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地质野外实习报告

合集下载

地质学实习报告(精选10篇)

地质学实习报告(精选10篇)

《地质学实习报告》地质学实习报告(一):一、实习目的:本次实习是地质课程的野外认识实习,其目的旨在透过短期的野外实践是同学们对地质学研究的主要资料和特点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概括性的了解,巩固和掌握地质科的基本资料和方法,初步具备分析、解决在实际工程中出现的简单条件下的地址问题的潜力,为以后的工作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主要目的有三:(1)了解各种内外力地质作用。

(2)认识各类地质现象,了解华北地台基本地层层序。

(3)初步掌握一般的野外地质技能,从野外观察、记录、描述罗盘仪的使用。

此外,透过实习是同学们充分认识到地质实践对于地质学科的重要性及其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从而逐步树立艰苦奋斗的思想作风和勇于探索的科学求实精神。

二、实习地点:xxxx地质实习基地三、实习时间:2011年5月16日到2011年5月20日四、人员组成:五、实习路线:亮甲山潮水峪山羊寨xx上庄坨大石河小傍水崖村吴庄花场峪六、实习简介:1、实习区位置及交通这次我们的实习区域在我国北方唯一的不冻港所在的秀丽的海滨城市xx市及抚宁县、青龙县境内,南起北戴河海滨xx,北至花场峪、义院口,东起山海关,张崖子,西至瓦家山等地,总面积约为120K㎡。

xx市xx北方地质实习基地位于xx市北28KM。

该区自然地理位于燕山山脉东段,南临华北平原和渤海湾,行政属河北省xx市抚宁县xx乡管辖。

实习区交通十分方便,(北)京沈(阳)铁路贯穿实习区南部,并有地方铁路秦(皇岛)青(龙)线,能通往山区。

公路以xx市为中心,四通八达,客运可通省内的青龙、承德、平泉、滦县、迁安、抚宁、兴隆、昌黎、卢龙等地,省外可达辽宁绥中、建昌、咯左、凌源朝阳和天津等地。

海运目前尚无客运,但新建的油港及煤港货运从xx港可同我国沿海各纲和世界各地。

2、实习区气候实习区属温带大陆季风性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0。

1℃,一月份平均气温为-5℃,七月份平均气温为24。

5℃,年平均降水量769mm,多集中在7-8月份,达全年降水量70%左右。

地质实习报告优秀5篇

地质实习报告优秀5篇

地质实习报告优秀5篇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撰写的。

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牛牛范文网为朋友们整理了5篇地质实习报告,在大家参考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牛牛范文给您的好友哦。

地质实习报告篇一一、实习目的为了加强对《地质学》和《自然地理学》课本基础知识的理解,通过野外实习,进一步加固和加深课堂多学过的理论知识,培养出用地质观点分析实际问题和观察的能力,在实习中,观察分析褶皱、断裂特征,学会辨认分析河流地质作用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明确地质的地位以及与自然地理和现实紧密结合的思想。

二、实习内容远在xx亿年前的太古代,xx山地区还是一片汪洋大海,海底沉积了泥砂物质、火山喷出物等,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这些物质变成了石英砂岩和火山岩。

在距今xx到xx亿年前,xx山地区发生了一次强烈的地壳运动,地质上称为xx山运动,使海底沉积的石英砂岩和泥质岩石变质,形成了石英岩。

xx山主要由一些坚硬的、不易风华的石英岩组成。

石英岩是由砂岩经变质而成的。

矿物成分主要是石英,所以岩石既坚硬,抵抗风化的能力又强。

强烈的地壳上升运动,把它抬升起来高出中原数百米,形成群山耸立,层峦迭嶂的山势。

《诗经》上称“嵩高为岳,峻极于天”,古有“峻极峰高四望雄,中原颖气弱天下,西连华岳三峰渺,下瞻黄河一线通”的说法,都是对xx山高大雄伟的形容。

第二天,我们参观了xx山地质博物馆。

第三天和第四天,我们去了xx庙和xx水库。

了解了元古界的岩石——砂岩、河流阶地和洪积扇、河漫滩三种流水地貌单面山。

河流阶地由于河流下切,河床加深,河漫滩相对抬升,超出一般洪水期水位,呈阶梯状分布于河流两岸,这种地形就叫做河流阶地。

其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即先发育一个相当宽广的谷底,后来河流向下侵蚀。

在实习中我们发现,由于人们长期的开矿、挖山铺路,致使当地的许多地质地貌遗迹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这对研究地史将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地质野外实习报告6篇

地质野外实习报告6篇

地质野外实习报告6篇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我们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报告中涉及到专业性术语要解释清楚。

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报告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地质野外实习报告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地质野外实习报告篇1一、前言1、实习目的本次的野外地质实习针对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05级学生。

这是一次地质启蒙教育,是一次重要的认识实习,重点要理解基本的地质概念,了解基本知识,学会基本技能。

通过短期的野外实习对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通时通过实习巩固学过的《普通地质学》的课堂内容,加深对课程有关内容的理解;此外,通过实习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陶冶情操,提高对地质科学的兴趣;同时充分认识到地质实践对地质科学的重要性。

2、北京概况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边缘,北接滦平、丰宁、赤县和承德等县;西临怀来、涿鹿等县;南临涞水、涿县、永清、固安、廊坊及天津市的武清等县、市;东与大厂、香河、三河、兴隆和天津市的蓟县为邻。

东南是一块缓缓向渤海倾斜的平原,称北京平原,其形状很象一个向群山丛中突出的海湾,故有“北京湾”之称。

北京城座落在北京湾的西南隅。

北京市南起北纬39度28分,北到北纬41度05分,西起东经115度25分,东至东经117度30分,南北横跨纬度1度37分,东西经度相间2度05分。

北京地处中纬地带,气候具有明显的温暖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

形成的带性植被类型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

北京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西北部山脉绵延,山峰林立,其中海坨山海拔2334米,为全市最高点。

地貌呈明显的层状结构,山区河流多为成型河谷,主要河流有永定河,潮白河,温榆河,洵河和拒马河。

北京有悠久的历史,很早就有人类居住,曾发现举世闻名的北京猿人化石和山顶洞人遗址。

全市面积16807.8平方公里,辖九县十区,人口达1000多万,是仅次于上海的全国第二大城市,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全国的交通运输枢纽。

3、实习路线本次实习共有五条路线。

地质实习报告范文5篇

地质实习报告范文5篇

地质实习报告范文5篇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外部特征、各层圈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演变历史的知识体系,主要研究对象为地球的固体硬壳---地壳或岩石圈。

小编精选了地质实习报告范文5篇_地质学专业实训报告范文,一起来看看吧。

地质实习报告1莲花山的构造位置处于加里东运动以来的深断裂带上,形成于中生代燕山运动造山期,为一典型的褶皱山系。

莲花山山脉向东北经丰顺、梅县、大埔进入福建的华安南靖一带;向西南:至海丰、惠东宝安各县分别于大亚湾、深圳湾如南海,又复出于万山群岛、高栏列岛。

广东境内长约500km,宽20至40km,局部60km。

深大断裂为一条强烈挤压破碎带,共有120多条断层组成,分东西两断层束,向东南有13条主干断层,向西有14条主干断层。

此带动力热力变质作用强烈(属低中压型变质),可寻找到铅、锌、铜、钨、锡等矿藏。

是重要的导岩构造,中酸性岩浆发生多次裂隙式多间歇性喷发,深断裂内,岩体达100多个。

为内生金属矿床成矿带。

地层:侏罗系上统称高基坪群(为陆相中酸性火山岩),该群为一套复杂的陆相火山岩系,由中性、中酸性、酸性火山熔岩及相应的火山碎屑岩和沉积岩夹层组成,厚度巨大。

早上10左右,我们土木工程专业的几个班搭着校车到了莲花山,上山的路比较陡,但沿途的风景不错,一路鸟语花香,忍不住想快点下车,去好好的欣赏。

终于到了山顶,下了车之后,我们就跟着老师,一边听着老师的讲解,一边欣赏美丽的风景名胜。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望海观音,其规模宏大,气势非常壮观。

望海观音金像高四十多米,这观音像霞披狮海,光泽南天,据说是目前箔金铜像的世界之最。

此时正恰夕阳西斜,观音像头顶佛光灿灿。

望海观音右侧的就是观音阁了,是仿古单体建筑,三层,面阔七间开,有外廊,按清代大木大式作法营造,雄伟庄重,气势恢宏,古色古香。

于第三层阁顶高处有“莲花禅寺”之牌匾。

大殿门前置大型香案,香客善信们虔诚焚香礼拜,祈求福缘。

沿着石阶往下走,就到了狮子岩了,它是傲然挺立的一块石头,像头雄狮,估计是由此得名吧,据说它是莲花山的标志之一。

2023关于地质实习报告范文七篇

2023关于地质实习报告范文七篇

2023关于地质实习报告范文七篇地质实习报告篇1一、前言1、目的和任务本次实习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了解岩性及其构造、沿途出现的地质构造就这样结束了,原本打算把实习当游山玩水的我却发现有收获,这是一个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把所学的知识灵活的理解和运用,从而加强我们对这门课程的了解,而且在实习的过程中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无法学到的东西,古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看来就是这个道理。

另外还要感谢老师的细心指导。

通过这次野外实习我还明白了一个道理:对要考察的对象要事先做一定的了解,事先做好准备,就不至于到时不知所措。

、河流地貌、岩溶地质作用、沉积岩构造等,这是一次地质启蒙教育,是一次重要的熟悉实习,重点要理解基本的地质概念,了解基本知识,学会基本技能。

通过短期的野外实习对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培养出用地质观,在实习中,观察分析褶皱、断裂特征,学回了辨认分析河流地质作用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明确了地质的地位以及与建设紧密结合的治学思想。

此外,通过实习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陶冶情操,提高对地质科学的爱好;充分熟悉到地质实践对地质科学的重要性;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与书本上的内容结合,加深对一些地质构造的认识与理解,为将来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矗同时,这次实习也是对我个人的一次挑战,从来没有爬过山的我,这次对我个人的意志品质是一次考验,我得到了一次良好的锻炼。

共同完成地质实习任务。

作为实习的第一天,首先进行的是实习前的动员,师傅简要但清楚的交代了实习的内容===了解了很多不良地质现象,如地震,山体滑坡,泥石流等,使我们不用外出就了解了各种地质现象发生的原因,经过和后果,还了解了一些预防这些地质现象发生的措施和方法,使我们增强了对地质现象的认识2其实是一个岩石群,板块形状不一,但错落有致,岩性为棕红色砂岩,岩石层理构造明显,上部有植物覆盖,岩石上出现了水平节理,垂直节理,倾斜节理,还有波浪型节理,有的节理几乎贯穿了整个岩石群。

地质野外实习报告8篇

地质野外实习报告8篇

地质野外实习报告8篇地质野外实习报告篇1第一章:绪言(1)实习地区的交通位置和自然地理状况少华山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境内,华县刘家河村南,县城东约五公里处, 山门距陇海铁路华县火车站和西潼高速公路出口7公里,距101省道仅2.2公里,均有等级公路相接,交通便利.山势东连小夫峪,西交白石峪,主峰海拔1664.4米。

这里山青水秀,风景幽雅,是一处灵境胜地。

少华山属石灰岩山地,山上原始石洞颇多,当地群众沿山路依借山洞的天然形势,修庙琮,塑神像,凿石开路,设置栈道、铁索、椽板。

攀援而上,如同按比例缩小的华山,因而取名少华山。

少华山上现有齐云洞、观音洞、希夷崖等景点。

少华山自然地理概况:少华山山势主体呈现为中细蜂腰形。

腰部为岩浆侵入的火成岩、变质岩构造,即属于太白、华阳岩基组成的秦岭主体东秦岭位于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之间的拼合带———秦岭造山带的东段。

该区构造岩浆活动强烈。

少华山区的岩石大部分为玄武岩和花岗岩等火成岩,同时又有少数的沉积岩和变质岩。

其褶皱形态多样断层形式多样其中南坡严重北坡稍好。

其中的植被多为温带落叶及阔叶林。

(2)实习任务①掌握野外观察,描述岩石的一般方法,观察描述实习区域常见岩石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特点。

②观察少华山地貌及地理现象:河流山体特征。

③观察岩层产状要素,褶皱和节理。

④使用地质罗盘测岩层产状。

(3)实习目的通过野外实习,一方面使我们获得实习区基本地理现象的感性认识。

另一方面,使我们在野外工作方法和技能方面受到初步训练,培养和提高我们观察分析野外地理现象的特点。

(4)实习工具:铁锤、地质罗盘、放大镜。

(5)实习要求认真观察地理现象,实习期间大胆细心。

合理使用测量仪器,要有科学严谨的实习精神。

野外注意安全,进入山区注意防火事宜。

(6)实习地点:陕西省渭南市华县境内少华山,第二章:岩石。

少华山由于是火山喷发而形成的,所以那里的岩石多以火成岩为主,其中白色花岗最常见,也有肉红色的花岗岩, 少华山区的岩石主要为玄武岩和花岗岩等火成岩。

地质实习报告模板(5篇)

地质实习报告模板(5篇)

地质实习报告模板(5篇)地点:__市__县东汤峪一、实习目的:1).使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和巩固课堂知识,提高在野外识别各种地质现象的能力同时增加感性认识,扩大视野,培养提高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鉴别和观察常见的岩石,矿物特征及工程性质。

3).学习运用罗盘仪器测岩石的走向、倾向和倾角。

4).了解三大岩石的形成过程,产生年代、结构、产状、形成原因及现象以及流水的地质作用对岩石的影响和冲刷成河谷的过程。

5).了解地质构造的内容,实践其现场的判断方法。

二、实习内容:地质概况:区内出露的地层主要有下元古界宽坪群和从中更新统到全新统的第四系。

另外,还有少量第三系出露。

该区出露的侵入岩包括酸性、基性和超基性岩,主要有花岗岩、辉长岩和辉石岩。

该区位于北秦岭加里东褶皱带的北缘(黄邦强等,1984),宽坪群具多期变形特征。

早期褶皱近东西向,呈同斜紧闭褶皱,局部出现平卧褶皱,发生轴面片理s1及肠状褶皱、勾状褶皱等,伴随早期中基性脉岩侵入,为前寒武纪变形。

中期褶皱也为近东西向,与早期褶皱枢纽交角不大。

一、实习地点佛山市高明区西坑水库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建设泵站工程二、实习目的及要求1、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努力、遵守纪律、等优良品质和增强集体观念,总结此次实习与我们所学专业的相关联系。

2、认识了解水工建筑物中的工程地质条件和要求。

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a.地形地貌条件 b. 岩石与土的类型及其工程地质性质 c.地质构造 d.水文地质条件 e.物理地质作用 f.天然建筑材料等方面。

3、通过实习巩固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联系现场实际,验证和拓宽视野,培养和实际工作能力。

4、通过实际考察,了解各种地质现象,增加感性认识。

三、实习内容1. 西坑水库及其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简介西坑水库(中型)位于高明区杨梅河上游,水库集雨面积为10.5km2,库容为1030万m3,兴利库容为798万m3,大坝为均质土坝,坝顶设计高程为114.2m,顶宽5.0m,最大坝高29.5m。

关于地质实习报告范文6篇

关于地质实习报告范文6篇

关于地质实习报告范文6篇地质实习报告篇1砂岩、夹粉砂岩;在西江南岸侵蚀低山、侵蚀台地和冲积平原上也有部分出露。

在断层线附近还有老虎坳组(D2l)的砂砾岩、石英砂岩夹砂质页岩、泥质页岩,估计是上覆新地层被侵蚀掉而出露表层的。

另有两组为晚泥盆世地层,分别为帽子峰组(D3m)的页岩、粉砂岩、砂岩互层、夹灰岩和天子岭组(D3t)的灰岩和泥质灰岩、夹钨质页岩。

4.石炭系(C)石炭系的地层广泛出露于西江北面的冲积平原上,由西江北岸出发,向北岭方向分别从岩关阶(孟公坳组)(C1y)砂页岩过渡到测水段(C1dc)石英砂岩、泥质页岩夹煤层。

七星岩地区也主要为石炭系的地层,石牌附近为石磴子段(C1ds)微粒灰岩夹泥质页岩,阿波岩为壶天群(C2+3ht)白云石化灰岩、微粒灰岩、夹角砾状灰岩。

5.二叠系(P)龙潭组上部(P2lb)石英砂岩、页岩与粉砂质页岩互层、夹煤层只在图中西江东南的冲积平原上找到一处,位于高要市东北部。

6.三叠系(T)这一时代的岩石出露得不多,可以看到只在高要市西北的山地有分布。

为砾岩、砂砾岩、石英砂岩、粉砂岩与泥质页岩互层、夹灰质页岩及煤层(T3r-J1a)三叠纪时期比较重要的地层是晚侏罗世燕山三期黑云母花岗岩(〥32(3)),这是在发生在三叠纪的燕山运动中形成的,主要分布于西江南岸,形成黑云母花岗岩群;另外在羚羊峡附近的西江沿岸和鼎湖山区也有较多出露。

7.第四系(Q)主要分布于西江沿岸的冲积平原上,为现代河床沉积。

其中南岸主要是砾石、砂夹红黄色粘性土,北岸主要为砂、砂砾、夹粉砂质粘土;另外在市区北部公路附近还有砂、砂砾、砂质粘土、夹泥炭及淤泥层的第四系地层。

(二)构造1.褶皱肇庆地区的褶皱是在构造运动中岩层受力弯曲变形所形成的,几乎整个肇庆地区都处于这一大型褶皱构造之上。

北岭、栏柯山是桂头群为主的背斜山,中部平原是石炭系灰岩为主的复式向斜谷。

肇庆平原的沉积主要来自西江对凸岸的沉积,大约距今三至四亿年前,在肇庆地区首先沉积了砂岩和页岩,后来又沉积了一层厚达百多米深的石灰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地质野外实习报告姓名:班级:指导老师:实习日期:一、实习目的及任务1)实习目的通过野外的地质实习,以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巩固和加深课堂所学知识的目的。

搞高我们的地质综合思维能力以级实际观察和动手能,使我们具有备初步的野外地质调查能力。

2)实习任务1.通过实习,初步学会观察认识常见的地质现象,分析其相关的地质作用和形成机制,这是本次实习的主要任务。

2.认识实习区内常见的矿物、岩石、古生物、地层、构造用矿产,分析它们形成的作用。

为后续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3.掌握地质罗盘的使用以及岩层产状的测量方法;初步掌握野外地质现象的观察记录方法。

具备初步的野外地质调查能力。

二、本次实习的主要路线路线一、赣州市章贡区水东地质观察路线(学院---东河大桥---马祖岩---学院)时间一天路线二、赣州市峰山电视台地质观察路线(学院---峰山---学院)时间一天路线三、赣县江口镇木材厂地质观察路线(学院---江口木材厂—学院)时间一天三、主要内容1)峰山路线地质情况简介:峰山位于赣州市章贡区东南部,由沙石镇至主峰盘山公路里程19公里。

主峰海拔1046米,为章贡区最高峰,赣州七O七电视台雄踞其上。

峰山树木葱郁、鸟语花香,尤其是夏季无比凉爽,已成为赣州市章贡区避署旅游区。

2)峰山地层情况简介:峰山地区了出露的地层和岩体,主要为寒武系浅变质岩和燕山早期黑云母花岗岩以及一些脉岩,山脚下广布着白垩纪红层(赣州群砾岩、砂砾岩K2g)。

寒武系浅变质岩(ε):为灰、浅黄褐、浅紫色变余中细粒硬砂岩和变余凝灰质砂岩、千枚状变质砂岩,紫红色千枚状页岩,顶部为条带状板岩。

变质岩在与花岗岩体接触处,由于岩浆的热烘烤作用普遍发育有角岩化,斑点化等热接触变质现象。

白垩系上统赣州群(K2g):为砖红色、紫红色砾岩、砂砾岩长石石英砂岩及泥质粉砂岩等,其内产爬行动物(恐龙骨骼、恐龙蛋、龟)化石等。

燕山早期黑云母花岗岩(r5):岩石为灰白色、肉红色、主要矿物为石英、长石及少量黑云母组成,具中粗粒似斑状结构、块状构造。

与寒武系浅变质岩接触带附近,为细粒黑云母花岗岩。

岩体内节理发育,常导致花岗岩体呈球状风化。

脉岩:在黑云母花岗岩体中的边缘广泛发育带广乳白、灰白色的石英脉及细晶岩脉,并常穿插到变质岩中去。

还有暗绿色,风化后呈铁锈色、褐黄色的基性岩脉(煌斑岩),常具有十分完好的大小不等的球形风化的“石球”。

3)峰山的地质现象及所观察内容岩石出露地表接受风化时,由于棱角突出,易受风化(角部受三个方向的风化,棱边受两个方向的风化,而面上只受一个方向的风化),故棱角逐渐缩减,最终趋向球形。

这样的风化过程称球状风化。

球状风化是花岗岩地段比较突出的一个不良地质现象。

如果不能在勘察阶置充分的了解其分布特点.很可能在工程施工和线路运营过程中导致施工困难(断桩、增加施工成本)、上部结构失稳(不均匀沉降)等问题”。

4、赣县江口镇木材厂路线地质情况简介1木材加工厂位于赣县江口镇六十里店村废弃采石场。

?、2江口所要实习的任务2)赣县江口地层分析原采石场开采面出露的晚白垩世地层和晚白垩世火山喷出岩。

晚白垩世火山喷出岩,受区域性NEE向深断裂制约并生成在NNW断裂中,为燕山晚期陆相火山喷发的伊丁橄榄玄武岩或伊丁玄武岩。

伊丁橄榄玄武岩岩性特征:灰绿色、暗紫色、斑状结构、杏仁状构造。

矿物成分:斑晶为伊丁石化的橄榄石,斑晶约占有15%,少数绿泥石,褐铁矿交代。

基质为斜长石、辉石,粗玄(间粒)结构。

即在较自形的长板条状斜长石微晶组成的三角形空隙中充填了多个细小的、伊丁橄榄石和水云母化的斜长石和磁铁矿颗粒。

气孔呈浑圆或不规则状,多被白色的次生物矿物----方解石矿物充填,成杏仁体。

整个岩石遭受后期碳酸盐化作用强烈。

伊丁玄武岩岩性特征斑状结构、杏仁构造,矿物成分:斑晶为橄榄石,多已被蛇纹石、绿泥石、碳酸盐交代,橄榄石边缘常具铁质暗化边或全部被铁质取代形成的假象。

基质中见有大量的氧化铁,多呈暗紫色、紫红色,气孔被氧化铁和碳酸盐讲起充填。

白垩系赣州群茅店组为砖红色厚层状砾岩、砂砾岩夹厚层状中粗粒长石砂岩、粉砂岩、粉砂质泥岩等。

3)木材厂的地质现象及所观察内容A 在北西方310°方向江口木材铁路旁的小山坡200米,露头天然良好,岩性点,该点地层为白垩系赣州组地层,岩性为红色、红裸色及砖红、猪肝色,砾岩,砾石大小不一,粒径大约为2mm—15mm,砾径成份主要为复杂:千枚岩、长石,石英、方解石,麿圆度较差呈棱角状、次棱角状,表明该处岩石未经长期搬运,离物源我较近,表明该点为赣州湖边盘边缘为磨拉石建造。

B江口木材加工厂岩壁上,露头人工良好,岩性点,该点出露岩石为伊丁橄榄玄武岩和伊丁玄武岩,颜色为灰白色,灰黑色,灰绿色,红色,矿物组成为:橄榄石、绿泥石、蛇纹石、方解石等,基质由辉石、斜长石组成,构造为气孔状、杏仁状,该点为喷出岩体以上覆白垩系赣州组,红层呈侵入接触关系,推测为白垩系燕山组晚期形成,为赣州组唯一的处喷出岩,为基性喷出岩。

该处可见一条逆断层。

断层产状为250°∠85°,其内部挤压呈褶皱状态的石英脉。

断层面已被杂草覆盖。

湖边镇石灰山路线地质情况简介湖边石灰山村位处赣州章贡区西部,距市区10余公里,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震旦系(Z)、石碳系下统的横龙组(C1h)、梓山组(C1z)和石碳系上统黄龙组(C2h)、白垩系赣州群(K2g)。

震旦系(Z)主要岩性良变质岩,岩性为黄褐色变余砂岩、变余凝灰岩、土灰色、灰白色、紫红色千枚岩(风化后呈土黄色)。

石碳系(C)横龙组(C1h)主要岩性:官山岭组(C1g)为灰白色厚一巨厚层状石英砾岩、石英砂砾岩、含砾石英粗砂岩和石英砂岩:岩石坚硬,极难风化,常在地貌上构成高耸的山脊。

本组地层与下伏震旦系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

水心组(C1s)为灰白色,紫红色长石石英砂岩、粉砂质页岩及灰绿色、紫红色炭质页岩、含铁砂岩等,产较丰富的植物化石、瓣鳃类化石,如奇异亚鳞木、楔羊齿,海浪蛤等。

本组地层与下伏官山岭组呈断层接触关系梓山组(C1z)主要岩性下部黄贯组(C1h)为灰白色,灰黑色、暗紫色长石石英砂岩含菱铁矿结核、粉砂质页岩,黑色炭质页岩夹煤层。

底部为灰白色含砾石英砂岩。

产丰富的植物化石:鳞木、星芦木、翅羊齿、脉羊齿等。

本组地层受构造影响,岩石破碎,多为坡积物覆盖。

本组地层与水心组呈假整合接触关系。

上部表塘组(C1q)为灰白色、紫红色钙质砂岩、粉砂岩,灰黑色、黑色炭质页岩夹煤层等。

本组地层产海相动物化石:腕足类、双壳类等。

本组地层与黄贯组呈整合接触关系。

黄龙组(C2h)在区内出露较差,大部分被风化溶蚀,仅零星分布在山麓边缘断裂旁侧,出露面积小,是章贡区唯一开采石灰岩烧制石灰的地点,现因资源枯竭已废弃。

岩性为灰白色、灰黑色、浅肉红色厚层状一块状白云质灰岩,其中产筵、珊瑚、海百合茎等化石。

本组地层与石炭系梓山组呈断层接触区内整个石炭系地层构成一单斜构造,产状向盆地倾斜,在盆地边缘常被白垩系赣州群经层角度不整合覆盖。

本次的实习任务是:1、观察认识石炭系地层特征(岩性构造、接触关系特征)2、观察认识上石碳统黄龙组灰岩断层特征3、学习描绘路线剖面图:1、峰山滴水寨路线地质情况简介滴水寨位处于赣州章贡区东部,由火车站经林科所至滴水岩约13公里,为峰山山脚下。

此处空气清晰,滴水岩瀑布景色秀丽,常为学生春游的好去处。

峰山滴水岩一带出露峰山岩体和花岗岩细晶岩脉,寒武纪千枚状粉砂岩,变余凝灰质砂岩,震旦系混合岩,以及白垩系赣州群砾岩、砂砾岩等。

2、峰山滴水岩至林科所地质路线实习内容A观察认识岩体特征B观察认识C观察认识震旦系混合岩特征D观察认识断层破碎带特征混合岩的特点:混合岩(migmatite)由于混合岩化作用(是变质作用向岩浆作用过渡的类型)形成。

这一名词是由塞德霍姆(J.J.Sederholm,1907)所创立。

由基体(substrate)和脉体(vein mater ial)两个基本组成部分组成。

基体是角闪岩相或麻粒岩相变质岩,代表混合原岩,或多或少受到改造,又称古成体(paleosome),脉体是长英质或花岗质物质,代表混合岩中新生部分,又称新成体(neo some)。

混合岩的形态多种多样,成分、结构和构造的变化也很大,说明混合岩的形成条件是复杂多样的。

混合岩是介于变质岩和岩浆岩之间的过渡性岩类,主要特点是岩石中的矿物成分和结构构造很不均匀,在混合岩化作用较弱的岩石中,可区分出原来变质岩的基体和新生成的脉体。

随着混合岩化作用的增强,基体与脉体之间的界线逐渐消失,最后可形成类似花岗质岩石的混合花岗岩。

根据混合岩化作用的方式和强度以及所成岩石的构造特征等,混合岩可分为不同的类型,典型的混合岩有眼球状混合岩、条带状混合岩、混合片麻岩、混合花岗岩等。

模树石的特点特点:模树石形成于4亿年前的远古时代,多由沉积岩形成的板岩变质而成。

板岩中的氧化铁、氧化锰溶液在一模树石定的温度和压力下,渗透进板岩的缝隙,固结在同一层面上,便呈现出密集的松树或枝叶的图案。

还由于渗入的元素不同和沉积物多寡的区别,图案形成的色彩也各不相同,有黑、红、黄、青、灰等色彩,从而极具观赏和收藏价值。

虢石模树石是模树石中的精品,首先,因为虢石本身比较珍贵,是历史上有名的石种,在《素园石谱》、《云林石谱》中均有记载。

该石石质特别细腻光滑,颜色有紫色、红色、豆青色、绛红色、乳白色、姜黄色、浅绿色等,是加工砚台的最佳材料。

用该石加工的“虢州砚”,早在唐、宋时期就名扬天下。

其次,这种模树石色彩十分艳丽和丰富,一个图案中具有两至三种颜色,有的枝繁叶茂,有的酷似盛开的鲜花,令人惊叹不已。

这类模树石在史料中也早有记载:北宋时期的司马光珍藏一件带有花草图案的虢石屏风,并写下了《答薛虢州谢石屏》一文,文中写道:“观此石,自生花草,如秋过气清,信夫!非刻非绘,天地之异气,山泽之珠宝也。

”北宋欧阳修收藏的“虢州月石屏”,有史料中这样记述:“石中有月形,石紫色,月白,月中有树森然。

其纹黑而枝叶老劲,虽世之工画者不能为。

”欧阳公为此作《中秋不见月问答》一首:“试问玉蟾寒娇娇,何如银烛乱莹莹。

不知桂魂今何在,应在吾家紫石屏。

”由此可见虢石模树石的珍贵。

3、捕虏体:捕虏体[1](xenolith)地质学名词。

在岩浆侵入作用过程中,由于侵入作用的强大力量,经常使围岩碎块落入岩浆中,称为捕虏体。

岩浆侵入过程中所捕获的围岩碎块。

其形状和大小不一,有的为不规则棱角形,有的为长圆形、透镜形;有的很大,如某些矽卡岩矿体就产生在捕虏体中。

捕虏体由于围岩崩落时发生移动,因此其构造方向与围岩整体的构造方向常不一致。

围岩崩落于岩浆中,大部分都被岩浆所熔化及交代,只有少数在岩体边缘还可残存,因此,捕虏体多分布于火成岩的边缘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