mg 每晚一次三,溃疡性结肠炎(一)轻,中型病例首选柳氮磺吡啶处方:柳氮磺吡啶 1~1.5g 每日4次或柳氮磺吡啶栓剂 1支塞肛每晚一次(二)重型及暴发性病例处方:氢化可的松 200mg静滴 qd*7天10%葡萄糖液 500ml一周后改用:泼尼松 30mg qd病情控制后逐步递减至:泼尼松 10mg qd(三)如果病变局限在直肠和左半结肠,排便次数亦不多,则可选用药物作保留灌肠处方:半琥珀酸钠氢化可的松 100mg保留灌肠,每晚一次0.9%生理盐水 100ml或结肠宁 1支保留灌肠,每晚一次0.9%生理盐水 100ml(四)免疫治疗处方:硫唑嘌呤 25mg tid四,肝硬变(一)一般药物治疗处方:维生素C 0.1 tid维生素E 0.1 tid复合维生素B 1~2片 tid葡醛内酯 0.1 tid(二)肝硬变腹水的治疗1.限制水钠摄入:氯化钠 1.2~2.0g/d进水量:1000ml/d (如有显著低钠血症,则限制在500ml/d以内)2.增加水钠排泄螺内酯 20~40mg tid无效时加用氢氯噻嗪 25mg tid或呋塞米 20mg tid(也可呋塞米20mg肌注或缓慢静注1~2次/d)利尿剂无效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常用西药协定处方上感佳速效伤风胶囊0.3gX6粒严迪片75mgX4片病毒灵片0.1gX6片维生素C片0.1gX6片潘生丁片25mgX3片共研细末分成6包每次一包每日二次.(为了较快消除患者的感冒症状可加入地塞米松片3片) 腹泻停(止泻停)思密达3gx3袋维生素B1片10mgX6片强的松片5mgX3片654—2片5mgX3片吡哌酸片0.25gx3片鞣酸蛋白片0.3gX12片上感合剂1号+复方氨基比林针2ml(发热者)直肠滴入或注入,每天二次。

上感合剂3号上感合剂1号+复方氨基比林针2ml+柴胡针2ml(流感发热者)直肠滴入或注入,每天二次。

上感合剂4号上感合剂1号+头孢拉定针0.5g合并扁桃体炎或支气管炎者直肠滴入或注入,每天二次。

上感合剂5号上感合剂1号+头孢噻肟钠针1.0g合并扁桃体炎或支气管炎者直肠滴入或注入,每天二次。

上感合剂6号上感合剂1号+头孢曲松针1.0g合并扁桃体炎或支气管炎者直肠滴入或注入,每天二次。

三、肠炎灵合剂适用于各种噎因引起的急慢性肠炎、细菌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急慢性盆腔炎、泌尿系感染等疾病。

(注意:对环丙沙星针过敏者,可用0.9%N.S代替)肠炎灵合剂1号0.2%环丙沙星注射液100ml丁胺卡那针0.4g地塞米松针mg654—2针mg直肠滴入或注入,每天二次。

肠炎灵合剂2号肠炎灵合剂1号+爱茂尔针2—4ml+或胃复安针5---10mg(伴恶心呕吐者)直肠滴入或注入,每天二次。

肠炎灵合剂3号肠炎灵合剂1号+复方氨基比林针2ml(伴发热热者)直肠滴入或注入,每天二次。

四、风疹灵合剂扑尔敏针10mg维生素C针2.0g10%葡萄糖酸钙针10---20ml直肠滴入或注入,每天二次。

适迎症:各种噎因引起的急慢性寻麻疹、湿疹、药物性皮炎、过敏性皮炎等。

五、佝偻灵合剂1号维丁胶性钙针1ml维生素C针0.5---1.0g直肠滴入或注入,每天二次。

适用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六、佝偻灵合剂2号佝偻灵合剂1号(贫血者)+维生素B12针1—2ml+叶酸片5---10mg直肠滴入或注入,每天二次。

适用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及巨幼红细胞缺乏性贫血。

在基层卫生所,临时没有中药制剂的情况下,可选用下列药液作为直肠滴入或注入的辅助药液,加入配制好的药物中(如:上感佳、止喘散等其它药物)同样可以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1.双黄连口服液或注射液2.复方大青叶合剂3.清开林注射液4.银黄口服液5.穿琥宁注射液6. 0.9%N.S白头翁加味止痢散白头翁15黄连10黄柏10秦皮10砂仁10山楂15木香10米壳10金银花15连翘10甘草10制法:共研细末,用热茶滤纸包装,30g/包用法;取药物二包加水600ml---800ml浸泡10分钟,武火煎开10---20分钟,文火煎熬浓缩至250—260ml过滤取汁,装瓶备用。

适迎症:急性细菌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

1. 急性细菌性痢疾(取上述药液100ml+吡哌酸片0.75g+呋喃坐酮片0.2g+654—2片10mg 共研细末)直肠滴入或注入,每天二次。

2. 溃疡性结肠炎(取上述药液100ml+吡哌酸片0.75g+呋喃坐酮片0.2g+654—2片10mg+思密达6g3. +锡类散0.6g+丁胺卡那针0.4g共研细末)直肠滴入或注入,每天二次。

注意:对愉氨腹症患者疑有肠坏死、穿孔者禁用!可腹消炎灵1号方红藤15 金银花15 蒲公英15 连翘10 丹皮10 赤芍10 桃仁10 川楝子10 大黄10 甘草10制法:共研细末,用热茶滤纸包装,30g/包用法;取药物二包加水600ml---800ml浸泡10分钟,武火煎开10---20分钟,文火煎熬浓缩至250—260ml过滤取汁,装瓶备用。

适迎症: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取上述药液100ml+严迪150mg或环丙沙星片0.5g)直肠滴入或注入,每天二次。

注意:对愉氨腹症患者疑有肠坏死、穿孔者禁用!可腹消炎灵2号方丹参10 败酱草10 薏米仁6 桃仁6 黄柏6 红藤15 甘草6 肉桂2 益母草15金银花15 蒲公英15 白花蛇舌草12 丹皮6 赤芍10 玄胡索6 续断6 桑寄生10制法:共研细末,用热茶滤纸包装,30g/包用法;取药物二包加水600ml---800ml浸泡10分钟,武火煎开10---20分钟,文火煎熬浓缩至250—260ml过滤取汁,装瓶备用。

直肠滴入或注入,每天二次。

注意:妇女月经期、产褥期、对愉氨腹症患者疑有肠坏死、穿孔者禁用!前列康散当归15 赤芍15 茯苓15 红花12 穿山甲10 桃仁12 金银花15 龟板10王不留行20 败酱草20 泽泻15 泽兰15 玄胡索15 透骨草15 大枣15制法:共研细末,用热茶滤纸包装,30g/包用法;取药物二包加水600ml---800ml浸泡10分钟,武火煎开10---20分钟,文火煎熬浓缩至250—260ml过滤取汁,装瓶备用。

适迎症: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等(取上述药液100ml+严迪150mg或环丙沙星片0.5g)直肠滴入或注入,每天二次。

注意:对于尿潴留、急腹症患者疑有肠坏死、穿孔者禁用!如何较好的将直肠滴入于直肠注入技术迎用于临床?通过学习,大家都杠想把学到的技术迅速的转化为生产力,尽可能的运用于临床,大家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往往是欲速则不达。

从多年培训的经验总结来看,在开展直肠滴入于直肠注入疗法之前,学员们要注意以下几点:一、必须先配制好一些必需的器具、设备和药物---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二、首先要熟练掌握技术操作要领(多看光盘)万事在备、有备无患、遇事不慌、操作不乱!三、刚开展时,一些必需的器具、设备和药物可能不齐全.因此,要因地制宜,没有中草药,可以先用西药来开展工作,逐步扩大影响,循序渐进。

四、开展直肠滴入于直肠注入技术疗法时,首先要选择病情较轻的患者,选择自几认为一到二次能够治愈的患者,千万不能便特开花,要等技术于临床效果检验和对比之后,总结经验,逐步扩大影响后,在普遍广泛地迎用于临床。

特别注意事项除要选择自几认为能够一次治疗成功的病例外,还迎该掌握以下要点:1. 直肠滴入或直肠注入药物前,需嘱咐患者先行排便。

2. 腹泻较严重的患者,暂时不适宜迎用直肠滴入于直肠注入疗法。

3. 在操作时,药液流而不畅时,可将导尿管向外抽动或向里轻轻插入即可。

4. 控制药液温度在35—40度之间,温度过高或过低,患者均可出现便意。

5. 药液中加入2%利多卡因针1ml,可以减缓肠道蠕动。

6. 根据资料报道,直肠给药20分钟后,药物的有效成份已吸收2/3,一般情况下,直肠给药超过20分钟而排出药物者,可以不用重复给药。

7. 药物片剂一定要研细,防止堵塞导尿管(药物越细其生物利用度越高-----这就是所谓的高科技-----纳米技术)8. 需要做皮肤过敏实雁棠药物,必须在皮肤过敏实验阴性的前提下,才可以使用该药物。

直肠用药后,如果出现过敏反迎,则按药物过敏反迎尽快处理。

适迎症:急、慢性盆腔炎(取上述药液100ml+严迪150mg或环丙沙星片0.5g)共研细末分成6包每次一包每日二次请注意:炎热天气季节,维生素C片容易变质,可用浙贝母3g代替。

特告!止喘散1号(止咳散1号或止嗽散1号)速效伤风胶囊0.3gX6粒严迪片75mgX4片地塞米松片0.75mgX3片盐酸异丙嗪片12.5mgX3片舒喘灵片2.4mgX3片浙贝母3.5g共研细末分成6包每次一包每日二次适迎病程初期的小儿支气管炎、小儿肺炎。

止喘散2号(止咳散2号或止嗽散2号)速效伤风胶囊0.3gX6粒严迪片75mgX4片地塞米松片0.75mgX3片盐酸异丙嗪片12.5mgX3片舒喘灵片2.4mgX3片川贝母3.5g共研细末分成6包每次一包每日二次适迎病程较久的小儿支气管炎、小儿肺炎。

二常用中药处方及中药药袋的制备肺炎宁散1号麻黄3杏仁6生石膏12甘草6款冬花6桑白皮6全瓜蒌15黄芩6海浮石12葶苈子6金银花10连翘6鱼腥草15板兰根15麦冬6茯苓6大枣10浙贝母10制法:共研细末,用热茶滤纸包装,30g/包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宣肺化痰止咳平喘适迎症:初期小儿上感、肺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用法;肺炎宁散一包加水350ml---400ml浸泡10分钟,武火煎开10---20分钟,文火煎熬浓缩至120—130ml过滤取汁,装瓶备用。

肺炎宁散2号麻黄3杏仁6生石膏12甘草6款冬花6桑白皮6全瓜蒌15黄芩6海浮石12葶苈子6金银花10连翘6鱼腥草15板兰根15麦冬6茯苓6大枣10川贝母10制法:共研细末,用热茶滤纸包装,30g/包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宣肺化痰止咳平喘适迎症:恢复期小儿上感、肺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用法;肺炎宁散一包加水350ml---400ml浸泡10分钟,武火煎开10---20分钟,文火煎熬浓缩至120—130ml过滤取汁,装瓶备用。

香苏感冒散香附12苏叶10陈皮10藿香15金银花15厚朴10白芷10半夏10桔梗10柴胡10连翘10香薷12滑石15板兰根15苍术10大枣12甘草10制法:共研细末,用热茶滤纸包装,30g/包功能主治:疏风清热解表化湿宣肺化痰理气和中适迎症:四时感冒不论风寒、风热、夹暑、夹燥皆可,尤以胃肠型感冒、夏令感冒为佳!用法;香苏感冒散一包加水350ml---400ml,生姜一片浸泡10分钟,武火煎开10---20分钟,文火煎熬浓缩至120—130ml过滤取汁,装瓶备用。

小儿肠炎灵散葛根12黄芩6炒白术6炒山药6炒车前子6黄连3黄柏3半夏3茯苓3木香3青皮3陈皮3甘草3制法:共研细末,用热茶滤纸包装,30g/包适迎症:各种病因引起的婴幼儿腹泻用法;小儿肠炎灵散一包加水350ml---400ml浸泡10分钟,武火煎开10---20分钟,文火煎熬浓缩至120—130ml过滤取汁,装瓶备用。

上述四种中药药袋均可以迎用于直肠滴入或直肠注入给药和口服给药,对能够口服给药的患者,均可以加入适当的冰糖调味后口服,临床疗效颇佳!常用西药合剂的配制一、解热合剂适迎于一般性的感冒。

解热合剂1号复方氨基比林针2ml柴胡针2ml地塞米松针2mg适迎症:T37.5—38.5度直肠滴入或注入,每天二次。

解热合剂2号解热合剂1号+双黄连针10—20ml适迎症:T38.5—39度直肠滴入或注入,每天二次。

解热合剂3号解热合剂1号+清开林针10—20ml适迎症:T39度以上。

直肠滴入或注入,每天二次。

二、上感合剂适用于各种噎因引起的上感、扁桃体炎、支气管炎等。

上感合剂1号扑尔敏针2mg利巴韦林针0.1g地塞米松针2mg维生素C针g直肠滴入或注入,每天二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