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吊结构模型设计方案
塔吊模型

Tower crane
设计方案
塔吊竖向用四 根竖直杆件连 接,组成底面 呈正方形四棱 柱,以18cm分 层,上部结构 近似三棱柱。 其最上面杆件 承重,并且采 用拉条助载。
竖向承重部
水平加载部 拉条固件
主体杆件之 间采用拉条 加固,以水 平两根横杆 辅助顶部杆 件承重。离 水平杆件边 缘25cm设拉 条固点并与 竖直杆件相 连。
Tower crane
模
杆件制作 采用薄壁棱 柱杆件,材 料节约且质 量轻。杆件 截面为边长1 厘米的正方 形,高 90cm。
型
杆件连接 由下而上, 先竖杆后 横杆,打 磨杆件截 面,使接 触面接触 良好。
制
绳拉索布置 由竖直杆 牵引拉条, 固定另一 端点于水 平杆件前 端。
作
模型固定 塔吊底座打 磨平整并且 加上柱脚, 保证四根支 撑杆件竖直, 保持承重整 体平稳坚固。
LOGO
Tower crane
以竖杆为主要承重杆件承受竖向荷载,上部辅 以较小的三棱柱水平支撑来承受水平荷载。我 们将塔吊的吊臂结构制作成两部分,四个支架 撑起整个吊臂,三根杆件相互承载,将杆件的 能力发挥到最大。三杆件尾部三角形连接,三 角形稳定,防止加载时重心偏离。拉力大的地 方采用拉条。连接点都经过加固,静定模型比 较稳固。且主杆件之间用斜拉条连接,减轻整 体质量同时,使外形简洁大方。
打磨修整加固
方案组成
Tower crane
1
2
3
支 撑 结 构 设 计
横 梁 结 构 设 计
连 接 结 构 设 计
Tower crane
支撑结构设计 支撑柱整体呈 现四棱柱,底 面为边长15cm 正方形,支撑 柱分为四层, 每层距离18cm, 对角线拉条交 错布置,提高 抗扭能力。 横梁结构设计 横梁主要承受 弯矩,设计成 一截面为三角 形的椎体,横 杆布置于支撑 结构上,尾部 三根杆之间用 组合三角形杆 件加固。 连结结构设计 横梁放置在竖 向第五层杆件 上,两根水平 杆件受到正压 力,此杆件上 方加固,减少 其上翘或下弯 的趋势。并于 横杆边缘加拉 条。
格构式塔吊方案

塔吊基础及搭拆专项方案编制人:职务(职称)审核人:职务(职称)批准人:职务(职称)浙江龙舜建设有限公司杭州北部软件园新建厂房(三期)项目部年月日第一章、工程概况 (3)第二章、编制依据 (4)第三章、工程场地地质条件、地质勘察剖面图 (5)第四章、QTZ80(ZJ5710)塔吊技术参数 (7)第五章、塔吊平面布置 (8)第六章、塔吊基础设计 (10)第七章、桩基承载力及钢格构柱等验算 (12)第八章、塔吊基础施工 (28)第九章、塔吊施工作业管理措施(群塔作业) (31)附件:附图一、塔吊平面布置图附图二、塔吊剖面立面图附图三、塔吊结点处理详图附图四、塔吊格构式基础参数表附图五、塔吊与建筑物距离平面图附图六、塔吊说明书1.1工程概况杭州北部软件园发展有限公司新建厂房三期项目工程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科技工业功能区祥符区块内,上祥路以东,祥盛路以北,规划东吴路以西,祥园路以南。
建筑物地下为二层(主楼部分为三层),地上由五幢13层裙房组成,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本工程±0.000标高相当于绝对标高4.900m,目前自然地面平均绝对标高为4.400m,地下室平面长为195m,宽为120m,基础形式为桩承台基础,桩基为φ600、φ700、φ800钻孔灌注桩,桩顶标高-11.45m~12.90为主,桩长45~50m,按进入持力层控制为主。
地下室底板标高-10.70m,底板厚700mm,外墙板厚350~450mm,承台高0.8-2.30m,地梁高700均为暗梁、砼为C35,电梯井底开挖深度最深处在-14.05m。
基础垫层均为150mm厚C15垫层。
地下室内纵向设4条后浇带,横向设2条后浇带宽为1000mm。
本工程建筑结构高度为49.77米,2#塔吊搭设高度为60米,3#塔吊搭设高度为57米,1#~4#塔吊搭设高度为54米,以上高度未包括地下格构柱8.7米,第一次搭设2#塔吊搭设高度为31.5米,3#塔吊搭设高度为28.5米,1#~4#塔吊搭设高度为25.5米,塔吊具体位置详见总平面图。
7525塔吊基础方案

编制:审核:批准:二0一三年五月二十三日方案目录第一节、工程概况 01、工程介绍 02、编制依据 (1)第二节、TC7525-16D塔吊基础设计及计算 (1)一、塔机属性 (1)二、塔机荷载 (2)三、桩顶作用效应计算 (4)四、桩承载力验算 (6)五、承台计算 (7)六、配筋示意图 (9)第一节、工程概况1、工程介绍钢结构主体采用钢框架结构,地上七层,地下一层。
其中一层、二层平面尺寸为48mx93m,三层以上平面尺寸为椭圆形。
主要柱网为(9m+8mx4+11m+8mx4+9m)x(9mx2+10m+9mx2)。
一层层高6m,二层层高6.2m,三层层高5.8m,四、五、六层层高4.8m,七层层高变化,最高处层高5m,建筑物总高度38.000m。
框架钢梁采用焊接或热轧H型钢,框架钢柱采用焊接箱形钢柱及方钢管混凝土柱。
楼板、屋面板采用现浇混凝土楼板。
占地面积387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17797平方米,其中地下占4390平方米。
其功能包括:公务机联检、贵宾休息室,客房及办公室、多功能厅等功能;地上及半地下共6层(局部7层),高38.0米。
其三维模型如下:塔机选型:一台中联TC7525,塔吊自由高度为51米,回转半径75米,最大起重量16吨,最大幅度时起重量2.5吨。
能够满足施工要求。
塔吊布置图如下:2、编制依据(1)设计蓝图(2)《TC7525型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说明书》(3)《塔机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144-94》(4)《起重设备安装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8-98》第二节、TC7525-16D塔吊基础设计及计算基地工程;属于属属构属构;地上1属;地下7属;建筑高度:38m;属准属属高:4.8m ;属建筑面属:4390平方米;本属算属主要依据施工属属及以下属范及属考文属属制:1、《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T187-2009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一、塔机属性塔机型号TC7525-16D塔机独立状态的最大起吊高度H0(m)51.3二、塔机荷载1、塔机自身荷载标准值2、风荷载标准值ωk(kN/m2)3、塔机传递至基础荷载标准值4、塔机传递至基础荷载设计值三、桩顶作用效应计算矩形桩式基础布置图承台及其上土的自重荷载标准值:G k=bl(hγc+h'γ')=5.5×5.5×(1.5×25+0×19)=1134.38kN承台及其上土的自重荷载设计值:G=1.2G k=1.2×1134.38=1361.25kN 桩对角线距离:L=(a b2+a l2)0.5=(42+42)0.5=5.66m1、荷载效应标准组合轴心竖向力作用下:Q k=(F k+G k)/n=(843.25+1134.38)/4=494.41kN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偏心竖向力作用下:Q kmax=(F k+G k)/n+(M k+F Vk h)/L=(843.25+1134.38)/4+(4288.19+40.76×1.5)/5.66=1263.27kNQ kmin=(F k+G k)/n-(M k+F Vk h)/L=(843.25+1134.38)/4-(4288.19+40.76×1.5)/5.66=-274.45kN2、荷载效应基本组合荷载效应基本组合偏心竖向力作用下:Q max=(F+G)/n+(M+F v h)/L=(1027.9+1361.25)/4+(5719.94+57.06×1.5)/5.66=1623.57kNQ min=(F+G)/n-(M+F v h)/L=(1027.9+1361.25)/4-(5719.94+57.06×1.5)/5.66=-429kN 四、桩承载力验算1、桩基竖向抗压承载力计算桩身周长:u=πd=3.14×0.8=2.51m桩端面积:A p=πd2/4=3.14×0.82/4=0.5m2R a=uΣq sia·l i+q pa·A p=2.51×(19.5×5)+8500×0.5=4517.61kNQ k=494.41kN≤R a=4517.61kNQ kmax=1263.27kN≤1.2R a=1.2×4517.61=5421.13kN满足要求!2、桩基竖向抗拔承载力计算Q kmin=-274.45kN<0按荷载效应标准组合计算的桩基拔力:Q k'=274.45kN桩身的重力标准值:G p=l t A pγz=18×0.5×25=226.19kNR a'=uΣλi q sia l i+G p=2.51×(0.7×19.5×5)+226.19=397.73kNQ k'=274.45kN≤R a'=397.73kN满足要求!3、桩身承载力计算纵向普通钢筋截面面积:A s=nπd2/4=9×3.14×182/4=2290mm2(1)、轴心受压桩桩身承载力荷载效应基本组合下的桩顶轴向压力设计值:Q=Q max=1623.57kNψc f c A p+0.9f y'A s'=(0.85×17×0.5×106 + 0.9×(360×2290.22))×10-3=7959.66kNQ=1623.57kN≤ψc f c A p+0.9f y'A s'=7959.66kN满足要求!(2)、轴心受拔桩桩身承载力荷载效应基本组合下的桩顶轴向拉力设计值:Q'=-Q min=429kNf y A S=360×2290.22×10-3=824.48kNQ'=429kN≤f y A S=824.48kN满足要求!五、承台计算1、荷载计算承台有效高度:h0=1500-50-22/2=1439mmM=(Q max+Q min)L/2=(1623.57+(-429))×5.66/2=3378.77kN·mX方向:M x=Ma b/L=3378.77×4/5.66=2389.15kN·mY方向:M y=Ma l/L=3378.77×4/5.66=2389.15kN·m2、受剪切计算V=F/n+M/L=1027.9/4 + 5719.94/5.66=1268.13kN受剪切承载力截面高度影响系数:βhs=(800/1439)1/4=0.86塔吊边缘至角桩内边缘的水平距离:a1b=(a b-B-d)/2=(4-2-0.8)/2=0.6ma1l=(a l-B-d)/2=(4-2-0.8)/2=0.6m剪跨比:λb'=a1b/h0=600/1439=0.42,取λb=0.42;λl'= a1l/h0=600/1439=0.42,取λl=0.42;承台剪切系数:αb=1.75/(λb+1)=1.75/(0.42+1)=1.24αl=1.75/(λl+1)=1.75/(0.42+1)=1.24βhsαb f t bh0=0.86×1.24×1.57×103×5.5×1.44=13251.41kNβhsαl f t lh0=0.86×1.24×1.57×103×5.5×1.44=13251.41kNV=1268.13kN≤min(βhsαb f t bh0,βhsαl f t lh0)=13251.41kN满足要求!3、受冲切计算塔吊对承台底的冲切范围:B+2h0=2+2×1.44=4.88ma b=4m≤B+2h0=4.88m,a l=4m≤B+2h0=4.88m角桩位于冲切椎体以内,可不进行角桩冲切的承载力验算!4、承台配筋计算(1)、承台底面长向配筋面积αS1= M y/(α1f c bh02)=2389.15×106/(1.03×16.7×5500×14392)=0.012ζ1=1-(1-2αS1)0.5=1-(1-2×0.012)0.5=0.012γS1=1-ζ1/2=1-0.012/2=0.994A S1=M y/(γS1h0f y1)=2389.15×106/(0.994×1439×360)=4641mm2最小配筋率:ρ=max(0.2,45f t/f y1)=max(0.2,45×1.57/360)=max(0.2,0.2)=0.2%梁底需要配筋:A1=max(A S1, ρbh0)=max(4641,0.002×5500×1439)=15829mm2承台底长向实际配筋:A S1'=17803mm2≥A1=15829mm2满足要求!(2)、承台底面短向配筋面积αS2= M x/(α2f c bh02)=2389.15×106/(1.03×16.7×5500×14392)=0.012ζ2=1-(1-2αS2)0.5=1-(1-2×0.012)0.5=0.012γS2=1-ζ2/2=1-0.012/2=0.994A S2=M x/(γS2h0f y1)=2389.15×106/(0.994×1439×360)=4641mm2最小配筋率:ρ=max(0.2,45f t/f y1)=max(0.2,45×1.57/360)=max(0.2,0.2)=0.2%梁底需要配筋:A2=max(9674, ρlh0)=max(9674,0.002×5500×1439)=15829mm2承台底短向实际配筋:A S2'=17803mm2≥A2=15829mm2满足要求!(3)、承台顶面长向配筋面积承台顶长向实际配筋:A S3'=17803mm2≥0.5A S1'=0.5×17803=8902mm2满足要求!(4)、承台顶面短向配筋面积承台顶长向实际配筋:A S4'=17803mm2≥0.5A S2'=0.5×17803=8902mm2满足要求!(5)、承台竖向连接筋配筋面积承台竖向连接筋为双向Φ10@500。
塔吊设计方案

塔吊设计方案一、介绍塔吊作为一种常见的起重设备,广泛应用于建筑工地、港口码头等场所。
它的设计方案直接关系到施工效率和安全性。
本文将探讨塔吊的设计方案,从不同角度考虑如何优化其性能和使用效果。
二、基本参数设计塔吊的基本参数设计是其设计方案的起点。
包括高度、臂长和起重力矩等参数的选择。
首先要考虑的是工地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高度和臂长,使其能够覆盖到需要起重的区域。
同时,起重力矩的选择要满足工地的需求,既要能够承载重物,又要保证稳定性。
三、材料选用和强度计算塔吊的设计方案中,材料的选用和强度计算是关键环节。
一般来说,塔吊的主梁和臂杆要选择高强度钢材,以确保其承载能力。
同时,对于关键部件的强度计算要进行详细的分析,确保其在工作过程中不会发生破坏或变形。
四、结构设计塔吊的结构设计包括塔身和回转系统的设计。
在塔身设计方面,需要考虑其高度和稳定性。
高度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工地情况、设备需求和安全性,确保塔身能够垂直升起且不会倾斜。
回转系统的设计要保证灵活性和稳定性,使塔吊能够360度旋转并承载起重物。
五、电气控制系统塔吊的设计方案还需要考虑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
电气控制系统是塔吊正常运行的关键。
它包括电机、传感器和控制器等组成部分,需要确保塔吊能够准确、灵活地控制起重操作。
此外,还要考虑安全控制装置的设计,如过载保护、限位保护等,确保操作过程中不发生意外。
六、智能化设计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化设计成为塔吊设计方案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通过应用传感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可以实现塔吊的自动化操作和智能化管理。
例如,可以利用传感器监测设备状态,及时发现故障并进行预警;还可以通过远程监控系统实时了解塔吊的运行情况,提高管理效率。
七、优化方案为了进一步提升塔吊的性能和使用效果,可以考虑优化方案。
例如,可以利用专业软件进行模拟计算,优化塔吊的结构和参数,使其在实际工作中更加高效和稳定。
此外,还可以通过改进传动系统和降低能耗等手段,提高塔吊的能源利用效率。
塔吊方案图纸(标注详细)

塔吊结构模型的设计及制作

塔吊结构模型的设计与制作摘要:本文中的塔吊结构模型是大学第九届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的参赛作品。
文中详尽地论述了该塔吊结构模型的设计制作要求,实际的设计和制作的全过程。
最后,文中还以一些合理的假设为前提,根据相关理论知识估计了模型的承载能力。
本文对于一些其他的结构模型设计制作过程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字:塔吊模型;设计;制作;支撑柱;横梁;杆件;牛皮纸;载荷1.背景塔吊在现代的社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实现了笨重货物较大的水平和垂直位移,而且可重复性强,效率高,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塔吊其实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尤其在建筑施工基地和大型的装载、卸载基地,它可谓是必备的工业设备,是基地整个物料调运的核心装置。
所以一个塔吊的结构的承载能力、安全性以及运动的灵敏性就显得非常重要。
本文所阐述的塔吊结构模型是以“大学第九届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这一赛事为依托,由本人协同晓杰、汪荣荣两位同学,共同设计并制作完成的。
2.模型设计制作要求此模型的设计制作要求即为“大学第九届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提交的参赛作品的一些要求,现整理归纳成如下几点:1、模型制作材料为牛皮纸、卡发丝线、白胶,固定模型的底板为木工板。
材料统一由组委会提供和购买,不得使用非组委会提供的其它任何材料。
2、模型结构形式和总高度不限,模型的主要受力构件应合理布置,整体结构应体现“新颖、轻巧、美观、实用”的原则。
3、模型悬臂上分别设置3个作用点A、B、C,其中配重作用点A距模型底板中心线xx 轴水平距离为250±5 mm,距模型底板上表面高度为1000±5 mm,并要求设置竖向力的拉线环1个;加载作用点B、C分别距模型底板中心线xx轴水平距离为600±5 mm、900±5 mm,距模型底板上表面高度为1000±5 mm,要求在B、C点设置可以施加竖向力的拉线环各1个,并过C点垂直于BC连线上设置可以施加前后水平力的拉线环各1个,详见图1。
塔吊结构的模型设计与制作

塔吊结构的模型设计与制作
队长:范玉良
队员:章小伟施红勃吴亮
牟金蒙谷凤涛
摘要:
由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 城市人口超饱和, 导致我国的高层建筑几乎成几何级数递增。
从发展趋势看, 我国正在建设的高层建筑越来越高,所以这将必然会提高对塔吊安全与性能的要求。
我小组设计的塔吊旨在在提高塔吊承重性能的基础上,又要对当前高发生率的塔吊安全事故进行思考,努力找到可以切实减少该发生率的有效方案。
因此我小组设计的塔吊融合了我小组成员对当今正在大规模使用的塔吊的思考,并通过理论分析与精确计算,在充分吸取当今塔吊承重性能优势的同时,又加入我们对现有塔吊存在不足的革新,既保证了塔吊承重性能在原有塔吊基础上的提高,又能保证塔吊事故发生率的减少,提高了塔吊的安全性。
方案图:
计算书:。
塔吊设计方案

机自113班一队塔吊模型设计方案成员:蔡苗、齐依蕾、王杨、黄林考、李冠男设计说明:塔吊(tower crane)尖的功能是承受臂架拉绳及平衡臂拉绳传来的上部荷载,并通过回转塔架、转台、承座等的结构部件式直接通过转台传递给塔身结构。
自升塔顶有截锥柱式、前倾或后倾截锥柱式、人字架式及斜撑架式。
凡是上回转塔机均需设平衡重,其功能是支承平衡重,用以构成设计上所要求的作用方面与起重力矩方向相反的平衡力矩。
除平衡重外,还常在其尾部装设起升机构。
起升机构之所以同平衡重一起安放在平衡臂尾端,一则可发挥部分配重作用,二则增大绳卷筒与塔尖导轮间的距离,以利钢丝绳的排绕并避免发生乱绳现象。
平衡重的用量与平衡臂的长度成反比关系,而平衡臂长度与起重臂长度之间又存在一定比例关系。
平衡重量相当可观,轻型塔机一般至少要3~4t,重型的要近30t。
方案构思:从塔吊使用时本身的结构出发,利用三角形的稳固性进行设计一个塔吊模型,采用材料最大限度使用的方法来完成这个塔吊。
设计制作要求:主要材料由本学院学生委员会提供,主体是一个塔吊模型,底部是一个220cmx220cm的方形,从底座竖直起来到横杆的部分是高30cm的塔身,塔身把横梁分成两部分,前半部分承载物体的,长为30cm,后部分横梁长为15cm。
设计要求是在前半承载重物部分要留下一个可固定施载装置的地方,以便于加载砝码。
方案简介:本结构模型整体是塔吊的模型结构,但是后半部分不加载重物,依据三角形的稳固性进行设计,其结构大部分由三角形构成,总体用细铁丝从横梁前部到底座连起来,以承受更大的载重,并且有合理的受力形式。
特色说明:塔吊模型结构设计合理,主要受力为横梁前部分和塔身,底座起到稳固的作用。
为了更好承受砝码的重量,在底座与塔身之间连接上四根筷子,防止失稳现象发生。
制作材料精简,只用33对筷子和20米西铁线来完成,具有很大的资源有效利用率。
不同连接点间弄上划痕,以便铁丝能够跟好地连接各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塔吊结构模型设计理论方案参赛学院:参赛队名:参赛组员:参赛组长:二○一四年十二月十四日目录目录 (2)1.设计说明书 (3)1.1方案构思 (3)1.2结构选型 (3)2.材料性能与制作经验 (4)2.1 材料力学性能指标 (4)2.2 制作经验 (4)3.计算书 (5)3.1 计算模型整体效果图 (5)3.2 结构计算假定和各个单元物理参数 (5)计算假定 (5)3.3 构件截面尺寸 (5)3. 3 结构计算简 (6)4. 结语 (10)1.设计说明书本塔吊以纸和线为材料,充分利用线的弹性作用。
而现代结构讲究结构与建筑美学相适应,在满足结构功能的同时体现建筑美,同时也传递一种精神,一种理念。
这是本作品设计的源泉,打破传统塔吊的结构型式,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与震撼,体现了力与美的完美结合。
以创新为支点,撑起未来的希望。
1.1方案构思形象是结构内在品质物化的外在形态,是表现结构内涵和个性的形式和语言系统。
为使我们的结构能给人留下特别的印象,考虑从各种技术手段上来表现结构形象。
我们的结构采用上面一个三三角形,作为一个支撑单元,撑起整体。
塔身共有4根主承重杆件,塔顶有3根主选柱子作为首要支撑,整个结构外观简洁、新颖,赋予塔吊以生气。
1.2结构选型初步设计时仔细的考虑了传统结构形式和材料用量,得出初步的方案采用以竖杆为主要承重杆件承受竖向荷载,辅以截面较小的斜向和水平支撑来承受水平荷载。
整体是一个近似实体塔吊的结构,本着大赛的宗旨,创新,我们将塔吊的吊臂结构制作成两部分,一个支点撑起整个吊臂,两个部分相互承载,将杆件的能力发挥的最大,主杆件连接多用三角形,三角形稳定,连接时保证a、b、c 三点在一条直线,防止加载时偏心。
拉力大的地方用纸带。
我们的连接点都是刚结点,超静定模型比较稳固。
下面支座主杆件之间用撑杆件连接,整体连接有几个优点:(1)杆作为支撑杆可以有效增加结构抗扭刚度,减小结构水平位移。
(2)外形简洁大方。
(3)杆件的数量明显减少,节点加工方便。
(4)从整体看结构比较对称,简单稳定。
2.材料性能与制作经验2.1 材料力学性能指标查资料结合实际知道1、230g白卡纸弹性模量与拉应力.压应力弹性模量(MPa)拉应力(MPa)压应力(MPa)56.9 22.2 7.02、蜡线极限拉力股数 1 2 3 4 5 6极限力(N) 48 110 168 207 225 2322.2 制作经验经过我们多次的制作尝试,我们得出了以下几点经验:(1)模具的选择。
我们的结构杆件均是空心圆柱体,所以我们找到了直径12mm的钢管、直径8mm的钢管来卷各杆件。
(2)白卡纸纹线的合理。
刚开始我们由于追求速度而随意量取规格进行卷纸,卷的过程我们发现当平行与纸张条纹卷的时候卷得顺且易,成品的刚度也相对较大;反之,当垂直与条纹卷时容易使纸张褶皱且成品刚度低。
(3)胶水的使用很有讲究。
胶水必须有一定的流动度,以便很好地涂抹,但不能太稀,否则很难控制粘贴。
胶合的时候最好用工具对粘贴面施加一定的压力,这样可以保存粘贴良好,外表也美观。
使用胶水时避免对胶水的揉搓,否则会使胶水发黄变黑影响美观。
(4)对于杆件和蜡线的预应力的施加,锚固也有讲究,可以使结构更加稳定,在受外力荷载时变形不会过大。
3.计算书3.1 计算模型整体效果图3.2 结构计算假定和各个单元物理参数计算假定(1)因为杆件下部用大量胶水灌注,并用纸片固定,因而底部支座可以近似认为刚接。
(2)各杆件的连接节点,由于采取了加强措施,所以也应该视为刚接。
(3)我们的结构要受横向荷载作用,所以计算时主杆和支撑均采用空间杆件单元。
(4)计算时所有的荷载均等效为作用在节点上的集中荷载3.3 构件截面尺寸(1)主杆采用圆环截面截面外直径(D)16mm 截面内直径(d):12mm(2)支撑采用圆环截面截面1外直径(D)10mm 截面1内直径(d):8mm3.4 结构计算简图为计算简单,现将其简化为如下模型:(一)荷载分析位移计算图位移计算表杆端位移值 ( 乘子 = 1)---------------------------------------------------------------------------------------- 杆端 1 杆端 2--------------------------------- --------------------------------------单元码 u -水平位移 v -竖直位移-转角 u -水平位移 v -竖直位移-转角-------------------------------------------------------------------------------------------1 -0.00000000 -0.00000034 0.00000001 -0.00000001 -0.00000015 0.000000002 -0.00000001 -0.00000015 0.00000000 -0.00000001 -0.00000010 0.000000003 -0.00000001 -0.00000010 0.00000000 -0.00000001 -0.00000005 0.000000004 -0.00000001 -0.00000005 0.00000000 -0.00000002 -0.00000001 0.000000005 -0.00000002 -0.00000001 0.00000000 -0.00000002 -0.00000000 0.000000006 -0.00000002 -0.00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2 0.00000001 0.000000007 -0.00000002 0.00000001 0.00000000 -0.00000002 0.00000003 0.000000008 -0.00000002 0.00000003 0.00000000 -0.00000006 -0.00000000 0.000000009 -0.00000006 -0.00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 -0.00000034 0.0000000110 -0.00000000 -0.00000034 0.00000001 -0.00000001 -0.00000015 0.0000000011 -0.00000006 -0.00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2 -0.00000000 0.0000000012 -0.00000006 -0.00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2 0.00000001 0.0000000013 -0.00000006 -0.00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2 -0.00000001 0.0000000014 -0.00000001 -0.00000010 0.00000000 -0.00000006 -0.00000000 0.0000000015 -0.00000001 -0.00000005 0.00000000 -0.00000004 -0.00000005 0.0000000016 -0.00000004 -0.00000005 0.00000000 -0.00000002 -0.00000001 0.0000000017 -0.00000002 -0.00000001 0.00000000 -0.00000001 -0.00000001 0.0000000018 -0.00000001 -0.00000001 0.00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19 -0.00000002 0.00000001 0.00000000 -0.00000001 0.00000000 0.0000000020 -0.00000001 0.00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21 -0.00000002 0.00000001 0.00000000 -0.00000001 -0.00000001 0.0000000022 -0.00000001 -0.00000001 0.00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23 -0.00000001 -0.00000015 0.00000000 -0.00000006 -0.00000000 0.00000000 --------------------------------------------------------------------------------------------(二)内力分析内力计算表杆端内力值 ( 乘子 = 1)-----------------------------------------------------------------------------------------杆端 1 杆端 2------------------------------------ ---------------------------------------- 单元码轴力剪力弯矩轴力剪力弯矩-------------------------------------------------------------------------------------------1 -12.0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 -12.0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2 -26.6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 -26.6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3 -26.6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 -26.6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4 -26.6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 -26.6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5 -12.55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 -12.55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6 -12.55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 -12.55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7 -4.00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 -4.00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8 5.65685425 0.00000000 0.00000000 5.65685425 0.00000000 0.000000009 24.7386337 0.00000000 0.00000000 24.7386337 0.00000000 0.0000000010 -12.0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 -12.0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11 0.00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12 19.1183812 0.00000000 0.00000000 19.1183812 0.00000000 0.0000000013 -31.4167550 0.00000000 0.00000000 -31.4167550 0.00000000 0.0000000014 0.00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15 0.00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16 0.00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17 -28.1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 -28.1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18 -28.1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 -28.1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19 17.1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 17.1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20 17.1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 17.1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21 0.00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22 0.00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23 2.78567766 0.00000000 0.00000000 2.78567766 0.00000000 0.00000000 -------------------------------------------------------------------------------------------(三)弯矩分析图(四)剪力分析图4. 结语感谢陈老师给我们参赛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