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一思考题答案
2018年电大西方社会学形考作业1-4参考答案资料全【完整版】 (5)

作业一思考题请比较分析以迪尔凯姆为代表的实证主义社会学和以韦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社会学在思想来源、研究对象、方法原则等方面有何区别与联系?(形成书面作业,字数不少于400字)作业二阶段性测验(第1至10章)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10小题,共20分。
每小题备选答案中有一项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1.自1838年(D )提出社会学概念至今,仅仅170多年的历史,社会学获得了迅速发展。
A.韦伯B.斯宾塞C.迪尔凯姆D.孔德2.孔德将(B)作为社会学的两大研究主题。
A.公平与正义B.秩序与进步C.效率与公平D.个人与社会3.斯宾塞认为,根据社会管理调控方式进行划分,社会进化类型是:(D )→工业社会。
A.游牧社会B.农业社会C.封建社会D.军事社会4.迪尔凯姆提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C )。
A.社会现象B.社会规律C.社会事实D.社会组织5.齐美尔提出要建立关于社会形式的社会(B )。
A.物理学B.几何学C.心理学D.动力学6.韦伯认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D)。
A.社会事实B.社会形式C.社会规律D.社会行动7.帕累托指出,大量的社会行为或社会事件都是(A )的。
A.非逻辑B.合逻辑C.合理性D.合规律性8.帕森斯认为,动机取向的社会行动是行动者以(D )为争取目标的主观要求。
A.价值理想B.社会进步C.道德要求D.直接利益9.默顿认为,某种最初有益于社会行动或社会结构的功能,在后来演化过程中变成了有害于这种社会行动或社会结构的功能,这种功能称之为(B )。
A.隐功能B.功能失调C.反功能D.显功能10.米德提出有意义的意识过程都是在人际沟通或社会交往中展开的,它的最简单、最基本的形式是( C)。
A.情感沟通B.语言交流C.姿势对话D.意义表达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孔德认为社会发展先后经历了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实证阶段三个不同的阶段。
2.齐美尔根据服从于多数人、服从于组织、服从于思想原则这三个标准对统治与服从的关系进行了划分。
计算机绘图作业及答案

计算机绘图作业及答案计算机绘图作业答案第一章总论作业一:思考题及答案(选做):1.计算机绘图系统由几部分组成,它们分别包括那些基本内容?答:计算机绘图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
硬件包括主机、大容量外存贮器、图形输入和图形输出设备,其中图形显示器、打印机、绘图机和键盘为微机绘图所需外部设备的基本配置。
软件包括系统软件(如:Windows系统)、支撑软件、应用软件(如:AutoCAD)。
2.利用AutoCAD绘图的优势有那些?答:效率高、精度高、易修改、出图质量好。
第二章 AutoCAD二维绘图基础作业一:一.基础知识填空题及答案(必做)1.AutoCAD 2004的整个绘图与编辑过程都是用一系列命令完成的,这些命令一般都是通过(下拉菜单)、 (屏幕菜单)、 (工具栏)、 (命令行输入)等方式执行的。
2.AutoCAD2004的菜单栏可分为(标准菜单)和(右键快捷菜单)两大类。
3.将鼠标放置在工具栏边界上,按住鼠标左键不放,可以将该工具栏拖放到屏幕上的任意位置。
工具栏位于屏幕中间区域时,称为(浮动工具栏),工具栏位于屏幕边界时会自动调整其形状成初始大小,此时称为(固定工具栏)。
4. 缺省设置下的绘图区窗口没有任何边界,是一个无限大的区域,这个缺省设置下的绘图区窗口叫做AutoCAD2004的(模型空间Model)。
5. 在绘图区的下部有3个小标签Model、Layoutl、Layout2,它们分别用于在(模型空间)和(图纸空间)之间进行切换。
6. 绘图界限就是标明用户的工作区域和图纸的边界,以防止用户绘制的图形超出该边界,绘图界限的设置一般有(单击菜单栏[格式]/[图形界限]命令)和(在命令行中输入[1imits]命令)两种方式。
7. 在使用AutoCAD 2004绘图时,通常用坐标来精确定位点的位置,默认的坐标系是(世界坐标系(WCS)),但在绘图过程中,经常要修改坐标系的原点和方向,AutoCAD 2004为我们提供了可变的(用户坐标系(UCS))以方便用户绘图。
《组织行为学》作业答案

《组织行为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组织行为学作业1ﻫ一、案例分析(50分)王安电脑公司ﻫ思考题:1、根据西方人性假设理论,王安的人性观属于哪一种?ﻫ2、如果用M=E*V来表示王安激励员工的过程,那么请你指出这个模型中什么是目标、变量和关系。
ﻫ答:(1)从案例我们可以看出王安目光远大,办事果断,懂得人才开发的重要,充分重视人的作用。
对于人的使用,自始至终充满尊重、理解和信赖。
王安认为,公司是人组成的,能不能把每个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出来,将关系到公司的成败。
平日里,王安从不插手一个具体项目的日常管理工作,只是在他认为非要他管不可的时候,他才露面。
而且公司内部每一个员工的意见他都爱听。
公司很少解雇员工,他以最大努力发挥公司里每一个人的积极性。
根据西方人性假设理论,王安的人性观属于“自我实现人性的假设”。
此假设认为:第一、工作可以成为满意的源泉;第二、人们在实现他们所承诺的目标任务时,会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第三、对目标、任务的承诺取决于实现这些目标、任务后能得到的报偿的大小;第四、在适当条件下,一般的人不但懂得接受,而且懂得去寻求负有职责的工作;第五、在解决组织问题时,大多数人具有运用相对而言的高度想象力、机智和创造性的能力。
(2)如果用M=E*V来表示王安激励员工的过程,那么这个模型中目标是自我实现、变量是王安和员工,关系是尊重、理解和信赖。
激发力量=效价×期望值(M=V.E)M代表激发力量的高低,是指动机的强度,即调动一个人积极性,激发其内在潜力的强度。
它表明人们为达到设置的目标而努力的程度。
V代表效价,是指目标对于满足个人需要的价值,即一个人对某一结果偏爱的强度。
(—1≤V≤1)。
E代表期望值,是指采取某种行为可能导致的绩效和满足需要的概率。
即采取某种行为对实现目标可能性的大小。
(0≤E≤1)。
二、案例分析(50分)研究所里来了个老费ﻫ思考题:1、请用个性理论分析老费、老鲍和季老的个性特征。
15级:各章习题(作业题与思考题)——参考答案

合的尺寸公差带图和配合公差带图。
题 基本 尺寸 φ50 φ25 φ80 ES +0.039 -0.027 +0.005 孔 EI 0 -0.048 -0.041 Th 0.039 0.021 0.046 es -0.025 0 0 轴 Ei -0.064 -0.013 -0.030 TS 0.039 0.013 0.030 1.4 表 Xmax 或 Ymin +0.103 -0.014 +0.035 Xmin 或 Ymax +0.025 -0.048 -0.041 Xav 或 Yav +0.064 -0.031 -0.003 单位:mm 配合 种类 间隙 过盈 过渡
孔、轴的公差带图。
题 1.3 表 单位 : mm
尺寸标注 孔φ12 0.032
0.072 轴φ60 0.053 0.041 孔φ30 0.062 0.050
公称尺寸 φ12 φ60 φ30 φ50
极限尺寸 最大 12.050 60.072 29.959 50.005 最小 12.032 60.053 29.938 49.966
2 2 1 1 1 60 + 40 + 40 66.33 (µm) 2 2 2 2 2 2
2
2
2
(2)方案二: a2 L2 (d1 d 2 ) / 2
lim a
2
a2 a2 a2 2 2 2 + + lim L 2 lim d1 lim d 2 L2 d1 d 2
+ 0 - φ25 H7 +0.021 0 m6 +0.021 +0.008 X + 0 - Y +13
电大《社交礼仪》形考作业1参考答案

电大《社交礼仪》形考作业1参考答案一、思考题:1、社交礼仪的作用是什么?P3、P62、提高社交修养的途径有哪些?P6-73、礼仪与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如何?P54、礼仪与审美文化艺术修养如何?P35、请对比说明中西方礼仪的特点。
P7-96、请简述国际礼仪通则包括哪些内容。
P10-117、为什么称礼仪为人际关系的“通行证”?礼仪是个体与群体的协调器:每个人都是社会舞台上的演员,既要演好自己的戏,又要善于与其他角色协调配合。
人们在交往过程中,需要以礼仪这种交际手段来不断调节,按一定的规范协调人际关系。
人,既是个体的人,也是社会的人。
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这是人类的显著特点,是礼仪调节人际关系的出发点公共关系的发展,靠个体彼此之间的协调,也靠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协调。
这样才能使你、我、他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社交整体,从而在各自的位置上推动社会前进。
交际礼仪能使陌生人相识乃至于相知。
能使相识相知的人更进一步地加深情谊。
人在社会中生活,需求是多种多样的,既有包括物质在内的基本需求,也有包括精神在内的内层次需求。
而要满足人们的这些需求,作为桥梁和协调器的交际礼仪就起到了显著的作用。
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特别注意交际礼仪的运用,并通过它来促进本人或本组织的发展,树立良好的形象。
8、请简述礼仪的本质特征。
人文性、社会性、道德性(参考教材p3-5)9、现代礼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P10-1110头发修饰与漫画的基本要求?P1711、表情神态主题表现在哪三方面?如何把握?P40-4312、周总理在南开学校读书时,在大立镜旁糊了一面“纸墙”,什么写着什么“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13、服饰要如何突出谐和美?沟通功能、协调功能、维护功能、教育功能P3014、请谈一谈时代对大学生的仪容、仪表、仪态的要求。
沟通功能、协调功能、维护功能、教育功能沟通功能、协调功能、维护功能、教育功能沟通功能、协调功能、维护功能、教育功能P35-3615、请说明穿着西装的礼仪要求。
(完整word版)大气环境化学思考题答案

环境化学作业(一)1.请论述国内外大气环境化学的发展动向?答:大气环境化学的研究包括大气污染化学过程的研究、全球大气环境中化学变化的研究以及大气污染的化学模式研究等,其中,臭氧、气溶胶和温室气体由于涉及全球环境问题,是研究的主要对象。
大气环境化学发展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一些相关概念也随之更新。
国际:研究辐射活性气体的发生、转化与归趋,对地球的起源、演变和持续发展有重要作用。
已发现生物源辐射活性气体的源强超过化石燃料燃烧的源强,其生成和消失的生化过程和光化学过程值得深入研究。
例如,与光合作用有关的气体释放过程、与维管束传输有关的释放过程、与土壤微生物有关的释放过程以及与根系分泌物和化感物质有关的释放过程等。
平流层和对流层化学一直是大气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如何利用化学手段进行CO2控制已有研究。
臭氧空洞的形成及其原因以及如何保护臭氧层的问题,已是当今全球性环境问题的热点。
非均相大气化学反应得到了很大重视,如Solomon、Turco等人指出仅依据气相反应还不能很好解释臭氧空洞的形成,必须研究大气中冰晶气溶胶上的非均相反应,研究在平流层和对流层中气溶胶表面吸附特性与催化作用,了解这些非均相表面的化学过程,将有助于进一步了解臭氧空洞形成的根源。
为保护臭氧层,减缓大气臭氧耗损,研究超细颗粒物的低温反应储库化合物与活性种的低温催化失活反应特性,寻找调控臭氧的最佳条件等方面的研究极为活跃。
国内:近年来中国大气污染化学的研究,大体可归纳为:大气颗粒物的表征和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两方面。
在对大气颗粒物的表征研究中,已经对大气颗粒物的物理化学特性、化学组成与存在状态及大气颗粒物来源识别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为大气气溶胶(颗粒物)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认识和解决大气污染问题有一定的导向性作用。
此外,在掌握中国大气污染特点的基础上,有关围绕燃煤产生的污染物在大气环境中迁移与转化规律及其影响的研究,已成为大气环保科研工作的主要内容。
最新--西方社会学形考作业1-4参考答案资料【完整版】 精品推荐

作业一思考题请比较分析以迪尔凯姆为代表的实证主义社会学和以韦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社会学在思想来源、研究对象、方法原则等方面有何区别与联系?(形成书面作业,字数不少于400字)作业二阶段性测验(第1至10章)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10小题,共20分。
每小题备选答案中有一项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1.自1838年(D )提出社会学概念至今,仅仅170多年的历史,社会学获得了迅速发展。
A.韦伯B.斯宾塞C.迪尔凯姆D.孔德2.孔德将(B)作为社会学的两大研究主题。
A.公平与正义B.秩序与进步C.效率与公平D.个人与社会3.斯宾塞认为,根据社会管理调控方式进行划分,社会进化类型是:(D )→工业社会。
A.游牧社会B.农业社会C.封建社会D.军事社会4.迪尔凯姆提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C )。
A.社会现象B.社会规律C.社会事实D.社会组织5.齐美尔提出要建立关于社会形式的社会(B )。
A.物理学B.几何学C.心理学D.动力学6.韦伯认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D)。
A.社会事实B.社会形式C.社会规律D.社会行动7.帕累托指出,大量的社会行为或社会事件都是(A )的。
A.非逻辑B.合逻辑C.合理性D.合规律性8.帕森斯认为,动机取向的社会行动是行动者以(D )为争取目标的主观要求。
A.价值理想B.社会进步C.道德要求D.直接利益9.默顿认为,某种最初有益于社会行动或社会结构的功能,在后来演化过程中变成了有害于这种社会行动或社会结构的功能,这种功能称之为(B )。
A.隐功能B.功能失调C.反功能D.显功能10.米德提出有意义的意识过程都是在人际沟通或社会交往中展开的,它的最简单、最基本的形式是( C)。
A.情感沟通B.语言交流C.姿势对话D.意义表达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孔德认为社会发展先后经历了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实证阶段三个不同的阶段。
2.齐美尔根据服从于多数人、服从于组织、服从于思想原则这三个标准对统治与服从的关系进行了划分。
(完整word版)自动化制造系统作业与思考题答案

思考题与作业题11什么是AMS?定义1:是由一定范围的被加工对象、一定的制造柔性和一定自动化水平的各种设备和高素质的人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定义2:在较少的人工直接或间接干预下,将原材料加工成零件或将零件组装成产品,在加工过程中实现管理过程和工艺过程自动化。
2试述AMS的意义?提高生产率、缩短生产周期、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降低劳动强度、有利于产品更新、提高劳动者素质、劳动相关技术的发展、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
3试述AMS的功能组成和物理组成物理组成:1具有一定技术水平和决策能力的人2一定范围的被加工对象3信息流及其控制系统4能量流及其控制系统5物料流及物料处理系统功能组成:毛坯制备、热处理过程、储运过程、机械加工、装配过程、辅助过程、质量控制、系统控制。
4试述AMS中采用成组技术的作用1、利用零件之间的相似性分类归族,从而扩大了生产批量,可以以少品种、大批量生产的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实现多品种、中小批量的自动化生产。
2.在产品设计领域,提高了产品的继承性和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成度,大大减少了不必要的多样化和重复性劳动,缩短了产品的设计研制周期。
3.在工艺准备领域,由于成组可调工艺装备的应用,大大减少了专用工艺装备的数量,相应地减少生产准备时间和费用,也减少了由于工件类型改变而引起的重新调整时间,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也缩短了生产周期。
5制造自动化可分为哪几个层次?1工序自动化。
2工艺过程自动化。
3制造过程的自动化思考题与作业题21试述AMS的实施流程1市场/客观需求2组建班子/队伍3需求分析4可行性论证5初步设计6详细设计7系统仿真8系统建造2试述AMS的设计特点和设计原则设计特点:定量计算与定性分析相结合、规划与仿真相结合、数学推导与专家意见相结合。
设计原则:机电互补原则、功能优化原则、自动化原则、效益最大化原则、开放性原则3试述AMS的调试类别、调试等级、调试内容、调试指标。
调试类别:系统调试调试等级:单机,主系统,系统调试内容:启动、空运段、试切屑性能调试调试指标:4AMS的评价目的是什么?全面的完整的评价一个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业一思考题请比较分析以迪尔凯姆为代表的实证主义社会学和以韦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社会学在思想来源、研究对象、方法原则等方面有何区别与联系?(形成书面作业,字数不少于400字)作业二阶段性测验(第1至10章)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10小题,共20分。
每小题备选答案中有一项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1.自1838年(D)提出社会学概念至今,仅仅170多年的历史,社会学获得了迅速发展。
A.韦伯B.斯宾塞C.迪尔凯姆D.孔德2.孔德将(B)作为社会学的两大研究主题。
A.公平与正义B.秩序与进步C.效率与公平D.个人与社会3.斯宾塞认为,根据社会管理调控方式进行划分,社会进化类型是:(D)→工业社会。
A.游牧社会B.农业社会C.封建社会D.军事社会4.迪尔凯姆提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ABD)。
A.社会现象B.社会规律C.社会事实D.社会组织5.齐美尔提出要建立关于社会形式的社会(B)。
A.物理学B.几何学C.心理学D.动力学6.韦伯认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D)。
A.社会事实B.社会形式C.社会规律D.社会行动7.帕累托指出,大量的社会行为或社会事件都是(A)的。
A.非逻辑B.合逻辑C.合理性D.合规律性8.帕森斯认为,动机取向的社会行动是行动者以(D)为争取目标的主观要求。
A.价值理想B.社会进步C.道德要求D.直接利益9.默顿认为,某种最初有益于社会行动或社会结构的功能,在后来演化过程中变成了有害于这种社会行动或社会结构的功能,这种功能称之为(B)。
A.隐功能B.功能失调C.反功能D.显功能10.米德提出有意义的意识过程都是在人际沟通或社会交往中展开的,它的最简单、最基本的形式是(C)。
A.情感沟通B.语言交流C.姿势对话D.意义表达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孔德认为社会发展先后经历了_神学阶段_、_形而上学_、_实证阶段_三个不同的阶段。
2.齐美尔根据_服从于多数人_、_服从于组织_、_服从于思想_这三个标准对统治与服从的关系进行了划分。
3.迪尔凯姆论述了_利己性自杀_、_利他性自杀_、_失范性自杀_等三种自杀类型。
4.韦伯指出,理解社会行动的基本形式是_投入_、_体验_和_设身处地_。
5.米德指出,游戏阶段是嬉戏阶段的发展,它的基本特点是_复杂性_、_组织性_、_规则性_和预期性。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4小题,共20分)1.实证阶段(孔德):是超越了神学和形而上学虚幻性和绝对性阶段,是以实证科学为知识基础,直接面经验事实的阶段。
2.社会比率(迪尔凯姆):社会比率是由个人行为或个别事实相互联系而构成的统计比例或计量关系,如出生率、死亡率、失业率等。
3.有机团结(迪尔凯姆):有机团结是在现代工业社会中形成的社会团结,它以社会高度分化、社会成员充分分工为基础。
在有机团结中,维系社会成员的纽带是因为社会分工和社会专业化而造成的他们不可超越的相互依赖关系。
4.社会唯名论:韦伯的立场被称为“社会唯名论”,其实质是认为那些诸如阶层、阶级、组织和社会比率等概念并不是实际存在,而是表达人们思想观念的名词,真正实在的是受主观意愿支配而真实行动着的人。
四、简答题(每题10分,2道题,共20分)1.帕森斯A—G—I—L框架中的适应、目标达到、整合与维模(即潜在的模式维持)的具体含义是什么?答:适应(A):指确保从环境中获取足够的资源,然后在整个系统中进行分配。
行为有机体执行;目的达到(G):系统具有一定的目标取向,因此系统必须能够调动资源以实现系统的多个目标,并且定出优先次序。
人格系统,整合与维模式(1):指合作和保持系统单位之间的相互关系。
社会系统,模式维持(L):围绕着两个相关问题:模式维持和紧张的处理。
模式维持指怎样确保社会系统的行动者显示合适的个性(动机、需求、角色扮演技巧等)等问题。
紧张的处理则指应付于社会系统中的行动者的内部紧张。
2.韦伯将社会行动划分为哪四种理想类型,其划分的依据及每一种社会行动的特点是什么?答;韦伯将社会行动划分为:(1)情感类型:其特点是人们开展社会行动时,把喜、怒、哀、乐等情感和情绪作为自己行动的主要依据。
(2)价值理性类型:其特点是目的是给定的,行动者不能根据自己的利益需求主动地衡量和挑选何种行动目标。
(3)传统类型:其特点是既不算功利,也不追求功利的理想,它所坚持的是习惯的继续和历史的沿袭。
五、论述题(25分)1.默顿是如何批判宏观结构功能主义的?答:首先默顿批判了“社会功能的统一性”原则。
默顿认为,社会现实并不像宏观结构功能主义所认为的那样,相反,具有相同特点的社会群体或社会结构,往往不具有相同的社会功能,甚至还会表现正好相反的功能。
其次,默顿批判了“普遍的功能主义”。
在默顿看来,并非像宏观功能主义分析的那样,所有的具有一定的标准性的社会结构和文化形式都仅有积极功能,而是同时也存在消极的“反功能”。
再次,。
默顿还批判了社会功能不可缺少性原则。
作业三课堂讨论请讨论布迪厄所论述的社会资本有哪些特点?举例说明社会资本的开发和积累对于个人、组织和国家的发展有哪些好处?又会产生哪些问题?(每位同学于课堂讨论之后,提交一份发言总结,字数不少于400字)作业四阶段性测验(第11至20章)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10小题,共20分。
每小题备选答案中有一项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1.霍曼斯认为,(D)指人们在社会交换行为中为获得某种利益,或为实现某种目的而预先做出的支付。
A.帮助B.关爱C.友谊D.成本2.布劳指出,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中获得权力,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向别人(B)。
A.显示能力B.提供帮助C.开展竞争D.学习优点3.柯林斯展开冲突理论从微观迈向宏观研究所使用的核心观念是(C)。
A.社会矛盾B.阶级冲突C.互动仪式链D.利益关系4.常人方法学超越了(B)的对立。
A.唯物与唯心B.主观与客观C.个人与社会D.传统与现代5.丹尼尔·贝尔认为,知识阶级成为后工业社会的主导力量,一个重要根据是(B)上升到首要地位。
A.生产技术B.理论知识C.发明创造D.文学艺术6.福柯主张,知识考古学要在实证性的话语实践中揭示出具有(C)的规则。
A.普遍性B.规律性C.差别性D.相似性7.布迪厄指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大量行为是由(D)支配的。
A.理性思维B.风俗习惯C.宗教观念D.实践感8.马尔库塞提出,本能革命的目的在于建设无压抑性文明,而无压抑性文明的根本点在于(D)的解放。
A.思想B.人性C.理性D.爱欲9.哈贝马斯认为,目的理性行动中的规范结构展开于主观与客观之间,亦即展开于(B)之间。
A.人与社会B.人与物C.人与群体D.人与人10.吉登斯认为,社会系统中的结构是由人们头脑中的(D)亦即结构观念指导人们的实践行动创造出来的。
A.理论观念B.传统观念C.价值理想D.记忆痕迹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霍曼斯用成本与报酬关系来解释社会交换权力形成的两个原则是_利益最小原则_和_稀有资源原则_。
2.贝尔认为,_后工业_社会来临的主要标志有:从_产品_经济转变为_服务_经济,人员处于主导地位,上升到首要地位。
3.布迪厄论述了_经济资本_、_文化资本_、_社会资本_这三种资本形态及其相互关系。
4.哈贝马斯认为,实现语言的有效沟通应当满足以下四个条件,即表达的可领会性_陈述的真实性_、_表达的真诚性_、_言说的正当性_。
5.吉登斯认为,传递性经验是通过_知识信息_和_通讯媒体_而形成的间接性经验。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4小题,共20分)1.利益最小原则(霍曼斯):霍曼斯用成本与报酬的关系来解释社会交换权力的形成。
他认为,在社会交换行为中,如果一个人在交换中付出的成本大于对方,而获得的报酬却小于对方,那么他在交换中将获得支配对方和控制交换行为的权力。
霍曼斯称之为“利益最小化原则”。
2.内部报酬(布劳):内部报酬是从社会交换关系本身获得的报酬,内部报酬从内部交换获得;内部交换是带有非功利色彩的情感方面的交换,例如友谊、恋爱就属于内部交换;由内部交换而得到的内部报酬具有非功利的情感性质。
3.场域(布迪厄):场域是以各种社会关系联结起来的社会场合或社会领域,场域中有社会行动者、团体机构、制度和规则等因素存在,场域的本质是这些构成要素之间的社会关系或社会网络。
4.实践意识(吉登斯):实践意识是有能力支配行为的感性意识;是介于无意识和话语意识之间的“只做不说的意识”;实践意识具有日常性和惯例性。
四、简答题(每题10分,2道题,共20分)1.丹尼尔·贝尔论述的中轴原理的方法论意义是什么?答:中轴原理具有突出的问题意识,中轴原理提出了社会学研究的针对性和功效性。
中轴原理不追求稳定不变的普遍性原则,而是在动态变化中不断概括和回答各种新问题。
不同的社会层面中有不同的中心因素或中轴原理,因此,不能用同一中因素作为解释各种社会层面存在、变化和发展根据的机械决定论。
2.福柯是如何论述权利和知识的关系的?答:福柯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论述权力和知识的关系:其一,知识是在权力的制约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没有脱离权力关系的抽象知识;其二,权力离不开知识,不仅权力在特定的知识背景和知识结构中形成,而且知识本身就是权力;其三,权力同知识不可分,只有在权力与知识的联系中才能把握权力的实质与作用。
五、论述题(25分)1.哈贝马斯如何论述目的理性行动和交往行动之间的关系?其实践意义是什么?答:哈贝马斯把社会行动区分为两大类:目的理性行动和交往行动,并指出两类行动具有不同的规范结构。
目的理性行动中的规范结构展开于主观与客观之间,亦即展开于人与物之间,而交往行动中的规范结构则展开于主观之间,亦即展开人与人之间。
目的理性行动把功利目标、手段选择、技术操作、价值测评和决策等策划等因素考虑周全,并使这些因素在目的理性行动中协调一致,这就是目的理性的规范结构。
交往行动的规范结构要求人们在交往中按照真、诚、正、通四条原则行事(或根据交往理性行事),这也就是哈马斯追求的交往行动理性化。
哈马斯观点的实践意义在于,在现实生活中,要把生产活动、科学实验等面对客观事物的行动同面对人的交往活动区分开,不能用对待物的原则或行为方式去对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