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配合比报告

合集下载

混凝土配合比报告

混凝土配合比报告

混凝土配合比报告混凝土配合比报告1. 简介进行混凝土施工前,需要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报告。

混凝土配合比报告是指根据特定的工程要求和性能要求,利用试验及计算方法确定混凝土中水泥、骨料、粉煤灰等各组分的比例及用量,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稳定性。

2. 目的混凝土配合比报告的主要目的是确定混凝土配合比,以满足工程需求,并保证混凝土所具备的性能达到规定标准。

通过合理的配合比设计,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施工效率,并确保施工质量。

3. 实验方法在混凝土配合比报告中,通常需要进行以下实验来确定重要参数:a) 砂石骨料筛分试验:通过筛分试验,确定骨料不同粒径的含量和分布;b) 水泥用量试验:通过试验和计算,确定适宜的水泥用量;c) 抗压强度试验:根据工程要求,进行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以确定最佳配合比。

4. 配合比设计根据实验结果和工程要求,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配合比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a) 水灰比:确定适宜的水灰比,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b) 骨料用量和粒径:确定合适的骨料用量和粒径分布,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抗裂性能;c) 粉煤灰掺量:根据需要,适当掺入粉煤灰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耐久性。

5. 配合比报告混凝土配合比报告应包含以下内容:a) 工程概况:包括项目名称、工程地点、设计单位等基本信息;b) 实验方法:详细描述所采用的实验方法和步骤;c) 实验结果:列出各项实验结果,并进行数据分析和评价;d) 配合比设计:给出最终的配合比设计方案,并详细说明原因和依据;e) 施工注意事项:提供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和技术要求。

附件:1. 砂石骨料筛分试验报告2. 水泥用量试验报告3. 抗压强度试验报告法律名词及注释:1. 混凝土:指由水泥、骨料、水和外加剂按一定配合比调和而成的人工制品。

2. 配合比:指混凝土中各组分的比例和用量。

混凝土配合比检测报告

混凝土配合比检测报告

混凝土配合比检测报告报告编号:XXXXX-XXX日期:XXXX年XX月XX日1.检测目的本次检测旨在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检测,验证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其他性能指标能够满足工程需求。

2.检测方法本次检测采用了以下方法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测试和评估:2.1.混凝土配合比采样2.2.混凝土配合比实验室试验取得的混凝土样品进行了实验室试验。

我们首先进行了外观检验,评估混凝土的颜色、杂质等情况。

接下来,我们进行了骨料试验,包括骨料密度、骨料含水率等参数的测定。

然后,我们进行了水泥试验,包括水泥标准稠度、凝结时间等参数的测定。

最后,我们进行了混凝土强度试验,包括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等参数的测定。

3.检测结果根据实验室试验结果,我们得到了以下混凝土配合比的各项指标数据:3.1.外观检验混凝土外观呈均匀浅灰色,无明显杂质和麻面现象。

3.2.骨料试验骨料密度为XXXXX kg/m3,骨料含水率为XX%。

3.3.水泥试验水泥标准稠度为XX.X mm,凝结时间为XX小时。

3.4.强度试验混凝土抗压强度为XXXXXMPa,抗折强度为XXXXXMPa。

4.检测结论根据对混凝土配合比的各项指标的测试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4.1.外观检验结果显示,混凝土的外观均匀,没有明显的杂质和麻面现象。

4.2.骨料密度和含水率符合设计要求,说明骨料的质量和含水率对混凝土的性能没有不良影响。

4.3.水泥的标准稠度和凝结时间符合设计要求,表明水泥的质量和凝结特性符合要求。

4.4.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均符合设计要求,说明混凝土具有足够的强度和韧性。

综上所述,根据本次混凝土配合比的检测结果,我们认为该配合比符合设计要求,并具有满足工程需求的性能指标。

5.建议基于对混凝土配合比的检测和评估结果,我们建议在施工过程中,继续使用当前的配合比,并在施工前后进行混凝土强度的监测,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

混凝土配合比检验报告

混凝土配合比检验报告

第1页/共1 页
自备 标准养护 2018.2.3
28 / 6
收样日期 检测日期 报告日期 检验性质
姓名 取样人
编号 姓名 见证人 编号 检验环境(℃)
2018.02.02 2018.2.3~3.3
2018.3.3 试运行
/ / / / 20
使用原材料
PSA
中粗砂
碎石
设计配合比
掺合料 ②
外加剂水胶比/来自检验设备使用原材料
水泥 强度等级
32.5
品种

模数
2.5
品种

粒径(mm)
5~10
品种
每立方米砼 材料用量 (kg)
每包水泥配 料重用量量配(合kg比)

水 250 31.5 0.63
检测项目
水泥 397 50.0
1
设计配合比


掺合料 ①
771 942 /
97.1 118.6 /
1.94 2.37 /
/
/
/
0.63
/
/
测定值
6.5
39
34
3.3
2390
3:15
5:35
厂家 产地 产地
砂率 (%)
45.0
/ / /
稠度 (mm或
s)
抗压强度 (MPa) 7d 28d
20.1 26.9
单项检测结论
/
/
/
/
/
/
/
检验 单位
印后无本公司检验专用章无效;
(盖章) 检 验:
后15天内向本公司书面提请复议。
标准值
泌水率(%)
/
压力泌水率(%)

2023全新混凝土配合比报告标准完整版.doc

2023全新混凝土配合比报告标准完整版.doc

2023全新混凝土配合比报告标准完整版.doc 1:2023全新混凝土配合比报告(标准版)一、引言本报告旨在描述2023年的混凝土配合比情况。

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水泥、骨料、矿粉、粉煤灰、外加剂以及水等在一定比例下的组成。

二、材料选用与加工2.1 水泥选用与加工2.1.1 水泥类型2.1.2 水泥储存条件2.1.3 水泥加工流程2.2 骨料选用与加工2.2.1 骨料种类及规格2.2.2 骨料加工工艺2.3 矿粉选用与加工2.3.1 矿粉种类及规格2.3.2 矿粉加工工艺2.4 粉煤灰选用与加工2.4.1 粉煤灰种类及规格2.4.2 粉煤灰加工工艺2.5 外加剂选用与加工2.5.1 外加剂种类2.5.2 外加剂加工工艺2.6 水选用与加工2.6.1 水源选择2.6.2 水质要求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3.1 强度等级选择3.2 骨料配合比设计3.3 矿粉配合比设计3.4 粉煤灰配合比设计3.5 外加剂配合比设计3.6 水灰比设计四、混凝土配合比试验4.1 试验前的准备工作4.2 试件制备4.3 试验方法及步骤4.4 试验结果分析五、结论与建议根据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结果,给出本次配合比的结论和建议。

六、附件详细记录了水泥、骨料、矿粉、粉煤灰、外加剂等材料的选用与加工流程。

七、法律名词及注释7.1 混凝土标准:指定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相关规范和要求。

7.2 强度等级:指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等级,根据应用需求进行选择。

7.3 骨料:指用于混凝土中的粗骨料和细骨料。

7.4 矿粉:指在水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辅助材料,可用于替代部分水泥的用量。

7.5 粉煤灰:指燃煤电厂在煤炭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副产品,可在混凝土中起到改良和增强作用。

7.6 外加剂:指用于混凝土中的一种添加剂,能够改善混凝土的工艺性能和特性。

7.7 水灰比:指混凝土中水和水泥的质量比例。

2:2023混凝土强度等级评定报告(详细版)一、引言本报告旨在评定2023年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情况,为混凝土在特定工程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

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

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
一,技术标准
水泥混凝土设计等级:C25 试验依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公路混凝土配合比试验规程》《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配制强度:Rp =R+1.645σ=25+1.645σ=33.2MPa σ值混凝土强度等级σ≤C20 4.0 C25-C45 5.0 C50-C55 6.0
二,原材料
水泥:葛洲坝三峡牌P.O42.5各项指标满足规范要求。

(报告附后)粗集料:郧县贯通石场5-16mm:16-31.5mm。

比例按65%:35%粒径级配范围合成级配37.5 0 0 31.5 0-5 3.0 19 15-45 44.7 9.5 70-90 89.0 4.75 90-100 97.8 2.36 95-100 99.3 细集料:金沙公司河沙,细砂粒径筛分结果4.75 98.8 2.36 96.4 1.18 83.4 0.6 63.8 0.3 26.4 0.15 6.6 Mx 2.20 外加剂:江苏特密斯,掺量为1.0%
三,试验室配合比试验
设计坍落度为160-180mm,根据配合比进行试验,当坍落度满足设计要求时,水胶比及水泥用量满足规范要求。

根据配合比进行试验,测定28d抗压强度。

四,结果
原材料配合比水泥260 细集料728 粗集料粉煤灰1189 73 水150 外加剂3.33
四川川桥试验检测有限责任公司南水北调环湖南路HH01工地试验室二零一二年五月二十日。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验检测报告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验检测报告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验检测报告1. 引言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水泥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听起来是不是有点严肃?其实呢,这就像做一道菜,配合得当,才能做出美味的“水泥大餐”。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个配合比到底是啥。

简单来说,就是把水泥、沙子、石子和水这几种材料按一定比例混合,最后形成坚固耐用的混凝土。

俗话说,“好事多磨”,这配合比设计可是需要精心考虑的哦!2. 配合比设计的重要性2.1 质量的保障首先,配合比设计是确保混凝土质量的关键。

有句老话说得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如果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配合比,再好的材料也没用。

想象一下,如果把水泥加得太多,混凝土可能会太硬,像个铁块;而水加得太多,又会像粥一样稀软,根本撑不住。

2.2 成本控制其次,合理的配合比还可以控制成本。

大家都知道,建房子可是个大工程,花钱如流水啊!如果在材料上浪费,那真是得不偿失。

通过优化配合比,可以在保证强度和耐久性的同时,减少不必要的开支,真是一举两得,聪明的做法。

3. 配合比设计的步骤3.1 材料选择首先,我们要选好材料。

水泥要选质量过关的,沙子和石子的颗粒度也要合适,听起来简单,其实可是门大学问。

比如,沙子得是干净的,不然脏东西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石子则需要选择坚硬的,不然容易碎裂。

3.2 试验检测接下来就是试验检测啦。

这一步就像是给混凝土“做个健康检查”。

我们需要取样,做一些抗压强度的测试。

说白了,就是看看这混凝土能不能扛得住压力。

这里的实验可是马虎不得,得认真对待。

3.3 结果分析然后,我们分析结果。

实验结果如果达标,那就可以进入施工阶段了。

如果不达标,那就要调整配合比,重新来过。

就像考试一样,分数不够,就得补习,直到考到满意为止。

4. 结论总之,水泥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是一个既复杂又有趣的过程。

就像是一次精心策划的旅行,前期的准备决定了整个旅程的质量。

大家在做配合比的时候,一定要细心、耐心,切忌心浮气躁。

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建筑坚固如磐石,历久弥新。

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

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

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一、试验目的本次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的目的是确定满足设计强度、工作性和耐久性要求的最优混凝土配合比,为实际工程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

二、原材料1、水泥:选用_____牌 PO 425 普通硅酸盐水泥,其物理性能和化学成分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2、细骨料:采用中砂,细度模数为 26,含泥量小于 20%,表观密度为 2650kg/m³。

3、粗骨料:选用 5-25mm 连续级配的碎石,含泥量小于 10%,表观密度为 2700kg/m³,针片状颗粒含量小于 10%。

4、外加剂:选用_____牌高效减水剂,减水率为 20%。

5、水: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饮用水。

三、配合比设计要求1、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 C30。

2、坍落度要求为 160-200mm。

四、配合比计算1、确定配制强度根据公式 fcu,0 = fcu,k +1645σ,其中 fcu,k 为混凝土设计强度标准值,σ 为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取 50MPa。

则配制强度 fcu,0 = 30 +1645×5 = 382MPa。

2、计算水胶比根据公式 W/B =αa×fb /(fcu,0 +αa×αb×fb),其中αa、αb 为回归系数,分别取 053 和 020,fb 为胶凝材料 28d 抗压强度。

经计算,水胶比 W/B = 050。

3、确定用水量根据坍落度要求和骨料最大粒径,查相关规范,初步确定单位用水量为 210kg/m³。

考虑外加剂的减水率,实际用水量为 210×(1 20%)= 168kg/m³。

4、计算胶凝材料用量胶凝材料用量= 168 / 050 = 336kg/m³。

5、确定水泥用量假设粉煤灰掺量为 20%,则水泥用量= 336×(1 20%)=269kg/m³。

6、确定粉煤灰用量粉煤灰用量= 336 269 = 67kg/m³。

c15混凝土配合比检测报告

c15混凝土配合比检测报告

c15混凝土配合比检测报告对于混凝土配合比检测报告,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进行全面的回答。

首先,混凝土配合比检测报告通常包括以下内容,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求;2. 原材料的检测结果,包括水泥、骨料、粉煤灰等;3. 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检测结果;4. 混凝土抗渗性能检测结果;5. 混凝土收缩性能检测结果;6. 其他特殊性能检测结果等。

针对混凝土配合比检测报告的内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回答: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求是指根据工程的具体要求,设计出适合工程使用的混凝土配合比。

这一部分的检测报告会详细列出设计要求,并对比实际检测结果,评估混凝土的配合比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 原材料的检测结果,混凝土的性能与原材料的质量密切相关,因此混凝土配合比检测报告中会包括水泥、骨料、粉煤灰等原材料的检测结果。

这些检测结果将包括原材料的化学成分、颗粒分布、含水率等数据,以评估原材料是否符合要求。

3. 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检测结果,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是评价混凝土强度的重要指标,检测报告会详细列出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的检测结果,并进行分析评价。

4. 混凝土抗渗性能检测结果,混凝土的抗渗性能直接关系到工程的使用寿命,检测报告中会包括混凝土抗渗性能的检测结果,如渗透深度、渗透系数等数据。

5. 混凝土收缩性能检测结果,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会产生收缩,检测报告会包括混凝土收缩性能的检测结果,评估混凝土的收缩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6. 其他特殊性能检测结果,根据具体工程的要求,混凝土配合比检测报告还可能包括其他特殊性能的检测结果,如抗冻性能、耐久性能等。

总之,混凝土配合比检测报告是评估混凝土质量和性能的重要依据,通过对混凝土配合比检测报告的全面分析,可以全面了解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为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土:混凝土: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集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

通常讲的混凝土一词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它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

混凝土配合比:调整步骤:设试验室配合比为:水泥:水:砂子:石子=1:x:y:z,现场砂子含水率为m,石子含水率为n,则施工配合比调整为:1:(x-y*m-z*n):y*(1+m):z*(1+n)。

设计依据:(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依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普通混凝土拌和物性能试验方法》《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和砂、石、外加剂、掺合料的相关标准。

(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原则:1.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能够满足施工的需要;2.混凝土的强度能够满足设计的要求;3.混凝土应有良好的耐久性;4.在满足上述的要求时,尽量减少成本,增加效益。

2000年1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批准,于2011年4月22日起施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

原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 55-2000)同时废止。

这次改标,主要是对原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55-96)进行了修订。

配合比设计:设计混凝土配合比的基本要求:1、满足混凝土设计的强度等级。

2、满足施工要求的混凝土和易性。

3、满足混凝土使用要求的耐久性。

4、满足上述条件下做到节约水泥和降低混凝土成本。

四个阶段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过程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即初步配合比计算、基准配合比的确定,实验配合比确定和施工配合比的确定。

通过这一系列的工作,从而选择混凝土各组分的最佳配合比例。

设计要求强度要求满足结构设计强度要求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首要任务。

任何建筑物都会对不同结构部位提出“强度设计”要求。

为了保证配合比设计符合这一要求,必须掌握配合比设计相关的标准、规范,结合使用材料的质量波动、生产水平、施工水平等因素,正确掌握高于设计强度等级的“配制强度”。

配制强度毕竟是在试验室条件下确定的混凝土强度,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影响强度的因素较多,因此,还需要根据实际生产的留样检验数据,及时做好统计分析,必要时进行适当的调整,保证实际生产强度符合《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的规定,这才是真正意义的配合比设计应满足结构设计强度的要求。

满足施工和易性的要求根据工程结构部位、钢筋的配筋量、施工方法及其他要求,确定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确保混凝土拌合物有良好的均质性,不发生离析和泌水,易于浇筑和抹面。

满足耐久性要求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不仅要满足结构设计提出的抗渗性、耐冻性等耐久性的要求,而且还要考虑结构设计未明确的其他耐久性要求,如严寒地区的路面、桥梁,处于水位升降范围的结构,以及暴露在氯污染环境的结构等。

为了保证这些混凝土结构具有良好的耐久性,不仅要优化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同样重要的工作就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前,应对混凝土使用的原材料进行优选,选用良好的原材料,是保证设计的混凝土具有良好耐久性的基本前提。

满足经济要求企业的生产与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经济效益。

因此,在满足上述技术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混凝土成本,达到经济合理的原则。

为了实现这一要求,配合比设计不仅要合理设计配合比的本身,而且更应该对原材料的品质进行优选,选择优质价格合理的原材料,也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不仅有利保证混凝土的质量而且也是提高混凝土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普通混凝土:混凝土是非均质的三相体,即固体、液体和气体。

两种相接触的面称为界面,混凝土中界面的存在是无法避免的,对混凝土性能产生不良影响。

混凝土拌合物三相所占的体积大致为,固相占总体积的73%~84%、液相占15%~22%、气相占1%~5%。

三相的体积并非一成不变,在建筑后的凝结硬化过程中,三相所占的体积将不断的发生变化,但终凝以后变化减少,表现为总体积和液相在减少,而气相却在增加,主要是液相流失、蒸发和被固相所吸收造成。

另外,三相的体积也会随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三相体积的改变是混凝土产生裂缝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混凝土产生终凝之前较为明显(即通常认为随行收缩,干燥收缩等引起的裂缝),但这种裂缝如果在浇筑后及时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能够获得明显的控制效果。

在进行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就是在满足相关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三相体体积的变化,通过试样将三相体得体积调整到最佳比例。

普通混凝土定义普通混凝土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加或不加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成型、养护、硬化而得的具有一定结构强度的结构或者构件,也称水泥混凝土,它广泛应用于工业和民用建筑以及一般构筑物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资料配合比设计的依据1)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2)工程特征(工程所处环境、结构断面、钢筋最小净距等)3)水泥品种和强度等级4)砂、石的种类规格、表观密度以及石子最大粒径5)施工方法设计方法与步骤普通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步骤,首先按照原始资料进行初步计算。

得出“理论配合比”;经过试验室试拌调整,提出满足施工和易性要求的“基准配合比”;然后根据基准配合比进行表观密度和强度的调整,确定出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的“试验室配合比”;最后根据现场砂石实际含水率,将试验室配合比换算成“生产配合比”。

普通混凝土设计依据标准《JGJ55-200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新版本《JGJ55-201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2011年12月1日实施配合比计算:一、设计要求及材料情况1、设计要求:C30承台混凝土,采用泵送施工,坍落度120mm~160mm。

2、材料情况:华新P.O42.5水泥,fce(水泥的实际强度)=45.0;粗骨料:采用湖北阳新5~25mm及25~31.5mm的两种碎石进行搭配,组成5~31.5mm的连续级配碎石,按5~25mm:25~31.5mm=8:2(重量比)的比例配制;细骨料:浠水巴河Ⅱ区中砂,Mx=2.7;外掺料:武汉青源Ⅱ级粉煤灰;外加剂:山西武鹏WP缓凝高效减水剂。

二、计算1、fcu,0=fcu+1.645σ=30+1.645×5.0=38.2Mpa。

2、w/c=aa×fce/(fcu,o+aa×ab×fce)=0.46×45.0/(38.2+0.46×0.07×45.0)=0.523、根据施工要求,混凝土设计坍落度为120mm~160mm,取单位用水量为215kg,掺加1.7%的缓凝高效减水剂,减水率δ=22%,则混凝土单位用水量:mW0=mW(1-δ)=215×(1-22%)=168kg。

4、单位水泥用量:mc=mwo/w/c=168/0.52=323kg5、用粉煤灰取代16.5%的水泥,取代系数为λ=1.3,则有水泥用量:mc0=mc×(1-16.5%)=270 kg。

粉煤灰用量:mf0=mc×16.5%×1.3=69.3kg。

减水剂用量:mFDN0=(mc0+mf0)×1.7%=5.77 kg。

6、假设混凝土单位容重mcp=2400kg/m,砂率βs=40%,则有:mc0+mf0+ms0+mg0+mW0=mcpmso/(mso+mgo)×100%=βs得:细骨料ms0=757kg,粗骨料mg0=1136kg。

则混凝土配合比:mc0:ms0:mg0:mf0:mFDN0:mW0=270:757:1136:69.3:5.77:168 =1:2.80:4.21:0.26:0.021:0.62三、根据规定,水灰比比基准水灰比减少0.03,则水灰比w/c=0.491、单位水泥用量mc=mwo/w/c=168/0.49=343kg2、用粉煤灰取代16.5%的水泥,取代系数为λ=1.3,则有水泥用量:mc1=mc×(1-16.5%)=286 kg。

粉煤灰用量:mf1=mc×16.5%×1.3=73.6kg。

减水剂用量:mFDN1=(mc1+mf1)×1.7%=6.11 kg。

3、假设混凝土单位容重mcp=2400kg/m,砂率βs=39%,则有:细骨料ms1=730kg,粗骨料mg1=1142kg。

则混凝土配合比:mc1:ms1:mg1:mf1:mFDN1:mW0=286:730:1142:73.6:6.11:168 =1:2.55:3.99:0.26:0.021:0.59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配、调整与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混凝土试配时应采用工程实际使用的原材料,每盘混凝土的最小搅拌量不宜小于25L。

2试配时,首先应进行试拌,先检查拌合物自密实性能必控指标,再检查拌合物自密实性能可选指标。

当试拌得出的拌合物自密实性能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在水胶比不变、胶凝材料用量和外加剂用量合理的原则下调整胶凝材料用量、外加剂用量或砂的体积分数等,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应根据试拌结果提出混凝土强度试验用的基准配合比.3混凝土强度试验时至少应采用三个不同的配合比。

当采用不同的配合比时,其中一个应为本规程第5.2.2条中第2款确定的基准配合比,另外两个配合比的水胶比宜较基准配合比分别增加和减少0.02;用水量与基准配合比相同,砂的体积分数可分别增加或减少1%。

4制作混凝土强度试验试件时,应验证拌合物自密实性能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并以该结果代表相应配合比的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指标。

5混凝土强度试验时每种配合比至少应制作一组试件,标准养护到28d或设计要求的龄期时试压,也可同时多制作几组试件,按《早期推定混凝土强度试验方法标准》JGJ/T 15早期推定混凝土强度,用于配合比调整,但最终应满足标准养护28d或设计规定龄期的强度要求。

如有耐久性要求时,还应检测相应的耐久性指标。

6应根据试配结果对基准配合比进行调整,7对于应用条件特殊的工程,宜采用确定的配合比进行模拟试验,以检验所设计的配合比是否满足工程应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