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诊断记忆口诀

合集下载

传染病分类记忆口诀

传染病分类记忆口诀

传染病分类记忆口诀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给健康人的疾病。

为了更好地了解传染病的特点和分类,我们可以借助记忆口诀来帮助我们记住各类传染病的特点和防控措施。

下面是一则简单的传染病分类记忆口诀:A类、B类、C类,四大类别真可爱记住了它们别混乱,科学分类真重要A类传染病A类传染病指由病原体直接传播给人类的传染病,如麻疹、流行性感冒等。

这些疾病的传播途径多为呼吸道或直接接触,所以预防与控制的重点在于个人卫生、隔离和疫苗接种。

B类传染病B类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通过接触传播给人类的传染病,如肝炎、结核病等。

这些疾病的传播途径多为血液、性接触或直接接触,因此在预防与控制中需要加强个人卫生,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并且要提高个人免疫力。

C类传染病C类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通过间接传播给人类的传染病,如乙脑、登革热等。

这些疾病的传播途径多为蚊虫叮咬、饮食或消化道传播,因此在预防与控制中要加强蚊虫防治、保持环境清洁、合理食品安全,以及加强宣传教育。

了解传染病分类,提高预防意识传染病的分类对于我们了解疾病的传播途径、预防控制及有效干预至关重要。

通过这个简单的记忆口诀,我们可以记住A类、B类和C类传染病的分类特点,以及在预防和控制中需要采取的措施。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接种疫苗,提高个人免疫力。

此外,公共卫生工作人员也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传染病的了解和预防意识。

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相信我们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构建一个更加舒适和健康的社会环境。

以上就是关于传染病分类记忆口诀的文档,希望能为您提供一些帮助。

谢谢!。

传染病分类口诀速记

传染病分类口诀速记

传染病分类口诀速记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疾病,根据病原体的不同,传染病可以分为细菌性传染病、病毒性传染病、真菌性传染病、寄生虫性传染病和其他传染病。

一、细菌性传染病细菌性传染病主要由细菌引起,如霍乱、破伤风、百日咳、肺炎等。

这些细菌通过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媒介传播等途径传播给人们。

霍乱是肠道感染疾病,由霍乱弧菌引起。

它通过饮用被污染的水或食用被污染的食物传播给人们。

霍乱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腹泻、呕吐和腹部疼痛,严重时可导致脱水甚至死亡。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引起的传染病,常见于深度伤口感染。

破伤风的症状包括肌肉强直、痉挛和呼吸困难,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百日咳的症状包括咳嗽、发热和呼吸困难,严重时可导致肺炎等并发症。

肺炎是由肺炎球菌等细菌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通过飞沫传播或接触传播。

肺炎的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和胸痛,严重时可导致肺组织破坏和呼吸衰竭。

二、病毒性传染病病毒性传染病主要由病毒引起,如流感、登革热、艾滋病等。

这些病毒通过空气飞沫传播、血液传播、性传播等途径传播给人们。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流感的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和喉咙痛,严重时可导致肺炎等并发症。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

登革热的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和关节痛,严重时可导致出血并引发休克。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性传播疾病,也可通过血液传播。

艾滋病的症状包括发热、乏力和体重下降,严重时可导致免疫系统功能丧失。

三、真菌性传染病真菌性传染病主要由真菌引起,如念珠菌病、白色念珠菌病、曲霉病等。

这些真菌通过空气传播、接触传播、食物传播等途径传播给人们。

念珠菌病是由念珠菌引起的黏膜感染疾病,常见于口腔和阴道。

念珠菌病的症状包括瘙痒、疼痛和分泌物异常,严重时可导致黏膜溃疡和出血。

白色念珠菌病是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的肺部感染疾病,主要通过空气传播。

2011大苗记忆口诀

2011大苗记忆口诀

2011⼤苗记忆⼝诀2011⼤苗记忆⼝诀传染病传播途径:⾮典流感呼 (⾮典、流感通过呼吸道传播)霍乱甲菌消 (霍乱、甲肝、菌痢通过消化道传播)炭疽钩体亲 (炭疽、钩端螺旋体通过亲密接触传播)⼄脑疟疾咬 (⼄脑、疟疾通过蚊⾍叮咬传播)流⾏性出⾎热临床表现:记住:三痛三红三点三痛:头痛、腰痛和眼眶痛三红:颜⾯、颈、胸等部位潮红三点:软腭、腋下、胸背部出⾎贫⾎的细胞形态学分类:⼤的幼⼉坐⼩的地铁,正好站在我的⾯前⼤:⼤细胞性贫⾎(,,,,,,,)——,幼:巨幼细胞贫⾎⼩:⼩细胞低⾊素性贫⾎(,,,,,,,,,,,,,)——,铁:缺铁性贫⾎正:正细胞性贫⾎(,,,,,,,,,)——,站:再⽣障碍性贫⾎铁代谢:⼆价铁吸收,三价铁运输,⼆价铁被利⽤急性⾮淋巴细胞⽩⾎病按照FAB分类;⽼师讲了⼀个故事:⼀对结婚多年的夫妻,没有⽣育,妻⼦天天买补品来吃,这⼀天,这个丈夫就对妻⼦说:“你不要⼀味⽽补了,三年了,你早该有了,四年前礼单也收了,我担⼼六⽉的红花能否带来七⽉最后的希望”。

解释⼀下:你不要⼀(M1)味(未分化型)⽽(M2)补(部分分化型)了,三(M3)年了,你早有(早幼粒细胞)了,四(M4)年前礼单(粒单核细胞)也收了,我(M5)担(单核细胞)⼼六(M6)⽉的红(红⽩⾎病)花能否带来七(M7)⽉最后(巨核细胞⽩⾎病)的希望。

肌⼒分级“四个不”⼀不动、⼆不抗、三不阻、四不全⼀不动不能产⽣动作⼆不抗不能对抗地⼼引⼒三不阻不能对抗阻⼒四不全能抗阻⼒,但不全⾯0级肌⾁完全瘫痪,触诊肌⾁完全⽆收缩⼒1级肌⾁有主动收缩⼒,但不能带动关节活动【可见肌⾁轻微收缩】 2级可以带动关节⽔平活动,但不能对抗地⼼引⼒【肢体能在床上平⾏移动】 3级能对抗地⼼引⼒做主动关节活动,但不能对抗阻⼒肢体可以克服地⼼吸收⼒,能抬离床⾯4级能对抗较⼤的阻⼒,但⽐正常者弱【肢体能做对抗外界阻⼒的运动】 5级正常肌⼒【肌⼒正常,运动⾃如】髋关节脱位⼝决:外旋外展前脱位,内收内旋后脱位,外旋内收股⾻断。

丙类传染病记忆口诀

丙类传染病记忆口诀

丙类传染病记忆口诀丙类传染病记忆口诀丙类11种口诀包黑骑二流疯马,手挥红幅令班师情景联想:包大人骑一匹二流疯马,手挥一张红色横幅,下令班师回朝。

注释:包:包虫病;黑:黑热病二流:普通流感,流行性腮腺炎疯马:风疹和麻风手:手足口病;红: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幅(腹):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班: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师:丝虫病;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预防措施1. 控制传染源:这是预防传染病的最有效方式。

对于人类传染源的传染病,需要及时将病人或病源携带者妥善的安排在指定的隔离位置,暂时与人群隔离,积极进行治疗,护理,并对具有传染性的分泌物,排泄物和用具等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防止病原体向外扩散。

然而,如果是未知传染源,特别是动物担任的传染源,由于其确定需要流行病学的因果推断和实验室检测结果上得到充分的证据,有的时候并不是很容易得到确切结果,尤其是突发急性传染病发生时,想要短时间内锁定传染源更是困难。

不过,一旦确定传染源后,需要及时采取高效的措施控制传染源,以保证传染源不会继续将病原体向易感人群播散。

2. 切断传播途径:对于通过消化道传染病、血液和体液传播的传染病,虫媒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等,切断传播途径是最为直接的预防方式。

主要方式在于对于传播媒介阻断,消毒或扑杀。

如对于污染了病原体的食物或饮水要进行丢弃或消毒处理,对于污染了病原体的房间或用具要进行充分的消毒,对于一次性的医疗用品在使用后要及时进行消毒或焚烧等无害化处理,在虫媒传染病传播季节采取防蚊防虫措施等。

同时,对于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干预手段也是极为必要的,如促进静脉注射吸毒人群对使用针具进行消毒,对会发生高危性行为的人群进行安全套使用的宣传教育等。

如今预防甲型H7N9流感病毒的方法也仍然是注意基本卫生,勤洗手,戴口罩,吃肉要煮熟——虽然是老调重弹,但仍然是切断传播途径最有效的方式。

传染病歌诀

传染病歌诀

法定传染病歌诀
甲类霍乱与鼠疫。

乙类二五需谨记。

非典爱滋肝炎疾,
脊髓麻疹禽流疫;狂犬乙脑出血热,登革炭疽双痢疾;
结核伤寒副伤寒,流脑白喉百日集;猩红新生破伤风,
淋病梅毒布鲁氏;疟疾螺旋和血吸。

丙类十种莫轻视。

流感腮腺风疹起,急性出血结膜疾;黑热包虫麻风聚,
斑疹伤寒丝虫病;除外霍乱二伤寒,感染腹泻法定齐。

“乙类二五需谨记。

”中的二五是乙类法定传染病的种类25种
甲类鼠疫霍乱
乙类百白猩麻痢伤肝
破钩布炭登狂犬
脊流乙淋禽吸疟
结出艾梅抗非典
丙类一黑一红二风二虫三流行
【注:红理解为红眼病】
加除###感染性腹泻
实用法定传染病歌诀
甲类传染鼠霍乱二十五种乙类病
非典肺炭禽流感乙类传染甲类管
七苗九病免疫联勾体血吸疟二寒
淋病梅毒艾滋病出血猩红布登犬
二痢之后丙开始流感腮腺结膜炎
麻风风疹斑疹寒黑热包虫丝虫病
除外腹泻病十全三十七种记心间
新法修订04年法定报告有时限
注:
1、七苗九病:9种疾病包括:结核病、脊髓灰质炎、麻疹、乙肝、白日咳、白喉、破伤风、乙脑、流脑。

其中百白破3种用一种疫苗,故此共计7种疫苗。

2、二寒:伤寒、副伤寒。

3、二痢: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

39种传染病快速记忆法

39种传染病快速记忆法

.
39种传染病快速记忆法
甲类传染病2种
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26种
非典艾滋肝(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
脊灰禽流感(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
麻疹出血加狂犬(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
还有流行乙脑炎(流行性乙型脑炎)
登革炭疽和痢疾(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
结核伤寒脑膜炎(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百白破(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
猩红热
布氏淋梅螺旋体(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
血吸疟疾乙类全(血吸虫病、疟疾)
丙类传染病11种
流感流腮风(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
出血结麻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
斑疹伤寒黑热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
包虫病丝虫病(包虫病、丝虫病)
除外甲乙腹泻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这几种甲乙类传染病以外的腹泻病)
再加一个手足口(手足口病)
就是丙类11种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精品。

执业医师-传染科口诀

执业医师-传染科口诀

传染病口诀汇总(精心收集)
传染
1、传染病重症肝炎的临床表现:
黄、热、胀、呕、小、血、乱
乙型肝炎使用干扰素治疗的适应症
高、低、长、短、活、不、大
高:ALT 正常的2~2.5 倍左右
低:HBV-DNA 低滴度时
长:疗程要长,至少6 个月,甚至9-18 个月
短:病程要短,5-7 年左右
活:病情活动时
不:不要肝硬化失代偿、不要黄疸、不要重叠、不要变异
大:剂量要大3 百万u 5 百万u
2、发热与出疹的关系
风、水、红、花、莫、悲、伤
风疹、水痘、猩红热、天花、麻疹、斑疹伤寒、伤寒
附:风疹也是发热后第一天出疹。

3、“钩体病”
发热酸痛一身乏,眼红腿痛淋巴大,若不及时来相救,口鼻涌血死神拿。

4、流行性出血热临床特点记忆口决
发病早期即卧床,三红三痛二反常.三项化验可定型,IgM可确定.发热头痛象感冒,恶心呕吐蛋白尿.热退病重血压掉,少尿气粗酐高.白多板底异淋高,检测IgM重要.
注:[发病早期即卧床]:患者起病多急骤,症状重.
[三红三痛二反常]:三红:颜面,劲,胸等部位潮红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二反常:反常性蛋白尿和体温下降反而病情加重
[三项化验可定型]:
1. B-RT:白多板底异淋高
白多WBC计数在第3 病日后渐升高可达(15~30)*10E9,少数可达(50~100)*10E9.板底血小板从第二日开始减少异淋高病程的第4~5d后淋巴C增多,并出现较多的异型淋巴细胞.
2. U-RT:尿镜检可发现管型和RBC有确诊意义
3. 免疫学检查IgM 1:20 或IgG 1:40 为阳性,
双份血清滴度4 倍以上有诊断价值。

一句话巧记39种传染病

一句话巧记39种传染病

一句话巧记39种传染病
甲类2种鼠疫、霍乱容易记,乙类26种(2009年4月30日加甲型H1N1流感)难记全,不妨把丙类11种(2008年5月2日加手足口病)记牢,选择题时可用排除法推知乙类传染病。

包黑(骑)二流疯马,手(挥)红幅,班师。

-----注意联想意境:包大人脚骑一匹二流疯马,手挥一张红色横幅,下令班师回朝。

注释:
包:包虫病;
黑:黑热病
二流:普通流感;流行性腮腺炎;
疯马:风疹和麻风
手:手足口病;
红: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
幅(腹):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班: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
师:丝虫病;
注意:乙类传染病中:脊髓灰质炎、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麻疹、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后三者可简记为疫苗"百白破")、猩红热等八种常见传染病儿童易感,而“水痘”不在这39种传染病之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染病诊断记忆口诀
传染病诊断记忆口诀
1、水痘
冬春季节多水痘,斑丘水疱后结痂。

诊断要点:向心分布,瘙痒明显,分批出现,四代同堂,常发热1天左右出现皮疹。

2、风疹
发热皮疹淋结大,来去如风好鉴别。

诊断要点:发热后很快出现皮疹,皮疹消退速度快。

3、登革热
发热眼痛关节痛,皮疹出血淋结大,白低淋高小板低。

诊断要点:有发热,有三痛:头痛、眼痛、关节痛,病程3~6日出现皮疹,皮疹形态多变,可有颜面潮红及结膜充血。

4、乙脑
夏秋乙脑多高热,意识障碍伴惊厥。

诊断要点:夏秋多见,10岁以下小儿多见,三主症:高热、意识障碍、惊厥,表现为急起高热,伴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明显,惊厥或抽搐,病理反射、脑膜刺激征阳性。

5、狂犬病
大汗流涎伤口痒,水风声光属狂犬。

诊断要点:有动物咬伤史,动物有无死亡,伤口处理不及时,注射疫苗不规范,伤口多有瘙痒不适,水风声光刺激时可引起喉肌痉挛。

6、流行性腮腺炎
发热耳垂下疼痛,胰腺睾丸脑膜炎。

诊断要点:多有接触史,多表现为双侧肿痛,局部红热多不明显。

7、麻疹
发热三天起皮疹,咳嗽流涕科氏斑。

诊断要点:发热3天,皮疹3天,疹退3天,皮疹多自上而下,发疹期间持续发热。

8、流行性出血热(肾综合征出血热)
发热出血肾功差,三红三痛分五期,三高一低尿蛋白。

诊断要点:多有职业特点:如农民工,111,567,即11月~1月,5~7月,三主症:发热、出血、肾功能差,三红:脸红、颈胸红、眼红,或表现为皮肤出血或渗出水肿症状,五期: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三高一低即白细胞、血红蛋白、淋巴高,血小板低。

9、手足口病
发热皮疹接触史,手足臀膝有皮疹。

诊断要点:四不:不痛、不痒、不破溃、不结痂,四不
象:不象水痘,不象蚊虫叮咬,不象药疹,不象口唇牙龈疱疹。

10、恙虫病
发热焦痂淋结大,皮疹充血肝脾大。

诊断要点:多高热,病程4~6天出皮疹,多在3周内有丛林草地接触史,白细胞降低,外斐氏反应阳性。

11、猩红热
发热皮疹咽峡炎,口周苍白草莓舌。

诊断要点:发热多为稽留热,皮疹特点:出疹早快,多于第2日出诊,猩红样疹,多为弥漫性充血皮疹背景上出现的针尖大小皮疹,压之退色,皮疹自上而下,先出先退,有瘙痒,有脱屑,可有紫色线疹和白色粟粒疹,口周苍白,草莓舌或杨梅舌,白细胞高和中性粒细胞高,可有心、肾、关节等并发症。

12、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冬春小儿多流脑,高热头痛伴呕吐,皮肤淤点刺激征。

诊断要点:突发高热,三主症:一为剧烈头痛、呕吐,二为皮肤淤点淤斑,三为皮肤淤点淤斑,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高。

13、伤寒
发热纳差无欲貌,缓脉脾大玫瑰疹,四低一高查肥达。

诊断要点:发热为逍遥型发热,且多为稽留热,多无寒战,出汗也少,消化道反应多为纳差、腹胀、腹泻或便秘,神情淡漠,四低一高为白细胞、嗜酸、中性粒、血小板均低,淋巴细胞比值相对增高。

14、细菌性痢疾
发热腹痛伴腹泻,里急后重粘血便。

诊断要点:腹痛多为左下腹痛,里急后重即大便次数多,有便意时感便急,肛门坠胀感,排便后便不尽感,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高,大便见白细胞及脓球细胞。

15、霍乱
无痛腹泻米水便,先泻后吐无发热。

诊断要点:多无发热,多无腹痛,先泻后吐,频繁大便后大便多转为米泔水样大便或洗肉水样血便,因血液浓缩,故白细胞、血红蛋白、中性粒均增高。

16、钩端螺旋体病
眼红腿痛淋结大,黄疸出血肾功差。

诊断要点:多有疫水接触史,眼红但多无畏光及分泌物,腋窝及腹股沟淋巴结多肿痛,肌肉特别是腓肠肌疼痛明显,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高,尿常规可见轻度尿蛋白,确诊依靠钩端凝溶试验。

17、疟疾
夏秋季节多疟疾,寒战高热流汗多。

诊断要点:寒战明显,多高热,大汗淋漓,反复发作。

传染病类型诊断的方法
传染病共分为:40种,其中甲类2种,乙类26种,丙类12种;其他法定传染病:14种
甲类:鼠疫;霍乱(2种)
乙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HIV;病毒型肝炎(甲型、乙型、丙型、戊型、未分型);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人感染H7N9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肺炭疽、皮肤炭疽、未分型);痢疾(细菌性、阿米巴性);肺结核(涂阳、仅培阳、菌阴、未痰检);伤寒(伤寒、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I期、II期、III期、胎传、隐性);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间日疟、恶性疟、未分型)(26种)
丙类:甲型H1N1流感;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12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