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和美国梦的区别

合集下载

3中国梦与美国梦的差异

3中国梦与美国梦的差异

中国梦与美个人利益、个人自由为中 心,“美国梦”强调追求一强独大的单极世界, 为了自己国家的利益而不惜损害甚至牺牲其他 国家人民的利益甚至世界的整体利益。“中国 梦”追求的是促进世界共同发展、建设和谐世 界,这个伟大梦想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
中国梦与美国梦的差异
中国梦&美国梦的差异
中国梦与美国梦的差异
习近平在2012年11月29日在参观《复兴之路》展 览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 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美国总统奥巴马于2012 年11月6日发表演讲时表示每个人都有着追求个人幸 福权利,“对美国人来说,美国梦意味着,只要你 努力工作,可以成就一切。”
中国梦与美国梦的差异
四、实现途径不同
“美国梦”的实现途径是通过所谓的 全球化来实现,其本质是对外扩张、掠夺 和侵略。而“中国梦”实现靠的是中国的 和平发展,靠的是全党全国人民齐心协力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懈努力。
中国梦与美国梦的差异
五、实现目标不同 “美国梦”的实现目标除了个人的 成功以外,追求是美国独霸世界。而 “中国梦”的实现目标则是人民幸福、 国家和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梦与美国梦的差异
“中国梦”“美国梦”体现了世 界经济最强大的两个大国人民对美好未 来的向往,但二者存在诸多差异。
中国梦与美国梦的差异
一、具体内涵不同
“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 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真正实现每个人的自 由和全面发展;强调个人命运和国家紧密相 连。 “美国梦”突出个人和金钱,强调个人 奋斗和成功。
中国梦与美国梦的差异
二、文化背景不同 美国的发展道路是在几百年的资本主义发 展背景下确立起来的,是上千年西方文化滋养 的产物。“美国梦”体现的是移民文化,是一 个移民国家每个人都有的淘金梦。 “中国梦” 则是在中华文化滋润下萌生,推崇“国家好, 民族好,大家才会好”。

中国梦与美国梦之异同

中国梦与美国梦之异同

论中国梦与美国梦之异同[摘要]中国梦和美国梦都是国家的梦想,表面上它们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是由于中国和美国有着不同的历史渊源、不同的时代背景和不同的政治体制,中国梦和美国梦从其出发点、所处的层面以及最终的目标上有着本质的差别,探讨中国梦和美国梦的区别和联系有利于外部世界更好的了解中国,理解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有利于国际秩序民主化、世界的和谐发展和人类文明的共同进步的。

[关键词]中国梦;美国梦;伟大复兴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提出了“中国梦”的概念。

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实际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早已是中华民族多年来的共同目标。

自从中国梦的概念提出之后,人们开始将中国梦与已形成多年的美国梦从多个方面进行对比。

通过对比,中国梦与美国梦在目的、途径、针对的对象等方面都有不同。

从这些不同可以看出中美意识形态方面的差异。

迄今为止,敢以国家来做梦的只有中国和美国这种大国。

要知道,不是每个国家都有资格来做梦的,只有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有足够大的时空去想象,有实力和自信去实现,才能自己做自己的梦。

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现场时,习近平定义“中国梦”--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而且满怀信心地表示这个梦想“一定能实现”。

自从“中国梦”的概念提出之后,众多专家学者纷纷将中国梦与美国梦进行对比。

网上最流行的一种说法是中国梦与美国梦有七个区别,主要是在目的、途径、针对的对象等方面都有不同。

而从这些不同的地方可以看出中美意识形态方面的差异。

一、中国梦的提出和美国梦的起源1、中国梦的定义和特征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现场。

习近平定义“中国梦”--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而且满怀信心地表示这个梦想“一定能实现”。

中国梦与美国梦有什么不同 什么是美国梦什么是中国梦

中国梦与美国梦有什么不同 什么是美国梦什么是中国梦

中国梦与美国梦有什么不同什么是美国梦什么是中国梦梦,始于无意识地构建,也始于有意识地无形。

梦,始自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也始自天下苍生摆脱苦难的渴望。

从这些最基本的要素的角度来看,把眼下中国公众热议、内地媒体热炒的“中国梦”与至今仍有一定热度的“美国梦”加以比较,是一件令人颇感兴趣的事。

当代中国人(请注意笔者所指的是“当代”人)对“美国梦”的知晓和了解既不算多也不久远。

年轻人从“大嘴”罗伯茨和理查.基尔联袂出演的电影《Pretty Woman》中知道世界上似乎有一个地方,在那里可以实现麻雀变凤凰的梦想。

中年人阅读威廉·曼彻斯特的《光荣与梦想The Glory and the Dream》,看到了一个真实而非梦幻的美国。

而对不少中国的老年人而言,他们对美国梦的十分有限的了解,恐怕要归功马丁.路德.金的著名讲演《I have a dream》带来的触动。

顺便说一句,这篇讲演在中国流传甚广,在知识阶层几乎是家喻户晓。

美国梦的出现和它在世界的影响是一种客观存在。

事实上,自美国立国以来,凭借着自然资源与地理环境的得天独厚,凭借着把平等自由等欧洲进步思想的创造性移植,凭借着清教主义思想与个人主义价值观的有力结合(参见马克斯.韦伯所著《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不少人在美国实现着、也实现了本身的“淘金梦”、“成功梦”。

即便是到了今天的信息时代,苹果之父史蒂夫·乔布斯、微软的比尔.盖茨不是仍在续写这一梦想吗?当然“美国梦”的代表人物还有很多,最大的代表恐怕就是美现任总统奥巴马了。

那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不久前提出的“中国梦”,与前面所说的“美国梦”又有什么区别呢?笔者以为,习近平所说的“中国梦”其实就是中华民族的百年图强之梦,就是中国人要努力摆脱近代以来积贫积弱的民族生存状态之梦。

换句话说,所谓的“中国梦”最初的萌动其实就是摆脱苦难的渴望,就是从摆脱民族恶运的心态演化而来的一种意愿和理想。

美国梦的形成及与中国梦的对比研究

美国梦的形成及与中国梦的对比研究

美国梦的形成及与中国梦的对比研究美国梦是指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勤奋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并获得金钱、地位和幸福的追求。

它作为美国社会核心价值观之一,影响了整个国家的发展和个人的追求。

而中国梦是指中国实现国家繁荣、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梦想。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内涵和实现路径等方面对美国梦和中国梦进行对比研究。

首先,美国梦的形成与美国的历史背景有着密切联系。

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伴随着西方殖民时期和工业革命的兴起,形成了个人努力获得成功的理念。

18世纪末,美国独立宣言提出了人人生而平等的观念,进一步强调了每个人有权追求幸福的思想。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价值观逐渐深入人心,成为美国社会不可动摇的信仰。

中国梦的提出则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现代化进程中。

中国继承了传统文化中对和谐社会和人民幸福的追求,并结合自身的国情,提出实现国家繁荣、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的中国梦。

中国梦的内涵还包括了改革开放、科技强国、环境和谐等方面的发展目标。

与美国梦相比,中国梦更加注重国家整体发展和民族命运的实现。

其次,美国梦和中国梦在内涵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美国梦强调的是个人的自由和成功追求,强调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

它强调自由市场经济,强调个人财富的积累和个人事业的成功。

而中国梦则更加注重国家整体的发展和人民的幸福。

中国梦强调的是全体人民共同奋斗,注重社会公平和平等。

美国梦和中国梦的实现路径也存在一些区别。

美国梦的实现需要个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才能来取得成功。

美国社会鼓励个人创新精神和竞争意识,提供公平的竞争平台。

而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国家和个人相互支持。

中国政府通过制定各种政策和规划来引导国家发展,同时鼓励个人的创新和才能的发挥。

最后,美国梦和中国梦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差异。

美国梦作为美国核心价值观的一部分,对美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激发了人们对自由、民主和个人权利的追求,塑造了美国的精神风貌。

而中国梦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现国家整体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来实现个人的目标。

美式梦想与中国梦的比较

美式梦想与中国梦的比较

美式梦想与中国梦的比较不难发现,美式梦想和中国梦是两种代表性的梦想,它们都意味着这个国家和其人民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美式梦想的起源可追溯到美国独立战争之后,那时美国成为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民众开始在自由、民主、繁荣等方面追求更大的进步,形成了美式梦想。

在美国文化中,“美式梦想”既是创业、致富和成功之梦,也是自由、平等和公正之梦。

在美式梦想中,我们可以看到人们追求物质财富的同时,也追求了一种更高级的智识和精神财富。

美式梦想的核心就是一个人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创奇成为成功的人,而并不限于其经济背景、出身或种族等因素。

中国梦则是近年来提出的概念,它是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人民追求的总结。

与美式梦想不同,中国梦强调的是国家强大与人民富裕,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现代化和全面发展。

中国梦的主路,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强调中国对于中国人民未来的意义。

中国梦强调的是国家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的一体化进程。

这个梦想是由全体中国人民的智慧提出来的,以此来履行中华民族的长远使命。

虽然两种梦想是各自不同的,有其独特的意义,但两者之间仍存在一些相似之处。

首先,都是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都表达出了人民的愿望与期望。

其次,两者都与国家、民族和人民的成长和进步密切相关。

无论是美式梦想和中国梦,都是试图回答人们对自己的未来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种梦想都强调了努力奋斗的重要性,只有不懈努力,不断追求才能实现梦想。

但是两者之间也存在一些明显的不同。

首先,美式梦想强调个人的成就和个人追求,其实体现个体主义,而中国梦强调国家和集体的整体发展,更体现了集体主义的思想。

其次,美式梦想是为了追求物质上的成功,中国梦则强调了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追求更高级别的生活水平。

最后,美式梦想注重个人能力和自由自主,而中国梦则更强调国家和集体的指导作用,以实现发展和进步。

总体来说,两种梦想都有着不同的价值和意义,但都表达出人们对未来的期望和向往。

中国梦区别于美国梦的七大特征

中国梦区别于美国梦的七大特征
世 纪 利 用 中 国劳 力修 铁 路 ,现 在 又 大 量 吸 收 墨 西 哥 、东 欧 的
4 6 1 人 民 论 坛 l 2 0 1 3 . 0 5 下
人从事各种各样 的体 力工作 ,很多 白人 成了有闲阶级 ,整 日
打高 尔夫 享清福 。然 而 ,中 国是一 个具有 1 3 { 7 , 入的 大国 ,
是个优秀的 民族 ,但 是也是个喜欢折腾的 民族 ,自毁力强大 的 民族 ,很 多时候是发展 一段 ,折腾一段 ,致使国家的发展 可能不进则退 。所 以 ,现 在要实现梦想 ,就必须统一大家的 意识 ,明确一个 目标 ,劲 往一处使。然而美国 自建国起就走 的是一条务实的道路 ,就 是简单追求个人富裕幸福 ,所 以个 人成功的合力构成 了国家 的强大。中国人可以办大事 ,但首

双美 国鞋子一
军 了
“ 美国梦”来比较一下。
征服 ,倒是常常主动出击攫取他国资源 。所以他们一直没有 国家安全之忧 ,人 民可以专心做 自己发财致富的梦 。但是 , 自古以来 ,中国周边的环境一直极为险恶 ,历史上与周边国 家的征战从没有停止过 ,几次被其他 民族征服蹂躏 。历史的 教训告诉我们 ,国家的富强是人 民安居乐业的前提和保障 , 所以中国梦必须把 “ 国家富强”放在第—位。
中国梦必须由中国人 自己来实现 ,美国梦可 以利用其他
摘 自詹姆 斯 ・ 特拉斯 洛 ・ 亚 当斯 ( J a m e s T r u s 1 O W 国家的人才资源达到
A d a m s)的 ( ( 美国 史诗 》 中国梦与美国梦的不 同是必然 的 ,这是 由历史 、文化 、
经济 、地理等因素决定的 。两者的差别及其原因可以概括为
中 国梦 的愿 景 : “ 共 同享 有 人 生 出 彩 的 机 会 ,共 同享 有 梦 想

美国梦的形成及与中国梦的对比研究

美国梦的形成及与中国梦的对比研究

美国梦的形成及与中国梦的对比研究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关注到不同国家的梦想与追求方式的异同。

美国梦和中国梦是当今世界上最为闻名的两种民族梦想,它们的背后都有着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传承。

本文将对这两种梦想的形成以及存在的异同进行分析研究。

美国梦的形成美国梦是指人们通过个人奋斗和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追求,得到个人自由、自主和公正的生活机会的梦想。

美国梦起源于美国的开拓时期,当时移民们逐渐建立起了自己的家园,并追求自由和平等。

20世纪初期,美国经历了一次经济大萧条,许多人生活无法自给自足,这时美国政府着手推行“新政”以刺激经济发展。

此后,美国迅速崛起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在此过程中,一代又一代美国人都在追求实现自己的梦想。

与中国梦的对比相比之下,中国梦是意味着个人与国家,在现代中国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民族复兴之梦。

在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背景下,中国人民历代都对实现国家的强大与富强充满向往。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进,社会经济方面逐渐发展,人们追求实现更好的生活品质和发展空间的愿望与日俱增。

中国梦的提出是建构在中国居民个体和中国国家的整体目标共存的局面之下。

美国梦与中国梦之间存在的差异在于,美国梦侧重于个人追求的平等机会,追求个人自由权利以及繁荣富裕;而中国梦则侧重于民族复兴和全面发展,强调集体的荣誉感与民族精神的强调。

结论总之,“美国梦”和“中国梦”是两种世界高度关注的梦想和发展模式,它们分别代表了不同的价值体系与理念,也反映了它们背后不同的社会历史与文化背景。

正因如此,“美国梦”和“中国梦”的比较研究至关重要,这种比较可以在不断探究中发掘出两种民族的发展之路,进一步推动两个国家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中国梦与美国梦的区别

中国梦与美国梦的区别

中国梦与美国梦的区别
时下热议“中国梦”,有人不免会联想到“美国梦”。

“中国梦”与“美国梦”当然不是一回事,两者有着本质区别。

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从路径选择上讲,美国走的是资本主义道路。

我们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从概念内涵上讲,“美国梦”主要以自由、繁荣为标签,宣称一个人无论什么背景,只要来到北美新大陆,通过个人奋斗,就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

但这经不起时间和事实的检验。

美国直至建国87年后才废除奴隶制,随后又长期推行种族歧视。

现在种族藩篱消除了,但阶级阶层的鸿沟依然存在,不断扩大的贫富差距使越来越多的人感到“美国梦”十分虚幻。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包括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三个层面,落脚点是“人民幸福”。

全国各族人民是实现“中国梦”的主体力量,也是实现“中国梦”的直接受益者。

因此,“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是社会主义的强国富民之梦,是对“美国梦”的超越。

提出“中国梦”的概念,是自信和实力的体现,吹响了民族复兴伟大征程上新的进军号角,令人心潮激荡豪情满怀。

从动态或趋势上讲,“美国梦”早已褪去其耀眼光环,缺少新内涵和活力,缺乏可持续性。

我国则持续保持着强劲发展势头,中国社会充满生机和活力,“中国梦”正一步步地从理想变为现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梦与美国梦的差别
读到一篇解释中国梦与美国梦不同的文章,其中提到,二者的不同是“是价值观上的差别”,“要中华民族复兴,中国梦就必然奉行集体价值,以集体主义为哲学基础,追求的是集体的整体利益;相反,美国梦奉行个人价值,以个人主义为哲学基础,追求的是个人的物质利益。

也就是说,中国梦有着家国情怀的特征,而美国梦则更多个人奋斗的色彩。

”这种看法似乎正在成为理解眼下“中国梦”的基调。

德国神学家,被称为德国教会良知的反纳粹宗教人士潘霍华(Dietrich Bonhoeffer 1906-1945)说过,“人们在比较自己与从别人那里学到的东西时,特别容易高估自己的成就。

”美国梦真的只是追求个人的物质利益吗?真的就没有与共同体有关的“情怀”?
“美国梦”最早由历史学家亚当斯(James Truslow Adams)在《美国史诗》(The Epic of America,1931)中提出,成为一个流行的说法。

他写道,“上个世纪,那个将千百万人从别的国家吸引到我们国家来的美国梦,并不仅仅是由于物质的丰富(尽管这也非常重要),而是要远远超过这个。

这是一个让每个人都能充分得到发展的梦,这个梦要摧毁的是那些在老旧世界中竖起的壁垒,……要颠覆的是那些只是为某些阶级自私利益服务的社会秩序。

”美国是一个移民的国家,千千万万人从“老旧世界”到美国这个“新世界”来追寻他们在自己“祖国”不能实现的希望。

每个国家都有可能的梦想机会,但只有美国才是给外来者提供梦想机会的国家,在这个意义上说,美国梦是很难在其他国家复制的。

美国吸引许多别的国家人们来寻梦和圆梦,首先是因为它拥有许多人向往的民主制度和自由、平等价值观。

例如,德意志1848年革命在军事镇压下失败,数千名中产阶级的自由主义者被迫逃走,大多去了美国。

对这个没有贵族特权等级,没有专制政府权力的国家,其中一位如此写道,“德国移民来到一个新的国家,那里没有专制权力,没有建立在垄断、苛捐杂税上的特权秩序,没有对信仰和良心的钳制。

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到处旅行、定居。

不需要身份证,没有警察来干涉他的私事或监视他的行踪。

……任何人只要尽职和能干,就能得到荣誉。

穷人和富人都是平等的,学者一点也不比最贫寒的工匠身份高。

随便干哪一行都不用觉得丢人。

……拥有财富和房产的人,一点也不比最穷的公民拥有更多的政治权利。

没有贵族,没有特权阶级,没有军队在肉体和精神上镇压人民,没有大批不干事的官僚吮吸人民的血汗。

更重要的是,没有君主和腐败的法庭,……在这样的国家里,一个人只要有才能,精力旺盛,坚韧不拔,就能得到远远超过在君主制国家里的机会”。

并非每一个到美国来寻梦和圆梦的人都能成功地如愿以偿,但美国梦却一直还是一种有力的召唤力量,为什么是这样呢?亚当斯解释说,那是因为美国梦代表的是一种关于社会秩序的公正理想,“一直就有这样一个美国梦:在这片土地上,每个人的生活都可以变得更好,更富足,每个人都能以他的努力和成就找到自己的机会。

欧洲的上层阶级很难恰当地理解这个梦,而我们当中也有很多人厌倦了或不再信任这个梦。

这不只是一个关于汽车、房子或高工资的梦,而且是一个关于社会秩序的梦。

在这个社会秩序里,每个男人和女人都凭借自己的内在能力得到最大的尊重,不论出身是贫贱还是富贵,可以一样受到他人的承认。


1960年代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同样把美国的民主核心价值——自由、平等和尊严——视为美国梦的生命源泉。

他说:“我们可以争取到自由,因为在我们发出的要求呼声中,有着我们国家神圣的遗产和上帝的永恒意志。

……那些被排除在外的上帝的子女……他们是在捍卫美国之梦中最优秀的东西,也是在捍卫犹太-基督教中最神圣的价值,并因此将我们的国家带回民主的伟大的源泉,这个深深的源泉是建国之父们在制定宪法和写作《独立宣言》时为我们开掘出来的。

”民权运动领袖的另一位积极分子杰西·杰克逊(Jesse Jackson)说,“什么是美国梦?美国梦就是一个大帐篷,它有四个基本承诺:法治下的平等保护、平等机会、平等参与和公正对待。

”美国梦的核心是它的自由和平等价值——自由不是个人的为所欲为,而是每个人的自我实现和选择如何自我实现;平等不是结果的平等,而是机会的平等。

美国梦并不是一个由国家政权所规定的富国强邦之梦,而是一种植根于美国民主制度,并由大多数美国人共同认可的价值产物,类似于托克维尔所说的“民情”(moeur)或文化学者们所说的“民族精神”或“国民秉性”(national ethos)。

与这样的美国梦相比,眼下提倡的中国梦确实是不同的。

首先,一个值得成为民情或民族精神的梦,必须有正义的价值。

并不是有梦就一定是好梦,没有正义价值的梦可能是坏梦,甚至是噩梦,希特勒的德国梦、斯大林的苏联梦、不断革命的中国梦、波尔布特的红色高棉梦,都不是没有梦,也不是没有大批盲目跟着做梦的群氓,但结果都成了噩梦。

为了避免历史噩梦的重演,中国需要的是一个与过去的噩梦有所切割并根本不同的梦。

就像美国梦一样,中国梦的价值必须来自它对共同体每个成员所做的政体价值承诺。

马丁·路德·金把美国梦的价值源头追溯到由《独立宣言》所表达的,并由宪法所规定的美国政体价值。

《独立宣言》说,“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

宪法第一修正案更是规定了美国公民的政治权利。

公民的政治权利是争取一切其他权利,包括实现个人梦想所必须的社会、经济、文化权利的权利。

确实有不少人只是把美国梦当作追求发财致富或提升自己和后代的社会地位,那是因为他对自己在美国可以享有自由、平等的公民权利已经觉得可以放心,因此无需再坚持将此作为人生梦想的一个部分。

美国梦的前提是,人必须享有自由,正如美国参议员兰德·保罗(Rand Paul)说,“自由一旦被剥夺,美国梦就会枯萎、死亡。


相比之下,让每个人都能享有自由、平等的公民权,这本身还是一个有待实现的中国梦。

以现在的情况来看,对每个公民至关重要的政治权利要求以及与此息息相关的政治改革还没有被包括到所谓的中国梦里。

中国梦与美国梦的根本差别在于,它是出于一时之需的“理论建树”和国家机器的“政治宣讲”,而美国梦则是在美国历史发展和变化中自然形成的。

一个是来自官方,另一个则是来自民间;一个是政治精英在代表人民编织梦想,另一个则是普通人脚踏实地的实践自证;一个是自上而下的意识形态宣传,另一个则是渗透在日常文化中的国民精神。

这是两种不可同日而语的梦。

其实,中国的官方政治话语向来并不缺少关于“梦想”的宏大话语,只不过这一次是用梦来说梦而已,难免只是一种干部必说,学生必修,老百姓未必相信的新政治理论招牌。

在这之前有“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都是“政
治理论建树”,都没有能够像“美国梦”在美国人那里一样,在中国人的“民情”或者“国民精神”上留下什么痕迹。

如今,“中国梦”的本质内涵被界定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

主要动力有三大来源:第一,追求经济腾飞,生活改善,物质进步,环境提升;第二,追求公平正义,民主法制,公民成长,文化繁荣,教育进步,科技创新;第三,追求富国强兵,民族尊严,主权完整,国家统一,世界和平。

这些抽象的完美社会原则,从第一代领导人开始,每一任新领袖都有过大同小异的宣示,而每一次新的宣示实际上都在承认上一次宣示的落空。

在中国,政治理论的建树是为了打造统治合法性,而不真的是已经找到了实现宏大梦想的途径,这也是为什么人们期待着有实质意义的政治体制改革,并将改革视为通往未来的可行之途。

理论建树性质的“中国梦”是不允许置疑和批评的。

这也是它与美国梦的另一个不同之处。

美国喜剧演员和社会批评家乔治·卡林(George Carlin)说,“美国梦之所以是美国梦,是因为它只是一个人在睡着时才会相信的东西。

”与许多美国人一样,他在美国梦后面看到的是一个神话。

在美国的中学和大学里,美国梦是文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教学的一个常见主题,老师们也一定会向学生指出,让每个人都实现美国梦的现实条件目前在美国实际上还不存在,而改善这些条件本身就是必须通过民众努力争取才能逐步实现的美国梦。

这种教育恐怕也正是中国学校在提倡“中国梦”时非常需要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