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调节器设计教材

合集下载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课程设计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课程设计

目录1 设计目的及意义 (3)2 工作原理 (9)2.1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组成与原理92.2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静特性分析112.3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稳态结构图152.4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数学模型 (17)2.5 调节器的具体设计 (17)2.6 速度环的设计 (22)2.7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仿真 (25)3 方案设计与论证 (28)4 系统硬件设计 (30)4.1 主电路 (30)4.2 控制电路 (31)4.3 驱动电路 (14)4.4 反馈和保护电路 (32)5 系统调试 (34)6 心得体会 (37)参考文献 (39)1设计目的及意义通过课程设计。

确定和掌握自动控制系统中主电路的结构形式和闭环调速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并掌握调速系统中各参数的计算方法。

能利用MATLAB对系统进行建模并仿真,并且通过仿真观察系统的转速、电流响应和设定参数变化的系统响应的影响1.1岩石磨片机是用于对切割后的岩石标本进行平面磨平、制取高精度岩石标本的矿用机械,岩石磨片机磨头上装有¢125金刚石磨轮,磨头自动前进磨削。

主要技术参数:磨轮规格:¢125×¢30×40m,磨削范围:≤7mm的载玻片,磨削动力头功率:0.55KW 3000转/分编程控制器:CNC控制器或者AT89S51单片机, 可编180段程序指令(不同的工作状态)5mm的载玻片磨到0.02-0.03mm大约需5分钟,且三片同时磨。

(整个磨片过程一键搞定,一组磨片结束后自动回到起始位置等待装片。

机械手夹具,无噪声)自动磨削,进给量:编程自动确定。

冷却:自来水冷却。

第二代岩矿薄片标本磨片机.高清触摸式平板电脑操作,磨片全程监控.设计参数简单方便直观.技术先进性能可靠.效率高零破损.精度可达0.002mm-0.0025mm.全面提升或替代CNC编程岩石标本安装在工作台上,工作时工作台带到标本运动,磨头高速旋转自动前进磨削。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课程设计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课程设计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课程设计————————————————————————————————作者:————————————————————————————————日期: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课程设计班级电气自动化二班姓名程传伦学号110101225指导教师张琦2013年6月10日目录摘要第1章系统方案设计1.1 任务分析1。

2 方案比较论证1.3 系统方案确定第2章系统主电路设计及参数计算2。

1 主电路结构设计与确定2.2 主电路器件选择与计算2.2.1 整流变压器的参数计算和选择2.2.2 整流元件晶闸管的选型2.3 电抗器的设计2.4 主电路保护电路的设计2.4.1 过压保护设计2。

4.2 过流保护设计第3章双闭环调节系统调节器的设计3.1 电流调节器的设计3.2转速调节器的设计小结心得体会参考文献摘要直流电动机具有良好的起动、制动性能,宜于在大范围内平滑调速,在许多需要调速或快速正反向的电力拖动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从控制的角度来看,直流调速还是交流拖动系统的基础。

该系统中设置了电流检测环节、电流调节器以及转速检测环节、转速调节器,构成了电流环和转速环,前者通过电流元件的反馈作用稳定电流,后者通过转速检测元件的反馈作用保持转速稳定,最终消除转速偏差,从而使系统达到调节电流和转速的目的.该系统起动时,转速外环饱和不起作用,电流内环起主要作用,调节起动电流保持最大值,使转速线性变化,迅速达到给定值;稳态运行时,转速负反馈外环起主要作用,使转速随转速给定电压的变化而变化,电流内环跟随转速外环调节电机的电枢电流以平衡负载电流.并通过Simulink进行系统的数学建模和系统仿真,分析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特性。

第1章系统方案设计1。

1 任务分析本课题所涉及的调速方案本质上是改变电枢电压调速。

该调速方法可以实现大范围平滑调速,是目前直流调速系统采用的主要调速方案.但电机的开环运行性能远远不能满足要求.按反馈控制原理组成转速闭环系统是减小或消除静态转速降落的有效途径。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课程设计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课程设计

SHi-MAML;皿;TI hlHI 门JI iljCi g ^iJtKJ-h直流拖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报告目: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设计院: 沈阳工业大学工程学院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级: 1101 班名: 孔令慧号: 120112724指导教师: 佟维妍起止日期:2014年6月16日〜2014年6月22日设计概述.2... 第一章系统总体设计 3...1.1 系统电路结构 3...1.2 两个调节器的作用.4..第二章整体电路分析 6...2.1 电流环设计 6...2.2 转速环设计 6...2.3 典型 I 型系统介绍2.4 典型n型系统介绍.8..2.5 转速调节器的实现.9..2.6 电流调节器的实现.9..2.7 校核转速超调量9...第三章参数计算 1..03.1 相关参数 1...03.2 主要参数计算.1..03.2.1 电流环参数计算 1...03.2.2 转速环参数的计算 1..2 MATLAB 仿真 1..5课程设计体会 1...9.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是目前直流调速系统中的主流设备,具有调速范围宽、平稳性好、稳速精度高等优点。

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是比较成熟的系统,在电力拖动领域中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由于直流电机双闭环调速是各种电机调速系统的基础,本人就直流电机调速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从直流电机的基本特性到单闭环调速系统,再进行双闭环直流电机设计方案的研究,用实际系统进行工程设计,并用所学的MATLABS 行仿真,分析了双闭环调速系统的工程设计方法中由于忽略和简化造成的误差。

在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中,转速和电流调节器的结构选择与参数设计需从动态校正的需要来解决,设计每个调节器是,都必须先求该闭环的原始系统开环对数频率特性,再根据性能指标确定校正后系统的预期特性,对于经常正反转运动的系统,尽量缩短启、制动过程的时间是提高生产率的重要因素。

为此,在电机最大允许电流和转矩受到限制的条件下,应该充分利用电机的过载能力,最好是在过渡过程中始终保持电流为允许的最大值,是电力拖动系统以最大的加速度启动,到达稳定转速时,立即让电流降下来,使转矩马上与负载相平衡,从而装入稳态运行。

自控系统课程设计课件-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设计

自控系统课程设计课件-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设计

起動過程
Id n Idcr Idm n IdL O t O 理想的快速起動過程 Id n Idm n IdL t
帶電流截止負回饋的單閉環調速系統
希望能實現的控制
– 在起動過程的主要階段,只有 電流負回饋,沒有轉速負回饋。 – 達到穩態後,只要轉速負回饋,不 讓電流負回饋發揮主要作用。
轉速、電流雙閉環直流調速系統
1. 抗負載擾動
±∆IdL
U*n
+
U*i Un
ASR
Ui
ACR
Ks Tss+1
Ud0 -
1/R
Id
Tl s+1
R Tms
E
1/Ce
n


2. 抗電網電壓擾動
±∆Ud U*n
+
-IdL
U*i Un
ASR
Ui
ACR
Ks Tss+1
Ud0 -
1/R
Id
Tl s+1
R Tms
E
1/Ce
n


轉速和電流兩個調節器的作用
1 c T
1

T
保證系統足夠穩定
控制系統的動態性能指標
1.跟隨性能指標 2.抗擾性能指標 調速系統的動態指標以抗擾性 能為主,而隨動系統的動態指標 則以跟隨性能為主。
系統典型的階躍回應曲線
C (t )
Cmax C
Cmax
±5%(或±2%)
C
C
O 0
tr
ts
t
階躍回應跟隨性能指標
調節器結構的選擇
選擇調節器,將控制對象校正成為典型系統。
輸入
調節器 系統校正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课程设计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课程设计

目录目录 (1)第一章双闭环调速系统的组成 (2)第一节系统电路原理图 (2)第二节系统的稳态结构图 (3)第三节系统的动态结构图 (6)第二章双闭环系统调节器的设计 (9)第一节电流调节器的设计 (10)第二节转速调节器的设计 (14)第三节转速超调的抑制——转速微分负反馈 (18)第三章系统的仿真 (20)总结 (23)参考文献 (24)第一章 双闭环调速系统的组成第一节 系统电路原理图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的原理图如图1-1所示,图中两个调节器ASR 和ACR 分别为转速调节器和电流调节器,二者串级连接,即把转速调节器的输出作为电流调节器的输入,再用电流调节器的输出去控制晶闸管整流器的触发装置。

电流环在内,称之为内环;转速环在外,称之为外环。

为了获得良好的静、动态特性,双闭环调速系统的两个调节器都采用PI 调节器,其原理图如图所示。

在图中标出了两个调节器输入输出电压的实际极性,它们都是按照触发装置GT 的控制电压U ct 为正电压的情况标出的,并考虑到运算放大器的倒相作用。

两个调节器输出都带有限幅,ASR 的输出限幅什im U 决定了电流调节器ACR 的给定电压最大值im U ,对就电机的最大电流;电流调节器ACR 输出限幅电压cm U 限制了整流器输出最大电压值,限最小触发角α。

图1-1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电路原理第二节系统的稳态结构图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的稳态结构图如图1-2所示,PI调节器的稳态特性一般存在两种状况:饱和—输出达到限幅值,不饱和—输出未达到限幅值。

当调节器饱和时,输出为恒值,输入量的变化不再影响输出,除非有反向的输入信号使调节器退出饱和;换句话说,饱和的调节器暂时隔断了输入与输出的联系,相当于使该调节器开环。

当调节器不饱和时,PI作用使输入偏差电压ΔU在稳定时总是零。

在实际运行时,电流调节器是不会达到饱和状态的,因此对于静特性来说,只有转速调节器饱和与不饱和两种状况。

直流电机的PWM电流速度双闭环调速系统课程设计

直流电机的PWM电流速度双闭环调速系统课程设计

电力拖动课程设计题目:直流电机的PWM电流速度双闭环调速系统姓名:学号:班级:指导老师:课程评分:日期目录一、设计目标与技术参数二、设计基本原理(一)调速系统的总体设计(二)桥式可逆PWM变换器的工作原理(三)双闭环调速系统的静特性分析(四)双闭环调速系统的稳态框图(五)双闭环调速系统的硬件电路(六)泵升电压限制(七)主电路参数计算和元件选择(八)调节器参数计算三、仿真(一)仿真原理(含建模及参数)(二)重要仿真结果(目的为验证设计参数的正确性)四、结论参考文献附录1:调速系统总图附录2:调速系统仿真图一、设计目标与技术参数直流电机的PWM电流速度双闭环调速系统的设计目标如下:额定电压:U N=220V;额定电流:I N=136A;额定转速:n N:=1460r/min;电枢回路总电阻:R=0.45Ω;电磁时间常数:T l=0.076s;机电时间常数:T m=0.161s;电动势系数:C e=0.132V*min/r;转速过滤时间常数:T on=0.01s;转速反馈系数α=0.01V*min/r;允许电流过载倍数:λ=1.5;电流反馈系数:β=0.07V/A;电流超调量:σi≤5%;转速超调量:σi≤10%;运算放大器:R0=4KΩ;晶体管PWM功率放大器:工作频率:2KHz;工作方式:H型双极性。

PWM变换器的放大系数:K S=20。

二、设计基本原理(一)调速系统的总体设计在电力拖动控制系统的理论课学习中已经知道,采用PI调节的单个转速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可以保证系统稳定的前提下实现转速无静差。

但是,如果对系统的动态性能要求较高,例如要求快速起制动,突加负载动态速降小等等,单闭环调速系统就难以满足需要。

这主要是因为在单闭环调速系统中不能随心所欲的控制电流和转矩的动态过程。

如图2-1所示。

图2-1 直流调速系统启动过程的电流和转速波形用双闭环转速电流调节方法,虽然相对成本较高,但保证了系统的可靠性能,保证了对生产工艺的要求的满足,既保证了稳态后速度的稳定,同时也兼顾了启动时启动电流的动态过程。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调节器设计教材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调节器设计教材

课程设计任务书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学院自动化专业10 年级学生姓名:_11 _______课程设计题目:______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调节器设计_________课程设计主要内容:根据要求完成调节器的计算与工程设计,实现1、稳态:无静差;2、动态指标:电流超调<5%;转速超调<10%;、振荡次数N<2次。

并绘制相关电路原理图。

电机参数及指标要求:设计一个双闭环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整流装置采用三相桥式电路,电动机参数:U N=220V,P N=500Kw,l dN=760A,n N=375r/min,Ce=1.82V.min/r,过载倍数入=1.5,整流装置放大系数Ks= 75,电枢回路总电阻R= 0.14 欧,时间常数TI=0.031s,Tm=0.112s,电流反馈滤波时间常数Toi=0.002s, 转速反馈滤波时间常数Ton二0.02s,要求实现稳态无静差,电流超调量。

i %< 5%,空载起动到额定转速时的转速超调量(T n%w 10%,取转速调节器和电流调节器的饱和值为12V,输出限幅值为10V,额定转速时转速给定Un*10V。

设计指导教师(签字):张寿明教学基层组织负责人(签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3年12月10日摘要:双闭环直流调速控制系统有较好性能,因而得到广泛应用。

在实际应用中,选定电动机后,其参数是不可变的,只能通过改变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内环电流调节器和外环的转速调节器的参数来提高整个系统的性能。

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分别按二阶最佳和三阶最佳设计方案,采用PI 控制算法,对电流调节器和转速调节器进行设计,对所建立的模型在Matlab6 .5的环境下进行仿真,试验证明此设计是可行的。

: 关键字: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调节器注:本系统设计由课本P95习题及运控大作业提供数据及初步模型目录第一章课程设计任务--------------------------------------------------- 误!未定义书签。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1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课程设计报告第一章主电路设计与参数计算调速系统方案的选择因为电机上网容量较大又要求电流的脉动小应采纳三相全控桥式整流电路供电方案。

电动机额定电压为220V 为保证供电质量应采纳三相减压变压器将电源电压降低。

为防止三次谐波电动势的不良影响三次谐波电流对电源的扰乱。

主变压器采纳 A/D 联络。

因调速精度要求较高应采纳转速负反应调速系统。

采纳电流截止负反应进行限流保护。

出现故障电流时过电流继电器切断主电路电源。

为使线路简单工作靠谱装置体积小宜采纳 KJ004 构成的六脉冲集成触发电路。

该系统采纳减压调速方案故励磁应保持恒定励磁绕组采纳三相不控桥式整流电路供电电源可从主变压器二次侧引入。

为保证先加励磁后加电枢电压主接触器主触点应在励磁绕组通电后方可闭合同时设有弱磁保护环节电动机的额定电压为 220V 为保证供电质量应采纳三相减 2 压变压器将电源电压降低为防止三次谐波电动势的不良影响三次谐波电流对电源的扰乱主变压器采纳D/Y 联络。

1.1 整流变压器的设计 1.1.1 变压器二次侧电压U2 的计算U2 是一个重要的参数选择过低就会没法保证输出额定电压。

选择过大又会造成延迟角α加大功率因数变坏整流元件的耐压高升增添了装置的成本。

一般可按下式计算即BAUUd2.112 1-1 式中 A-- 理想状况下α0°时整流电压 Ud0 与二次电压U2 之比即AUd0/U2B-- 延缓角为α时输出电压Ud 与 Ud0 之比即BUd/Ud0 ε——电网颠簸系数系数依据设计要求采纳公式11.2——考虑各样因数的安全BAUUd2.112 1-3由表查得A2.34 取ε 0.9 角α考虑 10°裕量则Bcosα 0.985222011.21061272.340.90.985UV 取 U2120V 。

电压比KU1/U2380/1203.2 。

1.1.2 一次、二次相电流 I1 、I2 的计算由表查得 KI10.816 KI20.816 考虑变压器励磁电流得取1.1.3 变压器容量的计算S1m1U1I1 1-4 S2m2U2I2 1-5S1/2S1S2 1-6 式中 m1、m2 -- 一次侧与二次侧绕组的相数表查得 m13m23 S1m1U1I13× 380×1415.6KVA由S2m2U2I23×110×44.914.85 KVA考虑励磁功率LP220×1.60.352kW 取 S15.6kvA 1.2 晶闸管元件的选择晶闸管的额定电压晶闸管实质蒙受的最大峰值电压TNU 乘以 23 倍的安全裕量参照标准电压等级即可确立晶闸管的额定电压 TNU 即 TNU 23mU 整流电路形式为三相全控桥查表得26UUm 则223236236110539808TNmUUUV 3-7 取晶闸管的额定电流选择晶闸管额定电流的原则是一定使管子同意经过的额定电流有效值TNI 大于实质流过管子电流最大有效值TI8 即 4 TNI 1.57AVTITI 或AVTI57.1TI57.1TIddIIKdI 1-8 考虑 1.52 倍的裕量AVTI1.52KdI 1-9 式中KTI/1.57dI-- 电流计算系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设计任务书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学院自动化专业10 年级学生姓名:_11 _______课程设计题目:______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调节器设计_________课程设计主要内容:根据要求完成调节器的计算与工程设计,实现1、稳态:无静差;2、动态指标:电流超调<5%;转速超调<10%;、振荡次数N<2次。

并绘制相关电路原理图。

电机参数及指标要求:设计一个双闭环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整流装置采用三相桥式电路,电动机参数:U N=220V,P N=500Kw,l dN=760A,n N=375r/min,Ce=1.82V.min/r,过载倍数入=1.5,整流装置放大系数Ks= 75,电枢回路总电阻R= 0.14 欧,时间常数TI=0.031s,Tm=0.112s,电流反馈滤波时间常数Toi=0.002s, 转速反馈滤波时间常数Ton二0.02s,要求实现稳态无静差,电流超调量。

i %< 5%,空载起动到额定转速时的转速超调量(T n%w 10%,取转速调节器和电流调节器的饱和值为12V,输出限幅值为10V,额定转速时转速给定Un*10V。

设计指导教师(签字):张寿明教学基层组织负责人(签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3年12月10日摘要:双闭环直流调速控制系统有较好性能,因而得到广泛应用。

在实际应用中,选定电动机后,其参数是不可变的,只能通过改变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内环电流调节器和外环的转速调节器的参数来提高整个系统的性能。

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分别按二阶最佳和三阶最佳设计方案,采用PI 控制算法,对电流调节器和转速调节器进行设计,对所建立的模型在Matlab6 .5的环境下进行仿真,试验证明此设计是可行的。

: 关键字: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调节器注:本系统设计由课本P95习题及运控大作业提供数据及初步模型目录第一章课程设计任务--------------------------------------------------- 误!未定义书签。

一、设计内容---------------------------------------------------未定义书签。

二、电机参数及指标要求-----------------------------------------------未定义书签。

三、摘要-------------------------------------------------------------------------------- 3第二章设计过程--------------------------------------------------- 5一、系统组成原理图------------------------------------------------- 5二、稳态结构图和静特性----------------------------------------------- 6三、电流调节器的设计----------------------------------------------- 6四、转速调节器的设计----------------------------------------------- 7第三章MATLAB 仿真 ---------------------------------------------------- 8一、主电路的建模与仿真参数设置------------------------------------------- 8二、结果与分析------------------------------------------------- -10第四章硬件设计--------------------------------------------------- 12、主电路形式的确定-------------------------------------------------------------------- -13 、控制电路形式的确定----------------------------------------------- 13第五章结束语------------------------------------------------------------------------------ 14 第六章参考文献---------------------------------------------------------------------------- -15错误!错误!第二章:设计过程一、系统组成原理图直流电机具有良好的起制动性能,易于在较广范围内平滑调速,在许多高性能可控电力拖动系统中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如龙门刨床、高层楼梯高精度机床等。

特别是晶闸管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控制性能好、起动转矩大,易于实现无级调速等优点。

本文以双闭环调速系统为例,建立双闭环调速系统,并以提高系统稳定性、快速响应及带负载的能力为目标研究。

再因电机本身复杂,加上电压反馈、电流反馈、PI校正器设计,整个调速过程、参数选择都须花大量时间。

本文利用工程设计方法和采用Matlab建立电机可视化模型,对整个调速过程进行动态仿真和系统分析。

电流环是由电流调节器ACF和电流负反馈环节组成的闭合回路,二者之间实行串级连接,其主要作用是通过电流检测元件的反馈作用稳定电流;转速环是由转速调节器ASRA转速负反馈环节组成的闭合回路,其主要作用是通过转速检测元件的反馈作用保持转速稳定,最终消除转速偏差。

从闭环结构上看,电流调节环在里面,叫做内环;转速环在外面,叫做外环。

这样就形成了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

ASF和AC均采用带有限幅作用的比例积分(PI)放大器。

注:图中:U*n、Un—转速给定电压和转速反馈电压U*i、Ui —电流给定电压和电流反馈电压ASR-转速调节器ACR-电流调节器TG-测速发电机TA—电流互感器UPL电力电子变换器、稳态结构图和静特性双闭环控制系统数学模型的主要形式仍然是以传递函数或零极点模型为基础的系统动态结构图。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动态结构框图如图 2.3所示。

图中W (s) ASR和W(s) ACR分别表示转速调节器和电流调节器的传递函数。

为了引出电流反馈,在电动机的动态结构框图中必须把电枢电流Id显露出来。

如国二2稳态结构图实际上,在正常运行时,电流调节器是不会达到饱和状态的。

因此,对静特性来说,只有转速调节器饱和与不饱和两种情况。

三、电流调节器的设计对电流环,可以校正成典I系统,也可以校正成典型II型系统,应根据生产机械的要求而定。

一般对抗扰性能要求不是特别严格时,采用典I系统设计即可。

现将电流环校正成典I系统。

在转速调节过程中,使电流跟随其给定电压*Ui变化,对电网电压波动起及时抗扰作用;起动时保证获得允许的最大电流,使系统获得最大加速度起动;当电机过载甚至于堵转时,限制电枢电流的最大值,从而起大快速的安全保护作用。

当故障消失时,系统能够自动恢复正常。

1、 确定时间常数:电流环小时间常数之和 Ti =T s +Toi =0.0037s 。

2、 选择电流调节器的结构因为d i <=5%并保证稳态电流无静差,可以按照典型 I 型系统设计调节器,电流环控制对 象是双惯性型的,因此可选用PI 型电流调节器,传递函数为:A7(沸+1」iiS由已知可得]=如100.00877V/A ,X I N 1.5汉760T q =T sT oi=0.0017 0.002 = 0.0037s ,.i =T^0.031s ,而 K I =0・5°5: 135.1s 」,0.0037(三)校验近似条件电流环截止频率--c ^ K I =135.1s ‘ ,晶闸管装置传函的近似条件忽略反电动势影响的近似条件3匚工 =: ___________ 1____ 茫50 91S A<© i ,满足条件。

VmT l\ 0.112 X 0.031ci查表得込% =4.3% ::: 5%,满足要求。

四、转速调节器的设计135.1 0.031 0.14K i0.891 “ … Ks - 0.891,28.757。

75 0.00877 ■i0.031故K1 3T S1 3 0.0017满足条件。

小时间常数近似处理条件1 1 3 ,1 13 7.0017 0.002:180.8s>' 'ci ,满足条件。

图2.4电涼环面化结构用I系统,也可以校正成典II系统,应根据生产机械的要求而定,大对速度环,可以校正成典多数调速系统的速度环都按典II系统进行设计。

现将速度环校正成典II系统.1、确定时间常数:参数已知。

2、典型I型系统,选择PI 调节器, WASR(S) K n( n S - 1)n S3、转速调节器参数计算:按照跟随和抗扰性能都较好的原则,取h=5,由已知可得-U^m1° :-0.0267Vn375min/ r -T on,而「J /。

.…林,K I■T O n = 0.0074 =0.02 70274S。

h取5, 则.n =hT筲=5 0.0274 = 0.137s。

K N2^= 2 25 6).02742:396*故K n _(h 1 厂C e T m一2h:RT=n6 0.00877 1.82 0.112& 10.49,2 5 0.0267 0.14 0.0274K n 10.490.137其它已知数据则代入电流环相应框图中。

(三)校验近似条件转速环截止频率• ©二K N .n=396.4 0.137 =54.3s」1 K I =1 135.1 3\T〒一3' 0.0037 :“ 63.7s .,满足条件。

Ci小时间常数近似处理条件I; 1 135.1: 27.40s」cn3「0.02:76.554。

电流环传函的简化条件满足条件。

760 0.14—182—0.0274 : 9.29% ::: 10%,满足条件。

查表得二n%=2 81.2% 1.5375 0.112第三章MATLAB仿真一、主电路的建模与仿真参数设置:(1)三相对称交流电压源的建模和参数设置。

首先从SimPow system /Electrica1 Source 路径下提取一个交流电压源模块(AC VoltageSource),再用复制的方法得到三相电源的另外2个电压源模块,并将模块标签分别改为4相,B相,0相,按照图3连接成三相电压源。

然后将A相交流电源参数设置如下:交流峰值相电压取125V2V初相位设置成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