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所有课文对应练习

合集下载

最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初一上册第四单元练习题(附答案)

最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初一上册第四单元练习题(附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练习题附答案班级:学号:姓名:(本试卷满分共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共34 分)一、基础识记:(6小题,共19分)1. 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3分)A.小憩.(qì) 骚.(sāo)扰绽(zhàn)开聒.聒(guō)B.伫.(chù)立训诫.(jiè) 伶仃.(dīng) 酒酿.(niāng)C.啜.(chuî)泣迸.(bìng)溅凝.(nín)成闷.热(mèn)D.挑.(tiāo)逗喧.(xuān)腾辜.(gū)负收敛.(liǎn)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错的一组是()(3分)A.一知半解头晕目眩盘虬卧龙B.知知不休瘦骨嶙峋蜂围蝶阵C. 教学相长小心翼翼仙露琼桨D.灰心丧气心惊肉跳擎天撼地3.下列各句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3分)A.父母含辛..地抚育我们,我们应当学会感恩。

..茹苦B.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老师需要牺牲休息时间,处心积虑....地给他们辅导。

C.大家取得了好成绩但不能骄傲,需要再接再厉....才能有更大的作为。

D.在2010年不同的背景上,我们在玉树、在舟曲、在世博展馆、在亚运赛场,在那些家喻户晓....的地方,都可以看到志愿者的身影。

4.下面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小强自从告别了网吧以后,爸爸妈妈的脸上终于现出久违的笑容。

B.这种从瑞士引进的花皮茄子,不仅价格便宜,而且味道鲜美,深受广大消费者所喜爱。

C.这家化工厂排出大量废气和噪声,严重污染了环境,周边居民纷纷打电话向有关部门投诉。

D.成熟的人考虑问题时,往往都以实际利益为出发点,并且依照经验保守行事。

5.对本单元课文题目蕴含的意义、作用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A.《紫藤萝瀑布》用生动形象地比喻热情赞美了紫藤萝花的勃勃生机。

B.《走一步,再走一步》启发我们把握住学习生活中的主旋律,走好每一步,一步一步坚持不懈地走下去。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四单元题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四单元题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四单元题及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济.南(jì)安适.(shì)髻.儿(jì)B.着.落(zhāo)幻.想(huàn)狭.窄(xiá)C.暖和.(huo)宽敞.(chang)澄.清(chéng)D.伦敦.(dūn)慈.善(cí)刮.风(guǎ)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凝望繁密轰轰烈烈垂垂暮老B.笼罩颤抖淅淅沥沥查言观色C.懊丧遗撼时隐时现身漂异乡D.架接褪尽祸不单行荒草萋萋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春天来了,小芳和哥哥小明都打扮得花枝招展....的,跟着爸爸妈妈去郊游。

B.同学们,一年之计在于春.......。

我们正当青春年少,要珍惜这大好时光,努力学习吧!C.你说话和气一点行不行?老是这样咄咄逼人....,谁还愿意跟你交流呢?D.这鬼天气,淅淅沥沥....的雨还停不停?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经过不懈的努力,我们的任务终于基本完成了。

B.同学们写作文,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C.一个班级班风的好环,是搞好班级工作的关键。

D.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这里虽然成了废墟,但是,像马蜂窝一样、一间挨一间的房子周围,总会有一口水井,或是一眼泉水吧!B.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的吼叫。

C.他的那条大狗也像主人一样,安静,忠厚,不张扬。

D.当我来到那个废弃的村庄旁,从远处望去,看到了一片灰灰的薄雾,像地毯一样,铺在高原上。

6、下列句子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真正的友情储蓄是不可以单向支取的。

②友情,是人生的一笔受益匪浅的储蓄。

③任何带功利性的友情储蓄,不仅得不到利息,而且连本钱都会丧失殆尽。

新人教版(部编本)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新人教版(部编本)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满分:120分时间:120分一、积累与运用( 25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者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拈.轻怕重()以身殉.职()突兀.( )淫.慢()chuò学( ) 干hé() tān()塌热ch én()2、下列各句中都有一个错别字,请在下面画横线,并在括号内改正.(4分)(1)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亦求精。

( ) (2)他不住帐蓬,而是住在一座结实的石房子里。

()(3)树林中闪砾着一道手电筒发出的光,然后我听到了杰里和爸爸的喊声。

()(4)我犹豫不诀,直到其他孩子都爬到了上面,这才开始满头大汗、浑身发抖地往上爬。

()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A、5月10日,大约一百名左右的青年志愿者在橘子洲参加了绿色骑行活动。

B、在暑假的户外活动中,同学们要注意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C、为了规范义务教育阶段招生行为,长沙市教育局严禁公办学校招收择校生。

D、将建设美丽乡村和打造文化景区相结合,既能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又能发扬文化旅游产业.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纪念白求恩》的作者是毛泽东。

白求恩是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战士。

B、《植树的牧羊人》作者是法国作家、电影编剧让•乔诺。

C、《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作者是英国作家、心理学家莫顿•亨特。

D、《诫子书》作者是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2分)A、在无边无垠....的荒野中,我走了三天,终于来到了一个废旧的村庄前。

B、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C、看到荒原变成了绿洲,老人忍俊不禁....地笑了。

D、趁这个机会,我刨根问底....,才从他嘴里知道了一些事。

6、针对下列两则链接材料中父亲的举动,说说你欣赏或不欣赏哪位父亲的做法,并通过比较陈述理由。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第四单元14《回忆我的母亲》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第四单元14《回忆我的母亲》

(2)国学经典诵读 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
人之孝也。 故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
有也。 ——《孝经》
板书设计
回忆我的母亲
沉痛悼念,引出回忆
回忆事迹 歌颂美德 感谢恩情
表达思念,报恩决心
作业布置
完成学生用书对应课时练习
课堂检测
作者
朱德⁠
生卒年
1886—1976
文体知识
回忆录
一种用叙述、描写、资料编排等方法,追 忆本人或本人所熟悉的人物过去的生活经历和 社会活动的叙事性文体,是传记的一种。
回忆录具有如下特点:
用叙述、描写的方法,追记本人或他人过去的生活 经历和社会活动。
篇幅有长有短,带有文献性质。
要求写真人真事,语言简明平实。
背景链接
朱德同志的一生,是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一生。他为中 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受到全党、全军和全国 各族人民的衷心爱戴,这同他母亲锺太夫人的教育、影响和熏 陶分不开。锺太夫人宽厚仁慈、坚韧顽强、爱憎分明,始终如 一地支持儿子投身于革命事业。她勤劳一生,在世上活了86个 春秋,于1944年去世。朱德同志为了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思念与 敬爱之情,于1944年母亲逝世后写下了这篇朴素感人的回忆录 。

(6) 聊叙 :姑且谈谈。 (7)不辍: 不停。

1. 优美文段读一读 为我们的衣食,母亲要给人家洗衣服,缝补或裁缝衣裳。
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白天,她洗衣服, 洗一两大绿瓦盆。她做事永远丝毫也不敷衍,就是屠户们送来 的黑如铁的布袜,她也给洗得雪白。晚间,她与三姐抱着一盏 油灯,还要缝补衣服,一直到半夜。她终年没有休息,可是在 忙碌中她还把院子屋中收拾得清清爽爽。桌椅都是旧的,柜门 的铜活久已残缺不全,可是她的手老使破桌面上没有尘土,残 破的铜活发着光。院中,父亲遗留下的几盆石榴与夹竹桃,永 远会得到应有的浇灌与爱护,年年夏天开许多花。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课后练习题(含答案和概念)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课后练习题(含答案和概念)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课后练习题(含答案和概念)试题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第四单元《散文诗两首》中的是哪一个?A. 沉默B. 聆听C. 憧憬D. 漫步2. 在《散文诗两首》中,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 《春》的作者是朱自清B. 《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老舍C. 《荷叶母亲》的作者是冰心D. 《观潮》的作者是鲁迅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手法的是哪一个?A. 月亮升起来了。

B. 星星在天空中闪烁。

C. 阳光像一把利剑刺破云层。

D. 风吹过树梢,树叶沙沙作响。

4. 在《济南的冬天》一文中,下列哪一项描述了济南冬天的特点?A. 雪花飘飘B. 寒风凛冽C. 温暖如春D. 银装素裹5. 下列诗句中,出自《春》的是哪一句?A.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B.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C.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D.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6. 在《荷叶母亲》一文中,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A. 母亲喜欢荷花B. 母亲喜欢荷叶C. 母亲喜欢莲花D. 母亲喜欢玫瑰7. 下列成语中,与《散文诗两首》中的内容无关的是哪一个?A. 春暖花开B. 风和日丽C. 雪中送炭D. 雨后春笋8. 在《观潮》一文中,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 作者通过观潮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B. 文中描述了潮水的壮观景象C. 文中提到了观潮的人数众多D. 文中讲述了观潮的历史典故9. 下列诗句中,使用了拟人手法的是哪一个?A. 风吹草低见牛羊B. 雨打芭蕉惹泪痕C. 日出江花红胜火D. 月落乌啼霜满天10. 在第四单元的课文中,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A. 《春》描绘了春天的美景B. 《济南的冬天》描绘了冬天的严寒C. 《荷叶母亲》讲述了母亲的勤劳D. 《观潮》描述了潮水的平静二、判断题:1. 《散文诗两首》中的《春》和《济南的冬天》都是描绘季节美景的散文。

()2. 在《荷叶母亲》一文中,作者通过荷叶赞美了母亲的伟大。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2纪念白求恩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2纪念白求恩练习(含答案)

12 纪念白求恩01 积累运用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狭隘.(ài)纯粹.(cuì)拈.轻怕重(niān)派qiǎn(遣) 热chén(忱) xùn职(殉)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D)A.白求恩同志支持中国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事迹在中国家喻户晓....。

B.医学属于经验科学,务必凭借累积的经验,精益求精....,才能让医疗技术有更新的突破。

C.有了乐于吃苦的理念和心态,才不会在工作中拈轻怕重....。

D.张先生如往常一样漠不关心....地上网核对前一天下午买的5注双色球机选号码。

(解析:D项“漠不关心”形容对人或事物冷淡,一点儿也不关心。

用在此处与语境不符,应改为“漫不经心”。

)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A.“一带一路”的倡议获得了世界各国的高度评价,并得到了沿线国家的热烈响应。

B.学校开展与策划的“经典诵读”活动,有助于更多的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C.是否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中国制造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前提条件。

D.为了避免受打扰的事情不再发生,金庸先生闭门谢客,低调地度过了92岁生日。

(解析:B项语序不当,应将“开展”与“策划”调换位置;C项一面不能对应两面,删掉“是否”或在“走出”前加“能否”;D项否定不当,“避免”或“不再发生”去掉一个。

)4.说说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句式,并分析其作用。

(1)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运用了两个双重否定句。

表达的语气更强烈,表现力更强,强调了白求恩精神感人至深。

(2)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排比句式。

增强了语言气势,突出了纪念白求恩的重要意义,给人以鼓舞。

5.学习这篇文章后,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领会白求恩精神的实质,老师建议同学们办一期黑板报,请完成下面的准备工作。

2024年秋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课件 第4单元 13《纪念白求恩》课时2

2024年秋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课件 第4单元 13《纪念白求恩》课时2

精读课文 分析讨论
分析文章写作方法、赏析文章语言风格 1.本文运用了叙议结合的写法。 文中哪些是叙述?哪些是议论?
第一段: “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不幸以身 殉职”是记叙,其余是议论。
先叙后议。先概括简叙 白求恩事迹,后赞扬他 的国际主义精神。
第二段: 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 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 极端热忱。②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③不 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 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④一事当前,先替自 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⑤出了一点力就
3.默读2、3段,勾画出相应文字,填写下表。
白求恩
不少的人和一些人
对工作的 态度
极端负责任
不负责任,拈轻怕 重,喜欢自吹
对人民的 态度
极端的热忱
冷冷清清,漠不关 心,麻木不仁
对技术的 要求
精益求精
见异思迁,鄙薄技术
工作以为不足道、以
为无出路 1 4
4.观察上表,分析文章第2、3段主要运 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对比手法。突出了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 利人、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强调了向白 求恩学习的必要性,明确了一些人应该克服 的缺点和今后努力的方向,从而有力的证明 和阐述了论点。
返回
5.本文语言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请举例说明。 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 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今天我们读这篇文章,学习做 “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 人,一个有道德的人 , 一个脱离 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 民的人” , 有助于我们树立正确 的人生观、价值观。
课堂小结 课文主旨
文章概述了白求恩同志来华帮助中国人民进行 抗日战争的经历,表达了对白求恩同志的深切 悼念,高度赞扬了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 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和对技术精益求 精的精神,并号召全党向白求恩同志学习。

2024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测试卷A卷及参考答案

2024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测试卷A卷及参考答案

第四单元测试习题一、基础知识积累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派遣(qiǎn)拈轻怕重(niān)佩服家谕户晓B.鄙薄(bó)以身殉职(xùn)教训见异思迁C.狭隘(ài)满腔热忱(chéng)极端漠不关心D.纯粹(cuì)麻木不仁(rén)殖民精亦求精2.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这里虽然成了废墟,但是,像马蜂窝一样、一间挨一间的房子周围,总会有一口水井,或是一眼泉水吧!B.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的吼叫。

C.他的那条大狗也像主人一样,安静,忠厚,不张扬。

D.当我来到那个废弃的村庄旁,从远处望去,看到了一片灰灰的薄雾,像地毯一样,铺在高原上。

3.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各题。

我猜想,这里虽然成了废墟.,但是,像马蜂窝一样、一间埃一间的房子周围,总会有一口水井,或是一眼泉水吧!我确实找到了一个泉眼,可惜已经干涸.了。

这里有五六dònɡ没了屋顶的房子,任由风吹雨打。

旁边还有一坐教堂,钟楼也已经tān 塌了。

(1)给加点的字注拼音。

废墟.干涸.(2)根据拼音写汉字。

五六dònɡtān 塌(3)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改为;改为。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夫君子..之行(2)俭以.养德(3)非宁静无以致远..(4)淫慢..则不能励精(5)险躁则不能治性..(6)多不接世....5.根据课文《诫子书》,按要求填空。

(1)本文选自《》,作者,是时期的家、家。

(2)出自本文的成语有:、。

(3)文中强调苦学与成才关系的句子是:。

(4)关于修身养性的问题,古人有过许多名言警句,请你任意写出两句:。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级:姓名:1.测测你的注音速度:奇幻.()远古.()骸.()骨乌.()有潜.()行裹藏.()葱.()茏.()幽雅.()2.根据注音写出汉字:shì()去万zǎi()苏xǐnɡ()fǔ()朽qū()壳zhòu()纹dànɡ()案hánɡ()船猛mǎ()zhuó()越3.给下列词语一个合理的解释:(1)造物主:(2)骸骨:(3)海枯石烂:(4)日转星移:4.根据给出的词语造句:(1)奇幻:(2)葱茏:(3)幽雅:(4)海枯石烂:(5)日转星移:5.学习本诗运用的拟人手法,选择一种小动物或植物,写一段话。

6.知识迁移:纸器时代新60世纪90年代,尸体复活技术已十分成熟,于是使考古成为地球上最热门的工作。

年轻的考古学家们在南极挖出一具古尸,经鉴定这个人死于旧20世纪90年代,这个时期是旧人类阶段。

科学家们使用尸体复活技术,让这个人“醒”了过来。

考古学家们开始提问了:“在你生活的那个年代里,人都干什么?”“挣钱。

”“‘钱’是什么?”“一种特殊的纸。

”“除了挣钱呢?”“混文凭。

”“什么是‘文凭’?”“一种特殊的纸。

”“呃……你们最基本的生活还需要什么?”“需要有身份证。

”“什么是‘身份证’?”“一种特殊的纸。

”“那结婚证、驾驶证、工作证、绿卡、职称证书、Internet证书……”“都是一些特殊的纸。

”不必再发问了,于是考古学家们将这古尸生活的那个时期称为“纸器时代”。

考古学家们做了一篇题目为《新人类诞生史》的论文。

其主要论点是:纸器时代是旧人类社会的末期,而后由于一场各种纸造成的灾难,导致旧人类的消亡。

而后,才出现了我们——新人类。

(1)结合上下文内容思考“纸器时代”应指的是什么时代?(2)指出下面引号使用表示的意思不同的一项()A.让这个人“醒”了过来B.什么是“文凭”C.“钱”是什么?D.什么是“身份证”(3)在本文的作者看来,左右当今社会人们生活的东西是什么?它讽刺了一种什么样的现象?(4)如何理解“挣钱”与“混文凭”二词?这两词反映了一种怎样的社会现实呢?(5)这篇文章运用了丰富的想像、幻想能力,写出了一个应引起人们警觉和思考的问题。

该文体裁应是()A.童话B.神话C.科幻D.寓言17 看云识天气班级:姓名:1.找出每组中注音有误的一项,在下面画上“”然后改在后面的括号里:A.峰峦.luán一霎.chà间日晕.yùn()B.弥.mí漫单薄.báo预兆.zhào()C.丝丝缕缕..lǚ朦.mónɡ胧绸.chóu幕()D.粼.lín波轻盈.yínɡ冰雹.bào()2.指出下列加点词的词性:(1)就像隔了一层毛玻璃,朦胧..不清。

()(2)月光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3.本文依次介绍了八种云,其名称是、、、、、、、、。

4.语言积累。

从课文中抄下你认为精彩的词语或句子:词语:句子:5.指出下列语句所运用的说明方法:A.所以有“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谚语。

()B.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

”意思是说,虹在东方,就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会有大雨。

()C.自美国发生“9·11”事件后,最新的多项民意测验表明,70%的英国人支持布莱尔和美国并肩作战的决策。

()D.有的像一床大棉絮,严严实实地盖住了天空。

()E.恐怖主义是危害人类罪,主要包括劫持飞机、绑架人质及外交官等。

()6.“天气变化异常复杂,看云识天气有一定的限度。

”这句话怎么理解?7.试说出一、两则与天气变化有关的谚语。

8.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练习。

①那最轻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

②这种云很薄,阳光可以透过云层照到地面,房屋和树木的光与影依然很清晰。

③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凌沙。

④如果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鳞波,这就成了卷积云。

⑤卷云和卷积云都很高,那里水分少,它们一般不会带来雨雪。

⑥还有一种像棉花团似的白云,叫积云。

它们常在两千米左右的天空,一朵朵分散着,映着灿烂的阳光,云块四周散发出金黄的光辉。

⑦积云都在上午出现,午后最多,傍晚渐渐消散。

⑧在晴天,我们还会偶见一种高积云。

⑨高积云是成群的扁球状的云块,排列很匀称,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幕,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

⑩卷云、卷积云、积云和高积云,都是很美丽的。

(1)试指出第③句中的一处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2)本文段介绍了、、、几种云,它们的共同特征是,一般不会带来雨雪。

(3)选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4)本文段从文字上看,它具有什么特点?(5)⑤⑥中加点词“一般”“左右”能否去掉?为什么?(6)本文段主要说明了什么事理?8.(1)绫纱(2)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常在两千米左右的高空,都是很美丽的(3)打比方、下定义、列数字。

(4)简洁、准确。

(5)不能,去掉以后语言就不准确、不严谨,也就没有科学性。

(6)主要说明了卷云、卷积云、积云和高积云的特点。

19* 月亮上的足迹班级:姓名: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正确的一组是()A.唤.醒(huàn)大厦.(xià)操纵.(zònɡ)旅.行(lǔ)B.狭.小(xiá)轨.道(ɡuǐ)遥.望(yáo)昂.首(ánɡ)C.椭.圆(tuǒ)摄.像(shè)舷.舱(xuán)海域.(yù)D.健.步(jiàn)探.索(tán)挺.立(tǐn)液氢.(qīnɡ)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观测摇远小心翼翼昂首挺立B.轨道畅谈剧烈振动胜利着陆C.精确故障缓缓上升手工操纵D.溅落采集直指篮天意味深长3.下面几组都是虚词,词性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已经仍然大概简直B.对于关于为了一定C.啊呀哎哟哈哈哗啦D.并且或者虽然一再阅读下面文段,然后回答问题。

①19日晚上9点32分,地面指挥中心发来呼叫。

三个人急忙起身。

这一天,他们应该按计划登上月球。

飞船开始作减速飞行,用不了多久,他们就要到神往已久的月亮上空了。

三个宇航员紧张地工作着,他们手握操纵杆,以防一旦计算机出现故障,就用手工操纵。

还好,计算机发着正常的指令。

7月20日上午7点32分,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换乘登月舱,并与地面指挥中心通了话。

不久,登月舱和飞船脱离,飞船继续在绕月轨道上飞行,登月舱则开始降落,在椭圆形轨道上缓缓下降。

②7月21日凌晨5点17分40秒,登月舱平稳地降落在月球上。

登月的宇航员兴奋地向休斯敦地面中心报告:他们已经胜利着陆。

休斯敦地面中心也高兴地祝贺他们的成功。

③21日上午11点39分,登月舱打开了舱门。

11点51分,阿姆斯特朗走下阶梯,登上了月球。

月面上到处是细小的颗粒,有点像地球的海滩,紧接着,奥尔德林也来到了月面。

这是一个伟大的时刻。

这是人类伟大的一步。

这一时刻的精确时间是1969年7月21日11点56分20秒。

这是人类探索太空的里程碑。

4.将文段中所述三个时间发生的事情,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①19日晚上9点32分②7月21日凌晨5点17分40秒③7月21日上午11点51分5.从宇航员的行动中,可以看出登月行动非同一般,从描写宇航员行动的语句中,找出体现这一点的两个词语。

①②6.文中第③段加点的词“这”指代的是。

7.为什么说这次登月是“人类探索太空的里程碑”?8.假设你此时此刻正在远离地球的茫茫太空中旅行,透过舷窗,你看到了美丽的地球,请以此为出发点,展开联想,写一段二三百字的短文。

9.请以月亮或月光作为描写对象,写一段文字烘托人物的高兴、惬意或悲伤、孤独的两种完全不同的心情。

(选取其中的一种来写,50字以内)t20* 山市班级:姓名:1.文学常识:蒲松龄(1640~1715),字,一字,别号,世称。

山东淄川(今山东淄博)人。

早年就有文名,但屡次应省试落第,71岁始成贡生。

除中年一度在宝应作幕客外,都在家乡为塾师。

著有、、、等。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青冥.()禅.院()高垣.()睥睨..()飞甍.()城郭.()霄.汉()窗扉.()缥缈..()倏.忽()市肆.()3.从文中找出并解释表时间的词语:。

4.看看文中山市蜃景的变化可分为哪几个层次?5.找出通假字并解释。

6.找出古今异义的词并解释在句中的意义。

7.一词多义(解释):然.数年恒不一见()然数.年恒不一见()然数尘气莽莽然.()层层指数.()其.实过之()树形团团如帷盖.()其盖不可计其.层次矣()盖.为不识者()二三日者.云()者堂若者.()8.找出有词类活用的句子并翻译。

9.找出两种古汉语句式。

(1)判断句(2)省略句10.简答题:为什么山市在文中又被称为“鬼市”?11.翻译下面文段: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

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

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

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

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

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

12.给下列文段加注标点: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

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