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格的综合运用PPT课件
合集下载
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课堂)ppt课件

精选ppt
8
7、设问: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
出。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 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也即 自问自答)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 公。”(元曲小令)
以设问开篇,点明题旨,领起下面,分层 次地叙述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
精选ppt
9
蟾宫曲·问人间谁是英雄 元代 阿鲁威 原文: 问人间谁是英雄? 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 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 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 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陆 游 (68岁所作)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三万里”“五千仞”“泪尽”都是夸张,把诗
人对故国山河的热爱、对遗民的深切同情、对偏安
江南不思进取的投降派的满腔愤怒表现得淋漓尽致。
精选ppt
7
6、对偶 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
精选ppt
10
8、反问 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 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
“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 来?”(王安石《叠题乌江亭》)
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历 史之必然。
精选ppt
11
9、起兴 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 年。”(李商隐的《锦瑟》) 首联用锦瑟这种乐器起兴,由此而思及 “华年”。
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4、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5、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
兰溪棹歌(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如眉”:以眉喻月,描绘了当时月亮的形状 并体现出了它的清秀。“镜”:以镜喻兰溪之 水,写出了兰溪水之清澈明静;亦反衬出月光 的明洁。
高中语文粤教必修二《修辞格的综合运用》左晓容PPT课件 上课新名师优质课获奖公开面试试讲

——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
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揭示了黑人精神备受歧 视,物质生活贫困,没有安全感和归宿感的悲惨现实。
PPT课件
如果你安排得巧妙,家喻户晓的字便会取 得新义,表达就能尽善尽美。
——贺拉斯(古罗马诗人、批评家)
PPT课件
仿照例句,另写两组话,构成排比句。
1、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 2、祖国是大海,我就是大海中的一滴水 ;
优秀PPT课件”
PPT课件 从前,我们两个都替人家看牛,有一天,我们在芦花荡 里,把偷来的豆子放在瓦罐里煮着。还没等煮熟,大家就抢 着吃,罐子都被打破了,撒下一地的豆子,汤都泼在泥地里。 你只顾从地下满把地抓豆子吃,不小心把红草叶子也一起吃 进嘴里了,叶子梗在喉咙口,苦得你哭笑不得。还是我出的 主意,叫你用青菜叶子放在手上一并吞下去,这样红草的叶 子才一起下肚了……”
PPT课件
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 如果我是清风,我将吹走世间的尘埃。 如果我是春雨,我将滋润人们的心田。
PPT课件
祖国是大海,我就是大海中的一滴水 祖;国是蓝天,我就是蓝天上的一朵云; 祖国是森林,我就是森林里的一棵树; 祖国是高山,我就是高山上的一块石头。
PPT课件
石蕴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
PPT课件 赏析下列句子,品味修辞的妙处。
2、人类没有联想,世界将会怎样?(联想集团广
告语)
双关
“联想”一词一语双关,既指作为电脑的“联想”和联 想集团,也指人类的思维活动。说明人类的发展离 不开联想,也不能没有”联想集团“的产品。
品一品 PPT课件
排比
比喻
3、一百年后的今天,在种族隔离的镣铐和种族歧视的枷锁下,黑 人的生活备受压榨;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生活在物质充裕的 海洋中一个穷困的孤岛上;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然蜷缩在美 国社会的角落里,并且意识到自己是故土家园中的流亡者。
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揭示了黑人精神备受歧 视,物质生活贫困,没有安全感和归宿感的悲惨现实。
PPT课件
如果你安排得巧妙,家喻户晓的字便会取 得新义,表达就能尽善尽美。
——贺拉斯(古罗马诗人、批评家)
PPT课件
仿照例句,另写两组话,构成排比句。
1、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 2、祖国是大海,我就是大海中的一滴水 ;
优秀PPT课件”
PPT课件 从前,我们两个都替人家看牛,有一天,我们在芦花荡 里,把偷来的豆子放在瓦罐里煮着。还没等煮熟,大家就抢 着吃,罐子都被打破了,撒下一地的豆子,汤都泼在泥地里。 你只顾从地下满把地抓豆子吃,不小心把红草叶子也一起吃 进嘴里了,叶子梗在喉咙口,苦得你哭笑不得。还是我出的 主意,叫你用青菜叶子放在手上一并吞下去,这样红草的叶 子才一起下肚了……”
PPT课件
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 如果我是清风,我将吹走世间的尘埃。 如果我是春雨,我将滋润人们的心田。
PPT课件
祖国是大海,我就是大海中的一滴水 祖;国是蓝天,我就是蓝天上的一朵云; 祖国是森林,我就是森林里的一棵树; 祖国是高山,我就是高山上的一块石头。
PPT课件
石蕴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
PPT课件 赏析下列句子,品味修辞的妙处。
2、人类没有联想,世界将会怎样?(联想集团广
告语)
双关
“联想”一词一语双关,既指作为电脑的“联想”和联 想集团,也指人类的思维活动。说明人类的发展离 不开联想,也不能没有”联想集团“的产品。
品一品 PPT课件
排比
比喻
3、一百年后的今天,在种族隔离的镣铐和种族歧视的枷锁下,黑 人的生活备受压榨;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生活在物质充裕的 海洋中一个穷困的孤岛上;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然蜷缩在美 国社会的角落里,并且意识到自己是故土家园中的流亡者。
《修辞手法》公开课ppt课件

结构:
01
02
比 喻
1
2
3
4
5
6
3、比喻的种类:
4、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
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有没有喻词,下列几处情况,虽有喻词,但不是比喻。 同类相比。例如:他长得很像他哥哥。 表示猜度。例如:他刚才好像出去了。 表示想象。例如:每当看到这条红领中,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灿漫的少年时节。 表示举例的引词。例如:本次考试很多同学的进步很大,像张昊、李疏桐等等。 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01
比喻的本体和喻体是相似的关系,不论何种比喻,喻体必须出现。
02
比喻和拟人的区别:
夸张
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 启发读者的想象力,创造气氛。
夸张是有意强调事物的某种特征,并对其加以扩大或缩小来表达强烈思想感情的修辞方法。
超前的夸张 :
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内成灰.
夸张的类型 :
反问的作用:
概念:
为了加强语气,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屋常用肯定形式表示否定,用否定形式表示肯定。 例:就说蒋筑英吧.已经经过了这样长久的考验,难道他入党的志愿,也一定要等到死后才能由省委的追认才满足么?(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 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用否定式表示肯定的意思。)
反问 (反诘)
——修辞手法
202X
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
A、比喻 B、拟人 C、夸张 D、排比 E、反问 F、设问 G、对比 H、对偶 I、反复
202X
常见的修辞手法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
01
02
比 喻
1
2
3
4
5
6
3、比喻的种类:
4、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
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有没有喻词,下列几处情况,虽有喻词,但不是比喻。 同类相比。例如:他长得很像他哥哥。 表示猜度。例如:他刚才好像出去了。 表示想象。例如:每当看到这条红领中,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灿漫的少年时节。 表示举例的引词。例如:本次考试很多同学的进步很大,像张昊、李疏桐等等。 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01
比喻的本体和喻体是相似的关系,不论何种比喻,喻体必须出现。
02
比喻和拟人的区别:
夸张
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 启发读者的想象力,创造气氛。
夸张是有意强调事物的某种特征,并对其加以扩大或缩小来表达强烈思想感情的修辞方法。
超前的夸张 :
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内成灰.
夸张的类型 :
反问的作用:
概念:
为了加强语气,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屋常用肯定形式表示否定,用否定形式表示肯定。 例:就说蒋筑英吧.已经经过了这样长久的考验,难道他入党的志愿,也一定要等到死后才能由省委的追认才满足么?(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 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用否定式表示肯定的意思。)
反问 (反诘)
——修辞手法
202X
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
A、比喻 B、拟人 C、夸张 D、排比 E、反问 F、设问 G、对比 H、对偶 I、反复
202X
常见的修辞手法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
常用修辞手法及其作用ppt课件

– 博喻。例如:两岸都是悬崖峭壁,累累垂垂 的石乳一直浸到江水里去,像莲花,像海棠 叶儿,像一挂一挂的葡萄,也像仙人骑鹤, 乐手吹箫……
6
[区辨] 有“像”、“仿佛”、“似的”的句子不一 定都是比喻句
• 对两种事物作具体比较的。 例:小玲长得像她妈妈。 • 单纯的想象。 例:读罢《雷锋的故事》,我仿佛又
微笑是一曲动人的音乐,
微笑是一片遮阳的绿阴, 微笑是一句温暖的问候。 微笑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温馨。
31
下列语句属于借喻的一句是( )
A 这一群红领巾从远处跑过来。 B 天地是厂房,深谷是车间,幕天席地,群
山环抱,世界上哪个地方哪个纺织厂有那 样的规模呢? C 理性的东西之所以靠得住,正是由于它来 源于感性,否则理性的东西就成为无源之 水,无木之本。 D 鲁迅在一篇文章里主张痛打落水狗。
8
比拟作用分析公式
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把XX人化 或者物化(或:赋予XX以人的或者 物的情态),生动地体现了……的 情态,含蓄表现作者……的思想感 情。
例句:桃花、杏花、梨花你不让我, 我不你,都开满了花儿赶趟。
9
比拟与比喻的区别:
比拟是把人直接当物写,或把物直接当人 写,把写人的词语直接描写物,把惯用于写物 的词语用来直接写人。
回到了苦难的过去。 • 表示猜度的句子。 例:我觉得这人好像面熟。 • 表示举例。这样的事情很多,像……7
2、比拟(拟人)
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 来写的修辞方式。包括把物当作人来 写(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 和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拟物)三种 形式。事实上,前一种形式是把事物 “人化”,后两种形式则是把人“物 化”或“把甲物乙物化”。
4
作用分析公式
运用了
6
[区辨] 有“像”、“仿佛”、“似的”的句子不一 定都是比喻句
• 对两种事物作具体比较的。 例:小玲长得像她妈妈。 • 单纯的想象。 例:读罢《雷锋的故事》,我仿佛又
微笑是一曲动人的音乐,
微笑是一片遮阳的绿阴, 微笑是一句温暖的问候。 微笑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温馨。
31
下列语句属于借喻的一句是( )
A 这一群红领巾从远处跑过来。 B 天地是厂房,深谷是车间,幕天席地,群
山环抱,世界上哪个地方哪个纺织厂有那 样的规模呢? C 理性的东西之所以靠得住,正是由于它来 源于感性,否则理性的东西就成为无源之 水,无木之本。 D 鲁迅在一篇文章里主张痛打落水狗。
8
比拟作用分析公式
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把XX人化 或者物化(或:赋予XX以人的或者 物的情态),生动地体现了……的 情态,含蓄表现作者……的思想感 情。
例句:桃花、杏花、梨花你不让我, 我不你,都开满了花儿赶趟。
9
比拟与比喻的区别:
比拟是把人直接当物写,或把物直接当人 写,把写人的词语直接描写物,把惯用于写物 的词语用来直接写人。
回到了苦难的过去。 • 表示猜度的句子。 例:我觉得这人好像面熟。 • 表示举例。这样的事情很多,像……7
2、比拟(拟人)
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 来写的修辞方式。包括把物当作人来 写(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 和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拟物)三种 形式。事实上,前一种形式是把事物 “人化”,后两种形式则是把人“物 化”或“把甲物乙物化”。
4
作用分析公式
运用了
巧用辞格美语言PPT课件

13
三、在作文中学会运用辞格。
1、比较原稿和修改稿,体会辞格的妙处。
A 我坐在窗前,独自望着外面的天空,树木 已经开始落叶,从树上飘下来。
——
B 在刚刚踏上人生旅途的时候,我们会发 生许多令人感动的事情。
——
2020年10月2日
14
2、按上面的方式改写下面语段,要求 多用辞格。
我骑上那辆破自行车,向四里外的理 发店冲去。理发小姐熟练地换着工具,梳 剪着头发。半个小时后,发理完了,我非 常满意,骑着车回家,一路上,我觉得什 么东西都美都顺眼,什么声音都悦耳。
2020年10月2日
15
3、仿照下面的语段,以“魅力”开头另写 一个语段。
风度是大雨中为人撑开的小伞,风度是太阳 下替人遮阴的大树;风度是诸葛亮空城上坦然的 琴声,风度是周总理外交中从容的回复;风度是 指挥家飘逸的手势,风度是思想者睿智的头颅; 风度是司仪得体的举止,是模特优美的款步;风 度是卓别林的帽子,是王羲之的行书……
参考答案:你也带孩子,人家也带
孩子,怎么你带的就跟才从垃圾堆里 拣出来的,人家带的就像才剥壳的鸡 蛋心子,又白又胖又光鲜。
2020年10月2日
12
B这帮官们,眼睛处处盯着钱,言行 不一致,尽干祸国殃民的事。
参考答案:
这帮官们,黑眼珠子只盯着白 银子,句句话忠心爱国,样样事祸 国殃民。
2020年10月2日
衣服上的尘土。
2020年10月2日
10
B 乱哄哄的会场,像是一块揉皱了的绸 子,给余静的手一抹,现在又恢复到 原来平整的样子。
参考答案: 会场乱哄哄的,可余静一来,
很快就安静下来。
2020年10月2日
11
3、把平实的句子扩展成生动的句子, 要求A句用比喻、B句用对比和对偶。
作文-初中作文指导:巧用辞格扮靓语ppt优秀PPT

人
的
一
生
说
白
了
,
也
就
是
三
万
余
天
,
贫
穷
与
富
贵
,
都
是
一
种
生
活
境
遇
。
懂
得
爱
自
己
的
人
,
对
生
活
从
来
就
没
有
过
高
的
奢
望
,
只
是
对
生
存
的
现
状
欣
然
接
受
。
漠
漠
红
尘
,
芸
芸
众
生
皆
是
客
,
时
光
深
处
,
流
年
似
水
,
转
瞬
间
,
光
阴
就
会
老
去
,
留
在
心
头
的
,
只
是
弥
留
在
时
光
深
处
的
无
边
落
寞
。
轻
拥
沧
桑
,
淡
看
流
年
,
掬
一
捧
岁
月
,
握
一
份
懂
得
,
红
尘
纷
扰
,
我
口
不
耐
烦
像
如
果
修辞格课件

雾那样温顺;又像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低低地, 轻轻地,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零在水上。
返回
2、暗喻 : “甲是乙”
喻词用“是、成为、成了、变成”等。 ①草原的天气是孩子的脸,说变就变。 ②慢慢地,月亮成了小船一般。 ③那排冬青越长越高,变成一堵绿色的墙。
▲暗喻的其它情势:
(1)否定的比喻:
④ 但素园却并非天才,也非豪杰,当然更不是高 楼的尖顶,或名园的美花,然而他是楼下的一 块石材,园中的一撮泥土。(鲁迅《忆韦素园》)
上下句意思相连
宽对、严对
返回
三、修 辞 格 (之二)
(九)反复 (十)换算 (十一)设问 (十二)反问 (十三)对偶 (十四)排比
层递
(十五)引用
排比:由三个 或三个以上结构 相同的句子或短 语构成 。
层递:排列顺 序是层层递进的 (是排比中的一 个特殊次类)
返回
三、修 辞 格 (之二)
(九)反复 (十)换算 (十一)设问 (十二)反问 (十三)对偶 (十四)排比
——使用借代,代体和本体的关联要力求明显,否则, 容易造成费解或误解。
(五)借代与借喻的区分:
其一,借喻侧重类似性,借代侧重相关性。 其二,借喻能改为明喻而借代不能 。 例: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可改为明喻:我们之间的隔阂像一层可悲的厚障
壁)
返回
——依附于拟物 ④这时有一阵音乐不易觉察地浮现了。 ——依附于拟物
返回
(三)运用通感应注意: 通感是一种奇妙的“移花接木”,
运用通感要注意两种感觉之间的联系, 不可随便为之,张冠李戴,以致“沟” 而不“通”,令人费解。
返回
借代
(一)什么叫借代?
——不直接说出人或事物的名称,而用与其有 密切关系的名称或属性来代替,从而突出表达对象 特点的一种修辞手法。
返回
2、暗喻 : “甲是乙”
喻词用“是、成为、成了、变成”等。 ①草原的天气是孩子的脸,说变就变。 ②慢慢地,月亮成了小船一般。 ③那排冬青越长越高,变成一堵绿色的墙。
▲暗喻的其它情势:
(1)否定的比喻:
④ 但素园却并非天才,也非豪杰,当然更不是高 楼的尖顶,或名园的美花,然而他是楼下的一 块石材,园中的一撮泥土。(鲁迅《忆韦素园》)
上下句意思相连
宽对、严对
返回
三、修 辞 格 (之二)
(九)反复 (十)换算 (十一)设问 (十二)反问 (十三)对偶 (十四)排比
层递
(十五)引用
排比:由三个 或三个以上结构 相同的句子或短 语构成 。
层递:排列顺 序是层层递进的 (是排比中的一 个特殊次类)
返回
三、修 辞 格 (之二)
(九)反复 (十)换算 (十一)设问 (十二)反问 (十三)对偶 (十四)排比
——使用借代,代体和本体的关联要力求明显,否则, 容易造成费解或误解。
(五)借代与借喻的区分:
其一,借喻侧重类似性,借代侧重相关性。 其二,借喻能改为明喻而借代不能 。 例: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可改为明喻:我们之间的隔阂像一层可悲的厚障
壁)
返回
——依附于拟物 ④这时有一阵音乐不易觉察地浮现了。 ——依附于拟物
返回
(三)运用通感应注意: 通感是一种奇妙的“移花接木”,
运用通感要注意两种感觉之间的联系, 不可随便为之,张冠李戴,以致“沟” 而不“通”,令人费解。
返回
借代
(一)什么叫借代?
——不直接说出人或事物的名称,而用与其有 密切关系的名称或属性来代替,从而突出表达对象 特点的一种修辞手法。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常见的修辞手法ppt课件

修辞分析之比拟
• 1、定义
拟人 2、种类 拟物
3、作 用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将人的情感移植到花鸟身上,把人的感情表 现得更深沉、曲折、凄苦、哀伤。
使形象更生动饱满,意境更灵动,富有画面感。 化平常为别致,更有情韵,有移情作用。
巩固训练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2005年浙江卷)
齐安郡中偶题
千古长如白练飞: 比喻,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瀑布的色彩和形态。
十、顶真:用上一句的结尾 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
例: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 月光如水水如天。(赵嘏) •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 愁更愁。(李白)
十一、通感:
——把各种感觉(听觉、视觉、嗅觉、味 觉、触觉等)沟通起来,用甲感觉去描写乙感 觉,这种修辞手法叫通感,又称“移觉”。
常见的修辞手法
一、常见的9种修辞手法
范围: 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 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题型及趋势:1,诗歌鉴赏 2. 现代文大阅读 3,作文
修辞分析之比喻
• 1、定义 2、条件
①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②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例如: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 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 出是火把 还是星星。
A项是借代,“纨绔”本指“细绢做的裤子”, 所以指代贵族子弟。其他三项都是比喻中的借喻。
修辞训练
2、下面是表现一定生活观的句子,从修辞手法的角度 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A. 文学似海乐无边,官爵如花期有限。 B. 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究不过 是苍蝇。 C. 宁为八方苦水流浪鱼,不作一棵树上吊死鬼。 D. 谈笑有布衣,往来无缙绅。
杜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词语的活用
有时出于表达上的需要,要对某些词语"变通" 使用,有意改变其词性和功能,这就是词语活用。 词语活用可以使得言语表达生动形象,达到一种意 想不到的独特效果。例如:
❖
她跳的这段独舞,给人总的感觉是很青春,
很阳光。
“青春”、“阳光”都是名词,这里只接受副 词修饰,意思是"具有青春的朝气和活力",表意更 加丰富。
二、色彩的锤炼
词语的色彩一般是指词语的感情色彩和语 体色彩。恰当选用词语的不同色彩,可以增 强言语运用的准确性和表现力。词语锤炼过 程中,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都要使用得当, 否则就会出现感情色彩不相宜、语体色彩不 相称的错误。
(一)词语的感情色彩
词语的感情色彩主要指词语的褒贬色彩,它反 映说话人对所陈述事物的态度和感情。不同的语境 要求使用感情色彩不同的词语。例如:
词语意义的锤炼要注意以下几点:
❖
(一)注意词语的选用
❖
(二)一般词语的推敲
❖
(三)词语的活用
1、多义词语
汉语中的许多词语都有不止一个义项, 这几个不同的义项都是从一个基本意义派生 出来的,有着共同的基础,相互之间存在着 必然的联系。要恰当地使用多义词语,就要 清楚地辨析词义,了解词义之间错综复杂的 关系,选择最恰当的义项。
魏晋南北朝时刘勰的《文心雕龙》曾对诗文的修辞规律 进行了系统地探讨。
元朝的《修辞鉴衡》是我国第一部以修辞命名的著作。 “五四”运动以后,修辞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得到了 全面、系统的探讨和研究。比较重要的成果主要有: 1923年胡怀琛的《修辞学要略》可算是中国最早的现代 修辞学著作。 1932年陈望道的《修辞学发凡》创立了中国第一个科学 的修辞学体系,开拓了修辞研究的新境界,标志着现代修辞 学的建立。
“钦敬”、“追随”等书面词语,渲染出了 鲁迅先生逝世时庄严肃穆的氛围,表达了各 界人士对鲁迅先生的深切悼念和敬仰爱戴的 深厚情感。
三、声音的锤炼
1、音节匀称
音节的匀称主要是指结构相似、音节数目相等。
诗歌及抒情散文等讲究音节整齐,使语言具有节奏感,能 增强语言表达的抒情色彩和感人力量。例如:
三、如何学习修辞
(一)修辞是语言的实际应用,因此,具 有很强的ຫໍສະໝຸດ 践性。应当结合言语实践学习修 辞。
(二)修辞是多种同义形式的最佳选择。 因此,应当尽量掌握多种同义形式,这样才 能保证自己有选择的余地。如果只知道一种 表达形式,就没有选择的余地,也就无所谓 修辞。
(三)言语应用涉及的方面很多,包括对 象、语境、内容、语体等等。运用修辞格式 和手段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如果在严肃的场 合使用俏皮话、在娱乐的场合使用对偶、排 比等都显得不得体,这时候,再美的词藻、 再工整的句式也不会收到好的修辞效果。
❖ 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 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鲁迅《孔乙己》)
❖ 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 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鲁迅《孔 乙己》)
“排”字既通过孔乙己付钱时的谨慎反映了孔 乙己钱财的来之不易,又表现出了孔乙己想要摆阔 气的虚荣心理;“摸”则说明他的钱很少,表现出 了他的穷困潦倒。两个动词使用准确,生动传神。
“窃”和“偷”是同义词。所不同的只是语体 色彩:"窃"是书面语色彩、"偷"是口语色彩。孔乙己 使用"窃"来表示自己读书人身份,反映了他在封建 科举制度影响下性格迂腐、虚荣的特点。
3、反义词语
反义词语的使用可以对两个事物进行对比,鲜 明生动地反映出事物的矛盾,起到对照映衬的作用, 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说服力。例如:
❖ 正常操作,迅速完成岗位项目而从容不迫;技 术不熟练,责任心不强,就免不了手忙脚乱,错误 百出。(吴伯萧《北极星》)
反义词"从容不迫" 和"手忙脚乱"形成了鲜明的 对比,把两种不同的工作情态具体形象地展示在读 者眼前。
(二)一般词语的推敲
一般词语的推敲要求准确把握词语的意义,认 清表达的对象,留心具体的语言环境,注意上下文 的和谐统一。例如:
(四)修辞贵在创新。不论词语锤炼、句 式选择,还是辞格的运用,都应当有新意, 防止落入俗套。有句话说,第一个说女人是 花的人是天才,第二个说女人是花的人就是 蠢材。
第二节 词语的锤炼
一、意义的锤炼
词语是意义内容和声音形式的结合体。作为词
语内容的意义是词语的灵魂。词语意义的锤炼,就 是在深刻理解词义的基础上,根据表达的目的、对 象、内容等选择恰当的词语,力求准确鲜明、精当 妥帖。
❖ 满洲人早在窥伺了,国内却是草菅民命,杀戮 清流,做了第一种。(鲁迅《文章与题目》)
“窥伺”、“草菅民命”、“杀戮”等词语都 是贬义词,表现了作者对外族侵略者和当权者的不 满与憎恨。
(二)词语的语体色彩
语体主要是口语语体和书面语体。 口语形式灵
活,书面语规范严谨。口语词语通俗活泼,文艺作 品使用带有口语色彩的词语要多一些;理论文章、 公文使用带有书面语色彩的词语要多一些。例如:
第六章 修辞
第一节 修辞概说
一、什么是修辞 具体而言,修辞有三个含义:一是指运
用语言的方法、技巧和规律;二是指说话和 写作中积极调整语言的行为,即修辞活动; 三是指以加强表达效果的方法、规律为研究 对象的修辞学或修辞著作。
最佳表达效果就是指“准确、鲜明、生动、 形象”。
二、汉语修辞研究的历史
“修辞”一词出现得很早,但在古代学术研究中,修辞 学并不是独立的学科,有关修辞的论述散见于解经、文论、 史论、诗话、词话、笔记、随笔之中。
2、同义词语
丰富的同义词是语言发达的表现,也为准确地 表现客观事物的特征,反映事物之间的细微差别, 提供了充分的选择空间和余地。因此,恰当地选择 同义词,是取得最佳修辞效果的基本功。例如:
❖ 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 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 事,能算偷么?”(鲁迅《孔乙己》)
❖
那只粗糙的手再也顾不得悠闲地捋下巴上的
那撮白胡子了,转而一个劲地摸着赤脚片儿。(路
遥《人生》)
这个句子富有口语色彩,"赤脚片儿"是典型的 口语词,通俗易懂,生动活泼,非常富有生活气息。
❖
各界的人不经邀约,不凭通知,各自
跑来瞻仰鲁迅先生的遗容,表示钦敬和志愿
追随的心情。(叶圣陶《相濡以沫》)
句中的“邀约”、“瞻仰”、“遗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