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斜顶设计注意事项解析
斜顶直顶设计加工新规范

斜顶直顶设计加工新规范近年来,随着斜顶直顶设计加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斜顶直顶在建筑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确保斜顶直顶设计加工的质量和可靠性,制定新的规范是非常必要的。
下面将从设计、加工两个方面探讨斜顶直顶的新规范。
一、设计规范1.结构设计:斜顶直顶的结构设计应满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要求,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构件尺寸、材料和连接方式。
2.斜顶设计:斜顶的设计需根据建筑风格和功能需求,考虑斜顶的坡度、坡顶高度等参数。
应根据给定的设计要求确定斜顶的尺寸、材料和连接方式,以确保斜顶的安全性和美观性。
3.直顶设计:直顶的设计需考虑承重、抗风、抗震等要求,根据建筑结构选用合适的直顶尺寸和材料。
直顶的设计应合理考虑外形、重量、安装方式等因素,并满足建筑气候条件。
4.斜顶直顶的连接:斜顶与直顶的连接处应满足稳固和牢固的要求。
连接方式应采用可靠的螺栓连接、焊接等方式,并合理设计连接件的布置和数量。
5.线条和比例:斜顶直顶的线条和比例要和整体建筑风格保持一致,使之与周边环境协调。
线条要流畅、简洁,比例要合理、和谐。
二、加工规范1.加工设备:斜顶直顶加工需使用高精度数控加工设备,以确保加工精度和质量。
加工设备应经过认证并符合相关标准。
2.材料选择:斜顶直顶加工的材料需符合国家标准和建筑用材料标准。
应根据设计要求选用合适的材料,材料的强度和耐腐蚀性能要达到标准要求。
3.加工精度:斜顶直顶的加工尺寸和形状应符合设计要求,加工精度要求高,尤其是连接部位的加工精度要求更高。
加工过程中需进行质量控制和检测,确保加工质量稳定可靠。
4.表面处理:斜顶直顶的表面处理也是重要的一环,表面处理需考虑防腐和美观要求。
常用的表面处理方式有喷涂、烤漆等。
5.安装要求:斜顶直顶的安装需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进行,安装过程中需注意斜顶和直顶的连接处的水平和垂直度。
连接处的密封和防水工作也要做好,以确保斜顶直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通过制定斜顶直顶设计加工新规范,可以保证斜顶直顶的设计和加工质量,提高其在建筑领域中的应用效果和可靠性。
模具斜顶加工方法

模具斜顶加工方法在模具制造过程中,斜顶是一种常见的机构,用于处理倒勾等特殊情况。
本文介绍了模具斜顶的加工方法,包括设计、加工和装配等步骤,以及斜顶加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精心编写的3篇《模具斜顶加工方法》,供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模具斜顶加工方法》篇1一、设计在设计模具斜顶时,需要先对产品结构进行系统分析,根据产品结构为处理倒勾而引入斜顶机构。
斜顶与行位的基本原理都是将模具开模时垂直方向的运动换为水平方向的设计,其最大的不同在于其动作的驱动力来源不同。
斜顶主要靠顶针板运动而动作,而非像行位是靠公母模开闭的设计而动作。
因此,斜顶的设计与顶针板行程有关系,这就是斜顶设计与行位设计最大的不同点。
在设计斜顶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1. 斜顶不单止起到抽芯的作用,还可以起到顶出的作用。
2. 斜顶必须设计有一段 5-10MM 长的直身位作为封胶位以及作为碰数平面。
3. 抽芯距至少应大于倒扣深度 2mm。
4. 斜顶在产品胶位面滑动的方向,要有足够给斜顶滑动的空间,不能出现铲胶或者与其它零件出现干涉的现象。
二、加工斜顶的加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 根据设计图纸,使用数控机床进行斜顶的粗加工。
2. 对粗加工后的斜顶进行热处理,以提高其硬度和耐磨性。
3. 使用数控机床进行斜顶的精加工,保证其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
4. 对精加工后的斜顶进行抛光和清洗,以提高其表面光洁度和清洁度。
三、装配斜顶的装配过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 将斜顶安装在模具上,使其与模具其他部件配合良好。
2. 调试斜顶机构,确保其动作顺畅、可靠,不会出现卡滞等现象。
3. 对斜顶进行锁定,以防止其在使用过程中松动或变形。
四、注意事项在斜顶加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1. 斜顶的设计要合理,要符合产品结构和工艺要求。
2. 斜顶的加工要精细,要保证其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
3. 斜顶的装配要仔细,要确保其与模具其他部件的配合良好。
塑胶模具设计斜顶的种类与设计要点解析

塑胶模具设计斜顶的种类与设计要点解析
一,模具设计中产品的内部简单的倒扣按照正常的脱扣设计,倒扣设计成普通的斜顶,设计这种斜顶要注意斜顶的角度不能超过15度,超过15度很容易插烧,斜顶需要淬火处理,如下图所示:
二、有些产品倒扣异形,设计斜顶空间不够,我们可以设计成异形斜顶的形式,这种斜顶的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靠斜顶上的两个斜面接触,从而达到脱扣的目的,一般这种斜顶用于蓝牙耳机比较多,如
下图所示:
三、有些产品的的倒扣出在前模,出在前模的倒扣一般设计成前模斜顶机构,设计这种机构要注意前模斜顶机构的动力来源,轨道,限位与复位,如下图所示:
四、有的产品的出模角度超过了15度,为了出模顺畅我们要把斜顶设计成加速斜顶,防止斜顶在出模过程中卡死,如下图所示:。
斜顶分型原则

斜顶分型原则一、什么是斜顶分型斜顶分型呢,就是在模具设计制造里的一种分型方式啦。
你可以想象啊,就像搭积木一样,模具的各个部分要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起来,斜顶分型就是其中一种很特别的组合规则。
它不是那种规规矩矩的直线分型,而是带着斜度的,这样的好处可多啦。
比如说,对于一些有特殊形状的产品,像那种侧面有倒扣或者是有斜向结构的产品,斜顶分型就可以很好地把模具分开,还能保证产品顺利脱模呢。
二、斜顶分型的关键要素1. 斜度的确定这斜度可不能随便定哦。
如果斜度太大了,那模具的结构可能就会变得不稳定,在注塑或者压铸的过程中就容易出现问题,像产品可能会出现变形之类的。
要是斜度太小呢,产品又很难脱模,就像卡在模具里出不来一样,那可就麻烦大了。
一般来说,这个斜度要根据产品的具体形状、材料的特性还有模具的整体结构来综合确定。
比如说,对于一些比较软的材料,可能斜度可以相对小一点,因为材料本身比较容易变形,就比较好脱模。
但如果是硬的材料,那斜度就得适当大一点啦。
2. 斜顶的材料选择这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呢。
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性能特点。
如果选择的材料强度不够,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斜顶可能就会磨损或者变形,那模具的寿命就会大大缩短。
像一些高强度的合金钢就比较适合做斜顶,它不仅强度高,而且耐磨性也很好。
不过呢,合金钢的成本相对也比较高,所以在选择的时候也要考虑成本因素啦。
有时候也可以选择一些经过特殊处理的普通钢材,通过表面处理来提高它的硬度和耐磨性,这样既能满足要求,又能降低成本。
三、斜顶分型在不同模具中的应用1. 注塑模具中的斜顶分型在注塑模具里,斜顶分型用得可不少呢。
比如说在制作一些塑料盒子的时候,如果盒子的侧面有个小凸起或者是小凹陷,这个时候就可以用斜顶分型来制作模具。
在注塑的时候,塑料材料会填充到模具的型腔里,当注塑完成后,斜顶就可以沿着斜向运动,把产品从模具里顶出来,而且还能保证那个小凸起或者小凹陷的形状完整。
2. 压铸模具中的斜顶分型压铸模具和注塑模具有一些相似之处,但也有不同的地方。
模具斜顶有讲究,案例讲解最详细的斜顶设计,赶紧收藏起来!

模具斜顶有讲究,案例讲解最详细的斜顶设计,赶紧收藏起来!一.斜顶的用途塑胶产品内部扣位的抽芯,同时也起顶出作用。
二.斜顶的- -般标准1.常用斜顶角度为1°,:3° -8°2.一般最小斜顶长宽3X3;3. 1°斜顶专门应用到深骨位的顶出;4.斜顶的顶出行程20-30mm;5.3mm或以下的斜顶底部平动模底面;6.斜顶材质: 8407热处理: HRC50-52。
三.斜顶形式1.斜顶脚全挂式斜顶脚全挂式为最常用的斜顶形式。
使用时参照“斜顶标准件3D”适用此形式的斜顶宽度范围: 3<宽度≤8。
2. T挂式斜顶T挂式斜顶为第二选择的斜顶形式。
使用时参照“斜顶标准件3D 适用此形式的斜顶宽度范围: 8<宽度≤无限。
3.斜顶脚半挂式斜顶脚半挂式为第三选择的斜顶形式。
使用时参照“斜顶标准件3D,适用此形式的斜顶宽度范围:宽度≤3。
4.斜顶座式斜顶座式为斜顶行程较大的斜顶使用形式。
使用时参照“斜顶标准件3D适用此形式的斜顶行程范围:行程≤5。
5.1°斜顶1°斜顶专门应用到深骨位的顶出四.斜顶分型斜顶分型线必须按照客户确认的走线,即DFM报告,如有问题可按“模具结构更改流程"提出。
斜顶一般的分型如下:五.斜顶倒扣行程计算斜顶行程=倒扣距離t縮水量+安全值(0.5~2mm)六.斜顶设计注意事项1.骨位尽量不要设计到斜顶上,会影响机械手取出产品;如果避免不了,骨位处要在斜顶水平和垂直移动方向做拔模。
2.避免斜顶一部分和其它零件碰穿,否则回针底部需加弹簧。
3.分割斜顶不能造成附近出现薄钢4.斜顶薄钢斜顶薄钢的定义:1,a≤2mm2, a1 /3b5.斜顶倒角斜顶或镶件的边缘尽量倒R0.5与孔倒RO.47配合。
六.斜顶分割线七.电池盖模具的斜顶电池盖模具使用的斜顶需做平位加强,其他模具不用。
模具斜顶(斜梢)的设计,这次搞透彻了!

模具斜顶(斜梢)的设计,这次搞透彻了!模具斜顶又名斜梢,斜顶是以港资模具厂为主的珠三角地区模具行业的惯用说法,是模具设计中用来成形产品内部倒钩的机构,适用于比较简单的倒钩情况。
七种顶出机构一﹐推块顶出机构平板状带凸缘的塑件﹐如用推板顶出会粘附模具时﹐则应使用推块顶出机构。
因推块是形腔的组成部分﹐所以它应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较低的表面粗糙度。
它的复位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依靠塑料压力﹐一种是采用复位杆。
二.利用成型零件顶出机构有些塑件由于结构形状和所用塑料关系﹐不宜采用顶杆﹐顶管﹐推板﹐推块等顶出机构﹐此时可采用成型镶件或凹模带出塑件。
前面讲的推块出属于成型镶块顶出机构。
三.多组件综合顶出机构它是指将前面所讲的几种顶出机构综合起来实现顶出的目的。
常用的有顶杆加顶板﹐顶管加顶板四.气压脱出机构使用气压脱模要设置压缩空气通路和气门﹐加工较简单﹐适用于轻的﹐薄的软性塑料脱模。
五.斜滑块脱出机构当塑件上具有与开模方向不同的内外侧孔或侧凹等阻碍塑件直接脱模时﹐必须采用斜滑块脱模机构。
即将成型侧孔或侧凹的零件做成活动的型芯。
在塑件脱模时先将活动型芯抽出﹐再从模中顶出塑件﹐完成活动型芯抽出和复位的机构叫做抽芯机构。
六.弯销分型与抽芯机构其原理和斜导柱抽芯机构一样,所不同的是在结构上以矩形断面的弯销代替了斜导柱.它的优点是斜角可以做大一些.七. 斜导槽分型与抽芯机构<一>﹑斜頂的設計方法及各尺寸的確定﹕1.由產品的形狀確定出抽芯距﹕S抽=S倒勾 (2~3)mm。
2.根據頂出行程﹐計算斜頂的角度α(tgα= S抽/ S頂)﹐α值不宜過大﹐若太大斜頂所受的彎曲力較大﹐極容易導致斷裂﹐一般取3≦α≦8˚。
3.確認斜頂的基准P點在模具中的位置取整數。
4.確認斜頂的厚度L1﹐L1根據實際情況而定﹐但此值不宜過小﹐否則斜頂的強度不能保証。
5.斜頂與模仁之間的靠破距離H一般取5~10mm(依模仁厚度而定)。
<二>﹑設計過程注意的問題﹕1.斜頂在頂出產品時不能損害產品的其它部位。
坡屋顶设计方法

坡屋顶设计方法一、引言坡屋顶是一种常见的屋顶形式,其设计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结构、材料、气候、文化等。
在现代建筑中,坡屋顶的设计不仅要满足基本的使用功能和结构安全,还要考虑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因此,本文将详细探讨坡屋顶的设计方法,包括设计原则、材料选择、结构形式、细节设计等多个方面。
二、坡屋顶设计原则1.满足功能需求坡屋顶的设计首先要满足建筑的功能需求,包括遮阳、排水、保温隔热等。
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形状、材料和构造方式。
2.结构安全可靠坡屋顶的结构设计要安全可靠,能够承受风、雨、雪等自然荷载以及使用荷载。
在设计时,需要考虑结构的传力路线、支撑体系、节点连接等问题,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符合绿色建筑要求坡屋顶的设计要符合绿色建筑的要求,包括节能、环保、可持续等。
在设计时,可以考虑采用可再生材料、绿色植被、雨水收集等技术手段,提高建筑的可持续性和环保性。
三、材料选择坡屋顶的材料主要包括木材、钢材、混凝土等。
选择材料时需要考虑材料的力学性能、耐久性、环保性等因素。
木材具有轻质高强、易加工等特点,适合用于轻型坡屋顶。
但木材易受虫蛀和火灾等影响,需要采取防护措施。
钢材具有强度高、耐久性好等优点,但易锈蚀,需要采取防锈措施。
混凝土具有耐久性好、防火性能好等优点,但自重大,不适合用于轻型坡屋顶。
四、结构形式坡屋顶的结构形式主要包括梁柱式、桁架式、拱形等。
梁柱式结构简单、施工方便,适用于跨度较小的坡屋顶;桁架式结构受力合理,适用于跨度较大的坡屋顶;拱形结构能够承受较大的荷载,适用于需要承受重物的坡屋顶。
在选择结构形式时,需要考虑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和材料。
例如,在地震多发区,可以采用抗震性能较好的桁架式结构;在需要承受重物的坡屋顶,可以采用能够承受较大荷载的拱形结构。
五、细节设计1.排水设计:坡屋顶的排水设计是关键之一。
自建房斜顶规范文件

自建房斜顶规范文件咱来说说自建房斜顶的规范哈。
一、结构安全方面。
1. 基础与支撑。
首先呢,斜顶的房子基础得稳。
就像人站得稳靠脚一样,房子靠基础。
基础得根据你房子整体的重量,包括斜顶的重量来设计。
如果是在软土地基上,可能得做一些特殊处理,像打桩或者做加固地基啥的。
可不能随便挖个坑就开始盖房子哦。
斜顶的支撑结构也很重要。
那些柱子、梁啊,得用合适的材料。
木材的话得是结实的、没有虫蛀的;钢材要质量合格的。
这些支撑结构得能承受斜顶的重量,特别是在遇到大风、大雪这些极端天气的时候。
比如说在北方,雪积在斜顶上,如果支撑结构不结实,那可就危险了,搞不好房子就塌了呢。
2. 坡度与稳定性。
斜顶的坡度是有讲究的。
一般来说,不同的屋面材料适合不同的坡度。
如果是瓦片屋面,坡度太缓的话,雨水就不容易流下来,容易积水,时间长了瓦片下面就会发霉、腐烂。
但是坡度太陡也不好,不仅施工难度大,人在上面走也不安全。
通常瓦片屋面的坡度在20° 60°之间比较合适。
这就像是滑梯一样,太平了滑不动,太陡了又容易摔下去。
而且坡度要和房子的整体结构相匹配。
如果房子比较矮,坡度太大的话,看起来就很不协调,像个大头娃娃一样。
要是房子比较高,坡度太缓又会显得很笨重。
3. 连接牢固性。
斜顶和房子主体结构的连接得牢固。
就像脑袋和身体得连接好一样。
那些连接处的螺栓、钉子之类的,都得钉得死死的。
如果连接不牢固,风一吹,斜顶就可能晃悠,就像帽子要被吹掉一样。
而且在地震多发地区,更要注意这个连接,得能抵抗地震带来的晃动,不然房子很容易散架的。
二、防水排水方面。
1. 屋面材料选择。
斜顶的屋面材料要选好。
比如说,你要是用沥青瓦,这种材料比较轻便,安装也相对容易,而且有一定的防水性。
但是它的使用寿命可能相对短一些,得定期检查和维护。
要是用金属瓦,像彩钢板之类的,它的防水性能好,还比较耐用,不过在太阳底下暴晒久了可能会褪色。
还有陶土瓦,看起来很有质感,但是比较重,对支撑结构要求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模斜顶设计注意事项
行位
方案一:斜顶尽 量避免碰行位 溅镀后产品会 出现锯齿形状 行位
方案二:斜顶挂 台深度做不准 溅镀后产品会 出现锯齿形状
注意行 位夹线 方案三:OK
后模斜顶设计注意事项
斜顶顶出后没 管位了
做短 设计时要注意: 所有要运动的工件均 要模拟一下,以防万一
后模斜顶设计注意事项 设计时要仔细考虑 工件的拆装问题 斜顶 针板顶 出行程
前模斜顶设计注意事项
暂不选用
导柱装模仁的结构
热流道时,弹簧要反装
前模斜顶设计注意事项
暂不选用
螺丝易松,也是一个原因
导向针 压块用硬料2510-HRC56,否则压块变形使 导向针后退0.03是正常的,那斜顶就易烧. 因为导向针必须比斜顶高0.03左右,保证 合模时导向针比斜顶先接触后模.
斜顶
前模斜顶设计注意事项
后模斜顶设计注意事项
防粘斜顶结构(参考 100164)---长行程
斜面合模导向
挡块垂直的行程
螺丝固定在斜 顶上
挡块
装弹簧 注意此处有 虚位
后模斜顶设计注意事项
防粘斜顶结构(参考 08465)---短行程
斜面合模导向
装弹簧
弹针
紧配,防止弹 针掉下来
注意此处 有虚位
后模斜顶设计注意事项
为防止产品粘斜顶,偷胶 位面的脱模角尽量做大。
斜顶座
特别注意斜顶座的高度一 定要比针板顶出行程小
后模斜顶设计注意事项
斜顶运水参考09308
后模斜顶设计注意事项
防粘斜顶结构(参考08546/09361)
斜顶 镶件 要考虑顶出行程, 镶件要足够长, 同时还要注意装配
一般要防止产品粘斜顶,通常都是加扁顶,但有时因 为空间的限制,只能在斜顶上加扁顶或镶件.
前模斜顶设计注意事项
参考08428
前模斜顶设计注意事项
前模斜顶设计注意事项 前模斜顶回针在B板硬块 上的接触面积不能太少
错误的设计
导向针
硬块
正确的设计
螺丝过孔, 回针在B板硬块 上的接触面积太少
弹簧要反 装结构 螺丝从B板底部锁,加大回 针B板硬块上的接触面积
前模斜顶设计注意事项 考虑合模顺序,考虑插穿斜度
前模斜顶设计注意事项
导柱装模仁的结构
优先选用
两块板
前模斜顶设计注意事项 导柱装模仁的结构
优先选用用杯头螺丝来自GGPSL 10-70-N=0
参考100216设计
一块板
前模斜顶设计注意事项
导柱装模仁的结构
参考100113/100541 用杯头螺丝
整体式 (全硬针)
尼龙棒 空间不够放弹簧时,可以用此结构(A板60)
斜顶
立体公 此面有一个立体公,另外 为了接顺斜顶还有一个分 公,当斜顶有倒扣时,夹 线不好接;
分公
分公
后模斜顶设计注意事项
斜顶挂台处要避空,否则后模不好避空 (前提是挂台强度足够)
H
标准为1.5
挂台高度H≥4时斜顶此处要避空,尺寸为0.2*1.0 挂台高度H<4时倒R0.3,后模相应处到C0.4
后模斜顶设计注意事项
修改后的结构,斜顶有 点复杂,但是是实用的!
顶针
镶针
斜顶顶的胶位太少,导 致产品顶烂
后模斜顶设计注意事项 导向块 当顶出后, 产品还夹在斜顶或扁顶上,不能 使用机械手时,要设计两次顶出,参考08322 要保证A-B>C,即顶出B mm 后, 产品没有夹住斜顶 A B
C
座子
另外,斜扁顶结构参考上图 设计,要有导向块和座子,但 要尽量避免设计这种结构.
导柱装模板的结构
用杯头螺丝
前模斜顶设计注意事项 尼龙胶塞
尼龙胶塞 垫块
问题; 当前模斜顶结构装弹簧时(弹簧反装及装尼龙胶 塞除外), 前模斜顶导向针上弹簧的反作用力会 使A板后退,L不能保证,机械手取不到流道!!!
L
5 弹簧 B 板 A 板 水 口 板 面 板
前模斜顶 导向针
解决方案: AB板如上图加尼龙胶塞,使前模斜顶导向针离开B板后尼龙胶塞才脱离B板, 保证A板与水口板的间距L.(尼龙胶塞垫块的作用是保证尼龙胶塞比前模 斜顶导向针高5MM以上);
两个方向的 插穿斜度
两个方向的 插穿斜度
前模斜顶设计注意事项
参考07390
前模斜顶在301上滑动, 要有足够的空间滑动.
前模斜顶设计注意事项
安装避空槽
前模斜顶安装问题
销钉
A 参考08189
设计时要保证尺寸A比销钉长度长,否则 要设计安装避空槽或者采用右下图结构 (以后前模斜顶只用这种结构)
前模斜顶设计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