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PPT课件显微镜油镜的使用
合集下载
实验三__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及细菌形态观察ppt课件

根据公式D=λ/2n·sin(α/2 ) ,增大分母,使得D 值减小,分辨率增大。
7
显微镜保养和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1.不准擅自拆卸显微镜的任何部件,以免损坏。 2.镜面只能用擦镜纸擦,不能用手指或粗布,以保证光洁度 3.观察标本时,必须依次用低、中、高倍镜,最后用油镜。当目视
接目镜时,特别在使用油镜时,切不可使用粗调节器,以免压 碎玻片或损伤镜面。 4.拿显微镜时,一定要右手拿镜臂,左手托镜座,不可单手拿,更 不可倾斜拿。 5.油镜使用结束后,物镜用擦镜纸擦三遍:第一遍擦去多余的香柏 油;第二遍擦镜纸蘸上二甲苯再擦镜头;第三遍再用干净的擦 镜纸擦去多余的二甲苯。 6.显微镜应存放在阴凉用擦镜纸擦干燥处,以免镜片滋生霉菌而腐 蚀镜片。
D=λ/2n·sin(α/2 )
式中D:物镜分辨出物体两点间的最短距 离。 :可见光的波长(平均0.55m) n: 物镜和被检标本间介质的折射率。 :镜口角(即入射角)。
D值越小,分辨率越高,看到的物象越清晰
6
油镜使用的原理
油镜,即油浸接物镜。当光线由 反光镜通过玻片与镜头之间的空 气时,由于空气与玻片的密度不 同,使光线受到曲折,发生散射, 降低了视野的照明度。若中间的 介质是一层油(其折射率与玻片 的相近),则几乎不发生折射, 增加了视野的进光量,从而使物 象更加清晰。
⑷ 初染:滴数滴结晶紫于菌膜上(以刚好完全覆盖菌 膜为宜)初染1--2分钟min,水洗。
⑸ 媒染:滴加碘液冲去残水,并覆盖约1min,水洗。
25
⑹ 脱色:用滤纸吸去载玻片上面的残水,将玻片倾斜, 用95%酒精滴洗至流出酒精刚刚不出现紫色时为止, 约20—30s,立即用水冲净酒精。
注意:革兰氏染色结果是否正确,乙醇脱色是整个操 作的关键环节,脱色不足,阴性菌被误染成阳性菌, 脱色过度,阳性菌被误染成阴性菌。
7
显微镜保养和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1.不准擅自拆卸显微镜的任何部件,以免损坏。 2.镜面只能用擦镜纸擦,不能用手指或粗布,以保证光洁度 3.观察标本时,必须依次用低、中、高倍镜,最后用油镜。当目视
接目镜时,特别在使用油镜时,切不可使用粗调节器,以免压 碎玻片或损伤镜面。 4.拿显微镜时,一定要右手拿镜臂,左手托镜座,不可单手拿,更 不可倾斜拿。 5.油镜使用结束后,物镜用擦镜纸擦三遍:第一遍擦去多余的香柏 油;第二遍擦镜纸蘸上二甲苯再擦镜头;第三遍再用干净的擦 镜纸擦去多余的二甲苯。 6.显微镜应存放在阴凉用擦镜纸擦干燥处,以免镜片滋生霉菌而腐 蚀镜片。
D=λ/2n·sin(α/2 )
式中D:物镜分辨出物体两点间的最短距 离。 :可见光的波长(平均0.55m) n: 物镜和被检标本间介质的折射率。 :镜口角(即入射角)。
D值越小,分辨率越高,看到的物象越清晰
6
油镜使用的原理
油镜,即油浸接物镜。当光线由 反光镜通过玻片与镜头之间的空 气时,由于空气与玻片的密度不 同,使光线受到曲折,发生散射, 降低了视野的照明度。若中间的 介质是一层油(其折射率与玻片 的相近),则几乎不发生折射, 增加了视野的进光量,从而使物 象更加清晰。
⑷ 初染:滴数滴结晶紫于菌膜上(以刚好完全覆盖菌 膜为宜)初染1--2分钟min,水洗。
⑸ 媒染:滴加碘液冲去残水,并覆盖约1min,水洗。
25
⑹ 脱色:用滤纸吸去载玻片上面的残水,将玻片倾斜, 用95%酒精滴洗至流出酒精刚刚不出现紫色时为止, 约20—30s,立即用水冲净酒精。
注意:革兰氏染色结果是否正确,乙醇脱色是整个操 作的关键环节,脱色不足,阴性菌被误染成阳性菌, 脱色过度,阳性菌被误染成阴性菌。
最新实验一 油镜的使用及细菌形态观察PPT课件

原方未注用法
【主治】阴疽
阳气虚弱 营血不足
寒凝湿滞,痹阻于肌肉、筋骨、 血脉,患部漫肿无头,皮色不变, 酸痛无热,脉沉细或迟
【病机】阳气虚弱、营血不足 【治法】温阳补血,散寒通滞
【方解】
君:熟地——重用,滋阴补血 鹿角胶——温肾助阳,填精补髓 两药合用,养血助阳,以治其本
臣:肉桂、姜炭——温通血脉,散寒温阳 佐:麻黄——辛温宣散,温通腠理
10-2 10-3 10-4 10-5 10-6
20ml
0.1ml 0.1ml 0.1ml 20ml 20ml
倒培养基
2×
41
第二十章 痈疡剂
概念
作用 证治
散结消痈,解毒排脓, 生肌敛疮
痈疽疮疡病证
分类
根据痈疡发展过程分为
1、疮疡初起
散结消痈
代表方:仙方活命饮、阳和汤、大黄牡丹汤
2、疮疡中期
托里透脓
【病机】热壅血络,肉腐血败,成痈化脓 【治法】清肺化痰,逐瘀排脓
【 方解】
君:苇茎—清肺化痈,化痰排脓 臣:冬瓜仁—涤痰排脓,清热利湿 佐:桃仁—活血行滞,散瘀消痈,滑肠润下
薏仁—清肺排脓,祛湿化痰
配伍要点: 清热与化脓排脓并用
【运用】
1、辨证要点: 胸痛、咳嗽、吐腥臭脓痰,舌红苔黄腻,脉数
2、临证加减: 肺痈未成,偏于热毒壅肺加鱼腥草、金银花、蒲公英 脓已成,咯吐脓痰者加贝母、桔梗、甘草
【配伍要点】
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通经溃坚为主,兼疏风透 表,行气、化痰、散结
【运用】
1、辨证要点: 局部红肿疼痛,甚至伴有身热凛寒,脉数有力
2、临证加减: 红肿甚者,加蒲公英,连翘,紫花地丁,野 菊花 便秘者,加大黄
3、现代运用:
【主治】阴疽
阳气虚弱 营血不足
寒凝湿滞,痹阻于肌肉、筋骨、 血脉,患部漫肿无头,皮色不变, 酸痛无热,脉沉细或迟
【病机】阳气虚弱、营血不足 【治法】温阳补血,散寒通滞
【方解】
君:熟地——重用,滋阴补血 鹿角胶——温肾助阳,填精补髓 两药合用,养血助阳,以治其本
臣:肉桂、姜炭——温通血脉,散寒温阳 佐:麻黄——辛温宣散,温通腠理
10-2 10-3 10-4 10-5 10-6
20ml
0.1ml 0.1ml 0.1ml 20ml 20ml
倒培养基
2×
41
第二十章 痈疡剂
概念
作用 证治
散结消痈,解毒排脓, 生肌敛疮
痈疽疮疡病证
分类
根据痈疡发展过程分为
1、疮疡初起
散结消痈
代表方:仙方活命饮、阳和汤、大黄牡丹汤
2、疮疡中期
托里透脓
【病机】热壅血络,肉腐血败,成痈化脓 【治法】清肺化痰,逐瘀排脓
【 方解】
君:苇茎—清肺化痈,化痰排脓 臣:冬瓜仁—涤痰排脓,清热利湿 佐:桃仁—活血行滞,散瘀消痈,滑肠润下
薏仁—清肺排脓,祛湿化痰
配伍要点: 清热与化脓排脓并用
【运用】
1、辨证要点: 胸痛、咳嗽、吐腥臭脓痰,舌红苔黄腻,脉数
2、临证加减: 肺痈未成,偏于热毒壅肺加鱼腥草、金银花、蒲公英 脓已成,咯吐脓痰者加贝母、桔梗、甘草
【配伍要点】
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通经溃坚为主,兼疏风透 表,行气、化痰、散结
【运用】
1、辨证要点: 局部红肿疼痛,甚至伴有身热凛寒,脉数有力
2、临证加减: 红肿甚者,加蒲公英,连翘,紫花地丁,野 菊花 便秘者,加大黄
3、现代运用:
实验三__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及细菌形态观察 ppt课件

实验三__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及细菌 形态观察
由于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主要由肽聚糖形成网状结构、 壁厚、类脂质含量低,脱色时网孔收缩,结晶紫—碘 不易被洗脱而保留在细胞内,复染时仍保持蓝紫色。
而革兰氏阴性菌由于细胞壁的肽聚糖层较薄、类脂含 量高,所以当脱色处理时类脂被乙醇溶解,细胞壁透 性增大,结晶紫—碘复合物被洗脱,复染时细胞被染 上复染剂的颜色(红色)。
实验三 油镜使用和细菌形态观察
1、显微镜油镜的使用 2、细菌形态的观察(示教) 3、革兰氏染色 4、芽胞染色
实验三__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及细菌 形态观察
(一)显微镜油镜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 学习并掌握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和油镜 的使用技术及维护的基本知识
实验三__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及细菌 形态观察
二、显微镜及油镜使用原理
根据公式D=λ/2n·sin(α/2 ) ,增大分母,使得D 值减小,分辨率增大。
实验三__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及细菌 形态观察
显微镜保养和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1.不准擅自拆卸显微镜的任何部件,以免损坏。
2.镜面只能用擦镜纸擦,不能用手指或粗布,以保证光洁度
3.观察标本时,必须依次用低、中、高倍镜,最后用油镜。当目视 接目镜时,特别在使用油镜时,切不可使用粗调节器,以免压 碎玻片或损伤镜面。
注意:载玻片要洁净无油迹;滴生理盐水和取 菌不宜过多,涂片要均匀,不可过于浓厚
实验三__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及细菌 形态观察
菌体 水滴
涂片
载玻片
实验三__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及细菌 形态观察
染色前必须固定细菌,其目的是: 一是杀死细菌并使菌体粘附于玻片上。 二是增加其对染料的亲和力。常用的有加热和
4.拿显微镜时,一定要右手拿镜臂,左手托镜座,不可单手拿,更 不可倾斜拿。
医学PPT课件显微镜油镜的使用

实验用品
小试管 培养皿 吸管 三角玻扒 烧杯 量筒 玻棒 药匙 剪刀
高压灭菌器 营养 半固体 蛋白胨水 天平 玻璃吸管 标签贴纸 铁丝 电炉
实验程序
(一)培养基的配制
同学们先将试管贴好标签。注明培养基名称,组别, 日期。标签粘贴位置在离管口1/3管身处。 注意:标签用铅笔书写,以防高温灭菌时蒸汽模糊字迹。
实验程序Ⅱ(显微镜的使用)
显微镜保养和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1.不准擅自拆卸显微镜的任何部件,以免损坏。 2.镜面只能用擦镜纸擦,不能用手指或粗布,以保证 光洁度 3.观察标本时,必须依次用低、中、高倍镜,最后用 油镜。当目视接目镜时,特别在使用油镜时,切不可 使用粗调节器,以免压碎玻片或损伤镜面。 4.观察时,两眼睁开,养成两眼能够轮换观察的习惯, 以免眼睛疲劳,并且能够在左眼观察时,右眼注视绘 图。 5.拿显微镜时,一定要右手拿镜臂,左手托镜座,不 可单手拿,更不可倾斜拿。 6.显微镜应存放在阴凉干燥处,以免镜片滋生霉菌而 腐蚀镜片。
2. 辨认细菌的特殊构造 变形杆菌的周鞭毛 铜绿假单胞菌绿脓杆菌丛鞭毛 破伤风芽胞梭菌芽孢 肺炎球菌荚膜
实验材料
显微镜、香柏油、二甲苯、擦镜纸、吸水 纸等。
细菌三型: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霍乱弧 菌等示教片。
细菌特殊结构:变形杆菌、绿脓杆菌、破 伤风梭菌等细菌的特殊结构示教片。
基本形态的观察
金黄色葡萄球菌
接种菌名及接种划线方式、接种工具:
细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单球菌,谷氨酸菌,假单孢杆
菌,巨大芽孢杆菌(6支) (接种方式:“之”字划线,接种工具:接种环)
霉菌:黑曲霉,黄曲霉,根霉(3支)
(接种方式:点植或划直线,接种工具:接种钩或接种环)
酵母菌:面包酵母菌,古巴酵母菌,假丝酵母菌(3支)
显微镜油镜的使用与细菌形态观察PPT课件

• 油镜头使用后应立即用擦镜纸擦净镜头上的油。 注意在擦拭时,要求顺一个方向旋转擦,不能两 个方向来回擦;
• 取送显微镜时,应右手持镜臂,左手托镜座,平 端于胸前。
• 不用时,将接物镜转开呈“八”字状,集光器下 降,罩上镜罩。对号归位。
作业
• 认真书写实验报告。 • 仔细观察细菌的形态,排列及染色,绘图。 • 值日生做好值日
细菌基本形态标本片
1. 球菌(葡萄球菌,链球菌,淋病奈瑟菌) 2. 杆菌 (大肠埃希菌,伤寒杆菌等) 3. 弧菌(霍乱弧菌)
葡萄球菌
链球菌
淋病奈瑟菌
大肠埃希菌
水弧菌
细菌的特殊结构
破伤风杆菌 示:芽 孢
炭疽芽孢杆菌 示:芽孢
肺炎链球菌 示:荚膜
伤寒沙门菌 示:鞭毛
菌毛和鞭毛
SUCCESS
油镜的使用方法
1.用油镜时,勿将镜臂弯曲倾斜,以免油滴 或菌液流淌外溢,影响观察造成污染。
2.用低倍镜对光,同时调节集光器和光圈以 获得最适亮度。染色标本油镜检查时,应 将光圈完全打开,集光器上升至载物台相 平,使光亮度很强。
3.标本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固定。
4.低倍镜找出标本的范围,然后在待检部位 上加一滴香柏油,转动镜头转换器,将油 镜头置于工作位置,从侧面观察并缓慢转 动粗调节器,使油镜头浸没在油滴内,当 油镜头几乎接触玻片时停止转动,然后眼 睛移至目镜,缓慢向上移动粗调节器,待看 到模糊物象时,再用细调节器转动至物象 完全清晰为止;
SUCCESS
THANK YOU
2021/3/20
1.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2.油镜的使用与保护
实验目的与实验用品
实验目的
• 1 掌握细菌的基本形态和特殊结构 • 2 掌握显微镜油镜的使用方法
• 取送显微镜时,应右手持镜臂,左手托镜座,平 端于胸前。
• 不用时,将接物镜转开呈“八”字状,集光器下 降,罩上镜罩。对号归位。
作业
• 认真书写实验报告。 • 仔细观察细菌的形态,排列及染色,绘图。 • 值日生做好值日
细菌基本形态标本片
1. 球菌(葡萄球菌,链球菌,淋病奈瑟菌) 2. 杆菌 (大肠埃希菌,伤寒杆菌等) 3. 弧菌(霍乱弧菌)
葡萄球菌
链球菌
淋病奈瑟菌
大肠埃希菌
水弧菌
细菌的特殊结构
破伤风杆菌 示:芽 孢
炭疽芽孢杆菌 示:芽孢
肺炎链球菌 示:荚膜
伤寒沙门菌 示:鞭毛
菌毛和鞭毛
SUCCESS
油镜的使用方法
1.用油镜时,勿将镜臂弯曲倾斜,以免油滴 或菌液流淌外溢,影响观察造成污染。
2.用低倍镜对光,同时调节集光器和光圈以 获得最适亮度。染色标本油镜检查时,应 将光圈完全打开,集光器上升至载物台相 平,使光亮度很强。
3.标本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固定。
4.低倍镜找出标本的范围,然后在待检部位 上加一滴香柏油,转动镜头转换器,将油 镜头置于工作位置,从侧面观察并缓慢转 动粗调节器,使油镜头浸没在油滴内,当 油镜头几乎接触玻片时停止转动,然后眼 睛移至目镜,缓慢向上移动粗调节器,待看 到模糊物象时,再用细调节器转动至物象 完全清晰为止;
SUCCESS
THANK YOU
2021/3/20
1.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2.油镜的使用与保护
实验目的与实验用品
实验目的
• 1 掌握细菌的基本形态和特殊结构 • 2 掌握显微镜油镜的使用方法
项目7显微镜油镜使用与微生物形态观察ppt(精)

3.高倍镜观察
将高倍镜转至正下方,在转换物镜时,需用眼睛 在侧面观察,避免镜头与玻片相撞。如果高倍镜 触及载玻片应立即停止旋动,说明原来低倍镜就 没有调准焦距,目的物并没找到,要用低倍镜重 调,如果调对了,换高倍镜时基本可以看到目的 物,若有点模糊,用细调节器调就清晰可见。找 到最适宜观察的部位后,将此部位移至视野中心 ,准备用油镜观察。
三、基本原理
1、 细菌的个体形态是指细菌细胞的大小, 形状等特征,利用观察个体形态对细菌进 行初步识别和鉴定。
2、放线菌是指能形成分枝丝状体或菌丝体的一类革 兰氏阳性细菌。常见放线菌大多能形成菌丝体,紧 贴培养基表面或深入培养基内生长的叫基内菌丝, 基丝生长到一定阶段还能向空气中生长出气生菌丝
物镜接近标本为止。
反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载物台缓缓下降,
直至看到物像。
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低倍镜下,把物象移至视野中央。 转动转换器更换高倍物镜。
调整光源或遮光的要求 1.熟悉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及各部分的功能;
显微镜是由机械装置和光学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1.机械装置
镜座(base)和镜臂(arm) 镜座位于显微镜底部 , 呈马蹄形,它支持全镜。镜臂 有固定式和活动式两种,活动式的镜臂可改变角度。 镜臂支持镜筒。 镜筒(body tube) 是由金属制成的圆筒,上接目镜,下接转换器。镜筒 有单筒和双筒两种,单筒又可分为直立式和后倾式两 种。而双筒则都是倾斜式的,倾斜式镜筒倾斜 45 °。 双筒中的一个目镜有屈光度调节装置,以备在两眼视 力不同的情况下调节使用。
2.学习并掌握油镜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3.学习观察微生物的个体形态;
4.学会生物图的绘制。
实验一显微镜油镜的使用课件

油层制备
在载玻片上滴加适量香柏油,用玻璃 棒将油均匀涂布在载玻片上,形成一 层透明的油膜。
04
实验结果及分析
实验结果展示
使用油镜观察到细胞形态清晰,色彩 鲜艳,结构分明。
实验过程中操作规范,未出现损坏显 微镜或影响观察的情况。
结果分析
油镜具有高倍率放大效果,能够更清晰地观察细胞细节。
使用油镜观察时,需注意使用方法,避免油污染和损坏显微镜。
实验一显微镜油镜的使用课 件
contents
目录
• 实验目的 • 实验原理 • 实验步骤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实验总结及建议
01
实验目的
掌握油镜的使用方法
油镜是显微镜中使用最高倍数的镜头,通过使用油浸法可以 更加清晰地观察到样本的细微结构。学习如何正确地使用油 镜对于观察和识别细胞等样本具有重要意义。
误差来源及改进方法
误差来源
01
02
油镜使用不当导致观察效果不佳。
显微镜本身精度不高或损坏。
03
改进方法
04
仔细阅读油镜使用说明书,了解正确的使 用方法。
05
06
对显微镜进行定期维护和校准,确保其精 度和稳定性。
05
实验总结及建议
实验总结
01 实验目的
02 实验原理
03 实验步骤
04 实验结果
05 实验分析
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技巧
使用显微镜时需要注意正确的操作方法和安全事项,例如如何调节焦距、如何更 换镜头、如何保护眼睛等。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技巧对于提高观察和识别样本的能 力具有重要意义。
使用显微镜时应该注意保持身体姿势稳定,避免过度用力或快速移动,以免损坏 显微镜或造成意外伤害。同时还需要注意保持实验室整洁和卫生,遵守实验室规 定。
实验显微镜油浸系物镜的使用及细菌形态观察PPT共17页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周 恩来
❖ 加油 将标本放在载物台上,染色部位正对
集光器的中央,用标本夹固定好,滴加香 柏油1滴,用油浸镜检查,使油镜头浸入油 滴中,几乎与标本面接触为度,然后由接 目镜注视镜内,同时慢慢转动粗调节螺旋 提起镜筒(绝对不能下降镜筒!)至能模 糊看到物像时,再转动细螺旋(细螺旋转 动一般不超过一周),直至物像清晰为止。
❖ (四)、细菌正常形态的观察
❖ 练习显微镜油浸系的使用,观察已制好的 细菌染色标本,如葡萄球菌、链球菌、魏 氏梭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炭疽杆菌 及细菌的荚膜、芽胞和鞭毛,并进行绘图。
大肠杆菌
炭疽杆菌
链球菌
葡萄球菌
❖ 五.显微镜的使用操作及注意事项
❖ 1.从镜箱内取显微镜时,应以右手持镜臂以 水平方向慢慢抽出,不得碰镜,再以左手 托镜座,保持镜体平行,以防反光镜及接 目镜滑落。
实验显微镜油浸系物镜的使用及细菌形 态观察
(二)、使用方法
❖ 镜检者需姿势端正,一般用左眼观察,右 眼用于绘图和记录,两眼同时睁开,以减 少疲劳。
❖ 对光 将光圈完全开放,升高聚光镜与载物 台同高,置标本片于载物台上,在低倍镜 下对光,用手转动反光镜以调节之,至视 野最亮时为止。光线强弱可通过放大或缩 小光圈、升降聚光镜、旋转反光镜调节之。
❖ 4.注意防潮,勿靠近热源及有腐蚀性的化 学药品。显微镜各零件不要任意拆卸,尤 其是光学部分,以免损坏。
❖ 六.思考题 ❖ 显微镜油浸系的使用原理?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 加油 将标本放在载物台上,染色部位正对
集光器的中央,用标本夹固定好,滴加香 柏油1滴,用油浸镜检查,使油镜头浸入油 滴中,几乎与标本面接触为度,然后由接 目镜注视镜内,同时慢慢转动粗调节螺旋 提起镜筒(绝对不能下降镜筒!)至能模 糊看到物像时,再转动细螺旋(细螺旋转 动一般不超过一周),直至物像清晰为止。
❖ (四)、细菌正常形态的观察
❖ 练习显微镜油浸系的使用,观察已制好的 细菌染色标本,如葡萄球菌、链球菌、魏 氏梭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炭疽杆菌 及细菌的荚膜、芽胞和鞭毛,并进行绘图。
大肠杆菌
炭疽杆菌
链球菌
葡萄球菌
❖ 五.显微镜的使用操作及注意事项
❖ 1.从镜箱内取显微镜时,应以右手持镜臂以 水平方向慢慢抽出,不得碰镜,再以左手 托镜座,保持镜体平行,以防反光镜及接 目镜滑落。
实验显微镜油浸系物镜的使用及细菌形 态观察
(二)、使用方法
❖ 镜检者需姿势端正,一般用左眼观察,右 眼用于绘图和记录,两眼同时睁开,以减 少疲劳。
❖ 对光 将光圈完全开放,升高聚光镜与载物 台同高,置标本片于载物台上,在低倍镜 下对光,用手转动反光镜以调节之,至视 野最亮时为止。光线强弱可通过放大或缩 小光圈、升降聚光镜、旋转反光镜调节之。
❖ 4.注意防潮,勿靠近热源及有腐蚀性的化 学药品。显微镜各零件不要任意拆卸,尤 其是光学部分,以免损坏。
❖ 六.思考题 ❖ 显微镜油浸系的使用原理?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机械部分:镜座、镜
臂、镜筒、物镜转换器、
光 学 显
载物台、载物台转移器、
微
粗调节器、细调节器等部 件.它起着支持 调节 固定
镜
等作用.
显微镜油镜使用的原理Ⅱ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和分辨率
1.放大倍数=接物镜放大倍数× 接目镜放大倍数 2. 显微镜的分辨率 是表示显微 镜辨析物体(两端)两点之间距 离的能力,可用公式表示为: D=λ/2n·sin(α/2 ) 式中D:物镜分辨出物体两点间 的最短距离。 :可见光的波长(平均0.55m) n: 物镜和被检标本间介质的折 射率。 :镜口角(即入射角)。
基本形态的观察
溶血性链球菌
基本形态的观察
大肠杆菌
基本形态的观察
霍乱弧菌
特殊结构的观察Ⅰ
鞭毛 变形杆菌
特殊构造的观察Ⅱ
荚 膜
肺炎球菌(荚膜染色)
特殊构造的观察Ⅲ
芽孢
破伤风梭菌
枯草芽孢杆菌
实验报告
镜下绘出细菌三型 镜下绘出所见细菌的特殊结构
实验三 细菌的革兰氏染色
目的要求 革兰氏染色原理 实验材料 实验程序 实验报告
革兰氏染色的过程– 制片
A. 加生理盐水
B. 涂成薄膜
C. 固定菌体
细菌涂片制备过程
革兰氏染色的过程– 染色
大肠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注意事项
革兰氏染色注意载玻片要洁净,滴无菌水和取菌不宜过多,涂片要
均匀,不宜过厚;热固定温度不宜过高,(以玻片背面不烫手为宜), 否则会改变甚至破坏细胞形态;水洗时不要直接冲洗涂面,而应使水从 载玻片的一端流下,水流不宜过急,过大,以免涂片薄层脱落。 革兰氏染色结果是否正确,乙醇脱色是革兰氏染色操作的关键环节, 脱色不足,阴性菌被误染成阳性菌,脱色过度,阳性菌被误染为阴性菌。 美蓝染色注意染液不宜过多或过少,否则在盖上盖玻片的时,菌液会溢 出或出现大量气泡而影响观察;同样,盖玻片的不宜平着放下,以免产 生气泡影响观察。 霉菌直接制片注意挑菌和制片时要小心,尽可能保持霉菌的自然生长 状态,加盖玻片时勿压入气泡,以免影响观察。
实验程序Ⅱ(显微镜的使用)
显微镜保养和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1.不准擅自拆卸显微镜的任何部件,以免损坏。 2.镜面只能用擦镜纸擦,不能用手指或粗布,以保证 光洁度 3.观察标本时,必须依次用低、中、高倍镜,最后用 油镜。当目视接目镜时,特别在使用油镜时,切不可 使用粗调节器,以免压碎玻片或损伤镜面。 4.观察时,两眼睁开,养成两眼能够轮换观察的习惯, 以免眼睛疲劳,并且能够在左眼观察时,右眼注视绘 图。 5.拿显微镜时,一定要右手拿镜臂,左手托镜座,不 可单手拿,更不可倾斜拿。 6.显微镜应存放在阴凉干燥处,以免镜片滋生霉菌而 腐蚀镜片。
实验用品
小试管 培养皿 吸管 三角玻扒 烧杯 量筒 玻棒 药匙 剪刀
实验报告
1.绘图说明经革兰氏染色后大肠肝菌和金黄色葡萄球 菌的染色结果。
实验报告
思考题:
你认为哪些环节会影响革兰氏染色结果的正确性?其 中最关键的环节是什么?
你的染色结果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请说明原因。 进行革兰氏染色时,为什么特别强调菌龄不能太老,
用老龄细菌染色出现什么问题? 革兰氏染色时,初染前能加碘液吗?乙醇脱色后复染之
实验一 显微镜油镜的使用
目的要求 显微镜油镜使用的原理 实验材料 实验程序 实验报告
目的要求
学习并掌握显微镜油镜的使用技术 学习并掌握显微镜油镜维护
显微镜油镜使用的原理Ⅰ
显微镜的构造
1.光学部分:接目镜 、双Biblioteka 接物镜 、 照明装置(聚光镜、
筒
虹彩光圈、 反光镜等). 它 使检视物放大,造成物象.
前,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应分别是什么颜色? 你认为革兰氏染色中,哪一个步骤可以省去而不影响 最终结果?在什么情况下可以采用?
实验四
细菌分离培养
实验材料 实验程序 目的要求 实验报告
目的要求
了解培养基制备过程及常用培养基的种类 学会细菌的接种方法及无菌操作法 学会微生物的分布情况,建立无菌观念 了解常用消毒灭菌方法并验证其杀菌作用 了解药敏试验的操作方法
2. 辨认细菌的特殊构造 变形杆菌的周鞭毛 铜绿假单胞菌绿脓杆菌丛鞭毛 破伤风芽胞梭菌芽孢 肺炎球菌荚膜
实验材料
显微镜、香柏油、二甲苯、擦镜纸、吸水 纸等。
细菌三型: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霍乱弧 菌等示教片。
细菌特殊结构:变形杆菌、绿脓杆菌、破 伤风梭菌等细菌的特殊结构示教片。
基本形态的观察
金黄色葡萄球菌
实验报告
油镜与普通物镜在使用方法上有何不同? 应特别注意些什么?
使用油镜时,为什么必须用香柏油? 镜检标本时,为什么先用低倍镜观察,
而不是直接用高倍镜或油镜观察?
实验二
细菌基本形态和特殊结构的观察
目的要求 实验材料 实验程序 实验报告
目的要求
1.用油镜结合细菌三型等染色片,观察细 菌基本形态(球形、杆形和螺旋形), 边观察边绘图。
目的要求
1.初步掌握细菌涂片方法 2.掌握革兰氏染色法步骤
革兰氏染色的基本原理
革兰氏染色是丹麦医生 C.Gram(革兰)于 1884年发明的一种鉴别不同类型细菌的染色方法。
根据细菌细胞壁的组分和结构不同,通过革 兰氏染色法可将所有的细菌区分为两大类G+和 G-
实验材料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斜面培养物 大肠杆菌(E.coli)培养物 革兰氏染色液 显微镜
显微镜油镜使用的原理Ⅲ
油镜使用的原理
1. 香柏油的折射率与玻璃 接近,提高了视野的照明 度。 2 . 提高了显微镜的分辨率
实验材料
显微镜、香柏油、二甲苯、擦镜纸、吸水纸等。 细菌三型、霍乱弧菌等固定装片
实验程序Ⅰ(显微镜的使用)
主要是油镜的使用
1.用前检查:零件是否齐全,镜头是否清洁。 2.调节光亮度 3.低倍镜观察:粗调、细调 4.依次再进行中倍、高倍观察 5.油镜观察:高倍镜下找到清晰的物象后,提升聚光 镜,在标本中央滴一滴香柏油,使油镜镜头浸入香柏 油中,细调至看清物象为止。 6.换片:另换新片,必须从第三条开始操作。 7.用后复原:观察完毕,上悬镜筒,先用擦镜纸擦去 镜头上的油,然后再用擦镜纸沾取少量二甲苯擦去残 留的油,最后用擦镜纸擦去残留的二甲苯,后将镜体 全部复原。
臂、镜筒、物镜转换器、
光 学 显
载物台、载物台转移器、
微
粗调节器、细调节器等部 件.它起着支持 调节 固定
镜
等作用.
显微镜油镜使用的原理Ⅱ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和分辨率
1.放大倍数=接物镜放大倍数× 接目镜放大倍数 2. 显微镜的分辨率 是表示显微 镜辨析物体(两端)两点之间距 离的能力,可用公式表示为: D=λ/2n·sin(α/2 ) 式中D:物镜分辨出物体两点间 的最短距离。 :可见光的波长(平均0.55m) n: 物镜和被检标本间介质的折 射率。 :镜口角(即入射角)。
基本形态的观察
溶血性链球菌
基本形态的观察
大肠杆菌
基本形态的观察
霍乱弧菌
特殊结构的观察Ⅰ
鞭毛 变形杆菌
特殊构造的观察Ⅱ
荚 膜
肺炎球菌(荚膜染色)
特殊构造的观察Ⅲ
芽孢
破伤风梭菌
枯草芽孢杆菌
实验报告
镜下绘出细菌三型 镜下绘出所见细菌的特殊结构
实验三 细菌的革兰氏染色
目的要求 革兰氏染色原理 实验材料 实验程序 实验报告
革兰氏染色的过程– 制片
A. 加生理盐水
B. 涂成薄膜
C. 固定菌体
细菌涂片制备过程
革兰氏染色的过程– 染色
大肠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注意事项
革兰氏染色注意载玻片要洁净,滴无菌水和取菌不宜过多,涂片要
均匀,不宜过厚;热固定温度不宜过高,(以玻片背面不烫手为宜), 否则会改变甚至破坏细胞形态;水洗时不要直接冲洗涂面,而应使水从 载玻片的一端流下,水流不宜过急,过大,以免涂片薄层脱落。 革兰氏染色结果是否正确,乙醇脱色是革兰氏染色操作的关键环节, 脱色不足,阴性菌被误染成阳性菌,脱色过度,阳性菌被误染为阴性菌。 美蓝染色注意染液不宜过多或过少,否则在盖上盖玻片的时,菌液会溢 出或出现大量气泡而影响观察;同样,盖玻片的不宜平着放下,以免产 生气泡影响观察。 霉菌直接制片注意挑菌和制片时要小心,尽可能保持霉菌的自然生长 状态,加盖玻片时勿压入气泡,以免影响观察。
实验程序Ⅱ(显微镜的使用)
显微镜保养和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1.不准擅自拆卸显微镜的任何部件,以免损坏。 2.镜面只能用擦镜纸擦,不能用手指或粗布,以保证 光洁度 3.观察标本时,必须依次用低、中、高倍镜,最后用 油镜。当目视接目镜时,特别在使用油镜时,切不可 使用粗调节器,以免压碎玻片或损伤镜面。 4.观察时,两眼睁开,养成两眼能够轮换观察的习惯, 以免眼睛疲劳,并且能够在左眼观察时,右眼注视绘 图。 5.拿显微镜时,一定要右手拿镜臂,左手托镜座,不 可单手拿,更不可倾斜拿。 6.显微镜应存放在阴凉干燥处,以免镜片滋生霉菌而 腐蚀镜片。
实验用品
小试管 培养皿 吸管 三角玻扒 烧杯 量筒 玻棒 药匙 剪刀
实验报告
1.绘图说明经革兰氏染色后大肠肝菌和金黄色葡萄球 菌的染色结果。
实验报告
思考题:
你认为哪些环节会影响革兰氏染色结果的正确性?其 中最关键的环节是什么?
你的染色结果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请说明原因。 进行革兰氏染色时,为什么特别强调菌龄不能太老,
用老龄细菌染色出现什么问题? 革兰氏染色时,初染前能加碘液吗?乙醇脱色后复染之
实验一 显微镜油镜的使用
目的要求 显微镜油镜使用的原理 实验材料 实验程序 实验报告
目的要求
学习并掌握显微镜油镜的使用技术 学习并掌握显微镜油镜维护
显微镜油镜使用的原理Ⅰ
显微镜的构造
1.光学部分:接目镜 、双Biblioteka 接物镜 、 照明装置(聚光镜、
筒
虹彩光圈、 反光镜等). 它 使检视物放大,造成物象.
前,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应分别是什么颜色? 你认为革兰氏染色中,哪一个步骤可以省去而不影响 最终结果?在什么情况下可以采用?
实验四
细菌分离培养
实验材料 实验程序 目的要求 实验报告
目的要求
了解培养基制备过程及常用培养基的种类 学会细菌的接种方法及无菌操作法 学会微生物的分布情况,建立无菌观念 了解常用消毒灭菌方法并验证其杀菌作用 了解药敏试验的操作方法
2. 辨认细菌的特殊构造 变形杆菌的周鞭毛 铜绿假单胞菌绿脓杆菌丛鞭毛 破伤风芽胞梭菌芽孢 肺炎球菌荚膜
实验材料
显微镜、香柏油、二甲苯、擦镜纸、吸水 纸等。
细菌三型: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霍乱弧 菌等示教片。
细菌特殊结构:变形杆菌、绿脓杆菌、破 伤风梭菌等细菌的特殊结构示教片。
基本形态的观察
金黄色葡萄球菌
实验报告
油镜与普通物镜在使用方法上有何不同? 应特别注意些什么?
使用油镜时,为什么必须用香柏油? 镜检标本时,为什么先用低倍镜观察,
而不是直接用高倍镜或油镜观察?
实验二
细菌基本形态和特殊结构的观察
目的要求 实验材料 实验程序 实验报告
目的要求
1.用油镜结合细菌三型等染色片,观察细 菌基本形态(球形、杆形和螺旋形), 边观察边绘图。
目的要求
1.初步掌握细菌涂片方法 2.掌握革兰氏染色法步骤
革兰氏染色的基本原理
革兰氏染色是丹麦医生 C.Gram(革兰)于 1884年发明的一种鉴别不同类型细菌的染色方法。
根据细菌细胞壁的组分和结构不同,通过革 兰氏染色法可将所有的细菌区分为两大类G+和 G-
实验材料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斜面培养物 大肠杆菌(E.coli)培养物 革兰氏染色液 显微镜
显微镜油镜使用的原理Ⅲ
油镜使用的原理
1. 香柏油的折射率与玻璃 接近,提高了视野的照明 度。 2 . 提高了显微镜的分辨率
实验材料
显微镜、香柏油、二甲苯、擦镜纸、吸水纸等。 细菌三型、霍乱弧菌等固定装片
实验程序Ⅰ(显微镜的使用)
主要是油镜的使用
1.用前检查:零件是否齐全,镜头是否清洁。 2.调节光亮度 3.低倍镜观察:粗调、细调 4.依次再进行中倍、高倍观察 5.油镜观察:高倍镜下找到清晰的物象后,提升聚光 镜,在标本中央滴一滴香柏油,使油镜镜头浸入香柏 油中,细调至看清物象为止。 6.换片:另换新片,必须从第三条开始操作。 7.用后复原:观察完毕,上悬镜筒,先用擦镜纸擦去 镜头上的油,然后再用擦镜纸沾取少量二甲苯擦去残 留的油,最后用擦镜纸擦去残留的二甲苯,后将镜体 全部复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