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钨的性质

合集下载

钨 蒸汽压系数

钨 蒸汽压系数

钨蒸汽压系数
摘要:
一、引言
二、钨的性质
1.钨的定义
2.钨的物理性质
3.钨的化学性质
三、蒸汽压系数的概念
1.蒸汽压系数的定义
2.蒸汽压系数与物质性质的关系
四、钨的蒸汽压系数
1.钨的蒸汽压系数的测量方法
2.钨的蒸汽压系数的影响因素
3.钨的蒸汽压系数的应用
五、结论
正文:
钨是一种金属元素,具有很高的熔点和抗腐蚀性,被广泛应用于钢铁冶炼、钨丝制造等领域。

蒸汽压系数是一个描述物质在一定温度下产生蒸汽压力的物理量,它与物质的性质密切相关。

钨的蒸汽压系数是指在一定温度下,钨产生蒸汽压力的大小。

这个系数可以通过实验方法进行测量,例如静态法、动态法等。

钨的蒸汽压系数受温度、
压力、溶质和溶剂的性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钨的蒸汽压系数在实际应用中有着重要意义。

例如,在金属冶炼过程中,蒸汽压系数可以用来预测金属的沸点,从而指导冶炼工艺的优化;在化工生产中,蒸汽压系数可以作为物质相平衡的判据,指导生产过程的控制。

总之,钨的蒸汽压系数是一个重要的物理量,对于理解钨的性质和指导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钨及其化合物

钨及其化合物

钨及其化合物1. 简介钨(符号:W)是一种重金属元素,原子序数为74。

它是地壳中含量很少的元素之一,但在自然界中主要以矿石的形式存在,如钨矿石和钨酸盐。

钨具有高熔点、高密度和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钨及其化合物具有许多重要的应用,包括工业、冶金、电子、化学、医药等领域。

本文将深入探讨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制备方法以及应用领域。

2. 钨的性质2.1 物理性质钨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具有很高的密度(19.3 g/cm³),仅次于铂和金。

它具有很高的熔点(3422 °C)和沸点(5930 °C),使得它在高温环境下表现出优异的稳定性。

此外,钨还具有良好的导电和导热性能。

2.2 化学性质钨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元素,不受大多数酸和碱的侵蚀。

它可以与氧、硫、氮等元素形成多种化合物。

钨的最常见的氧化态是+6,但它也可以形成+4和+5的氧化态。

3. 钨化合物3.1 氧化钨(WO₃)氧化钨是一种常见的钨化合物,具有黄色或淡黄色的颜色。

它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和光学特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陶瓷、涂料、染料和催化剂等领域。

3.2 钨酸盐钨酸盐是一类以钨酸根离子(WO₄²⁻)为主要成分的化合物。

它们通常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稳定性,在催化剂、电池、材料科学等领域有重要应用。

4. 钨及其化合物的制备方法4.1 钨的提取钨通常以矿石形式存在,如黑钨矿(FeWO₄)和白钨矿(CaWO₄)。

提取钨的方法包括浮选、重选、浸出等步骤,最终得到钨精矿。

然后,通过化学反应和冶炼过程,将钨精矿转化为纯净的钨金属。

4.2 钨化合物的合成钨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多种多样,包括溶液法、固相法、气相法等。

具体方法根据目标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需求选择。

5. 钨及其化合物的应用领域5.1 工业领域由于钨具有高熔点和高密度,它被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

例如,钨被用作高温炉、电弧焊接电极、切削工具等。

5.2 冶金领域钨在冶金领域中也有重要应用。

钨的性质和用途

钨的性质和用途

钨的性质和用途钨的性质和用途(一)钨的性质钨的熔点为3410℃,沸点约为5900℃,热导率在10~100℃时为174瓦/米·K,在高温下蒸发速度慢、热膨胀系数很小,膨胀系数在0~100℃时,为4.5×10-6·K-1。

钨的比电阻约比铜大3倍。

电阻率在20℃为10-8欧姆·米。

钨的硬度大、密度高(密度为19.25克/厘米3),高温强度好,电子发射性能亦佳。

钨的机械性能主要决定于它的压力加工状态与热处理过程。

在冷状态下钨不能进行压力加工。

锻压、轧压、拉丝均需在热状态下进行。

钨的可塑性强。

一根1公斤重的钨棒,可以拔成长约400公里、直径只有1%毫米的细丝。

这种细丝在3000℃高温环境中,仍具有一定强度,而且发光率高,使用寿命长,是制造各种灯泡灯丝的好材料。

白炽灯、碘钨灯,乃至世界上最新颖的灯泡、灯管,都用钨丝制造。

常温下钨在空气中稳定,在400-500℃钨开始明显氧化,形成蓝黑色的致密的W03表面保护膜。

常温下钨不易被酸、碱和王水浸蚀,但溶解于氢氟酸和王水的混合液内。

(二) 钨的主要用途世界上开采出的钨矿,80%用于优质钢的冶炼,15%用于生产硬质钢,5%其他用于其他用途。

钨可以制造枪械、火箭推进器的喷嘴、切削金属,是一种用途较广的金属。

1.钨在钢铁中的重要作用钨是钢的重要合金元素,提高钢的强度,硬度和耐磨性。

主要钨钢有高速工具钢,热作模具钢,系列工具、模具钢,军械,涡轮钢,磁钢等。

用钨钢制造工具,要比普通钢工具强度高几倍乃至几十倍;用钨钢制造炮筒、枪筒,在连续射击时,即使筒身被弹丸摩擦得滚烫,仍能保持良好的弹性和机械强度。

在金属切削机床上,用钨钢做车刀,温度高达1000℃仍能坚硬如故。

把含钨3%到15%的钨铬钴合金钢喷镀或堆焊到普通钢零件的表面,就等于给零件穿上坚硬的“盔甲”,既能耐温抗压,又能抵抗腐蚀,减少磨损,使用寿命可延长几十倍。

由于钨钢的超群特性和宽广用途,全世界每年生产的钨,有90%都用来制造钨钢。

钨丝断的熔点

钨丝断的熔点

钨丝断的熔点钨丝是一种高温金属材料,具有很高的熔点。

钨丝主要用于制造电子器件和照明器具等。

为了更好地了解钨丝断的熔点,我们需要了解钨丝的物理性质和热学性质。

一、钨丝的物理性质1. 密度:钨的密度是19.25克/立方厘米,这是一种比较高的密度。

由于钨丝的密度较大,因此钨丝比其他金属线更加坚韧。

2. 延展性:钨具有很好的延展性,可以轻松制成钨丝。

这是由于钨的结晶结构和金属键有关。

3. 导电性:钨是一种良好的导体,它对电流的导通率相对较高。

1. 熔点:钨的熔点是3410℃,是所有金属中的最高值。

由于钨的熔点非常高,因此钨丝是一种耐高温材料,可以承受高温环境下的高温和蒸汽。

2. 导热性:钨的导热性非常好,可以承受高温环境下的很高热传导。

3. 热膨胀系数:钨具有较小的热膨胀系数,意味着即使在高温下,钨线也能保持它的形状和稳定性。

钨丝的熔点是3410℃,是所有金属中的最高值。

这种高熔点是由于钨的原子结构和金属键的特殊性质所决定的。

钨的电子排布使其具有高的熔点和高的阻值。

钨丝的制造一般采用拉伸法。

在拉伸过程中,钨坯经过多次卷绕、拉扯、加热和冷却等工序,使其变得细而长。

最终的钨丝具有非常好的稳定性和耐热性。

由于钨丝的熔点比其他材料都要高,因此它可以在高温下长时间工作而不被熔化或退化。

因此,它经常用于制造高强度的电子设备和灯泡。

钨丝由于其物理和热学性质的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高温加热设备和照明用途。

在制造过程中,钨丝可以通过滚动、切割、拉伸、焊接等方式进行加工,以适应不同的应用领域。

钨导热系数

钨导热系数

钨导热系数钨导热系数导热系数是指物质传递热量的能力,通常用W/(m·K)表示。

钨是一种高熔点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其导热系数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一、钨的基本概述1.1 钨的性质钨是一种灰白色金属,具有高密度、高硬度、高融点、高强度和耐腐蚀等特性。

它是地球上最稀有的元素之一,也是最重要的工业金属之一。

1.2 钨的应用领域由于其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质,钨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例如,在电子行业中,钨被用作电极材料;在航空航天工业中,它被用于制造发动机部件和火箭喷嘴;在医学领域中,它被用于制造放射线保护材料等。

二、钨导热系数的基本知识2.1 导热系数的定义导热系数是指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温度梯度方向上传递的热量。

在材料科学中,导热系数是一种重要的物理参数,它反映了材料传递热量的能力。

2.2 钨导热系数的测量方法测量钨导热系数的方法有多种,其中比较常用的是横向热流法和纵向热流法。

横向热流法是指将样品放置在两个恒温环境之间,通过测量样品两端的温度差和加热功率来计算导热系数。

纵向热流法则是将样品置于一个恒温环境中,通过测量样品表面的温度差和加热功率来计算导热系数。

三、钨导热系数与温度的关系3.1 钨导热系数随温度变化的特点钨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但其导热系数随着温度升高而逐渐降低。

这是因为随着温度升高,晶格振动增强,原子之间相互作用减弱,从而影响了电子和声子传输过程。

3.2 钨导热系数与温度变化规律在常温下,钨的导热系数约为174 W/(m·K)。

随着温度升高,钨的导热系数逐渐降低。

当温度达到3000K时,钨的导热系数约为98W/(m·K)。

四、影响钨导热系数的因素4.1 温度如前所述,钨的导热系数随着温度升高而逐渐降低。

4.2 结构和纯度钨的结构和纯度也会影响其导热性能。

晶格结构不同、晶粒尺寸不同以及杂质含量不同都会对钨的导热性能产生影响。

4.3 压力压力也是影响钨导热系数的因素之一。

(一)钨的性质钨的熔点为3410℃,沸点约为5900℃,热导率在10~100...

(一)钨的性质钨的熔点为3410℃,沸点约为5900℃,热导率在10~100...

(一)钨的性质钨的熔点为3410℃,沸点约为5900℃,热导率在10~100℃时为174瓦/米·K,在高温下蒸发速度慢、热膨胀系数很小,膨胀系数在0~100℃时,为4.5×10-6·K-1。

钨的比电阻约比铜大3倍。

电阻率在20℃为10-8欧姆·米。

钨的硬度大、密度高(密度为19.25克/厘米3),高温强度好,电子发射性能亦佳。

钨的机械性能主要决定于它的压力加工状态与热处理过程。

在冷状态下钨不能进行压力加工。

锻压、轧压、拉丝均需在热状态下进行。

常温下钨在空气中稳定,在400-500℃钨开始明显氧化,形成蓝黑色的致密的W03表面保护膜。

常温下钨不易被酸、碱和王水浸蚀,但溶解于氢氟酸和王水的混合液内。

(二)钨的主要用途钨及其合金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光源工业。

用于制造各种照明用灯泡,电子管灯丝使用的是具有抗下垂性能的掺杂钨丝。

掺杂钨丝中添加铼。

由含铼量低的钨铼合金丝与含铼量高的钨铼合金丝制造的热电偶,其测温范围极宽(0~2500℃),温度与热电动势之间的线性关系好,测温反应速度快(3秒),价格相对便宜,是在氢气氛中进行测量的较理想的热电偶。

钨丝不仅触发了一场照明工业的革命,同时还由于它的高熔点,在不丧失其机械完整性的前提下,成为电子的一种热离子发射体,比如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的电子源。

还用于作X射线管的灯丝。

在X射线管中,钨丝产生的电子被加速,使之碰撞钨和钨铼合金阳极,再从阳极上发射出X射线。

为产生X射线要求钨丝产生的电子束的能量非常之高,因此被电子束碰撞的表面上的斑点非常之热,故在大多数X射线管中使用的是转动阳极。

此外大尺寸的钨丝还用作真空炉的加热元件。

钨的密度为19.25克/厘米3,约为铁(7.87克/厘米3 )的2.5倍,是周期系最重的金属元素之一。

基于钨的这一特性制造的高密度的钨合金(即高比重钨合金)已成为钨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采用液相烧结工艺,在钨粉中同时加入镍、铁、铜及少量其他元素,即可制成高密度钨合金。

钨冶金学

钨冶金学

第九章 钨冶金
2.化学性质 钨是元素周期表中第6周期VIB族元素,元素符号W,原子序
数74,相对原子质量183. 85。钨原子的外电子构型为 [Xe]4f145d46s2,价电子为5d46s2。钨的氧化态有0, +1,+2, +3, +4, +5,+6等。高氧化态钨呈酸性,低氧化态钨呈碱性。 块状钨在常温空气中是稳定的;在673K时开始失去金属光泽, 表面形成蓝黑致密的WO3保护膜;1013K时WO3由斜方晶系转 变为四方晶系,保护膜遭到破坏。
第九章 钨冶金
反应产生CO2气体从反应区内排出,同时二价铁、二价锰氧化 成高价,因此上述反应实际上是不可逆的。
反应产物的状态决定于过程的温度。在1073~1153K温度下, 产物为半熔融的(糊状)物质,1173~1273K则呈液态熔体。
当处理白钨精矿时,在配料时加入适量的SiO2,既可降低 Na2CO3的消耗和防止游离CaO的生成(白钨精矿在添加二氧化 硅条件下与碳酸钠反应),又有利于提高后续过程钨的浸出率。 反应为: CaWO4+Na2CO3+1/2SiO2=Na2WO4+1/2Ca2SiO4+CO2↑ CaWO4+Na2CO3+SiO2= Na2WO4+Ca该方法为黑钨精矿中的钨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转变
为可溶性钨酸钠,而与大量不溶性杂质分离的钨精矿分解方法, 其反应是: FeWO4+2NaOH=Na2WO4+Fe(OH)2↓ MnWO4+2NaOH=Na2WO4+Mn(OH)2↓ 黑钨精矿的碱分解主要有常压搅拌碱分解和加压碱分解工艺。 常压搅拌碱分解采用-0. 043mm粒级达98%的黑钨精矿粉, 氢氧化钠用量为理论量的200%,在383~393K温度下分解 8~12h; 加压分解采用-0. 043mm粒级达98%的黑钨精矿粉,苛性钠 用量为理论量的110%-150%,矿浆含NaOH 200~300g/l, 在453K温度下分解1h。 常压和加压碱分解工艺的黑钨精矿的分解率为98.5%~ 99.0%。

钨 稀有元素

钨 稀有元素

钨稀有元素-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钨是一种稀有元素,属于周期表中的第74号元素,化学符号为W。

它具有高熔点、高密度、高硬度等优良物理性质,因此在工业和科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钨的发现和开发历史悠久,其在现代社会中地位重要,但钨资源却相对稀缺。

本文将从钨的发现历史、物理化学性质、工业与科学应用、资源保护与开发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对钨进行深入探讨,希望能够更全面地了解这一重要稀有元素的价值和意义。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

在引言部分,将概述钨元素的基本信息,介绍钨的历史和发现,并明确本文的目的。

在正文部分,将详细讨论钨的发现与历史、钨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以及钨在工业与科学中的应用。

最后,在结论部分,将总结钨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讨论钨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以及展望钨的未来发展趋势。

整个文章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有助于读者全面了解钨这一稀有元素的重要性和未来发展方向。

1.3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钨这一稀有元素的重要性和广泛应用,介绍钨的发现与历史、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以及其在工业与科学中的应用。

同时,分析钨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探讨钨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以及钨的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钨这一稀有元素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性和未来发展的潜力。

部分的内容2.正文2.1 钨的发现与历史钨是一种稀有元素,它在自然界中并不常见。

钨最早是在青铜时代被发现的,当时人们并不知道这种物质的存在。

直到1783年,西班牙化学家德尔皮亚杰首次从一种新矿石中分离出了钨。

他将这种矿石命名为"沃尔芬矿",后来被命名为钨矿。

在19世纪,随着化学分析和矿产学的发展,人们对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南非、葡萄牙和康瓦尔的矿区开始开采钨矿,成为钨的主要生产地。

随着对钨的应用需求不断增长,钨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它被广泛应用于灯丝、电机、工具和合金等领域。

钨的发现与历史不仅是对这种稀有元素的认识,也反映了人类对材料科学和工业发展的不断探索和进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鎢(一)鎢的性質、用途及礦產資源概況鎢是一種銀白色金屬,硬度大,熔點高(3400±50℃),化性穩定。

導電性好,散熱係數低,有抗磁性和耐腐蝕性。

鎢可用於煉製高速鎢錳鋼、合金鋼和碳化鎢。

鎢礦床主要分佈在環太平洋地區,以中國之儲量和產量佔世界首位,其次為加拿大(儲量約21.6⨯104t),蘇聯(儲量約16⨯104t),北韓(儲量約11⨯104t)。

(二)鎢的地球化學特徵鎢在地殼中的平均含量為1.3ppm,化學價是W6+,離子半徑小(0.68Å),主要賦存於酸性岩漿中,與Fe2+,Mn2+和Ca2+等結合形成黑鎢礦(Wolframite,結晶溫度320-240℃)和白鎢礦(Scheelite,結晶溫度300-200℃)。

在表生作用中,由於含鎢礦物穩定,常形成砂礦。

(三)鎢的工業礦物及礦石類型含鎢礦物約15種,有工業價值的僅兩種:黑鎢礦(Mn,Fe)WO4,含WO3約76%(佔世界鎢產量75%)白鎢礦CaWO4,含WO3約81%(佔世界鎢產量25%)此外鎢華(Tungstite,H2WO4),常見於次生氧化帶中,很少富集為礦,但可作用找礦指標。

工業上對鎢礦石品位要求含WO3 0.1%以上,其有害雜質為錫、硫、砷、銅、鉬、銻、鉍、鉛等。

鎢礦床一般WO3儲量達5000t者為大型,1000-5000t為中型,小於1000t者為小型礦床。

(四)鎢礦床類型及典型礦床實例原生鎢礦床在成因上與酸性侵入岩有關,常為氣液作用的產物,由成礦條件的不同,礦床分為以下類型:1. 矽卡岩型白鎢礦礦床此為鎢礦床主要類型之一,在中國則次於石英脈型黑鎢礦礦床。

礦床產於中深-淺成岩漿岩體與碳酸鹽類岩石接觸帶及其附近圍岩中,組成礦物有透輝石、符山石、石榴石、陽起石、綠泥石等,金屬礦物以白鎢礦為主,伴有磁菱鐵礦、黃鐵礦、黃銅礦、閃鋅礦、毒砂、輝鉬礦、輝鉍礦和黃錫礦等。

這類礦床分佈廣泛,規模較大,如中國湖南的柿竹園。

加拿大的唐斯頓(Tungsten)鎢礦床儲量達400 104t,平均WO3為1.6%;另南韓的山塘(Sangdong)礦床亦是世界上此類型最大者之一。

湖南柿竹園矽卡岩型鎢錫鉬鉍礦床,出露的岩漿岩分為①主體花崗岩,為主要岩漿活動期產物;②後期花崗岩,呈小岩體或岩墻產出。

圍岩為泥質條帶狀灰岩,多期熱液活動造成多次的礦化作用和多種圍岩蝕變,除矽卡岩化外,還有長石化、雲英岩化和螢石化等。

礦石類型分為①大理岩中的錫石,②矽卡岩中的鎢錫礦石,③雲英岩-矽卡岩鎢錫鉬鉍混合礦石,④雲英岩鎢礦石。

其中最後一種可能為世界最大的單一白鎢礦礦床,儲量約63萬噸。

2. 石英脈型黑鎢礦礦床此類礦床在中國華南十分廣泛,品位高,規模大,易選礦,具極重要的工業價值。

成因上與淺源花崗岩有關,礦化主要在岩漿活動的最晚期,沿斷裂及節理裂隙充填成礦脈。

礦石主要由石英和黑鎢礦組成,後者呈粗大板狀晶體。

礦床實例為江西西華山(大庾縣境),西華山花崗岩是一複式岩體(早期侵入為180-160Ma,晚期為160-150Ma),全區礦脈有數百條,其上部伴生礦物以錫石和綠柱石較多,中部含輝鉬礦、輝鉍礦、黃銅礦、毒砂較多,下部含白鎢礦、方解石、方鉛礦較多。

3. 沈積型和沈積變質型鎢礦床此類礦層的分佈常與黑色頁岩有關,產在不同岩層的接觸帶中,特別是黑色頁岩與大理岩的接觸帶:礦床發育在火山矽質碳酸鹽岩中,含礦層是矽質灰岩和含石墨的石英岩,鎢礦化常與Ca, Sb, Mo, Fe等金屬硫化物共生。

奧地利圍斯堡(Weiselburg)白鎢礦床,江西崗鼓山鎢銅礦床均為此例。

八、錫(一)錫的性質、用途及礦產資源概況1. 錫的性質和用途錫有很強的化學穩定性及防腐性,並易與其他金屬製成合金,如銅和錫的合金稱為青銅,在公元3000多年前就被人類使用。

在食品工業中,鍍錫的馬口鐵可作包裝材料;在電子工業中,錫是優良的焊接材料;在顏料工業中作還原劑;在香料和肥料工業中作穩定劑。

2. 錫礦資源概況及生產現狀全球重要的錫礦床在東南亞(依次為泰國、馬來西亞、印尼、緬甸),其儲量約佔三分之二。

其他資源較豐富者為玻利維亞、蘇聯和巴西。

全球主要產錫國的總儲量約為1100 104t。

若以產量而言,依次為中國、巴西、印尼、馬來西亞和玻利維亞。

(二)錫的地球化學特徵錫在自然界主要形成Sn4+陽離子,化性具親硫性及親氧性,後者大於前者,故天然多以氧化物(SnO2)形式存在。

其離子半徑(0.74Å)與Ti4+(0.64Å)、和Nb5+和Ta5+(同為0.69Å)相近,故錫常以類質同象形式存於含鈮鉭和鈦礦物中。

錫在地殼的豐度為2-3ppm,花崗岩中平均含量為3.5-3.6ppm,但與錫礦有關的花崗岩可達16-30ppm。

錫多富集在富含揮發組分的偉晶岩熔漿中,在有利的條件下可形成錫石,部分可進入鈮鉭礦物中。

錫石甚穩定,風化作用常形成砂錫礦床。

(三)錫的工業礦物及礦石類型1. 錫的工業礦物、礦石類型已知含錫礦物的20種,重要的有:錫石(Cassiterite,SnO2),含Sn 79%;黝錫礦(Stannite,Cu2FeSnS4),含Sn 27.5%。

根據錫石顆粒的大小,工業上將礦石分為三類:①微粒浸染狀礦石:顆粒0.001-0.2mm,以0.01-0.1mm最普通,這類礦石選礦困難。

②細粒浸染狀礦石:顆粒0.1-1mm,需經選礦方能冶煉。

③中粒浸染狀礦石:顆粒1-10mm或更大,可資利用。

2. 工業上對錫礦石的要求錫礦石需經選礦,獲得Sn含量40-70%的精礦才能冶煉。

原生礦床最低的工業品位為0.2-0.4%,含Sn 1-2%以上者為富礦石。

錫礦床規模指標是:儲量5000t以上為大型,1000-5000t為中型,1000t以下為小型。

(四)錫礦床類型及典型礦床實例1. 偉晶岩型錫礦床花崗偉晶岩中常含有錫石與黃玉、鋰輝石及電氣石等共生,呈不規則巢狀富集,但品位較低,規模小。

惟其受風化作用後,是砂錫礦床的來源。

礦床實例為薩伊的馬諾諾(Manono*)-基托托洛礦床(Kitotolo),分屬兩個偉晶岩帶內的兩個礦床,主要的工業礦物有錫石、鈮鐵礦、鉭鐵礦等,三者緊密伴生。

* 註:世界最大之礦化偉晶岩體(5km ×400m ×70m)。

2. 矽卡岩型錫礦床主要產於花崗岩與碳酸岩鹽接觸的矽卡岩體內,組成礦物有透輝石、石榴石、符山石、陽起石、綠泥石等及少量電氣石、黃玉、螢石和白雲母等。

礦石礦物以錫石為主,另有黝錫礦,伴以毒砂、磁黃鐵礦、黃銅礦、閃鋅礦等。

此型礦床在中國、蘇聯和玻利維亞均有分佈,最有名的礦床實例為雲南固舊(現稱個舊)錫礦床,區內岩漿岩為燕山期黑雲母花崗岩,侵入三疊紀灰岩中。

最主要錫礦體為矽卡岩型和綠泥石-硫化物型,其次為電氣石-硫化物型和方鉛礦-閃鋅礦型。

錫石在礦石中顆粒雖小,但儲量豐富,是一大型錫礦床,佔中國產量60%,自元朝(1280年)以來,估計已出產50 104t以上。

廣西南丹縣的大廠是近代發現的另一個大型錫礦田,僅次於個舊。

礦帶長約100 km,寬30 km,屬海西-印支期的一個坳陷帶,經燕山運動使此帶發生強烈褶皺及花崗岩漿侵入,產生錫石-硫化物礦床。

主體為晚燕山期(140 Ma)的黑雲母花崗岩,成礦帶以鎢錫在最下部,鉛鋅(銀)次之,汞銻在最上部。

與錫石-石英-硫化物礦石共生的鉀長石定年為120 Ma,礦石晶洞中最後形成的伊萊石為90 Ma,顯示礦化的時期維持了近3千萬年。

3. 石英脈型錫礦床礦床主要是與花崗岩侵入有關的含錫石石英脈或石英細脈。

礦脈常充填於裂隙中,礦脈兩側有強烈的雲英岩化,礦石平均含Sn 0.4-1.0%。

此類礦床分佈於中國、蘇聯、馬來西亞、緬甸、英國和日本。

實例為歷史悠久的英國最西南端的康瓦爾郡(Cornwall, England)錫礦床,礦石為四個類型:①含錫石和黑鎢礦的石英脈和細脈,以開特山(Kit Hill)花崗岩為代表。

②硫化物礦脈,產在花崗岩體的圍岩(板岩)中,以萊德穆爾(Red Moor)礦床為代表。

③席狀礦脈,礦體由無數礦脈組成礦化帶(板岩中),亦產於萊德穆爾礦山中。

④橫切礦脈,為最晚期形成者。

4. 斑岩型錫礦床成因與斑岩類小型侵入體有關,礦體在斑岩及圍岩均有之,圍岩蝕變有鉀化、絹雲母化、矽化、青磐岩化、高嶺土化和明磐石化等。

分佈於玻利維亞、蘇聯東部鄂霍次克-楚科奇(Okhotsk-Chukotka)和廣東等地。

實例為玻利維亞的波托西(Potosi)錫銀礦床,由第三紀含礦流紋岩侵入於變質的古生代地層中,是一個規模巨大的著名錫礦床。

另一實例為廣東銀岩斑岩錫礦床,錫礦化呈細脈浸染狀產於燕山晚期的花崗斑岩和石英斑岩中。

5. 砂錫礦床由於錫石穩定,常形成砂錫礦床,可分為下幾種類型:①殘積砂錫礦床:產於原生錫礦氧化帶,礦床大小取決於原生礦床類型、規模及產狀。

②坡積砂錫礦床:原生錫礦床出露較高,風化後錫石常在山坡堆積成礦。

③沖積砂錫礦床:礦床主要產在河谷中,風化錫石被河流搬運至河床中堆積。

此型規模較大,常為重要的砂錫礦床。

砂錫礦床見於馬來西亞、尼日、印尼、玻利維亞和中國的廣西和湖南。

(五)錫礦床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分布1. 南美洲:①安地斯(Andean)錫礦帶:由阿根廷向北延伸經玻利維亞、秘魯至哥倫比亞。

②東巴西錫礦帶;2. 北美洲:③落磯山脈錫礦帶;④科羅拉多錫礦帶;⑤阿帕拉契錫礦帶;3. 非洲:⑥中非錫礦帶;⑦西南非錫礦帶;⑧利比亞-摩洛哥錫礦帶等。

4. 中國的錫礦與鎢礦床產在相同的構造單元:①康滇地軸(隆起)邊緣帶:錫石-硫化物型和砂錫型礦床。

②江南古陸(地塊)西南邊緣區:亦為錫石-硫化物型和砂錫型礦床③南嶺(華南)褶皺帶:石英脈型、錫石-硫化物型和砂錫型礦床④其他華南古陸(華夏地塊)區:石英脈型和錫石-硫化物型礦床。

這些錫礦成礦時代主要均為燕山期。

九、鉬(一)鉬的性質、用途及礦產資源概況1. 鉬的性質和用途金屬鉬呈銀灰色,熔點2600℃,主要用於冶煉特種鋼、鑄鐵及合金,含鉬的不銹鋼耐腐蝕,可用於食品工業。

2. 鉬礦資源概況及生產現狀中國為鉬資源豐富的國家,除中國外,鉬儲量(約900 104t)較多的國家為美國(佔42%),加拿大(25%),蘇聯(12%),智利(7%),秘魯(5%)。

(二)鉬的地球化學特徵鉬的離子為Mo4+和Mo6+。

在內生條件下,鉬主要以Mo4+存在,由於離子半徑小(0.68Å),電價高,不易進入造岩礦物晶格,故以多種形式溶於熱液中。

鉬有很強的親硫性,常以交代和充填型式沈澱成硫化物。

鉬礦床與酸性侵入岩有關,常形成矽卡岩型礦床或輝鉬礦(Molybdenite)礦脈。

在外生條件下,輝鉬礦分解後以Mo6+與氧結合成鉬華(Molybdite,MoO3),或以(MoO4)2-與Pb2+,Ca2+結合成彩鉬鉛礦(Wulfenite,PbMoO4)和鉬酸鈣礦(Powellite,CaMoO4)等次生礦物,但常無太大價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