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共读书,共成长征文
共读书共成长征文

共读书共成长征文下面作者给大家整理了共读书共成长征文(共含8篇),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1:共读书共成长征文征文一:共读书共成长不知不觉已陪同儿子走过了八年的时光,在这八年的时间里,有很多的快乐也有很多的感触。
儿子的性格比较内向,属于比较听话、讲道理型的,所以在小学前的幼儿时光里,我们的母子关系比较融洽,笑声充满了生活中的各个角落。
但自从儿子上小学后,由于对儿子充满了太多的期待,每当儿子达不到自己的期待时我就会不由自主地开始焦虑烦躁,并在和儿子相处的过程中不自觉地把这种情绪传染给了儿子,因此我和儿子的亲子关系开始有了许多不和谐的音符,笑声自然也就少了很多,争执却越来越多。
我不想继续这样下去,决定下决心去改善我和儿子之间的关系。
我读了很多的关于家庭教育方面的书籍,比如:《孩子,把你的手给我》、《每个孩子都能学好规矩》、《正面管教》等。
看了这许多的书籍以后,我的观念和意识有了很大的改变,在和儿子相处的过程中也在慢慢改变自己的方式,让自己在内心坦然接受儿子的不完美、不优秀。
当然这个过程是漫长的,也是反复的,这也让我更深刻地感受到成长的路是漫长的,在面对儿子时时刻提醒自己的期待要适度。
儿子上学前,我们的亲子读书时光是我读给儿子听,自从儿子上学后随着儿子认识的字越来越多,现在我们经常是共读一本书,在和儿子共读的过程中,()我们的共同话题越来越多,儿子也越来越喜欢看书,我们之间很多的问题也在读书的过程中得到解决,在书本中我们学到了许多在课本上学不到的百科知识,也学会了在生活中要相互理解、相互尊重。
时光在不停歇地溜走,儿子在一天天的`长大,自立意识越来越强,这就要求我这个做妈妈的观念意识也要不断地变化,让自己和儿子一起不断地成长。
让我们珍惜这宝贵的亲子时光,努力做一个快乐的、称职的妈妈。
篇2:家长共读书,共成长征文家长共读书,共成长征文家长共读书,共成长征文看到学校“共读书、共成长”的征文题目,不禁令人浮想联翩。
共读书共成长家长征文

共读书共成长家长征文篇一:我和儿子共读书学校开展了“共读,共写,共成长”活动,起初我也是抱着完成作业的心态和儿子一起读书,没想到后来竟成了我和儿子在一起的快乐活动,成了我们沟通的桥梁和纽带。
段,乖乖,这后看谁能把里面的内容讲出来。
一般情况,说是比赛他都乐意,或者我读给他听,或者他读给我听;有时他不想读我又有时间的话,我就把他的书拿出来读,有认识的字我也说不认识,让他帮我拼,拼着拼着就拼成和我一起读了;读完我们会讲一讲里面都说些啥,有时中途儿子也会不停的问我里面不懂的东西或他感兴趣的,说的清的我就讲给他,说不清的我只好向他道歉,或者在网上查一下,或者告诉他我也不明白,让他好好学习,长大了把这些问题弄懂了也要告诉我,儿子都会拍着胸脯说没问题,他说长大了要做校长,读书给学校所有的老师和学生听。
和儿子共读我们不是每天读,有时我没时间,有时他实在不想读,一星期我俩也就会一起读那末三四次,但每次的读书都是我和儿子的快乐时光,我们同读一本,一个故事,我俩站在一个平台上,没有母子之分,就是同学之间的互读。
儿子学习不是很好,但是他却是一个懂事的孩子,遇事我都会给他讲道理讲缘由,课堂书和课外书不仅让他学到了知识,而且在学习中懂得了不少做人的道理,也让我教育孩子有了浅显易一页一女是让我念给她听。
我心里虽然着急,但想着可能她识字还不是很多,自己看起来有些困难吧。
于是就想了一个办法,我对女儿说她已经长大了,能不能每天也给妈妈读故事听?女儿很乐意的答应了。
我找了几本字数比较少的、以前我给她读过的故事书,每天做完作业,我们就会一起坐在沙发上,听女儿给我读故事。
一开始,她读的很慢,整个句子也不通顺,遇到不认识的字还要自己拼拼音,我会非常耐心的等着,还会装着饶有兴趣、不失时机的问一句:“后来呢?”就这样,女儿读书的速度越来越快,认识的字也越来越多,但她对自己读书还是不太感兴趣。
有一次我去书店买回一本《一年级的小豌豆》,可能是书中小主人公的经历和女儿有太多类似,她竟然拿起就放不下了,真的是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记得那是在夏天,中午都要午休的,但女儿为了看完这本书,好几中午都没睡呢。
亲子共读征文家长篇(10篇)

亲子共读征文家长篇(10篇)亲子共读征文家长篇篇1我是一位二班级同学的家长,全家人没有一个做文字工作的,说究竟,属文化素养较差的一类,深感愧疚。
因此平常对孩子的喜怒哀乐了解不透。
我看我孩子这半学期的学习看法明显不端正,我想先培育他的阅读习惯。
于是,我抽出时间和孩子共同阅读《大人国和小人国》这本世界名著后和孩子进行相互沟通。
孩子童年是布满幻想的时代,他们那奇怪的一个眼神,一个惊异的神情,一个天真的动作,一个奇妙的惊呼,一个迫切的访问,有时也把你带到了天真纯净的年月。
如这本书中的仆人翁格列佛为了生活的需要不停地更换职业。
孩子认为格列佛是一个学医不长的人,开门诊和外科医生是同等的吗?开头我也有些糊涂,当我再读那些内容时,觉得格列佛所学的医术虽然时间短,但那所学校是他跟从伦敦一个出名的外科医生手下学徒四年之后,才去学习的。
我便和孩子谈“学徒”这个概念,并讲了学习时要学扎实。
这里可以看出格列佛在跟师傅学习时,不但学习理论,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去摸索医学中内科学问还要学习外科学问,真是不简单。
因此我告知孩子你如今是学习的最正确时间。
在学习老师布置的课内学问外,还要选学一些课外学问你认为好吗?孩子急忙说:“太好了,这样我就能学到更多学问,就像如今我可以学打球,学写字、学写话一样了。
”从这里我觉得从无意中揭发孩子的学习爱好要好得多。
格列佛到小人国所患病到困扰中,孩子布满疑问,他在小人面前简直就是个巨人,醒来后为什么会被小人们绑着,他应当摆脱绳索走,国王中用他时格列佛为什么自己不当国王,小人国国王最多也只有格列佛手指那么大吧!孩子所提的这些问题,我就从书中找些内容加以解释。
借此机会我引导孩子今后的生活中路很长,生活、学习环境随时可以发生改变,我们要学会忍耐、受屈,等待机会后再照自己的抱负去实践。
读书、学习读好书是每个人一生的追求,由于它是人的精神食粮,我觉得读这本书时有有时也真的和孩子一样,觉得童话书中学问、语文非常好玩,有童性,真的和孩子融为一体,一起探讨里面的问题。
书香沐家风 共读伴成长的主题征文

书香沐家风共读伴成长一、引子家庭是每个人成长的摇篮,而书香则是家庭的永恒陪伴。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繁荣,人们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逐渐提升,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重视家庭内的阅读氛围,希望通过共读搭建起一个全家人的精神家园。
书香沐家风的主题也因此应运而生,探讨在共读中如何伴随孩子成长,如何通过阅读影响家风,成为了社会上广受关注的话题。
二、家庭共读对孩子成长的影响1. 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家庭共读,孩子们往往会对世界充满好奇,对知识充满渴望。
每当父母与孩子一起探讨书中的故事情节或者人物命运时,孩子们往往会激起浓厚的兴趣,积极思考问题,主动提出自己的见解。
这种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培养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2. 塑造良好的性格和价值观在共读的过程中,孩子们不仅可以了解到丰富的知识,还能够在父母的引导下明辨是非,正确认识世界。
好的读物往往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性格和价值观,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出诚实守信、善良友善的品质。
3. 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家庭共读不仅可以增进家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更可以促进孩子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的提升。
当孩子碰到不懂的词语或者情节时,父母可以通过解释和讨论引导孩子逐渐领悟,培养他们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三、共读对家庭和谐家风的影响1. 提升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互动共读不仅仅是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活动,更是全家人共同参与的互动。
在共读的过程中,家庭成员可以畅所欲言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情感,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和交流,增进家庭的和谐与融洽。
2. 建立家庭内的良好价值观在共读的过程中,父母可以通过引导孩子正确理解书中的情节和人物,向孩子传递家庭中的价值观。
这样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孩子形成尊重、宽容、责任心强等积极品质,提升家庭的整体素质,塑造良好的家风。
3. 留下美好的家庭回忆共读不仅仅是孩子成长的过程,更是家庭留下的美好回忆。
周昊一家长共读书,共成长

共读书,共成长阅读是人生之路的起跑线,阅读是放飞希望的伊甸园,阅读是纯真的沃土,是快乐的源泉。
时代在进步,社会也变得得愈加浮躁,人们的精神世界也逐渐沙漠化。
一直想在午后,沏一杯绿茶,打开浸润着墨香的书本,天马行空地在书海中游荡。
儿子从幼儿园开始逐渐喜欢上了阅读,升入小学后,阅读的范围扩大了许多。
双休日陪着儿子阅读,似乎又看到了儿时读书的自己。
儿子喜欢问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有时我惊异于自己不能准确回答,所以早早给他买了《十万个为什么》这套书,让他慢慢地阅读,慢慢地了解,培养他对阅读的热爱。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朋友,也是第一任老师,为了做好这一角色,作为我们这些80后的家长,我们必须不断通过阅读充实自己。
诚然,我们的人生阅历和孩子的经历相较,有很大的不同,但是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阅读,一起讨论来缝合我们与孩子的心灵,彼此相通。
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我们与孩子一起阅读,会体味到人生中最常规、最恬淡的温情……对于我们成人来说,对人生的许许多多的理解是在经历之后。
儿子在幼儿园订阅了《启蒙》,进入小学开始喜欢读作文书,前前后后买了18本作文选,还有其他故事书,应该有两大整理箱了,看到孩子的进步我很欣慰。
前几天,在家看南怀瑾大师的《人生的起点和终站》,看到在读书的儿子,突然感到往事不可重复,生命不能重复,与孩子一起阅读,喜欢那种心静如水,默契从容。
孩子始终会是我们的船,我们的岸,我门悉心灌溉,静候花开。
在和孩子一起分享读书的快乐时,在历史中沉思遐想,启迪智慧,开拓视野。
我感到了生命的美丽,虽是匆匆一瞬,但已无比幸福。
此刻,我感谢生命的馈赠,我感到奢侈富足。
生命拥有太多未知,我们每一位家长看到孩子阅读的身影,都应该会有一丝心弦的颤动……。
在孩子的成长之路上,他们会走过风,走过雨,经历挫折,经历苦难。
我们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不会在成功中迷失,不会在挫折中放弃。
回到最初,不变的应该是在阅读中的收获与感悟,引领孩子奔向人生的成功之门。
共沐书香亲子读书征文同读书共成长

共沐书香亲子读书征文同读书共成长读书有多大好处,我想作为父母我们每个人都知道,而作为乡镇通讯员的我更能深深体会到。
所以从小培养孩子热爱读书,从书中获得知识,重视孩子良好的读书习惯是每个家长想做的、应该做的,也是必须做的。
记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儿子喜欢问我:“爸爸,这是什么字?”,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外面,只要他看到就会问,而我就会告诉他,而且解释一下这个字是什么意思。
随时随地的,我会指给他周围的字,告诉他那是什么地方。
单纯的认字比较枯燥,如果将字组成词,再将词组成一句话,他就会比较感兴趣,慢慢的,他认识的字越来越多了。
对于书,我想最初每个孩子都是喜欢的,因为书上有精美的图画,有生动的形象,有似懂非懂的文字,这些年给孩子买了《喜羊羊和灰太狼》、《铠甲勇士》、《花园宝宝》等图书,但真正和孩子一起读的书真的是不多,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儿童版的《唐诗三百首》。
这本书汇集了唐诗中的精华,再配以醒目语言的插图,读起来琅琅上口,在儿子很小的时候,主要是我读,儿子静静地躺在床上想象着,当儿子能认一些字,我就和孩子一起读,碰到不认识的字,再告诉他。
现在儿子已上一年级了,学会了拼音,不认识的字能拼出来,我们就约定,每周读一篇唐诗,而且要记住。
读诗的确给儿子带来了很多很多启迪和智慧,使儿子的词汇量、想象力和口语表达能力都有非凡的表现。
前几天,儿子所在的学校编印了一本古诗小册子,作为课外阅读之物,其中一处有两个字印颠倒了,将唐寅描写雄鸡的一首诗“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印成了“生平不敢轻言语”,儿子发现后立即报告了老师,受到了老师的表扬。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儿子在平时的交谈中,常恰如其分的漏出一句古诗,引得大家夸赞。
在为儿子搭建舞台的同时,我也在书香中成长,有多篇稿件被省市新闻单位刊用,成为《济南日报》、《今日章丘》的优秀通讯员。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我和家长同读书共成长

我和家长同读书,共成长“人有三宝精气神,腹有诗书气自华。
”这是我自小就耳熟能详的一句话,它来自于对我寄予厚望的父母的谆谆教诲。
记得刚懂事时,妈妈就告诉我,世界上有一个富有的民族——犹太民族,这个民族有个习俗:孩子刚生下来,就把蜂蜜涂在书上让孩子舔,目的是告诉孩子只有书才是最香最甜的。
每个犹太人每年平均阅读60多本书,酷爱读书的习惯使他们拥有了丰富的学识,成为世界上最智慧的民族,也成为历届诺贝尔奖最大的得主。
妈妈的这番话为我打开了一扇神奇的窗子,让小小年纪的我对读书充满了无限的渴望,从此,在爸爸妈妈的引领下,我一步步走进书的殿堂,在淡淡书香的熏染下开始了我美好快乐的童年时光。
当我还是稚童时,爸妈便常常拿起一本本充满童真的书读给我听,让我小小的心灵浸润在一个个缤纷多彩的世界里,在书香中追求一种纯洁,感受一份纯真,体验一份真善美。
妈妈说,那时的我充满渴求的目光总是那么炯炯有神,那乐此不疲的执着让妈妈动容。
在书香的熏陶下,我一天天长大,终于有一天,我也能自己捧起书,津津有味地走进一个个经典故事,在书的海洋中流连忘返了。
于是,无数个匆匆的日子里,读书、买书、借书就成为我们家约定俗成的规矩。
每天的快乐读书,每周的尽情借书,每月的用心购书,都是我们全家人最充实最幸福的时光。
爸妈在陪伴我慢慢成长的旅途中,留下了许多与书相伴的悠悠时光。
随着年龄渐长,在爸妈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我的阅读水平和理解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我们真的变成了心灵上的知己。
很多时候,书中那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会让我们感动得一起潸然泪下;那一段段优美的词句也会让我们不由自主地一起纵情吟诵;更多的时候,我们会情不自禁地各自拿起手中的笔,写下自己读书时的的真切感受,彼此交流。
就这样,通过读书,我和爸妈一起体会着“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的深刻内涵,品味着生活的千姿百态,人生的五味俱全,尽情享受着全家共沐书香的那份充实与诗意。
书是温暖的,书是有灵性的,它活生生的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生命里,为我打开了一扇扇了解社会、了解世界的窗口。
亲子阅读 共同成长作文

亲子阅读共同成长作文亲子阅读共同成长作文1大人眼中的世界和我们眼中的世界是不一样的,理解一件事情的方式也不同。
假如和家长一起读书,我们会更深刻地明白其中的意思,同时,我们会觉得和爸爸妈妈一起读书、一起共享其中的道理是一件很欢乐的事。
我的妈妈是老师,常常对我说:读书要做到“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这句话教我们要怎样去读书,读书必需要用到心、嘴、眼,这样我们才能读得进去,读得懂,书中的学问才能被我们读透。
假期里,学校组织了“亲子共读”活动,我和妈妈商议,该读一本什么书?没想到妈妈竟然拿出一本《爱的教育》:“来,咱们一起来读这本书,仔细读,仔細体会,你肯定会有收获的。
”根据妈妈的要求,我端起了这本厚厚的书。
这本书的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书中对朴实生活的描述,让我感受到人与人之间多么需要互相关怀,互相理解,互相帮助!我认为这种关怀、理解和帮助,都离不开一个最根本的东西——爱!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封父亲的信《要学会爱人》:安利柯的父亲观察安利柯走路时不留神,撞了一个妇人后连“对不起”也没说就走了,感到非常生气,严厉地告知他今后应当怎样敬重别人,培育好的品德。
说实话,我也有和安利柯差不多的经受。
有一次,在上学的路上,当我走到公路口时,恰巧变红灯了,于是我停了下来。
这时,一位年过六旬的老奶奶没观察红灯,连续往前走,眼看对面的车就要开过来了,我本应抓紧把老奶奶拉回来,可我却在迟疑,究竟去还是不去呢?正值我迟疑不决时,身旁的一位阿姨急忙把老奶奶拉回来,并温顺地对她说:“红灯了,先不要过。
”等到绿灯亮了,她又把那位老奶奶送过公路。
看到这些,我非常懊悔,懊悔自己当时迟疑什么,始终自诩爱心多多的我,在那一瞬间,满满的爱心似乎突然间全都飞走了。
我对自己说,以后千万不能这样了。
一个人要培育好的品德,务必从小事做起。
小事不留意,将来就成不了大事。
今后,我要学会关爱他人。
假如观察有小同学摔倒了,就帮助扶起来;观察有人遇到困难,要准时伸出援手;包括给老人让座、给盲人引路等都是礼貌的表现,也都是爱的表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长共读书,共成长征文看到学校共读书、共成长的征文题目,不禁令人浮想联翩。
转眼间,孩子已经上初中一年级了,回想孩子自小到大的成长过程,历历在心。
孩子从小自立自强,热爱读书,学习积极主动,生活独立性也很强,很少让我们家长操心。
在孩子出生之前,家里已经准备了不少书籍,既有家长为自己准备的各方面育儿、教育、科普的,也有为孩子准备的故事、游戏、音乐方面的书。
像所有即将为人父母的家庭一样,对自己的孩子信心百倍,不把孩子培养成才誓不罢休。
孩子出生后,最大的乐趣就是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刻,孩子的每一个进步都凝聚着家长的辛劳和汗水。
后来和孩子交谈,孩子说从小到现在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就是那本有声书,书本打开后不但会有音乐伴奏的讲故事,而且每一页打开后是一幅立体的图画。
每天下班回家,我放下手中的东西,第一件事就是和孩子把这本书再读一遍准确说应该是再听一遍,这已成为孩子牙牙学语时每天的固定节目,孩子对所喜欢事物的耐心和毅力令大人自叹不如。
孩子一天天长大,与孩子共同读书自然成了家中的固定节目,每天睡前阅读是雷打不动的,婴儿画报、幼儿画报、中国童话、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一大批图书陆续读完了。
在读书过程中,在孩子睡梦中的微笑里,度过了快乐的童年时光。
光阴似箭,不知不觉间读书成了孩子的习惯,书籍成了孩子最好的朋友。
和孩子一块选书,和孩子共同读书,然后交流读书心得,成了家里的常事。
孩子的爱读书成了家里亲友津津乐道的话题,也成了教育更小弟弟妹妹的榜样。
逢年过节,亲戚给孩子的礼
物大多是书籍。
逛书店成了全家的一件乐事,周末节假日全家一起逛书店,徜徉在书海里,闻着墨韵书香,全家一起选书,为决定选那本书而争论不已,各说各的理由。
选定后大家轮流阅读,然后交流阅读心得。
在和孩子选书、读书的过程中,共同见证了孩子的成长。
随着孩子的长大,读的书也越来越多,如杨红樱系列、福尔摩斯探案全集、儒勒·凡尔纳的科幻探险、中国古典名著等古今中外的大量书籍。
现在正为孩子的读书犯愁呢,随着学习压力加大、作业的增多,孩子的业余时间越来越少,家长不得不压缩读书时间。
忙里偷闲,孩子捧上一本喜欢的书,就像是抱了一块宝贝一样,爱不释手,舍不得放下,一定要读完,才肯罢休,简直是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
最近一段时间因为面临期中考试的缘故,学习比较紧张,每天都要做不少的作业,不得不让那些喜欢的书寂寞了一阵子。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自古至今是读书人的理想和追求。
在孩子的假期中,我们经常和孩子一起到各地旅游,旅游也是另一种形式的阅读过程。
自己的所思所学,要能在生活中得到体现和验证。
只有在生活的实践中,在八千里路云和月的追寻中,才能开眼界、阔心胸。
有人说读书,读一本好书,让我们得以明净如水,开阔视野,丰富阅历,益于人生。
书籍就是望远镜,书籍就是一盏明灯。
让我们看的更远、更清晰。
高尔基说要热爱书,它会使你的生活轻松;它会友爱地来帮助你了解复杂的思想、情感和事件;它会教导你尊重别人和你自己;它以热爱世界、热爱人类的情感来鼓舞智慧和心灵。
童年、在
人间、我的大学,高尔基以自己的亲身体验印证了生活的艰难和读书的意义。
读书给我们带来了快乐,丰富了我们的家庭生活。
在阅读过程中增长了知识,陶冶了情操,树立了理想。
孩子的成长见证了全家共同的进步,读书已经是家庭生活的一部分,而且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亲子阅读活动心得体会亲子阅读征文范文亲子阅读征文读书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