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米尔绘画材料和技法简介
维米尔油画艺术特色分析论文

维米尔油画艺术特色分析论文维米尔油画艺术特色分析论文摘要:作为十七17世纪典型的荷兰风俗画家,维米尔的油画以独特的色彩、光线及结构创造了一个形象、自然的现实世界。
维米尔的油画作品艺术特色鲜明,其绘画语言的运用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本文将在阐述维米尔的生平及时代背景基础上,结合维米尔的油画作品,分析维米尔油画艺术构思,并进一步探索维米尔与伦勃朗等油画家的区别,以为维米尔的油画艺术研究提供更加积极有益的思考。
关键词:维米尔;油画;艺术构思;用光一、叙述维米尔的生平和时代背景维米尔是17世纪中后期独具特色的荷兰画家,1632年,维米尔出生于荷兰的德尔福特,该城市是荷兰著名的艺术中心,由于17世纪荷兰采取的财富战略,使得荷兰社会富足稳定,然而维米尔一生清贫,他曾向伦勃朗的弟子法布里乌斯油画,维米尔早期的油画创作,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随着维米尔油画技艺的不断深入,维米尔的风俗油画在结构及内容上都有了较大的变化。
十六16世纪拜托西班牙统治的荷兰,不仅在政治上获得了独立,还通过海上殖民取得了经济水平的迅速提升,物质的富有进一步刺激了艺术的发展,尤其在新教的影响下,荷兰的绘画艺术逐渐进入现实生活,传统的宗教油画失去统治地位,取而代之的是风俗、风景、肖像等题材的绘画,维米尔一生都生活在德尔福特这一古老而繁荣的城市,维米尔的《德尔福特景色》就是一幅描绘这座美丽港口城市的名作,由于维米尔生前并未出名,他的少年及中年时期的生平非常少,1653年,维米尔在德尔福特的行业协会登记为画家,并在分别1662-1663、1671-1672年两次当选为行业协会的主席,维米尔的父亲是一位商人,买卖画作是生意的一项内容,维米尔或许从小在父亲的生意过程中接触不同形式的绘画作品,进而对绘画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关于维米尔何时学会、师从何人及绘画历程均没有相关的资料,从相关资料来看,维米尔早期可能在马姆斯特丹或乌特勒克学过绘画,也可能到法国、意大利游学过,维米尔早期与后期的绘画风格存在较大差异,从他的绘画艺术来看,早期的绘画或许受到收到意大利画家卡拉瓦乔的影响,绘画上运用了一些具有强烈戏剧性明暗对照法的技巧。
维米尔 Vermeer

维米尔的签名:
士官和微笑的女孩 Officer and a Laughing Girl 1657
维米尔很多作品的背景都有地图,也许 是因为在那个大航海时代——荷兰的黄 金时代,荷兰成为世界的中心,维米尔 想骄傲的表现出来吧。
维米尔堪称伟大的艺术家,然而他生前潦倒,43岁便离世,留下了他的妻子和11个孩子,其中8个尚未成年。用 他妻子的话来说:“庞大家庭的重负,缺乏谋生手段,使他陷入萎靡和沮丧,进而谵妄,好端端的人一两天就突 然病死。”
维米尔生前绘画卖不出去,更遗憾的是,死后其作品也无人问津,被人们忽略了长达两个世纪之久,才被视作珍 宝。由于长时间并未得到认可和妥善保存,存世仅35幅。
地理学家 The Geographer 1669
情书 Love letter 1669-1670
写信的女子与女佣 1670
端坐在维金纳琴旁的女子 Lady Seated at a Virginal 1672
信仰的寓言 Allegory on Faith 1671-1674
维米尔的画大部分都是民风淳朴的写实画。这一幅是 少有的隐喻画。
读信的蓝衣女子 Woman in Blue Reading a Letter 1662-1663
弹琴女子 Woman with a lute 1662-1663
音乐课 The Music Lesson or A Lady at the Virginals with a Gentleman 1662–1665
维米尔作品欣赏
方也叔叔的店
约翰内斯·维米尔(Johannes Vermeer 1632-1675)
【约翰内斯·维米尔】约翰内斯维米尔的简介,维米尔的艺术特点.doc

【约翰内斯·维米尔】约翰内斯维米尔的简介,维米尔的艺术特点约翰内斯·维米尔是一位荷兰的画家,主要擅长风俗画,出生于1632年,因为出色的成就和独特的风格,约翰内斯·维米尔被人们称为是荷兰小画派的杰出代表画家之一。
他的代表作有《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和《天文学家》等等。
维米尔作品《天文学家》约翰内斯·维米尔出生在一个画商家庭中,他后来也继承了这个事业,一方面自己会创造和绘画,另一方面又是个小画商。
21岁的时候,他曾经做过公会的领导人,而且他的画技在当时也算是小有声誉。
但是维米尔的生活却是一直比较贫困,而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他的子女实在太多了。
所以他只能不断的出售作品来维持生活。
约翰内斯·维米尔的生活其实并不是轻松的,而在这之后的防御法兰西的战争又让维米尔更加劳累,而生活没有保障的他再次陷入了极端的困境中去,在这样困苦的时候,维米尔去世了。
在他43岁的生活中,其实创造了许多的作品,但是大部分都用来交换生活费用了,在他去世之后维米尔的作品也不知流向了何处,一直到19世纪才有人重新发现他的作品,这样才使的约翰内斯·维米尔这位杰出的画家不至于被埋没。
后来很多的维米尔的画作流传出来,经过专业的鉴定之后,终于确定了其中34幅真品,其余的则都是别人伪造的赝品,在这些真迹当中,大多数都是描绘日常生活的画作,也被称为是风俗画,而且在这些风俗画中大多数都是以普通的家庭妇女为主要人物。
画家维米尔是哪国的维米尔是一位特殊的小画派画家,说他特殊主要是因为在他有生年间,他的名声并不是特别的出众,当他去世之后,他的作品和名声很快就被淹没在时间中,直达十九世纪中期,人们才反应过来,维米尔是难得的人才,可是他却已经离开人世那么久,并且大多数的作品都已经失传。
那么画家维米尔是哪国的人呢?维米尔作品《窗前读信的少女》维米尔比较擅长描绘平时生活的世俗画,虽然在他的作品中也有风景类的,但是还是占得很小的比例,而因为维米尔的风俗画,描绘细致,内容朴素但是气氛温馨,所以维米尔也被称为是荷兰小画派的画家,那么画家维米尔是哪国的人就非常清晰了。
探析再现生活之伟大的画家——维米尔作品的艺术特征

探析再现生活之伟大的画家——维米尔作品的艺术特征维米尔(JanVermeer Van Delft)是一位荷兰历史上沉寂了一百多年的画家。
他的重现光华虽只是近百年的事, 我们对这位当时还名不见经传的画家了解得少之又少。
唯一能解开维米尔之迷的钥匙就是他留存下来的36幅传世名作。
17世纪的荷兰恰逢盛世,信仰新教的荷兰商人过着简朴而充实的富裕生活。
他们的审美趣味与当时的欧洲北部国家的贵族们截然不同。
他们反对放纵浮华的巴洛克式艺术,而崇尚简单平和的自然主义作品。
朴素的民间习俗,宁静的乡间风景,生动的花卉静物,都成为荷兰小画派画家笔下富有情感和生命力的题材。
在美术史上,荷兰小画派与维米尔之间一直有着一种微妙的关系。
而今,这位画家已与荷兰同时代的画家伦勃朗和哈尔斯齐名。
然而,关于维米尔其人、其画,大家却始终不甚了解。
他一生没有画很多画,其中也很少表现什么重大的场面,很难论述到底是什么原因使这样简单而平实的画成为古往今来最伟大的杰作之一。
它们的神奇特点大概就在于平凡之中显伟大。
一、题材的平实掩盖不住伟大的寓意维米尔的绘画给人一种真实性,除了日常生活中的真实之外,还使人感到一种信仰上的真实感。
这位在德尔夫特土生土长、很可能从未出过国门一步的画家,画的是自己身边的生活和女性。
有一幅名为《写信的女人与女佣》的作品,描绘的是在房间的一个角落,光线从窗户照射进来,两位女子站在一帧大幅油画前--在桌旁写信的女子和婷立远眺的女佣。
人们会注意两位女子间的差别:女主人和卖弄风情的女佣,上下两个不同的阶层。
女主人低头写信, 而另一个并未侍侯她的主人,却抬头往别处张望。
人们也许会想到:绘画的艺术促使维米尔考虑到一个女人的两面性而把她分解成两个造形来表现。
但她们都体现出了女子在青春期里对爱情的一种深切的渴望。
在另一幅作品中,这种寓言性的东西体现得更为明显。
《画家及画室》女模特的形象被视为名声的象征,也可被视为九个艺术女神之一。
她手上抱着希罗多德的著作,正注视着放在桌上的其他缪斯们的象征物。
荷兰画家维梅尔的画派是什么

荷兰画家维梅尔的画派是什么荷兰画家维梅尔的画派是什么维米尔的作品大多是风俗题材的绘画,基本上取材于市民平常的。
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维梅尔的画派介绍,希望能帮到大家!维梅尔的画派维梅尔的画派是?为何他的作品要在他去世两个世纪之后才会问世?为何他生前没有引起同时代艺术界人士的注意?还是要先从维梅尔的画派是什么开始说起,在十五世纪的欧洲,画派象征着一名画家的绘画风格和艺术理念。
主流社会认可的画派当然更容易为人所接受,也更受到艺术界人士的认可和尊重。
而维梅尔的画别具一格,创意独特,他的前几份作品都各自有着不同的特点,当时的艺术领域没有现在这么完善,很难说清维梅尔的画派是什么。
事实上,维梅尔是“荷兰小画派”的画家,这也是后人对于维梅尔是什么画派反复争论两百多年而得出的结论。
他因为一直默默无闻,所以不为当时的人们所看重,这是艺术领域的损失。
他的作品有着很高的价值,尤其是那幅《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堪称是绘画史上的里程碑,也是维梅尔一生的画作中最伟大的作品,这幅作品甚至与达.芬奇的《蒙娜丽莎》齐名。
自从这幅《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出现在世人眼前以来,历经三个多世纪,令无数的画家叹为观止,他们很难相信这样一幅精彩绝伦的作品会出自一个英年早逝的无名画家之手。
明暗交错的色泽,柔和多变的线条,尤其是画中女子转身回首、欲言又止的神态,和达芬奇笔下的蒙娜丽莎的微笑一样,给后人心中留下了又一个千古之谜。
维梅尔的绘画艺术约翰内斯.维梅尔,生于一六三二年十月三十一日,死于一六七五年十二月十五日,荷兰著名画家。
维梅尔在欧洲艺术界享有极高的声誉,维梅尔的绘画艺术更是被看成是荷兰“小画派”的代表。
维梅尔是荷兰黄金绘画时代的巨匠,他和梵高、伦勃朗并称为荷兰最有天分的三大绘画巨匠,因此维梅尔的绘画艺术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荷兰绘画的最高成就。
维梅尔的绘画艺术风格别具特色,他一生当中的作品大多数是以风俗为题材的。
他常常取材于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因此他的.画给人一种十分强烈的亲和力,整体看起来舒适温暖、平易近人。
维米尔

维米尔作品欣赏1(2007-08-08 20:04:49)标签:艺术赏析名画欣赏荷兰画派分类:名画欣赏约翰内斯·维米尔( Johannes Vermeer ,1632 - 1675年) 荷兰画家,1632年10月31日生于代尔夫特,1675年12月入葬于同地。
关于其生平,可靠的史料极少。
其父是丝绸商人兼旅店老板,可能兼做美术品生意。
维米尔于1653年结婚,并成为代尔夫特圣路加公会的画师。
1655年父亲死后他继承家业,依靠从商养家。
维米尔留存下来的油画真迹,据鉴定总共只有36幅。
其中署有最早年代的为《老鸨》(1656,德累斯顿画廊),可是有两幅未署年代的油画《基督在马太和马利亚家中》(爱丁堡国立苏格兰陈列馆)和《狄安娜和她的女伴们》(现藏海牙莫里斯皇家绘画陈列馆)显然属更早阶段。
这说明,维米尔早年可能绘制宗教神话画,后来才改变题材,主要画风俗画。
偶尔也画城市风景画。
他的风俗画中有些是带有寓喻性的。
维米尔的油画取材于市民平凡的日常生活,却赋予它以抒情诗般的意境。
画中往往只有一两位妇女,在洁净的室内从事于家务或消遣性活动,柔和的光线自左边的窗口射进,整个房间显得温暖、清新而宁静,如《倒牛奶的女人》。
画家偏爱黄、蓝和银灰色调。
他的油画幅面较小,但经过严格推敲,精心琢磨。
画面效果单纯、明快,不仅强调整体感,而且还注意表现多种不同形体所形成的变化和对比,被人们形容为古典的、超越时间限制的和纪念碑式的画面。
画家可能曾利用当时当地的科学研究成果──现代照相机的古代前身“暗箱”以及镜子等,来探索在画面上表现光、色和空间的课题。
代表作有《花边女工》(卢佛尔博物馆)、《读信的少女》(约1657,德累斯顿画廊)以及幅面较大的《画室》(约1665,藏维也纳,(见彩图《画室》(约1665) )、《代尔夫特风景》(约1660,藏海牙莫里斯皇家绘画陈列馆)等。
倒牛奶的女人The Milkmaid"年份:1658"画作:油彩.画布 Oil on canvas"尺寸:45.5 x 41 cm"藏处:荷兰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 Rijksmuseum, Amsterdam画中维米尔用一支带着真诚敬意的画笔却表现了一个普通女仆倒牛奶的工作瞬间。
充满谜团的荷兰画家维米尔

充满谜团的荷兰画家维米尔约翰内斯·维米尔是荷兰优秀的风俗画家,被看作“荷兰小画派”的代表画家。
荷兰黄金时代绘画大师,与梵高、伦勃朗合称为荷兰三大画家。
但他却被人遗忘了长达两个世纪之久。
维米尔43岁时死于贫病。
从此维米尔在荷兰画坛销声匿迹。
直到19世纪50年代,才被一位法国艺术评论家杜尔发现。
目前存世真迹35幅。
所以维米尔的画一定属于博物馆最不舍得借展的珍藏。
维米尔创作一幅画往往要二三年。
画都不大,但每一幅都让人心动,让人难以移步。
题材大多数描绘宁静、和谐的家庭生活。
他尤其喜欢画女性的形象和活动。
他的画非常宁静,宁静中产生一种流动、优雅的气氛。
他的画看上去是以微小的画点组合,并且善于使用光线的来源,但没有人确切了解维米尔的技法。
他对画面非常讲究,不论是画面构图、人物比例、光影变化都“精致得跟照片一样逼真”。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为维米尔最伟大的作品,与达·芬奇《蒙娜丽莎》齐名。
在17世纪荷兰的画家中,扬·弗米尔是个谜一样的人物,虽然名声仅次于伦勃朗,但关于他的生平、画风变化等细节却都已不可考,除了一些陈旧文献资料外,几乎都止于推测。
弗美尔的作品在他的生前虽获得了一定成功,但在他去世后大约200年里,人们却似乎忘记了他的存在,直到19世纪人们才开始重新认识弗美尔。
如同弗美尔的人生,他的作品风格也存在着许多疑点:我们不但不知道他师从过谁、如何研习绘画,甚至连他的技法、创作意图都说不清楚。
在弗美尔的所有作品中,仅有3幅标记了创作年代。
据推测,弗美尔所创作的作品数量不多,现存画作只有30余件。
艺术家们通常把他的画风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受意大利与17世纪前半叶流行的乌特勒支风格影响;然后进入古典阶段,他一系列恬静安详的室内画即创作于这个时期;进入晚年后他的画风明显衰退,渐渐失去对色彩的兴趣和忠于自然的效果。
《黛安娜与妖魔们》、《马尔塔与玛莉亚家的基督》两件作品是弗美尔的初期作品,它们的主题与之后的作品大相径庭,明显是受乌特勒支的卡拉瓦乔风格的影响。
解读维米尔的人物画

参考文献: [1](英)贡布里希.艺术发展史.范景中,译.天
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 [2]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外国美术史教研
室.外国美术简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但仍然细致地揭示了明亮的颜色层次。他 薄薄的透明颜料。维米尔用透明色层表现 用色最醒目的部位是简单的大面积区域, 阴影的变化以使其更接近自然现象,他还
在了窗口,体现光与影的效果,这几乎成了 带有抒情的色彩,这种光线给人一种宁静 的是荷兰人民的生活景象。画中往往只有
维米尔的创作特征。其作品《读信的蓝衣 的愉悦感。
一两个人物形象在室内从事简单的各种劳
女子》通过对人物背后地图上的一条水平
现存卢浮宫的作品《花边女工》描绘的 动。画面生动传神、光线微妙的变化、和谐
线以及后面的桌子和椅子的纵向直线的小 是家庭妇女劳动的画面,这幅画让人的视 的色彩、独特的风俗题材、精致的小画幅
心处理,使画面具有一种古典的和谐与平 觉一下就能聚集到女工的手上,顺着光线 等,这些都是维米尔画的特色。现存荷兰
衡。维米尔笔下最著名的柠檬黄成为画面 可以感受到她的手指在穿针引线。画面 阿姆斯特丹国家美术馆的作品《小街》,画
商人的信誉,将人物安排在画面的中心,形 人们仿佛通过镜头能看到不同角度或隔离 却在精致的画幅中将光和色彩都处理得非
象突出。
的光。作品《读信的蓝衣少女》中技巧性地 常和谐。
二、和谐的色彩和独特的用光 描绘了光通过物体表面时投射的阴影,这
绘画往往通过画面颜色彰显画者的精 种光线效果从靠背椅右边投射在墙壁上的 神世界和作品的灵魂思想。而维米尔的作 阴影可以看出,也可以从椅背左边暗部的 品在色彩的种类上是有限的,但他却用有 阴 影 、从 靠 近 椅 子 上 部 看 到 其 微 妙 的 变 限 的 几 种 颜 色 绘 出 非 常 美 丽 、和 谐 的 画 化。第二种阴影比第一种看上去更淡,那 面。尽管维米尔的画有浓艳的色彩效果, 是因为维米尔在画面中的墙壁上涂了一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维米尔绘画材料和技法简介
标签: 油画材料技法院校2010-09-29 13:06
Jonathan Hanson 花了25年时间研究维米尔。
他用10年时间打造了这个内容非常丰富的网站:
/index.html
本贴只是其中部分要点的大意摘录(内容未经Jonathan本人认可),供各位研究。
概述
虽然维米尔尝试过无数技法来表现自然光线,但证据显示他的作画方式基本上是在北欧画家传统作画方式范围之内:起稿、单色底、完成刻画、修改和罩染。
20世纪后期的现代科学研究发现荷兰的大师门没有使用任何特殊的材料或复杂的作画程序,他们主要依靠过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人们对伦勃郎的绘画媒介也作过无休止的猜测,然而最后发现他只用最普通的亚麻油,难得用点核桃油和鸡蛋媒介。
支撑物和基底
现存的维米尔油画,只有两幅是画在板上的,其它都是用了画布。
维米尔的两幅木板油画:
浆底:动物胶
画底:亚麻油+白垩粉+碳酸铅+不同组合的色粉。
下面这幅用了黑色、铅白和一种土质颜料,最有可能是褐色。
一些画用了两层画底,这幅只用了一层。
在颜色稀薄的部分可以看到画底:
这一幅有比较强烈的红色画底:
起稿
维米尔没有留下任何素描,被油彩覆盖的初稿也只能被看到很少的痕迹。
在《手持天平的女子》中,显微摄影能看到前手臂褐色起稿线与完成的形体非常吻合,其它凡是能被观察到的起稿线都与完成的形体相当接近,说明他起稿非常仔细。
实验室的检测结果显示维米尔用单一的褐色画出构图和明暗。
Philip Steadman相信维米尔使用了投影机,但这个推测也有很多人不认同。
camera obscura
底色(underpainting/dead coloring)
维米尔的底色阶段被认为是非常关键的,实验室的分析证明他在这个阶段作了很多的修改。
在《地理学家》这幅画的局部可以看到未被油彩完全覆盖的底色:
维米尔底色假象图:
完成刻画(“working-up")
下一步是用颜色局部完成。
在需要强烈颜色的部分(如红色、黄色和蓝色的长袍)都是按既定配色和底色的轮廓画的。
最新的研究表明在他的成熟时期,很多笔触都只包含1-2种颜色。
他的全部颜色大概只有20种,其中常用的只有1打左右。
在《读信的蓝衣女子》中,可能用了铅白、群青、赭石和土黄,右下方的椅背用了黑色和红色,脸部有红色的痕迹,多半是因为日久而退色了:
画面的整体性:构图形体明暗关系等,依靠素描底色维持。
亮部基本上是由一两种颜色混合的厚颜料,暗部是很薄的半透明色层,偏暖的底色作为一种统一的基调。
罩染
当今有很多关于维米尔罩染技法的讨论,然而其中有些是将它过分强调了,如果认为他的画是完全依靠了层层的罩染,那是一种误解。
需要区分仅仅以调整为目的的罩染和为了创造某种预期特殊效果的罩染。
大部分17世纪的绘画是用了不透明和半透明的颜色。
荷兰的画家如维米尔,是很有选择性的使用罩染。
《戴红帽子的女孩》是一个很好的罩染例子。
帽子先用朱红和黑色塑造,干后再用深茜红罩染。
这一特别的透明和不透明的组合自有油画以来就有运用。
Jorgen Wadum 是一位修复专家,在1994年亲手修复了《戴珍珠耳环的女孩》。
以下是Jorgen在接受Jonathan采访时的谈话记录摘要(大意)。
记得被我去除的有色光油是多么的黄和混浊,我很惊奇在那种状况下,她依然得到如此多的关注。
很痛苦如此精致的画面品质长期以来被蓄意掩盖了。
由于维米尔在大约20年的时间里只画了很少的作品,人们一直以为他作画非常缓慢、小心和细致。
然而检测的结果明确显示,他的技法实际上并不如最初想象的那样细腻,在他早期的历史题材作品中,他的画法实际上很直接和生硬。
在《戴珍珠耳环的女孩》的帽子和肩膀部分,我们可以看到底层塑造的直接性。
在这幅画中,
脸部画得非常细致,柔和的笔触使色调过渡几乎消失,鼻子上看不到生硬的转折,但眼睛却画得非常锋利和清晰,嘴角有煽动性的高光。
维米尔的目的在于表现整体的的色调,空间的微妙感觉和捕捉对象和观者之间有感染力的亲密关系。
没有17世纪的画家象他那样在艺术生涯的一开始就使用非常昂贵的天然群青。
他不仅是用在最后应该是蓝色的部分,也用在其它底色中。
如《音乐课》和《一杯葡萄酒》中窗户下面的阴影。
在这些部分是先涂上深色的群青表现背光,然后染上多层各种土色表现墙壁。
将色料加入某种粘合媒介,典型的是干性油,即能画出罩染层。
与他同时期的画家一样,维米尔对“罩”和“染”都有运用。
在室内画窗下的阴影部分,他常用土黄“染”群青底色。
在《戴福特风景》中,他先用铅白染底色,再“罩”透明的色淀红。
Jorgen Wadum 指出在13幅维米尔的画中都有一个图钉洞,洞的位置刚好在画面透视的消失点。
维米尔在图钉上绑一根线,这根线可以伸展到画面的任何一点,以方便校对透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