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腺肿瘤影像诊断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胸腺瘤CT表现PPT课件

胸腺瘤的症状与体征
胸腺瘤的症状主要取决于肿瘤的大小、位置和侵犯程度 。
常见症状包括胸痛、呼吸困难、咳嗽、乏力、体重减轻 等。
体征方面,胸腺瘤患者可出现胸骨突出、胸骨后隆起、 胸骨柄压痛等表现。
胸腺瘤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
胸腺瘤的主要诊断方法是CT检查,可清楚显示肿瘤 的大小、形态、密度以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此外 ,PET-CT检查也有助于判断肿瘤的良恶性及有无 远处转移。
胸腺瘤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预防措施
预防胸腺瘤的关键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保持健康饮食、适当运动、避免 吸烟等。
控制措施
对于已经确诊的胸腺瘤患者,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以控制病情的发展。
05
胸腺瘤病例分享
Chapter
病例一:非侵袭性胸腺瘤的CT表现与治疗
诊断
通过CT扫描,可以观察到非侵袭性胸腺瘤呈现出边界清晰、 形态规则的特点,瘤体通常较小,无周围组织浸润。
分布情况
胸腺瘤主要分布在胸部纵隔区域 ,其中以胸骨后方和前纵隔最为 常见。
胸腺瘤的预后因素与预测模型
预后因素
胸腺瘤的预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 括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的大小、 浸润程度、细胞类型等。
预测模型
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利 用预测模型来评估患者的预后情况, 以便制定更加精准的治疗方案。
胸腺瘤的细胞学特征
01
02
03
04
淋巴细胞型胸腺瘤
细胞核圆形或卵圆形,胞质丰 富,染色质细颗粒状,核仁不
明显。
梭形细胞型胸腺瘤
细胞形态不规则,有较多的胞 质,核深染,核仁明显。
巨细胞型胸腺瘤
细胞体积大,形态不规则,核 大深染,核仁大而明显。
胸腺瘤讲课PPT课件

放疗:辅助治疗手段,用于缩小肿瘤、降低复发风险,适用于高危胸腺瘤患者
化疗:对于恶性胸腺瘤,化疗是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可联合放疗或手术治疗
免疫治疗:近年来,免疫治疗在胸腺瘤治疗中取得一定进展,如PD-1抑制剂等
பைடு நூலகம்
手术适应症:胸腺瘤诊断明确,有明显临床症状或胸腺瘤有恶性倾向者 手术方式:开胸手术或胸腔镜手术 手术切除范围:完整切除胸腺及其包膜,清扫纵隔脂肪组织 注意事项:术后需进行免疫抑制治疗和放疗,以降低复发风险
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基因组学、 表型特征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 方案。
临床试验:开展新的治疗方法和技 术,为胸腺瘤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 选择。
胸腺瘤的分子机制研 究:探索胸腺瘤发生 发展的分子基础,为 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 依据。
免疫治疗研究:利用 免疫疗法治疗胸腺瘤, 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 生存质量。
Part Six
患者基本信息:姓名、年 龄、性别、病情等
诊断过程:临床表现、影 像学检查、病理诊断等
治疗过程:手术方式、放 疗、化疗等
治疗效果:术后恢复情况、 随访复查等
患者基本信息:姓名、年龄、性别、病情等 诊疗过程:诊断、手术、放化疗等 治疗效果:治愈率、生存期等 注意事项:预防复发、定期复查等
汇报人:
药物治疗是胸腺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常用的药物包括化疗药物和免疫治疗药物。 化疗药物可以杀灭快速生长的肿瘤细胞,对于缩小肿瘤、缓解症状有一定效果。 免疫治疗药物则通过调节人体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常用的药物包括PD-1抑制剂等。 药物治疗的效果取决于胸腺瘤的病理类型、分期以及患者的个体差异等因素。
胸腺囊肿:胸腺囊肿是一种囊性病变,与胸腺瘤的影像学表现不同,可以通过影像学 检查进行鉴别。
化疗:对于恶性胸腺瘤,化疗是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可联合放疗或手术治疗
免疫治疗:近年来,免疫治疗在胸腺瘤治疗中取得一定进展,如PD-1抑制剂等
பைடு நூலகம்
手术适应症:胸腺瘤诊断明确,有明显临床症状或胸腺瘤有恶性倾向者 手术方式:开胸手术或胸腔镜手术 手术切除范围:完整切除胸腺及其包膜,清扫纵隔脂肪组织 注意事项:术后需进行免疫抑制治疗和放疗,以降低复发风险
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基因组学、 表型特征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 方案。
临床试验:开展新的治疗方法和技 术,为胸腺瘤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 选择。
胸腺瘤的分子机制研 究:探索胸腺瘤发生 发展的分子基础,为 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 依据。
免疫治疗研究:利用 免疫疗法治疗胸腺瘤, 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 生存质量。
Part Six
患者基本信息:姓名、年 龄、性别、病情等
诊断过程:临床表现、影 像学检查、病理诊断等
治疗过程:手术方式、放 疗、化疗等
治疗效果:术后恢复情况、 随访复查等
患者基本信息:姓名、年龄、性别、病情等 诊疗过程:诊断、手术、放化疗等 治疗效果:治愈率、生存期等 注意事项:预防复发、定期复查等
汇报人:
药物治疗是胸腺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常用的药物包括化疗药物和免疫治疗药物。 化疗药物可以杀灭快速生长的肿瘤细胞,对于缩小肿瘤、缓解症状有一定效果。 免疫治疗药物则通过调节人体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常用的药物包括PD-1抑制剂等。 药物治疗的效果取决于胸腺瘤的病理类型、分期以及患者的个体差异等因素。
胸腺囊肿:胸腺囊肿是一种囊性病变,与胸腺瘤的影像学表现不同,可以通过影像学 检查进行鉴别。
胸腺肿瘤影像诊断ppt

胸腺肿瘤的分期与分级
胸腺肿瘤的分期与分级对于制定治疗 方案和评估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根据 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和欧洲 呼吸学会(ERS)提出的分期系统, 胸腺肿瘤可分为Ⅰ期、Ⅱ期、Ⅲ期和 Ⅳ期。
VS
分期的主要依据是肿瘤的大小、侵犯 范围以及是否转移。分级则主要依据 肿瘤的组织学特征和恶性程度,可分 为良性、交界性和恶性胸腺肿瘤。不 同分期和分级的胸腺肿瘤治疗方案和 预后存在差异,因此准确的分期与分 级对于指导临床治疗至关重要。
病理类型和组织成分。
动态增强CT和MRI检查有助于评估肿瘤的血供情况,从而有助于鉴别良 恶性肿瘤。
胸腺肿瘤的鉴别诊断
胸腺肿瘤的鉴别诊断主要包括胸腺癌、胸腺瘤和胸腺囊肿 等。不同类型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存在差异,通过仔细分析 影像学特征,结合临床病史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有助于明 确诊断。
胸腺癌通常表现为较大的肿块影,形态不规则,边缘模糊 ,可伴有坏死和淋巴结转移。胸腺瘤则通常表现为圆形或 椭圆形肿块,边缘较光滑,很少发生坏死和淋巴结转移。 胸腺囊肿则表现为薄壁囊状影,内含液体。
CT检查还可以发现胸膜、心包等部位 的转移病灶,对于分期和预后评估具 有重要意义。
CT检查可以准确判断肿瘤与周围组织 的关系,如心包、大血管、肺组织等 ,有助于评估手术切除的难度和风险 。
MRI检查
MRI检查在胸腺肿瘤影像诊断中 具有特殊的价值,尤其对于判断 肿瘤与心脏、大血管的关系以及
是否存在侵犯具有优势。
胸腺肿瘤的分类
根据组织学分类,胸腺肿瘤可分为胸腺瘤和胸腺癌两大类。
胸腺瘤又可分为良性胸腺瘤和恶性胸腺瘤,恶性胸腺瘤即胸 腺癌。
胸腺肿瘤的症状和体征
胸腺肿瘤的症状主要包括胸部疼 痛、咳嗽、呼吸困难等,但早期
胸腺瘤ppt课件

3
• 正常胸腺:
• 20岁以前为软组织样密度影,随年龄的增长,胸腺逐渐萎缩, 到30-40岁时胸腺密度明显下降,60岁时几乎全部被脂肪组织 替代,此时CT图像上,胸腺呈脂肪密度,其间可夹杂残存的胸 腺小体,为线状及小结节状软组织影。
4
5
• 胸腺瘤是起源于未退化的胸腺组织,是前纵膈最常见的肿瘤, 多数为成年人,儿童极少见,女性稍多见,且多伴重症肌无力。
•
(3)密度均匀或少数中心坏死液化。
•
(4)常为双侧分布,分叶明显。
16
17
• 神经源性肿瘤: (1)发病年龄常较小。
•
(2)瘤灶多位于后纵膈。
•
(3)可见椎间孔扩大,椎体破坏。
18
19
谢谢!
20
9
10
11
• MRI:一般肿瘤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增强检查瘤灶
强化,显示清楚。在放疗后MRI检查,在T2WI上残余肿瘤呈高 信号,纤维化组织呈低信号,可以对残余肿瘤做出明确诊断。
12
• 鉴别诊断:
• 1、胸内甲状腺肿:(1)常位于胸骨后间隙,支气管常受
压移位。
•
(2)钙化常见。
7
X线:线X前后位胸片可见纵膈增宽,侧位可见前纵膈内肿块影。
8
• CT:肿瘤呈类圆形,可有分叶,多位于前纵膈中部,少数位
置较高或发生于后纵膈甚至纵膈外,如颈部、胸膜或肺,小 的胸腺瘤多位于胸腺一侧,大的胸腺瘤可位于胸线两侧。部 分胸腺瘤可有囊变。增强检查肿瘤实性部分呈较均匀性强化。 侵袭性胸腺瘤呈侵润性生长,边缘不规则,侵及胸膜可见胸 膜结节及胸腔积液。
部局部症状,包括:咳嗽、胸痛、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反 复发作的呼吸道感染等。声嘶、膈麻痹并不多见,但多提示 恶性扩散可能。
• 正常胸腺:
• 20岁以前为软组织样密度影,随年龄的增长,胸腺逐渐萎缩, 到30-40岁时胸腺密度明显下降,60岁时几乎全部被脂肪组织 替代,此时CT图像上,胸腺呈脂肪密度,其间可夹杂残存的胸 腺小体,为线状及小结节状软组织影。
4
5
• 胸腺瘤是起源于未退化的胸腺组织,是前纵膈最常见的肿瘤, 多数为成年人,儿童极少见,女性稍多见,且多伴重症肌无力。
•
(3)密度均匀或少数中心坏死液化。
•
(4)常为双侧分布,分叶明显。
16
17
• 神经源性肿瘤: (1)发病年龄常较小。
•
(2)瘤灶多位于后纵膈。
•
(3)可见椎间孔扩大,椎体破坏。
18
19
谢谢!
20
9
10
11
• MRI:一般肿瘤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增强检查瘤灶
强化,显示清楚。在放疗后MRI检查,在T2WI上残余肿瘤呈高 信号,纤维化组织呈低信号,可以对残余肿瘤做出明确诊断。
12
• 鉴别诊断:
• 1、胸内甲状腺肿:(1)常位于胸骨后间隙,支气管常受
压移位。
•
(2)钙化常见。
7
X线:线X前后位胸片可见纵膈增宽,侧位可见前纵膈内肿块影。
8
• CT:肿瘤呈类圆形,可有分叶,多位于前纵膈中部,少数位
置较高或发生于后纵膈甚至纵膈外,如颈部、胸膜或肺,小 的胸腺瘤多位于胸腺一侧,大的胸腺瘤可位于胸线两侧。部 分胸腺瘤可有囊变。增强检查肿瘤实性部分呈较均匀性强化。 侵袭性胸腺瘤呈侵润性生长,边缘不规则,侵及胸膜可见胸 膜结节及胸腔积液。
部局部症状,包括:咳嗽、胸痛、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反 复发作的呼吸道感染等。声嘶、膈麻痹并不多见,但多提示 恶性扩散可能。
胸腺瘤ppt课件

完整版PPT课件
16
❖ 弥漫分布的结节状生长,形成不连续的分隔结节,由网状纤维包绕肿瘤 结节。
❖ 由淋巴细胞较少的A型胸腺瘤和富于淋巴细胞的B型胸腺瘤成分混合而成。 ❖ 肿瘤细胞主要由小多角型上皮细胞组成,核呈小圆形、卵圆形或梭形。
淋巴细胞数量比A型胸腺瘤多,比B1型胸腺瘤少。 ❖ B型区肿瘤细胞主要由小多角形上皮细胞组成,胞核小圆形、卵圆形或梭
形,淡染,核仁不明显。 ❖ 两种成分的比例有很大差异:在同一切片中,要么A型胸腺瘤区域少,要
么B型胸腺瘤区域少。
完整版PPT课件
17
完整版PPT课件
18
完整版PPT课件
19
完整版PPT课件
20
完整版PPT课件
21
完整版PPT课件
22
完整版PPT课件
23
完整版PPT课件
24
免疫表型
❖ CK表达谱类似于A型胸腺瘤,但B型区上皮细胞常 常是CK14阳性。
显
完整版PPT课件
6
❖ 肿瘤细胞呈梭形和/或卵圆形,核形温和,核仁不明显 ❖ 瘤细胞排列成实性片块状,或呈车辐状排列。 ❖ 很少或没有淋巴细胞,既没有明显的小叶,也没有分隔纤维
带。 ❖ 背景血管可显示血管瘤样改变。 ❖ 胸腺癌偶尔发生于A型胸腺瘤:坏死区的存在,显示核染色
质深染的间变核,或分裂像,提示癌的存在。
的皮质区与较小的类似于胸腺髓质的区域,很少胸腺小体, 不规则的分叶和厚的纤维包膜或不规则的纤维分隔。
完整版PPT课件
26
❖ 肿瘤上皮细胞少而小,以分散的卵圆形细胞出现,核染色质 淡,异型性不明显,散在分布,不形成细胞团。
❖ 淋巴细胞样成分为密集排列的小淋巴细胞团,其染色质呈块 状。
胸腺类癌诊断与治疗PPT

汇报人:
CONTENTS
PART ONE
PART TWO
影像学检查:X线、CT、MRI等 病理学检查:活检、细胞学检查等 血清学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等 基因检测:基因突变检测等 临床表现:胸痛、呼吸困难、咳嗽等 诊断标准:符合胸腺类癌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结合病理学和血清
学检查结果,以及基因检测结果,综合判断。
组织学检查:观察肿瘤细胞形态、排列、染色等特征 免疫组化检测:检测肿瘤细胞表面标志物,如TTF-1、CK7等 基因检测:检测肿瘤细胞基因突变情况,如RET基因突变等 影像学检查:胸部CT、MRI等,观察肿瘤大小、位置、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
胸部X线检查:观察胸腺形态、大小和密度 胸部CT扫描:观察胸腺内部结构、肿块大小和位置 胸部MRI检查:观察胸腺内部结构、肿块大小和位置 超声检查:观察胸腺内部结构、肿块大小和位置 核素扫描:观察胸腺内部结构、肿块大小和位置 病理活检:确诊胸腺类癌
化疗周期:通常为 2-4个周期,每个周 期包括2-3个疗程
化疗副作用:包括 恶心、呕吐、脱发 等
化疗效果:对于胸腺 类癌,化疗效果较好, 但需要根据患者具体 情况制定治疗方案
手术治疗:切除肿瘤,减轻症 状
放射治疗:使用放射线杀死肿 瘤细胞
化学治疗:使用化学药物杀死 肿瘤细胞
免疫治疗:增强免疫系统,对 抗肿瘤细胞
肿瘤分期:早期复发风险较低,晚期复发风险较高 肿瘤大小:肿瘤越大,复发风险越高 肿瘤细胞类型:某些细胞类型如梭形细胞型胸腺类癌复发风险较高 治疗方式:手术切除不彻底或未进行辅助治疗可能增加复发风险
定期复查: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 如CT、MRI等,以监测肿瘤的复发 情况
生活方式调整:保持良好的生活习 惯,如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饮 食习惯等
CONTENTS
PART ONE
PART TWO
影像学检查:X线、CT、MRI等 病理学检查:活检、细胞学检查等 血清学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等 基因检测:基因突变检测等 临床表现:胸痛、呼吸困难、咳嗽等 诊断标准:符合胸腺类癌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结合病理学和血清
学检查结果,以及基因检测结果,综合判断。
组织学检查:观察肿瘤细胞形态、排列、染色等特征 免疫组化检测:检测肿瘤细胞表面标志物,如TTF-1、CK7等 基因检测:检测肿瘤细胞基因突变情况,如RET基因突变等 影像学检查:胸部CT、MRI等,观察肿瘤大小、位置、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
胸部X线检查:观察胸腺形态、大小和密度 胸部CT扫描:观察胸腺内部结构、肿块大小和位置 胸部MRI检查:观察胸腺内部结构、肿块大小和位置 超声检查:观察胸腺内部结构、肿块大小和位置 核素扫描:观察胸腺内部结构、肿块大小和位置 病理活检:确诊胸腺类癌
化疗周期:通常为 2-4个周期,每个周 期包括2-3个疗程
化疗副作用:包括 恶心、呕吐、脱发 等
化疗效果:对于胸腺 类癌,化疗效果较好, 但需要根据患者具体 情况制定治疗方案
手术治疗:切除肿瘤,减轻症 状
放射治疗:使用放射线杀死肿 瘤细胞
化学治疗:使用化学药物杀死 肿瘤细胞
免疫治疗:增强免疫系统,对 抗肿瘤细胞
肿瘤分期:早期复发风险较低,晚期复发风险较高 肿瘤大小:肿瘤越大,复发风险越高 肿瘤细胞类型:某些细胞类型如梭形细胞型胸腺类癌复发风险较高 治疗方式:手术切除不彻底或未进行辅助治疗可能增加复发风险
定期复查: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 如CT、MRI等,以监测肿瘤的复发 情况
生活方式调整:保持良好的生活习 惯,如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饮 食习惯等
胸腺肿瘤影像诊断PPT演示课件

30岁以上,前纵隔边缘清晰、小于10cm 的偏侧性生长肿块,密度均匀,不伴纵隔 淋巴结肿大,可见分隔,提示胸腺瘤诊断
14
胸腺瘤的位置
大多数位于前纵隔 需要注意的是心包旁并不少见,除外囊性病变,
胸腺瘤是心包旁最常见的纵隔肿瘤 由胸腺区生长至心包旁更为常见 颈根部罕见(1/66) 胸腺瘤常见偏侧性生长,部分可完全性偏侧生长
15
心包旁胸腺瘤
男,80岁 B1型胸腺瘤
16
B1型胸腺瘤
心包旁胸腺瘤
《全身影像与病理对照》Springer出版社
17
女,34岁 心包旁B2型胸腺瘤 肺腺癌
18
女,67岁 颈根部A型胸腺瘤伴分隔
19
男,47岁 B2型胸腺瘤 偏侧性生长
20
胸腺瘤伴胸腔积液
部分胸腺瘤伴少量胸腔积液(13/66) A型、AB型胸腺瘤伴胸腔积液(0/66) 胸腔积液常见于B2、B3型胸腺瘤(12/13) 1例为B1型胸腺瘤 文献2组53例和84例胸腺瘤、2组105+94例胸腺瘤/
胸腺肿瘤影像诊断
1
胸腺瘤
最常见的前纵隔肿瘤 发病年龄:40岁以上,30岁以下罕见 1/3出现重症肌无力,对诊断有重要提示作用 3-5%初诊时可发生远处转移 胸腺瘤病理标本上均伴有不同程度间隔存在
2
男,50岁,B3型胸腺瘤 病理及MRI可见分隔,CT上 未见
Korean J Radiol 4(1)March 2003
胸腺癌
鳞状细胞癌…………………………………………………………………………… 8070 /3
基底细胞样癌………………………………………………………………………… 8123 /3
黏液表皮样癌………………………………………………………………………… 8430 /3
14
胸腺瘤的位置
大多数位于前纵隔 需要注意的是心包旁并不少见,除外囊性病变,
胸腺瘤是心包旁最常见的纵隔肿瘤 由胸腺区生长至心包旁更为常见 颈根部罕见(1/66) 胸腺瘤常见偏侧性生长,部分可完全性偏侧生长
15
心包旁胸腺瘤
男,80岁 B1型胸腺瘤
16
B1型胸腺瘤
心包旁胸腺瘤
《全身影像与病理对照》Springer出版社
17
女,34岁 心包旁B2型胸腺瘤 肺腺癌
18
女,67岁 颈根部A型胸腺瘤伴分隔
19
男,47岁 B2型胸腺瘤 偏侧性生长
20
胸腺瘤伴胸腔积液
部分胸腺瘤伴少量胸腔积液(13/66) A型、AB型胸腺瘤伴胸腔积液(0/66) 胸腔积液常见于B2、B3型胸腺瘤(12/13) 1例为B1型胸腺瘤 文献2组53例和84例胸腺瘤、2组105+94例胸腺瘤/
胸腺肿瘤影像诊断
1
胸腺瘤
最常见的前纵隔肿瘤 发病年龄:40岁以上,30岁以下罕见 1/3出现重症肌无力,对诊断有重要提示作用 3-5%初诊时可发生远处转移 胸腺瘤病理标本上均伴有不同程度间隔存在
2
男,50岁,B3型胸腺瘤 病理及MRI可见分隔,CT上 未见
Korean J Radiol 4(1)March 2003
胸腺癌
鳞状细胞癌…………………………………………………………………………… 8070 /3
基底细胞样癌………………………………………………………………………… 8123 /3
黏液表皮样癌………………………………………………………………………… 8430 /3
《胸腺瘤影像表现》课件

CT表现
胸腺瘤在CT影像上呈现为囊性或 实性肿块,常伴有钙化和血管强 化。
MRI表现
胸腺瘤在MRI影像上呈现为低信 号或中等信号的肿块,T2加权影 像可显示肿块内部的囊性变化。
影像学诊断
分期
胸腺瘤根据影像学表现及肿瘤的侵犯程度可分为不同分期。
鉴别诊断
影像学可以帮助鉴别胸腺瘤与其他前纵隔肿瘤,如淋巴瘤、神经源性肿瘤等。
治疗方案
手术
手术是治疗胸腺瘤的主要方 法,可通过胸腔镜手术或开 放手术切除肿瘤。
放疗
放疗可用于术后辅助治疗或 无法手术切除的患者。
化疗
化疗在肿瘤进展或复发时可 以考虑,但对胸腺瘤的化疗 效果有限。
预后与随访
预后因素
预后与胸腺瘤的分期、病理类型及患者的年龄等因素有关。
随访检查
随访通过定期复查影像学及临床检查,排查复发和转移。
胸腺瘤影像表现
胸腺瘤是一种罕见的肿瘤,其影像学表现在诊断和治疗上起着重要作用。本 PPT课件将介绍胸腺瘤的概述、影像学表现、诊断与治疗方案以及预后与随访。
胸腺瘤概述
定义
胸腺瘤是一种起源于胸腺的良性或恶性肿瘤。
分类
胸腺瘤根据组织学表现可以分为良性胸腺瘤、 肌上皮瘤和胸腺癌等。
影像学表现
X线表现
胸腺瘤在X线片上呈现为前纵隔 肿块,边期发现及积极治疗是预防和控制该 疾病的重要措施。
学习参考
了解更多关于胸腺瘤的知识,请参考研究文献 及专业网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胸腺瘤的WHO分类(2015)
➢ A型:少见类型,包括不典型A型胸腺瘤 ➢ AB型:最常见或次常见 ➢ B1型:少见类型 ➢ B2型:最常见或次常见 ➢ B3型: ➢ 胸腺癌:预后取决病理类型、分期、分级 ➢ 胸腺神经内分泌癌
低危: A、AB、B1
高危: B2、B3
恶性: 胸腺癌
WHO 2015版
纵隔淋巴瘤 原发性纵隔大B 细胞淋巴瘤……………………………………………………… 9679 /3 胸腺结外边缘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B 细胞淋巴瘤……………………… 9699 /3 其他成熟B 细胞淋巴瘤 T 淋巴性白血病/淋巴瘤…………………………………………………………… 9837 /3 间变大细胞淋巴瘤和其它罕见成熟T 和NK 细胞淋巴瘤 ALK 阳性间变大细胞淋巴瘤…………………………………………………… 9714 /3 ALK 阴性间变大细胞淋巴瘤…………………………………………………… 9702 /3 霍奇金淋巴瘤 ……………………………………………………………………… 9650 /3 B 细胞淋巴瘤,未分类,特征介于弥漫性大B 细胞和传统霍奇金淋巴瘤之间… 9596 /3 纵隔组织细胞和树突状细胞肿瘤 朗格罕斯细胞病变 胸腺朗格罕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 9751 /1 朗格罕斯细胞肉瘤 …………………………………………………………… 9756 /3 组织细胞肉瘤 …………………………………………………………………… 9755 /3 滤泡树突细胞肉瘤 ……………………………………………………………… 9758 /3 指突树突状细胞肉瘤 …………………………………………………………… 9757 /3 成纤维细胞网状细胞肿瘤………………………………………………………… 9759 /3 不确定性树突状细胞肿瘤………………………………………………………… 9757 /3 粒细胞肉瘤和髓外急性白血病 ………………………………………………… 9930 /3
胸腺肿瘤影像诊断
胸腺瘤
➢ 最常见的前纵隔肿瘤 ➢ 发病年龄:40岁以上,30岁以下罕见 ➢ 1/3出现重症肌无力,对诊断有重要提示作用 ➢ 3-5%初诊时可发生远处转移 ➢ 胸腺瘤病理标本上均伴有不同程度间隔存在
男,50岁,B3型胸腺瘤 病理及MRI可见分隔,CT上 未见
Korean J Radiol 4(1)Ma…………………………………………………………………… 9061 /3 胚胎性癌…………………………………………………………………………… 9070 /3 卵黄囊瘤…………………………………………………………………………… 9071 /3 绒毛膜癌…………………………………………………………………………… 9100 /3 畸胎瘤 畸胎瘤,成熟型………………………………………………………………… 9080 /0 畸胎瘤,未成熟型……………………………………………………………… 9080 /1 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 9085 /3 伴有体细胞型恶性肿瘤的生殖细胞肿瘤………………………………………… 9084 /3 伴有造血恶性肿瘤的生殖细胞肿瘤 …………………………………………… 9086 /3
胸腺神经内分泌肿瘤 类癌 典型类癌………………………………………………………………………… 8240 /3 非典型类癌……………………………………………………………………… 8249 /3 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 8013 /3 混合性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 ……………………………………………..…… 8013 /3 小细胞癌………………………………………………………………………..…… 8041 /3 混合性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 ………………………………………………...… 8045 /3
胸腺癌 鳞状细胞癌…………………………………………………………………………… 8070 /3 基底细胞样癌………………………………………………………………………… 8123 /3 黏液表皮样癌………………………………………………………………………… 8430 /3 淋巴上皮瘤样癌……………………………………………………………………… 8082 /3 透明细胞癌 ………………………………………………………………………...… 8310 /3 肉瘤样癌 ……………………………………………………………………………... 8033 /3 腺癌 乳头状腺癌…………………………………………………………………..…… 8260 /3 伴腺样囊性癌样特征性胸腺癌………………………………………………..… 8200 /3* 黏液腺癌…………………………………………………………………….…… 8480 /3 腺癌,非特指型…………………………………………………………….…… 8140 /3 NUT 癌 …………………………………………………………………………….… 8023 /3* 未分化癌……………………………………………………………………………… 8020 /3 其他罕见胸腺癌 腺鳞癌……………………………………………………………………….…… 8560 /3 肝样腺癌………………………………………………………………….……… 8576 /3 胸腺癌,非特指型……………………………………………………….……… 8586 /3
WHO(2015)胸腺肿瘤组织学分类a,b
上皮性肿瘤
胸腺瘤 A 型胸腺瘤,包括非典型变体……………..... 8581 /3* AB 型胸腺瘤 ………………………………..... 8582 /3* B1 型胸腺瘤 ………………………………….. 8583 /3* B2 型胸腺瘤 ………………………………..… 8584 /3* B3 型胸腺瘤 ………………………………..… 8585 /3* 伴淋巴间质的微小结节胸腺瘤……………..… 8580 /1* 化生型胸腺瘤………………………………..… 8580 /3 其他罕见胸腺瘤 显微镜下胸腺瘤………………………….. 8580 /0 硬化型胸腺瘤…………………………….. 8580 /3 脂肪纤维腺瘤 ………………………….… 901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