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无线控制物联网技术方案

远程无线控制物联网技术方案
远程无线控制物联网技术方案

无线控制技术方案

(草案1号)

物联网研究中心

2012.5.23

一、概述

**公司委托我所代为开发大型机械无线控制软件及通信解决办法。无线控制软件的载体为PC机,通信方式采用SIM卡,无线网关及英特网。本方案将具体阐述如何从软件控制及通信方面实现需求。

二、组成结构

首先对系统进行初始化,然后通过对人机交互界面的参数的设定,将数据参数写进数据库。这就使得系统用户可以查询设备的相关信息,并预设到期提醒功能,从而使厂家更为直观、全面的处理客户的诉求。通过CPU处理数据并驱动网卡,运行TCP/IP协议,实现无缝的英特网对接,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及减少相关费用问题。图1为软件流程图

三、软件开发工具及环境

操作系统:windows

开发语言:VC++、MFC

开发平台:VS2010、SQL

四、功能模块设计

定义一个结构体来存放窗口的相关信息

struct WindowInfo

{

string strFilePath;//窗口对应的文件路径

HWND hWnd;//窗口句柄

int nDisplayMode;//窗口显示方式,0为普通,1为最大化,2为普通,3为最小化

bool bIsFront;//是否始终置前

bool bIsHide; //是否隐藏;

bool bIsTransparent; //是否设为半透明;

……//还可添加一些其它内容,如窗口的颜色、大小、字体、显示位置等;

}

定义一个类来对各情景模式下的窗口进行管理

类名:CWindowMode

数据成员:

vector vetFilePath;//储存要打开的文件路径、软件的exe路径以及网址

int nEnterConfig;//设置进入该情景模式时是否打开还未打开的窗口,0为不打开,1为打开

int nLeaveConfig;//设置退出该情景模式时隐藏或关闭窗口,0为隐藏,1为关闭

支持的操作:

bool IsActive();//返回bIsActive;

UseMode();//打开所设置的窗口。

LeaveMode();//根据设置显示或隐藏该情景模式中的窗口以及当前打开的其它窗口。

GetConfig();//获取该子模块定义的规则;

SetConfig();//设置该子模块定义的规则;

GetCurrentWindows();//获取当前打开的窗口;

其它函数根据结构体WindowInfo中的内容来添加。

五、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里设有六个字段名,分别如下:用户编号、SIM卡号、购买日期、设备型号、用户地址及备注。其中将用户编号设为主键,通过操纵数据库完成对数据的查询、增、删、改。

六、通信及接口

通信采用互联网和ISP提供的2G/3G网络架构而成,通过采购合适的网关,将基站上发来的数据信息通过协议转化器,转换成工控设备识别的码制,从而实现对工控设备的控制与监测。

网关的接收天线隐藏在PLC控制柜顶的报警灯上,这样就使得网关可以接受外部发送来的指令,也可以为以后的双向控制提供基础。另外设想再用一条备用天线,防止报警灯上的天线因为各种原因出现的问题,使得厂家失去对售出设备的控制权。

网关和工控设备的接口一般采用CAN总线接口以及485接口,此接口网关设备上都会提供。

软件接口采用系统开放的API接口,通过调用相关的通信函数实现通信功能。

基于物联网的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基于物联网的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 作者:张辉, 陈古典, ZHANG Hui, CHEN Gudian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工学院智能交通系统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广州市,510006 刊名: 信息化研究 英文刊名:INFORMATIZATION RESEARCH 年,卷(期):2010,36(10) 参考文献(10条) 1.GB 50440-2007.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技术规范 2.刘化君物联网体系结构研究[期刊论文]-中国新通信 2010(09) 3.丁忠校视频监控系统的应用现状与发展综述[期刊论文]-科技咨询导报 2007(28) 4.赵炯;熊肖磊;周奇才串行数据传输协议的剖析研究[期刊论文]-制造业自动化 2008(11) 5.赵炯;吴金宗;宋蕴璞EST3火灾报警系统外部通信协议剖析研究[期刊论文]-制造业自动化 2008(11) 6.高宏;严志明我国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的发展方向[期刊论文]-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 2008(09) 7.王军;赵辉;马青波城市远程消防监控系统建设的技术要点[期刊论文]-消防科学与技术 2007(05) 8.邹超群;李华章;李春华数字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建设实践[期刊论文]-智能建筑 2008(01) 9.沈苏彬;范曲立;宗平物联网的体系结构与相关技术研究[期刊论文]-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6) 10.刘玮;王红梅;肖青物联网概念辨析[期刊论文]-电信技术 2010(01)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386367395.html,/Periodical_dzgcs201010017.aspx

物联网与数控机床远程智能监控系统探讨参考文本

物联网与数控机床远程智能监控系统探讨参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物联网与数控机床远程智能监控系统探 讨参考文本 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带来了传统制造业的变革,世 界上的工业大国纷纷加大科研资金,对现代制造技术进行 全面的研究,终于提出了全新的方案。本篇文章提到的将 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引入到数控机床监控系统中,通过现有 的网络技术来对数控机床进行监控和故障诊断等,大大提 高了我国数控机床的监控水平,增强了精准度,提高了工 作效率。 作为新兴行业的物联网,经过不断的发展,技术已经 越来越成熟,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并广泛应用到众 多领域当中,其中包括:工业、医疗、航天、消防等。它 作为一种创新型的技术,瞬间在全世界引起了轰动。相信

在不久的将来,物联网将得到空前的发展,将对整个世界的经济起到推动的作用。 物联网和数控监控系统 物联网是由四个主要的部分构成的,自上而下依次是应用层、中间层、接入网络层和物联网感知层。什么是物联网感知层呢?就是对数据信息进行采集和感知,感知到的对象既可以是单独存在的物体,也可能是一个区域。网络层的功能主要是数据处理,对数据进行融合,连接到核心网络。而位于应用层下面的是中间层,它的功能是把传输的数据存在适当的互联网服务器上,它主要含有管理型服务器、存储资源的服务器和中间件等设备。位于顶端的应用层则是物联网的应用功能,像智能医疗、智能电网和现代农业等方面。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物联网的技术水平也在随之

物联网中的通信技术

物联网中的通信技术 典型的物联网是将所有的物品通过短距离射频识别(RFID)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局域范围内的物品“智能化识别和管理”。即从智慧地球到感知中国,无论物联网的概念如何扩展和延伸,其最基础的物物之间感知和通信是不可替代的关键技术。 普遍认为,M2M技术是物联网实现的关键。M2M技术原意是机器对机器,通信的简称,是指所有实现人、机器、系统之间建立通信连接的技术和手段,广义上也指人对机器、机器对人以及移动网络对机器之间的连接与通信。 M2M是无线通信和信息技术的整合,用于双向通信,因此适用范围广泛,可以结合GSM/GPRS/UMTS等远距离连接技术,也可以结合Wifi、蓝牙、Zigbee、RFID和UWB等近距离连接技术,此外还可以结合XML和Corba,以及基于GPS、无线终端和网络的位置服务技术等。 随着科技飞速发展,最近,三种新兴的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凭借其独有的特点进入了我们的视线。 其一紫蜂(ZigBee)技术,新一代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将采用802.15.4(Zig.Bee)协议。ZigBee是一种供廉价的固定、便携或移动设备使用的极低复杂度、成本和功耗的低速率无线连接技术,主要适合于自动控制和远程控制领域,可以嵌入在各种设备中,同时支持地理定位功能。 Zigbee技术的特点主要有:低速率、低时延、低功耗、实现简单

、低成本、网络容量高。ZigBee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其中包括智能建筑、军事领域、工业自动化、医疗设备、智能家居及各种监察系统等。ZigBee技术弥补了低成本、低功耗和低速率无线通信市场的空缺,其成功的关键在于丰富而便捷的应用,而不是技术本身。 其二是RFID,即射频识别,俗称电子标签。它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RFID由标签(Tag)、解读器(Reader)和天线(Antenna)三个基本要素组成。其基本工作原理并不复杂,标签进入磁场后,接收解读器发出的射频信号,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PassiveTag,无源标签或被动标签),或者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ActiveTag,有源标签或主动标签)。解读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送至中央信息系统进行有关数据处理。 RFID可被广泛应用于安全防伪、工商业自动化、财产保护、物流业、车辆跟踪、停车场和高速公路的不停车收费系统等。从行业上讲,RFID将渗透到包括汽车、医药、食品、交通运输、能源、军工、动物管理以及人事管理等各个领域。然而,由于成本、标准等问题的局限,RFID技术和应用环境还很不成熟。主要表现在:制造技术较为复杂,智能标签的生产成本相对过高;标准尚未统一,最大的市场尚无法启动;应用环境和解决方案还不够成熟,安全性将接受很大考验。 形形色色的传感技术、通信技术、无线技术、网络技术共同组成了以物联网为核心的智慧网络。亚里士多德曾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与详细的软硬件架构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与详细的软硬件架构 一、项目概述 1.1 引言 21世纪是信息化的世纪,各种电信和互联网新技术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你是 否想一踏入家门就是一个光照度和温湿度舒适的环境,你是否在外边担心家里的安全,你是否想遥在外边想通过一个简单的电话就能控制家里的电器等。本文介绍的数字化家居控制系统可以使得人们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话在任何时候、任意地点对家中的任意电器(空调、热水器、电饭煲、灯光、音响、DVD录像机)进行远程控制;也可以在下班途中,预先将家中 的空调打开、让热水器提前烧好热水、电饭煲煮好香喷喷的米饭……;而这一切的实现都仅仅是打一个简单的电话。该系统除了具有手机远程控制功能后,还能通过自身的传感器模块感知外界环境的具体情况,并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在阴暗的天气里,它会自动打开灯,并调整灯的亮度,在阳光充足的天气里,它会自动关闭灯,或者将灯光调暗,并且与百叶窗配合来控制家里的光照度,由于本项目采用的是亮度可调的LED灯,所以对于节能和环保都有很大的意义。此外,该系统还可使家庭具有多途径报警、远程监控等多种功能,如果不幸出现某种险情,您和110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得通知以便进一步采取行动。舒适、 时尚的家居生活是社会进步的标志,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能够在不改变家中任何家电的情况下,对家里的电器、灯光、电源、家庭环境进行方便地控制,使人们尽享高科技带来的简便而时尚的现代生活。 实现智能化离不开运算和控制单元,本系统采用AT32UC3A0512作为主控器件,单片机应用系统由硬件和软件组成。硬件由单片机扩展的存储器、输入/出设备以及各种实现单 片机系统控制要求的接口电路和有关的外围电路芯片或部件组成;软件由单片机应用系统实现其特定控制功能的各种工作程序和管理程序组成。在单片机应用系统开发的过程中,应不断调整软、硬件,协调地进行软、硬件设计,以提高工作效率,当系统硬件和软件紧密配合、协调一致,就可以组成高性能的单片机应用系统。本课题完成了单片机应用系统其开发过程的系统的总体设计、硬件设计、软件设计和系统调试,根据开发的实际需要,相互协调、交叉,有机的进行。本设计的MCU与各个芯片和模块的接口、各项标准都严格遵循国家有关标准,为以后的产品化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本系统的手机远程控制是基于电话交换网络的国际双音频通信标准DTMF通信方式, 程控交换信令作为系统控制命令,采用MT8870双音频编解码电路实现,单片机通过 MT8870识别来自手机的网络的控制信号,用户只需拨通家中的控制手机就可以根据系统的语音提示进行按键选择以实现用户身份的识别、远程控制和安防操作;各种传感器的检测是利用数据采集系统将多路被测量值转换成数字量,再经过单片机进行数据处理,实现实时测控;短消息发送部分采用基于SIEMENS TC35 GSM模块TC35 modem 和TI公司的电平转换芯片MAX3238等器件构成的移动终端的硬件电路可以完成短消息收发等功能。 在设计本系统时,面对各种检测对象和大量控制单元,需要利用各种接口标准和MCU 进行连接,再经过MCU进行数据处理,实现实时测控。而此时采用单片机来实现智能家居

物联网无线通信技术行业标准对比

物联网无线通信技术标准对比 目前无线通信就其范围大小来分有广域的和局域的,广域的通常就是指我们的移动通信网,目前已经发展到第三代,也就是 3G,其三大主流标准将来都将会经历LTE过渡到第四代;局域的通常指短距离无线通信,标准有IrDA、Bluetooth、Wi-Fi、ZigBee、RFID和UWB。 IrDA(InfraredDataAssociation)是点对点的数据传输协议,通信距离一般在0到1M之间,传输速率最快可达16Mbps,通信介质为波长900纳M左右的近红外线。其传输具备小角度(30度锥角以内),短距离,直线数据传输,保密性强,传输速率较高的特点,适于传输大容量的文件和多媒体数据。并且无需申请频率的使用权,成本低廉。IrDA已被全球范围内的众多厂商采用,目前主流的软硬件平台均提供对它的支持。 IrDA的不足在于它是一种视距传输,2个相互通信的设备之间必须对准,中间不能被其他物体阻隔,因而只适用于2台(非多台)设备之间的连接。 Bluetooth是1998年5月,东芝、爱立信、IBM、Intel和诺基亚共同提出该技术标准。它能够在10M的半径范围内实现单点对多点的无线数据和声音传输,数据传输带宽可达1Mbps。Bluetooth工作在全球开放的2.4GHzISM频段,使用跳频频谱扩展技术,通信介质为 2.402GHz到 2.480GHz的电磁波。一台Bluetooth设备可同时与七台Bluetooth设备建立连接,在有效范围内可越过障碍物进行连接,没有特别的通信视角和方向要求。此外,Bluetooth还具备功耗低、通信安全性好、支持语音传输、组网简单等特点。 但Bluetooth同时存在植入成本高、通信对象少、通信速率较低和技术不够成熟的问题,它的发展与普及尚需经过市场的磨炼,其自身的技术也有待于不断完善和提高。 802.11Wi-Fi(Wireless Fidelity)即无线保真技术是另一种目前流行的技术。它使用的是2.4GHz附近的频段。Wi-Fi基于IEEE802.11a、IEEE802.11b、IEEE802.11g和IEEE802.11n。不仅传输的有效距离很长,而且速率还高达上百兆,与各种802.11DSSS设备兼容。目前最新的交换机能把Wi-Fi无线网络从接近100M的通信距离扩大到约6.5公里。另外,使用Wi-Fi的门槛较低。厂商只

消防物联网远程监控管理服务系统解决方案

消防物联网远程监控管理服务系统解决方案

二、其他要求: (一)、为消防部门提供的服务 在30个联网社会单位安装相关设备进行信息采集,实现火警信息实时监控、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其他建筑消防设施运行状态的实时信息,通过传输媒介发送到远程监控管理中心,具有信息采集、处理、转发、自查、显示等功能。其中火警具有最高优先级别,提供多种火警确认方式;随机查询值班人员在岗状态;提供视频联动接口及其它联动信号;与监控中心对讲功能;实时监测通讯线路,线路故障现场报警并记录;采用并行数据处理机可接收打印机信息;支持键盘、串口和远程遥控编程操作;黑匣子存储各类事件信息,存储报警过程。 (二)、为重点单位用户提供的服务 实现火警信息实时监控; 实现故障信息的及时警示,加强消防设施的维护保养; 提供联网单位消防安全态势分析; 提供消防物联网数据远端WEB查询服务; 提供联网单位消防设施运行态势分析服务。 (三)、系统组成及设置 城市消防物联网监控系统由信息受理系统、信息查询系统、用户服务管理系统、信息终端系统、手机端APP软件五部分组成。 1、城市消防物联网监控管理中心——信息受理系统 城市消防物联网监控管理总中心及分中心可设置在消防支队或其它合适的部位,及时接收联网单位火灾报警控制器及消防水系统的各种状态信息并及时处理。 2、消防监督部门——信息查询系统 消防监督部门领导可实时通过外网登录信息查询系统平台,查看辖区的报警、故障等信息,并能生成年、月报表。

3、联网社会单位——用户服务管理系统 联网社会单位领导可实时通过外网登录用户服务管理系统平台,查看本单位的报警、故障等信息,并能生成月报表。 4、119调度指挥中心及消防大队或中队——信息终端系统 信息显示终端设置在119调度指挥中心及消防大队、中队,通过计算机局域网或数据专线与城市消防物联网监控管理中心进行数据通信,在第一时间接收城市消防物联网监控管理中心确认的火灾报警信息,及时调度出警救援。 5、用户或管理人员手机——手机端APP软件 手机端APP软件支持支持IOS及Android系统,可以实时接收现场设备的报警及故障信息。 (四)、系统结构、系统功能 1、信息受理系统功能 ⑴火警信息实时接收 当火警发生时,用户信息传输装置能够从不同品牌的火灾报警控制器上得到报警的详细信息,并根据实际情况判断报警的级别和类型,然后把相关信息按照标准的协议发送到指定的报警服务器上。实时监控界面显示的内容包主要有报警信息编号、报警单位名称、报警单位联系人、联系人电话、网关编号、探头编号、探头说明、报警平面图、报警单位外观图、报警单位地图等内容,监控人员可以在实时监控的界面中直接打电话或通过视频语音对讲与报警单位联系人确认火灾发生的实际情况,然后根据用户对火警的反馈进行相关的处理。 ⑵火警历史数据管理 实时监控中的数据在管理员处理完以后会在实时监控中消失,数据会自动保存在火警历史数据管理中。火警历史数据管理能够显示所有已经收到的火警的相关信息,比如火警发生时间、地点、探头编号、处理人,处理结果等。 ⑶成灾火警数据管理 成灾火警管理模块可以把每次火灾上报的所有报警关联在一起,同时还可以把火灾的一些统计信息如伤亡人数、经济损失等数据事后进行详细的录入,这样系统就可以统计出各地详细的火灾发生情况。 ⑷故障信息自动接收

十大物联网通讯技术优劣及应用场景

十大物联网通讯技术优劣及应用场景 在实现物联网的通讯技术里面,蓝牙、zigbee、Wi-Fi、GPRS、NFC等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无线技术。除了这些,还有很多无线技术,它们在各自适合的场景里默默耕耘,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现在随着物联网解决方案供应商云里物里科技一起来看下常见的十大无线通讯技术优劣及应用场景。 1、蓝牙的技术特点 蓝牙是一种无线技术标准,可实现固定设备、移动设备和楼宇个人域网之间的短距离数据交换,蓝牙可连接多个设备,克服了数据同步的难题。蓝牙技术最初由电信巨头爱立信公司于1994年创制。如今蓝牙由蓝牙技术联盟管理,蓝牙技术联盟在全球拥有超过25,000家成员公司,它们分布在电信、计算机、网络、和消费电子等多重领域。 蓝牙技术的特点包括采用跳频技术,抗信号衰落;快跳频和短分组技术能减少同频干扰,保证传输的可靠性;前向纠错编码技术可减少远距离传输时的随机噪声影响;用FM调制方式降低设备的复杂性等。其中蓝牙核心规格是提供两个或以上的微微网连接以形成分布式网络,让特定的设备在这些微微网中自动同时地分别扮演主和从的角色。蓝牙主设备最多可与一个微网中的七个设备通讯,设备之间可通过协议转换角色,从设备也可转换为主设备。 2、ZigBee的技术特点 与蓝牙技术不同,ZigBee技术是一种短距离、低功耗、便宜的无线通信技术,它是一种低速短距离传输的无线网络协议。这一名称来源于蜜蜂的八字舞,由于蜜蜂是靠飞翔和“嗡嗡”(zig)地抖动翅膀(bee)的“舞蹈”来与同伴传递花粉所在方位信息,也就是说蜜蜂依靠这样的方式构成了群体中的通信网络。 ZigBee的特点是近距离、低复杂度、自组织、低功耗、低数据速率,ZigBee协议从下到上分别为物理层、媒体访问控制层、传输层、网络层、应用层等,其中物理层和媒体访问控制层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设计方案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设计方案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技的发展,家庭智能化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而深入千家万户。 家庭智能化即智能化家居 (Smart Home),亦称数字家园(Digital Family )、家庭自动化(Home Automation )、电子家庭(E-home)、智能化住宅(Intelligent Home )、网络家居(Network Home )、智能屋(Wise House, WH)、智能建筑(Intelligent Building、等。它是利用计算机、通信、网络、电力自动化、信息、结构化布线、无线等技术将所有不同的设备应用和综合功能互连于一体的系统。它以住宅为平台,兼备建筑、网络家电、通信、家电设备自动化、远程医疗、家庭办公、娱乐等功能,集系统、结构、服务、管理为一体的安全、便利、舒适、节能、娱乐、高效、环保的居住环境。其从控制层次来分,一般由中央控制中心、家居智能控制终端、小区智能控制系统、家庭网关和外部网络几部分组成。 1智能家居系统体系结构 家居系统主要由智能灯光控制、智能家电控制、智能安防报警、智能娱乐系统、可视对 讲系统、远程监控系统、远程医疗监护系统等组成,框图如图1所示。 图1智能家居系统结构框图 2系统主要模块设计 2.1照明及设备控制 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总体目标是通过采用计算机、网络、自动控制和集成技术建立一个 由家庭到小区乃至整个城市的综合信息服务和管理系统。系统中照明及设备控制可以通过智 能总线开关来控制。本系统主要采用交互式通信控制方式,分为主从机两大模块,当主机触 发后,通过CPU将信号发送,进行编码后通过总线传输到从模块,进行解码后通过CPU触 发响应模块。因为主机模块与从机模块完全相同,所以从机模块也可以进行相反操作控制主

一种基于物联网远程监控系统设计

一种基于物联网地远程监控系统设计 摘要:为了实现工厂、交通等远程监控管理,系统设计采用 dm900芯片和cc24300为主实现通信,核心部分主要包括 arm中央控制平台及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移植,创新之处在于融入了物联网技术并巧妙地移植移植u boot和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地编译内核配置.按照系统地整个工作软件流程图进行了实验和联调,符合原设计目标,系统具有扩展性,通用性和能与其他监控设备无缝连接等性能,以满足不同工作环境地需要,可为其他基于物联网地远程监控系统所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arm;物联网;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远程监控远程监控系统现已成为现代化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地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监控系列产品种类繁多,大部分广泛应用于交通、医院、银行、家居、学校等安防领域.伴随着对物联网

和使用环境灵活地选用适合地接口进行操作,其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该系统主要是利用rs 232接口实现arm嵌入式系统与zigbee 无线系统地连接进而实现网关设备地功能.通过arm中央控制平台和zigbee芯片地rs 232 线路驱动器/接收器max3221芯片来实现串行数据地通信.由于采用了常见地串口作为通信媒介,简化了硬件设计.作为接收命令端地zigbee芯片由于采用地是8051为内核地cpu,时刻处于等待命令状态.arm中央控制平台植入了linux操作系统,当运行了串口实现程序后,就可向zigbee芯片发出采集信息地命令.因此系统主要地软件实现就是linux系统下地串口实现程序地设计. 图1系统体系结构其中检测控制模块可以是温度控制模块、压力控制模块、流量控制模块等等实际监控需检测地参量模块.各检测控制模块通过zigbee模块与arm中央控制平台实现无线连接,组成了一个星型无线智能控制网络.同时arm中央控制平台通过以太网实现与外部远程连接.从而实现远程监控. 1.1arm中央控制平台 在本设计中,arm中央控制平台是系统地核心,主要负责数据采集判断处理.为了提高系统工作效率,设计中采用了atmel公司生产地arm9芯片at91rm9200.由于at91rm9200处理器具有丰富地系统与应用外设及标准地接口,因此根据应用地需要很容易就可实现功能模块地扩展.该芯片融合了arm920t arm thumb处理器特性:工

物联网通信

1 融合包含以下三个层次的内容: 业务融合,终端融合,网络融合 异构网络融合的实现分为两个阶段:连通阶段和融合阶段。连通阶段是指传感网、RFID 网、局域网、广域网等的互联互通,将感知信息和业务信息传送到网络另一端的应用服务器进行处理,以支持应用服务。 2物联网框架结构 3 感知控制层 (1)数据采集子层通过各种类型的感知设备获取现实世界中的物理信息,这些物理信息可以描述当前“物”属性和运动状态。感知设备的种类主要有各种传感器、RFID、多媒体信息采集装置、条码(一维、二维条码)识别装置和实时定位装置等。 (2)短距离通信传输子层将局部范围内采集的信息汇聚到网络传输层的信息传送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短距离有线数据传输系统、无线传输系统、无线传感器网络等。 (3)协同信息处理子层将局部采集到的信息通过汇聚 装置及协同处理系统进行数据汇聚处理,以降低信息的冗余度、提高信息的综合应用度、降低与传送网络层的通信负荷为目的。协同信息处理子层主要包括信息汇聚系统、信息协同处理系统、中间件系统及传送网关系统等。 4 网络传输层 网络传输层将来自感知控制层的信息通过各种承载网络 传送到应用层。各种承载网络包括了现有的各种公用通信网络、专业通信网络,目前这些通信网主要有移动通信网、固定通信网、互联网、广播电视网、卫星网等。 5 应用层及其应用子层的作用 应用层是物联网框架结构的最高层次,是“物”的信息综合应用的最终体现。“物”的信息综合应用与行业有密切的关系,依据行业的不同而不同。 应用层主要分为两个子层次,即服务支撑层和行业应用层。服务支撑层主要用于各种行业应用的信息协同、信息处理、信息共享、信息存储等,是一个公用的信息服务平台;行业应用层主要面向诸如环境、电力、智能、工业、农业、家居等方面的应用。 6 按照物联网的框架结构,物联网的通信系统可大体分为两大类,即感知控制层通信和网络层传输通信 7 感知控制层通信系统功能及特点 感知控制层的通信目的是将各种传感设备所感知的信息在较短的通信距离内传送到信息汇聚系统,并由该系统传送(或互联)到网络传输层。 其通信的特点是传输距离近,传输方式灵活、多样。 8 网络传输层通信系统 网络传输层是由数据通信主机(或服务器)、网络交换机、路由器等构成的,在数据传送网络支撑下的计算机通信系统 9 多个无线接入环境的异构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无线接入技术的异构性(2)组网方式的异构性。(3)终端的异构性。(4)频谱资源的异构性(5)运营管理的异构性 第一章 1 什么是通信系统模型 通信的任务是完成消息的传递。消息具有不同的形式,如符号、文字、语音、数据、图像等,为了将消息传递到目的地,须经过若干个环节构成的“通信系统”来完成,将这些环节抽象为一般的模型,即形成了通信系统的模型。

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管理系统

城市消防物联网远程监控管理方案 广东安警技术-伍锦雄 一、行业概述 1、行业发展趋势 消防控制室是建筑消防设施的心脏,也是单位日常消防工作管理的中枢核心,发生火灾后还是灭火、救援的应急指挥中心。近年来,一些单位由于消防控制室无人值班,值班操作人员玩忽职守或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人为设置在手动状态而导致小火酿成大灾,教训十分深刻。因此,保障消防控制室的可靠运行和有效管理,意义十分重大。 目前的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基本上都是各单位独立选购安装、独立工作,很容易导致火灾信息漏报、迟报,报警设备出现故障没有及时恢复开通,对设备的故障更是无法评判、预测。 因此,打造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已成为行业发展趋势。 2、行业应用价值 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采用消防自动报警系统已有的各种感知设备、视频采集设备等,将感知和采集到的大量现场信息,借助消防物联网网络层传输到消防指挥中心,再通过消防指挥中心的信息平台整理后进行辅助决策,通过消防指挥中心下发指令及时对灾情的消防处置,并结合消防应急预案组织救援力量、救援物资及救援装备的部署。 系统架构图:

二、城市消防联网远程监控管理方案 1、建筑消防物联网系统架构 广东安警持技术的消防物联网,是指通过使用物联网技术实现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可以24小时工作,并且变的“耳聪目明”。在此基础上搭建的消防信息数据平台,将传统消防工作提升到“智能联网消防”时代。通过消防安全信息中心的搭建,主要依靠“视频远程监控”,“值班员管理”,“紧急远程对讲”为核心技术。整个系统可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如图:

2、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管理物联网特点 广东安警持技术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消防远程管控系统,通过物联网传输终端、物联智能终端实现物联网监控中心、消防相关人员与各地消防设施的沟通与对话,这种将消防领域的人与物、物与物联系起来的网络就形成了消防物联网。 广东安警持技术提供集“安装—检查—快速查询—实时监控”一体化的消防产品设备信息化作业链,将消防主管、产品用户、工程维保商三大建筑消防产品设施关联角色的职能融入到系统中,把对建筑消防产品设施的重视提到日常工作上,加强消防监督管理力度。

电梯物联网和远程实时监控系统方案

电梯物联网和远程实时监控系统方案(总12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电梯物联网和远程实时监控系统方案 2016年11月 目录 1.系统概述........................................ 错误!未指定书签。 2.系统方案........................................ 错误!未指定书签。 2.1硬件部分说明................................. 错误!未指定书签。 2.1.1服务器................................... 错误!未指定书签。 2.1.2工作站................................... 错误!未指定书签。 2.1.3系统子站光纤交换机....................... 错误!未指定书签。 2.1.4调度中心光纤交换机....................... 错误!未指定书签。 2.1.5通信管理机............................... 错误!未指定书签。 2.1.6网络硬盘录像机NVR........................ 错误!未指定书签。 2.1.7视频摄像机............................... 错误!未指定书签。 2.1.8电梯振动分析仪........................... 错误!未指定书签。 2.1.9温湿度采集器............................. 错误!未指定书签。 噪音采集器............................... 错误!未指定书签。 信号采集控制器........................... 错误!未指定书签。 2.2软件部分说明................................. 错误!未指定书签。 2.2.1系统子站软件............................. 错误!未指定书签。 2.2.2调度中心系统软件......................... 错误!未指定书签。 3.系统报价清单.................................... 错误!未指定书签。 1.系统概述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远程控制设计与实现

- 74 -第9期2018年5月No.9May,2018 无线互联科技Wireless Internet Technology 近年来,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及互联网的广泛应 用,物联网逐渐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领域。与此同时,随着 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生活品质、家居环境的要求越 来越高,对家居智能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因此,将家庭中 各种家电设备、家庭安保装置和个性化家居设备通过家居 控制系统进行整合,并进行远程控制和管理,已经成为当今 一个热门研究课题。 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目标是通过网络等信息通信技术 手段实现对家居电器等的智能控制,使其不论距离的远近, 都能够按照人们的设定工作运行。本设计通过ZigBee 、无线 传感器网络、GPRS/WiFi 通信技术相结合的方式,搭建了一 套新型、低成本、方便完善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面向智能 家居行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1]。 1 系统总体设计 本系统按照结构划分包含了温度、湿度、烟雾等传感 器,系统的终端控制器和Android 平台的手机客户端,其中各 个传感器和终端控制器通过ZigBee 组建物联网,作为智能 家居控制系统的网络终端节点。而手机Android 客户端通过 GPRS/WiFi 经由服务器与终端控制器进行通信,用户出门在 外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或者手机对智能家居进行控 制。例如,当室内发生煤气等有害气体泄漏时,传感器检测 到该气体并将检测数据传输到终端控制器,当终端控制器 检测到气体泄漏等报警信号时,即会触发室内报警装置,并 通过控制终端远程发送至手机Android 客户端及时通知用 户。同时,用户也可在手机Android 客户端上进行家居状态数 据的查询,如照明状态、温湿度等[2]。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如图1所示。 2 系统硬件设计 终端控制器是本系统的核心,是信息的收集和处理 中心,也是命令的发布中心。其采用ST M32F103C8T6 处理器作为控制芯片。STM32F103C8T6基本电路包括 STM32F103C8T6芯片、72 MHz 、160 kB RAM 内存、64 kB Flash 。外围电路还包括串口、ZigBee 通信模块、WiFi 通信模 块(esp8266)和电源模块。而最主要的ZigBee 通信模块,是 负责温湿度检测终端、照明执行终端、安防警报终端等与终 端控制器通信进行数据接收与控制,采用的是CC2530芯片。其中温湿度检测终端使用的是传感器DHT11,安防警报终端为烟雾传感器和蜂鸣器等[3] 。系统硬件设计如图 2所示。 图1 总体设计图2 系统硬件设计 作者简介:刘江勇(1996— ),男,四川平昌人,本科生;研究方向:电子科学与技术。 刘江勇,王国华,郭翔宇 (东南大学成贤学院 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0088) 摘 要:随着物联网的不断发展和应用,GPRS/WiFi 的普及和嵌入式系统的崛起,智能家居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文章设计的智能家居远程控制系统,在家可通过基于云服务器和Android 应用软件操作系统的控制终端,对ZigBee 组网内的温度等传感器终端,灯光照明、烟雾警报等执行器终端进行信息采集和控制,在外可通过GPRS/WiFi 使用Android 应用软件远程监控家居状况。该系统控制界面友好,工作稳定,并且有很好的扩展性。 关键词:物联网;GPRS ;ZigBee ;Android ;WiFi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远程控制设计与实现

电梯物联网和远程实时监控系统方案

电梯物联网和远程实时监控系统方案 2016年11月

目录 1. .......................................................................................................... 系统概述3 2. .................................................................................................................. 系统方案5 2.1 ................................................................................................................ 硬件部分说明 6 2.1.1..................................................................................................................... 服务器 6 2.1.2..................................................................................................................... 工作站 6 2.1. 3............................................................................................... 系统子站光纤交换机 6 2.1.4............................................................................................... 调度中心光纤交换机 8 2.1.5............................................................................................................. 通信管理机 9 2.1.6............................................................................................... 网络硬盘录像机NVR 9 2.1.7............................................................................................................. 视频摄像机 12 2.1.8...................................................................................................... 电梯振动分析仪 13 2.1.9.......................................................................................................... 温湿度采集器 13 2.1.10........................................................................................................... 噪音采集器 14 2.1.11.................................................................................................... 信号采集控制器 14 2.2 ................................................................................................................ 软件部分说明 15 2.2.1.......................................................................................................... 系统子站软件

几种常见的物联网通讯方式及其技术特点

Computer Science and Application 计算机科学与应用, 2017, 7(10), 984-993 Published Online October 2017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386367395.html,/journal/csa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386367395.html,/10.12677/csa.2017.710111 Several Communication Modes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and the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Qin Zhang1,2, Shenglong Yang1, Yumei Wu1, Yang Dai1* 1Ministry of Agriculture Key Laboratory of East China Sea & Oceanic Fishery Resources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East China Sea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s, Shanghai 2College of Engineer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 Shanghai Received: Oct. 5th, 2017; accepted: Oct. 18th, 2017; published: Oct. 24th, 2017 Abstract In today’s Internet era, the exis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have been developed from the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people and people or people and things to the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things and things [1]. Low pow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is one of the main hot spot of to-day’s Internet network technology.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ow power consumption and low cost, the low pow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is a good technology to match the application re-quirements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The low-pow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clude the low-power wide area network (WAN) and the low-power local area network (LAN). The low-power wide area network includes LoRa, NB-IOT, Sigfox, Weightless, and the Low-power local area network includes Zigbee and bluetooth 4.0, the technical introduction and the key techniques of each communication are discussed respectively, and the prospect of the low-power network technology is discussed. Keywords Low Power Consumption, The Internet of Things, Low Power Consumption WAN, Low Power Consumption LAN 几种常见的物联网通讯方式及其技术特点 张琴1,2,杨胜龙1,伍玉梅1,戴阳1*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东海及远洋渔业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 上海 *通讯作者。

远程无线控制物联网技术方案

无线控制技术方案 (草案1号) 物联网研究中心 2012.5.23

一、概述 **公司委托我所代为开发大型机械无线控制软件及通信解决办法。无线控制软件的载体为PC机,通信方式采用SIM卡,无线网关及英特网。本方案将具体阐述如何从软件控制及通信方面实现需求。 二、组成结构 首先对系统进行初始化,然后通过对人机交互界面的参数的设定,将数据参数写进数据库。这就使得系统用户可以查询设备的相关信息,并预设到期提醒功能,从而使厂家更为直观、全面的处理客户的诉求。通过CPU处理数据并驱动网卡,运行TCP/IP协议,实现无缝的英特网对接,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及减少相关费用问题。图1为软件流程图 三、软件开发工具及环境 操作系统:windows 开发语言:VC++、MFC 开发平台:VS2010、SQL 四、功能模块设计 定义一个结构体来存放窗口的相关信息 struct WindowInfo { string strFilePath;//窗口对应的文件路径 HWND hWnd;//窗口句柄 int nDisplayMode;//窗口显示方式,0为普通,1为最大化,2为普通,3为最小化

bool bIsFront;//是否始终置前 bool bIsHide; //是否隐藏; bool bIsTransparent; //是否设为半透明; ……//还可添加一些其它内容,如窗口的颜色、大小、字体、显示位置等; } 定义一个类来对各情景模式下的窗口进行管理 类名:CWindowMode 数据成员: vector vetFilePath;//储存要打开的文件路径、软件的exe路径以及网址 int nEnterConfig;//设置进入该情景模式时是否打开还未打开的窗口,0为不打开,1为打开 int nLeaveConfig;//设置退出该情景模式时隐藏或关闭窗口,0为隐藏,1为关闭 支持的操作: bool IsActive();//返回bIsActive; UseMode();//打开所设置的窗口。 LeaveMode();//根据设置显示或隐藏该情景模式中的窗口以及当前打开的其它窗口。 GetConfig();//获取该子模块定义的规则; SetConfig();//设置该子模块定义的规则; GetCurrentWindows();//获取当前打开的窗口; 其它函数根据结构体WindowInfo中的内容来添加。 五、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里设有六个字段名,分别如下:用户编号、SIM卡号、购买日期、设备型号、用户地址及备注。其中将用户编号设为主键,通过操纵数据库完成对数据的查询、增、删、改。 六、通信及接口 通信采用互联网和ISP提供的2G/3G网络架构而成,通过采购合适的网关,将基站上发来的数据信息通过协议转化器,转换成工控设备识别的码制,从而实现对工控设备的控制与监测。 网关的接收天线隐藏在PLC控制柜顶的报警灯上,这样就使得网关可以接受外部发送来的指令,也可以为以后的双向控制提供基础。另外设想再用一条备用天线,防止报警灯上的天线因为各种原因出现的问题,使得厂家失去对售出设备的控制权。 网关和工控设备的接口一般采用CAN总线接口以及485接口,此接口网关设备上都会提供。 软件接口采用系统开放的API接口,通过调用相关的通信函数实现通信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