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社会教案:了解过去,感恩父母

合集下载

中班感恩父母教案

中班感恩父母教案

中班感恩父母教案教案标题:中班感恩父母教学目标:1.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和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2. 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增强他们对家庭的珍惜和尊重。

3.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1. 学习和理解感恩父母的重要性。

2. 学习相关的感恩词汇和表达方式。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1. 感恩父母的图片、视频或故事书籍。

2. 制作感恩父母的手工制作材料。

3. 感恩父母的歌曲或音乐。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展示一些关于感恩父母的图片、视频或故事书籍,激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2. 引导学生分享他们对父母的感激之情,鼓励他们用简单的语言表达。

主体活动:1. 学习感恩词汇:引导学生学习一些与感恩父母相关的词汇,如“谢谢”、“爱”、“关心”等。

通过图片、卡片或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

2. 学习感恩表达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如何用语言和行为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例如,制作一张感恩卡片,写下自己对父母的感谢之词。

3. 合作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他们合作制作一份感恩父母的手工制作作品。

每个小组可以选择不同的材料和方式,如画画、剪纸、折纸等。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创意和合作经验。

4. 感恩父母的歌曲或音乐:学生一起唱一首感恩父母的歌曲或听一段感恩父母的音乐,通过音乐的力量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主题的理解和情感体验。

结束活动:1. 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感恩父母的手工作品,并分享自己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2. 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强调感恩父母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教学延伸:1. 让学生在家中与父母分享课堂学习的内容,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多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2.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养老院或社区,让他们与老人交流,学习感恩和尊重长辈的重要性。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合作情况。

2. 评估学生制作的感恩父母的手工作品和感恩卡片的内容和表达方式。

中班感恩父母的社会教案

中班感恩父母的社会教案

中班感恩父母的社会教案一、活动目标1.让幼儿认识父母的辛勤付出,懂得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

2.培养幼儿尊重父母,关心父母,学会表达对父母的爱。

二、活动准备1.课件:父母的日常工作、生活场景图片。

2.纸质心形卡片、画笔、彩纸等制作材料。

3.音乐《感恩的心》。

三、活动过程1.主题活动导入(1)教师出示课件,展示父母的日常工作、生活场景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父母的职业。

(2)教师提问:“你们的父母是做什么工作的?他们每天都很忙,为了什么?”2.情景体验(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父母照顾孩子的场景。

(2)教师引导幼儿体验父母的辛劳,感受父母的爱。

(3)教师提问:“你们觉得父母照顾你们辛苦吗?你们想对父母说什么?”3.制作心意卡片(1)教师发放纸质心形卡片、画笔、彩纸等制作材料。

(2)教师示范制作心意卡片的方法,引导幼儿动手制作。

(3)教师鼓励幼儿在卡片上写下或画出对父母的爱。

4.表达感恩之情(2)教师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对父母的爱,如:“爸爸妈妈,我爱你们!”5.结束活动(1)教师播放音乐《感恩的心》,组织幼儿跟随音乐表演。

四、活动延伸1.家园共育:教师鼓励家长与孩子一起制作感恩卡片,增进亲子感情。

2.环境创设:教师将幼儿制作的心意卡片展示在班级环境中,营造感恩氛围。

五、活动反思1.本次活动通过情景体验、制作心意卡片等方式,让幼儿深刻感受到父母的辛劳和爱,达到了活动目标。

2.在活动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对父母的爱,培养幼儿的感恩意识。

4.本次活动得到了家长的支持和认可,家园共育效果良好。

重难点补充:1.情感体验与表达难点:引导幼儿深入体验父母的辛劳,并将内心的感激转化为具体行动。

对话示例: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爸爸妈妈每天都要做很多工作,照顾我们,那你们能想象一下,如果有一天爸爸妈妈累了,你们会怎么做吗?”幼儿A:“我会给爸爸妈妈按摩。

”教师:“嗯,真棒!还有其他小朋友想说说吗?”幼儿B:“我会给爸爸妈妈倒杯水。

中班幼儿感恩父母教案

中班幼儿感恩父母教案

中班幼儿感恩父母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理解父母的辛劳,懂得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

2.培养幼儿尊敬父母、关爱父母的情感。

3.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理解父母的辛劳,懂得感恩父母。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幼儿将感恩之情转化为实际行动。

三、教学准备1.课件:关于父母辛劳的场景图片。

2.视频材料:父母照顾幼儿的日常生活场景。

3.教具:小红花、贴纸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播放幼儿熟悉的儿歌《我的好妈妈》,引导幼儿谈论歌曲中的内容,激发幼儿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2)教师提问:“你们知道爸爸妈妈每天都要做哪些事情吗?他们为什么这么辛苦?”2.基本环节(1)观看视频,感受父母辛劳教师播放父母照顾幼儿的日常生活场景视频,引导幼儿观察父母的动作、表情,感受父母的辛劳。

(2)讨论父母辛劳的原因教师组织幼儿分组讨论,引导幼儿思考父母为什么这么辛苦,让幼儿从自己的生活经验中体会到父母的付出。

(3)表达感恩之情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想对父母说的话,引导幼儿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4)实际行动,表达感恩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实际行动,如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制作手工礼物等,让幼儿将感恩之情转化为实际行动。

(1)教师邀请幼儿谈谈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引导幼儿认识到感恩父母的重要性。

五、教学反思1.在活动中,幼儿对父母的感激之情得到了充分的表达,但部分幼儿在实际行动环节表现出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多给予指导和鼓励。

2.教师在组织讨论环节时,要注意引导幼儿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避免出现泛泛而谈的情况。

3.在实际行动环节,教师要关注每个幼儿的参与情况,确保每个幼儿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

六、教学评价1.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感恩父母的认识和理解。

2.关注幼儿在实际行动环节的表现,评价幼儿将感恩之情转化为实际行动的能力。

3.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是否能够尊敬父母、关爱父母。

中班主题教案感恩父母

中班主题教案感恩父母

中班主题教案感恩父母教案标题:中班主题教案感恩父母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父母对他们的付出和关爱。

2. 培养学生感恩父母的情感。

3. 发展学生的语言交流和表达能力。

4.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1. 探索和理解父母对他们的日常生活的重要影响。

2. 培养感恩父母的情感。

教学准备:1. 图书:《爸爸妈妈真伟大》、《我爱我的家》等。

2. 插图或图片展示父母与孩子的互动和关爱。

3. 材料准备:彩纸、颜料、画笔等。

4. 活动准备:家庭角、感谢卡制作等。

教学步骤:1. 热身(5分钟)- 欢迎学生进入教室并与他们打招呼。

- 与学生一起唱一首关于家庭和感恩父母的歌曲,例如《爸爸妈妈真伟大》。

2. 导入(10分钟)- 展示插图或图片,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图片中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互动和关爱。

- 引导学生谈论父母在他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并给予他们的爱和关怀。

3. 学习(15分钟)- 用简单的语言朗读《爸爸妈妈真伟大》等相关图书的内容。

- 与学生一起讨论图书中描述的父母对孩子的付出和关爱。

- 使用简单的问答方式检查学生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4. 启发(15分钟)- 带领学生在家庭角玩偶或玩具家庭中扮演父母角色,并通过互动来展示父母的关爱和照顾。

-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语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5. 创作(15分钟)- 为学生准备彩纸、颜料、画笔等材料,鼓励他们制作感谢卡片。

- 指导学生在卡片上写下一段感谢父母的短句或用画笔绘制感激的图画。

6. 总结(5分钟)- 让学生展示他们制作的感谢卡片,并鼓励他们使用简单的语言表达感谢之情。

-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学到的关于感恩父母的知识和情感。

教学延伸活动:1. 家庭合作作业:鼓励学生与父母一起完成一项家务活动,并观察父母的付出和工作。

2. 家庭聚会:组织一个让学生和家长一起参与的活动,以感恩父母并互相表达爱和关怀。

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观察学生在学习、互动和创作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幼儿园中班健康感恩父母教案(通用7篇)

幼儿园中班健康感恩父母教案(通用7篇)

幼儿园中班健康感恩父母教案(通用7篇)幼儿园中班健康感恩父母教案1一、活动目的:1、让学生了解父母之爱,感受父母之情,体验亲情的无私和伟大,即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感恩父母。

2、让学生学会如何去理解父母、尊敬父母、体谅关心父母,与父母和谐相处,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以实际行动来回报父母。

二、活动准备:1、准备班会相关资料,搜集相关的文章、笛子独奏、小品、歌曲、制作感恩卡,自制课件,主持人准备串联词。

2、学生利用双休日观察了解父母在一天之中都做了哪些事情。

3、开展“爸爸、妈妈给孩子一封信”活动。

4、邀请部分学生家长参加班会。

三、活动过程:班长开场讲话:同学们,我们班今天很荣幸能坐在这里参加“乌镇镇的感恩教育启动仪式”,你们知道再过两天是什么日子了吗?(母亲节)对,母亲节快到了,作为一班之长的我,和我们的班主任沈老师还有班干部们一起策划了今天这节感恩教育为主题的班队课,大家掌声欢迎主持人:高晨、梅逸……上场。

(掌声响起,主持人上场)(一)创设情境,导入主题甲: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

(配动作)乙:你爱吃的三鲜馅有人给你包,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

(配动作)甲:这个人就是娘呀!乙:这个人就是妈。

甲:这个人给予了我生命,给我一个家。

乙:自从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甲:父母为我们付出了无私的爱!乙:所以我们要感恩父母双亲。

合:我们宣布植材小学五三班“感恩父母”主题班会现在开始!(二)感受亲恩,体会亲情(1)真实故事《地震中的母亲》甲:在生活中,父亲永远给我们挡风雨,乙:母亲永远牵着我们的手;合:父母的爱是危急时刻撑起我们生命的一片晴空!甲:同学们,你们还记得2008年的5月12日吗?(齐答:记得)那天发生了什么事?指名一生回答。

乙:是呀,那年春天感人的事比比皆是,今天沈以睿同学也给大家带来一个发生在当时的真实故事。

我们掌声有请沈以睿。

(讲故事、听故事)(2)听后随感,畅所欲言甲:听了这个故事,同学们有哪些感受呢?(指名2学生回答)乙:同学们,这是人世间最崇高、最圣洁、最勇敢的母爱,我们面对这样伟大而又无私的爱,内心当中充满了对这位母亲的敬佩。

中班感恩父母学生教案

中班感恩父母学生教案

中班感恩父母学生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父母的辛劳,感受父母的爱。

2.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父母的感激之情,懂得回报父母。

3. 行为目标:引导幼儿用实际行动表达对父母的感谢。

二、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父母工作图片、视频资料;感谢卡、彩笔、贴纸等制作材料。

2. 环境准备:创设一个温馨、舒适的学习环境。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播放一段父母工作的视频,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

·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父母在工作中是怎样的?”2. 感知父母辛劳(10分钟)·分组让幼儿讲述自己父母的工作情况。

·教师总结,强调父母的辛勤付出。

3. 表达感激之情(10分钟)·教师引导幼儿思考:“我们应该怎样感谢父母的辛劳呢?”·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并动手制作感谢卡。

4. 实践回报行动(10分钟)·幼儿分组讨论并制定回报计划,如为父母做一件事、送一份小礼物等。

·各组幼儿代表分享自己的计划,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5. 总结与延伸(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感恩父母的重要性。

·鼓励幼儿将所学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持续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

四、活动注意事项:1.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每个孩子的表现,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2. 确保活动的时间分配合理,避免某一环节过长或过短。

3. 在制作感谢卡和实践回报行动环节,教师要提醒幼儿注意安全,避免使用尖锐或易碎的物品。

中班感恩父母的教案(精选5篇)

中班感恩父母的教案(精选5篇)

中班感恩父母的教案(精选5篇)中班感恩父母的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班感恩父母的教案(精选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中班感恩父母的教案1活动目标1、通过亲子活动增加孩子与家长的情感,感受到母爱;2、培养幼儿动手实践能力;3、让幼儿体验亲子活动的乐趣。

4、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5、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一、活动准备教学准备:细细的吸管多余幼儿人数;液体胶两瓶;碟子6个;棉签幼儿人手一个;康乃馨花瓣及花砣;背景音乐(集体背景音乐)。

教学课堂准备:桌子8张椅子30张人员安排:主班老师引导家长入场,组织家长纪律;课堂操作过程中,。

,主班老师和配班老师管好纪律,提醒家长配合工作;配班老师带孩子入场;保育老师帮着拿教学准备的东西。

二、活动步骤1、老师致辞:2、幼儿唱儿歌《世上只有妈妈好》送给妈妈3、宝宝制作礼物送给妈妈《康乃馨》4、老师示范,并讲解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讲解规则纪律,如胶水的使用方法;、幼儿操作,家长可以帮助、提醒幼儿。

5、将制作好的康乃馨送给妈妈,并对妈妈说我爱您。

三、活动结束1、签发礼物(到主班老师处)2、结束致辞:今天孩子们用最简单最朴实的行动表达了对母亲的爱,并祝愿天下所有的母亲:幸福安康,永远美丽!四、把班级物品带回班级,大扫除。

中班感恩父母的教案2一、活动名称:学会感恩二、活动目标:1、在活动中培养幼儿产生感恩的心理,知道感恩是一种美德。

2、让幼儿在感知体验中获得表达爱心的愿望。

3、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重点:让幼儿深切地感知情意,从而产生感恩的心理。

活动难点:让幼儿将自己的爱心用语言表达出来。

三、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爱心展板一块、小礼物若干、音乐《感恩的心》四、活动过程:(一)感知活动:1、多媒体展现,让幼儿感受幼儿园的美。

幼儿园中班感恩父母教育教案

幼儿园中班感恩父母教育教案

幼儿园中班感恩父母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感恩父母的重要性,培养爱心、互助、尊重感。

2、通过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幼儿对于感恩父母的兴趣。

3、让幼儿学会表达感恩之情。

二、教学内容:1、听讲、讨论、表达;2、感恩父母的意义及表示感恩的方式;3、绘画创作。

三、教学准备:1、幼儿园教师准备图片资料、音乐资料、手工制作用品等相关的教具。

2、幼儿园教师要提前了解幼儿家庭的教育和家庭现状。

四、教学过程:1、入门:(1)打开音乐,欢快的音乐让幼儿们兴致勃勃。

(2)教师介绍今天要讲的话题:“我们为什么要感恩父母?”(3)阐述感恩的重要意义,与幼儿一起讨论和感悟。

2、中间环节:(1)以图片为主题让幼儿了解父母的辛勤劳动和父母的爱,为父母鼓掌、为父母唱歌、为父母默默祈祷。

(2)以听故事为主题,用幼儿易于理解的语言讲述感恩的故事,让幼儿获得他人的感恩灵感和改变态度的启示。

(3)以手工为主体让幼儿了解“感恩父母”的意义,有机会将自己的孝心通过创意手工表达出来。

3、结合书画创作让幼儿展示自己的想法和情感表达。

五、教学后整理:1、教师收集幼儿的创意作品,分享给家长。

2、以家庭任务为主题让幼儿参与教学行动报告,将感悟和任务发布给家长,由家长监督完成任务。

3、鼓励幼儿在平时的家庭生活中,铭记父母的辛苦和爱,从而培养幼儿的爱心和感恩之心。

六、教学反思:1、需要多种形式的教学媒介,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教师和家长的合作也非常重要。

2、教学过程不断百出,紧锣密鼓的节奏让幼儿们很快融入感恩父母主题,享受教学,乐于自行创意。

3、通过整个教学过程,有效地传递了感恩的内涵和价值,提高了幼儿的情感表达和自主思考能力,同时课程还具有实效性和可行性,有利于幼儿的社会学习和家庭教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社会教案:了解过去,感恩父母
要求:
通过观看和讲述婴儿生活图片,知道自己成长离不开父母的照顾和爱护,加深热爱父母的感情。

准备:
婴儿生活图片一套,第一张图片是妈妈喂宝宝吃奶,第二张图片是妈妈替宝宝换尿布,第三张图片是妈妈哄宝宝睡觉。

每一个幼儿带一张自己小时候的照片。

邀请一位怀抱婴儿的妈妈。

过程:
一、老师出示婴儿生活图片,讲述父母怎样照料小宝宝的。

1、先放婴儿啼哭的录音,引起幼儿注意,然后看图片。

幼儿观看,老师提问:宝宝为什么哭?妈妈是怎样喂妈的?你小时候吃的是妈妈的奶还是牛奶?妈妈为什么不怕脏不怕臭给宝宝换尿布?让幼思考,议论,回答问题,然后给每张图片作小结。

2、老师总结:你们小时候,也像这个小宝宝一样,不会说话,不舒服时只会哭。

是姐姐给你喂奶,给你换上干净的尿布。

妈妈又抱着你,轻轻地拍着你,让你舒舒服服地睡觉。

你们在爸爸妈妈的关怀照顾下,慢慢地长大了。

二、请抱婴儿的妈妈来到幼儿中间,让幼儿看妈妈是如何照顾小宝宝的。

1、引导幼儿招呼小宝宝。

(小宝宝不会应答)小宝宝的妈妈
介绍说:小宝宝虽然已经长大一些了,但是还不会说话,要妈妈慢慢教他才行。

2、让幼儿和小宝宝比比谁高谁矮,谁的手大,谁的手小;看看小宝贝嘴里有几颗牙齿,比比谁的牙齿多。

3、看看小宝宝如何学走路。

①妈妈扶着小宝宝走到幼儿面前,与幼儿一一握手。

②妈妈弯腰教小宝宝走路。

老师与妈妈一问一答,问答中突出妈妈关心宝宝,使幼儿懂得妈妈为了小宝宝不跌交,学会走路,虽然弯着腰很酸,很累,她都不顾。

③老师小结:你们小时候,爸爸妈妈也是这样教你们学走路的。

现在你们不仅会走,还会跑、会跳,你们都要谢谢爸爸妈妈。

4、看小妈妈给小宝宝吃东西。

①让幼儿给小宝宝吃点心。

(小宝宝不会自己吃,要妈妈喂)妈妈喂小宝宝吃鸡蛋羹,先将手帕围在小宝宝的脖子上,用汤匙舀起鸡蛋羹,在嘴边轻轻地吹一吹,喂给宝宝吃。

②让幼儿观察妈妈关心小宝宝的具体细节。

老师插问:为什么要给小宝宝围上手帕?为什么还要吹一吹?
③老师小结:你们小时候和小宝宝一样,不会自己吃饭,也是妈妈一口一口地喂你吃的。

5、妈妈给小宝宝把尿,把好后让小宝宝坐在小车里,推着小宝宝出去玩,全班幼儿向小宝宝告别。

三、幼儿观看自己小时候的照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