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其特色资源的分布情况

合集下载

中国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其特色资源的分布情况

中国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其特色资源的分布情况

中国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其特色资源的分布情况中国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其特色资源的分布编者按:中国国土广袤,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在漫长的历史中和辽阔的国土上,形成了无比丰厚的旅游资源。

在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全国委员会出版的《中国资源》一书中认为,在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气候资源、森林资源、草地资源、物种资源、海洋资源和旅游资源这中国有十大资源中,中国旅游资源在全球具有明显优势,有巨大吸引力中国旅游资源的特点有四:中国旅游资源的特点之一—多样性。

中国就是世界上旅游资源最多样的国家之一,资源种类多样,类型多样,具有各种功能。

中国具有类型多样、富于美感性的、相同尺度的风景地貌景观,这在世界上就是独一无二的。

从海平面以下155米处的吐鲁番盆地的艾丁湖底,至海挥8848.13米的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绝对高差超过9003米。

中国不仅存有纬向地带性的多样气候带变化,除了独特的立体气候效应,尤其在横断山脉地区,即为所谓“一山存有四季,十里相同天”。

中国不论南北东西都存有繁花似锦的美景,不仅存有类型多样的海滨、山地、高原、高纬度地区的避暑胜地,而且除了银装素裹的冰雪世界,以及避暑休闲度假胜地海南岛。

多样的风景地貌和多功能的气候资源,为生物界提供更多了得天独厚的存活潮间带环境,并使自然景观更加多姿多彩。

不论是从旅游资源供给的角度还是从旅游消费的角度,中国具有世界旅游活动的各种资源和要素,可以研发沦为适宜现代旅游趋势的各种旅游产品。

很少存有像是中国这样的国家具备如此多样和繁杂的旅游资源系统,这一方面就是由于中国的国土广袤,地质繁杂,气候多样,另一方面也与中国历史悠久、文明繁盛有关。

资源种类的多样度和多样性就是中国旅游资源的两大关键特征中国旅游资源的特点之二—丰厚性。

中国旅游资源不仅种类多样,而且每种资源的积淀丰厚,拥有各种规模、年代、形态、规制、品类的资源特征。

不论是古代建筑、古城遗址、帝都王陵、禅林道观、园林艺术、民俗风情,还是自然山水风景、海湖河流、山川原野,都多姿多彩,不可胜数,其资源之丰厚足以位于世界各国前列。

中国的旅游资源及其地理分布

中国的旅游资源及其地理分布

世界地质 公园数量: 中国拥有 41项世界 地质公园, 居世界第 一
世界生物圈 保护区数量: 中国拥有 14项世界 生物圈保护 区,居世界 第二
世界遗产 总数量: 中国拥有 14项世界 遗产,居 世界第二
国际游客 数量:中 国接待国 际游客数 量居世界 第四
中国旅游资源与世界各地的比较
自然景观:中国的自然景观丰富多样,如黄山、九寨沟、张家界等,与 欧洲的阿尔卑斯山、美国的黄石公园等相比,各有特色。
历史文化:中国的历史文化悠久,如长城、故宫、兵马俑等,与埃及的 金字塔、印度的泰姬陵等相比,具有独特的魅力。
民俗风情:中国的民俗风情丰富多彩,如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 慕等,与非洲的部落文化、南美的狂欢节等相比,各具特色。
旅游设施:中国的旅游设施不断完善,如高铁、机场、酒店等,与欧美 国家的旅游设施相比,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评价方法:采用 定性和定量相结 合的方法,如环 境影响预测、环 境影响评价等
评价结果:提出 相应的环境保护 措施和方案,确 保旅游资源的可 持续利用
Part Five 中国游资源的国际合
作与交流
中国旅游资源在国际上的地位
世界文化 遗产数量: 中国拥有 56项世界 文化遗产, 居世界第 一
世界自然 遗产数量: 中国拥有 14项世界 自然遗产, 居世界第 二
旅游业的发展也促进了文化交流与理解,增进了各国人民之间 的友谊。
Part Four 中国旅游资源的管理与
保护
旅游资源的管理体制
部门分工:旅游、环保、文 化等部门共同参与管理
政府主导:政府在旅游资源 管理中发挥主导作用
法律法规: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保障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 护
社会参与:鼓励社会力量参 与旅游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中国旅游资源概况

中国旅游资源概况

第二节 中国旅游资源的地理背景与特征
三、地貌概况及特征 1.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2.地形复杂多样,以山地为主 3.地貌类型种类齐全
中国地势图
第二节 中国旅游资源的地理背景与特征
四、水体概况及特征
1.河流
2.湖泊
3.瀑布
4.泉水 5.海洋
我国水系流域分布示意图
第二节 中国旅游资源的地理背景与特征
壶口瀑布
吊水楼瀑布
黄庐
黄果树瀑布
河山
五 瀑布
壶三
口叠
瀑• 我国主要瀑布旅游资源: 布 河湖宏瀑:贵州黄果树瀑布、黄河壶口瀑布、
黑龙江吊水楼瀑布为我国三大名瀑。
山岳名瀑:庐山“三叠瀑”、“雁荡十三瀑” (大龙秋为主)
第三节 中国自然旅游资源
5.海滨旅游资源
(1)北戴河海滨 (2)青岛海滨
(3)三亚海滨
我国东部临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四大海域。同我 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 印度尼西亚和文莱等国。
第二节 中国旅游资源的地理背景与特征
二、人口和民族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现有人口约13亿,约 占世界总人口的1/4。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 人口约占93 .3 %,55个少数民族人口占6 .7 %(1996年 底数字,不包括台湾和港澳),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
第四节 中国人文旅游资源
2.宫殿建筑 (1)北京故宫
(2)沈阳故宫
(3)布达拉宫
北京故宫
沈阳故宫
故宫
第四节 中国人文旅游资源
3.礼制建筑
分为以下三类:
一类:祭祀自然神。 二类:祭祀祖宗。 三类:
祭祀先哲先贤。(1)天坛

举例说明我国观光气象气候旅游资源及其分布特点

举例说明我国观光气象气候旅游资源及其分布特点

举例说明我国观光气象气候旅游资源及其分布特点我国观光气象气候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分布广泛。

根据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的不同,可以将我国的观光气象气候旅游资源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和西部地区三个主要区域。

一、北方地区北方地区包括东北、华北和西北三个部分。

这些地区的气候条件较为干燥,冬季寒冷,夏季炎热。

由于这种特殊的气候条件,北方地区拥有许多独特的观光景点。

1. 东北地区东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森林资源集中地之一,拥有许多美丽的自然景观。

长白山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而闻名于世。

在冬天,长白山成为滑雪爱好者们的天堂。

东北还有许多温泉资源,如辽宁省盘锦市的盘锦温泉、吉林省延边州的长白山温泉等。

这些温泉不仅能够舒缓人们疲劳的身心,还具有一定的医疗保健作用。

2. 华北地区华北地区是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观光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的地区之一。

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北京是华北地区最著名的旅游城市之一,拥有许多世界知名的景点,如故宫、天安门广场、长城等。

每年都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参观。

除了北京,华北地区还有其他许多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河北省拥有许多著名的古代建筑群,如承德避暑山庄、山海关长城等。

而山西省则以其众多的古建筑和佛教文化遗址而闻名于世。

3. 西北地区西北地区是我国干旱气候分布最广泛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丝绸之路上重要的交通枢纽。

这里拥有许多壮丽而神秘的自然景观。

甘肃省是西北地区最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张掖市以其著名的丹霞地貌而闻名,被誉为“中国彩色丹霞第一镇”。

而敦煌市则以其独特的莫高窟和沙漠风光而吸引了无数游客。

二、南方地区南方地区包括华南、华东和西南三个部分。

这些地区气候湿润,温暖宜人,拥有许多美丽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文化遗产。

1. 华南地区华南地区是我国最热带的地区之一,气候湿润多雨。

这里拥有许多著名的旅游城市和景点。

广东省是华南地区最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广州作为该省省会,拥有许多历史悠久的建筑和美食,吸引了大量游客。

我国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

我国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

我国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我国国土面积广大,从南到北、从西到东由于不同的自然和社会因素,形成了十分丰富的旅游资源。

我国的旅游资源在种类、形式、组合等方面都形成了独特的特点,从总体上来概括,我国的旅游资源具有以下五个基本特征: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旅游资源相互融合,生命力旺盛。

在我国,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分布在各个地区,数量很多,有相当一部分也被开发为了旅游目的地。

当这些景观以旅游资源的身份出现的时候多是相互组合的。

单纯的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很难引起游客长久的兴趣,相互融合之后的旅游产品更具有内涵,更能吸引游客的眼球。

以我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的武当山为例。

武当山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圣地之一,同时也是我国著名的山岳风景旅游胜地。

主要的自然胜景包括箭镞林立的72峰、绝壁深悬的36岩、玄妙奇特的10石9台等。

主峰天柱峰海拔1612米,被誉为“一柱擎天”,四周群峰向主峰倾斜,形成“万山来朝”的奇观。

同时,武当山的人文古建筑群规模也很大。

据统计,唐至清代共建庙宇500多处,明代达到鼎盛,历代皇帝都把武当山作为皇室家庙来修建。

明永乐年间大建武当,史有“北建故宫,南建武当”之说,共建成9宫、9观、36庵堂、72岩庙、39桥、12亭等33座道教建筑群。

现存较完好的古建筑有129处,庙房1182间,犹如我国古代建筑成就的展览。

在这些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相互融合的作用下,武当山的旅游业发展的蒸蒸日上。

二、旅游资源种类多样、内容丰富。

中国是世界上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种类繁多、类型多样,且都具有各种功能。

从总体上来说,我国的旅游资源大致上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

其中,自然旅游资源又包括地质地貌景观、气象气候景观、水文地理景观、生物景观和综合景观。

黑龙江的五大连池、吉林的雾凇、贵州的黄果树瀑布、北京香山的红叶、吉林长白山的天池分别是以上这些自然景观的典型代表。

同样的,人文旅游资源又可以分为古建筑景观、风土民情景观、文化艺术景观和历史文化名城。

旅游地理概况及资源特征

旅游地理概况及资源特征

中国八大旅游区区域概况1.华北旅游区(1)华北旅游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5省二市。

(2)华北旅游区地貌类型种类齐全,自然景观丰富。

(3)华北旅游区具有以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的气候特征。

(4)华北旅游区水体旅游资源丰富。

(5)华北旅游区有便捷的交通网。

(6)本区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同时又有良好的人文旅游资源和发展空间,是我国旅游热点地区之一。

2.东北旅游区(1)东北旅游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该区面积为80万平方千米,民族以汉族为主,有满族,回族,蒙古族,朝鲜族,锡伯族和赫哲族,达翰尔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等少数民族,是我国主要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之一。

(2)东北旅游区三面环山平原中开的地貌形态。

(3)东北旅游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

(4)东北旅游区林海茫茫物产丰富。

(5)东北旅游区位置优越经济发达。

(6东北旅游区有发达便利的交通网3.华东旅游区(1)华东旅游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江西省等四省一市。

(2)华东旅游区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岛屿众多。

(3)华东旅游区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冬温夏热,四季分明,降水充沛,季节分配均匀是本区的气候特点,秋季是旅游的最佳季节。

(4)华东旅游区物种丰富,物产富饶。

(5)华东旅游区经济发达,文化繁荣。

(6)华东旅游区是国内交通发达地区之一,旅游设施完善4.华中旅游区(1)华中旅游区包括湖南湖北两省,总面积39.77万平方千米,总人口约1.29亿。

(2)华中旅游区有复杂的地形结构,本区地貌以平原为主,四周低山丘陵环抱。

(3)华中旅游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温夏热,四季分明,降水丰沛。

(4)华中旅游区有丰富的生物和水利资源。

(5)华中旅游区水陆并举,交通发达(6)本区经济较为发达,是我国重要的交通枢纽,这里具有发展旅游业的良好物质条件,发展旅游业的潜力很大。

5.华南旅游区(1)华南旅游区位于我国最南部,包括福建省台湾省,广东省海南省四省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

中国旅游地理第三章——中国旅游资源地理

中国旅游地理第三章——中国旅游资源地理


月牙泉四面沙山高耸,山坳随着泉的形状也成月牙形,吹进这种环山洼地里的 风,由于空气力学原理,会向上旋,于是月牙泉周围山上流下来的沙子又被送回四 面的鸣沙山脊的另外一侧,这就是泉水不为黄沙掩盖的道理。两千多年来,正是因 为这种独特的地形运动,使沙山和泉水保持着矛盾而又和谐的天然共生共存状态。 尽管风沙肆虐,月牙泉依然碧水粼粼。
3.准噶尔盆地:
地势第二级阶梯上的盆地,内部有沙 漠。 4.四川盆地: 地势第二级阶梯上的盆地,内部多丘 陵,西部有平原。
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 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 云贵高原
大 兴 安 岭 内蒙古高原 太 行 祁连山脉 黄 土 高 原山 脉 巫 山 雪 横 云贵 峰 断 高原 山 山 脉
昆仑山脉
返回
天山山脉
大 兴 安 岭
阴山山脉
昆仑山脉 祁连山脉
长 白 山 脉
秦岭
喜马拉雅山脉
太 行 山 脉
巫 山 雪 峰 南岭 山 武 夷 山 脉
横 断 山 脉
台 湾 山 脉
1.柴达木盆地:
在地势第一级阶梯上,是我国海拔最高 的大盆地
2.塔里木盆地:
地势第二级阶梯上的盆地,我国最大的盆 地,有我国最大的沙漠。
山群最著名。
五大连池风景区概况
五大连池的古火山形成于203年、90万年、60万年及19万年历史时 期,而新期火山则形成于1719年,据《黑龙江外记》记述:“墨尔 根东南,一日地中忽出火,石块飞腾,声震四野,越数日火熄,其
地遂成池沼。此康熙五十八年事。”康熙五十八年即公元1719年。
公元1720年,老黑山和火烧山又再度爆发。 同样描述出当年火山喷发的壮丽景象:大地震颤,声震长空,浓 烟滚滚,火光冲天。灼热的岩浆流动在山林水草之间,夜晚看去, 如一条巨型火龙蜿蜒起伏。河流被阻,林木被毁,飞鸟绝迹,野兽 遁形。数月之后,人们仍然不得靠近,清朝的官员前来考察,也只 能在远处观望。这两次火山喷发造成的结果是:第一,形成了两座 新期火山老黑山和火烧山。第二,岩浆阻断白河形成了五大连池。 第三,火山喷发形成了地下矿泉。第四,火山喷发形成了千姿百态 的优美景观。

中国旅游资源形成的地理基础和特征

中国旅游资源形成的地理基础和特征

中国旅游资源形成的地理基础和特征1.中国旅游资源形成的地理基础中国旅游资源丰富,这是毋庸置疑的。

作为一个旅游胜地,每年来中国旅游的人数都是相当可观的。

中国旅游资源形成不是偶然的,它的地理基础决定着它的多种多样,可以分两方面来分析:★第一,自然地理基础首先,我国拥有来辽阔的土地,独特地理区位。

我国国土面积广,排在世界第三位,国土面积是960万平方公里,其中垂直分布也广,广大的面也就意味着我国的所跨的自然带也广。

其中自然带可分布为以下几部分: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荒漠带、高山植物区等。

跨越了热带、温带、寒带,纵向分布有形成了针叶林、阔叶林。

在这么大的一片土地上,风景也是多种多样的。

我国地理位置独特,跨度广。

最南是北纬4度的曾母暗沙,最北是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北纬53度,跨越49个纬度。

这么一个特征也就造就了中国旅游资源形成的另一个自然地理基础———多种多样的地理气候。

全球气候大致可分为13中类型,而我国就拥有其中五种:1、热带季风气候。

包括台湾省的南部、雷州半岛和海南岛等地。

年积温>=8000℃,最冷月平均气温不低于16℃,年极端最低气温多年平均不低于5℃,极端最低气温一般不低于0℃,终年无霜。

2、亚热带季风气候。

我国华北和华南地区属于此种类型的气候。

年积温在4500--8000℃之间,最冷月平均气温-8--0℃,是副热带与温带之间的过渡地带,夏季气温相当高(侯平均气温>=25℃至少有6个侯,即30天),冬季气温相当低。

3、温带季风气候。

我国内蒙古和新疆北部等地属于此种类型的气候。

年积温在1600--3400℃之间,最冷月平均气温在-28--8℃、夏季侯平均气温多数仍超过22℃,但超过25℃的已很少见。

4、高原气候。

我国青藏高原属于此种类型的气候。

年积温低于2000℃,日平均气温低于10℃,最热的气温也低于5℃,甚至低于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其特色资源的分布
情况
/z/q109855565.htm 来源:问问网日期:2010年09月19日
标签
编者按:中国国土广袤,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在漫长的历史中和辽阔的国土上,形成了无比丰厚的旅游资源。

在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全国委员会出版的《中国资源》一书中认为,在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气候资源、森林资源、草地资源、物种资源、海洋资源和旅游资源这中国有十大资源中,中国旅游资源在全球具有明显优势,有巨大吸引力中国旅游资源的特点有四:
中国旅游资源的特点之一—多样性。

中国是世界上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资源种类繁多,类型多样,具备各种功能。

中国拥有类型多样、富有美感性的、不同尺度的风景地貌景观,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从海平面以下155米处的吐鲁番盆地的艾丁湖底,到海拨8848.13米的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绝对高差达9003米。

中国不仅有纬向地带性的多样气候带变化,还有鲜明的立体气候效应,尤其在横断山脉地区,即所谓“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中国不论南北东西都有繁花似锦的美景,不仅有类型多样的海滨、山地、高原、高纬度地区的避暑胜地,而且还有银装素裹的冰雪世界,以及避寒休闲度假胜地海南岛。

多样的风景地貌和多功能的气候资源,为生物界提供了优越的生存栖息环境,使自然景观更加多姿多彩。

不论是从旅游资源供给的角度还是从旅游消费的角度看,中国拥有世界旅游活动的各种资源和要素,可以开发成为适合现代旅游趋势的各种旅游产品。

很少有像中国这样的国家具有如此多样和复杂的旅游资源系统,这一方面是由于中国的国土辽阔,地质复杂,气候多样,另一方面也与中国历史悠久、文明发达有关。

资源种类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是中国旅游资源的一大重要特征
中国旅游资源的特点之二—丰厚性。

中国旅游资源不仅种类多样,而且每种资源的积淀丰厚,拥有各种规模、年代、形态、规制、品类的资源特征。

不论是古代建筑、古城遗址、帝都王陵、禅林道观、园林艺术、民俗风情,还是自然山水风景、海湖河流、山川原野,都多姿多彩,不可胜数,其资源之丰厚足以位于世界各国前列。

以花岗岩山景为例,既有节理发育又经风雨剥蚀塑造的,以奇峰怪石、辟天摩地而著称的黄山;也有因断层发育使巨大花岗岩体突兀凌空,以险称绝的华山;还有因花岗岩主峰特性而导致球状分化,由其形成的造型奇异的各种小尺度的风景地貌散见各地。

中国旅游资源的特点之三—古老性。

中国是古人类的发源地之一,也是世界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流传至今的宝贵遗产构成了极为珍贵的旅游资源,其中许多资源以历史久远、文化古老、底蕴深厚而著称。

古老的华夏文明是中华民族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既有各兄弟民族文化融合的结晶,又吸取了世界各民族文化之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发现的旧石器时代遗址数不胜数,遍及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云南开远小龙潭的古猿化石分属于森林古猿和腊玛古猿;云南禄丰石灰坝发现的古猿化石,据测定距今有800万年历史。

在众多的古人类遗存中,以元谋人历史最早(距今170万年),周口店龙骨山的古人类遗物最丰富,龙潭洞猿人化石的一具头盖骨最完整。

中国旅游资源的古老性还表现在,远在数千年之前,中国的先人就开发和发明了一系列的工艺艺术、宏大建筑,在世界文明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章。

仰韶文化、半坡遗址、安阳殷墟、咸阳秦城、京杭运河、万里长城、秦兵马俑坑等,无不以古称胜。

中国旅游资源的特点之四—奇特性。

中国拥有数不尽的特有旅游资源。

在自然奇观方面,有一年一度的大理蝴蝶泉的蝴蝶盛会,洱源的万鸟朝山的鸟吊山奇景,能发出不同音符鸣叫的峨眉弹琴蛙,每届中秋的钱塘大潮,西藏高原上的周期性的水热爆炸泉,吉林松花江边的雾淞等。

人文方面的奇景更是丰富多彩,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和铜车马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已建成的兵马俑博物馆每年吸引上百万游人。

长沙马王堆汉墓的完整女尸和大量帛书,江陵凤凰山汉墓保存完好的男尸,满城陵山汉墓的金缕玉衣,丝绸之路上的楼兰古城和众多古迹,徐州的汉墓,这些墓葬地和出土文物珍品成了吸引旅游者回溯历史的最佳场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