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牵引的护理

合集下载

骨牵引的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骨牵引的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骨牵引的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骨牵引是一种常见的治疗骨折或骨折后复位的方法,需要特别的护理细节。

以下是骨牵引的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1. 血液循环问题:骨牵引可能导致患肢血液循环不畅,造成肢体水肿、疼痛等问题。

应保持骨牵引部位干燥清洁,避免受潮及感染。

定期检查患肢的血液循环状态,如皮肤是否发红、温度是否正常,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2. 随时检查固定情况:护理过程中,需要随时监测患肢的固定情况,确保牵引器的稳定性。

如果牵引器松动,应及时调整。

3. 皮肤压力均衡问题:骨牵引常伴随着体位不动,长时间的加压会导致皮肤剥落、破溃,进而引起感染。

应在固定的部位使用皮肤保护垫,每隔2-3个小时改变患肢的位置。

4. 坚持进行康复训练:骨牵引过程中,患者需要保持适当的体位及活动,避免肌肉萎缩。

康复运动应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

5. 注意营养和水分摄入:骨牵引期间,患者需要摄取适量的营养和水分,以便加速骨折部位的愈合。

综上所述,骨牵引的护理需要严谨细致,遵循医护人员的指导,才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和不适,促进患肢的康复。

《骨牵引的护理》ppt课件

《骨牵引的护理》ppt课件

治疗过程
医生对患者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和评估,确定需要进行骨牵引治疗。在手
术过程中,医生进行了细致的操作,确保牵引位置和力度的准确性。
03
治疗效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骨牵引治疗,患者的骨折逐渐愈合,疼痛明显减轻,肢
体功能得到恢复。
案例二:骨牵引并发症的处理
患者情况
患者在进行骨牵引治疗过程中出现了牵引针松动和感染等 并发症。
皮肤牵引
通过在皮肤上粘贴胶布, 利用胶布的粘性对皮肤和 骨骼进行牵引。
骨骼牵引
直接在骨骼上钻孔,通过 钢针或牵引器对骨骼进行 牵引。
颅骨牵引
利用颅骨作为支撑点,对 颈椎或颅骨进行牵引。
骨牵引的注意事项
保持牵引力方向正确
确保牵引力与骨骼轴线一致, 避免过度牵引或偏离。
定期检查牵引装置
检查牵引装置是否稳固,防止 牵引器松动或脱落。
术中护理
监测生命体征
在手术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 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
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协助医生操作
根据手术需要,协助医生进行骨 牵引操作,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防止并发症
在手术过程中,注意防止并发症 的发生,如感染、血栓形成等。
术后护理
观察病情
预防并发症
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疼 痛、肿胀、肢体活动度等,及时发现 并处理异常情况。
主动运动
随着骨折部位的愈合,患者可以逐渐 进行主动的关节活动和肌肉锻炼。
负重训练
在医生允许的情况下,患者可以进行 负重训练,逐渐增加负重,以促进骨 骼愈合。
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如电刺激、超声等可以促进 血液循环和骨骼愈合。
康复训练的注意事项
遵循医生指导

骨牵引的护理总结

骨牵引的护理总结

骨牵引的护理总结引言骨牵引是一种通过施加外力来纠正骨折、脱位或畸形的一种治疗方法。

在进行骨牵引时,正确的护理措施对于患者的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总结骨牵引的护理要点,包括术前准备、操作步骤、观察与记录、并发症预防等方面,旨在帮助护理人员提高骨牵引的护理质量。

术前准备骨牵引前应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相关疾病史、药物过敏史、血液凝固功能等方面,以评估患者的适宜性和风险因素。

此外,还需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安排好骨牵引所需的器具和设备,并进行消毒和检查。

2.为骨牵引做好术中并发症的预防准备,如准备好止血药品、一次性敷料等。

3.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告知骨牵引的原因、过程和风险,取得患者的合作与理解。

操作步骤1.准备好牵引器具,如骨钩、重力滑车等。

保证器具的完整性和清洁度。

2.根据医嘱,选择合适的骨折部位进行皮肤消毒。

3.在牵引部位涂抹适量的无菌润滑剂,以减少摩擦和皮肤损伤。

4.将骨钩或其他牵引器具固定在骨折部位,注意牵引力的大小和方向,以确保对骨折部位的正确牵引。

5.设置重力滑车或其他牵引装置,调整牵引力的大小和角度,使之达到医生要求的牵引效果。

6.固定牵引装置,以避免偏移或松动。

7.定期检查患者的牵引情况,注意托举和固定方法是否正确,避免产生牵引失效或副作用。

观察与记录在骨牵引过程中,需要进行观察与记录,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观察与记录的内容包括:1.观察患者的疼痛程度和部位,及时采取止痛措施。

2.注意患者的肢体活动情况,避免不必要的扭动或碰撞。

3.观察牵引部位的血液循环情况,如颜色、温度等。

若发现异常,及时与医生沟通。

4.定期检查牵引器具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防止松动或移位。

5.记录牵引力的大小和持续时间,以及患者的牵引反应情况,便于医生评估疗效。

并发症预防骨牵引可能伴随一些并发症,如感染、血栓形成等。

为了预防这些并发症的发生,应采取以下措施:1.保持牵引部位的清洁和干燥,定期更换敷料。

骨牵引的护理措施

骨牵引的护理措施

骨牵引的护理措施
骨牵引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用于骨折、脱位等骨骼损伤的修复和复位。

以下是骨牵引的一些常见护理措施:
1.保持牵引力:确保牵引力的稳定和准确,遵循医生的指示进行调整。

检查牵引装置的固定和调整,确保牵引力不会过大或过小。

2.皮肤护理:每日检查患者的皮肤情况,特别关注牵引点和周围皮肤。

保持牵引区域的皮肤清洁和干燥,避免皮肤潮湿和感染。

定期更换牵引带或泡沫垫,以减少压力和摩擦。

3.姿势调整:定期调整患者的体位,减少长时间处于同一位置造成的不适和压力。

注意保持患者的舒适和血液循环。

4.检查循环情况:定期观察患者四肢的血液循环情况,注意是否有肿胀、发红、感觉异常等症状。

如果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

5.疼痛管理:及时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并给予合适的镇痛药物。

同时,可以采取其他非药物疼痛缓解方法,如冷敷或热敷。

6.睡眠管理:帮助患者获得良好的睡眠,提供舒适的床垫和枕头。

避免过多的噪音和干扰。

7.日常活动:根据医生的指示,协助患者进行必要的日常活动,如洗漱、进食等。

避免患者过度活动或承受过大的负荷。

8.心理支持:给予患者充分的心理支持,解释治疗过程和预期效果,减轻患者的焦虑和不安。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护理措施仅供参考,具体的护理措施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指示进行。

骨牵引护理查房

骨牵引护理查房

骨牵引护理查房•骨牵引护理概述•骨牵引护理操作流程•骨牵引患者的日常护理•骨牵引护理的注意事项•骨牵引护理案例分享01痛的一种治疗方法。

骨牵引的定义者的正常生理功能。

骨牵引的目的骨牵引的定义与目的骨牵引的适应症与禁忌症适应症骨牵引的护理原则02患者情况了解身体状况检查术前评估牵引装置的准备与安装牵引装置的选择安装前的准备牵引护理操作要点牵引力调整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医嘱,调整牵引力的大小,以确保牵引效果。

观察与记录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和牵引效果,及时记录相关情况,如牵引力、牵引时间等。

牵引装置的维护与清洁日常维护清洁与消毒03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了解疼痛的性质、部位和持续时间,以便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

疼痛评估药物管理物理治疗遵医嘱给予患者适当的止痛药,并观察其效果和副作用,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采用冷敷、热敷、按摩等物理治疗方法,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

030201疼痛管理预防感染预防压疮节僵硬。

预防肌肉萎缩预防并发症心理支持向患者介绍康复锻炼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指导他们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促进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

康复指导鼓励患者家属积极参与患者的护理和康复过程,为患者提供情感支持和日常生活的照顾。

家庭支持心理护理与康复指导04定期检查牵引装置定期检查牵引装置是否稳固注意牵引重锤的重量保持牵引装置清洁干燥1 2 3监测体温、血压和心率等指标注意患者的疼痛情况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注意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定期检查牵引部位骨牵引部位可能因为牵引装置的压迫导致皮肤受损,护理人员应定期检查牵引部位,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骨牵引患者需要长期卧床,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可以有效预防褥疮和感染。

护理人员应定期为患者擦拭皮肤,更换床单和衣物。

预防肺部感染长期卧床可能导致肺部感染的风险增加,护理人员应鼓励患者进行深呼吸、咳嗽等动作,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定期为患者翻身、拍背,帮助排痰。

预防感染与褥疮05案例一:股骨骨折患者的骨牵引护理患者情况护理措施注意事项案例二:颈椎损伤患者的骨牵引护理患者情况01患者中年女性,因车祸致颈椎损伤,行颈椎牵引治疗。

骨牵引的护理要点十条

骨牵引的护理要点十条

骨牵引的护理要点十条骨牵引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治疗方法,广泛应用于骨折、关节脱位、骨盆骨折等疾病的治疗中。

正确的骨牵引护理可以有效地促进骨折愈合、减轻疼痛、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以下是骨牵引的护理要点十条:1. 定期检查:在进行骨牵引治疗期间,护士需要定期检查患者的牵引装置,包括牵引绳索、固定器具等,确保其牵引力度适当、固定牢靠,避免误牵引或者脱落。

2. 保持清洁:保持骨牵引部位的清洁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预防感染的发生,护士应定期清洗患者的骨牵引部位,注意保持患者的皮肤整洁干燥。

3. 观察感觉和血液循环:骨牵引可能会对患者的神经和血液循环造成一定的影响,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感觉、皮肤颜色和温度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及时处理。

4. 定期翻身:长时间的骨牵引容易导致患者体位不变,增加压疮的风险,护士应定期帮助患者翻身,保持身体的活动和血液循环。

5. 注意疼痛管理:骨牵引治疗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疼痛,护士需要及时观察患者的疼痛程度和性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给予镇痛药物或者调整牵引力度。

6. 保持心理安慰:骨牵引治疗对患者来说是一种较长时间的困扰,容易引起焦虑和抑郁情绪,护士需要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给予心理支持和安慰。

7. 饮食调理:骨牵引患者需要保持充足的营养,护士应指导患者合理饮食,摄入适量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促进骨折的愈合和身体的康复。

8. 防止并发症:骨牵引治疗可能会引发一些并发症,如压疮、血栓形成等,护士需要提醒患者进行相应的预防措施,如定期换位、按摩、穿戴弹力袜等。

9. 康复指导:骨牵引治疗结束后,患者需要进行康复训练,护士应指导患者进行相应的运动和活动,促进肌肉的恢复和关节的活动。

10. 注意安全保护:骨牵引治疗期间,护士需要加强对患者的安全保护,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如跌倒、滑倒等。

总结起来,骨牵引的护理要点是定期检查、保持清洁、观察感觉和血液循环、定期翻身、疼痛管理、心理安慰、饮食调理、防止并发症、康复指导和注意安全保护。

骨牵引护理要点

骨牵引护理要点

骨牵引护理要点
骨牵引护理要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保持牵引力和反牵引力的持续存在,防止随意增减影响牵引的效果。

2. 保持针眼处的干净清洁,每天消毒,防止发生感染。

3. 注意保暖,长时间卧床时保持整洁,同时防止表现出皮肤压疮。

4. 进行功能锻炼,防止肌肉萎缩。

5. 改善生活方式,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疲劳,忌烟忌酒,避免熬夜。

6. 加强身体护理,严格做好个人的卫生清洁工作以及皮肤清洁工作,密切观察四肢末梢的血运情况,避免发生褥疮和便秘。

7. 饮食调理,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多吃一些具有补钙效果的食物来促进病情的改善,如鸡蛋、牛奶、瘦肉、豆制品等。

8. 调整好心态,避免心情过度焦虑和紧张。

定期到医院做好复查。

骨牵引是一种治疗方式,每个人的病情和身体状况都有所不同,具体护理方案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骨牵引的护理

骨牵引的护理
逐渐增加运动量
随着骨折愈合,患者应逐渐增加运动量,以适应 身体状况。
3
避免剧烈运动
在康复期间,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影响骨 折愈合。
06
骨牵引的案例分享
案例一:成功的骨牵引治疗经验分享
患者背景
一位68岁的老年女性,因骨质疏松导致骨折,需要进行骨牵引治疗。
治疗过程
经过全面的身体检查和评估,医生决定采用骨牵引治疗。在治疗的初期,患者经历了疼痛 和不适,但通过医生的指导下,她逐渐适应了治疗。经过持续的骨牵引治疗,患者的骨折 逐渐愈合,治疗取得了成功。
骨牵引手术介绍
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骨牵引手术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和 可能的风险,以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
术前准备指导
指导患者进行术前准备,如禁食、备皮、药物过敏试验等。
术前准备
确定牵引部位
根据骨折部位和类型,选 择合适的牵引方法和部位 ,如股骨近端骨折可选择 股骨颈牵引。
牵引设备准备
准备骨牵引装置,如牵引 床、牵引架、牵引绳等, 确保设备完好、安全、有 效。
作用
骨牵引能够稳定骨折端,减轻疼痛,预防并发症,促进骨折愈合和神经血管的 恢复。骨Βιβλιοθήκη 引的适用范围0102
03
骨折
对于不稳定骨折、关节内 骨折、多发性骨折等,骨 牵引可以稳定骨折端,减 轻疼痛,促进愈合。
脱位
对于关节脱位、肩关节脱 位、肘关节脱位等,骨牵 引可以协助复位,并维持 复位状态。
神经血管损伤
经验分享
骨牵引治疗需要患者的耐心和配合,同时需要医生的准确评估和治疗。在治疗后,患者需 要进行康复训练,以增强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
案例二:骨牵引治疗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患者背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牵引的护理
一、概念
骨牵引又称直接牵引。

即将不锈钢针穿入骨骼的坚硬部位,使牵引力量直接通过骨骼而达损伤部位,牵拉关节或骨骼,使脱位的关节或错位的骨折复位,并维持复位后的位置;牵拉固定关节,以减轻关节面所随承受的压力,缓解疼痛,使局部休息。

二、骨牵引的适应症
(1)适用于成年人下肢不稳定骨折、石膏固定有困难者,如股骨干骨折、胫腓骨粉碎性、开放性骨折。

(2)颈椎骨折合并脱位者应用颅骨牵引,骨盆骨折同时伴有错位,中心性髋关节脱位,需作骨牵引。

(3 )陈旧性髋关节脱位手术复位前行骨牵引可解除软能组织挛缩。

(4)骨折部的皮肤损伤、擦伤,软组织缺损有伤口时。

开放骨折感染或战伤骨折,伤员合并胸、腹或骨盆损伤者,需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而肢体不宜做其它固定者。

(5)肢体合并血循环障碍暂不宜其它固定者
三、骨牵引的种类
(1)颅骨牵引
(2)尺骨鹰嘴牵引
(3)拇指及其他四指牵引
(4)股骨下端牵引
(5)股骨结节牵引
(6)跟骨牵引
颅骨牵引适应于颈椎骨折和脱位,特别是伴有脊髓损伤者。

尺骨鹰嘴、尺桡骨牵引适应于肱骨颈、干、肱骨髁上与髁间粉碎骨折移位和局部肿胀严重,不能立即复位固定者,以及陈旧性肩关节脱位者。

开放性尺桡骨骨折及陈旧性肘关节后脱位。

股骨下端牵引适应于有移位的股骨骨折、有移位的骨盆环骨折、髋关节中心脱位和陈旧性髋关节后脱位等;也可用于胫骨结节牵引过久,牵引钉松动或感染,必须换钉继续牵引时。

胫骨结节牵引适应于适用有移位股骨及骨盆骨折、髋关节中心脱位及陈旧性髋关节脱
胫腓骨远端牵引适应于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或膝部骨折不宜用胫骨结节牵引者,或用于骨外固定,进行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治疗。

跟骨牵引适应症于胫腓骨不稳定性骨折、某些跟骨骨折及髋关节和膝关节轻度挛缩畸形的早期治疗。

四、各部位牵引重量
五、护理措施
(一)凡新作牵引的病人,应认真交接班。

(二)加强病人的生活护理:持续牵引的病人往往活动不便,生活不能完全自理。

应协助病人满足正常生理需要。

定期为病人做清洁卫生护理,如洗头、擦浴等,使病人清洁、舒适,也有利于血液循环。

病情许可,可教会病人在床上借助拉手,利用便盆大小便等。

冬季注意肢体保温,可用棉被覆盖或包裹患肢,防止受凉。

(三)保持有效牵引
① 每天检查牵引装置及效果、包扎的松紧度、有无滑脱或松动。

② 保持牵引锤悬空、滑车灵活。

③ 嘱咐病人家属不要擅自改变体位,不能随便增减牵引重量。

④ 颅骨牵引者应每日将颅骨牵引弓靠拢压紧螺母拧紧0.5—1圈,防止
颅骨牵引弓松脱。

⑤ 肢体牵引时应每日测量两恻肢体的长度,避免发生过度牵引。

颅骨牵
引时,应抬高床头;下肢牵引时,应抬高床尾15~30度。

(四)维持有效血液循环:密切观察病人患肢末梢血液循环情况,检查局部包扎有无过紧,牵引重物是否过大。

若局部出现青紫、肿胀、发冷、麻木、疼痛、运动障碍以及脉搏细弱时,应详细检查、分析原因并及时报告医生。

(五)预防感染:骨牵引时,穿针处皮肤应保持清洁,以无菌敷料覆盖。

每日用75﹪乙醇消毒穿针处,针眼处如有分泌物或痂皮,应用棉签将其擦去,防止痂下积脓以防感染。

牵引部位
骨折部位 最初重量 (kg ) 维持重量(kg ) 颅骨牵引
颈椎 10-15 6-12 尺骨鹰嘴 肱骨骨折 2-5
2-2.5 尺桡骨远端 尺桡骨骨折 2-5 2-2.5 股骨下端或胫骨上端 髋中心脱位、骨盆骨折 10-15 (体重的1/7) 4-5(体重的1/12) 股骨下端 胫骨上端 股骨颈、粗隆间、骨干、髁 10-15 8-10 4-5 4-5 跟骨 胫腓骨、踝 4-6 3-4 跟骨 跟骨 4-6 3-4
(六)避免过度牵引:对骨折或脱位病人,应每日测量牵引肢体的长度,以免牵引过度。

部位不同,牵引重量也有所不同。

如股骨骨折时,为体重的1∕10~1∕7;小腿骨折为体重的1∕15~1∕10;上臂骨折为体重的1∕20~1∕15。

(七)预防并发症:对于牵引病人应该注意观察并预防足下垂、压疮、坠积性肺炎、便秘、等并发症。

⑴足下垂:腓总神经位置较浅,容易受压,引起足下垂,因此,下肢水平牵引时,应
在膝外侧垫棉垫,防止压迫腓总神经。

(2)压疮:由于持续牵引和长期卧床,骨隆突部位易受压形成压疮,如肩背部、骶尾部、双侧髂嵴、膝踝关节、足后跟,故应用棉垫、软枕、棉圈、气垫等加以保护。

保持床单位清洁、平整和干燥。

若皮肤受压发红,可贴水胶体敷料。

⑶坠积性肺炎:长期卧床、头低脚高位,尤其是抵抗力差的老人易发生坠积性肺炎鼓
励病人每日定时利用牵引架上拉手抬起上身,做深呼吸运动及有效咳嗽,以利肺部扩张。

在保持有效牵引的条件下,用扶手练习起坐,协助病人每日定时变换体位。

⑷便秘:与长期卧床及水分摄入不足有关。

鼓励病人多饮水,进食高纤维食物。

每日
做腹部按摩,刺激肠蠕动:先由右下腹至右上腹,由左上腹至左下腹达耻骨联合上方。

如已有便秘,可口服20%甘露醇液,每日3次,每次30ml,也可用开塞露、甘油灌肠剂或用肥皂水灌肠。

骨牵引的护理骨牵引是一种手术操作对每一个需要牵引的患者,在其相应的部位按正规手术要求备皮,做好牵引后如敷料有渗血及时更换并在针眼处每日用75%酒精滴注2次,持续1周以保持无菌,同时应保持针眼周围皮肤的清洁和局部不受触碰,不受潮湿,如牵引针发生偏移,应检查其原因,切不可随手将牵引针推回,应严密消毒后送回,以防发生骨髓炎。

2.4 牵引术后第一周的护理术后1周患者存在体位,饮食及大小便的不适应,应注意生活上进行护理,嘱患者多饮水,多吃含粗纤维食物,以防泌尿系统感染及便秘,术后1周还应嘱患者不要着凉,指导其每天早晨做深呼吸、咳嗽,轻轻排背以防坠积性肺炎。

同时在医生的指导下,帮助患者活动固定的肢体及患肢关节,牵引患者由于长期仰卧,骶尾部、足跟等部位受易发生褥疮,加强基础护理,保持床褥清洁齐整、干燥,每隔1~2 h翻身1次,并用50%红花酒精按摩受压部位,预防褥疮和关节僵硬,再者膝关节外侧腓骨小头下方的腓总神经位置表浅受压易致重足畸形,因此常检查。

2.5 维持牵引的有效性保持牵引重量的悬空及适当垫高牵引方向的床脚约15~30 cm,利用身体的重力作为反牵引力,同时必须防止反牵引力大于牵引力,每日检查牵引强与滑车是否在一条直线上,是否由滑车内脱出,检查牵引强是否有部分断裂,以防止在牵引过程中突然断裂,造成骨折再移位等,同时要及时调整牵引重量,牵引初期患肢肌肉常有保持性收缩,重量要大,数日改维持量。

牵引的重量因人而异,胖大瘦少。

为防止未及时调整重量的错误应在牵引1~2天内经常测量肢体的长度及时调整。

2.6 牵引拆除后的护理牵引拆除后患者多会出现膝踝关节活动功能受限,我们采用指导患者被动和主动活动相结合的锻炼方法,同时采用理疗中药外敷等方法使患肢早日恢复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