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 第二单元 第6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6课西方的文官制度(共25张ppt)

背景一:中古时期恩赐制的弊端
由于“恩赐制”的影响,英国文官系统相当紊乱……多年来,文官管理缺少统一有效的管理监督,升迁、使用、奖惩和任免缺少常规章法,人员调配不当,工作时间长短不一。有的部门每日仅工作5—6小时,众人懒散,浮游度日。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思考】恩赐制带来的弊端?
高级文官
咸鱼混日子
小故事:首相帕麦斯顿荐举一个亲信参加文官考试,结果落选。英国文官委员会依法办事,不但拒绝了首相的“私下关照”,甚至不准其索取试卷回家查看。
阿谀奉承
公开考试择优录用
公开支持A党
不站队不参与
政治中立官纪严明
材料六:任何公务人员不因此而承担向政治基金会捐款的义务,也不因此承担提供政治服务的义务。他们不因拒绝上述捐款和服务而受到歧视。 任何公务人员都没有权利利用职权或个人影响去强迫别人或别的团体采取政治行动。 ——《美国文官法》(1883年1月)阅读材料,思考美国文官制的核心原则是什么?
第6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
统编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课标要求】(1)了解中国科举制与西方近代文官制度的渊源关系;(2)知道西方近代文官制度的特点以及对近现代中国公务员制度的影响。
一、西方文官制度出现的背景
18世纪初
19世纪初
1853年
1854年
1855年
1870年
④导火线由于政府机构混乱,官员昏庸无能,导致英军在克里米亚战争中伤亡惨重。
◎克里米亚战争英军营地
18世纪初
19世纪初
1853年
1854年
1855年
1870年
《关于建立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诺斯科特-屈威廉报告)1854年,英国财政部两名官员在对英国政府的官吏状况进行全调查后,提出该报告。他们尖锐批评在英国,很多官员进入政府是凭借个人关系而非工作能力,提议应实行公开考试竞争,择优录取,建立以人的才能为标准的文官制度,提升文官素质。这份报告奠定了后来英国文官制度的基础。
第6课西方的文官制度(教学课件)——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问题点拨
材料一:西方实行文官职务常任制,规定文官从被录用到退休,非因违法津 职不得随意被免职或停职,保证文官的职位、去留、待遇、前程不受学派政 治斗争的影响。
——摘编自顾新生(近代西方资产阶级的文官制度)
材料二:现如今,中国的公务员制度也在吸收中国传统人事制度合理成分和 借鉴西方文官制度的基础上得以基本确立,并于2005年颁布《公务员法》, 反观我国现行的公务员制度,不仅具有与西方接轨的共性一面,还具有自身 不同于西方的个性之处。
材料:1688年光荣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和资本主义民主政治。为了克 服政治上“政党分赃制”带来的政治混乱和提高官员行政素质,保证政党 轮流执政背景下行政工作连续性和稳定性,英国实行了文官制度,逐渐成 为英国民主政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石。在文官制度中,考试制度又是文 官制度的核心和支柱,英国文官制度的建立就是以考试制度的建立为开端 的。1870年,英国政府颁布枢密院令,规定“凡未经考试并持有合格证书 的一律不得从事任何事务性官职”,标志着以考试任职为核心的英国文官 制度的正式确立。 (1)英国确立的原因:君主立—宪—制摘度编的自确吴立湖;《“英政国党文分官赃考制试”制带度来的的演弊变》 端;工业革命的发展要求提高官员行政素质;政党政治的成熟和社会发展 分的析需:求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从确立的原因方面进行中英对比,分析说明
“(西2)方中资国本确主立义的国原家因的:文为官了制强度化决君不主是专中制国中古央代集文权官制制度度;的保简证单封再建现经”济。
发展和繁荣;巩固儒家思想的长期独尊地位。
西方文官制度 的建立
二、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
建立过程
18世纪 初
英国
议会开始限制 国王任命官员
权力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6课西方的文官制度(共25张ppt)

2.英国建立文官制度的历程:最早
第政二府克1个腐8里7关败0米于无亚年文战能6官月争。失体4三败制日万的改,五一革格千个的拉名重枢斯英要密顿军原院颁士因命布兵是令了围 。攻它塞规瓦定斯∶托波尔要塞,却只有不到半数 能够①回通国过。公士开兵竞们争忍考受试严录冬用的文暴官雨(,少却 数得最不高到级像文样官的除补外给)和;医疗救助,竟有一 万六②千多将人文死官于分后为勤高的低短两缺级。,这高使级得文全官 负国责人执民行极政其策愤,慨低,级并文在官议负员责们办的理强日烈常攻 事击务下;,使得当时的内阁被迫辞职。
一、西方文官制度出现的背景
中古时期
资本主义初期
庄园时代
5-13世纪 无专门 政府官员
王权时代
14-17世纪 恩赐官爵制
议会时代
17-18世纪 个人恩惠制
18世纪后 政党分肥制
庄园是基本治理 单位,管理主要 依靠教士和封建 领主,封建主直 接统治人民。
1、历史:传统选 官制度存在弊端, 阻碍社会发展。
思考点:为什么说工业革命推动了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
(1)工业革命后,经济规模扩大,社会分工更为复杂→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 政府管理的社会事务增多,国家管理职能急剧扩展,管理的事务也越来越复杂, 亟须建立有能力、能迅速处理日常事务的职业官僚体系
(2)工业革命后,政党竞争更加激烈,政府(内阁)官员更换频繁,需要有 能保证政府工作稳定性和持续性的(文职)管理队伍 (3)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逐渐掌握政权,要求建立廉洁高效的文官队伍
第6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教学设计)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第6课《西方的文官制度》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属于选择性必修1教材第二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的第2课,在本单元中具有承上启下的特点,上承中国古代的科举制,下启近现代中国公务员制度。
也就是说,近代西方的文官制度是受到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影响;同时,西方近代文官制度又对近现代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产生重要影响。
本课书讲了三个子目——西方文官制度出现的背景、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和影响。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探索和建立起考试选拔的文官制度,以规避政党更替造成的政府工作动荡。
各国国情不同,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方式各异,但也呈现出相互学习、借鉴的特点。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内容涉及世界历史相关背景知识,以及政治学的理论知识,如政务官、事务官等名词,对于高二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三、课标要求了解中国科举制与西方近代文官制度渊源关系,知道西方近代文官制度的特点四、学习目标通过搜集、整理关于近代西方文官制度的相关史料,了解西方近代文官制度与中国科举制度的渊源关系;认识西方文官制度是适应资本主义发展写需要而出现的必然性;认识西方文官制度不受党派干涉、公开竞争考试自由录用的特点;辨正认识近代西方文官制度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和和政府行政效率的积极作用以及依然存在一些负面的消极影响。
五、重难点1.教学重点:西方文官制度的背景、过程及影响2.教学难点:西方文官制度的背景及其中的政治学理论六、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七、教学方法情境导入法;史料教学法;问题引领法八、教学过程导入:明确学习目标——通过搜集、整理关于近代西方文官制度的相关史料,了解西方近代文官制度与中国科举制度的渊源关系;认识西方文官制度是适应资本主义发展写需要而出现的必然性;认识西方文官制度不受党派干涉、公开竞争考试自由录用的特点;辩证认识近代西方文官制度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和和政府行政效率的积极作用以及依然存在一些负面的消极影响。
概念解析——文官与文官制度文官:也称公务员,一般是指经过公开考试被政府择优录用,在中央及地方行政机构中长期固定地担任文职工作并具有一定等级的工作人员。
第6课+西方的文官制度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官制度最先 (史称《彭德尔顿
在英国确立。 法》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建立了美
法国颁布统
日 家
本 公
务通员过法《》国,联邦德国制定《德意
一公务员法, 文 官 实 行 公 开 志联邦共和国基本
开始将文官 管理纳入法
考 试 , 择 优 录 法》,1950年又颁布
取,实行功绩 制等。
公务员法,形成比较
国的文官制度。 治化轨道。
——摘编自《论中国的科举制度对近代西方文官考试制度形成的影响》
依据材料分析西方是如何借鉴中国考试制度的。
借鉴中国古代科举制,创建文官考试制度; 和本国国情相结合,吸收有益的部分。
一、西方文官制度出现的背景
(四)催化剂:克里米亚战争
1854年,英国与俄国在克里米亚作战。由于政府机构混乱,官 员昏庸无能,导致英军因后勤供应问题伤亡惨重,人们对政府的管 理能力强烈不满。
部门事务官的选用和管理 有利于政府工作的稳定性
容易滋生官僚习
01
气和僵化现象
积 极 影 响
和持续性 促进国家治理水平的提高
消 极 影 02 响
大大增加了国家财 政负担
有利于减少政府决策失误
影响了政府的工作
03
效率的提高
实现了政治和管理的分离
阅读教材P38问题探究,谈谈你对西方文官制度的看法。
看法:这两段材料出自立场不同的作者,观点自然不同。 ①撒切尔夫人作为英国资产阶级政治家,站在维护资本主义统治的 角度,对英国的文官制度引以为豪,充分肯定了文官制度维持政府管 理的稳定性和持续性的作用,以及文官职业化带来的高效率。 ②列宁作为无产阶级政治家,对资产阶级统治的实质有充分认识, 他明确指出文官制度本质上是资产阶级的统治工具,文官是资产阶级 利益的代表和代理人,他们要维护的是地主和资本家的利益。
第6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 课件17张-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

上层建筑 工业资产阶级
提出政治诉求
亟需新的职业官僚体系
革命犹如经济魔棍,点化出了19世纪中叶英国政治改革 稳定、持续、廉洁、高效
的浪潮,选举与考试相配套的文官制度由此诞生了。
-鲍红信《英国近代文官制度的建立》
思考: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工业革命为英国文官制度产生创造了哪些条件?
材料3:“当我接受联合国的邀请来中国向诸位讲文官制度的时候,我是深 感惊讶的。因为在我们西方所有的政治学教科书中,当谈及文官制度时, 都把它的创始者归于中国。”—1983,美国人事署长艾仑•坎贝尔
科举
“它的突出特征令人钦佩, 这一 制度在成千年中缓慢演进 …… 当今在英国、法国和美国正在取 得进展的文官考试制度, 是从中
国的经验中借鉴而来的。”
丁韪良—美国传教士
文官:也称公务员,一般是指经过公开考试被政府择优录用,在中央及地 方行政机构中长期固定地担任文职工作并具有一定等级的工作人员。
文官制度:文官制度又称公务员制度 ,就是由国家法律或法令规定的各级 文官的分类、考 试、录 用、考核、奖惩、传递、培训、晋升、调动、解 职、退休、保障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管理制度 。
19世纪初
1853年
1854年
1855年
1870年
事务官:即文官,包括常务次官直至
两官分途 一下的一般政府工作人员,负责具体
事务,不受党派影响,可以长期任职。
2.其他资本主义国家 文官制度的建立
美国:“政党分肥制”长期盛行,弊端严重。 (1)1881年,因分官不均,新任总统加菲尔德被刺杀。 (2)1883年议员彭德尔顿提出以英国文官制度为蓝本,结 合美国自身特点的文官制度法案,逐步形成了以考绩制为基 础的文官任用原则。1883年国会通过《美国文官法》(彭德 尔顿法),标志着美国文官制度的正式建立。
第6课西方的文官制度(课件)高二历史优质教学课件(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的需要
(5)直接原因: 克里米亚战争暴露政府诸多问题,国人不满
2.文官制度的影响
积极影响
①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不断完善 ②确保政府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文官制度已成为西方政治的稳定器。 ③促进社会稳定,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④促进了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⑤“政治中立”,有利调整资产阶级政党之间的矛盾,使政府行政管理工作不 因政党斗争和内阁更迭而中断,从而有效地维护整个资产阶级的利益 ⑥文官制度的科学化和制度化,保证了文官队伍的优良素质,有利于提高工作 效率,适应了近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1.英国文官制度确立的历程
阅读教材,梳理英国文官制度确立的历程:
18世纪初
为了防止国王通过任命官员干预议会活动 规定:除了大臣以外,其他官员不得当选为下院议员
19世纪初 1854年
为了保证政府工作不受政党更替的影响
政府部门开始设立常务次官。这样,英国政府的官员可以分为两类: ①政务官:随内阁共进退 实行内阁集体负责制 ②事务官,即文官,负责具体事务,不受党派影响,可以长期任职
选择性必修1 第二单元
第6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
目
一、西方文官制度出现的背景
录 二、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
Contents
三、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和影响
【课程标准】
了解中国科举制与西方近代文官制度渊源关系,了解西方文官制度的发展历程,知 道西方近代文官制度的特点和以及对近现代中国公务员制度的影响。
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6课西方的文官制度(共22张ppt)

(2)原因: 中古封建时代,庄园是基层治理单位,是封建主的私有财产。
14-17世纪 王权、民族国家兴起
(1)内容: 赐官制度。国王挑选自己的亲信,并赐予他们官职。
(2)原因: 王权扩大,中央权力加强,民族国家形成,国家管理职能增多。
(3)评价 官员只为国王和权贵服务;是西欧职业文官制度的开始或萌芽。
导火线
由于政府机 构混乱,官 员昏庸无能, 导致英军在 克里米亚战 争中伤亡惨 重。
正式建立
英国政府接受 《关于建立常 任文官制度的 报告》的建议, 颁布法令,建 立不受党派干 涉的文官委员 会,对被推荐 的候选人进行 考试
最终形成
英国规定多数 重要文官职位 必须通过公开 竞争考试择优 录用,文官委 员会有权独立 决定文官的基 本录用条件党;从贵族化渐趋平民化。
时空 观念
唯物 史观
上 层 建 筑
经济 基础
时间 5-13世纪 14-17世纪 (中世纪)
17-18世纪
19世纪初
选官制
无专门政 府官员
赐官制
(西欧职业文官制 度的开始或萌芽)
个人赡徇制
政党分肥制
国家治 理需求
封建主、 国家的管理职 教士直 能增多,国王 接统治 开始任命亲信
(一)西方文官制度出现的背景 (二)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 (三)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和影响
(一)西方文官制度出现的背景
阅读教材,按时间顺序梳理文官制度建立前西方的官员选拔方式
时间 5-13世纪 14-17世纪 17-18世纪 19世纪
选官内容
产生原因
评价
(一)西方文官制度出现的背景
1、5-13世纪(中古时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课西方的文官制度知识点一西方文官制度出现的背景1.中古时期(1)西欧社会管理主要依靠教士和封建领主。
(2)随着国王权力的扩大,国王往往挑选自己的亲信处理这些事务,并赐予他们官职。
那时候的官员类似于仆从。
概念阐释中世纪世界中古史最早叫中世纪史。
中世纪一词最先是由意大利人文主义史学家比昂多于15世纪提出来的。
他把西欧5—15世纪的那一千年叫作中世纪,意为古典文化与文艺复兴这两个文化高峰之间的一段历史时期。
到18世纪,中世纪一词被欧洲历史学家普遍采用。
中世纪是适用于西欧的、特有的一个概念,应用于其他地区时我们常用世界中古史来取代。
2.17-18世纪(1)欧美国家逐渐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少数人或集团掌握着官员的任免权,营私舞弊、卖官鬻爵等政治乱象频发。
(2)内阁制和政党政治形成后,出现了所谓的“政党分肥制”。
这种瓜分国家权力的做法不但造成腐败泛滥,还严重影响政府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降低了行政效率。
思维点拨政党分肥制的目的首先,它是对本党干部做出贡献的赏赐,否则党务人员将没有动力为政党服务。
其次,政党通过让本党主要领导成员占据主要行政职位,达到了控制行政体系和国家机关的目的。
最后,本党干部占据国家机关的重要职位,在政党执政期间,极大地加强了本党的各方面实力,更加巩固了政党的合法统治地位。
问题思考材料两党政治下的“政党分肥制”造成了美国历史空前的腐败。
美国南北战争时期,运筹帷幄,指挥千军万马与南方叛军艰苦奋战的林肯总统的身边经常跟着一群“跑官要官”的“金主”。
搞得这位伟大的总统不胜其烦、狼狈不堪,一次林肯总统忍无可忍指着办公室外成群的求职政客愤愤地说:“分肥制对共和国的危险可以比叛乱还大。
”问题林肯为什么说“分肥制对共和国的危险可以比叛乱还大”?答案林肯指出了“政党分肥制”危害的严重性。
“政党分肥制”之下,只看对象是否效忠本党,特别是看他们在竞选中是否做出过“贡献”。
因此,政治录用实际上演化为相当直接的权钱交易,执政党对大选中的支持者、赞助人投桃报李,论功赏爵;这些人做官之后,便以权谋私、中饱私囊。
加之任期有限,官员行为趋于短期化,腐败行为近乎掠夺。
“政党分肥制”之下的腐败现象严重威胁到共和国的生存,所以,林肯说“分肥制对共和国的危险可以比叛乱还大”。
3.工业革命后(1)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国家管理职能急剧扩展,管理的事务也越来越复杂,亟须建立能迅速处理日常事务的职业官僚体系。
(2)随着教育程度的提高,人们要求平等参与政府工作的愿望日益强烈。
(3)向社会开放政府公职、改革官员录用制度以建立廉洁高效政府的呼声日益高涨。
问题思考为什么说工业革命推动了文官制度的建立?答案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经济规模扩大,社会分工更为复杂,国家管理职能急剧扩展,管理的事务也越来越复杂,要求政府进行高效的专业化和制度化管理,要求文官具备较高的知识水平和管理能力,文官制度应运而生。
所以说工业革命推动了文官制度的建立。
知识点二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1.文官概念:西方国家的文官一般特指在政府行政部门任职的事务官,他们既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工具,也担负着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职能。
2.英国:西方最早建立文官制度的国家(1)背景①18世纪初,为了防止国王通过任命官员干预议会活动,英国规定除了大臣以外,其他官员不得当选为下院议员。
②19世纪初,为了保证政府工作不受政党更替的影响,英国的一些政府部门开始设立常务次官的职位。
这样,英国政府的官员分为两类:一类是政务官,他们随内阁共进退;另一类是事务官,即文官,不受党派影响,可以长期任职。
思维点拨19世纪初,英国政府官员政务官是事务官的分立,不仅缓解了“政党分肥制”给政府工作连续性、稳定性和行政效率带来的不良影响,而且构成后来英国文官制度的重要内容,为英国文官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③1854年,英国与俄国在克里米亚作战。
由于政府机构混乱,官员昏庸无能,导致英军因后勤供应问题伤亡惨重,人们对政府的管理能力强烈不满。
问题思考文官制度首先在英国出现的原因有哪些?答案经济上:英国最早开展和完成工业革命,生产力发展,工业资产阶级壮大,政府职能扩大。
政治上:英国最早建立起资产阶级代议制、政党政治,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与完善;思想上:“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的民主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2)建立①1855年,英国颁布法令,建立不受党派干涉的文官委员会,对被推荐的候选人进行考试。
②1870年,英国再次颁布法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文官委员会有权独立决定文官的基本录用条件,最终确立了文官制度。
问题思考材料通过建立适当的考试系统,选拔能干的人才从事公共服务。
成绩突出的公共服务人员可以得到晋升,能够胜任工作的人员可以得到最高奖励,以此鼓励公共服务人员勤勉的工作态度和进取心。
——《关于建立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1854年) 问题1阅读材料,想一想这份报告的核心思想是什么?答案建立以公开考试、择优录用、严格考核、晋升唯功的常任文官制度。
问题2英国的文官制度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有什么作用?答案文官制度的建立规范了西方国家政府行政部门的事务官员的选用和管理;保证了政府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有利于官员管理的法制化和专业化,提高国家治理能力。
知识拓展十六至十七世纪,欧洲传教士将中国的科举制度介绍到欧洲。
十八世纪时启蒙运动中,不少英国和法国思想家都推崇中国这种公平和公正的制度。
英国在十九世纪中期至末期建立的通过定期的公开考试招取文官的文官制度,很大程度是吸纳了科举制公平、公开及公正的优点。
科举制是西方近代文官制度的渊源。
3.美国1883年,美国国会通过《美国文官法》,建立了文官制度。
4.其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德国和日本等国的文官制度也最终建立起来。
知识点三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和影响1.特点(1)公开考试,择优录用。
凡是符合相关法律规定的公民,都可以参加文官考试,成绩优异者得到录用。
(2)政治中立和执行政策。
文官要在资产阶级各政党之间严格保持中立,不得公开参与政治活动,必须忠实执行政策,在政务官的领导下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
思维点拨文官制度中的政治中立原则,是为了保证多党制之下的政策连续性,同时也是为使政府一般行政人员避免受政治变迁的冲击。
可以保证文官摆脱党派、种族、宗教等方面的纷争,使文官客观、公正、独立地为国家服务。
(3)职务常任和论功晋升。
和政务官的任期制不同,文官只要没有严重过错,便可任职到退休。
同时,文官根据工作成绩得到晋升或惩罚。
问题思考材料任何公务人员不因此而承担向政治基金会捐款的义务,也不因此承担提供政治服务的义务,他们不因拒绝上述捐献和服务而受到歧视。
任何公务人员都没有权利利用职权或个人影响去强迫别人或别的团体采取政治行动。
——《美国文官法》(1883年1月)问题材料反映了西方文官制度的什么特点?答案政治中立。
2.影响(1)积极性:规范了西方国家政府行政部门事务官的选用和管理,实现了政治和管理的分离,有利于政府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促进了国家治理水平的提高。
(2)局限性①容易滋生官僚习气和僵化现象。
②文官人数急剧膨胀,大大增加了国家财政负担。
③文官的层次也越来越多,工作项目层层报批,推诿扯皮,出现争权夺利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府的工作效率。
问题思考材料英国文官制度的绝对专业化素养,使得政府能够在最低的差错和最高的效率的情况下运转自如。
这个制度足以让采用不同制度的其他国家羡慕不已。
问题材料认为英国的文官制度有何优点?答案文官专业化素养高;政府行政失误少;政府行政效率高。
探究一西方文官制度材料一(美国)1880年的大选中,也就是在“政党分肥制”实行了80年后,参加总统竞选的候选人詹姆斯·加菲尔德立志废止“政党分肥制”。
加菲尔德的名言是:“政党分肥制”下的政客就像拦路抢劫的强盗,只不过政客掏出的不是手枪而是求职书。
加菲尔德如愿以偿地当上总统还没几天,还没来得及废除臭名昭著的“政党分肥制”,便被一个怀恨在心的求职未遂者开枪刺杀。
当时美国舆论认为是“政党分肥制”谋杀了总统。
问题(1)为什么加菲尔德认为“政党分肥制”下的政客就像拦路抢劫的强盗?为什么当时美国舆论认为是“政党分肥制”谋杀了总统?答案①“政党分肥制”下的政客往往以权谋私、中饱私囊,加上任期有限,新上台的官员急于捞钱,无异于掠夺,近乎拦路抢劫的强盗。
②加菲尔德立志废止“政党分肥制”,破坏了政党分肥原则,损害了本应在“政党分肥制”下获利的人员的利益,被一个怀恨在心的求职未遂者开枪刺杀。
因此,当时美国舆论认为是“政党分肥制”谋杀了总统。
材料二188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乔治·彭德尔顿参议员提出的“文官制度法”,史称“彭德尔顿法案”。
“彭德尔顿法案”奠定了西方官僚政治的法律基础。
在实行“彭德尔顿法案”,废止“政党分肥制”后,美国政治中的腐败现象得到了逐步的扭转。
问题(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彭德尔顿法案”的通过有何意义?答案标志着美国文官制度的建立;逐步扭转了美国政治中的腐败现象;奠定了西方官僚政治的法律基础。
材料三英国政府于1855年和1870年以枢密院名义两次颁布法令,揭开了文官制度改革的序幕。
首先,确立了文官考选制度。
规定由独立于党派政治之外的文官委员会来主持文官考选事宜,采取公开竞争、择优录用的方式选拔文官;其次,文官作为从事具体的行政管理及法令实施工作的人员,不受选举与执政党更迭的影响,只要无过失就不受免职处分,可一直工作至退休。
文官不得参加政治活动,不得兼任议员或政务官员,不得参加政党和营利性经济活动。
并规定高级文官的考试科目分为必考科目和选考科目两种:必考科目有作文、英语、现代或基础经济、普通科学、辅助文字等5门;选考科目有文学、历史、哲学、经济、法律、经典、梵语、外文、政治、数学和自然科学等11门,任选6门。
问题(3)根据材料,概括英国文官制度改革的特点。
答案公开考试、择优录取;文官常任、政治中立;突出通才。
探究二西方文官制度与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工业革命催生了英国文官制度工业革命的完成,资本主义的迅猛发展为文官制度改革提供了社会经济条件。
从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英国工业革命基本完成,英国社会、经济等方面发生重大变化,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政府除了维护社会治安、国防、财政和税收等传统事务以外,还要担负起经济、文化和科技等新的社会事务管理,国家管理职能急剧扩展,管理的事务也越来越复杂,亟须建立有能力、能迅速处理日常事务的职业官僚体系。
工业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极大地冲击了英国的政治制度,呼唤着英国政治体制的改革。
问题西方文官制度与科举制在内容上有何不同?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又有何共同之处?答案不同:科举制度只是一种人才的选拔考试制度,它既包括对文官的选拔,也包括对武官的选拔(如武举);而文官制度则属于人事组织制度,它不仅包括官员的选拔任命,还包括对官员的考核、奖惩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