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关爱每一个学生

合集下载

用心关爱每一个孩子

用心关爱每一个孩子

用心关爱每一个孩子孩子是上天赐予我们最宝贵的礼物,他们是家庭的未来,社会的希望。

在现代社会中,孩子们面临着许多困境和挑战,需要我们用心关爱。

用心关爱每一个孩子,不仅是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更是一种情感和态度,是对孩子们幸福成长的承诺。

用心关爱每一个孩子意味着要关注他们的成长环境。

孩子们的成长环境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要用心关爱孩子,给予他们关爱和支持,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

学校和社会也应该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和生活氛围,让孩子们健康成长。

用心关爱每一个孩子意味着要注重他们的学习和教育。

教育是培养和引导孩子的过程,我们应该用心给孩子们传授知识,教导他们做人做事的道理,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而且,教育更要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创新精神、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让他们在未来的竞争中具备更多的优势。

用心关爱每一个孩子也应该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

现代社会给孩子们带来了诸多的压力和困惑,有些孩子可能会产生情感问题、行为问题甚至心理障碍。

我们应该用心关爱这些孩子,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给予他们情感上的支持和理解,引导他们正确处理情感问题,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用心关爱每一个孩子也要关注他们的身体健康。

健康是一切的基础,没有健康就没有幸福。

我们应该关心孩子们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培养他们的体育锻炼习惯,预防和治疗疾病,在生活中多关心他们、照顾他们,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用心关爱每一个孩子也需要关注他们的人际关系。

孩子们需要在成长过程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与他人相处,了解如何与他人合作,解决与他人的矛盾和冲突。

我们应该用心引导孩子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让他们学会用心与他人相处。

用心关爱每一个孩子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更是整个社会的责任。

我们要用心呵护孩子的成长环境,重视他们的学习和教育,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引导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教师的仁爱之心心得体会

教师的仁爱之心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仁爱之心的重要性。

仁爱之心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是教师职业灵魂的体现。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始终秉持着仁爱之心,用心去关爱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在充满爱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以下是我对教师仁爱之心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仁爱之心体现在关爱学生的方方面面。

关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我们要关心学生的生活、学习、心理和身体健康。

在课堂上,我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表现,发现他们的问题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在生活中,我关心学生的生活状况,了解他们的家庭背景,给予他们温暖和关爱。

在心理上,我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其次,仁爱之心要求教师尊重学生。

尊重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也是教师与学生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础。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差异,不以成绩论英雄,而是关注他们的成长和进步。

我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尊重他们的意见,让他们在尊重的氛围中茁壮成长。

再次,仁爱之心要求教师要有耐心。

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需要教师具备极大的耐心。

面对学生的不足,我始终保持耐心,不急躁,不放弃。

我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闪光点,只要用心去挖掘,他们都能取得进步。

此外,仁爱之心还要求教师具备责任心。

教师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任。

我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对学生的未来负责。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认真备课、上课,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最后,仁爱之心要求教师要有爱心。

爱心是教师职业的灵魂,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情感的纽带。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始终以爱心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感受到关爱和温暖。

我相信,有了爱心,学生才能更好地成长,社会才能更加和谐。

总之,教师的仁爱之心是我职业生涯中最宝贵的财富。

在日常工作中,我将继续秉持仁爱之心,关爱学生,尊重学生,有耐心,有责任心,有爱心,为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我也希望每一位教师都能拥有仁爱之心,共同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关爱每一位学生心得体会三篇

关爱每一位学生心得体会三篇

关爱每一位学生心得体会三篇作为教师要用心去关爱每一位学生,本文是关爱每一位学生的心得体会,欢迎阅读。

关爱每一位学生心得体会一:爱,多么沉重的一个字,也是这个字牵连的人的一生一世,懂得爱,学会爱,爱在您身边。

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在暴风雨后的一个早晨,一个男人来到海边散步。

他一边沿海走着,一边注意到在沙滩的浅水洼里,有许多被昨夜的暴风雨卷上岸来的小鱼。

它们被困在浅水洼里,回不了大海,虽然大海近在咫尺。

被困的小鱼也许有几百条,甚至几千条,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都会干死的。

男人继续朝前走着,他忽然看见前面有一个小男孩,走得很慢,而且不停地在每一个水洼里弯下腰去,原来他在捡起水洼里的小鱼,并且用力把它们扔回大海。

这个男人停下来,注视着这个小-男孩,看他拯救着小鱼的生命。

终于这个男人忍不住走过去说:"孩子,这水洼里有几百条、几千条小鱼,你救不过来的。

""我知道。

"小男孩头也不回地回答。

"哦?那你为什么还在扔,谁在乎呢?""这条小鱼在乎!"男孩儿一边回答,一边拾起一条小鱼扔进大海。

"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

""教书育人",这就是教师的职责。

我终于悟出了这个最简单的真理所蕴涵的意义。

要教好书,教师不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学术知识,还要掌握现代教育理论以及心理学知识。

要育好人,教师必须具有人格魅力和崇高的师爱。

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教师的教育素养曾说:"教育素养是由什么构成的呢?这首先是指教师对自己所教的学科要有深刻的知识。

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能手、艺术家和诗人。

"我加入读书会的初衷是:多学习一些教育理论,多看一些书,我希望能有充分的知识把每一堂课上好。

作为一名新教师,在成长的过程中,我存在很多的问题:专业知识素养的缺乏、教学实践能力的欠缺、课堂调空能力的不足等等。

用真心换取真心——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

用真心换取真心——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

(用真心换取真心——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引言:班主任是学校教育工作的核心力量,也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重要引导者。

作为班主任,我们需要用心去关爱每一个学生,用智慧去引导他们成长。

本文将围绕“用真心换取真心——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这一主题,分享我在班主任工作中的一些心得体会和经验总结。

一、以真心关爱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关爱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基础。

我始终认为,一个好的班主任应该像朋友一样关心学生,了解他们的需求,倾听他们的声音,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在我的班级里,我始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关注他们的学习情况。

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我会及时给予帮助和支持;当学生取得进步时,我会为他们感到高兴和骄傲。

通过这种方式,我与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赢得了他们的信任和尊重。

二、注重沟通交流,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沟通是班主任工作的关键。

作为班主任,我们需要与学生、家长、科任老师等多方进行沟通交流。

我注重建立多种沟通渠道,如定期召开班会、建立班级微信群、及时关注家长群等。

通过这些渠道,我可以了解学生的动态,了解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

在与科任老师的沟通中,我会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听取他们对学生的评价和建议,以便更好地调整教学策略。

三、积极组织班级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班级活动是增强班级凝聚力的有效手段。

在我的班级里,我积极组织各种形式的班级活动,如主题班会、文艺比赛、户外拓展等。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彼此,增强团队意识,培养合作精神。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如运动会、科技节等。

这些活动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还可以锻炼他们的综合素质。

四、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鼓励他们自信成长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潜力。

作为班主任,我们需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并给予适当的鼓励和支持。

在我的班级里,我会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优势。

用心关爱每一位学生

用心关爱每一位学生

用心关爱每一位学生在教育工作中,一个教师的使命是用心关爱每一位学生。

孩子们是社会的未来,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得到充分的关注和呵护,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来阐述如何用心关爱每一位学生。

教师应该用心观察每一个学生的表现和需求。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兴趣爱好和特长,教师应该从学生的表现中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和潜力,并给予充分的鼓励和支持。

教师还要用心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情绪变化,及时发现并解决他们的问题和困扰。

只有真正了解每个学生的需求,才能更好地满足他们的成长需求。

教师应该用心倾听每一个学生的声音。

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是教师了解学生需求的重要途径。

教师应该给学生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对于学生的问题和困难,教师要耐心倾听,并给予积极的回应和建议。

有时候,学生遇到的问题并不是很大,但只要教师肯倾听,给予鼓励和支持,他们就会感到被重视和理解。

教师应该用心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和进步。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发展轨迹,有些学生可能进步很快,有些学生可能进步较慢。

无论学生的成绩如何,教师都要以平等的心态对待他们,并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指导。

教师可以设立学习目标,鼓励学生不断努力,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潜力和价值。

教师也应该鼓励学生参与各种活动,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和才能。

教师应该用心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和习惯。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以自己的标准要求他们,而是给予他们更多的自主选择权。

教师还要鼓励学生互相尊重和包容,建立和谐的班级氛围。

用心关爱每一位学生是教师的责任和使命。

只有教师用真心实意地关注每个学生,了解他们的需求,并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支持,才能让每个学生都健康快乐地成长。

让我们一起努力,为每个学生创造一个充满爱和关怀的学习环境!。

用心关爱每一位学生

用心关爱每一位学生

用心关爱每一位学生一、建立良好的关系要用心关爱每位学生,首先要建立师生之间良好的关系。

我们可以适当的了解每一位学生的生活和兴趣爱好,与他们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

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感到受到关心,而且还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学生的个性和特点,进而给予他们更为贴心的教育和帮助。

二、设身处地为学生考虑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通过建立情感沟通,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需求和情感,在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时尽可能少的对学生加压,让学生在学习中保持良好的心态。

同时,我们还要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关注家庭、朋友等方面的情况,针对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支持和关怀,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用心关爱每一位学生。

三、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对于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是十分重要的。

作为老师,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这涉及到学生情感上的问题、对学习的信心和态度等方面,我们要对每位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和分析,帮助他们消除心理障碍,创造一个良好、健康的学习环境和氛围。

四、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学习特点、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

我们要通过了解学生的个性及其特点,对每一位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辅导,提出具体化的建议和方法,并帮助学生分析和解决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找到自信和目标。

五、鼓励与赞赏学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得到老师的鼓励和赞赏,这可以加强学生的动力和信心。

当学生取得进步时,我们要及时的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付出和努力得到了认可。

六、积极参与学生生活在学生的生活中,老师是非常重要的人物。

我们要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学生的生活情况,积极参与学生的活动和课程,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在学校里为学生组织一些有趣的活动,让学生们感受到学校的温馨和友爱,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七、与家长建立密切联系学生的成长道路上离不开家长的关心和支持。

因此,老师应该与家长建立起密切联系,与家长合作,共同关心和照顾学生的成长。

有任何问题或疑虑时,应及时与家长沟通,了解家长的需求和意见,积极寻求解决的方法和途径。

用心关爱每一个孩子

用心关爱每一个孩子

用心关爱每一个孩子关爱每一个孩子,是我们作为家长、教育者以及社会大家庭的职责和使命。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需求。

我们需要用心去观察、了解每一个孩子,去满足他们的需求,关注他们的成长,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要用心关爱每一个孩子,我们要摒弃一切偏见和刻板印象,不因外在条件而歧视某些孩子。

每个孩子都应该享有平等的机会和权利。

不论是贫富、男女、身体残障还是智力发育迟缓,我们都应该给予他们同等的爱和关怀,让每一个孩子都感到他们是被重视和尊重的。

用心关爱每一个孩子意味着要倾听他们的声音,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意愿和情绪,我们应该给予他们表达的机会和空间,尊重他们的意见和选择。

无论是在家庭中还是在学校里,我们都应该倾听孩子的心声,关心他们的需要。

只有真正了解孩子,我们才能给予他们最贴心的关怀。

用心关爱每一个孩子,我们需要给予他们适当的关注和照顾。

孩子们需要父母的陪伴和关心,需要老师的指导和帮助,需要社会的关爱和支持。

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孩子的成长过程,给予他们积极的反馈和鼓励,激发他们的潜能和自信心。

在孩子成长的各个方面,我们都应该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学习进步、兴趣爱好等,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用心关爱每一个孩子,还意味着我们要为他们创造一个温暖和谐的成长环境。

在家庭中,父母应该给予孩子关爱、理解和支持,营造一个可以表达、交流和嬉戏的环境。

在学校中,教师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关注和关怀,培养他们积极向上、健康成长的心理和品质。

在社会中,我们应该营造一个包容和普惠的环境,为孩子们提供公平的教育机会、健康的生活条件。

用心关爱每一个孩子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每个孩子都是社会的未来和希望,他们应该得到我们的热爱和关怀。

只有用心关爱,我们才能帮助他们健康成长,走向美好的未来。

让我们共同努力,关爱每一个孩子,为他们的幸福和成长贡献力量。

通过教学实践明白的道理(3篇)

通过教学实践明白的道理(3篇)

第1篇作为一名教师,我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逐渐明白了许多道理。

这些道理不仅关乎教育教学,更关乎人生哲理。

以下是我在教学实践中所感悟到的几点道理。

一、教育是心灵的艺术1. 教师要用心去关爱每一个学生。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点,作为教师,我们要用心去发现、去欣赏。

关爱学生,不仅是关注他们的学习成绩,更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和成长需求。

2. 教师要善于与学生沟通。

沟通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理解他们的需求,为他们提供帮助。

同时,教师要注重言传身教,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

3.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二、教育是生命的启迪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3. 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人生观、价值观是人生的航标,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三、教育是智慧的传承1. 教师要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素质。

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自己首先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

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2. 教师要善于总结经验,提炼教学智慧。

教学实践是教师成长的沃土,教师要善于总结经验,提炼教学智慧,为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借鉴。

3. 教师要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四、教育是责任的担当1. 教师要树立责任意识。

教师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任,要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为学生的成长负责,为国家的繁荣负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心关爱每一个学生
在中央电视台热播的电视连续剧《我不是差等生》,反映当前小学生的生存状况,对于我们教育工作者,尤其对我们小学教师来说,无不值得深深思考之处。

作为教师我们很清楚地明白:所谓的“优等生”有他不足之处,所谓的“差等生”也有他可爱之处。

教育实践中,常常存在这样一种现象:许多老师对优秀学生非常喜欢,对差生则左看不顺眼,右看不顺心。

的确,由于优秀学生守纪律、爱学习,在各方面表现不错,容易给人留下非常好的印象,这样,往往就认为他们一切都好,便忽略了对其缺点的发现。

而比较差的学生由于学习成绩差,组织纪律差等,老师容易忽略其优点,看不到他们身上的积极因素。

在上学期课堂上发生了一件事,让我久久不能忘记,也使我真正明白了赏识那些“差等生”才是真正爱学生。

那是我在教三年级信息技术的一堂课上,在讲到显示和隐藏“颜料盒”时,我惊奇地说:“糟了,一些不听话的工具栏都不见了!躲到哪里去了呢?哪位小朋友来帮助张老师把工具栏找出来。

”话刚落就有许多学生举起了右手,但坐在最后一位学生引起了我的注意,他不仅把手举得很高,嘴里还大声喊:“张老师我知道……”。

由于三年级刚开设信息技术,对学生各方面还不够了解。

当时我就不假思索地说:“我们请坐在最后一排的这位同学来回答”。

话还没说完,只见绝大多数的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张老师,他很笨的,学习很差,不会回答的……”。

当时,我注意到这位同学红着脸低下了头。

可以看出同学们已经深深地伤害了他的自尊心,也削弱了他的自信心。

我不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处理这件事,沉默了一会儿,
等全班同学都静了下来,我便说:“同学们,还是给这位同学一个机会,让他来回答这个问题。

”于是,我便把鼠标交给了他。

他接过鼠标还是低着头,边操作边用颤抖的声音回答:“单击查看菜单,再单击工具箱,它前面出现一个‘√’,这样就可以有工具箱了。

”他一说完,便低着头跑着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就在这时,他的同桌冲着他说:“笨蛋一个”。

他听后很委屈并大声地喊:“你才笨呢”。

当时,为了不影响上课,我只是夸了他一句,说他回答得非常好,就继续讲下去了。

下课后,我脑子里一直在回想着这堂课,总感觉自己有什么地方处理不好。

便去请教几位经验丰富的教师,还专门看了一本厚厚的儿童心理学书。

从中,我知道了这堂课中有很多失败的地方。

一是当我让那位学生来回答问题,同学们说他笨不会回答时,我没有让他树立足够的信心。

应该把“同学们,还是让我们给这位同学一个机会,让他来回答这个问题”这句话换成“同学们,常言道‘人无完人,金无足金’。

每一个人都有他的缺点,同样每一个人也都有他的优点。

而我相信这位同学也能够很好地回答这个问题,或许他还是一位电脑小高手呢,不信的话,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是怎么回答的。

”这样,不仅批评了那些同学,还能给这位同学树立足够的自信心。

另一个失败的地方就是当他同桌说他笨后,两人吵起来,而我没有及时去教育。

这样使他产生了精神压力,可能还因此自暴自弃,逐渐演变成“品学兼劣”的学生,成为家庭的隐忧、社会的隐患。

记得一个学生在作文中这样写到:“我心目中的好老师是这样的:他知识渊博,能够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同学,既关心优等生,更关心差等生。

……
我们将为能拥有这样的好老师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这也说出了每个学生的心声。

“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

”所以要想当一位好教师,就应该学会赏识每一位学生,尤其是要学会赏识“差等生”。

那么如何赏识“差等生”呢?
首先,教师要以公平合理来赏识学生。

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在同学关系中也往往处于“弱势地位”。

作为教师就要带头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他们的自尊心,要用“无色的眼镜”来看待每一位学生,做到公平。

专家在定义教育公正中指出:教师公平合理地对待和评价每一个学生,是教育公平的最基本内容。

在上述的这一课堂中,虽然我处理问题时不够深思熟虑,但并没有因为他是“差等生”而不让他来回答问题;也不因为他是“差等生”,而把吵架的原因全归于他。

记得自己上中学的时候,几个同学在一起聊天,其中有一位同学这样对我们说:“老师办公室的大门永远只为两类学生打开——一类是神气活现的班干部;另一类是调皮捣蛋、考试屡挂红灯即所谓‘差等生’。

”是呀,现在仔细想想是很有道理的。

“差等生”的情感是非常敏感的,因此教师要想自己做到公平合理就应该增强学生的公平感,而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学会公平合理地“赏罚”学生。

例如在班级里,当教师对某个学生的成绩进行表扬时,如果这个学生发现其他同学与自己同样的成绩得到教师更高的赞赏,那这个学生就会觉得教师的奖赏不公平。

这样教师对不同的学生取得同样的成绩而给予不同程度的表扬,就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产生不公平感。

同样的道理,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惩罚时,对犯同样错误的学生,总偏向于平时成绩好的学生给予轻微的惩罚,甚至免于惩罚。

而对于平时影响不好成绩又差的学生给予更严厉的惩
罚。

这样,教师的奖励容易削弱“优等生”学生的积极性,教师的惩罚容易伤害“差等生”学生的自尊心,而教师的这种奖惩方式对学生所造成的不公平感也削弱教师权力的影响力。

所以教师在赏罚学生时,要做到赏罚有据、赏罚有度、赏罚公平,决不能受个人的第一印象和爱憎亲疏所干扰。

其次,教师要以关爱的态度来赏识学生。

每个学生都需要教师热情的关心和耐心的教育,然而一个“差等生”更需要教师慈母般的关爱和百般的呵护。

任何一个学生都愿意和老师攀谈学习和生活感受,期待老师的爱心。

同时,他们对老师又有畏惧感,不敢与老师接近,尤其是“差等生”更不敢接近老师。

要解决这种情形,这就要求老师像朋友一样,深入学生中间,用关爱架起沟通的桥梁,即教师的关爱是沟通教师与学生心灵的桥梁。

因为教师只有关心,尊重学生,才能去深入了解并分析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而学生以其特有的敏感,经过自己的观察和体验,看出了教师的善意和对自己的真诚爱护,就会产生对教师的亲切感,他们才能消除畏惧,敞开自己的心扉,把自己的思想,情感向教师倾诉,才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诲,即“亲其师,信其道。

”例如上述课堂中的那位学生,我在下课后,把他单独留了下来想与他进行交流。

可是,一开始我不管问什么他都不回答,只是低着头。

这时,我感觉自己需要另一种方式与他沟通,我便说:“我觉得你一点都不笨,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

虽然那位同学说你笨,这是他的错,但作为学生你不应该上课那么大声。

张老师把你留下来是想与你交个好朋友,你以后有什么困难尽管来找我,我会尽力来帮助你的。

”听了这话他哭着说:“张老师我错了”。

又慢慢地向我说了他很多的事。

原来他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离婚了,一直和年迈的奶奶生活在一
起。

学习上没有人管,成绩一直很差。

也就因为成绩差,同学们都说他笨。

听着听着,我的眼泪也快流出来。

深深地吸了一囗气说:“你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希望你能用你聪明的脑子好好学习,把学习跟上去,有什么困难就尽管来找我这个朋友。

”从那次谈话后,每节课我都留心他,发现他变了很多。

同学们不再喊他笨了,也都和他成了好朋友。

是呀,一次真情的关爱,一次适当的表扬可能更胜过一百次的斥责、一百次的批评。

一个学生,如果他被认为是“差等生”,可以想象,他已经面对太多的批评和责罚,他们对批评和责罚大多已经是麻木了,许多的“差等生”往往表现出一种无奈和无所谓或者是一种不满和愤恨。

我们作为一名教师,无论每个学生成绩好坏,他们都应受到同样的关注,尤其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更需要我们的关爱和赏识。

只有这样可以增强每个学生的自信心,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教师的欣赏中和表扬中健康成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