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合集下载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当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武定县万德中心小学陈丽华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又是学校教育的延续,因此,每位家长对子女虽有不同的教育,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全方位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在教育子女、做合格家长方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以身作则,当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孩子最初的言行是从父母那里获得的。

因此,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是做好父母的前提。

我和大家一样,是一名普通的基层医务工作者,在没有孩子前,也总想把自己和将来孩子的成长都理想化,但当我有了孩子后,才真正懂得了要做好一位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首先要给孩子做好榜样,也深知第一任老师的重任。

为了给孩子一个榜样,我在工作中兢兢业业,每当在工作中取得了一点成绩,以及接触到了先进工作典型,我总要讲给孩子听,让他分享爸爸的喜悦,号召她向先进学习。

让孩子从小就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力志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

二、温馨和睦,创造良好家庭氛围家是每个人温暖的港湾,对孩子来说更是如此,让家庭稳定的发展,营造一个好的家庭,才会给子女的成长带来好处,才能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塑造高尚的人格。

我们一家三口人,在平时这三口之家既是亲人又是朋友。

在家中,尊重妻子,处处以身作则,为孩子做出了榜样。

有什么事情我们总会在一起说一说、议议。

虽然孩子还小,但是我们也让她参政议政。

久而久之,就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增强了责任感。

在家庭发生不可避免的变化,家长的情绪受到影响时,我们会尽可能地避免使孩子感到不快乐。

在对孩子性格的培养上,我们也是处处时时在关注着孩子的成长。

使孩子处处感到父母无时不在关注着她。

从而使孩子在父母的关心中获得巨大的力量。

在孩子有错误时,我们对孩子的批评也是循循善诱,加以引导。

而决不是粗暴打骂。

因为我们懂得在训斥中长大的孩子,不是种下仇恨,就是被训斥成绵羊,成为家长心中永远的痛。

三、全心投入,重视思想品德教育在抓好孩子学习的同时,我们不忘对孩子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共5则)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共5则)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共5则)第一篇: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孩子从出生第一天起,直到长大成人,都在受着家庭的各种影响,可以说家庭是儿童成长的摇篮,因而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密不可分。

然而有些家长却不懂得如何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有些家长对家庭教育的知识一无所知或一知半解,每次开家长会,都会有很多家长说:“我的孩子还请老师多费心,我们都没读过几年书,也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

”这些既是实情同时又表现了很多家长的教育思想不正确,将教育过分依赖于学校。

他们忽视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因而班主任可以利用家长会教给家长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共同承担培养一代新人的责任,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十分必要的。

如何开好家长会?一、明确家长会目的开家长会的目的,不只是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从学校和教师那里了解并掌握孩子的心理变化过程,使家长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成为孩子的知心长辈和朋友,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最终促进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我们的家长会,有很多是因为孩子出了纪律问题、思想问题,或者是学习不好,才反映给家长,让家长去教育帮助孩子。

结果,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家长又不知道该怎么办。

反复的次数多了,有的家长采取强制措施,甚至打骂孩子,有的家长则采取放弃不管的态度。

这也是家庭教育容易出现的一个误区,只有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素养,才能确保孩子在学校、家庭中健康成长。

我们开家长会的目的是很明确的,但实现过程比较复杂,涉及到学校、家长、学生之间各种关系的处理,家长会后出现打骂孩子,严加限制孩子活动的种种现象,这并不代表家长会本身有什么不好,关键是要看学校采取什么形式来开,家长又该如何处理从家长会上获取的信息。

家长会后父母打骂、管制孩子活动的情况说明,我们的家庭教育在理论指导和具体实践中也存在着问题,这也是家长会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一个重要因素。

学校应该通过家长会以及个别交流等途径,把家庭教育的科学知识教给家长,帮助家长提高家庭教育素养,使家庭教育成为一种理性行为。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孩子是父母的终身教材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孩子是父母的终身教材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孩子是父母的终身教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而孩子则成为父母的终身教材。

这句话简单明了地诠释了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也道出了教育的本质和真谛。

父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引导者和榜样,孩子的成长也在不断地提醒着父母,激励着他们不断成长、进步。

下面,我们将从几个方面探讨这个观点。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

父母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成为了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他们教会孩子如何吃饭、如何走路、如何说话,甚至是如何思考和如何做人。

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深远,他们的每一个细微举动都对孩子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父母的善良、责任心、正直、诚实等品质会在孩子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记,成为孩子一生的品格养成的基础。

孩子是父母的终身教材。

当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父母开始了更为艰苦却又幸福的教育之旅。

孩子的每一个表现、每一次成长,都在提醒着父母,教育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需要不断调整的。

孩子会带给父母各种各样的挑战,挑战着他们的智慧、责任感和爱心。

父母需要不断地学习,了解不同阶段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给予孩子更好的引导和关爱。

对于父母来说,要成为合格的启蒙老师,首先要具备足够的爱心。

父母的爱是孩子成长道路上最重要的动力和保障。

也正是因为对孩子的深沉爱意,父母才会毫无保留地为孩子付出,关心孩子的成长、琢磨如何通过正确的教育方式帮助孩子成长为优秀的人。

在这个过程中,父母要懂得鼓励孩子、尊重孩子、关心孩子、包容孩子,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的无条件的爱。

父母还需要成为一个值得孩子尊敬和学习的榜样。

孩子是一个模仿的动物,他们会从父母的言行中学到很多东西。

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影响着孩子的行为和价值观。

如果父母身上有不良的品质和行为习惯,很可能会被孩子模仿,因此父母应该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做一个值得孩子学习的榜样。

父母还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成长。

孩子是一个很好的教师,他们的成长和行为会不断地提醒父母,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做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园长在2015年10月20日家长会上的报告)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孩子是父母的镜子,父母的言行举止都会影响到孩子。

父母要严于律已,事事处处以自己的正确言行为孩子树立榜样,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一、父母不要纵容自己孩子犯错造就一个人,或者毁掉一个人,就看父母是如何教育的。

有些家长谈到家庭教育时,总是认为自己忙,没时间教育孩子。

可以相信,有些家长朋友确实很忙,他们为“生活”忙,为各种事忙,披星戴月地忙碌。

总有忙不完的事,但他们在忙中却忽略了这样一件比较重要的事——那就是对孩子的教育。

到头来,钱也有了,一切都有了,唯独孩子“丢”了。

到那时,后悔的还是家长,受惩罚、遭埋怨也是家长。

看看如今孩子们的现状,心理问题越来越多,厌学逃学的越来越多,父母难道就没有责任吗?父母的个性特点、教养观念和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父母应加强对孩子的全面教育,及时纠正他们身上的不良习气,让他们养成优秀品质。

二、父母不要成为负面的影响者(一)父母不要用消极言行影响孩子家长的不良生活习惯直接会反映在孩子身上,比如说谎,在幼儿园的一个小孩,不想去幼儿园,就骗妈妈说“肚子疼”,家长既不了解情况,又不带孩子去医院,就给幼儿园老师请假,家长帮助孩子来圆谎。

就是因为家长这样一次次的纵容,后来这个小孩经常以此方法不来幼儿园,这时家长才追悔莫及,但是已经晚了。

当孩子带着一颗单纯、透明的心来到这个世界时,他们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充满了求知的渴望,他们对父母有着一种天然的完全的信任,父母说那是花鸟、树木,他们就会认为那就是花鸟、树木,父母说天是蓝的、水是绿的,他们就会认为天是蓝的、水是绿的。

如果父母将黑的说成白的,将红的说成绿的,他们也会毫不怀疑地认为那黑的是白的,那红的是绿的。

(二)父母不良行为的表现及纠正对于六岁以内的孩子来说,“不听话”的确是他们这个年龄能够被允许的“过错”。

所以关键还是在于父母怎样学会控制自己的脾气。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的新思考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的新思考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的新思考1. 引言1.1 为什么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句话被人们反复提及,但为什么父母必须扮演这样重要的角色呢?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他们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扮演着无法替代的角色。

父母对孩子的言传身教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甚至会贯穿孩子的一生。

父母是孩子的生命导师,他们不仅可以传授孩子基本的生活技能和道德观念,更能教会孩子如何处理人际关系、规划未来等重要技能。

父母还承担着培养孩子自信、独立和自主的责任,这些素质是孩子未来成功的关键。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首先因为他们在孩子早期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而且父母的教导能够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

父母不仅是孩子的养育者,更是他们的引导者和榜样。

父母所教导的种种道理和知识都将在孩子心中扎根,成为他们人生道路上的指南针。

2. 正文2.1 父母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性父母在孩子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不仅是孩子最亲近的人,更是孩子的引路人和榜样。

父母的言传身教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性格养成、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以及行为习惯的养成。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陪伴和关爱是无可替代的。

他们给予孩子安全感和信任感,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和独立性。

父母不仅在物质上支持孩子成长,更重要的是在精神上给予孩子指引和鼓励。

他们的言行举止和态度观念都会影响孩子的认知和认同感。

父母的陪伴和关爱可以满足孩子的安全感和依恋需求,培养孩子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和自尊。

父母的榜样作用也是不可替代的,孩子往往会模仿父母的言行举止和态度观念。

父母要做孩子合格的榜样,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只有在父母的悉心教导下,孩子才能顺利成长,并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获得成功。

2.2 父母在孩子学习中的角色父母在孩子学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是孩子的榜样和引导者,更是孩子学习的第一位老师。

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父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是孩子的典范,模仿的对象,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想白纸一样纯洁的孩子,教育的过程不是批评的过程,而是鼓励的过程。

有位教育学家说过:“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老实是做人最重要的品德,不管你做了什么,都要跟爸爸妈妈讲,做错了事情不挨批评,只要说出来改正就好,但是隐瞒与欺骗会受到严厉的批评。

但是,鼓励不是纵容,有些事情要说一不二,比方:我和孩子共同成长六年一班家长当体重只有3.5kg、只有51cm的儿子呱呱堕地的一瞬间:我和家人已经想好的无数个名字中就剩下了一个:天天。

我们希望他天天快乐、天天安康、天天长大……在一家人精心呵护下,伴随着孩子的一天天长大,他的生长发育已经不再是问题:不到六岁,已经身高近130cm,体重20kg,从生理方面来说已经完全称得上是发育良好的安康孩子。

而更重要的是,应该如何教育、如何培养他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为一个安康向上的“人〞。

很多专家说:不要把孩子看得很幼稚,也不能和孩子老讲大道理,更不能实行高压"统治",应该和孩子共同成长,这一点我深有体会。

我不希望用自己的喜好、憎恶去强压孩子,不把自己未完成的希望放在孩子身上,因为他有自己的生命和爱好,不应该是父母生命的替代品。

在他四岁的时候,他的小伙伴们都开场了学习,学舞蹈,学美术,我问他喜欢什么?他说玩。

于是每到周末小伙伴们都去学习了,没人跟他玩,我就跟他玩沙,玩土,踏青,抓虫。

小学三年级的时候,他说喜欢玩爵士鼓,我们就送他去学习,一切顺其自然,没有指望他将来能成为一名音乐家,但我们希望能从中得到快乐。

后来他因为功课多了,学习累了,倦了,孩子提出不去了,我们也没有阻止。

重要的是要尊重孩子,让他自己选择未来。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是孩子的“典范〞、“模仿〞的对象,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像白纸一样纯洁的孩子,以身作那么是最重要的。

记得孩子很小的时候教育他不要乱扔垃圾,首先自己就要做到,于是即使身边没有垃圾袋或垃圾箱,就将垃圾放入自己的口袋或包中,这一举一动影响着孩子。

【说明文】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说明文】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说明文】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长的教育指导。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家庭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家长作为孩子第一任老师的重要性。

首先,家长是孩子最早的启蒙老师。

孩子从出生开始,就要学习看、听、说、动、思维等方面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放在家长身上。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言传和身教来引导孩子走向健康成长的道路。

比如,孩子在学走路时会摔倒,这时家长就应该给他鼓励,让他再试一次;孩子在犯错误时,家长也要以恰当的方式给他纠正,让他学习到正确的行为方式。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启蒙越来越关键。

其次,家长是孩子学习的榜样。

孩子在他的成长期间会以家长为学习和行为方式的榜样。

家长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来教育指导孩子,比如,家长如果能够坚持锻炼身体,不吃垃圾食品,讲卫生等,孩子自然也会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而如果家长经常吃垃圾食品,熬夜抽烟等等,那么孩子就会学习这些不良习惯。

第三,家长是孩子道德观念的引导者。

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应该教育孩子道德操守,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道德规范。

比如,要让孩子明白做人要有原则、讲卫生、尊重他人的爱好和习惯等等。

在孩子的成长中,良好的道德观念是非常重要的,是建立在孩子姓名基础上的,家长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培养良好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最后,家长是孩子的情感引导者。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有不少的痛苦,比如失恋、被欺负等等。

这时,家长就需要成为孩子的情感引导者,给予孩子充分的关爱、理解和支持,帮助孩子渡过人生的低谷,积累良好的情感经验。

总之,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功不可没。

家长的言传身教、榜样引导、道德观念培养和情感引导都对孩子的成长起到重要的作用。

为了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家长需要不断的学习和完善自己的教育方法,创造和孩子和谐、和睦的家庭氛围。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Parents are the First Teachers of Their Children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身教重于言教。

可是,这样浅显的道理,并不是每一位为人父母所能够懂得的。

女儿有个高中同学小翠,父母离异,跟着爷爷奶奶一块生活。

高中住校,她每月只有200元的生活费,有时候一天才吃一顿饭,女儿说,常见她到月底向同学们借钱。

小翠缺失了父母的爱,郁郁寡欢,倒是喜欢上了班里的一个男孩子,还曾省吃俭用省下90元钱给那男孩买礼物。

还有一次,不知为何无助的小翠蹲在路边哭了起来……女儿后来向我说起这些事情时,我差一点落下泪来。

孩子没有错,错的是你们做父母的。

不能给与物质上的保证,更不能给她疼爱,你们残忍地把她抛给这个世界,留在别人异样的眼神中。

孩子又能从你们身上学到什么?破碎的家,冷冷的心,无尽的愁。

但愿小翠喜欢的那个男孩子是一个优秀的男子汉,能够担当,能够给人温暖。

我祝福他们。

妻子现在干着宿管的工作,有一位同事沈姐,好说话,就是好打扮,好训斥人,看起来挺凶的样子,对孩子几乎到了溺爱的地步了。

沈姐只有一个女儿,现在大连的一所大学上学。

学费、生活费倒是必不可少,就是女儿额外的一些消费着实让沈姐有点吃不消。

去年,女儿说牙不齐要整牙,花了沈姐8000元,每次回家来一趟,都要嚷着要买衣服,至少1000元—2000元。

这不,今天又要去割双眼皮了,看来也要几千元了。

沈姐心疼钱,前几天故意对其女儿说,你看女儿长得多漂亮啊,还用得着割双眼皮吗。

不想其女儿竟对沈姐说,你这不是睁眼说瞎话吗。

其女儿性格也挺冲,都叫她“小辣椒”。

沈姐伤心难过,如何养了这样的一个孩子。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潜移默化影响着孩子。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终生的老师,所以家长的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特别是孩子的少年时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10月20日李卫红
这样做对吗?
有人做过这样的比喻:孩子的心田是一块奇怪的土地,你播下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你播下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你播下习惯的种子,就会获得品德的收获;你播下品德的种子,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

这真是一个非常奇妙的比喻,为了学生能有一个美妙的命运收获,我们必须学会在他的土地上播下种子,一年级,需要播下一颗行为习惯的种子,并且勤于浇灌,踏踏实实走好养成良好习惯的第一步,开好养成教育的第一朵花!
道理是这样,谁都懂,不光是老师,就连我们的家长也一定明白这个道理,在家里也一定会告诉自己的孩子不能说谎,一定要做个诚实的孩子,然而家长骗老师却连眼睛都不眨一下,想在这样的家长的熏陶下,我们的孩子可想而知了。

这不今天早上我刚起床就听到手机在响,接起来是郭文婷的妈妈,家里老人去世了要给孩子请假,我同意了,这做事很正常的,又因为这个孩子比较特殊,放在家里家长也不放心。

来到学校门口,只见一位家长迎了上来,原来是高钰杰的爸爸,手里拿着一张纸是请假条,一边递纸一边告诉我:“孩子发高烧了,老师我给他请一天假,如果下午能来我一定让他来。

”我说:“不用,你让孩子休息一天吧,别让下午出来又着凉了,明天又不好了。

”“那谢谢老师了。

”听到这句话,我真的有点感动,我并没有做什么,只不是随口的一句话而已,而在家长看来却是对孩子的关心。

像这样的家长我们觉得不是非得让家长像高钰杰的爸爸一样要校门口,手拿请假条来请假,如果实
在没空,打个电话也行,最起码这是对孩子的负责,让孩子知道上了一年级是不能随便想上学就上学,不想上学就不上学了。

可是有的家长就不是这样做了,今天武雪霏又没来,一直等到上课铃响起,座位依然是空的,因为不想浪费上课的时间,我也没有联系家长,一下第一节课,我就马上到办公室发了校讯通,几分钟过去了,没办法没反应,我只能开始打电话,打校讯通的电话居然是关机,再打家里的电话竟然是欠费,我真的有些发火了,这是什么家长,于是我拿出班里孩子的电话记录又找到一个号码,响了几声终于有人接起来了,我生气地说:“孩子今天怎么又没来上学,你们也不请假。

”“孩子在医院输液了,我记不得你的手机号。

”当时我第一感觉就是一定在说谎,昨天孩子还是好好的,今天怎么会去输液呢?我当时并没有拆穿她,第二天孩子来了,我一看孩子好好的,于是我问:“你昨天怎么没来上学。

”孩子小声说:“爸爸妈妈昨天吵架了,他们都不送我上学。

”当时我心里的那个气,这样家长在孩子面前说这样的谎,我们作老师的真感到太无语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