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损失率计算公式【2017至2018最新会计实务】
风险损失率q乘以成本

风险损失率q乘以成本引言风险是商业活动和项目实施中无法避免的因素之一。
无论是小型企业还是大型跨国公司,在经营过程中都面临各种风险,如市场风险、金融风险、运营风险等。
对于企业来说,了解和掌握风险损失率q与相关成本之间的关系,对于降低风险、优化经营决策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风险损失率q与成本之间的关系进行全面深入的探讨。
什么是风险损失率q风险损失率q是指企业在面临各种风险时可能遭受损失的概率。
通常情况下,风险损失率q是一个介于0和1之间的小数,可以表示为q=0.2,表示企业在面临特定风险时有20%的概率遭受损失。
成本与风险损失率的关系成本是企业经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要素,它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是指与产品或服务的生产直接相关的成本,如原材料、劳动力成本等。
间接成本是指与产品或服务的生产间接相关的成本,如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
成本是企业进行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
风险损失率q与成本有着紧密的联系。
成本的来源企业的成本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与业务活动相关的成本,二是与风险相关的成本。
1. 业务活动成本业务活动成本是企业日常运营中必然产生的成本,包括:原材料采购成本、生产成本、销售成本、市场推广费用、人力资源管理成本等。
这些成本是实现企业正常运转的基础,与企业的生产和销售密切相关。
2. 风险相关成本风险相关成本是企业面临风险时所需承担的成本,包括:保险费用、风险管理费用、补救措施成本等。
这些成本是为了规避风险、控制风险而设置的费用。
风险相关成本通常在风险损失率q较高或风险事件发生时才会发生。
风险损失率q与成本的关系风险损失率q直接影响到企业在面临风险时所需承担的成本。
一般来说,风险损失率q越高,企业在面临风险时可能遭受的损失越大,因此相关成本也会随之增加。
1. 保险费用保险费用是企业规避风险的一种手段之一。
在购买保险时,企业需要根据风险损失率q对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评估。
如果风险损失率q较高,保险公司通常会提高保费,以保证自身利益。
各种损失率计算公式【会计实务操作教程】

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账户;贷记“坏账准备”账户。(1)如本期 应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大于坏账准备账面余额的,应当按其差额计提,借 记“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账户;贷记“坏账准备”账户。 (2)如应提取的坏账准备金额小于“坏账准备”账面余额,应按其差额作 相反会计分录,借记“坏账准备”账户;贷记“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坏 账准备”账户。2.对于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 后作为坏账处理,转销应收款项,借记“坏账准备”账户;贷记“应收票 据” 、“应收账款” 、“预付账款” 、“其他应收款” 、“长期应收款”等 账户。3.已确认坏账损失并转销的应收款项,以后又全部或部分收回 时,应按实际收回的金额借记“应收账款” 、“应收票据” 、“预付账 款” 、“其他应收款” 、“长期应收款”等账户,贷记“坏账准备”账户; 同时借记“银行存款”等账户;贷记“应收账款”等账户。 三、采矿损失率与矿石贫化率 采矿损失率是指采矿过程中损失的矿石量与计算范围内矿山的工业储 量的百分比。矿石损失是对矿产资源的一种浪费。损失过大将会缩短矿 山的服务年限,造成储量后备不足,使每吨矿石所摊销的折旧费用增 加。 矿石贫化率是指采矿过程中混入矿石中的围岩数量与实际开采的工业 矿量的百分比值。矿石贫化率将影响出矿品位,使生产 1t精矿或金属所
只分享有价值的会计实操经验,用有限的时间去学习更多的知识!
各种损失率计算公式【会计实务操作教程】 提到损失率,各行各业都有,本文主要介绍质量损失率、坏账损失率, 以及采矿损失率和矿石贫化率的计算公式。 一、质量损失率 质量损失率是一定时期内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质量损失成本之和占同 期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是表征质量经济性的指标。为降低废品、减少损 失,企业工艺要在设计、工艺技术等软件方面和材料、设备等硬件方面 进行协调配套创新。 质量损失率的计算公式为: 质量损失率=(配件价格+返工费)/同批次产品的市场价值 二、坏账损失率 坏账率的公式其计算公式为:坏账率=年坏账额/年赊销总额分析这个 指标时,主要是企业自己现在与历年对比,看是否下降。如果与同行业 别的企业作横向比较时,要注意计算口径的不同。有的企业把全部销售 额作分母,对坏账的定义也有差别,有的企业把逾期 6 个月视为坏账, 有的把逾期一年视为坏账。企业应参照财务规定制定自己的计算口径。 坏账核算坏账准备是企业对预计可能无法收回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 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等应收预付款项所提取的坏账准备 金。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由企业根据历史经验,债务单位财务情况及相
对商店商品损失计算的归纳总结

对商店商品损失计算的归纳总结商店商品损失计算是商业运营中重要的一环,有效地计算商品损失可以帮助商店管理者掌握商店运营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损失,并更好地进行库存管理和成本控制。
以下是商店商品损失计算的一般步骤和方法的归纳总结:步骤一:确定计算周期首先,需要明确计算商品损失的周期,可以根据商店的实际情况选择每天、每周或每月等周期进行计算。
确定计算周期后,可以更准确地分析损失情况并采取相应对策。
步骤二:收集数据收集相关数据是计算商品损失的基础,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数据:1. 采购数据:包括商品的进货数量、进货价格和进货日期等信息。
2. 销售数据:包括商品的销售数量、销售价格和销售日期等信息。
3. 盘点数据:包括商品的库存数量和盘点日期等信息。
4. 损失数据:包括商品的损失数量和损失原因等信息。
步骤三:计算损失率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可以计算出商品的损失率。
损失率的计算公式如下:损失率 = (损失数量 / 进货数量) × 100%损失率的计算可以帮助商店管理者了解商品损失的比例,从而评估和监控商品损失的情况。
步骤四:分析损失原因针对商品损失的原因进行分析可以帮助商店管理者找出问题所在并采取对策。
常见的损失原因包括:1. 腐烂和过期:部分商品可能由于质量问题或保质期到期而无法销售,需要及时处理或降价处理。
2. 偷盗和损坏:商品可能受到偷盗或损坏,需要加强安全措施或改进货物存放方式。
3. 销售误差:人为错误导致销售数量和实际库存数量不一致,需要提高员工的准确性和责任心。
步骤五:采取对策和监控根据分析的结果,商店管理者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来减少商品损失。
例如:1. 加强库存管理:建立科学的库存管理系统,定期进行盘点和调整,并加强对商品质量和保质期的监控。
2. 改进安全措施:加强货物的安全保护,增加监控设施,提高员工对安全问题的警觉性。
3. 培训和考核:加强员工的培训和考核,提高销售数量和库存数量的准确性。
报损率的计算方式

报损率的计算方式
报损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商品损坏、过期、丢失等原因导致无法正常销售的比例。
它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可以帮助企业评估产品管理、仓储和物流等方面的效率,并且对于成本控制和利润增长也具有重要意义。
报损率的计算方式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实现:
1. 确定报损的商品类型:首先,需要明确报损率计算的商品类型,例如食品类、电子产品、服装等。
不同类型的商品对应的报损率计算方式可能略有不同。
2. 确定统计时间段: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段来统计报损率,常见的选择是按月、季度或年度统计。
这取决于企业的经营周期和数据收集的可行性。
3. 统计期间内的报损商品数量:在选定的时间段内,记录所有报损的商品数量,可以通过仓库和销售记录以及库存盘点等方式获取。
这包括因损坏、过期、丢失等原因无法正常销售的商品。
4. 计算报损率:将统计期间内的报损商品数量除以期间内的总销售商品数量,并将结果乘以100,得到报损率的百分比。
公式如下所示:
报损率= (报损商品数量/ 总销售商品数量)×100
例如,如果统计期间内报损商品数量为100件,总销售商品数量为1000件,则报损率为(100 / 1000)×100 = 10%。
报损率的计算方式可以帮助企业评估商品管理和仓储效率,及时采取措施减少报损率,从而降低成本并提高利润。
此外,通过对不同时间段的报损率进行比较,企业还可以发现和解决导致报损的问题,进一步提升运营效率。
初级会计实务计算题公式汇总

初级会计实务计算题公式汇总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初级会计实务计算公式汇总:
1. 总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2. 总成本 = 直接材料成本 + 直接人工成本 + 制造费用
3. 总利润 = 销售收入 - 销售成本 - 其他费用
4. 税前利润 = 总利润 - 税
5. 净利润 = 税前利润 - 分红
6. 资产周转率 = 销售收入 / 平均资产总额
7. 负债周转率 = 销售收入 / 平均负债总额
8. 股东权益周转率 = 销售收入 / 平均股东权益
9. 库存周转率 = 销售成本 / 平均库存
10. 固定资产周转率 = 销售收入 / 平均固定资产净值
11. 毛利率 = (销售收入 - 销售成本) / 销售收入
12. 净利率 = 净利润 / 销售收入
13. 总资本回报率 = 净利润 / 平均总资产
14. 权益资本回报率 = 净利润 / 平均股东权益
这些公式可以用于计算和分析财务数据,帮助评估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盈利能力。
注意,实际应用时可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或结合其他指标进行分析。
初级实务计算公式归纳

初级实务计算公式归纳在咱们学习初级实务的过程中,计算公式那可是相当重要的家伙,它们就像一个个小工具,能帮咱们解决好多难题呢!先来说说存货的成本计算公式。
存货成本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
采购成本就是买这些存货花的钱,像买价、运杂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等等都算。
比如说,咱买了 100 个苹果,每个 1 块钱,运费花了 10 块,运输途中坏了 5 个,这 5 个是合理损耗,那咱这批苹果的采购成本就是 110 块。
加工成本呢,就是把原材料加工成成品花的钱,像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啥的。
再看看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公式。
有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
年限平均法最简单,就是(固定资产原价 - 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
就好比咱买了一辆车 10 万块,预计能用 5 年,最后能卖 1 万,那每年折旧就是(10 - 1)÷ 5 = 1.8 万。
还有无形资产摊销的计算公式。
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摊销金额 = 无形资产原价÷预计使用年限。
比如买了个软件花了 5 万,能用 5 年,那每年摊销就是 1 万。
说到这,我想起之前教过的一个学生,他在计算这些公式的时候总是搞混。
有一次做作业,关于存货成本的计算,他把运输途中不合理的损耗也加进去了,结果算出的成本高得离谱。
我给他指出错误后,他恍然大悟的样子特别可爱。
从那以后,他每次做这类题都会特别仔细,还专门做了个小笔记,把容易混淆的点都记下来。
营业利润的计算公式也得好好说道说道。
营业利润 = 营业收入 - 营业成本 - 税金及附加 - 销售费用 - 管理费用 - 财务费用 - 资产减值损失+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公允价值变动损失)+ 投资收益(- 投资损失)+ 其他收益。
这里面的每一项都得算清楚,一个都不能马虎。
还有应收账款的计算公式。
应收账款的入账价值包括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从购货方或接受劳务方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增值税销项税额,以及代购货单位垫付的包装费、运杂费等。
各种储量损失及损失率计算步骤说明

-附件
各种储量损失及损失率计算步骤说明
表中:2栏煤层厚度及实测采高是指工作面当月所开采范围内量取的多点平均煤层厚度及实测采高值。
3栏煤层倾角是指工作面当月所开采范围内采用罗盘或坡度规量取的多点平均值(变化较大时可增加量取次数)。
4栏月进度及倾斜长度是指工作面当月所开采范围内的实际平均推进度及换算后的倾斜长度。
5栏=7栏+11栏
6栏=9栏+13栏
7栏=10栏+14栏
8栏=9栏
9栏=10栏+11栏
10栏=月进度×倾斜长×实测采高×容重-落煤
11栏=采区内巷道出煤量+其它出煤量(如躲避峒室、扩帮拉底、水仓等)
12栏=13栏+38栏+39栏+40栏
13栏=14栏+27栏
14栏=15栏+19栏+26栏
15栏=16栏+17栏+18栏
19栏=20栏+21栏+22栏+23栏+24栏+25栏27栏=28栏+32栏
28栏=29栏+30栏+31栏
32栏=33栏+34栏+35栏+36栏+37栏
41栏=12栏÷5栏
42栏=13栏÷6栏
43栏=14栏÷7栏。
各比率计算公式

各比率计算公式-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合计/流动负债合计*100%2、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速动资产是指流动资产扣除存货之后的余额,3、现金流动负债比率 =年经营现金净流量/年末流动负债×100%4、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5、产权比率也称资本负债率 =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6、或有负债比率 =或有负债余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或有负债余额=已贴现商业承兑+对外担保+未决诉讼、未决仲裁(除贴现与担保引起的诉讼与仲裁)+其他或有负债。
7、已获利息倍数 =息税前利润总额/利息支出。
其中:息税前利润总额=利润总额+利息支出。
利息支出,实际支出的借款利息、债券利息等。
8、带息负债比率=(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应付利息+)/负债总额*100%。
9、劳动效率=营业收入或净产值/平均值工人数10、生产资料运营能力:周转率=周转额÷资产平均余额;周转期=计算期天数÷周转次数。
=资产平均余额*计算期天数/周转额11、应收账款周转率(次)=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周转数(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周转次数=资产平均余额*计算期天数/周转额12、①存货周转率(次)=销售成本÷存货平均余额②存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存货周转次数13、流动资产周转率(次)=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平均流动资产总额X100%14、固定资产周转率(次数) =营业收入÷平均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周转期(天数) =平均固定资产净值×360/营业收入。
15、总资产周转率(次)=营业收入÷平均资产总额。
16、不良资产比率=(资产减值准备余额+应提未提和应摊未摊的潜亏挂账+未处理资产损失)÷(资产总额+资产减值准备余额)。
17、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现金净流量/平均资产总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可以打赏购买全文!本WORD版下载后可直接修改各种损失率计算公式【2017至2018最新会计实务】
提到损失率,各行各业都有,本文主要介绍质量损失率、坏账损失率,以及采矿损失率和矿石贫化率的计算公式。
一、质量损失率
质量损失率是一定时期内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质量损失成本之和占同期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是表征质量经济性的指标。
为降低废品、减少损失,企业工艺要在设计、工艺技术等软件方面和材料、设备等硬件方面进行协调配套创新。
质量损失率的计算公式为:
质量损失率=(配件价格+返工费)/同批次产品的市场价值
二、坏账损失率
坏账率的公式其计算公式为:坏账率=年坏账额/年赊销总额分析这个指标时,主要是企业自己现在与历年对比,看是否下降。
如果与同行业别的企业作横向比较时,要注意计算口径的不同。
有的企业把全部销售额作分母,对坏账的定义也有差别,有的企业把逾期6个月视为坏账,有的把逾期一年视为坏账。
企业应参照财务规定制定自己的计算口径。
坏账核算坏账准备是企业对预计可能无法收回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等应收预付款项所提取的坏账准备金。
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由企业根据历史经验,债务单位财务情况及相关信息,合理估计,提出目录和提取比例经企业董事会批准执行。
计提坏账准备金是通过“坏账准备”账户进行核算的,企业在年度终了时,应对应收账款进行全面检查,预计各项应收款项发生减值的,应当计提坏账准备。
其账务处理如下:1.企业在提取坏账准备时,应借记“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账户;贷记“坏账准备”账户。
(1)如本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大于坏账准备账面余额的,应当按其差额计提,借记“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账户;贷记“坏账准备”账户。
(2)如应提取的坏账准备金额小于“坏账准备”账面余额,应按其差额作相反会计分录,借记“坏账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