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功能衰竭护理常规
慢性肾功能衰竭护理常规

慢性肾功能衰竭护理常规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由多种慢性疾病引起肾脏损害和进行性恶化的结果,使机体在排泄代谢废物和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方面出现紊乱的临床综合症群,是威胁生命的重要病症之一。
慢性肾衰的终末期,人们往往又称为尿毒症。
一、护理措施
(一)基础护理
1.按护理级别实施基础护理项目,三短六洁,做好晨晚间护理
2.躯体活动障碍者协助翻身,1次/1-2h,预防牙压疮
3.留置尿管的病人每日给予会阴护理
(二)专科护理
1.皮肤护理:
(1)保持床单位整洁舒适,被褥松软
(2)若体温达38.5℃以上,给予物理降温,及时通知医生,3、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擦伤和受压,定时翻身
2.水肿护理:
(1)对于严重水肿的患者应经常改变体位
(2)限制入量(前一日尿量再加500ml)。
(3)防止皮肤损伤或感染。
3.心理指导:保持平静的心态,避免情绪的激动及过度紧张、焦虑。
对疾病要有认识,不要独处,尽量和他人多相处,有事可以向他人倾诉,保证血压的稳定。
4.用药指导:给予利尿剂的使用原则,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以及激素治疗期间,注意观察有无副作用(高血压、体重增加、满月脸等)。
(三)病情观察
肾功能衰竭病人常伴有贫血,抵抗力下降,应注意加强口腔护理,督促病人早晚漱口,进食易消化、无刺激食物,防止局部刺激诱发出血。
(四)安全护理
1.按护理级别巡视病房
2.陪1人,告知家属严密陪护,必要时加床档。
恢复期可下床活动的患者应防坠床跌倒。
二、主要护理问题
1.血压的改变
2.不同程度的水肿
3.出血的倾向
4.是否贫血。
内科护理学-慢性肾衰竭病人的护理考点汇总

慢性肾衰竭病人的护理概述:慢性肾衰竭是指各种原发性或继发性慢性肾脏病进行性进展引起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和肾功能损害,出现以代谢产物潴留引起全身各系统症状,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一、病因1.原发性肾脏疾病如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
2.继发于全身疾病的肾脏病变如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病和过敏性紫癜肾。
3.慢性尿路梗阻性肾病如结石、前列腺肥大等。
4.先天性疾病如多囊肾、遗传性肾炎、肾发育不良等。
我国以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等较多见。
二、临床表现1.消化系统食欲减退、腹部不适,是最早、最常出现的症状。
此外病人多有恶心、呕吐、呃逆、腹泻、消化道出血、口腔尿臭味。
2.心血管系统(1)高血压:原因:①主要与水钠潴留有关;②与肾素活性增高有关。
(2)心力衰竭:是尿毒症病人最常见死亡原因。
原因:与高血压、水钠潴留、贫血、尿毒症性心肌病等有关。
(3)尿毒症性心包炎:表现为胸痛、心前区可听到心包摩擦音,多与尿毒症毒素沉着有关。
(4)动脉粥样硬化:病人常有高甘油三酯血症及轻度胆固醇升高。
3.呼吸系统酸中毒时呼吸深而长。
代谢产物潴留可引起尿毒症性支气管炎、胸膜炎、肺炎。
4.血液系统原因:主要由于红细胞生成素减少,同时伴有缺铁,营养不良,出血等因素可加重贫血。
并有出血现象,如鼻出血、严重呕血及便血。
5.精神、神经系统肾衰早期常精神萎靡、疲乏、失眠,逐渐出现精神异常,幻觉、抑郁、淡漠,严重者昏迷。
6.骨骼系统慢性肾衰可引起肾性骨营养不良症,又称肾性骨病。
病人可骨酸痛、行走不便等。
原因:肾性骨病是由于缺乏活性维生素D3,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营养不良等因素引起。
7.皮肤表现皮肤失去光泽,干燥、脱屑,尿素随汗在皮肤排出,可形成尿素霜,刺激皮肤引起瘙痒,有时难以忍受,皮肤瘙痒也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引起的钙沉着于皮肤有关。
8.性功能障碍女性病人月经不规则甚至闭经。
男性病人常有阳痿现象。
慢性肾衰竭病人的护理【共34张PPT】

人 2.尿液检查 尿渗透压下降,尿沉渣中 味和恶心、呕吐,消化道出血在尿毒症患
3.并发感染的治疗 疗效相同时,应尽量选择对肾脏毒性小的抗生素。
3.促进患者食欲 如提供整洁、舒
的 有红细胞、白细胞、颗粒管型、蜡样 严重出血,消化道出血等。
血常规 红细胞数目下降,Hb含量 和肌萎缩,远端比近端肌肉更易受累,
慢 护理评估
性
9.泌尿系统表现
肾
衰
早期为多尿、夜尿增多、水肿;晚期
竭 少尿甚至无尿,也可有明显水肿,部分病
病 人可并发尿路感染。
人
的
10.其他
护
可有肾性骨营养不良症、内分泌失
理 调、体温过低、高尿酸血症等。
学习目标 护理评估 护理诊断 护理目标 护理措施 护理评价 思考题
慢 护理评估
性 (三)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肾
的
护 2.必需氨基酸疗法
发生肾衰。
学习目标 护理评估 护理诊断 护理目标 护理措施 护理评价 思考题
慢 概述
性 肾 衰
根据肾小球滤过功能降低的程度,可
将慢性肾衰竭分为四期:
竭
病
1.肾功能代偿期
人
的
2.肾功能失代偿期
护
理
3.肾功能衰竭期
4.尿毒症期
学习目标 护理评估 护理诊断 护理目标 护理措施 护理评价 思考题
慢 概述
氮质血症。
学习目标 护理评估 护理诊断 护理目标 护理措施 护理评价 思考题
慢 概述
性
此时GFR降至10~20ml/min , Scr
肾 < 707umol/L ,病人贫血较明显,夜尿增
衰 多,部分伴有胃肠道症状、心血管疾病等。
竭
慢性肾功能衰竭护理常规

慢性肾功能衰竭护理常规【概念】慢性肾衰竭(chronicrenalfailure,CRF)是指各种肾脏病导致肾脏功能渐进性不可逆性减退,直至功能丧失所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和代谢紊乱所组成的临床综合征,简称慢性肾衰。
【护理评估】1、病情评估。
(1)生命体征。
(2)尿量的改变。
(3)有无并发症。
2、心理状况。
3、自理能力。
【护理措施】(一)一般护理1、休息与活动:为了能更好的保护残存的肾功能,慢性肾衰竭患者不能参加剧烈运动,以休息为主,但是也不要绝对的卧床休息,可适量的运动。
2、饮食护理:慢性肾功能衰竭行透析治疗者原则上不必限制蛋白质的摄入。
未行透析者应采用高热量低蛋白饮食,并以优质动物蛋白为主。
含钾食物应根据体内血钾水平调节,应避免高血钾,并避免含磷高的食物。
对于无水肿和无少尿者应补充足够水分,保证每日尿量在1500毫升以上。
无高血压和水肿者不必严格限制钠盐,并补充足够的维生素。
3、皮肤护理:由于体内尿素氮及毒素经汗腺由皮肤毛孔排出,会有皮肤瘙痒,大量脱屑,患者会抓挠皮肤导致破溃,同时水肿也易引发皮肤感染,应经常用温水擦浴,保持皮肤清爽,同时勤剪指甲,防止抓伤皮肤,尤应注意患者皮肤有无发生压疮。
4、口腔护理:由于大量肌酐、尿素氮聚积于消化道内,部分由唾液腺排出,经口腔内细菌分解产生的氨刺激口腔黏膜,引起溃疡性口腔炎,应指导患者正确漱口方法,饭前饭后漱口,选用软毛牙刷及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二)对症护理1、呕吐、腹泻频繁的病人应注意水、电解质紊乱,出现有关症状时应及时通知医师。
因呕吐服药困难者可用生姜片擦舌面。
2、水肿:正确记录出入液量,严格控制入液量。
每日控制进水量,具体今日进水量=前一天尿量+500ml,有腹水者每日测记腹围,每日在同一时间测体重一次。
3、抽搐的护理:抽搐、瞻妄时应保护病人,必要时加床挡。
【健康指导】1、应避免感染、劳累、饮食无规律及损伤肾脏药物的使用等。
积极治疗原发病,延缓肾功能不全的进展。
慢性肾功能衰竭护理常规

慢性肾功能衰竭护理常规概念慢性肾功能衰竭简称慢性肾衰,是由多种慢性疾病引起肾脏损害和进行性恶化的结果,使机体在排泄代谢废物和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方面出现紊乱的临床综合症群。
是威胁生命的重要病症之一。
慢性肾衰的终末期,人们往往又称为尿毒症。
CRF根据肾脏损害的不同分期病因1. 原发性和继发性慢性肾小球疾病:原发性肾小球肾炎、肾病2.继发性慢性肾小球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痛风、多发性骨髓瘤肾病、中毒性肾炎等3. 慢性间质性肾病——慢性肾盂炎、间质性肾炎4. 梗阻性肾病——结石、肿瘤、前列腺肥大、尿路狭窄5. 肾血管性疾病——肾动脉狭窄、肾血管畸形6. 先天性——多囊肾、遗传性肾病慢性肾炎是我国最常见的病因糖尿病肾病是国外最常见的病因临床表现早期,往往仅表现为基础疾病的症状。
肾衰病变十分复杂,可累及人体各个脏器,出现各种代谢絮乱,构成尿毒症表现。
透析可改善尿毒症的大部分症状,但有些症状可持续甚至加重。
1、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失调:可出现高钾或低钾血症、高钠或低钠血症、水肿或脱水、低钙血症、高磷血症、代谢性酸中毒2、各系统的症状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表现高血压和左心室肥大:多数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高血压。
高血压主要源于水、钠潴留引起的,也与肾素活性增高有关。
高血压引起左心室扩大、心力衰竭、动脉硬化并加重肾损害,个别可为恶性高血压。
心力衰竭:是慢性肾衰竭常见的死亡原因。
其发生大多与水钠潴留、高血压有关,部分亦与尿毒症性心肌病有关。
尿毒症性心肌病的病因则可能与代谢废物潴留和贫血等有关。
心包炎:可分为尿毒症性心包炎或透析相关性心包炎,后者主要见于透析不充分者。
其临床表现与一般心包炎相同,但心包积液多为血性,可能与毛细血管破裂有关。
严重者可发生心脏压塞。
4动脉粥样硬化:病人常有甘油三酯血症及轻度胆固醇升高,其动脉粥样硬化发展迅速,也是主要的致死因素血液系统表现:贫血:几乎所有病人均有贫血,且多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护理

精选ppt
7
3)血液系统表现:①贫血:多为正色素 型贫血,贫血程度与肾功能下降程度呈 正比,主要原因为肾脏产生促红细胞生 成素减少。②出血倾向:表现为皮下瘀 斑、鼻出血、牙龈出血、黑便等,与血 小板功能异常,毛细血管脆性增高和凝 血因子活性改变有关。另外血透病人使 用肝素钠抗凝也可引起出血。
精选ppt
8
4)神经肌肉系统症状:①尿毒症脑病: 头痛、嗜睡、烦躁、谵妄甚至惊厥、昏 迷。②周围神经病变:可表现为肢端袜 套样分布的感觉丧失、不宁腿综合征、 烧灼足综合征。③自主神经病变:皮肤 无汗、干燥等。上述症状的出现与毒性 物质尤其是中分子物质的呼吸系统表现:呼吸有氨味,酸中毒 致深长呼吸,代谢产物潴留导致尿毒症 性肺炎、胸膜炎等等。
精选ppt
11
8)内分泌系统表现:表现为肾素活性升 高、前列腺素减少导致高血压;促红细 胞生成素造成贫血;活性维生素D3[1, 25(OH)2D3]的缺乏引起肾性骨病;甲状 旁腺激素分泌增加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 能亢进;胰高糖素降解作用减弱使糖耐 量异常;胃泌素增加使溃疡病发生增多; 催乳素增加引起男性乳房发育以及甲状 腺、性腺功能减退等。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护理
精选ppt
1
概念 慢性肾功能衰竭(简称慢性肾衰,CRF) 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实质进行性损害, 致使肾脏 不能维持基本功能而出现的代 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 为主要表现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慢性肾衰是一种常见病,据统计欧美国 家年发病率为100/百万人口~180/百万人 口。我国为50/百万人口~100/百万人口。 影响慢性肾衰预后的主要因素是各种并 发症。
6)肾性骨营养不良症:是尿毒症时骨骼 改变的总称,可表现为纤维素性骨炎、 骨软化、骨质疏松等。临床表现可出现 骨骼疼痛,自发性或病理性骨折,但多 数无明显症状。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护理查房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护理查房肾功能衰竭(以下简称慢性肾衰),是指各种终末期肾脏疾病,病情逐渐发展,肾单位大量毁损,引起体内氮质和其他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以及某些内分泌活性物质生成和灭活障碍等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综合症状。
在治疗上,早期多采用保守疗法,以延缓病情进展,尤其适宜于病程迁延、易反复、合并症多的患者;晚期则以透析和肾移植为主。
慢性肾衰患者对自身疾病无心理准备,心理压力大并伴有恐惧心理。
故对此类患者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现以一例病例报告将护理体会简述如下。
患者,杨维海,男性,48岁,已婚,侗族,农民,主因“间断关节疼痛10年,发现肾功能异常2年半”,于2015年04月20日21时20分入院。
病例特点:1.中年男性。
2.病史要点:①慢性起病,病史10年,主要表现有间断关节疼痛,肾功能异常。
②10年前出现左踝关节疼痛,就诊于思南县人民医院查尿常规:Pro-、BLD-,肾功能:CR60umol/L,UA650umol/L,肾脏彩超示:双肾多发结石,余检查结果不详,诊断为“痛风、双肾结石”。
治疗后疼痛缓解。
③后痛风反复发作,部位不固定,5年前左侧腕关节、双侧足部跖趾关节发现痛风石,逐渐增大,未处理。
④2年半前因再次痛风发作就诊于三穗县医院查尿常规:Pro2+、BLD1+,肾功能:CR244.3umol/L,UA680umol/L,抗核抗体系列阴性,肾脏彩超示:双肾多发结石。
诊断为“痛风、痛风肾损害”,治疗后无好转。
⑤10个月前因痛风再次发作就诊于山东潍城经济开发区人民医院查血常规:RBC3.22×1012/L、HGB90g/L,尿常规:Pro2+、BLD2+, 24小时尿蛋白定量1.173g,肾功能:CR525.1umol/L,UA591.9umol/L,肾脏彩超示:双肾略缩小。
诊断为“痛风、痛风性肾病、慢性肾衰竭(衰竭期)、肾性贫血”,治疗后无好转。
为求治疗入我院。
⑥无过敏史、皮肤紫癜、腹痛、黑便,无面部蝶形红斑、光过敏、脱发、口腔溃疡。
慢性肾衰竭护理诊断与护理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血常规、尿 常规等检查,以便及 时发现感染迹象。
康复训练
根据病情制定训练计划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建议 ,制定合适的康复训练计划。
有氧运动
鼓励患者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 如散步、慢跑、骑车等。
肌肉训练
进行适当的肌肉训练,增强肌肉 力量和耐力。
临床表现与分期
临床表现
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贫血 、皮肤瘙痒、呼吸困难等。
分期
根据肾功能的不同,慢性肾衰竭可分 为代偿期、失代偿期、肾衰竭期和尿 毒症期。
02
CATALOGUE
护理诊断
营养失调
总结词
由于慢性肾衰竭患者肾功能受损,导致营养物质代谢异常,容易出现营养不良。
详细描述
患者食欲减退、消化吸收不良,导致蛋白质、热量摄入不足;同时,由于毒素潴 留,引起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进一步影响营养摄入。
03
CATALOGUE
护理措施
饮食护理
控制蛋白质摄入量
根据肾功能状况,适量摄入优 质蛋白质,如鱼、瘦肉、蛋等 。
控制水分摄入
根据病情调整水分摄入量,避 免水肿和心力衰竭。
总结词
合理饮食对于慢性肾衰竭患者 至关重要,需根据病情制定个 性化的饮食方案。
控制盐分摄入
减少盐的摄入,以减轻水肿和 高血压的症状。
特征
病程较长,病情逐渐恶化,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呕 吐、贫血、皮肤瘙痒、呼吸困难等症状。
病因与病理生理
病因
慢性肾衰竭的病因多种多样,主 要包括原发性肾脏疾病、糖尿病 肾病、高血压肾病等。
病理生理
慢性肾衰竭时,肾脏的排泄和调 节功能受损,导致水、电解质和 酸碱平衡紊乱,同时机体各系统 也会受到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肾功能衰竭护理常规
一、概念
慢性肾功能衰竭简称慢性肾衰,是由多种慢性疾病引起肾脏损害和进行性恶化的结果,使机体在排泄代谢废物和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方面出现紊乱的临床综合症群。
是威胁生命的重要病症之一。
慢性肾衰的终末期,人们往往又称为尿毒症。
二、临床特点
贫血、高血压、恶心呕吐、头痛、食欲不振、水肿等。
三、护理评估
四、护理措施
(一)一般护理
1.少尿期
(1)绝对卧床休息,注意肢体功能锻炼。
(2)预防感染,做好口腔及皮肤护理,一切处置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以防感染。
(3)如行腹膜透析或血透治疗,按腹透、血透护理常规。
2.多尿期
(1)嘱患者多饮水或按医嘱及时补液和补充钾、钠等,防止脱水、低钾和低钠血症的发生。
(2)以安静卧床休息为主。
3.恢复期控制及预防感染,注意清洁及护理。
4.皮肤搔痒,可用热水擦浴,切忌用手搔伤皮肤。
5.病人思想负担重,使病人失去安全感和信心,护士应对病人加强解释工作,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7.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优质低蛋白饮食,高血压病人应限钠盐的摄入,透析治疗病人应予以优质高蛋白饮食。
(二)对症护理
1.少尿期
(1)严格限制液体进入量,以防水中毒,按医嘱准确输入液体。
(2)饮食护理:既要限制入量又要适当补充营养,原则上应是低钾、低钠、高热量、高维生素及适量的蛋白质。
2.多尿期供给足够热量和维生素,蛋白质可逐日加量,以保证组织的需要,给予含钾多的食物。
3.恢复期
(1)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饮食。
(2)鼓励逐渐恢复活动,防止出现肌肉无力现象。
4.病人出现烦躁不安、抽搐时防止舌咬伤,加用床挡。
(三)病情观察
1.少尿期观察
(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监测水、电解质平衡,按病情做好各种护理记录。
(2)观察患者有无嗜睡、肌张力低下、心律不齐、恶心、呕吐等高钾血症,有异常立即通
知医师。
(3)血压异常按本系统疾病护理。
2.多尿期观察注意观察血钾、血钠的变化及血压的变化。
3.恢复期观察观察用药不良反应,定期复查肾功能。
五、健康指导
1.应避免感染、劳累、饮食无规律及损伤肾脏药物的使用等。
积极治疗原发病,延缓肾功能不全的进展。
2.指导病人根据肾功能采用合理饮食。
3.注意保暖,防止受凉,预防继发感染。
4.注意劳逸结合,增加机体免疫力。
5.定期门诊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