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变化PPT课件(4)

合集下载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ppt课件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ppt课件
化。
11
❖ 5.铁片是( 灰白)色的,铁锈是(红褐)色的;铁
( 容)易导电,铁锈( 不容易)导电。
❖ 6.铁与 ( 水 ) 和(空气 )同时接触时就会生锈。
❖ 7、实验1:观察比较铁片和铁锈,把它们的特点填
在表中。 颜色 光泽 软硬 体积大 导电性 延展


铁片 灰白色 有金属 硬 光泽
小 导电 好
❖ 8、举例说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方 法,并简述其中的科学道理。
❖ 答:(1)放在干燥处,(2)刷上一层油漆;(3) 抹上一层油;(4)电镀;(5)完全浸没在植物油 中,(6)烤蓝;(7)搪瓷等等这些方法应用的科 学依据都是把铁制品与水、空气进行隔绝。
18
❖ 9、为什么浸没在水中的铁制品也会生锈? ❖ 答:铁生锈是水和空气共同作用的结果,水中溶解
有氧气,即放在水中的铁制品能同时接触到水和空 气,所以在水中的铁制品也会生锈。 ❖ 10、每年由于铁制品生锈造成的损失十分巨大,我 们应该怎样防止或减慢铁的生锈呢? ❖ 答:常用的防止铁生锈的方法有: ❖ (1)组成合金,以改变铁内部的组织结构。 ❖ (2)在铁制品表面覆盖保护层,这是防止铁制品生 锈的普遍而重要方法。 ❖ (3)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洁净和干燥也是了防止铁制 品生锈的一种很好方法。
第二单元、物质和变化 第一课、我们身边的物质
❖ 1、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 有( 物)质,整个世界都是有( 物)质构成的。
❖ 2、火柴燃烧、铁钉生锈,它们的变化都会产生( )新。的物质
❖ 3、物质总是不断地(变化),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 质的(状态 )、(形状 ),有些变化产生了( )新。的有物的质物质变化得快,而有的物质变化得比较慢, 甚至( )被我不们易察觉。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ppt课件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ppt课件

如何区分O2和CO2
(1)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两瓶气体中,如果木条燃烧的更旺, 这瓶气体是氧气,如果燃着的木条熄灭,这瓶气体是二氧化碳。 (2)向两瓶气体中分别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如果石灰水变浑浊, 这瓶气体是二氧化碳,如果石灰水不变浑浊,这瓶气体是氧气
物质的性质、变化和用途间的关系
体现 变
性 决定
常见物质化学性质有:可燃性,稳定性,氧化性,还原 性等
物理性质(外在)
我比较外向哟
定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 举例:导电性,延展性,挥发性等 常温下,氧气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大等。
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密度等。 (物理性质就是可以直接表现或者通过仪器测量的)
2.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应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C ) A、用铁、铝制作炊具 B、用木头制课桌 C、用酒精作燃料 D、用铜制作导线
3.下列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C ) A、导电性 B、挥发性 C、可燃性 D、溶解性
下列哪些是物质的物理性质哪些是物质的化学性质?
(1)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物理性质
(2)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实验1:水的沸腾】
操作:
1.把盛有少量水的试管斜夹在铁架台上。 2.在试管底部小心加热到水沸腾。 3.把一块洁净的玻璃片移近试管口。
现象:
试管中的水沸腾并逐渐减少,玻璃片上出现小水珠。
液态的水
沸腾时生成的 水蒸气遇玻璃 片凝结成水珠
液态的水 无其他 物质生成
思考:实验中物质的变化有什么特点? 都没有新物质生成
物理性质
(3)水的密度是1.0g/ml
物理性质
(4)酒精能挥发
物理性质
(5)酒精能燃烧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4.1《厨房里的物质与变化》(课件)(共14张PPT)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4.1《厨房里的物质与变化》(课件)(共14张PPT)

水结冰 改变了状态
玻璃变碎玻璃 改变了大小、形状
没有产生新物质
物理变化
铁生锈
米煮成 米饭
咬过后久置 的苹果
产生了新物质
化学变化
思考:这些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食盐溶解 于水中
面包发霉
煎荷包蛋
研讨:这些变化改变的是什么?是否有新物质产生?
发光发热 改变颜色(铜锈)
产生气体(二氧化碳) 泡



水结成冰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大米变成米饭
玻璃杯
玻璃杯碎了
铁锅
铁锅生锈了
苹果
苹果啃了两口
水结成冰
米变成米饭
碎了 形状变了;
大小变了...
形态由液态变成固态; 温度变低了; 体积变大了...
变软了; 更香了; 变黏糊糊的...
生锈了
吃了两口
形状、大小、质量变了; 出现红棕色 颜色、软硬、气味变了。 物质(铁锈)
思考:你能给这些变化分类吗?
教科版六下《物质的变化》单元
1.厨房里的物质与变化
下面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点
食用油
糯米酒
酱油
下面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点
天然气
水蒸气
下面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点
食盐
红糖
米粒
•我们把实际存在的,能直接或间接被观察或感知到的东西称为物质。
•物质以固体、气体、液体等不同的状态存在。
思考:这些物体都是由什么构成的?
都是由物质构成
下面的这些是物质吗? 理想,梦想是物质吗?
火焰
声音

•实际存在,能够被感知,所以也是物质。
讨论:你留意过厨房里的物质吗?

六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物质的变化》单元复习 教科版(28张PPT)

六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物质的变化》单元复习   教科版(28张PPT)
《物质的变化》
单元整理
目录
CONTENTS
01 看一看:学习内容 02 理一理:学习目标 03 想一想:学习过程 04 用一用:解决问题
1
看一看
这个单元,我们感受了物质时刻在发生变化, 物质的变化是有规律的。那么,我们都学习了哪些 内容呢?
认识物质和变化
认识化学变化 及伴随的现象
物质变化的应用
加热白糖
产生火
产生黑褐色固体
米饭、淀粉遇到碘酒, 产生蓝紫色物质
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产生 二氧化碳和不知名液体
铁生锈产生铁锈
伴随的现象 发光发热 改变颜色 产生气体
产生沉淀物
硫酸铜溶液和铁钉产生 铜和不知名液体

原因:水和空气共同作用

控制铁生锈的速度

涂油
…… 刷油漆 电镀



与我们的生活
……

玉石加工 建造房屋 制作烟花 吃食物
知道世界是物质构成的, 物质是变化的,有的变化产生 了新的物质, 有的变化没有 产生新的物质。
认识物质的变化有物理变 化和化学变化两类,它们的区别 在于是不是产生了新的物质。
知道米饭在口腔里与唾液 作用会发生化学变化。淀粉 与碘酒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 蓝紫色的新物质。
知道小苏打和白醋会发生 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二氧化 碳,二氧化碳是具有特殊性质 的一种气体。
1.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保持探究 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科学态度
2.认识到物质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规律是可以被我们认识的。
科学、技术、 社会与环境
1.区分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变化属 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2.知道物质变化对人类生产生活 产生各种影响。

第一单元《物质的变化》(知识点总结)冀人版五年级科学上册课件

第一单元《物质的变化》(知识点总结)冀人版五年级科学上册课件

2.燃烧的秘密
1.A.把烧杯罩在蜡烛上方我会发现杯壁有水珠生成; B.向烧杯中倒入澄清石灰水晃一晃在罩在蜡烛上方我会发现杯壁 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等新物质。 2.如何预防生活中的烧烫伤? 远离明火防烧伤(不在火焰附近打闹,不在易燃物处使用明火,不 在火焰附近喷洒杀虫剂);免接触高温物体防烫伤(不接触热锅、 热水壶等);警惕热水和蒸汽防烫伤(不揭开冒着蒸汽的锅盖)
1.空气的成分
5.点燃两只相同的蜡烛,用集气瓶将其中一支蜡烛罩起来,会发 生什么现象? 现象:没用集气瓶罩着的蜡烛继续燃烧,而用集气瓶罩着的蜡烛 慢慢熄灭了。 6.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其中氧气可以支持燃烧,大约占 空气体积的21%;其它不支持燃烧的气体主要是氮气,大约占空 气体积的78%;此外,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其它气体 。
课程结束
第一单元 物质的变化 1.空气的成分 2.燃烧的秘密 3.变色游戏 4.生锈与防锈
1.空气的成分
1.空气由:氮气78% 氧气21% 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其他气 体1%组成。 2.空气中的氧气有助于助燃。 3.氧气的用途:潜水员需要携带供氧装置;炼钢需要氧气; 液态氧用作火箭的助燃剂。 4.氮气的用途:用于储存食品;用于灯泡填充气;用于医疗 手术;用于生产氮肥。
4.生锈与防锈
1.铁生锈与空气、水、盐等因素有关。 2.铁锈为红褐色,导电性差,没有光泽,不能被磁 铁吸引。铁生锈后有新物质生成。 3.怎样防止生锈? 涂油、搪瓷、喷漆、电镀、擦干水分。
4.生锈与防锈
1.铁生锈与空气、水、盐等因素有关。 2.铁锈为红褐色,导电性差,没有光泽,不能被磁 铁吸引。铁生锈后有新物质生成。 3.怎样防止生锈? 涂油、搪瓷、喷漆、电镀、擦干水分。 4.铝锈:黑烫伤应急措施: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或119火警电话。 急救法5步:冷水冲15分钟、剪开衣物、冷水浸泡、纱布 覆盖、送往医院。 4.物体燃烧后会有发光发热的现象,都会生成新物质。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ppt课件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ppt课件
末物质还是原来的胆矾吗?为什么?
.
观察实验,填写表格:
实验 变化前的 变化时发 变化后产生 有无新物
序号 物质 生的现象 的物质
质生成
实验
有水蒸气放出
1-1 液态的水 遇冷变液体 液态的水

实验 1-2
蓝色块状 的胆矾 由块状变粉末
蓝色粉末 状的胆矾

思考:两个实验中物质的变化有何规律?
实验1-3
反应中
发生的现象(有无沉淀、气体生成,是否有发光、 发热或颜色变化等现象发生)。
反应后
观察生成物的颜色、状态。
实验1-1
1.请说出水的颜色、状态、气味。 2.水加热沸腾时,试管口有什么现象? 3.干冷玻璃片上有什么现象?
实验1-2
1.变化前胆矾的颜色、状态是什么样的? 2.粉碎后的胆矾颜色、状态又是什么样的? 3.变化前、后胆矾有什么不同?变化后的粉
常见符号
元素 分类
认识化 学元素
物质构 成的奥
秘.
元素 名称
物质三 态变化
物质分类
教材特点
1. 激3发.物学理生变化学与习化兴学趣变,化体的现区别了与“联化系学:来 源生活,化学服务社会”的理念。
比较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本质区别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联系
在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伴随物理变 化。在物理变化的过程中,不一定伴随 化学变化。
.
1.生活中哪些常见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所有物质的燃烧,金属的锈蚀,
.
教材分析
五个主题
物质
元素周期
课外组成作业:表的运用
常见符号
元素 分类
元素 名称
分子和
原子
物质三

第4章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第1节从全球变暖谈起-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册物理(沪粤版)上课课件

第4章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第1节从全球变暖谈起-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册物理(沪粤版)上课课件
2.感受温度
实验探究
如图所示,在三个烧杯中分别盛以冷水、温水和热水,先把两手分别插入冷水和热水中,过一会儿,再把两手同时插入温水中,两手感受一下水的冷热程度_
实验现象
从冷水中移到温水中的手感觉温水比较热,而从热水中移到温水中的手感觉温水比较冷
归纳总结
单凭感觉判断物体的温度是不可靠的,要准确测量物体的温度,必须使用测量仪器——温度计
使用场景
实验室测量用,通常用来测液体的温度
测量气温
测量人体温度
典例4 如图所示的体温计量程为___________,分度值为______,它____(选填“能”或“不能”)离开人体读数,现在的示数为________.

[解析] 体温计的分度值为,量程为 .体温计有细弯管,能离开人体进行读数.体温计的分度值为,其示数为 .
典例2 (湛江期中)如图是小明用小药瓶、细玻璃管和酒精制作成的简易温度计.
(1)该温度计是利用酒精的__________原理制成的,小药瓶的材质应该选择__________(选填“软塑料瓶”或“硬玻璃瓶”).
热胀冷缩
硬玻璃瓶
[解析] 一般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温度计的原理是
利用酒精的热胀冷缩,小药瓶应选择容积不会发生变化的硬玻璃瓶.
1.气温变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1)生态系统失衡:气温升高导致一些地区的生态环境发生变化,如极地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这些变化会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导致一些物种灭绝,生物多样性减少.(2)自然灾害频发:气温变化还会增加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频率和强度,如暴雨、洪涝、干旱、热浪等.这些极端天气事件会对人类居住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2)给温度计标刻度时,将小药瓶分别放在和 的水中,并标记液面稳定时的位置和,则对应的是___(选填“ ”或“”).把小药瓶放入另一杯温水中,标记液面稳定时的位置为 点;用刻度尺测出间距,间距为,则标记 点所对应的温度为____ .为了提高温度计的精度,可采取的办法有更换更____(选填“粗”或“细”)的玻璃管.

《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PPT课件 化学人教九年级上册

《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PPT课件 化学人教九年级上册

课堂检测
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2.下列语句中,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主要体现化 学变化的是( C ) ①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②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③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④伐菥烧炭南山中 ⑤胡粉投火中,色坏还为铅 ⑥白玉为床金作马 A.①②④ B.①②④⑥ C.②④⑤ D.②③④
课堂检测
探究新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你会观察实验吗?
1 反应前
观察反应物的颜色、状态,反应发生需要的条件(是否 需要加热或其他条件)。
2 反应中
发生的现象(有无沉淀、气体生成,是否有发光、发热或
颜色变化等现象发生)。
3 反应后
观察生成物的颜色、状态。
探究新知
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知识点 1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物 理 性 质
常 见 的
熔点 沸点 密度
固体熔化时的温度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与气压有关) 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
探究新知
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探究实验 5 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
(1)观看实验视频,观察氧气和二氧化碳的颜色 和状态。
(2)观察木条燃烧情况的变化,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记录
点 击
氧气 二氧化碳
⑥氧气具有氧化性。 其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①②③,属于化学性质的 是 ⑤⑥ ,属于用途的是 ④ 。
课堂检测
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能力提升题
1.生活与能源息息相关。下列能源的利用与化学反 应无关的是( D ) A.利用煤燃烧发电 B.我国古代使用木材烧制陶瓷 C.利用炸药爆破拆除危楼 D.利用水力发电
蜡烛燃烧 蜡烛熔化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可以喝大量牛奶、蛋清或豆浆解毒。 原因是上述食品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蛋白质可以跟重金属盐形成不溶于水的 化合物,可以减轻重金属盐类对胃肠黏 膜的危害,起到缓解毒性的作用。
3、为什么在农业上可用波尔多 液(含硫酸铜)来消灭病菌?
答:细菌中蛋白质遇硫酸铜发 生变性而使细菌失去活性 。
1、怎样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原因是C_u_S__O_4_+_2_N_a_O__H_—__—__C_u_(__O_H_)__2__+_N_a_2_S_O_4_
有状态变化的实验是______2______________, 原因是_硫___酸__铜__晶__体___能__溶__于__水_;
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特征或性质,如 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性质,根据物质 的某些性质,可用来识别该物质,我们 把物质的性质分为两大类:物理性质 和化学性质
(放热、发光、变色、生成气体或沉淀等) 2、硫酸铜在下列变化过程中,表现出的性质 中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⑴能溶于水 ⑵水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 ⑶晶体呈蓝色
物理性质:⑴、⑶;化学性质:⑵。
硫酸铜晶体俗称胆矾,化学名为无水硫酸 铜,化学式为CuSO4·5H2O。加热硫酸铜 晶体发生的化学变化的证据是能够观察到
三、物质变化规律的应用 实验探究:鸡蛋清与硫酸铜的作用 现象:鸡蛋清发生凝固 原因:鸡蛋清中的蛋白质和硫酸铜发生
化学反应后使蛋白质变性
用途:利用硫酸铜可以检验蛋白质的存在
应用2:在生物体内,广 泛存在着蛋白质,蛋白质 是细胞的基础物质,由硫 酸铜、生石灰和水制成的 波尔多液可以消灭病虫害
白色硫酸铜固体遇水会 呈蓝色,这一性质有什么应用?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物质变化 表现出
体现于
物质性质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物理性质:不需要
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 出来的性质
化学性质:必须发
生化学变化才能表 现出来的性质
根据物质变化中所获得的 信息对物质的性质进行分 析推测的方法,是认识物质、 探索物质变化规律的基本 方法。
根据物质变化的规律,我们可以 推测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证据:气体产生
↓↓
物质变化的证据
生成沉淀、颜色改变、气体产生、 温度变化、性质变化、发光发热、 PH变化、状态变化等。
4、取1块硫酸铜晶体, 将它放入大试管中加热, 观察硫酸铜晶体有什么 变化。
蓝色固体逐渐变白
5、实验完成后,熄灭酒精灯,冷却大试管, 再在冷却后的硫酸铜白色粉末中逐滴加水,观 察有什么现象产生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联系和区别?
1、两者根本区别:
变化中有没有新的物质生成
2、两者的联系: 化学变化一定能伴随着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不一定有伴随化学变化
蜡烛燃烧
拓展和提高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往往同 时发生,在化学变化中,生成新 物质的同时,物质的状态、形状、 大小也改变,所以同时也发生了 物理变化,但在物理变化中,不 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问题: 如何了解物质的变化呢? (寻找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
二、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来寻找物质变化的证据。
观察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
1 变化前
记录物质的名称、观察并 记录物质的形态、颜色等
2
变化中
观察并记录物质的形态、颜 色、能量变化等
3 变化后 记录生成物的形态和颜色
物质变化的证据有哪些?
证据:颜色的变化(由绿色变成黄色)
小结:从这两个变化中,我们可以发 现物质的变化常伴随着颜色的变化
3、钢铁的熔化
证据:温度的变化、 状态发生变化
小结:铁在高温下熔化成铁水,状态 发生变化,但物质的组成本身没有 变化,这种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4、铁丝的形变 证据:形状发生变化
5、水的电解 2H2O = 2H2 + O2
1、硝酸铅和碘化钾反应
Pb(NO3)2+ 2KI = PbI2↓+ 2KNO3
无色 溶 液
黄色沉淀
证据:颜色的变化、沉淀发生
小结:在这个变化中,两种溶液反应生成沉淀, 是此变化是化学变化的证据
2、绿叶的变化
你知道叶子为什么 会发黄吗?
落叶的黄色是由于缺含镁的无机盐 或温度不适等因素引起叶绿素不能 形成而造成的
第1节 物质的变化
视频
• 讨论:从物质的角度看, 钻石可以永远不发生变化 吗?
• 我们的世界中到底有没有 一成不变的事物呢?
火山爆发
物质在不断变化着
物质的变化类型
物理变化:物质发生变化时没有新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物质发生变化时有新物质生成
本质区别:有无新物质生成
微观区别:组成物质的粒子间间隔发 生变化还是从新组合成新 的分子
白色硫酸铜粉末可以作某种物 质是否含有水分的检测剂,或 少量水分的吸收剂
讨论交 流
1、学校购买了几瓶无水酒精,有人怀 疑有假。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该酒精 中是否真的含有水分?
答:取少量酒精样品装入试管,加入适 量的白色CuSO4粉末,如果变蓝色,证 明该酒精中含水。如不变色,证明是无 水酒精。
2、硫酸铜是一种有毒的重金属盐,误 服会引起中毒。如果你遇到这样的紧急 情况,会采取什么措施?
_蓝色_变_成__白__色_,同时_有_水_珠_生__成__,其化学方 程式是_Cu_S_O4_·5_H2_O_===CuS_O_4+_5H_2O_; 冷却后,在固体中加入少量的水发生的化 学变化的证据是能观察到__白色_变_蓝___
_
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最宝贵的 精神财富。下列诗句只涉及物理变化
白色固体逐渐变蓝
根据现象,进行分析:
有颜色变化的实验是___4___、__5___________
原因是_硫__酸__铜__晶__体__带__结__晶__水__时__为__蓝__色__不__带_ _结__晶__水__时__为__白__色_______________;
有沉淀产生的实验是______3______________
物理性质:
不需要发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思考:根据前面的观察,你能总结出硫 酸铜晶体有哪些性质吗?
1、硫酸铜晶体是能溶于水的蓝色固体 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蓝色絮状沉淀 3、受热易失去结晶水成为白色固体 4、遇水又重新变成蓝色
在这些性质中,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 是化学性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