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纤维化学第一章思考题作业
植物纤维化学第一章思考题作业

1.如何将造纸纤维原料进行分类木材纤维原料:1针叶材,叶子多呈针状,材质比较松软,如马尾松、落叶松、云杉、冷杉、火炬松等。
2阔叶材,叶子多呈宽阔状,材质较坚硬,如杨木、桉木、桦木、相思木等。
非木材纤维原料:1禾本科纤维原料。
稻草、麦草、芦苇、荻、甘蔗渣、高梁杆、玉米秆、麻杆、竹子等。
2韧皮纤维原料。
树皮类:棉秆皮、桑皮、构皮、檀皮、雁皮。
麻类:红麻、亚麻、黄麻、青麻、大麻。
3籽毛纤维原料棉花、棉短绒、棉质破布4叶部纤维原料。
香蕉叶、龙舌兰麻、龙须草等半木材纤维原料:棉秆,其化学成分、形态结构及物理性质与软阔叶材相近2.植物纤维原料的主要成分和次要成分是什么主要: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次要:有机物(有机溶剂抽出物),无机物3.什么是综纤维素,a-纤维素,B-纤维素,r-纤维素和工业半纤维素综纤维素:又称总纤维素,指造纸植物纤维原料除去抽出物和木素后所留下的部分(即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总称)a-纤维素:用%NaOH或(24%KOH)溶液在20℃下处理综纤维素或漂白化学浆45min,将其中的非纤维素碳水化合物大部分溶出,留下的纤维素及抗碱的非纤维素碳水化合物,分别称为综纤维素的α-纤维素或化学浆的α-纤维素。
B-纤维素:漂白化学浆经上述处理后所得到的溶解部分,用醋酸中和后沉淀出来的部分r-纤维素:不沉淀的部分工业半纤维素:r-纤维素和B-纤维素之和。
4.木素的基本结构单元是什么在针叶材、阔叶材以及禾本科植物细胞壁中,木素的含量和结构单元种类有何差异木素是由苯基丙烷结构单元通过醚键和碳-碳键连接构成的具有三度空间结构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根据—OCH3数量的差别,大致有三种类型,即:愈创木基丙烷、紫丁香基本丙烷和对羟基丙烷。
针叶木木素:14%--16%主要是愈疮木基丙烷结构单元阔叶材木素:19%—23%主要是紫丁香基丙烷和愈疮木基丙烷结构单元禾本科木素:14%—15%主要是紫丁香基丙烷和愈疮木基丙烷结构单元还有对羟基丙烷5.植物纤维细胞壁的结构有何特点由胞间层,初生壁,次生壁三部分构成。
第一章植物化学习题解答

第一章一.名词解释1、提取2、分离3、亲水性有机溶剂4、亲指性有机溶剂5、初生代谢6、次生代谢二、选择题1、欲从大分子水溶性成分中除去小分子无机盐,最好采用A、两相溶剂萃取法B、盐析法C、透析法D、沉淀法正确答案:C2、水蒸气蒸馏法主要用于提取A. 强心苷B. 黄酮苷C. 生物碱D. 挥发油3、分馏法的分离原理为A. 根据物质在两相溶剂中分配比(或称分配系数K)不同B. 根据物质的熔点不同C.根据物质的沸点不同D.根据物质的类型不同4、聚酰胺作为吸附剂用于吸附色谱时其为A. 非极性吸附剂B. 极性吸附剂C. 化学吸附剂D. 半化学吸附剂5、以下化合物极性最小的是A. 正丁烷B. 正丁烯C. 正丁醇D. 正丁酸乙酯6、蛋白质等高分子化合物在水中形成:A、真溶液B、胶体溶液C、悬浊液D、乳状液正确答案:B7、利用溶剂较少提取有效成分较完全的方法是:A、连续回流法B、加热回流法C、透析法D、浸渍法正确答案:A8、某化合物用氯仿在缓冲纸层析上展开,其Rf值随PH增大而减小这说明它可能是A、酸性化合物B、碱性化合物C、中性化合物D、两性化合物正确答案:A9、离子交换色谱法,适用于下列哪类化合物的分离A、萜类B、生物碱C、淀粉D、甾体类正确答案:B10、碱性氧化铝色谱通常用于那类物质的分离A、香豆素类化合物B、生物碱类化合物C、酸性化合物D、酯类化合物正确答案:B11、在水溶液中不能被乙醇沉淀的是A、蛋白质B、多糖C、鞣质D、酶正确答案:C12、下列比水重的溶剂是A、乙醇B、氯仿C、石油醚D、甲醇正确答案:B13、下列溶剂中极性最大的是A、乙醚B、丙酮C、甲醇D、氯仿正确答案:C14、下列各方法中,提取效率高且省溶剂的是A、连续回流B、回流C、煎煮D、渗漉正确答案:A15、连续回流法与回流法相比,其优越性是A、节省时间且效率高B、受热时间短C、提取装置简单D、节省溶剂且效率高正确答案:D16、可用石油醚提取的成分是A、叶绿素B、鞣质C、氨基酸D、黄酮正确答案:A17、可用氯仿提取的成分是A、生物碱盐B、游离生物碱C、皂苷D、鞣质正确答案:B18、醇提水沉法可以除去A、生物碱盐B、树胶C、皂苷D、树脂正确答案:D19、液-液萃取的原理是A、吸附B、分配C、分子筛D、氢键吸附正确答案:B20、下列哪个因素与聚酰胺层析的原理无关A、酚羟基数目B、酚羟基位置C、甲基数目D、双键数目正确答案:C21、大孔树脂的分离原理是A、吸附与分子筛B、分配C、氢键吸附D、分子排阻正确答案:A22、凝胶过滤法分离物质的原理是A、分子筛B、分配C、氢键吸附D、离子交换正确答案:A23、氧化铝层析的分离原理是A、分子筛B、分配C、氢键吸附D、吸附正确答案:D24、质谱的缩写符号为A、IRB、UVC、1HNMRD、MS正确答案:D25、氢核磁共振波谱中,表示信号裂分的参数是A、化学位移B、偶合常数C、峰面积D、波数正确答案:B26、从药材中依次提取不同极性的成分,应采取的溶剂顺序是A、乙醇、醋酸乙酯、乙醚、水B、乙醇、醋酸乙酯、乙醚、石油醚C、乙醇、石油醚、乙醚、醋酸乙酯D、石油醚、乙醚、醋酸乙酯、乙醇正确答案:D27、能与水互溶的溶剂是A、正丁醇B、石油醚C、氯仿D、丙酮正确答案:D28、不属于亲水性成分的是A、蛋白质B、粘液质C、树脂D、菊淀粉正确答案:C29、可溶于水的成分是A、树脂B、挥发油C、蜡D、鞣质正确答案:D30、以乙醇作提取溶剂时,不能用A、回流法B、渗漉法C、浸渍法D、煎煮法正确答案:D31、中药水提取液中,有效成分是多糖,欲除去无机盐,采用A、过滤法B、透析法C、盐析法D、蒸馏法正确答案:B32、从中药中提取对热不稳定的成分不宜选用A、回流提取法B、煎煮法C、渗漉法D、连续回流法正确答案:B33、提取挥发油时宜用A、煎煮法B、分馏法C、水蒸汽蒸馏法D、冷冻法正确答案:C34、从中药水煎液中萃取有效成分不能使用的溶剂是A、丙酮B、乙醚C、氯仿D、正丁醇正确答案:A35、从中药的水提取液中萃取强亲脂性成分,宜选用A、乙醇B、苯C、正丁醇D、醋酸乙酯正确答案:B36、进行重结晶时,常不选用A、冰醋酸B、石油醚C、乙醚D、苯正确答案:A37、有效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的中药水提取液,欲除去其中的淀粉、多糖和蛋白质等杂质,宜用A、铅盐沉淀法B、乙醇沉淀法C、酸碱沉淀法D、离子交换树脂法正确答案:B三、思考题:1、什么是初生代谢和次生代谢产物,它们各包括哪几类物质?2、植物化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什么?3、植物化学的研究主要有哪几个方向?4、将下列溶剂按亲水性的强弱顺序排列:乙醇、环己烷、丙酮、氯仿、乙醚、乙酸乙酯5、请将下列溶剂在聚酰胺柱上的洗脱能力由弱到强进排序A、水B、甲醇C、氢氧化钠水溶液D、甲酸胺6、分离天然产物常用的吸附剂有哪些,各有何特点?7、溶剂提取法选择溶剂的依据是什么?水、乙醇、苯各属于什么溶剂,优缺点是什么?8、水蒸气蒸馏法主要用于哪些成分的提取?。
植物纤维化学第一章复习思考题.doc

第一章复习思考题名词解释1、a -纤维素2、纹孔3、纤维的粗度4、纤维素5、灰分6、(植物)纤维7、应变组织8、壁腔比9、0-纤维素10、果胶质11、柔性系数12、磨木木素13、综纤维素Y-纤维素15、杂细胞16、木质素17、树脂障碍18、硅干扰19、具缘纹孔20、二次纤维21、半纤维素22、树脂道23、管胞24、复合胞间二、判断题1、心材就是晚材,边材就是早材。
()2、木材纤维原料可以分为两类:即针叶木和阔叶木。
针叶木有:云杉、冷杉、红松、马尾松、杨木等;阔叶木有柏木、桦木、桜木、樺木等。
()3、所有的植物细胞都能用于造纸,如管胞、木射线薄壁细胞、木纤维、导管、木薄壁细胞等都是适合于造纸的。
()4、一般來说,胞间层木素浓度最大,其总最也最多。
()5、胞间层纤维素浓度最高,仅有少量木素.()6、壁腔比〈1为劣等原料;壁腔比"为优等原料;壁腔比>1为屮等原料.()7、针叶木主要细胞是导管,其含量在95%以上,还有少量石细胞。
阔叶木主要细胞是管胞,其含量约为60%左右,木纤维约占30%左右。
()8、纤维素是可以溶于水的不均一聚糖。
9、纤维索是由D-葡萄糖基构成的链状高分子芳香族化合物。
()10、综纤维素是指植物原料中碳水化合物的全部。
理论值与实验测定值是一致的。
()11、春材就是边材,秋材就是心材,树木由边材转变为心材后对造纸是有利的。
()12、壁腔比大的纤维,成纸时纤维间的接触曲积较大,故结合力强,成纸的强度高。
()13、针叶木与阔叶木、草类原料中木素的化学单元结构相同,都是由苯丙烷单元组成的线型大分子。
()14、半纤维索含量在针叶木中含量最多,其次是阔叶木,含量最少的是草类原料。
()15、有机溶剂抽出物是指用有机溶剂抽提植物纤维原料,能被有机溶剂抽提出来的那些成分称为有机溶剂抽出物。
()16、纤维形态主要是指:纤维长度、宽度。
()17、针叶木以其叶了的形状多为针形、条形或鳞形而得名,又由于此类植物材质大部比较坚驶,故国外多称之为硬木。
植物纤维化学实验讲义

植物纤维化学实验轻化工程本科实验室目录实验规则 (1)造纸原料和纸浆分析用试样的制备 (2)分析用试样水份的测定 (3)实验一植物纤维原料的生物结构及细胞形态的显微镜观察 (4)实验二植物纤维原料的离析及纤维形态的测定 (7)实验三纸浆纤维类别的鉴定 (10)实验四植物纤维原料苯—醇抽出物含量的测定 (12)实验五硝酸-乙醇纤维素含量的测定 (14)实验六综纤维素含量测定 (16)实验七纸浆α—纤维素的测定 (18)实验八植物纤维原料戊糖含量的测定 (20)实验九植物纤维原料中木素含量的测定 (23)实验十植物纤维原料和纸浆中酸溶木素的含量的测定 (25)实验十化学浆平均聚合度的测定(纸浆的铜乙二胺溶液粘度的测定) (27)实验规则为了搞好实验,学生必须严格做好如下事项:1.实验前,认真预习<制浆造纸分析与检测》课本的有关部分和本讲义的该项实验内容,了解实验目的、原理、所用试剂、仪器装置和操作要点。
并写预习报告后方可进行实验。
2.实验前检验仪器设备是否完备可用,所需试剂是否齐全,要在完全了解仪器、器械的使用方法后方可使用。
3.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认真进行实验操作,详细记录实验中所发生的现象和各项实验数据。
4.公用仪器、试剂用完后放回原处,以利他人使用,取用试剂时应看清楚试剂瓶上标签所示试剂名称、规格等是否与所需相符。
5.准时到达实验室,遵守实验室纪律,实验进行时不准在实验室抽烟,高声谈笑,打闹和看小说杂志等。
6.爱护实验仪器设备,节约使用各种化学药剂。
损坏仪器设备应立即报告指导老师。
7.实验过程中使用的废酸、废碱等不要直接倒入水槽,以免腐蚀下水道及污染环境,应倒入污水桶集中处理。
8.实验结束,将所用仪器设备清洗干净,实验台清理整齐,经教师检查后方可离开。
9.认真整理实验记录和数据,按时完成实验报告。
10. 实验报告内容:实验题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所用仪器和试剂、实验简单操作、实验过程记录、实验结果、实验误差分析、回答思考。
植物纤维化学复习总结

植物纤维化学总结第一章1、纤维素(Cellulose) 半纤维素(Hemicellulose)木素(Lignin)针叶材(needle leaved wood或soft wood)阔叶材(leaf wood 或hard wood)草类(straw)2、α—纤维素:用17.5%NaOH或(24%KOH)溶液在20℃下处理综纤维素或漂白化学浆45min,将其中的非纤维素碳水化合物大部分溶出,留下的纤维素及抗碱的非纤维素碳水化合物,分别称为综纤维素的α-纤维素或化学浆的α-纤维素。
英文翻译:The holo-cellulose or bleached chemical pulp is treated with 17.5% sodium hydroxide solution or 24% potassium hydroxide solution at 20 centigrade for 45 minitues; most of the hemicellulose is released and the complex composed of residual cellulose and anti-alkali hemicellulose is called α-cellulose of holocellulose or α-cellulose of chemical pulp.(重点)3、有机溶剂抽出物及其对制浆造纸的影响。
针叶材的抽出物:针叶木中,松木和柏木的有机溶剂抽出物的含量是比较高的(尤其在心材中),其主要成分为松香酸(Rosin Acids)、萜烯类化合物、脂肪酸(Fatty Acids)及不皂化物。
针叶木有机溶剂抽出物主要存在于树脂道和射线薄壁细胞中,心材含量比边材含量高。
阔叶木的抽出物:主要含游离的已酯化的脂肪酸、中性物、多酚类化合物,不含或只含少量松香酸。
主要存在于木射线和木薄壁细胞中。
植物化学保护思考题(2022)(答案)

植物化学保护思考题(2022)(答案)第一章植物化学保护基本概念一、名词解释1、毒理学(to某icology):一门研究化学物对生物体的毒性和毒性作用机制的科学2、毒物(to某icant):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即能够对机体产生损害作用或使机体出现异常反应的外源化学物。
3、毒性(to某icity):外源化学物与机体接触或进入体内的敏感部位后,引起损害作用的相对能力4、选择毒性(electiveto某icity):指一种外源化学物只对某一种生物有损害作用,而对其他生物无害;或一种外源化学物只对生物体内某一组织器官有毒性,而对其他组织器官无毒性。
5、靶生物和靶器官:毒物作用后受到损害的生物称为靶生物;毒物作用后受到损害的组织器官称为靶器官。
6、毒性作用(to某icaction):学毒物本身或代谢产物在靶组织或靶器官达到一定数量并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后引起的动物机体不良或有害生物学效应,又称毒作用或毒效应。
7、一般毒性:化学物在一定剂量范围内经过一定接触时间,按照一定的接触方式均可能产生的某些毒性作用。
又称基础毒性作用。
8、特殊毒性:指接触化学物后引起的不同于一般毒性作用规律的或出现特殊病理改变的毒性作用。
10、毒力(to某icity)化学药剂对防治对象直接作用的性质和程度。
一般是在相对严格控制条件下,用精密测试方法,及采取标准化饲养的试虫或菌种及杂草而给予各种药剂的一个量度,作为评价和比较标准。
11、药效(effectiveneofpeticide):也称防治效果,指药剂本身和多种因素(如田间自然环境、害物的生物学特性、农药剂型特点、施药技术和方法等)综合作用的结果。
药效多是在田间条件下或接近田间的条件下紧密结合生产实际进行测定。
12、药效期:农药使用后,对防治对象所维持的有效期间,亦即滞留于施药场所的药物能保持有效防治害物的持续时间,称为药效期。
13、安全间隔期:在作物生长期间,最后一次使用农药到农作物可以安全收获之间的相隔日期。
第一章思考题

第一章思考题1、天然纤维中,属于纤维素纤维主要有棉和麻二种,它们的分子结构相同否同,超分子结构模型相同,结晶度不同,形态结构不同。
2、天然纤维中,属于蛋白质纤维主要有羊毛和蚕丝二种,他们分子结构共同之处在于主肽链,不同之处在于侧基-R ,组成元素主要差异在于硫元素。
3、纤维发生异向溶胀是指水中,纤维横向直径增大率比纵向长度增加率大得多,推测其产生原因是纤维分子沿纤维纵向排列,纤维横向主要是分子间堆砌, 水破坏分子间力,使距离拉开。
4、纤维的化学性能主要由分子结构决定,但受超分子结构和形态结构二方面结构因素影响。
棉、麻、粘胶们吸收染料的速率不一样,是因为超分子结构和形态结构不一样。
5、纤维素纤维耐酸性与其耐碱性比差,遇还原剂稳定,遇氧化剂会分子被氧化而强力损伤。
6、蛋白质纤维等电点是指在溶液中纤维所带净电荷值为0时溶液的pH值,在pH =2溶液中,羊毛带正电荷,在pH =10溶液中,羊毛带负电荷, 羊毛二硫键虽是共价键,但是属于稳定构型的副键。
7、蛋白质纤维耐酸性比耐碱性好,还原剂对羊毛会因二硫键还原而起损伤作用,对桑蚕丝影响不大。
8、羊毛湿热条件下具有可塑性是因为羊毛分子副键断开,并且能重建。
9、丝胶蛋白质分子的亲水基团含量比在丝素分子含量大,比较其超分子结构,丝胶无定形区比例比丝素大。
10、涤纶吸湿性差,是因为分子极性小,耐碱性差,是因为分子中酯键在碱作用下易水解,难染色,是因为分子极性小并且结构紧密。
11、锦纶6分子结构是H-[HN(CH2)5CO]-n OH ,锦纶66的分子结构是H—HN(CH2)6NHCO(CH2)4CO—n OH 。
吸湿性比较好,耐酸性较差一些,染色性较好。
12、腈纶分子链的规整性比涤、锦纶差,腈纶中第二单体共聚是为改善超分子结构,腈纶中第三单体共聚是为改善染色性,腈纶易产生热收缩是因为纤维分子之间结合力不强, 只有准晶结构。
13、调查腈纶膨体纱、高收缩纤维制作原理?用取向度不同的腈纶纤维纺纱、热处理,因收缩率不同而形成。
植物生理生化作业题参考答案.doc

植物生理生化作业题参考答案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植物生理生化网上作业题
参考答案
第一章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蛋白质一级结构:多肽链中氨基酸种类和排列顺序。
2.简单蛋白:水解时只有氨基酸的蛋白质。
3.结合蛋白:水解时不仅产生氨基酸还产生其他化合
物,即结合蛋白质蛋白质和非蛋白质部分组成,非蛋白质部
分成为附因子。
4.盐析: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大量中性盐使蛋白质沉淀
析出的现象。
5.天然蛋白质受到某些物理或化学因素影响,使其分
子内部原有的空间结构发生变化时,生物理化性质改变,生
物活性丧失,但并未导致蛋白质一级结构的变化,该过程称
为蛋白质变性。
二、填空题 1 .零负正
2.两条或两条以上三级 3 .α - 螺旋、β- 折叠、β- 转角4 .碱基磷酸戊糖 5 .超螺旋
三、单项选择题
3. B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 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
1 / 3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如何将造纸纤维原料进行分类?
木材纤维原料: 1 针叶材,叶子多呈针状,材质比较松软,如马尾松、落叶松、云杉、冷杉、火炬松等。
2 阔叶材,叶子多呈宽阔状,材质较坚硬,如杨木、桉木、桦木、相思木等。
非木材纤维原料:1 禾本科纤维原料。
稻草、麦草、芦苇、荻、甘蔗渣、高梁杆、玉米秆、麻杆、竹子等。
2 韧皮纤维原料。
树皮类:棉秆皮、桑皮、构皮、檀皮、雁皮。
麻类:红麻、亚麻、黄麻、青麻、大麻。
3 籽毛纤维原料棉花、棉短绒、棉质破布4 叶部纤维原料。
香蕉叶、龙舌兰麻、龙须草等
半木材纤维原料:棉秆,其化学成分、形态结构及物理性质与软阔叶材相近
2.植物纤维原料的主要成分和次要成分是什么?
主要: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
次要:有机物(有机溶剂抽出物),无机物
3.什么是综纤维素,a-纤维素,B-纤维素,r-纤维素和工业半纤维素?
综纤维素:又称总纤维素,指造纸植物纤维原料除去抽出物和木素后所留下的部分(即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总称)a-纤维素:用17.5%NaOH或(24%KOH)溶液在20℃下处理综纤维素或漂白化学浆45min,将其中的非纤维素碳水化合物大部分溶出,留下的纤维素及抗碱的非纤维素碳水化合物,分别称为综纤维素的α-纤维素或化学浆的α-纤维素。
B-纤维素:漂白化学浆经上述处理后所得到的溶解部分,用醋酸中和后沉淀出来的部分r-纤维素:不沉淀的部分工业半纤维素:r-纤维素和B-纤维素之和。
4.木素的基本结构单元是什么?在针叶材、阔叶材以及禾本科植物细胞壁中,木素的含量和结构单元种类有何差异?
木素是由苯基丙烷结构单元通过醚键和碳-碳键连接构成的具有三度空间结构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根据—OCH3数量的差别,大致有三种类型,即:愈创木基丙烷、紫丁香基本丙烷和对羟基丙烷。
针叶木木素:14%--16%主要是愈疮木基丙烷结构单元阔叶材木素:19%—23%主要是紫丁香基丙烷和愈疮木基丙烷结构单元禾本科木素:14%—15%主要是紫丁香基丙烷和愈疮木基丙烷结构单元还有对羟基丙烷
5.植物纤维细胞壁的结构有何特点?
由胞间层,初生壁,次生壁三部分构成。
6.写出植物纤维的定义。
植物纤维是广泛分布在种子植物中的一种厚壁组织。
它的细胞细长,两端尖锐,具有较厚的次生壁,壁上常有单纹孔,成熟时一般没有活的原生质体。
植物纤维在植物体中主要起机械支持作用。
7.试述死亡细胞壁的构造。
胞间层M 、初生壁P 、次生壁S :外层S1 中层S2内层S3
8.叙述木材的粗视结构。
1.木材解剖的三个切面:径切面,纵切面,弦切面
2.树心
3.树皮
4.形成层
5.木质部
6.年轮、生长轮
7.春材、秋材
8.边材、心材
9.环孔材、散孔材
9纹孔是怎样形成的?有何生理功能?有哪几种类型?
次生壁形成时,有的初生纹孔场所在的位置不形成次生壁,在细胞壁上,只有中层和初生壁隔开,而无次生壁的较薄区域称为纹孔。
生理功能:1、在植物生长过程传输水分,营养,光合作用产物。
2、蒸煮液通过纹孔渗透到细胞内部使其与木素进行反应,利于药液渗透,使原料得到均匀蒸煮。
种类:单纹孔和具缘纹孔。
针叶木纤维细胞都是具缘纹孔。
阔叶木都是单纹孔,只有少量是具缘纹孔
10.如何将木材植物细胞进行分类?
纤维细胞、导管细胞、木射线、木薄壁组织等细胞。
11.叙述针叶材的生物结构,并指出其含有集中细胞及其含量?
针叶材中的细胞最主要是管胞,并有少量的木射线,一般不含导管
(1)管胞:针叶木的最主要细胞,形似纺锤状;占针叶木细胞总数的90%-95%,具有输导水分和支撑树木的双重作用。
(2)木薄壁组织:针叶材中的射线细胞,含量少,壁薄腔大,长度小,胞腔内含树脂;在木质部称为木射线,在韧皮部称为韧皮射线;一般为单列,且无异型射线,通过纹孔与其他细胞相通,是细胞间横向流通的通道,具有储存营养的作用(3)树脂道:是部分针叶木独有的特征,是由若干个分泌细胞所围成形的一种胞间道。
它不是一个细胞也不是组织而是细胞间隙,中间充满树脂,故称为树脂道。
分为轴向树脂道和径向树脂道,两者互相沟通,形成树脂道网。
12.叙述阔叶材的生物结构,并指出其含有集中细胞及其含量?
(1) 木纤维:阔叶木的纤维细胞,是阔叶木的主要细胞和支持组织。
大部分阔叶材的纤维细胞含量为60~80%。
纤维细胞含量明显低于针叶木纤维细胞含量,造纸价值不如针叶木。
(2)管胞:阔叶材中的管胞短而少,形态与针叶木中的管胞相似。
(3)导管:由一串具穿孔的管状细胞所构成,是阔叶木中的水分输导组织。
约占阔叶材总体积的20%;可分为五种类型:环纹导管、螺旋状导管、梯形导管、网纹导管、纹孔导管;导管的大小和分布影响制浆过程中药液的浸透。
(4)薄壁细胞:轴向薄壁组织:纺锤状薄壁组织细胞、木薄壁组织束;含量分布变化较大:从小于1%至24%不等(5)木射线细胞:分只有径向排列的同型木射线细胞;既有直立的又有横卧的异型木射线细胞
13.叙述草类原料的生物结构,并指出其含有集中细胞及其含量?
①纤维细胞是禾本科植物纤维原料的最主要细胞,禾秆的支持组织。
两端尖削,腔小。
纤维含量低,40~70%②薄壁细胞,壁薄腔大,形状多样,长度较短,含量高达46%。
又称为基本组织③表皮细胞长细胞和短细胞④导管和筛管,导管细胞含量高,直径大⑤石细胞,细胞壁极度增厚,细胞腔极小,常木质化、栓质化或角质化。
主要存在于竹子中。
14从细胞形态的角度分析,哪种植物纤维原料为造纸的优质原料?
棉花纤维以及棉短绒中,纤维素以外的杂质含量最低,因而具有制浆、漂白工艺最简单,造纸价值最高等特点。
针叶材、阔叶材和禾本科三类原料相比,针叶材的木素含量最高,阔叶材次之,禾本科原料(除竹子外)木素含量最低。
禾本科原料较易蒸煮、漂白,生产工艺条件需温和些;针叶材原料较难蒸煮、漂白,工艺条件需强烈些;阔叶材原料制浆、漂白难易程度则介于两者之间。
三类原料的半纤维素含量(及组成)明显不同,半纤维素含量高的原料,碱法浆得率高,纸浆易吸水润涨,成纸具有紧度高、透明度高等特点。
木材原料
的有机溶剂抽出物含量高,既赋予原料特有的颜色、特殊用途及经济价值;也将对制浆生产及工艺操作,废液回收,纸浆漂白剂白度稳定性方面造成影响。
并且,阔叶材原料所造成问题会更突出一些。
禾本科原料的灰分含量明显比木材原料的高;且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对草浆洗涤、漂白液回收等方面造成影响。
碱法制浆时,增加碱回收的“硅干扰”;酸法制浆时,会引起纸的纸病。
韧皮纤维原料中果胶质含量较高,由于果胶质与金属离子的特殊关系,韧皮纤维原料中的灰分含量也较高。
15解释下列名词概念并写出其数学表达式及意义:长宽比、壁腔比、纤维数量平均长、纤维质量平均长、纤维长度分布频率。
长宽比:纤维长度与纤维宽度的比值
壁腔比:细胞壁厚度与细胞腔直径的比值。
纤维数量平均长:纤维长度综合除以所测纤维总根数所得等到的算术平均值
纤维质量平均长:各长度级分的平均纤维长度与相应级分质量乘积的总和,被所测纤维质量之和除以
纤维长度分布频率:
16纤维形态学指标与纸张性能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纤维形态是指纤维的长度、宽度、长宽比、壁厚、壁腔比和纤维的粗度等。
长宽比大的纤维,成纸时单位面积中纤维之间相互交织的次数多,纤维分布细密,成纸强度高
纤维的壁腔比小,即纤维的柔软性好,成纸时纤维的接触面积增加,故结合力强,成纸的强度高;反之,壁腔比大的纤维则僵硬,成纸时纤维的接触面积减少,结合力小,成纸的强度差。
粗度大(>30dg)的纤维原料,成纸松厚度高,但裂断长、耐破度、撕裂度、耐折度等强度指标较低,纸页粗糙,平滑度也较低。
反之,粗度小(<10dg)的纤维成纸细腻,平滑度好。
17简述木材纤维细胞的超结构。
包括木材纤维细胞壁的超结构,非木材纤维细胞壁的超结构,其他细胞的超结构
18叙述草类原料纤维细胞的超结构与针叶材管胞超结构的异同。
相同点:细胞次生壁都具有多层结构
不同点:小部分纤维的次生壁结构不符合S1 S2 S3 模式,维系纤维的取向不同,禾本科植物中P层 S1层的厚度占细胞壁的厚度比例远远大于木材纤维中相应层次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