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言文字运用练习及答案7
全国高考高三语文语言文字运用题汇总含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走进秋日的深山,漫山的红叶扑面而来,这姹紫嫣红....的美景,让人沉醉,更引得古往今来无数文人词客感慨唏嘘。
②老张这个古玩爱好者,把多年来收集的盆盆罐罐整齐地摆放在书架上,每当我到来,他总是如数家珍....地向我介绍。
③自提出要在5年内推动中国进入无现金社会以来,中国移动支付的发展进程一日千里....,被选入中国“新四大发明”。
④读诗之趣在于读诗之妙,妙在理的提升,妙在知人论世....,妙在“悟”的延伸,如此趣读,你会发现熟悉的诗歌仍有风景。
⑤我们如果只看到陶渊明诗文里恬淡自然的美景,却忽略了作者隐藏在这美景背后深深的苦痛,那实在是买椟还珠....了。
⑥面对银行的霸王条款,黄女士拒绝归还1500元,这令不少网友感觉大快人心....,最终在法院的判决下,黄女士执行还款。
A.①②⑥B.①③⑤C.②④⑤D.③④⑥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随着国人消费观念的转变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旅游部1将开发新的旅游景点,推出新的旅游项目,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市场需要B.央视《大国崛起》系列节目播出后反响巨大,中国的振兴之梦、砥砺前行的精神引发了人们广泛而热烈的讨论和思考。
C.学生培养的质量是一所高中办得好不好的重要因素,如何提升学生素质是所有高中进行教育改革时要面临的重要课题。
D.企业向政府申请科研项目,政府拿出科研经费让企业研发技术,成功后去申请属于自己的专利技术,用纳税人的钱研发技术再去赚纳税人的钱,逻辑上是行不通的。
19.下列句子用语得体的一项是(3 分)A.日前丢失支票,蒙您及时送回,不胜感激。
明天我将专程前来致谢,请在家等候。
B.今天的活动是两校师生的一个交流平台,我校李教授将发表高见,请大家洗耳恭听。
C.对于施工中的保护环境的问题,小张提出了刍议,大家的意见呢?D.久仰兄长大名,奉上拙著一本,鄙人才疏识浅,书中可能谬误甚多,特此敬请斧正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境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语言文字运用(2023年全国高考4套试卷及官方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①原句每个动词都带“着”,强调动作正在进行,现场感更强;②原句单双音节
变化使用,不呆板;③原句中单音节的“舞、踱”和双音节的“跳舞、踱步”相比,更能体现出 仙鹤动作的轻盈。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2023年,全国乙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郭老头、耿老头,俩老头,这两个老头,从前面看,像五十岁;从后面看, 像三十岁,他们今年都已经做过七十整寿了,身体真好!郭老头能吃饭,斤半烙 饼卷成一卷,攥在手里,蘸一点汁,几口就下去了。他这辈子没有牙疼过。耿老 头能喝酒。他拿了茶碗上供销社去打酒,一手接酒,一手交钱,售货员找了钱给 他,他亮着个空碗:“酒呢?”售货员有点忧伤:记得是打给他了呀!——售货 员低头数钱的功夫,二两酒已经进了他的肚了,俩老头非常“要好”——这地方 的方言,“要好”是爱干净爱整齐的意思,不论什么时候,上唇的胡子平崭乌黑, 下巴的胡子刮得溜光。浑身的衣服,袖子是袖子,领子是领子,一个纽扣也不短。 俩老头还都爱穿撤鞋,斜十字实纳帮,皮梁、荡底,是托人在北京步云斋买的。 这种鞋过去是专门卖给抬轿的轿夫穿的,后来拉包月车的车夫也爱穿,抱脚,精 神!
【参考答案】①“处”表示地方,重叠后表示每一个地方;②“微”表示轻微,重 叠后表示更加轻微;③“早”表示时间比较靠前,重叠后表示时间非常早。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2023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1) 天是越来越冷了,祥子似乎没觉到。心中有了一定的主意,眼前便增多了光明;
在光明中不会觉得寒冷。地上初见冰凌,连便道上的土都凝固起来,处处显出干燥, 结实,黑土的颜色已微微发些黄,像已把潮气散尽。特别是在一清早,被大车轧起 的土棱上镶着几条霜边,小风尖溜溜的把早霞吹散,露出极高极蓝极爽快的天;祥 子愿意早早的拉车跑一趟,凉风飕进他的袖口,使他全身像洗冷水澡似的一哆嗦, 一痛快。有时候起了狂风,把他打得出不来气,①可是他低着头,咬着牙,向前钻, 像一条浮着逆水的大鱼;风越大,他的抵抗也越大,似乎是和狂风决一死战。猛的 一股风顶得他透不出气,②闭住口,半天,打出一个嗝,仿佛是在水里扎了一个猛 子。打出这个嗝,他继续往前奔走,往前冲进,没有任何东西能阻止住这个巨人; 他全身的筋肉没有一处松懈,像被蚂蚁围攻的绿虫,全身摇动着抵御。这一身汗! 等到放下车,直一直腰,吐出一口长气,抹去嘴角的黄沙,他觉得他是无敌的,他 刚从风里出来,风并没能把他怎样了! 21.对文学作品来说,标点标示的停顿,有时很有表现力。文中有两处画横线部分, 请任选一处,分析其中的逗号是怎样增强表现力的。(4分)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重点训练(附答案解析)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重点训练(附答案解析)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李鸿章正是在固化的秩序里开始酝酿他的改革。
然而他在事先已被祖先确定好的框架内进行的所谓改革是完全。
即使他兴办机械局、矿务局、铁道局、电报局,直至地创建了那支亚洲规模最大的海军力量——北洋水师,军队将领皆从英国留学归来,军事操练皆用英语,然而在这位雄心勃勃的大臣面前,那个薄暮中的王朝就像一台过度破损的机器,早已发挥不出它应有的效率。
只有它的礼制,还在按照千百年前的模样地运作着,如总督签押房里那座古老的自呜钟那样,各个机件严丝合缝,准确无误,容不得一粒尘沙。
正是在各种严格的中,王朝神圣不可侵犯的秩序精神得以维持,这使得王朝至少能在表面上看像点模样。
李鸿章像巧手的工匠一样富于敬业精神,他意识到了要改变些什么。
( )技术上的进步已经于事无补。
李鸿章没有找到合适的力量支点,因为没等他迎来真正的辉煌,所有的业绩就已经幻化为无形,倒不如那些行为惺惺作态的更符合历史逻辑的官员们。
对于一个道德底线已经彻底崩溃的社会来说,对它进行局部修补,使它维持得久一点,对于大多数人反而是一种痛苦,倒不如摧其速朽,使所有的灿烂与阴影都化成无尽的尘埃。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 无济于事苦心孤诣有条不紊繁文缛节B.杯水车薪苦心孤诣慢条斯理细枝末节C.无济于事处心积虑慢条斯理繁文缛节D.杯水车薪处心积虑有条不紊细枝末节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尽管在整个社会巨大的惯性作用面前,个人的一点有限努力很快会被无情地抵消掉。
B.尽管从整个社会巨大的惯性作用中,个人的一点有限努力很快会被无情地消解掉。
C.然而在整个社会巨大的惯性作用面前,个人的一点有限努力很快会被无情地抵消掉。
D.然而在整个社会巨大的惯性作用面前,个人的一点有限努力很快会被无情地消解掉。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李鸿章没有找到合适的力量支点,因为没等他迎来真正的辉煌,所有的业绩就已经幻化为无形,倒不如那些惺惺作态的官员们的行为更符合历史的逻辑。
2025届高考语文小题抢分练7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文言词语

小题抢分练7语言文字运用+古代诗歌+名篇名句一、语言文字运用[2024·安徽滁州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3分)近些年,抑郁在世界各国的发病率都在不断上升。
面对①的抑郁,科学家们探索遏制它的脚步从未停止。
研究表明,寄居在肠道里的细菌群可能是一个关键因素。
(A)?一向被认为是精神心理疾病的抑郁症,难道不仅受大脑调控,还要受这些②的小小细菌的操控吗?你还真没有听错。
我们的身体里,除了有一个长在脖子上的“头脑”,还有另外一个(B)。
它是指由肠道、肠道神经系统和肠道菌群组成的人体第二大脑。
控制人类情感的信使物质(神经递质)及多种让人情绪愉快的激素,主要都是在肠道里合成的,然后由“肠脑”向“头脑”递送,这就形成了信息的传递。
如果这些物质在肠道的合成减少,(C),情绪就会受到影响。
动物实验表明,肠道菌群对抑郁和焦虑的诱发起着关键作用。
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的肠道菌群存在改变及失衡现象,且有害菌增多。
近年来,关于益生菌能否对情绪发生作用的研究越来越多,得出了很多令人振奋的结果,证明其效果明显。
让我们畅想一下未来,适当补充益生菌或许将是治疗抑郁症的新方法。
所以别把肠道细菌想得简单了,它们与我们不是寄生关系,而是共生关系,“③,一损俱损”。
1.在文中括号里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2个字。
(6分)2.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3分)①_②_③_3.简述第二段的主要内容。
要求使用包含假设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40个字。
(4分)二、古代诗歌鉴赏[2024·成都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4~5题。
(9分)慈姥竹李白野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
翠色落波深,虚声带寒早。
龙吟曾未听,凤曲吹应好。
不学蒲柳凋,贞心常自保。
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一、二句用“竹”“石”“江”“岛”等意象,勾勒出一幅竹林与江岛相互映衬的美景。
高考语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真题练习

高考语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真题练习含答案一、[2024·安徽省示范高中皖北协作区高三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我们应向一切虔信的民族学习一个基本信念,就是敬畏自然。
我们要记住,无论人类创造出怎样伟大的文明,自然永远比人类伟大。
人可以亲近自然,可以认识自然,但这是有限度的,自然有其不可接近和揭穿的秘密,虔信的民族把这秘密称作神,我们应当尊重这秘密。
②人类曾经以地球的主人自居,对地球为所欲为,结果破坏了地球上的生态环境,并最终使自身受到伤害,可谓(a)。
于是,人类开始反省自己的行为。
反省的第一个认识是,人不能像奴隶主对待奴隶那样(b)地奴役和蹂躏地球,否则必将遭到地球的报复。
然而在这一认识中,主人的地位未变,只是统治的方式开明了一些。
于是反省的深入正在形成更高的认识:人作为地球主人的地位真的(c)吗?与地球上别的生物相比,人真的拥有特权吗?③人是自然之子,在自然的规定范围内,可制作,可创造,可施展聪明才智。
但是,自然的规定不可违背。
人不可背离土地,不可遮蔽天空,不可忤逆自然之道。
④人习惯于把万物视为自己认知和利用的对象。
海德格尔则呼吁我们与万物平等相处,摆脱认知和被认知、利用和被利用的关系。
这样,人不再是主体,物不再是客体,而都成了宇宙大家庭中的平等成员。
要知道,在观赏者眼中,再美的花也只是花而已。
唯有当观赏停止,而交流和倾听开始之时,花儿才会对你显灵和倾谈。
1.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句话放在段首,最合适的位置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C解析: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
老子的意思是人应该取法于地,地取法于天,天取法于道,而道具有顺其自然的本性。
他强调的是人应该遵循自然。
A项,第①处,由后面“我们应向一切虔信的民族学习一个基本信念”可知,这里强调人应该敬畏自然。
与老子的话的侧重点不一致。
B项,第②处后面是指出人应该为自己破坏了地球上的生态环境进行反省。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专项练习(共15题,附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练习题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6分)科学素养与媒介素养,一个属于自然科学领域,一个属于人文社科领域,两者的字面意义似乎有着。
然而,科学素养与媒介素养其实是的。
当科学理论与技术作用于社会,( );而媒介素养如果脱离了科学基础,就难以对社会面貌形成客观认知。
科学素养和媒介素养有许多共通性。
比如,科学与传播都需要质疑精神。
科学上的权威理论要接受质疑,被后人不断完善,甚至最终被否定;同样,对信息传播也需要养成质疑的习惯。
如果受众看到食品安全的信息,都能细究事实和依据,就不会助推谣言的再传播,更不至于被谣言蒙蔽。
食品安全谣言,有的历经反复辟谣,依然在某些情况下。
一个谣言传播的时间越久、范围越大,彻底消除其危害的难度就越大。
每一个公民都有阻止谣言传播的责任,尤其在新媒体时代,加强对网络信息的辨识能力,不助长谣言传播的气焰,提高科学素养和媒介素养,应当成为现代公民最基本的角色认知。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大相径庭相反相成盛气凌人满城风雨B.天壤之别相辅相成来势汹汹甚嚣尘上C.大相径庭相辅相成盛气凌人甚嚣尘上D.天壤之别相反相成来势汹汹满城风雨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才牵涉到传播方法和路径,直接关系到公众媒介素养B.就直接关系到公众媒介素养,牵涉到传播方法和路径C.才直接关系到公众媒介素养,牵涉到传播方法和路径D.就牵涉到传播方法和路径,直接关系到公众媒介素养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受众如果看到食品安全的信息,都能细究事实和依据,就不会助推谣言的再传播,更不至于被谣言蒙蔽。
B.如果受众看到食品安全的信息,都能细究事实和依据,就不至于被谣言蒙蔽,更不会助推谣言的再传播。
C.受众如果看到食品安全的信息,都能细究事实和依据,就不至于被谣言蒙蔽,更不会助推谣言的再传播。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专项训练 (含详细答案)

语言文字运用专项练习①处,根据“墙上挂一张图画,看看就可以当‘卧游’,所谓‘一动不如一静’”可知,此处是指生活优裕的人更不愿轻率的旅游,所以可填“轻举妄动”。
轻举妄动:指不经慎重考虑,轻率地采取行动。
①处,“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意思是驾驭着风而行,轻妙飘然而且美好。
联系前可知,这是说神仙的旅游方式,此空说的是神仙的旅游生活,所以可填“游山玩水”。
游山玩水:指游览、玩赏山水景物。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
①“旅行果然是一桩乐事吗?”“其中是否含着有多少苦恼的成分呢?”两个问句连用更能增强问句的表达效果,引起读者对“旅游”是否是乐事的思考。
①引发读者对问句中“旅游”“乐事”“苦恼的成分”的思索,承接前文旅游及时行乐的内容,引出下文旅游出门带行李的苦恼,引发读者对旅游带行李的苦恼的共鸣。
3.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仿写的能力。
本题的仿写形式是连用两个“我们要……,但并不想……”,前后构成对比,突出实地旅游的乐趣和旅游带来的心灵感悟。
作答时可按照原文先写出旅游的形式,“我们要看翻滚的浪涛”“我们要‘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然后再用转折词“但”写出心灵感悟“但并不想在平静的水面游来游去”“但并不想在陷入困窘时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关闭”。
二、(2023下·四川南充·高一统考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樱花是美的寄托,日本人爱樱花,爱其绽放时轰轰烈烈、凋零时利落决断、宁静时素洁不染。
1972年,终其一生追求美的川端康成,也将自己活得如樱花般。
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的第四年,便随着花季的结束而(A),将他的美学贯彻到了生命的终点。
一般人看来,川端康成是亚洲第二位获得诺奖的作家,是从高中时期就热爱旅行,又毕业于东京大学这样的名门,有美满的家庭,又有崇高的名誉。
可以说他是极其成功的,再无不满了。
但其实,① 。
名作《古都》中的一句话,已经含蓄地流露了他的思想,“也许幸运是短暂的,而孤单却是长久的”。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专项练习(修辞手法)(附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专项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修辞手法)(一)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23年伊始,社会上出现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很多人废寝忘食地追电视剧《狂飙》。
就像它的名字一样,这部剧的收视率和口碑一路狂飙。
该剧采用正叙与倒叙交叉的手法,表现时代发展变迁下的社会图景。
随着经济飞速发展与政法系统进步,黑恶势力在人情社会中崛起,在法治社会中覆灭,最终被一网打尽。
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经历着社会的摔打,经历了良心的拷问。
创作者运用大量的细节描写,抽丝剥茧地讲述黑恶势力不断攀附权贵,逐渐发展壮大的过程,以及一代代警察前仆后继,与黑恶势力搏击到底的经历,彰显出国家清除黑恶势力的决心,更昭示着弊绝风清的治国盛景已然到来,彰显了极强的现实意义。
众多实力派演员的演绎,赋予了角色鲜活的生命力。
他们身上都带着各自的社会身份特点与个人生活痕迹,无论是发型着装还是行为动作,都极其自然、贴合,同时又具有代表性,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同时,剧作营造了丰厚的、多层次的戏剧场景,提高了观众的代入感。
1.请指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国家版本馆,开馆了!国家版本馆以“一总三分”的格局。
充分展现了大国形象和新时代的风采,俯瞰京华的中央总馆,北望渭川的西安分馆,放怀江南的杭州分馆,臂挽流溪的广州分馆,向普罗大众讲述文明的故事。
中央总馆“斯文在兹——中华古代文明版本展”,一件件弥足珍贵的展品,让人叹为观止。
有记载“版”字的商代版方鼎,有铭刻着“中国”的何尊,有苏轼行草楷书法的宋拓本《西楼苏帖》,还有刻着《长恨歌》的清代象牙扇骨,等等。
历朝历代的瑰宝荟萃一堂,彰显了五千多年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
除了展示外,版本馆还具有保藏功能。
保藏区里收藏了数千年间各种类型的版本,如陶石、碧骨、金属、竹木、纸张、数字媒体等。
版本上所承载的信息反映出了丰富多元的社会风貌。
可见,建立专门的国家版本馆,征集、收藏各类图书典籍和具有文化与时代印记的资料、器物等,必能进一步彰显国家形象、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等真正站在她的旁边,所有的人都惊呆了:地竟陷下一层,天也高了一尺,山谷形似壶嘴,水若浊酒,倾泻而下,一仰难尽的气势充溢胸口,心跳得能嘣出来。
耳朵渐渐聋了,只能看见对方开口,听不见声音;眼也渐渐花了,弥漫着的皆是黄色的旋涡,像是从河里蒸腾地上升,又像是奋不顾身地下降。
河底升起硝烟一样的股股黄雾,天宇间( )着黄色带水的颗粒,碰撞在脸上,散发在天上。
脑子里一片空白,什么也不敢想,只看着山被水层层劈开,天也被这股黄流斩断。
水从天而降,拍打在谷底,响遏在云里。
想黄河从巴颜喀拉山流下的时候,?毕竟是雪水的汇集,是上天的洗礼;下游也会清些,因为地势渐平,流速渐缓,黄沙也会慢慢沉在河底。
可你看看现在的黄河,刚刚从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流过,厚重得带着大地的表皮——圣水也染上了中国的颜色,金黄得如同太阳也落在里面。
黄河之水天上来,如果说往前往后的黄河都是平面的话,到了壶口,黄河一下子像愤怒像高昂像要直抒胸臆地站了起来。
,像猴子站立起来是人进化的重要( ),黄河站立起来也是一个飞跃,就像个顶天立地的人活了。
活了便要说话,那浪涛卷起雷鸣般的吼声,便是她第一声啼哭,第一声就( )。
注视着从上而下的水,第一次看到自然里的生命在( )的状态下的兴奋和放纵。
那啪啪的水击之声便是欢笑,是真正的快感,真正的淋漓尽致。
看久了,心也会溶入那飞溅的黄色水流里。
18.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充满标志一鸣惊人了无牵挂
B.充溢标志不同凡响毫无羁绊
C.充满标示一鸣惊人毫无羁绊
D.充溢标示不同凡响了无牵挂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那震耳欲聋的声音,让人听不到对方在说什么;那上下翻飞的水雾,把人的眼睛迷住。
”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4分)
20.请在文中划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
(4分)
21.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4分)
①高精度时间传递是导航、定位等应用的核心技术。
②目前采用广泛的时间传递技术主要包括卫星导航定位、光纤网络等。
③近年来,时间传递的安全性得到了社会关注。
④各种网络系统都需要统一的时间基准。
⑤由于这些系统遭受恶意攻击,⑥造成了时间错误将会引起网络崩溃、导航定位错误等。
⑦然而,当前广泛使用的时间传递技术面临着数据篡改、信号欺骗等各种攻击的潜在风险。
⑧潘建伟团队利用“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⑨在国际上首次发现量子安全时间传递的原理性实验验证。
22.根据下面材料,提炼新冠肺炎的三条传播途径。
要求语言简洁流畅,不超过20个字。
目前新冠病毒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卫生防疲专家强调,人们需自觉居家隔离,
避免在公共场合接触到病毒携带者。
人感染了冠状病毒后常见体征有呼吸道症状、发热、咳嗽、气促和呼吸因难等,正常健康人员,如果在公共场合近距离接触患者,并直接吸入患者喷嚏、咳嗽、说话的飞沫,就会导致感染。
此外患者呼出的飞沫会沉积在物品表面,人手一旦接触被污染物品后,再接触口腔、鼻腔、眼睛等粘膜,就会导致感染。
卫生防疫专家还表示,患者呼出的飞沫混合在空气中,会形成一种气溶胶,该物质吸入后也可导致病毒感染。
18.B(“充满”泛指填满,后面一般不能带助词“着”;“充溢”,指充满而溢出,比“充满”程度重。
标志:表明特征,用以识别的记号。
标示:只作动词,意思是“表明,显示”,可作谓语,可带宾语。
“一鸣惊人”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不同凡响”形容不平凡,很出色。
“毫无羁绊”指没有束缚,“了无牵挂”指没有一点点的牵连挂念,文章要表达的是黄河水不受拘束一泻而下的气势)
19.(1)原文写出了听觉和视觉渐渐变化的过程,细腻描写了主观感受,让人仿佛也置身于壶口的黄河边,增强现场真实感。
(2)原文用拟人手法,描写生动,在视觉的矛盾中展示了黄河之水旋涡状的动态美。
(3)句式整齐,节奏感强,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凸显了作者初见黄河时内心的激动之情。
(共4分,每点2分,答出2点、意思对即可。
每点中手法1分,内容1分)
20.示例:
①水应该也是清的吧②这时的黄河是立体的黄河了(4分。
每处2分,意思对即可)
21.②“采用广泛”改为“广泛采用”;⑤“由于”去掉;⑥“造成了”改为“造成的”;⑨“发现”改为“实现”。
(4分。
每改对一处得1分)
22.①飞沫(直接)传播;②接触传播;③气溶胶传播(5分。
答对一点得1分,
两点得3分,三点得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