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混合运算第1课时小熊购物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混合运算第1课时小熊购物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混合运算第1课时小熊购物教案

第一单元混合运算

第1课时小熊购物

教学内容:

教材第2-4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熊购物”的问题情境引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法,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的密切联系。

3.能正确计算有关的两步试题。

教学重难点:

掌握先乘法,后加减的运算顺序。

教学准备与方法:

课件、引导发现法、动手操作法。

教学过程:

一、探究新知

1、说一说

通过看图获取数学信息,提出问题。

(1)同学们,请仔细观察一下超市的食品专柜,看一看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指名回答)

引导学生找到信息。(出示食品单价课件)

面包每个3元饼干每包4元

蛋糕每个6元花生每包7元糖果每袋5元

(2)如果你是小顾客,你想买什么东西呢?(指名回答)

(3)如果只允许你买两种食品,每种数量不限,你又准备买什么呢?

(此问题的设计为学生学习新知做准备。上面所提出的问题大多是本课的知识点,会让学生对课堂兴趣浓厚,积极性高)

2、算一算

在解决问题中掌握运算顺序

(1)仔细看图,说一说小熊胖胖要买什么食品?(学生独立解答,然后再小组交流汇报)(2)那么,小熊胖胖该付多少钱?请你帮它算一算。

教师引导学生经历把分步式写成综合式的过程。

说一说既有加法又有乘法的算式中,要先算什么?(组织学生讨论:

3×4+6或6+3×4各表示什么意思?)

(3)引导学生用脱式计算

3×4+6= 6+3×4=

提问:以上两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点?

讨论:含有乘法和加法的计算的分布式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强调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3、想一想,议一议

(1)小熊壮壮有20元钱,买3包饼干应找回多少钱?(出示壮壮课件)

同桌互相探究,并合作解决这个问题。

(2)引导学生讨论,并总结

总结:在既有减法又有乘法的两步式计算中,应先算乘法后算加减法。

二、巩固练习

(1)课件出示练一练第1题。

大家能从图中发现什么信息,你能列出什么算式呢?

老师点名学生回答。

(2)课件出示练一练第2题。

4×6+25= 54+36-18= 42+8×4=

9×8+22= 100-75+25= 33+7×3=

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强调书写格式。

三、课堂总结

1、提问:计算乘加、乘减两步式计算题时,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既有加法,又有减法,而且还有乘法的两步式计算题,我们把它也叫做“混合运算”(板书:混合运算)

四、作业设计

完成练一练3--6题。

板书设计:

混合运算

小熊购物

解法一: 3×4+6 解法二: 6+3×4

=12+6 =6+12

=18(元) =18(元)

答:该付18元。

教学反思:

注重趣味情境的创设,为学生提供生动的学习素材和思考的空间。在教学中,让学生们喜欢的小动物小熊走入课堂,以学生熟悉、感兴趣的购物事件作为教学的切入点,给学生提供了可观察、可思考的材料,为枯燥的学习增添了趣味色彩。大胆放手,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体会算法的多样化。学生提出“胖胖应付多少钱”的问题后,引导学生探索不同的解决方法,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思考问题的习惯,体现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和算法多样化的数学思想。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享受收获的快乐。再鼓励学生列出几个乘加、乘减算式后,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形象具体地说明了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这样既给学生提供了参与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又让学生充分地进行了自主探索、发展创造、讨论交流,使学生成为学习数学的主体。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