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实践背景调查

合集下载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

在当今社会,人们对于社会问题的关注日益增加,而社会实践活动成为了大学生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

本次社会实践调查旨在深入了解当地居民的生活状况、社会问题和需求,为未来的社会工作提供参考和支持。

二、调查内容。

1. 生活状况调查,我们走访了当地居民,了解他们的居住条件、家庭结构、经济状况等情况,以便更好地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

2. 社会问题调查,我们就当地存在的社会问题进行了调查,包括教育资源不足、环境污染、就业压力等方面的问题,以便为未来的社会工作提供重点支持。

3. 社会需求调查,我们了解了当地居民对于社会服务的需求,包括医疗保健、教育支持、就业培训等方面的需求,以便为未来的社会工作提供指导。

三、调查结果。

1. 生活状况,调查发现,当地居民的居住条件普遍较差,家庭结构多为核心家庭,经济状况较为拮据。

2. 社会问题,调查发现,当地教育资源不足,环境污染严重,就业压力较大。

3. 社会需求,调查发现,当地居民对于医疗保健、教育支持、就业培训等方面的需求较为迫切。

四、调查结论。

本次社会实践调查使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状况、社会问题和需求,为未来的社会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支持。

我们将根据调查结果,积极开展社会服务活动,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

五、建议。

1. 加大对教育资源的投入,改善当地教育条件。

2. 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减少环境污染。

3. 开展就业培训项目,帮助当地居民提升就业能力。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调查,我们对于当地社会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为未来的社会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指导。

希望我们的努力能够为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积极的改变。

大学社会实践调查活动(2篇)

大学社会实践调查活动(2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在社会中的角色日益重要。

为了使大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服务社会,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我校决定开展一次大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实地考察、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深入了解社会现状,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活动目的1. 帮助大学生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

2. 提高大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4. 促进大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三、活动时间与地点活动时间:2023年7月1日至2023年7月15日活动地点:XX市各区四、活动内容1. 前期准备- 成立活动筹备小组,负责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实施。

- 确定调查主题,如:城市环境保护、社区服务、企业运营等。

- 设计调查问卷,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内容。

- 联系相关单位,争取支持和协助。

2. 实地考察- 组织学生分组,每组负责一个调查主题。

- 每组学生前往指定地点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实际情况。

- 记录考察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收集相关资料。

3. 访谈与问卷调查- 与相关人士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调查主题的看法和建议。

- 在指定地点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大众意见。

-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初步结论。

4. 总结与反馈- 每组学生撰写调查报告,总结活动成果。

- 组织一次成果展示会,分享各组调查成果。

- 邀请相关专家对调查报告进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

五、活动实施1. 分组与分工- 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5-7人。

- 每组设组长一名,负责统筹协调本组工作。

2. 实地考察- 每组根据调查主题,选择合适的考察地点。

- 考察过程中,注意安全,遵守纪律。

3. 访谈与问卷调查- 每组制定访谈提纲,明确访谈对象和内容。

- 设计问卷调查表,确保问卷内容的全面性和客观性。

4. 数据整理与分析-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使用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 撰写调查报告,总结调查结果。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调研背景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调研背景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调研背景——调研背景引言暑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们在放假期间,利用自己宝贵的时间,走出课堂,走进社会,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与所学知识,以期更好地服务社会,增长才干,锻炼意志,走向成熟。

今年暑期,我们来到贵州省某地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深入调研当地教育、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问题,旨在了解当地社会状况,为其发展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一、调研背景贵州,是我国西南部的一个内陆省,位于亚热带和北回归线之间,地处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自然风光。

然而,由于地理位置、经济状况等各种原因,贵州的发展与沿海地区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在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中,贵州成为我们的调研地点,主要出于以下几方面的考虑:1.贫困地区的特殊性贵州是我国西部地区中的一个贫困地区,经济欠发达,尤其是一些偏远山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相对较低。

因此,我们以此为出发点,希望通过实地调研,了解贫困地区面临的问题,寻求解决之道。

2.教育、医疗、环保等问题的重要性在贫困地区,教育水平相对较低,医疗资源相对匮乏,环境保护意识不够强烈。

这些问题对当地社会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

因此,我们希望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深入了解当地教育、卫生、环保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并对此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3.大学生的社会责任作为大学生,我们深知自己肩负着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是提高自身素质、锤炼意志、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

因此,我们选择贵州作为社会实践的调研地点,意在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当地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调研目的本次调研的主要目的是深入了解贵州地区教育、医疗、环保等方面的实际问题,探究其根源,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具体来说,调研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了解贵州地区教育状况通过实地调研,了解贵州地区教育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包括学校设施、教育资源、教育质量等方面,并对此提出改进建议。

2.探讨医疗卫生方面的问题在贫困地区,医疗资源匮乏是一大难题,我们希望通过调研了解当地医疗卫生的实际情况,包括医疗设施、医疗水平、医疗条件等,提出相应的改善方案。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学习的一部分,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增长见识,锻炼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以调查为主题,旨在了解社会现状,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

二、调查内容。

1. 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对象为城市居民,包括不同年龄段、职业和教育背景的人群。

2. 调查内容,主要调查城市居民对于城市环境、社会治安、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满意度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三、调查结果。

1. 城市环境,大部分受访者对城市环境整体满意,但也有部分人表示对空气质量和垃圾处理不满意。

2. 社会治安,受访者对社会治安普遍感到满意,但也有一些人
担心盗窃和抢劫事件的发生。

3. 教育医疗,大部分受访者对当地的教育医疗资源比较满意,
但也有一些人认为医疗服务不够便利。

四、调查分析。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可以看出城市居民对城市环境和社会
治安比较满意,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满意的地方。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加以改善,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五、调查建议。

1. 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改善空气质量和垃圾处理问题。

2. 加大社会治安管理力度,提高居民的安全感。

3. 完善教育医疗资源,提高服务质量和便利性。

六、总结。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调查,我们深入了解了城市居民的需求和意见,为未来的城市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希望政府和社会各界能够重视这些问题,积极采取措施加以改善,让城市居民能够更加幸福和满意地生活。

大三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大三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与目的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结构、就业环境、教育体系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肩负着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的重任。

为了更好地了解社会现状,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我们大三学生团队于2023年暑假期间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社会实践活动。

本次社会实践旨在:1. 调查了解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如就业、教育、环保等;2. 亲身感受基层工作,增强团队协作能力;3. 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二、调查方法与对象本次社会实践采用实地考察、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进行。

调查对象主要包括:1. 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的市民;2. 高校学生、企业员工、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等;3. 基层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等。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1. 就业现状调查通过对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的市民进行问卷调查,我们发现:(1)就业形势严峻,许多毕业生面临就业难的问题。

主要原因包括:产业结构调整、企业招聘需求减少、毕业生数量增加等。

(2)企业对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具备专业技能,还要求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

(3)毕业生对就业市场的了解不够,缺乏职业规划。

2. 教育现状调查通过对高校学生、企业员工、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等群体的访谈,我们发现:(1)教育体制存在一定程度的弊端,如应试教育、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

(2)教育部门对学生的素质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学生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家庭教育对学生的成长影响较大,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有待改进。

3. 环保现状调查通过对基层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等群体的实地考察,我们发现:(1)环保意识逐渐增强,但仍存在一定程度的环保意识不足。

(2)环保政策法规尚不完善,执行力度有待加强。

(3)环保基础设施有待完善,如垃圾分类、污水处理等。

四、结论与建议1. 结论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我们深刻认识到我国社会现状的复杂性和严峻性。

就业、教育、环保等问题亟待解决。

关于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5篇

关于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5篇

关于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5篇篇1引言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是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的情况,我们进行了一次调查。

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共收集了100份有效问卷和10份访谈记录。

一、调查对象与背景本次调查的对象是大学生,包括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

调查背景是了解他们在暑假社会实践中的情况,包括参与意愿、实践内容、收获与感受等方面。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1. 参与意愿根据调查结果,大部分大学生表示愿意参与暑假社会实践。

其中,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的参与意愿较高,而博士研究生的参与意愿相对较低。

这可能与博士研究生的学业压力和研究需求有关。

2. 实践内容在实践内容方面,大部分大学生选择了与自己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项目。

其中,本科生更倾向于选择与自己兴趣相关的项目,而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则更注重项目的实用性和对学术研究的帮助。

3. 收获与感受对于收获与感受方面,大部分大学生表示通过暑假社会实践,他们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还加深了对专业的理解和认识。

同时,也让他们更好地了解了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然而,也有部分学生表示实践过程中存在一些困难和挑战,需要进一步加强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三、问题与建议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部分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缺乏实际操作经验和技能的情况。

其次,部分学生表示实践过程中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有待提高。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加强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实践经验的积累;二是加强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的训练和提高;三是学校和社会应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支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四、结论与展望本次调查显示,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对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社会实践,学生们能够更好地了解社会、增长见识、提高素质。

同时,社会实践也是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的重要途径。

关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调查报告一、研究背景社会实践作为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社会受到广泛关注。

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可以增强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进行调查,探究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现状、动机和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推动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提供参考。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针对不同学院的大学生进行了随机抽样。

问卷主要包括参与社会实践的情况、动机和感受等方面的问题。

共发放3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80份,有效回收率达93.33%。

三、调查结果1. 参与社会实践情况•83.57%的大学生参与过社会实践活动,主要包括支教、志愿服务、社区调研等形式。

•参与频率:48.21%的大学生每学期参与1-2次社会实践活动,27.86%的大学生每学年参与3次以上。

2. 参与动机•主要动机:积累社会经验(37.86%)、增强社会责任感(28.57%)、提升交际能力(18.93%)。

•突出问题:有部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主要是为了丰富简历而非真正的社会责任感。

3. 影响因素•学院支持:68.57%的学生认为学院对社会实践活动的支持度不够,缺乏相关政策和资金支持。

•同伴影响:64.29%的学生受到同学们的参与社会实践的影响,形成集体参与的氛围。

四、调查总结通过本次调查可以看出,大学生普遍关注社会实践并有一定的参与度,但参与动机存在一定问题,部分学生重视“形式”而非“内容”,缺乏真正的社会责任感。

学院对社会实践的支持不足也成为阻碍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重要因素。

因此,学校可通过完善政策、增加资金投入,同时加强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和管理,提高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推动社会实践活动取得更好的效果。

五、参考文献•XX、XX.(年份)社会实践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J]. 现代教育科学, 8(2):26-30.•XX、XX.(年份)大学生社会实践动机研究[J]. 教育研究, 10(4):58-62.以上是本次关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调查报告,希本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提供一定的帮助与思路。

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调查

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调查

一、调查背景与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社会实践越来越受到重视。

暑假作为大学生课外实践的重要时期,不仅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其综合素质,还能让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为了解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我们团队在暑假期间开展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调查。

二、调查方法与对象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调查对象为全国各高校大学生。

问卷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参与暑假社会实践的类型和频率;2. 参与暑假社会实践的目的和动机;3. 参与暑假社会实践的渠道和途径;4. 参与暑假社会实践的收获与感悟;5. 对暑假社会实践的建议和期望。

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50份。

同时,我们对部分大学生进行了访谈,以深入了解他们的实践经历和感受。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1. 参与暑假社会实践的类型和频率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的类型主要包括志愿服务、实习实训、社会调研、兼职就业等。

其中,志愿服务和实习实训是最受欢迎的类型,分别占调查人数的40%和35%。

大多数大学生表示,每年至少参与一次暑假社会实践。

2. 参与暑假社会实践的目的和动机大学生参与暑假社会实践的主要目的是:(1)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58%);(2)了解社会,增长见识(30%);(3)锻炼能力,积累经验(12%)。

由此可见,大学生参与暑假社会实践的主要动机是为了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和增强就业竞争力。

3. 参与暑假社会实践的渠道和途径大学生参与暑假社会实践的渠道主要包括:(1)学校组织(45%);(2)家庭和朋友推荐(30%);(3)个人寻找(25%)。

其中,学校组织是大学生获取实践机会的主要渠道。

4. 参与暑假社会实践的收获与感悟大学生在参与暑假社会实践过程中,普遍认为收获颇丰:(1)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60%);(2)增长了见识,拓宽了视野(35%);(3)结识了新朋友,丰富了人际关系(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社会实践背景调查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大学生社会实践背景 1、调查背景:现在很多大学生通过利用课余时间找份兼职工作打打工或在假期参与社会实践,打假期工,或实习体验生活。

对大多数学生而言,赚钱是打工的唯一目的或首要目的,只有少部分人认为打工只是一种锻炼,赚钱只是额外收获。

但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打工的过程可以提高自身能力,通过打工可以知道怎样才能让自己更快更好的适应社会这个大舞台,怎样才能在这个舞台上绽放属于自己独有的魅力。

许多大学也在积极鼓励大学生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一方面可以把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检验真理,也可在同时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积累工作经验,这将对日后的工作大有裨益,毕竟现在的应届毕业生最缺的就是工作经验。

2、调查目的:通过调查来了解当代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看法以及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情况。

从而分析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所存在的问题,是大学生能正确对待社会实践在实践中间真知,再往后的实践中能更好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需求,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机会,让在大学里所学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能够真正的学有所用。

3调查对象:大学生成长成才,不仅仅是高等院校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全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

而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已成为培养合格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此次调查选择了正在工厂打暑假工的在校大学生50名,其中大一20名,大二20名,大三10名。

其中男女各占一半,分别来自不同的城市,有三明,福州,泉州,厦门,江西,南昌,重庆,武汉,荆州等地。

4、调查内容:本次调查通过对大学生有过多久的打工经验,最想参加何种社会实践,参加过哪些社会实践,所参加的社会实践与所学专业是否相符,找工作的渠道是什么,打工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打工中遇到过哪些方面的问题,在工作中获得了什么以及以后是否还会利用空余时间参加社会实践等问题进行展开。

5、调查方法:在厦门市岛外工业密集区选择招聘了很多暑假工的厦门太子化工有限公司以及附近共5个工厂,利用工人休息时间,对在其打工的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50份,收回有效问卷50份。

调查结果及分析:从调查中发现,许多大学生都认为在社会中锻炼是大学生的第二个“课堂”,如果四年大学生涯,一次社会实践也没参加过社会实践是一种莫大的遗憾,大学生活也似乎是不完整的。

再加上,现在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往往要求有工作经验,应届大学毕业生没有工作经验,但如果有“丰富”的打工经历,在毕业求职时无疑会是一个重要的砝码。

一、实践经验
被调查者谈到关于实践经验时,有70%(其中大三90%,大二75%,大一55%)表示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参加社会实践了。

大多数人都是在进入大学后开始第一次社会实践,这大概是因为在中国不想在国外那样鼓励从小开始打工赚钱,法律也不支持工厂雇佣童工,再加上现在独生子女越来越多,都像温室里的花儿一样被保护起来,父母即使再苦再累也舍不得子女受苦。

但凡有规则必有例外,还是会有一少部分学生在大学前就开始参加社会实践了。

二、最理想的实践
在这个问题上,认为最理想的社会实践是到企事业单位实习的占60%(其中大三100%,大二75%,大一25%),家教占30%(其中大一50%,大二25%),愿意做校园代理或发传单以及奶茶店和餐厅做服务员仅占10%(大一25%)。

分析原因,大二大三的学生,都已经在大学里学习了一定的专业知识,都开始想为今后的就业做准备,希望利用所学知识去企事业单位实战一下,用实战经验来完善理论知识以及补充课本知识的不足,毕竟有些东西只有自己真正做过了才知道自己的不足在哪,应该在哪方面多充电;而大一的学生还没怎么接触过专业知识,有的甚至还不知道自己大学到底会学些什么,以后该往哪方面发展。

因此,也无法真正从心底感受到毕业后就业的压力,只是单纯的希望利用以前的只是赚钱,而家教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毕竟刚经历过高考,有着丰富的应考经验;并且,以前的知识还没全忘,“捡”起来不难,做起家教来毫不费力;此外,家教的报酬相对很高,每小时就有25~35元,艺术专业类甚至高达每小时200元。

但基本上大学生在真正出去找工作前,都不愿意单纯的做一些简单的体力劳动,每天重复相同的事,除非真的只是单纯的想赚钱。

三、以前参加过的实践
家教40%(大一10%,大二50%,大三80%),发传单以及校园代理等40%(大一20%,大二40%,大三80%),奶茶店、餐厅等做过服务员30%(大一20%,大二30%,大三50%),企事业单位实习过的仅占4%(大三20%)。

虽然很多大一都想去做家教,可真正做过家教的人并不多。

很多人想在大学是做家教,一方面即可重温一下学过的知识,又可以锻炼自己的胆量;另一方面还可获得一定的报酬。

可真的去找时,思前顾后,没自
信,担心自己无法胜任,会误人子弟,觉得做什么事都是很难的,于是很多人最后都放弃了。

相反,一些只靠简单体力就可获得报酬的工作更容易获得大一学生的青睐,觉得这样会保险一些,虽然身体累点,但毕竟有稳定的收入。

同时也可以安慰自己:虽然没有做一份了不起的事情,但毕竟我迈出了实践的第一步,可以锻炼一下胆量。

此外,绝大多数人都表示自己做过的社会实践与自己所学的专业不全相符或完全不符,只有8%(大三30%,大二5%)表示做过与所学专业完全相符后基本相符的社会实践,找到一份自己能做好的社会实践已是不易,要自己能独立做好,且与所学专业相符就更是不易。

因此即使有过很多次社会实践经验的人,也只有一少部分人做过与本专业相符的社会实践。

四、找工作的渠道和目的
找工作的渠道有很多种,如朋友介绍、亲戚介绍、看招聘广告自己去面试、学校推荐、中介公司等多种渠道。

当然,最多的是亲戚朋友介绍的,这样父母会放心一点,一般子女在父母眼中,永远是没长大的孩子,有熟人介绍,父母不用担心子女被骗,基本上也不担心会在工作中受人欺负。

而这些渠道中,最少的是通过中介公司找工作,随着越来越多中介公司骗人的事例被揭露出来,人人都害怕成为下一个受骗者,所以一般人都不是很愿意去相信中介公司,但“存在就是合理”,既然它存在了,就一定有它应该存在的道理,因此,还是会有少数人通过中介公司找工作。

至于目的,大多数人是为了锻炼自己,接触社会让自己在社会中成长,当然不排除其他目的,如赚钱减轻家庭负担,觉得空余时间太多了消磨时光等。

五、在实践中遇到过哪些问题
大学生虽然已经成年,但在实践中还是会遇到很多问题,父母可能因为舍不得子女受苦,而尽量阻止大学生参加实践,或者有的虽然同意子女参加实践但也只限于在熟人公司里参加实践,可是这样,虽名为参加实践,实际上什么也学不到;也有的人,因为刚接触社会,不太懂社会上的潜规则,无意间惹得上司或老板不高兴,导致上司或老板日后的刻意刁难,却不知道原因。

例如,有的大学生本着诚实的原则,在客户面前对产品的瑕疵不加隐瞒实话实说,结果导致客户对产品不满意,上司对自己不满意。

也有的因为在学校“只要分数高其他都可以忽略不记”习惯了,导致在实践中不善于处理与同事的关系,结果影响实践的心情,导致不能在实践中成长等一系列问题。

六、从实践中获得了什么
参加实践的原始目的不同,选择的工作不同,收获当然也不同,但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收获大小,有收获是必然的。

90%(其中男生84%,女生96%)表示在亲手接过自己的第一笔工资,看到凭自己的辛勤劳动换来的第一桶金时(即使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赚钱),但内心的那一份快乐是无法用简单的言语所能表达的,那一刻,只希望所有的人都为你祝福。

即使钱不多,但它却可以代表我们长大了,可以用自己的劳动来赚钱了。

并且,在此之后,我们也更能深刻体会父母挣钱的不易,也更能合理的运用手上每一分钱去和他人盲目的进行攀比了。

同时几乎每个人都选择了在实践中增加了自己的工作经验和社会阅历,是自己更加了解社会,为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础,通过实践,我们也能更深刻的认识自己,大概知道以后的方向,
毕业后应该到什么行业发展,怎样才能正确处理与他人的关系。

社会不会因为几个人的不适应而改变其应有的轨道,只有自己适应了社会,才能在社会中成长。

七、结论
通过这次调查发现,还是有很多大学生想参加企事业单位组织的实习,可由于中国的人口分布不均匀,导致有些企业想招聘实习生,却不知道怎样才能引起大学生的注意,让想参加实践的大学生知道哪里需要人才,他们应该去哪找实习地点:另一方面,有些地方的大学生太多,供大于求,导致很多大学生只是一厢情愿的幻想到企事业单位实习,时间上根本没机会或者更本不知道应该去哪找可以让他们实习的地方。

此次调查的对象是在正在工厂参加暑期社会实践的在校大学生,只能代表一部分参加过暑期社会实践人的看法,也只在少数几个工厂随机发放50份问卷分析而来的,但中国的在校大学生还有绝大多数没参加过社会实践,远不是这50份问卷所能代表的。

因此,此次调查有很大的局限性,只能局部反映中国在校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