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玄关一窍_的修证体验

合集下载

丹道证悟:玄关一窍在那里?

丹道证悟:玄关一窍在那里?

丹道证悟:玄关一窍在那里?玄关一窍又有死玄关窍,活玄关窍之说。

(详见西派丹法开山鼻祖李西月所撰《道窍谈》)什么叫活玄关呢?我虚极静笃之时,忽灵光一现处,就是活玄关,也是神气交融的虚无谷,更是我与天地宇宙同根共蒂之处,天人合发的合发点。

古先哲称之为真橐龠,真鼎炉。

因为修炼者在每次修炼中,由于入静程度之不同,而产生了与天地宇宙同步共振,内感外应之处的不同。

因此神气相抱,天人合发点并不是固定和不变的。

于是产生了所谓的活玄关窍。

故上上根器者,摒除妄念万缘,绝弃七情六欲,一念放下,转识成知。

正如唐代高道王玄览所言:“莫令心不住,莫令住无心,于中无抑制,任之取自在,是则为正行。

”使之万念归一。

当修炼者达到物我两忘,空色不异,受想灭尽之最高静定时,则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之相,无过去、现在、未来之分。

也就是说没有时间与空间的分别。

也即包含了无数的时间与空间。

意识亦成为绝对的连续状(也即无意识),达无极混沌之境(也即无境界可说)。

此时,我之气机与宇宙同步共振,内外相感,至而浑然为一,与道合真,浑身百节,亿万细胞,无一处不龙虎交战,无一处不水火既济,神气相抱,故而无处不是与天地宇宙合发之点。

修炼者在此一瞬间即可成就大丹,炼就纯阳真身。

一刹那即可实现“赤血换兮白血流,形骸化兮似银膏”的脱胎换骨之功。

古人所谓“得丹原在刹那间”即是此意。

也即张祖紫阳真人在《悟直篇》中所云:“日才天际半轮明,早有龙吟虎啸声。

便好用功修二八,一时辰内管丹成。

”“赫赫金丹一日成,古仙垂语实堪听。

若言九载三年者,总是推延款日程。

”这时修炼者可以说无一处不是玄关一窍,无一处玄关一窍不是大开。

这就是在内丹修炼中所说的玄关一窍遍开的最高层次。

修炼者这时的形体躯骸发生了天翻地覆之变化,已经跨入了一个崭新的生命境界,完成了生命的再次塑造和完善。

明代三丰真人对此经过有一段形象的描述:“仙云‘这回大死今为活’又云‘一点而天下不平’到此地位,才是真正天地交泰,日月交宫,真阳之药到,顷刻周天火发,骨胎化作一堆肉泥,阳神脱体,撒手无碍。

传统内丹功初层感触与内景

传统内丹功初层感触与内景

传统内丹功初层感触与内景作者:廖冬晴来源:《气功》1999年9期黄元吉真人著有内丹气功名著《乐育堂语录》,黄氏承传的是中国传统内丹功,其初层功法是“凝神玄窍,修性炼己法”。

在修炼过程中,会出现丰富的感触与内景。

较常见的有热、凉、痒、麻、酸、痛、动、响、开等。

今分别说明如下。

热指练功时身体发热,具体有以下几种。

1温暖:在冬天或较冷的季节练功时,会全身温暖如春,传统用“三十六宫都是春”来形容这种感觉。

2发热:春、秋两季练功时,会全身发热,有时微微出汗。

3出汗:夏季练功会出汗。

特别是意念较重时,将会大汗淋漓。

之所以会出现发热现象,是因为练功时,将外向消耗的能量返还体内,并疏通经络,推动气血运行,使营卫和谐,以至汗孔张开,排出汗液。

只有大汗淋漓不属佳像,因为这样会消耗营气,其余均是好现象。

大汗淋漓的原因,除了夏季气候的影响之外,是因为练功者急于求成,意念太重,反而欲速则不达。

此时,可用干毛巾将汗水擦干,放轻意念再练。

值得注意的是,不能因为出汗就去吹风。

风邪容易从张开的毛孔侵入肌肤,引起伤风感冒,对健康不利。

凉指练功时身体出现凉爽的感觉。

一般是全身凉爽,而且通常出现在发热出汗之后。

此时身体可能依然在出汗,但是全身却感到非常凉爽,如夏日有凉风习习扑面而来,舒爽异常,其美妙只可意会!痒指练功时身体发痒的感觉。

如头皮、脸上、手脚、体表等有象蚂蚁咬一下的感觉,或者微痒,这种痒一般过一段时间就会自然消失,不会持续很长时间。

如果出现持续不断的瘙痒感,就要考虑是否是由其他原因(如蚊叮虫咬、皮肤过敏、皮肤病等)引起的,此时除了练功以外,应当配合使用药物进行治疗。

练功发痒的机理是内气沿着体表的脉络行走,打通阻塞的脉络,或者排除皮肤的病邪。

因此发痒时不要理它,更不能用手去搔抓。

只有实在无法忍受时,才能用手指轻轻地按摩发痒的部位,同时检查和确定发痒的原因。

麻指练功时双腿发麻,甚至疼痛,常在坐到半个小时以上时出现。

这是由于练功初期功力尚浅,经络不够通畅之故。

玄关一窍,到底在哪?

玄关一窍,到底在哪?

玄关一窍,到底在哪?本文转载文化道公众号平台玄关一窍,到底在哪?作者:三一道人道心音乐:李建科 - 道法自然玄关一窍,又称祖窍,是虚无窍,不在内,不在外,又不离身,空性而凝神入穴,虚处明心而开。

不是指真的穴位,更不是实指三田,什么腔位,会阴穴等。

异名多端。

在道得此窍而方能成仙,是人体沟通天体的秘密开关。

此窍,上苍所秘,不明泄于书,防匪人得之,恐遭天谴。

必要访求真人,低心受教,心心相印,指示此窍,次第工夫,是道则进,非道则退,自证方真明。

若是以泥丸、印堂、顽心、肚脐、心下、脐上、三丹田、腔穴、尾闾、夹脊、玉枕为玄关者,后天之穴黑山窟窿瞎忙活。

乃是入真空而玄关一窍开而先天一炁得。

旁门左道,自假自师,以后天身上各穴为玄关炼之,以成金丹,实成幻丹、意生丹。

好者止于养生气功,差者伤身害神,魂走魄散,流弊百出,着相泥文,永无出期。

南宗初祖张紫阳真人讲:“盖虚极静笃,无复我身,但觉杳杳冥冥,与天地合一,而神气酝酿于中,乃修炼之最妙处,故谓之玄关一窍。

”又讲,“此窍者,非心非肾,非口鼻,非脾胃,非谷道,非膀胱,非丹田,非泥丸……此窍非凡窍,乾坤共合成”。

宋末元初高道李道纯则云:“玄关者,至妙至玄之机关也,宁有定位?著在身上即不是,离了此身向外寻找亦不是。

”故贤者启之,愚昧闭之。

此窍不在身内,亦在身内;不在身外,亦在身外。

入真空明心而此窍开,入先天而先天得,则百窍开,百脉畅,才能炼精化气,进行丹道修行。

至此则门径洞开,豁然开朗,也是开悟入门。

那么,玄关一窍打开时,修炼者是什么感受呢?老子曰,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沓冥恍惚。

清代大炼师黄元吉也打了个比方:“乾元一气之本来面目也如酒醉之夫迷睡路旁,忽地一碗凉水从头面喷去,猛然一惊而醒,始知昏昏迷迷一场空梦,此即玄关窍也。

”他接着说:“玄关者,太极将分、两仪将判之时也。

当玄关来临时,修者似睡非睡,似醒非醒,忽焉一觉而动,此时一灵独运,即是真意。

”同时还会伴有胎息发生,“此个玄牝门,不先修炼则不见象。

黄元吉论玄关一窍,全摘集,老生常谈

黄元吉论玄关一窍,全摘集,老生常谈

混沌一觉有真亦有假。

如今之人,昏迷一下即以为混沌,知识忽起即以为一觉,此皆认贼作子,断难有成。

切勿以恍惚二字蒙混过可也。

【5-11】玄关一窍是学者第一要务。

然不得太极无极之真,焉得玄牝现象?如曰有,亦是幻而不实。

【2-1】玄关一窍,是先天混元一炁之玄关,了无声臭可扪,色相可见,此为最上上乘练虚一著天机,从古仙子鲜有下手之时即得悟入此际者。

【4-3】圣门一贯之道,何道也?即玄关一窍。

若离此一窍,即是旁门。

以人之生,生于此一炁,人之死,死于此一炁。

了悟此个玄关,始知我之生而入世,非此窍无由来。

我之化而出世,非此窍无由往。

跳出生死之法岂有他,只在此一窍而已。

凝神即性,调息即命。

无动无觉,即性即神。

有动有觉,即命即炁。

此个玄关,不在动静,而在动静之间,方是真正玄关,随时皆有,特患人不细心探讨耳。

诸子诸子,著意著意,于此切勿忽略。

【5-20】太极无动无静,无思无为,无声无臭,浑沦磅礴,太极虽无一物,实为天下万事万物之根本。

性命二者不过由太极之动静分而出焉者也。

混混沌沌,不识不知,氤氤氲氲,如痴如醉,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之际,此正坎离交媾,水火适成一炁。

乾坤合体,阴阳仍还太极。

纯是太和在抱,天然自然于先天虚无之中。

太极在中,即生气在此中,大药大丹亦在其中。

炼丹者,即练此太极也。

成仙作圣,亦无非此物也。

此物在人,即“父母生前一点灵”是也。

修之于身,岂有他妙?只是混混沌沌中无知无动时,忽焉而有知有动,即有无相入,天人合发,玄牝之门,生死之窍,要不过自无而生有,自死而之生,自阴而及阳。

乾坤之合撰,日月之合朔,人物之重生,基于此矣。

但此阳生,惟此一息之间,其妙不过一阴一阳之动静而已,动时固非,静时亦非,惟在静极动初、阴纯阳始。

倘猝不及防,即动后天念虑,迥非太极完成之物,不可以为丹。

性命二者不过由太极之动静分而出者也。

【3-25】古云:“修道之要,不在尘劳不在山,直须求到杳冥端。

”杳冥端,即虚极静笃之时。

虚之极,静之笃,真精真炁真神即从此而生。

“玄牝之门”和“玄关一窍”

“玄牝之门”和“玄关一窍”

“玄牝之门”和“玄关一窍”丹道修行者都听说过玄牝之门、玄关一窍这两个个名词,也都知道此两者实为丹道的关键和枢纽所在。

那么,到底什么是玄牝之门和玄关一窍?此两者是同一的,还是有所差别?下面笔者来简单说明以抛砖引玉。

首先,先说明什么是玄牝之门?玄牝一词,最早出现在太上道祖的《道德经》,其全文如下:“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玄牝之门,是为天地根。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 简单看,谷神不死,即是玄牝。

天地运行之根本即是玄牝之门。

那么,何谓谷神?谷者,虚也;神者,灵通变化也。

可见,神若清虚,不为外役,即可不昏沉散乱,从而保持元始祖性而不昧。

天地间一切之作用,都源于神之灵动莫测,故言“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 玄牝之门又如何呢?天地玄黄,玄者,天也。

牝者,雌性之意,亦即地也。

玄牝之门即是天地之门户,故言之“天地根”。

那么,天地乾坤又如何通过玄牝之门来化生万物呢?黄元吉祖师曰:“天地合而玄牝出,玄牝出而阖辟成,其间一上一下,一往一来,旋循于虚无窟子,即玄牝之门也。

” 这一上一下、一往一来,即是坎离之作用也。

《周易参同契》云:“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

” 又云:“牡牝四卦,以为橐龠,覆冒阴阳之道。

”乾坤者,天地也;易者,日月也,坎离也。

冬至一阳生,阳气开始上升,其间虽仍有阴气下降,但阳气升为主要方面,阴气下降遇到上升之阳,便被荡涤于无形;夏至一阴生,阴气下降为主要方面,其间虽仍有上升之阳气,但阴气将为主要方面,阳气遇到下降之阴气,便被荡涤于无形。

此即是丹道炼精化炁之进阳退阴之火候来源,其真法有待真师传授。

所以,所谓玄牝之门主要是讲天地之模型,天地之间其如橐龠乎!天地间之虚无橐龠即是玄牝之门,其间一吹一嘘,生杀万物。

丹道修行即是效法这个天地门户的模型,无为无不为。

正如《悟真篇》所讲:“要得谷神长不死,须凭玄牝立根基;真精既返黄金室,一颗明珠永不离。

”那么,什么又是“玄关一窍”呢?所谓玄关一窍,即是与玄牝之门这一虚无橐龠模型中,链接阴阳之玄窍。

“一孔玄关窍,三关要路头,忽然轻运动,神水自然流。”

“一孔玄关窍,三关要路头,忽然轻运动,神水自然流。”

“一孔玄关窍,三关要路头,忽然轻运动,神水自然流。


玄关秘窍玄关一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其解说大都偏执于体和位置,这是错误的。

玄关其实并无定处,玄者杳冥之象,非肉眼可见,乃是通玄之处;关者,未开为关,既开则为窍。

修养的高层次,处处是玄窍。

玄关一窍,无体而有用。

丹经云:“此窍非心非肾,非口非鼻也,非丹田也,非泥丸也。

夫此一窍亦无边傍,更无内外,乃神气之根,虚无之谷,应在本身中求之,不可求于它也。

所以无体可寻,寻则着相。

”玄关之地,以识神去找是找不着的,它是在恍恍惚惚、杳杳冥冥之中,自然发动开启而显现的。

古代丹经千比万喻未曾明说,吾今奉献给有志者。

玄关一窍,由玄关变为玄窍是有检验指标的,一种就是气现,一种就是光现。

显现的先决条件是在无为状态中,恍惚杳冥之中,某处忽然开启,冲出真气或者呈现色彩光明,那么此处即玄窍,把握其妙,即能通玄。

金丹实践特别重视下玄关的显现,因为这是产药的重要征象,所以丹经中论述较多。

近代许多人偏执于此而解释,这是种偏见。

关于下玄关一窍,南宗二祖石杏林讲得比较直接。

其诗云:“一孔玄关窍,三关要路头,忽然轻运动,神水自然流。

”下玄关窍的出现是伴随活子时而出现的,开启时必有阳举。

所以明代李虚庵先生诗云:“一阳初动即玄关,不必生疑不必难,正好临炉依口诀,自然有路透泥丸。

”一阳初动的正意并非阳举,而是阴跷初开之意。

总而言之,玄关一窍的显现,气现是修命的重要物质基础,光现是修性的重要物质基础。

玄关一窍的展现必需很好地把握和运用,才能进入性命双修的妙境。

修炼中的四大关键窍穴

修炼中的四大关键窍穴

修炼中的四大关键窍穴阴跷一窍,其位置在前阴和后阴( 肛门) 之间的会阴穴之内上方,在会阴穴的深层处,是人体内环境修持阶段的丹炉设立之地。

它的显态生理解剖位置实际是指前列腺体,并非皮肤浅表部位,如不明此而妄守浅层,易招致“底漏”之患。

此窍为先天大道之根,一气之祖。

此窍又称为铁壁关,在有为状态下无法开启,只有在元神主事的无为功境时才易于打开。

此处在修真生理组织学中,与玄元组织结构经络、八脉的主支相联接,此处一动、八脉皆通。

此处又称为下玄关,一旦开启便称下玄窍,此窍虽然位置在会阴穴内上方,但是上经中脉而通泥丸,或经督脉、任脉通达泥丸。

下经肾经而透涌泉。

丹经书中的桃泉、虚无穴、复命关、死生根等名称,都是此窍的异名。

传统丹法的修持,将此窍列为秘窍,前列腺体形如板栗状,其下稍前方是精液和尿道汇合的三叉路口,房事或遗漏时,精液一旦冲过此名为阳关的三叉路口,则全身疲倦,四肢酸软,此乃元精泄漏的必然现象,能封固此窍,无为先天的慧剑插在三江口或用其它有为方法临炉封闭此窍,则可令元精不泄,元气不漏逆炼为丹。

此窍与现代生理解剖学颇为吻合,前列腺所分泌的激素称为前列腺素,是一种青春激素,功用极为广泛,对维持生命机体的平衡状态举足轻重,它所分泌的液体与精虫混合称之为精液,是顺行生人的物质基础。

老年人此腺体大都萎缩或者肥大性改变,必须将其重新激活恢复生机。

修真者的丹功以元精为基本药材,元精的内萌升华就在于此地的开启,此窍是炉,此窍是产药的基地,掌握此窍,则明丹炉所在,药源所出。

此地乃生药的秘窍,青春活力萌动之处,产生元精摄取元精的源头,补亏损堵漏泄的机枢。

丹道中的内药、外药、小药、大药可以说都源于此地,产药川源处之秘,主要是了解和掌握此窍。

张紫阳宗师的八脉经,评论此窍云:“八脉者,先天大道之根,一气之祖,采之唯在阴跷为先,此脉才动,诸脉皆通,次督、任、中三脉,总为经脉造化之源。

”这段话中的一个“采”和“先”实际泄尽了此窍的全部天机,唯人不识或曲解为后天有为有作之法而生出旁门之法。

玄关一窍蔡昔琼

玄关一窍蔡昔琼

玄关一窍蔡昔琼一、禄刃之别禄,即甲禄在寅、乙禄在卯、长生禄旺之禄。

命中有禄,多数就是人生之福禄。

刃,即阳刃。

《三命通会》论阳刃:“阳者,阴阳之阳,刃者,刀刃之刃,即禄前一位,言旺越其分。

”今人对刃的用法不一致。

我的用法是,甲见卯,乙见寅是刃,其中阴干之刃专取阳干的旺势。

其吉凶,要先分清八字,属于偏枯还是纯粹。

属偏枯,见刃才言凶,属中和纯粹,见刃则要慎言其凶。

禄与刃,一位之隔,多数场合却有天壤之别。

1、乾造丙申乙未壬午壬寅此造日干壬水在年支得长生,正官星未土当令。

年干丙火,在日支得刃,乙木为伤官,在时上见寅为伤官加力。

满局干支硬朗,命主层次在正县级。

但因八字伤官见官,且有印刃、财刃、伤刃,凶神恶煞太多。

这是师兄曾经考我的一造,我第一眼上去,就发现伤官乙木在时上遇寅,直断命主大凶。

果然命主于辛巳年腊月,因喉部手术失败,而成了植物人。

2 、乾造丙午丁酉己卯壬申此造天干己丁见午为禄,时上壬水坐申得长生,同样可称,干支硬朗,果然命主层次不低为80年代初的大学生,并且性格平易近人,有作为。

在不为从格的情况下,干在支中得禄或得刃,只要不构成禄刃相交,此干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必是优等。

一但禄刃要交,此干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则性能不佳。

干得禄刃相交时,只有从格方可言贵。

3 乾造癸卯辛酉癸未己未乾造戊戌辛酉癸丑己未前造癸水虽弱,但天干不杂,后造与前造比较,虽有三干相同,但因有戊土相杂,加丑未戌三刑,二人的福禄性情有天壤之别。

前造以辛金枭印为用,辛金坐禄,所以此造极有推消、接洽方面的才能。

富贵命。

后造风流成性,至今一事无成。

4 乾造戊子癸亥癸丑甲寅一位易友和我初次见面,为了试我的深浅,他说;“请看一下我的这个八字”。

我见此造,癸水日干,见子为禄,见亥为刃。

虽然是禄刃相交,但是地支有亥子丑三会水局,年月日是命局的根本,所以癸水必从水势。

八字见土为病,时柱甲寅,为有病得药,水的会局可成。

我说:“这不是你的八字吧,这可是个大贵命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