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区间渗漏水分析及处理措施
盾构管片接缝渗漏水原因分析及防水措施研究探讨

盾构管片接缝渗漏水原因分析及防水措施研究探讨发布时间:2022-07-20T02:11:48.669Z 来源:《建筑设计管理》2022年第4期作者:胡奎[导读] 盾构隧道管片之间大量的环向、纵向接缝是防水最为薄弱的部位胡奎中铁一局集团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无锡摘要:盾构隧道管片之间大量的环向、纵向接缝是防水最为薄弱的部位,也是防水设计最为重要的环节。
管片接缝通常设置橡胶密封垫进行防水,橡胶具有非常优异的弹性及压缩反力。
但同样橡胶也具有非常优异的伸长率,这一特性在管片拼装时挤压拉伸变形会影响接缝防水效果,尤其在封顶块位置最为明显。
对盾构隧道管片拼装过程中影响接缝防水常见的问题点进行梳理,结合施工过程中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对应的措施,并进行研究探讨。
关键词:管片接缝;拉伸变形;封顶块;渗漏一、研究背景:盾构隧道在建设及运营过程中管片接缝处常会有渗漏水的情况,管片接缝防水问题严重影响了后期隧道运行的质量,在后期维保过程中对于管片接缝处的处理很难根治。
管片接缝渗漏水多在封顶块位置,这是由于封顶块拼装过程中密封垫受挤压拉伸影响被挤出管片沟槽,错缝拼装时密封垫被挤出部分无法压缩而产生应力集中导致管片角部渗漏水,甚至会造成管片的破裂。
目前大直径、高埋深或地层复杂的盾构隧道为避免管片间出现较大的错位量,会在管片环缝甚至凹凸榫或剪力销进行管片拼装限位。
环缝带有凹凸榫或剪力销的管片在拼装时需将纵缝间先进行拼紧在向环向推进,在这过程中纵缝密封垫存在相互压缩后滑动的情况,纵缝密封垫易脱出管片沟槽造成密封垫角部堆积,引起管片角部防水隐患。
二、管片接缝渗漏水原因分析:1.管片接缝大面积出现渗漏:密封垫在设计阶段通常进行大量的试验验证,密封垫的防水能力是可以保证的。
现场出现接缝大面积渗漏,且管片张开及错位量都符合设计要求,导致这种问题出现可能是密封垫的弹性不满足要求,密封垫在压缩后其弹性较差,难以起到防水效果。
如图1.1所示。
奥~礼~丁区间盾构隧道管片修补及渗漏治理专项方案

奥~礼~丁区间盾构隧道管片修补及渗漏治理专项方案.2.回复嘿,各位大佬,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一份关于奥~礼~丁区间盾构隧道管片修补及渗漏治理的专项方案。
咱们就直接进入主题,简单粗暴,高效解决实际问题。
一、项目背景咱们这个项目位于奥~礼~丁区间,盾构隧道管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修补和渗漏问题。
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那可是会影响隧道的安全和正常运行啊。
所以,咱们必须高度重视,立即制定专项方案。
二、修补及渗漏治理原则1.安全第一,确保施工过程中不影响隧道正常运行。
2.高效施工,尽量缩短施工周期,减少对隧道运行的影响。
3.经济合理,采用成熟、可靠的修补技术,降低成本。
4.持续改进,根据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方案。
三、修补及渗漏治理方案1.修补材料的选择(2)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适用于管片裂缝修补。
2.修补方法(1)表面修补:对管片表面破损部位进行清理,打磨平整,然后涂抹聚合物砂浆,进行防水涂料处理。
(2)裂缝修补:对管片裂缝进行清理,填充碳纤维复合材料,然后涂抹聚合物砂浆,进行防水涂料处理。
3.渗漏治理(1)找出渗漏点:通过检测仪器,找出管片渗漏点。
(2)封堵渗漏点:采用橡胶止水带、膨胀橡胶等材料,对渗漏点进行封堵。
(3)防水层施工:在管片表面涂抹防水涂料,形成防水层。
四、施工组织及保障措施1.施工组织(1)成立专项施工小组,负责施工组织、协调和监督。
(2)明确各施工环节的责任人和施工要求,确保施工质量。
(3)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确保施工周期。
2.保障措施(1)安全措施: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施工人员安全。
(2)质量保障:严格把控材料质量、施工质量,确保修补效果。
(3)环境保护:施工过程中,注意保护环境,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五、项目效益1.提高隧道运行安全性:修补及渗漏治理后,隧道管片的使用寿命将得到延长,运行安全性得到提高。
2.降低维护成本:通过本次修补及渗漏治理,隧道管片的维护成本将得到降低。
地铁区间盾构渗漏水原因分析及治理

地铁区间盾构渗漏水原因分析及治理地铁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盾构是地铁施工中常用的一种技术。
在地铁盾构施工中,渗漏水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如果不及时治理,将对地铁运营和城市交通产生严重影响。
对地铁区间盾构渗漏水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有效的治理措施,对地铁运营和城市交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1. 地质环境因素地铁区间盾构施工通常需要穿越多种地质环境,如软土、泥岩、砂岩等。
这些地质环境中蕴含着不同程度的渗透性,一旦盾构机施工过程中遇到地质环境复杂的地段,就容易发生渗漏水的问题。
2. 盾构机施工工艺问题盾构机施工是一项复杂的技术活动,需要严格控制盾构机的施工参数和工艺操作。
如果盾构机施工参数设置不当、施工工艺操作不严格,就会导致盾构隧道围岩破损,从而引起渗漏水问题。
3. 盾构管片质量问题盾构工程中使用的管片质量问题也是导致渗漏水的重要原因。
管片的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是否存在裂缝和孔洞等缺陷,都会影响盾构隧道的密封性能,从而引发渗漏水问题。
4. 盾构隧道结构设计问题盾构隧道结构设计不合理也是导致渗漏水问题的原因之一。
如果盾构隧道结构设计不合理、结构受力不均匀,就会导致结构变形和破损,从而导致渗漏水的问题。
二、地铁区间盾构渗漏水的治理措施1. 加强地质勘察和分析在地铁盾构施工前,应充分了解施工区域的地质环境,对地质勘察数据进行全面分析,预测可能存在的地质问题,制定针对性的施工方案,以降低渗漏水的风险。
2. 优化盾构机施工工艺在盾构机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施工参数,合理选择施工工艺,确保盾构机施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减少对隧道围岩的破坏,从而降低渗漏水的产生。
3. 加强对盾构管片质量的监控在盾构管片的制造和安装过程中,应严格控制管片的质量,对管片进行全面的检测和监控,确保管片的密封性能,减少渗漏水的风险。
4. 合理设计盾构隧道结构在盾构隧道结构设计中,应合理选择结构材料,设计合理的结构形式,以及采取有效的结构加固措施,确保隧道结构的牢固性和密封性,从而降低渗漏水的产生。
盾构施工中常见问题分析及防治措施

盾构施工中常见问题分析及防治措施盾构施工过程中,管片上浮、管片错台、管片渗水三类问题是严重影响成型管片的质量与美观。
本文结合施工过程中,对管片错台、管片上浮、管片渗水产生原因加以分析,并提出相应防治措施,以提高盾构隧道的使用效果和延长隧道使用寿命。
一、管片上浮管片上浮是指管片脱离盾尾后,在受到集中应力后产生向上运动的现象。
?规?规定盾构掘进中线平面位置和高程允许偏差为±50mm。
管片拼装偏差控制为±50mm。
隧道建成后,中线允许偏差为高程和平面为±100mm,且衬砌构造不得侵入建筑限界。
由此推算管片上浮允许值与盾构姿态、管片姿态密切相关,因此均应限制在±30mm以才能保证不侵限,并使管片外侧得到均匀的注浆回填。
1、上浮的原因及分析结合在轨道交通一号线望湖城至大店盾构区间的施工经历,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分析管片上浮的原因。
〔1〕同步注浆不饱满,从而存在上浮空间盾构区间圆形隧道〔管片〕外径6.0m,径5.4m,管片厚度300mm,管片宽度1.5m,分块数为6块〔管片由一块封顶块、两块邻接块、三块标准块构成〕。
盾构机与管片之间存在着150㎜的建筑空隙,如果同步注浆不饱满,使管片外侧与土层之间的间隙没有及时有效地充填,就必然出现管片上浮的空间。
其次,在同步注浆不饱满时,地层土软硬不同,产生的管片上浮情况也不同。
一般情况下,软地层不容易上浮,而硬地层却有空间导致管片上浮。
这是因为在掘进过程中,对于软地层,上部松软地层土的自稳性差,会因为自重、存在空隙而有相对的下沉,从而使因注浆不饱满造成的管片和土层之间的剩余空隙根本消失。
硬地层由于自稳能力强,完整性好,能很好的控制自身沉降。
使管片有足够的上浮空间和时间,且地层越硬,管片上浮的情况越严重。
〔2〕过量超挖盾构机在掘进过程中的隧道轴线与理论轴线有一定的差值,在掘进过程中时时在调整盾构机的姿态,盾构机走的线形是“蛇形〞。
当盾构机刀盘处于几种地层交织界面时,盾构机很容易产生“爬坡〞和“栽头〞现象。
泥水平衡盾构机盾尾渗漏原因分析及预防

泥水平衡盾构机盾尾渗漏原因分析及预防泥水平衡盾构机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盾尾渗漏的问题。
盾尾渗漏指的是水泥浆渗入隧道管片和接头之间的空隙中,如果不及时处理和预防,会给盾构机施工带来一系列问题,如影响隧道的围岩稳定性、减小盾构机的推进力和导致隧道水平偏移等。
本文将从原因分析和预防措施两方面对泥水平衡盾构机盾尾渗漏进行分析。
一、原因分析1.管片质量不合格:管片是盾构机隧道施工的重要部分,如果管片质量不合格,会导致管片与接头之间的间隙过大,从而造成泥浆的渗漏。
2.注浆压力不稳定:注浆压力过大或过小都会导致渗漏的问题。
注浆压力过大可能会将泥浆迫入间隙中,注浆压力过小则会导致泥浆无法填充间隙,都会造成渗漏问题。
3.管片与接头的连接不牢固:如果管片与接头的连接不牢固,会造成间隙过大,从而导致泥浆的渗漏。
这可能是由于施工操作不当或材料质量问题造成的。
4.盾尾注浆管故障:盾尾注浆管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故障,使得泥浆无法正常流出,从而出现渗漏的问题。
二、预防措施1.加强管片质量控制:在生产管片时,应加强质量控制,确保管片的尺寸精确、表面光洁,以及管片与接头的连接牢固。
可以采取加强对原材料质量检测、严格遵循施工工艺规范等方法。
2.做好注浆压力控制: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注浆压力,使其保持稳定。
可以通过监测注浆管的压力、合理调整注浆设备的工作参数等方法来实现。
3.进行管片连接部位的检测:在管片连接部位,应进行定期的检测,确保连接部位牢固。
可以采用超声波检测、压力测试等方法进行检测。
4.加强盾尾注浆管的维护和检修:盾尾注浆管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定期的维护和检修,确保其正常工作并及时处理故障。
综上所述,泥水平衡盾构机盾尾渗漏问题的发生可能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为了预防和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加强管片质量控制、稳定注浆压力、做好管片连接部位的检测以及加强盾尾注浆管的维护和检修等措施。
通过合理的施工和严格的质量控制,可以有效地预防和解决盾尾渗漏问题,保证盾构机施工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浅谈盾构管片渗漏水处理及预防措施

摘要:在盾构施工中由于壁后注浆不够饱满、地下水丰富等原因易造成成型隧道渗漏水情况,最终影响运营。为减少和防止盾构成型隧道渗漏水,需在施工过程中采取相应措施,制定相应对策,合理避免渗漏水情况的发生;
关键词:盾构施工;渗漏水处理;渗漏水预防
本文以某实际工程施工完成的隧道为背景,针对工程中存在的渗漏风险,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1)以钢丝刷将裂缝表面的灰尘、油污等清除,以清水清洗干净并充分湿润。
(2)采用52.5Mpa水泥对裂缝进行抹补。
(3)抹补后以刮刀将裂缝表面清理干净。
(4)抹补处避免以水直接冲刷。
(5)一天后再次检查修补情况,若仍可见裂缝,使用同样的方法再次进行修补,直至裂缝被填补。
(6)若修补后出现渗水则采用下面的规定的方法进行修补。
2、在同步注浆过程中合理掌握注浆压力,使注浆量、注浆速度与推进速度等施工参数形成最佳的参数匹配。注浆压力最佳值为0.2~0.3MPa,并应参考覆盖土的厚度、地下水的压力及管片的强度进行设定。如果设定值太大会导致管片破坏,造成浆液的外溢。注入量必须能很好地填充尾隙。考虑背后注浆量受土体中的渗透、泄漏损失(浆液流到注入区域之外)、超挖、背后浆液的种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经过试验段的摸索,注入量为理论空隙量的200%~250%,即5方~6.3方为宜。背后注浆的最佳注入时期,应在盾构机推进的同时或者推进后立即注入,注入的宗旨是必须完全填充尾隙。同步注浆采用压力和注浆量双控指标,应采用尽量大的压力保证最大的注浆量,填充密实尾隙,从而保证防水第一道防线的质量。
2、材料工具准备
材料:P.O42.5袋装水泥、P.O52.5袋装水泥水玻璃、堵漏灵、钢丝刷、灰板、刮刀、布条等。
盾构隧道渗漏水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盾构隧道渗漏水分析及处理措施王峰蔡珍(广州轨道交通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无锡地铁2号线13标驻地监理部邮编:214000)摘要:基于无锡地铁2号线1期工程,探讨盾构隧道渗漏水分析及处理措施,同时综合国内其他城市地铁盾构法隧道施工特点,总结出一定的经验和认识,以供类似工程施工借鉴。
关键词:盾构;渗漏水;堵漏盾构隧道渗漏水是一种盾构隧道施工过程中常见的施工质量问题。
无锡地铁2号线是无锡首次穿越地裂缝的轨道交通线,影响工程施工的地下水主要是潜水、微承压水及第Ⅰ承压水。
无锡地铁2号线土建工程13标包含两站两区间:张巷站、大王基站、张巷站~河埒口站区间、河埒口站~大王基站区间,本文以张巷站~河埒口站右线盾构区间为例。
1 张巷站~河埒口站盾构区间工程简介本区间设计范围:张巷站~河埒口站区间左线起终点里程为ZSK3+385.985~ZSK4+217.6814,左线短链1.214m,左线长830.4824m;右线起终点里程为YSK3+385.985~YSK4+217.6814,长链0.280m,右线长831.9764),左右线全长1662.4588单线米,包含盾构区间隧道主体部分、联络通道兼泵房。
本区间呈东西走向,隧道出张巷站后沿梁溪路前行进入河埒口站,区间右线存在两处R=600m平面曲线。
区间纵断面为V字型节能坡,右线分别以2‰、24‰和4.98‰坡度下坡至区间隧道中间最低点,然后分别以20‰、2‰坡度上坡至张巷站。
区间埋深9.67~16.04m。
设一处联络通道兼废水泵房,中心里程为YSK4+882.454(ZSK4+877.756)。
盾构管片环外径6.2m,内径5.5m,壁厚0.35m,环宽1.2m,管片共计694环,混凝土强度等级C50,抗渗等级P10。
张巷站~河埒口站区间盾构隧道穿越土层全部是6-1粘土层,其主要特征:灰黄色,硬塑,含铁锰结核。
切面有光泽,干强度及韧性高,无摇震反应。
本工程区间为盾构法施工,区间内无地表水,影响工程施工的地下水主要是潜水、微承压水及第Ⅰ承压水。
盾构隧道渗漏原因分析及措施

盾构隧道渗漏原因分析及措施盾构隧道渗漏是指在施工过程中或者使用阶段中,隧道内部出现渗漏现象。
下面将对盾构隧道渗漏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一、盾构隧道渗漏的原因分析1. 岩体裂隙:盾构隧道施工过程中,岩体裂隙的存在是导致渗漏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盾构机钻进裂隙或者岩石固结不牢时,就会导致渗漏现象。
2. 槽状物渗透:在水源丰富的地区,槽状物如河流、地下水脉等会直接或间接渗透到隧道中,引起渗漏。
3. 施工工艺不当:如果施工时没有采取合理的工艺措施,如密封处理不严密、胶结材料使用不足或不合适等,都会导致渗漏。
4. 设计缺陷:如果在盾构隧道设计中没有充分考虑到水文地质条件或者设计方案存在问题,也会导致渗漏的发生。
二、盾构隧道渗漏的措施1. 预防为主:在施工前,应进行充分的水文地质勘察和评估工作,确定隧道施工的水文地质条件,以便采取相应的施工措施。
在设计隧道时要充分考虑水文地质因素,避免设计缺陷的出现。
2. 合理施工工艺:以强化隧道围岩处理为主要手段,采取合适的围岩处理工艺,如注浆、喷射混凝土等,以提高隧道围岩的稳定性和密实度,减少渗漏的可能性。
3. 密封处理:在盾构隧道施工过程中,要采取严密的密封措施,如采用胶结材料封堵槽状物渗透,确保隧道的密封性,防止水源渗透。
4. 监测与修补:在隧道使用阶段,应建立定期监测机制,对隧道渗漏情况进行及时监测和分析,一旦出现渗漏现象,应及时采取修补措施,保持隧道的正常使用。
5. 定期维护:在隧道的使用阶段,要加强定期维护工作,对隧道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排除可能引起渗漏的隐患,确保隧道的安全运行。
盾构隧道渗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在施工前充分的水文地质勘察和设计中考虑到这些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
在施工过程中和使用阶段,也要加强监测和维护工作,及时修补和处理渗漏问题,确保隧道的安全运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盾构区间渗漏水分析及处理措施编号:郑州市轨道交通5号线工程土建施工08标段经开第三大街站~商英街站区间渗漏水分析及处理措施方案编制:复核:批准:中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郑州轨道5号线土建08标项目经理部2016年9月4日目录1工程概况------------------------------------------------------------ 3 2工程地质条件概况 ---------------------------------------------------- 3 2.1工程地质--------------------------------------------------------- 3 2.2水文地质条件----------------------------------------------------- 4 3渗漏水情况说明及原因分析 -------------------------------------------- 4 3.1管片自身质量缺陷------------------------------------------------- 6 3.2管片止水条脱落--------------------------------------------------- 6 3.3管片衬背注浆不饱满----------------------------------------------- 6 3.4盾构与管片的姿态不好--------------------------------------------- 6 3.5掘进过程中推力不均匀--------------------------------------------- 6 3.6管片拼装质量控制不严格------------------------------------------- 7 3.7盾构前进反力不足------------------------------------------------- 7 3.8管片上浮或侧移--------------------------------------------------- 7 4预防措施------------------------------------------------------------ 7 4.1加强对管片质量卡控----------------------------------------------- 7 4.2加强管片拼装质量------------------------------------------------- 7 4.3加强同步注浆控制------------------------------------------------- 7 4.4盾构机姿态控制措施----------------------------------------------- 8 4.5规范化管片拼装,严格控制质量------------------------------------- 9 4.6管片上浮或侧移--------------------------------------------------- 9 5渗漏水处理措施 ----------------------------------------------------- 10 5.1二次补浆-------------------------------------------------------- 10 5.2环纵缝注浆堵漏-------------------------------------------------- 105.2.1环纵缝漏水处理---------------------------------------------- 105.2.2管片螺栓孔渗漏---------------------------------------------- 10 6安全保证措施 ------------------------------------------------------- 10经开第三大街站~商英街站区间渗漏水分析及处理措施方案1工程概况经开第三大街站~商英街站区间起始于航海东路与经开第三大街交叉口,沿航海东路向西延伸,途径经开第二大街、经开第一大街、商英街、朝凤路等市政道路,止于航海东路与朝凤路交叉口。
区间沿线自东向西主要有郑州市经开区投资服务中心、郑州骨伤病医院、京洲快捷酒店、丹尼斯、中铁七局集团等建筑物,与区间隧道距离较远。
经开第三大街站~商英街站区间设计范围为:左(右)DK22+731.928~左(右)DK23+863.518,短链0.247m(左DK23+699.753=左DK23+700.000);左线全长1131.343m,右线全长1131.590m。
区间在左DK23+284.182(右DK23+284.428)设1处联络通道兼泵房。
隧道内积水由两侧排向泵房集水井,并用水泵抽出。
紧急时可由此联络通道进行疏散。
区间最大坡度为22‰,最小坡度为0.00‰,隧道顶最小埋深约为10.17m,最大埋深为14.82m,穿越主要底层有砂质粉土、粉砂、细砂。
郑州市轨道交通5号线工程土建施工08标段三~商区间采用盾构法施工,管片采用通用环。
成环管片外径6200mm,成环内径5500mm,管片长度1500mm,厚度350mm。
每环管片管片分为6块:3块标准管片(A1、A2、A3型),2块邻接管片(B1、B2型),1块封顶管片(K型)。
管片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50,抗渗等级P12,钢筋采用HPB300和HRB400级钢。
2工程地质条件概况2.1工程地质经开第三大街站~商英街站区间地质详勘资料显示盾构机穿越的地层包括②36层砂质粉土、②36C层粉砂、②51层细砂,其岩性及分布情况如下:第②36层:砂质粉土褐黄色,稍湿~湿,中密~密实,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含钙质条纹和少量粒径约5mm的钙质结核,砂感较强,局部夹薄层粉质粘土和粉砂。
本层层厚0.70~5.40m,平均层厚2.60m,层底埋深9.80~21.50m,层底高程75.18~86.46m。
重力密度为19.8KN/m³,天然含水率19.0%,渗透系数0.7m/d,平均标贯值为29。
第②36C层:粉砂褐黄色,湿~饱和,中密~密实,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含少量云母碎片。
本层层厚0.90~10.30m,平均层厚4.84m,层底埋深8.80~18.5m,层底高程78.08~88.63m。
重力密度为20KN/m³,渗透系数7m/d,平均标贯值为41。
第②51层:细砂褐黄色~黄褐色,饱和,中密~实密,成为以石英,长石组成,含云母片,少量蜗牛壳碎片和钙质结核、局部夹薄层粉土和粉质粘土。
本层层厚 1.10~11.40m,平均层厚 6.22m ,层底埋深17.70~26.30m,层底高程70.98~78.56m。
重力密度为20KN/m³,渗透系数14m/d,平均标贯值为57。
2.2水文地质条件本段线路所在场地地下水主要为孔隙潜水,勘测期间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为12.9~14.3m,高程为82.57~84.71m,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每年6月份~9月份是地下水的补给期,大气降雨充沛,水位会明显上升,每年12月份~次年2月份为排泄期,地下水位随之下降,正常情况下地下水变幅在2m左右。
盾构始发、接收的位置水位线处于隧道底以上3m左右;区间最低点处,水位线约在拱顶以上1.7m。
3渗漏水情况说明及原因分析盾构区间管片渗漏水主要有4种形式:环缝渗漏水、纵缝渗漏水、管片螺栓处渗漏水、吊装孔渗漏水;环缝渗漏纵缝渗漏管片螺栓处渗漏吊装孔渗漏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及总结,分析造成渗漏的可能原因如下:3.1管片自身质量缺陷在管片生产过程中,粘贴密封垫的沟槽部位混凝土振捣不密实有水泡、气泡等缺陷,管片拼装完成后,水从绕过密封垫,从麻面、气泡孔处渗漏进来,造成渗漏水现象。
3.2管片止水条脱落在拼装过程中,管片发生了碰撞,使止水条、密封垫脱落或断裂,使管片四周没有形成闭合的防水圈。
3.3管片衬背注浆不饱满管片衬背注浆不饱满,若管片密封条贴合不密实,管片顶部积水,使密封垫压实比较薄弱的地方产生渗漏。
3.4盾构与管片的姿态不好盾构与管片的姿态不好,影响到管片的拼装质量,造成管片间错位,相邻管片止水带不能正常吻合压紧,从而引起漏水;3.5掘进过程中推力不均匀掘进过程中推力不均匀造成管片受力不均匀而产生裂纹、贯穿性断裂等而渗漏水;在掘进困难时推力过大也会造成管片产生裂纹而渗漏水。
3.6管片拼装质量控制不严格管片存在泥土等杂物未清理导致拼装出现空隙形成漏水;拼装K块时,K块密封条损坏,造成渗漏水;管片螺栓紧固不到位,造成管片防水没有压实造成渗水,或管片螺栓紧固过早,导致管片整体未压实。
3.7盾构前进反力不足盾构前进反力不足,易导致管片接缝不严,致使管片渗漏。
此种状态主要出现在始发及到达掘进阶段,正面无土压力或土压力较小情况下,盾构前进阻力所提供的反力远小于管片止水胶条所需的挤压力,从而易产生因反力不足而导致管片止水胶条挤压不实,影响管片止水条的防水性能,造成管片接缝渗漏。
3.8管片上浮或侧移管片与隧道初支间空隙较大且不均匀,注浆时操作难度大,而且填充效果差,从而导致顶部回填注浆难以密实,极易发生管片上浮或侧移,造成管片破损,引起管片渗漏。
4 预防措施4.1加强对管片质量卡控针对管片存在的麻面、气泡等缺陷问题,加强生产控制、出场验收和进场验收。
管片生产过程中安排专人驻厂进行质量卡控;出厂时对管片再次验收,及时对存在的不可避免的缺陷进行修复,同时注意吊装过程中对管片的损伤。
进场管片严格把关,同时与监理进行联合验收,实现管片“零缺陷”。
4.2加强管片拼装质量管片拼装前对拼装工人进行交底,过程中加强对管片的精细操作避免管片碰撞,管片在转运过程中必须垫方木,避免管片在下方时碰角,一旦发现止水条断裂或脱落及时更换,保证拼装管片的质量符合防水的要求。
4.3加强同步注浆控制(1)在浆液性能的选择上应该保证浆液的充填性、初凝时间与早期强度、浆液的稠度的有机结合,才能保证隧道管片与围岩共同作用形成一体化的构造物。
盾构隧道同步注浆的浆液配比应进行动态管理,依据不同地质、水文、隧道埋深等情况的变化而不断调整浆液性能,以控制地表的沉降和保证管片的稳定,保证管片的防水效果。
(2)在同步注浆过程中合理掌握注浆压力,使注浆量、注浆速度与推进速度等施工参数形成最佳的参数匹配。
管片注入口处的注入压力经过始发段的摸索最佳值为0.2~0.3MPa,并应参考覆盖土的厚度、地下水的压力及管片的强度进行设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