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科常用急救药
口腔科急救预案

口腔科急救预案引言概述:口腔科急救预案是为了应对突发情况,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而制定的一套应急措施。
在日常的口腔科工作中,医护人员应该具备相应的急救知识和技能,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处理。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阐述口腔科急救预案。
正文内容:1. 急性出血1.1 快速止血措施:使用纱布、生理盐水或冷敷等方法进行压迫止血,避免患者吞咽血液。
1.2 血管收缩剂的应用:使用血管收缩剂,如肾上腺素溶液,帮助止血。
1.3 外科处理:对于严重的出血情况,需要进行手术处理,包括缝合或者使用止血夹等。
2. 牙齿意外脱落2.1 保护牙齿:在牙齿脱落后,尽快将其找回,避免牙齿干燥或受到外力损伤。
2.2 牙齿保存液的使用:如果找不到牙齿保存液,可以使用牛奶或生理盐水来保存,尽快送往口腔科就诊。
2.3 牙齿再植: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进行牙齿再植手术,以保留患者的天然牙齿。
3. 牙齿异物吸入3.1 立即停止操作:一旦发现患者吸入异物,应立即停止操作,避免进一步加重情况。
3.2 促使咳嗽:鼓励患者咳嗽,帮助异物自行排出。
3.3 采取急救措施:如果咳嗽无效,可以进行胸部冲击或者背部拍击,以促使异物脱落。
4. 过敏反应4.1 立即停止治疗:一旦发现患者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治疗并记录相关信息。
4.2 给予抗过敏药物:根据患者过敏的症状和程度,给予相应的抗过敏药物,如抗组胺药物。
4.3 寻求进一步治疗:对于严重的过敏反应,应及时转诊至相关科室进行进一步治疗,如皮肤科或急诊科。
5. 牙科意外伤害5.1 创面处理:对于牙科意外伤害导致的创面,应进行清洁处理,使用适当的消毒药物。
5.2 创面缝合:对于严重的创面,需要进行缝合处理,以促进伤口的愈合。
5.3 疼痛控制:在处理创面的同时,应给予患者适当的疼痛控制,如口服止痛药或局部麻醉。
总结:口腔科急救预案是确保患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重要措施。
在日常工作中,医护人员应具备急救知识和技能,能够迅速应对急性出血、牙齿意外脱落、牙齿异物吸入、过敏反应和牙科意外伤害等情况。
口腔科急救药品

口腔科急救药品口腔科急救药品有哪些,我们平时应该怎样学好相关药品的知识,下面就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口腔科急救的相关资料,供大家参考。
口腔科急救药品一、肾上腺素Adrenaline[别名] 副肾素。
[药理] 对α和β受体都有激动作用,使心肌收缩力加强,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使皮肤粘膜及内脏小血管收缩,但冠状血管和骨骼肌血管则扩张,此外,松弛支气管和胃肠道平滑肌作用。
[适应症] 心跳停搏、过敏性休克、支气管哮喘的抢救治疗。
[常用制剂] 注射剂:1ml(1mg).[护理要点]1、高血压. 器质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洋地黄中毒、外伤及出血性休克等慎用,心脏性哮喘忌用。
2、不良反应:头痛、心悸、血压升高、惊厥、面色苍白、多汗、震颤、尿潴留。
3、皮下注射或肌肉注射,要更换注射部位以免引起组织坏死,注射时必须回抽无回血后再注射,以免误入静脉,注射时密切观察血压和脉搏变化,以免引起血压骤升和心动过速。
4、用本药可增加心肌和全身耗氧量,故必须充分给氧,注意酸中毒发生。
口腔科急救药品二、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别名] 去甲肾。
[药理]主要激动α受体、对β受体激动作用很弱,且有很强的血管收缩作用使全身小动脉与小静脉都收缩,外周阻力增高,血压上升。
[适应症] 各种休克,低血压、上消化道出血,但出血性休克禁用。
[常用制剂] 1ml(2mg)。
[护理要点]1、高血压、动脉硬化、无尿病人忌用。
2、不良反应:局部组织缺血坏死,尿少、尿闭急性肾功能衰竭,头痛、高血压、反射性心动过缓。
3、注射时选用直、大、弹性好的静脉,加强观察,如出现皮肤苍白和疼痛,应立即更换注射部位,并以酚妥拉明5—10mg加0.9%NS 溶液作局部浸润注射,不可热敷。
4、注射时应从小剂量开始,随时测量血压,调整给药速度,使血压保持在正常范围内。
5、本品遇光逐渐变色,宜避光保存。
6、与碱性药物如氨茶碱.磺胺密啶钠配伍注射。
口腔科急救预案

口腔科急救预案一、背景介绍口腔科急救预案是为了应对口腔科疾病或意外情况下的紧急救治而制定的一套操作指南和应急措施。
口腔科急救预案的目的是确保患者在急救过程中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的痛苦和损伤。
二、急救设备和药品准备1.急救设备:- 口腔科急救箱:包括口腔镜、吸引器、牙科钳、牙科镊子等常用工具。
- 心电监护仪:用于监测患者的心率和心律。
- 血氧饱和度监测仪:用于监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
- 呼吸机:用于辅助患者的呼吸。
- 输液设备:包括输液泵、输液管等。
2.急救药品:- 心脏麻醉剂:如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等,用于心脏骤停时的紧急复苏。
- 抗过敏药物:如氯雷他定、地塞米松等,用于过敏反应的急救。
- 止血药物:如纱布、止血带等,用于出血的急救。
- 镇痛药物:如吗啡、布洛芬等,用于缓解患者的疼痛。
三、常见急救情况及处理方法1.心脏骤停:- 检查患者的意识和呼吸,如无反应和呼吸,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 使用心电监护仪监测心率和心律,如有需要,使用心脏麻醉剂进行紧急复苏。
- 同时呼叫急救车辆,将患者转送至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2.出血:- 使用纱布或止血带进行局部止血。
- 如出血无法控制,使用手术器械进行止血。
- 如出血严重,呼叫急救车辆,将患者转送至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3.过敏反应:- 停止治疗并立即清除患者口腔内的异物。
- 使用抗过敏药物,如氯雷他定、地塞米松等。
- 如过敏反应严重,呼叫急救车辆,将患者转送至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4.意外窒息:- 立即停止治疗并清除患者口腔内的异物。
- 如患者无法呼吸,进行人工呼吸或使用呼吸机进行辅助呼吸。
- 如窒息情况严重,呼叫急救车辆,将患者转送至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四、急救流程1.急救前准备:- 检查急救设备和药品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 确保急救人员了解急救流程和操作方法。
- 首先评估患者的意识和呼吸情况。
- 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进行初步判断,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口腔门诊必备急救药品

急救箱药品,现在仅仅只有盐酸多巴胺2支(201901过期),5%葡萄糖注射液250ml 2瓶(201902过期)现在需要购买:
可拉明(尼可刹米注射液) 0.375g/1.5ml 3支
葡萄糖酸钙注射液 1g/10ml 3支
盐酸去甲肾上腺素 2mg/支3支
呋塞米注射液(速尿2ml/支 3 支
地塞米松磷酸纳 3支
地西泮(安定) 3支
盐酸多巴胺丁胺注射液 3支
氨茶碱注射液3支(平喘药)
山莨菪碱注射液3支
地西泮(安定) 3支
止血敏(酚磺乙胺注射液) 3支
硝酸甘油片1瓶
西地兰注射液(去乙酰毛花甙)3支
盐酸异丙嗪3支
利血平3支(降压药)
硫酸镁注射液3支
洛贝林注射液(山梗菜碱)3支
林格氏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500ml 1瓶
纳洛酮3支
苯巴比妥3支
阿拉明(间羟胺)3支
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250ml 2瓶
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 2瓶
一次性输液器3包
简易呼吸器1个
鼻导管1包。
口腔科急救药品及急救措施

急救操作规范
01
遵循并执行
02
03
04
口腔科急救操作需要遵循一定 的规范和流程,以确保患者得
到及时、正确的救治。
操作规范包括正确的用药剂量 、给药方式、急救流程等,医 护人员应严格遵守,不得随意
更改。
对于不熟悉的急救操作,医护 人员应先进行培训和学习,确
保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患者病情评估
01
准确判断
口腔感染
总结词
口腔感染是常见的感染性疾病,需要使 用抗生素和抗炎药物进行治疗。
VS
详细描述
口腔感染主要包括口腔溃疡、牙龈炎、牙 周炎等,可能由细菌、病毒或真菌引起。 在急救时,应保持口腔清洁,可使用漱口 水或药膏缓解症状。同时,根据感染类型 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或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 。若症状严重或持续不愈,应及时就医。
抗敏药
总结词
用于缓解口腔过敏反应,减轻患者不适感。
详细描述
抗敏药是口腔科常用的急救药品之一,用于缓解口腔过敏反应,减轻患者不适感 。常用的抗敏药包括扑尔敏、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物。
02
口腔科急救措施
止血措施
局部压迫止血
用纱布或棉球压迫出血部位,通过物理压迫达到止血目的。
药物止血
使用止血药如云南白药、止血敏等,通过药物作用促进血液 凝固。
02
在进行口腔科急救前,医护人员应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了解 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等信息。
03
评估内容包括患者的意识状态、呼吸情况、循环情况、口腔状况等, 以便制定合适的急救方案。
04
病情评估应迅速准确,为后续的急救措施争取宝贵时间。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04
口腔科急救药品及急救措施的 注意事项
口腔科急救预案

口腔科急救预案一、引言急救预案是指在突发情况下,为了保护和拯救患者的生命和健康而制定的一系列应急措施。
口腔科急救预案是针对口腔科疾病或意外情况下的急救措施,旨在提供给医务人员在急救过程中的参考指导,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二、急救设备和药品准备1. 急救箱:每个口腔科诊所都应配备一套完整的急救箱,包括但不限于急救药品、消毒剂、敷料、手套、面罩、急救器械等。
2. 器械准备:应备有吸引器、氧气瓶、血压计、心电图仪等。
3. 药品准备:常备急救药品包括肾上腺素、氨茶碱、阿托品、硝酸甘油等。
三、常见急救情况及处理方法1. 牙齿脱位情况描述:患者在意外撞击或咬合过程中,牙齿发生脱位。
处理方法:先用纱布或纸巾包裹住脱位的牙齿,轻轻将其复位。
若复位困难,应及时就诊。
2. 牙齿断裂情况描述:患者在事故中或咬合过程中,牙齿发生断裂。
处理方法:将断裂牙齿保存在牙槽骨内,立即就诊。
3. 牙齿异物卡住情况描述:患者误吞异物或异物卡在牙齿间。
处理方法:若异物卡在牙齿间,可使用牙线轻轻清理;若异物被吞咽,应及时就诊。
4. 牙齿出血情况描述:患者在刷牙、拔牙或其他原因下,牙齿出血。
处理方法:用纱布或纸巾轻轻咬住出血部位,保持压迫,同时就诊。
5. 牙髓炎发作情况描述:患者牙髓炎发作,出现剧烈牙痛、牙齿松动等症状。
处理方法:立即给予止痛药,如布洛芬等,并及时就诊。
6. 牙齿异物刺入软组织情况描述:患者在事故中,牙齿异物刺入软组织。
处理方法:用消毒纱布轻轻包裹,保持清洁,立即就诊。
7. 口腔出现肿胀情况描述:患者口腔出现肿胀,可能是因为感染、过敏等原因。
处理方法:立即就诊,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治疗。
8. 牙齿意外脱落情况描述:患者在事故中,牙齿意外脱落。
处理方法:将脱落的牙齿保存在牙槽骨内,立即就诊。
四、急救流程1. 确定患者意识状态:观察患者是否有意识,是否能够正常呼吸。
2. 呼叫急救:如有需要,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3. 给予急救药品: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急救药品。
口腔科急救药品及急救措施

口腔出血
总结词
口腔出血也是常见的急症之一,可能是 由于牙龈炎、牙周炎、口腔溃疡等原因 引起。
VS
详细描述
口腔出血时,患者应首先用清水漱口,清 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和血块。若出血不止 ,可采用局部压迫止血的方法,如用干净 的纱布或棉球压迫出血部位。同时,可适 当使用止血药物,如云南白药等。若症状 严重或持续,应及时就医。
抗炎药
总结词
减轻口腔炎症和肿胀
详细描述
抗炎药是用于减轻口腔炎症和肿胀的急救药品。常见的口腔科抗炎药包括非甾体 抗炎药(如布洛芬、吲哚美辛等)和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地塞米松等)。这 些药物可以帮助缓解疼痛和肿胀,促进口腔组织的恢复。
抗菌药
总结词
预防和治疗口腔感染
详细描述
抗菌药是用于预防和治疗口腔感染的急救药品。常见的口腔科抗菌药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大 环内酯类等抗生素。这些药物可以有效抑制和杀灭细菌,预防和治疗口腔感染,如口腔溃疡、牙周炎 等。
呼吸困难
总结词
呼吸困难是口腔科急症之一,可能由气道梗阻、喉头 水肿、过敏反应等原因引起。
详细描述
遇到呼吸困难的情况,患者应保持冷静,尽量放松身 体。若因气道异物梗阻引起呼吸困难,可尝试使用海 姆立克急救法进行自救。同时,立即就医寻求专业治 疗。对于由喉头水肿引起的呼吸困难,患者应立即就 医,医生可能会采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进行治疗。对 于由过敏反应引起的呼吸困难,患者应立即离开过敏 原,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就医寻求紧急治疗。
除颤
药物治疗
在心肺复苏过程中,根据情况可以使 用肾上腺素等药物来提高复苏成功率 。
如患者发生室颤,应立即进行除颤治 疗。
伤口处理
清洁伤口
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洗伤 口,去除异物和坏死组
口腔科常用急救药

口腔科常用急救药1 口腔常用急救药分类口腔临床常用急救药品有抗休克的血管活性药、抗心力衰竭药、抗心律失常药、抗心绞痛药、糖皮质激素、抗过敏药、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调节药等。
2 口腔常用急救药注意事项及研究发展2.1 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可以兴奋α 和β 两种受体,对于心脏、血管以及平滑肌作用显著。
因该药对于α 和β 两种受体作用,因此禁用于高血压、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外伤性及出血性休克、心源性哮喘等患者。
肾上腺素在急救过程中主要用于缓解药物导致的过敏性休克以及用于心脏骤停后心肺复过程。
需要注意的是,作为抢救过敏性休克的一线药物肾上腺素却是一把双刃剑,正确的给药途径是抢救过敏性休克的关键,不合理的使用直接威胁患者生命。
肾上腺素成人的推荐剂量是 1 mg 稀释于 10 mL 生理盐水中经静脉注射, 3~5 min 可重复给药 1 次,但针对不适合电除颤的心率时,及早赋予肾上腺素有助于患者心肺复术后自主呼吸循环恢复,增加住院期间的存活率,降低对神经系统的损伤。
虽然国际指南中赋予了心脏骤停患者肾上腺素的给药剂量围,但没有最佳的推荐剂量,因此有文献针对院外心脏骤停患者降低肾上腺素的给药频率及给药剂量与患者生存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降低肾上腺素的给药剂量与院外心脏骤停的患者死亡率及神经功能的损害没有相关性,因此对于肾上腺素精确的给药剂量还应当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赋予。
虽然肾上腺素能够改善患者自主循环的恢复,肾上腺素的赋予时间也可能会影响患者的预后,但基本的生命支持对于患者的复及生存才是最关键的。
临床研究表明,赋予患者皮下或者肌肉注射,或者将 1 mg/mL 肾上腺素稀释 10 倍后缓慢静脉注射,不良反应较少,相对安全,但将 1 mg/mL 肾上腺素直接静脉注射危(wei)险性极高。
因此,临床使用过程中对于肾上腺素的给药剂量,给药途径应严格把关。
2.2 去甲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与肾上腺素最大的区别在于它主要激动的是α受体,对于β受体作用较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腔科常用急救药
1 口腔常用急救药分类
口腔临床常用急救药品有抗休克的血管活性药、抗心力衰竭药、抗心律失常药、抗心绞痛药、糖皮质激素、抗过敏药、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调节药等。
2 口腔常用急救药注意事项及研究进展
2.1 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可以兴奋a 和P两种受体,对于心脏、血管以及平滑肌作用显著。
因该药对于a 和P两种受体作用,因此禁用于高血压、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外伤性及出血性休克、心源性哮喘等患者。
肾上腺素在急救过程中主要用于缓解药物导致的过敏性休克以及用于心脏骤停后心肺复苏过程。
需要注意的是,作为抢救过敏性休克的一线药物肾上腺素却是一把双刃剑,正确的给药途径是抢救过敏性休克的关键,不合理的使用直接威胁患者生命。
肾上腺素成人的推荐剂量是 1 mg 稀释于10 mL 生理盐水中经静脉注射,3—5 min可重复给药1次,但针对不适合电除
颤的心率时,及早给予肾上腺素有助于患者心肺复苏术后自主呼吸循环恢复,
增加住院期间的存活率,降低对神经系统的损伤。
虽然国际指南中给予了心脏骤停患者肾上腺素的给药剂量范围,但没有最佳的推荐剂量,因此有文献针对院外心脏骤停患者降低肾上腺素的给药频率及给药剂量与患者生存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降低肾上腺素的给药剂量与院外心脏骤停的患者死亡率及神经功能的损害没有相关性,因此对于肾上腺素精确的给药剂量还应当根据患者
的具体情况给予。
虽然肾上腺素能够改善患者自主循环的恢复,肾上
腺素的给予时间也可能会影响患者的预后,但基本的生命支持对于患
者的复苏及生存才是最关键的。
临床研究表明,给予患者皮下或肌肉注射,或将 1 mg/mL肾上腺素稀
释10 倍后缓慢静脉注射,不良反应较少,相对安全,但将 1 mg/mL 肾
上腺素直接静脉注射危险性极高。
因此,临床使用过程中对于肾上腺
素的给药剂量,给药途径应严格把关。
2.2 去甲肾上腺素
去甲肾上腺素与肾上腺素最大的区别在于它主要激动的是a受体,对于P受体作用较弱。
该药禁用于可卡因中毒患者及心动过速患者,因该药口服后易被肠液破坏,皮下或肌内注射时易造成局部组织血管收
缩,导致组织坏死,因此,该药常用的给药途径为静脉滴注。
口腔急救过程中去甲肾上腺素主要用于休克,如感染性休克等导致的低血压的救治。
推荐去甲肾上腺素作为脓毒性休克患者低血压时首选的升压
药。
感染性休克的病理基础是整个循环系统血管的扩张,由于血管外周阻
力下降,导致机体氧的摄取率降低和组织供氧不足。
而去甲肾上腺素
则可作用于a受体,收缩血管,增加外周血管阻力, 使灌注压增加,
从而保障机体组织器官的血液供应。
去甲肾上腺素治疗感染性休克较多巴胺更安全,因此,对于感染性休克患者可考虑使用去甲肾上腺素作为首选用药。
需要注意的是,有研究报道均发现去甲肾上腺素的使用会影响患者肾功能,而且损伤与使用剂量相关,剂量越大,损害越大。
因此,采用去甲肾上腺素治疗感染性休克时,应根据患者病情做到个体化用药,避免急救药物的使用导致患者病情加重。
2.3 多巴胺
多巴胺是比较特殊的血管活性药物,除了可以激动a 和P受体外, 还可作用于多巴胺受体。
临床用药时对该药过敏患者禁用。
多巴胺临床主要以静脉滴注给药,可用于各种休克导致的低血压。
因可以激动
多巴胺受体,对伴有尿量减少和心肌收缩力降低的患者中作用尤为突出,但使用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补充足够的血容量,且要注意患者的酸碱平衡。
需要注意的是,当多巴胺的滴注速度过快或用药剂量过大时,可出现心绞痛、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
但多巴胺的作用时间短,减慢滴速或停药后,上述症状可消失。
还应当注意的是剂量过大偶可发生指(趾)端坏死,注射时还应当避免外漏,防止局部组织坏死。
2.4 洛贝林
洛贝林主要通过刺激颈动脉窦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从而反射性兴
奋呼吸中枢,但没有直接兴奋呼吸中枢的作用。
临床主要用于各种原因导致的中枢性呼吸抑制,因洛贝林作用时间比较短,通常在min 左右,因此对于婴儿、新生儿安全性较高。
20
2.5 尼可刹米
与洛贝林不同的是,尼可刹米既可以选择性兴奋延髓呼吸中枢,也可以通过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地兴奋呼吸中枢。
尼可刹米与洛贝林一样,作用时间也比较短,静脉注射一次在体内作用时间为5~10 min,对于儿童安全性较高。
临床主要用于中枢性呼吸抑制及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抑制。
该药禁用于抽搐及惊厥患者。
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尼可刹米,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性脑病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可改善其预后。
需要注意的是,尼可刹米与其他中枢兴奋药合用可出现协同作用,导致惊厥。
如出现惊厥现象,应及时静脉注射苯二氮卓类药物或小剂量硫喷妥钠。
近年来有文献报道使用尼可刹米治疗呃逆,但因作用机制不明,未得到临床广泛认可。
2.6 去乙酰毛花苷
去乙酰毛花苷主要用于心力衰竭,对于慢性心功能不全急性加重者和急性心功
能不全者均有效,也可用于心衰伴快速心室率,尤其适用于房颤伴快速心室率的患者。
该药禁用于室性心动过速患者、心室颤动患者,还有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
该药与多种药物如两性霉素B、皮质激素、可卡因、维拉帕米、胺碘酮等合用均可出现相互作用,导致药物在体内蓄积或作用减弱,因此在使用时应高度重视,避免不必要的合用。
需要注意的是该药容易出现过量中毒现象,尤其是对于肾功能不全患者、老年患者以及身体虚弱者,给药剂量应严格把控,防止出现中毒反应。
2.7 硝酸甘油
硝酸甘油是常用抗心绞痛的药物,对于各种类型的心绞痛均有效。
可用于心绞痛的预防与治疗。
硝酸甘油具有良好的血流动力学特性,可促进血液的流动。
研究发现,复苏期间硝酸甘油联合升压药可以提高复苏成功率和改善复苏后结局。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间歇性静脉推注硝酸甘油与持续低剂量静脉滴注相比,能够降低ICU 的入住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因口腔治疗通常为有创操作,患者对于口腔治疗以及疼痛的恐惧均是导致患者心绞痛发作的诱因。
因此,对于合并此类基础疾病的患者,在进行口腔治疗前可建议患者含服硝酸甘油,预防治疗过程中的突发状况。
需要注意的是,说明书中对于青光眼的患者禁用,以往未见有报道,但近几年有文献报道,使用硝酸甘油后可致青光眼。
因此,在临床使用时需稍加关注。
该药禁用于伴有严重低血压及心动过速的心肌梗塞早期患者,禁用于有严重贫血、青光眼及颅内压增高的患者,同时若患者正在服用枸橼酸西地那非也应当禁用硝酸甘油。
2.8 利多卡因
利多卡因对心脏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可抑制Na+内流,促进K+外流,从而降低浦肯野纤维的自律性,影响传导速度,缩短动作电位时程。
临床主要用于室性心律失常。
近年来对于利多卡因导致严重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的报道时有发生,利多卡因这一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为罕见,临床医生容易忽视,但这一不良反应通常会造成严重后果。
利多卡因在临床上使用量大,尤其在口腔专业,更是广泛使用,因此在使用利多卡因急救的过程中也应当注意利多卡因自身的严重不良反应。
利多卡因禁用于局麻药过敏的患者,对于严重的室内传导阻滞、完全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及预激综合征患者也应当禁用。
2.9 氨茶碱
氨茶碱主要用于各种类型的哮喘。
因口服刺激性大,临床主要采用静脉给药,但注射时因严格控制注射速度及给药剂量,注射速度过快或者给药剂量过大时,患者可出现心悸、惊厥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导致死亡。
氨茶碱禁用于有活动性消化道溃疡病的患者以及惊厥性疾病未控制的患者。
由于氨茶碱的中毒浓度与治疗浓度比较接近,加之患者个体差异较大,因此,在临床使用过程中有必要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确保体内药物浓度在安全剂量范围内。
使用过程中如果出现惊厥,应给予镇静药,如巴比妥类,促进排出。
2.10 葡萄糖酸钙
葡萄糖酸钙为体内Ca2+补充剂,Ca2+能改善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毛细血管的致密性,使渗出减少,起到抗过敏作用。
但葡萄糖酸钙静脉注射有全身发热现象,静脉注射过快可产生心律失常甚至心跳停止,有文献报道慢速滴注葡萄糖酸钙不良反应发生率远低于快速给药。
葡萄糖酸钙注射液临床不良反应时有发生,但是药品说明书中相关的安全信息不足,文献报道不良反应常发生在给药30 min 内,使用初期应密切观察。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头孢曲松导致过敏的患者应禁用该药,因头孢曲松与钙剂或含钙产品合并用药可产生沉淀物,可能导致致死性结局的不良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