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公开课优秀教案及反思:有趣的水

合集下载

2024年幼儿园大班主题《有趣的水》教案反思

2024年幼儿园大班主题《有趣的水》教案反思

2024年幼儿园大班主题《有趣的水》教案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有趣的水》,涉及教材的第三章节,详细内容包括:水的性质、水的用途、如何节约用水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水的性质,知道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

2. 认识水的用途,明白水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3. 培养幼儿节约用水的意识,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水的性质,认识水的用途。

重点:培养幼儿节约用水的意识,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水、水杯、色卡、喷壶、水龙头模型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幼儿观察教室里的水龙头,讨论水龙头流出的是什么,引导幼儿关注水。

2. 讲解水的性质(10分钟)通过展示水、色卡等教具,让幼儿观察、触摸,引导幼儿了解水的性质。

3.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水的用途,以生活中的实例为例,让幼儿明白水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讨论,让幼儿举例说明自己知道的水的用途。

5. 节约用水教育(10分钟)讲解如何节约用水,让幼儿学习并实践节约用水的方法。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趣的水》2. 内容:水的性质:无色、无味、透明水的用途:生活用水、农业用水、工业用水等节约用水:关紧水龙头、一水多用、减少浪费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水2. 答案:幼儿自由发挥,画出与水相关的元素,如水滴、水龙头、河流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水性质、用途和节约用水知识的掌握情况,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

2. 拓展延伸组织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共同探讨家庭中如何节约用水,将课堂知识延伸到家庭生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幼儿对水性质、用途和节约用水意识的掌握。

2.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确保课堂聚焦核心知识。

3.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以支持实践操作和直观教学。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有趣的水》含反思三篇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有趣的水》含反思三篇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有趣的水》含反思《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有趣的水》含反思》这是幼儿园优秀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有趣的水》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有趣的水》含反思!活动目标:1、利用幼儿园玩水池为幼儿提供玩水的机会,感知水的特点,巩固对水的认识。

2、引导幼儿用各种材料投放水中玩耍,感知不同物体的“沉”与“浮”现象,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归纳的能力。

3、让幼儿感受水中发现的乐趣,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

4、培养幼儿勇敢、自信、合作、交往的良好品质。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1、老师、幼儿及家长共同搜集玩水的材料:塑料制品:果奶瓶、塑料玩具、小水桶等;木制品:积木、树枝、冰糕棍、树叶等;纸制品:硬纸壳、皱纹纸、报纸、作业纸、纸盒等;泡沫制品以及小石块、鹅卵石、小铁块等。

并让幼儿用塑料袋将材料装好,作上标记,放在玩具柜里。

2、活动前,检查水池的安全、卫生。

池底是否有异物,池水是否清洁,池水高度是否适当。

活动重难点:感知物体的沉浮现象。

活动过程:1、感觉游戏。

鼓励幼儿同老师一起到水池玩水(个别胆小不愿到水池玩的幼儿暂不强求,允许他们在水池边玩)。

引导幼儿看看水中的小脚丫或凉鞋;试试用双手捧水;体会把手掌平放在水中与手指插入水中的不同感觉;体验水中走路的感受。

帮助幼儿回忆、再现过去所学知识,如:能看见水中的小脚丫,是因为水透明、无色,捧着的水一会儿没有了,是因为水会流动等等;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感受或发现,如:把手掌平放水中用的力比手指插入水中用的力更大,在水中走路比在地上走路慢。

2、听觉游戏。

请幼儿将塑料袋里的材料一一投入水中。

让幼儿听一听、比一比不同材料投入水中声音的大小;再试一试、听一听、比一比不同材料从高处、低处投入水中声音的大小。

幼儿反复对比实验,相互讨论,得出结论:从高处将材料投入水中比低处将材料投入水中声音大,重的材料投入水中比轻的材料投入水中声音大。

2024年幼儿园大班优秀科学教案《有趣的水》含反思2

2024年幼儿园大班优秀科学教案《有趣的水》含反思2

2024年幼儿园大班优秀科学教案《有趣的水》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教案选自幼儿科学教育教材第四章《探索大自然》,详细内容为“有趣的水”一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将了解水的特性、用途以及如何保护水资源。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水的基本特性,如无色、无味、透明等。

2. 培养幼儿节约用水、爱护水资源的意识。

3. 提高幼儿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水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保护水资源。

重点:水的特性、用途以及节约用水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水、杯子、放大镜、色素、滴管、小石子、树叶等。

2. 学具:画纸、彩笔、水盆、水杯、小勺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杯水,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水的颜色、味道等特性。

邀请幼儿分享生活中用水的事情,引出话题。

2. 例题讲解(1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演示,让幼儿了解水的三态变化(固态、液态、气态)。

讲解水的用途,如饮用、洗涤、灌溉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观察水中的小石子、树叶等,了解水具有浮力。

组织幼儿进行“色素扩散”实验,观察水分子运动。

4. 节约用水教育(5分钟)讲解节约用水的方法,如刷牙时关闭水龙头、用废水浇花等。

邀请幼儿分享家庭中节约用水的好方法。

5. 动手操作(10分钟)组织幼儿用学具进行“水滴搬家”游戏,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引导幼儿用画笔描绘水的形态,培养观察能力。

邀请幼儿谈谈对本节课的感受,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趣的水2. 板书内容:水的特性:无色、无味、透明水的用途:饮用、洗涤、灌溉节约用水:关闭水龙头、废水利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心中的水2. 答案:幼儿作品(无需统一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在本节课结束后,对教学内容、方法、幼儿参与度等方面进行反思,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寻找生活中的水,了解水的来源和循环过程。

2024年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有趣的水》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有趣的水》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有趣的水》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教材第四章《有趣的自然现象》,详细内容围绕“水的特性”展开,包括水的形态、水的流动、水的浮力以及水的用途等方面。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水的不同形态,知道水在不同环境下的变化。

2. 培养幼儿观察、探索、实践的能力,提高幼儿对自然现象的认识。

3. 培养幼儿节约用水、爱护水资源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水的流动、浮力现象以及水的用途。

难点:水在不同环境下的形态变化,以及如何引导幼儿观察、探索和实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水、冰、热水、容器、浮力实验器材、图片等。

2. 学具:画纸、画笔、调色盘、水杯、抹布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冰块、水、热水等物品,让幼儿观察、触摸,引导幼儿发现水的不同形态,并讨论水在不同环境下的变化。

2. 例题讲解:(1)讲解水的流动现象,通过实验让幼儿观察水从高处流向低处的过程。

(2)讲解浮力现象,利用实验器材让幼儿观察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况。

(3)讲解水的用途,让幼儿了解水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3. 随堂练习:(1)让幼儿用画笔、调色盘描绘出水的不同形态。

(2)组织幼儿进行浮力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六、板书设计1. 《有趣的水》2. 内容:(1)水的形态:固态(冰)、液态(水)、气态(水蒸气)(2)水的流动:从高处流向低处(3)浮力现象:物体在水中的沉浮(4)水的用途:生活、农业、工业等方面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家里的水龙头、水池等地方,记录下水的流动情况。

(2)用画笔描绘出水的不同形态。

2. 答案:(1)水的流动情况记录。

(2)水的不同形态画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注意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水知识的掌握程度,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

2. 拓展延伸:组织亲子活动,让家长与幼儿共同完成关于水的实验或手工制作,提高幼儿对水知识的兴趣。

《有趣的水》大班科学教案(优秀3篇)

《有趣的水》大班科学教案(优秀3篇)

《有趣的水》大班科学教案(优秀3篇)《有趣的水》大班科学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感受水的流动性。

2、知道珍惜水,有节约用水的意识。

3、通过活动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活动准备:一盆水、沙漏、拧紧盖子的空瓶子、吸管、扎有小孔的小提桶、海绵。

活动过程:一、引发兴趣、发现问题1、游戏:水站搬家,引发幼儿玩水的兴趣。

2、提问: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把水搬到另一个桶里?二、猜想、探索提问:你准备用什么工具来运?三、提出问题、进行解决1、提问:猜一猜这里的那些工具可以让你成功?2、提问: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四、通过操作、进行验证1、利用工具自己新手体验运水的乐趣与水是流动的这一特性。

试验后一同总结哪个工具成功了为什么?2、提问:有孔的工具水在里面怎么样了?3、进行游戏二:漂流瓶把空的瓶子放到水盆中,让瓶子飘到对岸。

进一步感受水流动的特性。

活动延伸:水对我们有那些用处?《有趣的水》大班科学教案篇二活动过程:一、开火车带幼儿去寻秘:“大家好,我是海绵宝宝,今天我要和你们一起去探险,你们高兴吗?可是我听说章鱼哥、蟹老板、派大星给我们制造了许多困难,你们不怕吗?好,我们出发探险去。

”(带幼儿进入教室)二、探索水的特性(一)、探险之旅第一关:水会流动章鱼哥给我们准备了第一道难关,他留了封信给我们,信上说:请小朋友用这些材料让水动起来。

你们有信心战胜困难吗?…5个人一组,找到和自己身上标记一样的盆站好,先把袖子往上卷一卷,在操作的时候,请不要把水溅到外面,也不要溅到自己和小朋友的身上好吗?开始吧。

1、给幼儿准备各种有洞的小容器来盛水,看看会怎样?海绵宝宝请小朋友用最快的速度把材料放回筐里,拿出手绢,擦擦小手,5个人一组,找到和自己身上标记一样的桌子坐好,我们来说一说。

(带幼儿入坐)2、说一说:请小朋友说说自己的发现,个别演示。

请小朋友说一说,你刚才都操作了什么材料?是怎么让水动起来的?(2、3个别演示)(小朋友做的真棒,掌声送给他)3、小结:(出示字卡)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让水动了起来。

幼儿园大班教案《有趣的水》

幼儿园大班教案《有趣的水》

幼儿园大班教案《有趣的水》幼儿园大班教案《有趣的水》(精选9篇)幼儿园大班教案《有趣的水》篇1活动目标1、在活动中,了解水的特征,知道水是透明的。

2、知道水可以反复利用的,萌发节约用水的意识。

3、对水有浓厚的兴趣,热爱生活乐于探索。

4、积极参与探索活动,萌发求知欲,体验成功快乐。

活动准备节约用水的视频、有关干旱的图片、一次性杯子、勺子、脸盆、水桶、奶粉、果珍、米、水。

活动过程一、变魔术导入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杯水,还有一杯米。

现在,老师要给小朋友变个魔术(把玻璃珠偷偷放入米中和水中)。

提问:小朋友们你们发现了什么?为什么能看到水中藏的玻璃球却看不到米中藏的玻璃球?小结:因为水是透明的,所以能看见水中藏的的玻璃球;因为米是不透明的,所以看不见里面米里藏的玻璃球。

二、观察与比较实验一:帮水宝宝搬家。

选用工具,把水从脸盆里搬到水桶里,实验结束后,说说你是用什么工具给水宝宝搬家的?搬了几次?小结:刚才小朋友们用了很多种方法给水宝宝搬家,有的用勺子,有的用杯子,有的什么都不用,直接倒过去。

实验二:了解水是流动的。

提问:老师这里有很多种勺子,我们来看看,用这个有小洞洞的勺子能不能给水宝宝搬家?为什么?小结:因为水是流动的,所以有小洞洞的勺子不能给水宝宝搬家。

实验三:了解水是无色无味的,知道溶解现象。

请小朋友们自由进行制作饮品,并品尝。

小结:水是无色无味的,因为在水中加入了奶粉或者果珍,水才变得有颜色有味道的。

像奶粉和果珍倒入水中,用力搅拌下,过一会看不见奶粉和果珍了,这种现象叫做溶解。

三、知道水的作用,探讨如何节约用水活动延伸:设计节约用水的标志,玩红黄蓝三元色水变色的游戏。

教学反思:这节课中,我觉得我的活动提问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提问的效果也很好。

可以说在大家的讨论下,提问的有效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幼儿不仅会说了,而且还更会问了。

这样的自由探索活动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精彩教案《有趣的水》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精彩教案《有趣的水》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精彩教案《有趣的水》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有趣的水》。

通过本章学习,让幼儿了解水的基本特性,培养幼儿对水的认识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知道水的基本特性,如无色、无味、透明、流动等。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3. 培养幼儿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水的基本特性,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重点:让幼儿了解水的重要性,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水、色素、杯子、勺子、滴管、实验器材等。

2. 学具:画笔、画纸、水彩颜料、调色盘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展示一杯水,引导幼儿观察水的颜色、气味、透明度等。

(2)让幼儿用手感受水的流动,讨论水有哪些特性。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通过实验演示,让幼儿观察水与色素混合的现象,讲解水的无色和流动特性。

(2)让幼儿动手操作,观察水在不同容器中的形状,讲解水的形状变化。

3. 随堂练习(5分钟)(1)教师提出问题,让幼儿思考如何节约用水。

(2)让幼儿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想法。

(2)强调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培养幼儿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趣的水》2. 内容:(1)水的特性:无色、无味、透明、流动(2)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画出你心中的水(2)思考如何节约用水,与家人分享2. 答案:(1)幼儿发挥想象力,画出自己心中的水关闭水龙头时,用杯子接水刷牙洗菜水可以用来浇花洗澡时尽量缩短用水时间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1)教师反思教学过程中,幼儿对水特性的掌握情况。

(2)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参观水源地,了解水资源的珍贵。

幼儿园大班优秀科学优质教案《有趣的水》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优秀科学优质教案《有趣的水》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优秀科学优质教案《有趣的水》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有趣的水》。

通过本章学习,让幼儿了解水的性质、用途以及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知道水的性质,了解水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2. 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水的特点,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增强幼儿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了解水的性质和用途。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水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水、玻璃杯、色素、滴管、海绵、小鱼缸、水泵、水车等。

学具:每组一份水、玻璃杯、色素、滴管、海绵、小鱼缸、水泵、水车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个装有水的玻璃杯,邀请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觉得这个杯子里装的是什么?”引导幼儿回答,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有趣的水。

2. 例题讲解(15分钟)(1)教师演示实验:向一杯水中滴入色素,让幼儿观察水的变化。

(2)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水会变色?水有哪些性质?3.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出示各种与水有关的物品,如海绵、小鱼缸、水泵、水车等,让幼儿分组讨论并回答:这些物品与水有什么关系?4. 小结与拓展(5分钟)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趣的水》2. 板书内容:(1)水的性质:无色、无味、透明、流动、具有溶解性(2)水的用途:饮用、洗涤、灌溉、发电等(3)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防止污染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的水龙头,思考如何节约用水。

2. 答案:如关紧水龙头、用洗脸水冲厕所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了解了水的性质和用途,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主动思考,提高课堂互动性。

课后,教师可布置相关作业,让幼儿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公开课优秀教案及
反思:有趣的水
活动目标:
1、利用幼儿园玩水池为幼儿提供玩水的机会,感知水的特点,巩固对水的认识。

2、引导幼儿用各种材料投放水中玩耍,感知不同物体的“沉”与“浮”现象。

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归纳的能力。

3、让幼儿感受水中发现的乐趣,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

4、培养幼儿勇敢、自信、合作、交往的良好品质。

活动准备:
1、老师、幼儿及家长共同搜集玩水的材料:塑料制品:果奶瓶、塑料玩具、小水桶等;木制品:积木、树枝、冰糕棍、树叶等;纸制品:硬纸壳、皱纹纸、报纸、作业纸、纸盒等;泡沫制品以及小石块、鹅卵石、小铁块等。

并让幼儿用塑料袋将材料装好,作上标记,放在玩具柜里。

2、活动前,检查水池的安全、卫生。

池底是否有异物,池水是否清洁,池水高度是否适当。

活动重难点:感知物体的沉浮现象。

活动过程:
1、感觉游戏。

鼓励幼儿同老师一起到水池玩水(个别胆小不愿到水池
玩的幼儿暂不强求,允许他们在水池边玩)。

引导幼儿看看水中的小脚丫或凉鞋;试试用双手捧水;体会把手掌平放在水中与手指插入水中的不同感觉;体验水中走路的感受。

帮助幼儿回忆、再现过去所学知识,如:能看见水中的小脚丫,是因为水透明、无色,捧着的水一会儿没有了,是因为水会流动等等;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感受或发现,如:把手掌平放水中用的力比手指插入水中用的力更大,在水中走路比在地上走路慢。

2、听觉游戏。

请幼儿将塑料袋里的材料一一投入水中。

让幼儿听一听、比一比不同材料投入水中声音的大小;再试一试、听一听、比一比不同材料从高处、低处投入水中声音的大小。

幼儿反复对比实验,相互讨论,得出结论:从高处将材料投入水中比低处将材料投入水中声音大,重的材料投入水中比轻的材料投入水中声音大。

让幼儿闭眼想象:夏天的暴雨和秋雨(毛毛雨)打在水里的不同声音;回忆的故事《咕咚来了》,想象木瓜掉在水中的声音,理解小兔为什么会吓得惊慌失措。

3、观察、比较、归纳游戏。

观察不同材料投入水中的沉浮现象;比较材料的轻、重、厚、薄;感知材料的轻、重、厚、薄和“沉”、“浮”的关系;归纳那类材料会沉于水中,那类材料会浮于水中。

4、触觉游戏。

用手触摸、感知那些材料吸水,那些材料不吸水;那些材料遇水会烂,那些材料遇水完好如初。

5、收拾整理材料。

请幼儿把水中的所有材料收集在塑料袋里,使水中无杂物。

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一一保护水资源。

注意:在上述每一种游戏中,均让幼儿充分讨论、交流、合作。

如相互提供材料,交流新发现等。

以此提高幼儿的交往技能,体验分享的快乐,体验“发现学习”的惊喜、乐趣。

活动延伸:
请幼儿把玩水材料带回家,把今日的“水中的发现”告诉爸爸妈妈。

请家长作好记录,次日交给老师。

以便老师及时了解孩子“水中发现”的多与少、深与浅;了解孩子的表达能力;了解孩子对这种活动方式的兴趣及认可程度;了解孩子某方面的个体差异,如听觉、触觉、记忆等。

以便教师根据幼儿个体差异,采取不同的教育策略,从中发现孩子们的兴趣点,扩散或寻找新的教育活动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