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张辉)第11章

合集下载

第6章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张辉曹丽

第6章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张辉曹丽
第6章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西安电子 科技大学(张辉曹丽
• 下面我们从频域角度来证明这个定理。 设抽样脉冲序 列是一个周期性冲击序列,它可以表示为
•(6.1-1)
•由于δT(t)是周期性函数,它的频谱δT(ω)必然是离散的,不难 求得
•(6.1-2)
•式中, •抽样过程可看成是m(t)与δT(t)相乘,即抽样后的信号可表示为
• 这时信号便可用数字通信方式传输。在接收端,则将接 收到的数字信号进行译码和低通滤波,恢复原模拟信号。本 章在介绍抽样定理和脉冲幅度调制的基础上, 重点讨论模拟 信号数字化的两种方式,即PCM和ΔM的原理及性能,并简要 介绍它们的改进型:差分脉冲编码调制(DPCM)、 自适应差 分脉冲编码调制(ADPCM)和增量总和调制、数字压扩自适应 增量调制的原理。
• (6.1-3)
第6章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西安电子 科技大学(张辉曹丽
•根据冲击函数性质,m(t)与δT(t)相乘的结果也是一个冲击序 列,其冲击的强度等于m(t)在相应时刻的取值, 即样值m(nTs)。 因此抽样后信号ms(t)又可表示为
•(6.1-4)
•上述关系的时间波形如图6-(6.1-3)所表述的抽样后信号的频谱为
第6章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西安电子 科技大学(张辉曹丽
•图 6- 9 PAM、 PDM、 PPM信号波形
第6章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西安电子 科技大学(张辉曹丽
• 脉冲振幅调制(PAM)是脉冲载波的幅度随基带信号变化 的一种调制方式。 若脉冲载波是冲激脉冲序列,则前面讨论 的抽样定理就是脉冲振幅调制的原理。也就是说,按抽样定 理进行抽样得到的信号ms(t)就是一个PAM信号。
• (6.2-1)
第6章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西安电子 科技大学(张辉曹丽

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答案1-8章

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答案1-8章

第一章之杨若古兰创作
1-1 e的信息量的信息量
1-2 P(1)=3/4,其信息量为
1-3平均信息量(熵)(bit/符号)
1-4 (1)一个字母对应两个二进制脉冲,属于四进制符号,故一个字母的持续时间为10ms.传送字母的符号速率为
等概率时的平均信息速率
(2)平均信息量为(bit/符号)
1-5 (1)
(2)
1-6 (1)
(bit/符号)
则平均信息速率
故传送1
(2)等概率时有最大信息熵,)/(33.25log 2max 符号bit H == 此时平均信息速率最大,故有最大信息量
)(10352.86max bit H R T I B ⨯=⋅⋅=
1-7 由于各符号的概率之和等于1,所以第四个符号的概率为
1/2,则该符号集的平均信息量为
)
/(75.121
log 2181log 81241log 41222符号bit H =-⨯--=
1-8 若信息速率坚持不变,则传码率为 1-9 传码率为
)
(1200log 2B M R R b
B ==
半小时(1800秒)内传送的码元个数为
61016.212001800⨯=⨯=⋅=B R T N
错误码元数个216=e N ,是以误码率为410-==
N N P e
e
1-10 由
N
N P e
e =
和B R T N ⋅=可得时间为
.。

第7章 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张辉 曹丽娜 编著第二版)分解

第7章 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张辉 曹丽娜 编著第二版)分解
2PSK信号的解调通常都是采用相干解调, 解调器原理图 如图 7 - 13 所示。在相干解调过程中需要用到与接收的2PSK 信号同频同相的相干载波,有关相干载波的恢复问题将在第 11 章同步原理中介绍。
2PSK信号相干解调各点时间波形如图 7 - 14 所示。 当恢 复的相干载波产生180°倒相时,解调出的数字基带信号将与 发送的数字基带信号正好是相反,解调器输出数字基带信号 全部出错。
第7章 数字频带传输系统
图 7 -18 2DPSK信号差分相干解调器原理图和解调过程各点时间波形
第7章 数字频带传输系统
7.1.5
1. 2ASK
由式(7.1 - 4) 可知,二进制振幅键控信号表示式与双边带
调幅信号时域表示式类似。若二进制基带信号s(t)的功率谱密
度Ps(f)为
Ps ( f ) f s P(1 P) G( f ) 2 f s (1 P)G(mf s ) 2 ( f mf s ) m
图 7 – 2 二进制振幅键控信号时间波型
第7章 数字频带传输系统
图 7-3 二进制振幅键控信号调制器原理框图
第7章 数字频带传输系统 图 7 –4 二进制振幅键控信号解调器原理框图
第7章 数字频带传输系统 图 7 - 5 2ASK信号非相干解调过程的时间波形
第7章 数字频带传输系统
7.1.2二进制移频键控(2FSK)
发送 1 发送 0 符号
(7.1-12)
这种以载波的不同相位直接表示相应二进制数字信号的 调制方式,称为二进制绝对移相方式。二进制移相键控信号 的典型时间波形如图 7 - 11 所示。
第7章 数字频带传输系统
图 7 – 11 二进制移相键控信号的时间波形
第7章 数字频带传输系统

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第三版张辉课后习题答案

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第三版张辉课后习题答案
而am可采用此法恢复1为了保证信号顺利通过和尽可能地滤除噪声带通滤波器的宽度等于已调信号带宽即khz其中心频率为100khz故有为常数其中其他10496103210103因为dsb调制制度增益故解调器的输出信噪比125又因解调器中低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为khz故输出噪声的功率谱密度khz是解调器输入端高斯窄带噪声的同相分量其功率谱密度khz的功率谱密度khz功率谱图略46为常数其中其他10096接收机模型1设双边带信号则输入信号功率2双边带信号采用相干解调的输出为故输出信号功率1dsbsc方式
图(a)的传输特性为:
R2 R1 R2
∴有
Ha

R2 R1 R2
a 0


a
da
d


0
可见,该系统的 Ha 常数 、 =常数,因此,信号通过该系统时不会产生群延
迟。在整个频域内,群延迟的曲线图为 0,(图略)
第一章
1-1 e 的信息量
1 Ie log 2 P(e) 3.25bit
v 的信息量
1 Iv l o g2 P(v) 6.96bit
1-2 因为全概率 P(0) P(1) 1,所以 P(1)=3/4,其信息量为
1 I log 2 P(1) 0.412(bit)
n
1-3 平均信息量(熵) H (x) P(xi ) l o g2 P(xi ) =2.375(bit/符号) i 1
则平均信息速率 Rb RB H 2.23103 (b / s)
故传送 1 小时的信息量 I T Rb 3600 2.23103 8.028106 (bit)
(2)等概率时有最大信息熵, Hmax log 2 5 2.33(bit / 符号)

第12章 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张辉 曹丽娜 编著第二版)

第12章 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张辉 曹丽娜 编著第二版)
能力。在OSI模型中,检测错误或纠正错误可以在数据链路 层实现,也可以在传输层实现。
第12章 差错控制编码 所谓检测错误(简称检错),是指接收端仅对接收到的信息 进行正确或错误判断,而不对错误进行纠正。所谓纠正错误 (简称纠错),是指接收端不仅能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正确或错 误判断,而且能对错误进行纠正。 由于信道噪声及信道传输特性的不同,造成错误的统计 特性也不同。传输信道中常见的错误有以下三种: (1)随机错误。这种错误是随机出现的,通常不是成片地 出现错误,并且各个错误的出现是统计独立的。这种情况一 般是由信道的加性随机噪声引起的。因此,一般将具有此特
误的能力。
第12章 差错控制编码
图12-4 混合差错控制方式原理图
第12章 差错控制编码
混合差错控制方式有以下4个主要特点:
(1)同时具有检测错误和纠正错误的能力。 (2)克服了检错重发方式数据连贯性差、通过率随信道 错误率的增加而迅速降低的严重缺点。 (3)避免了前向纠错方式为了得到低的错误率,使得编码 效率低、需要很复杂的译码器及不能适应信道错误变化的缺 点。 (4)需要双向信道。
第12章 差错控制编码
纠错编码的基本原理是:为了使信源信息具有检错和纠
错能力,应当按一定的规则在信息码中增加一些冗余码(又称 监督码),使这些冗余码与被传送信息码之间建立一定的关系, 发送端完成这个任务的过程就称为差错控制编码(或纠错编 码);在接收端,根据信息码与监督码的特定关系,实现检错或 纠错,输出原信息码,完成这个任务的过程就称差错控制译码 (或纠错译码)。另外,无论检错和纠错,都有一定的识别范围。 差错控制编码原则上是以降低信息传输速率来换取信息传递 的可靠性的提高。我们研究误码控制编码的目的,正是为了 寻求较好的编码方式,在尽可能少的增加冗余码的情况下来 实现尽可能强的检错和纠错能力。

第8章 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张辉 曹丽娜 编著第二版)

第8章 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张辉 曹丽娜 编著第二版)

第8章 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 若输入信号为s(t), 则匹配滤波器的输出信号为
so (t ) s(t ) h(t ) s(t )h( )d


s(t ) Ks (t 0 )d


(8.1-20)
令t0-τ=x,有
so (t ) K s( x) s( x t t 0 )dx
y(t)=so(t)+no(t)
(8.1 - 2)
式中输出信号的频谱函数为So(ω),其对应的时域信号为
1 s o (t ) 2
1 S O ( )e d 2
jt



s( )H ( )e jt d
(8.1-3)
2
滤波器输出噪声的平均功率为
1 N0 2
出信噪比与常数K无关,所以通常取K=1。
[例 8 - 1]设输入信号如图 8 - 3(a)所示,试求该信号的匹 配滤波器传输函数和输出信号波形。 s(t)= 1, 0,
T 0≤t≤ 2
其他
第8章 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
图8-3 信号时间波形
第8章 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 输入信号s(t)的频谱函数为
T

取t0=T,则有
h(t)=s(t0-t)
1 j 2 H ( ) (e 1)e jtT j
T
h(t)=s(T-t)
第8章 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 (2) 由式(8.1 - 21)可得匹配滤波器的输出为
so (t ) R(t t 0 ) s( x)s( x t t 0 )dx


KR(t t 0 )
(8.1-21)
第8章 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 式中, R(t)为输入信号s(t)的自相关函数。 上式表明, 匹 配滤波器的输出波形是输入信号 s(t) 的自相关函数的 K 倍。因 此, 匹配滤波器可以看成是一个计算输入信号自相关函数的

精品文档-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三版)张辉-第1章

精品文档-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三版)张辉-第1章

第 1 章 绪论
2) 信道编码与译码 数字信号在信道传输时, 由于噪声、 衰落以及人为干扰
等, 将会引起差错。为了减小差错, 信道编码器对传输的信息 码元按一定的规则加入保护成分(监督元), 组成所谓“抗干扰 编码”。接收端的信道译码器按一定规则进行解码, 从解码过 程中发现错误或纠正错误, 从而提高通信系统抗干扰能力, 实 现可靠通信。
第 1 章 绪论
第 1 章 绪论
1.1 1.2 通信系统分类与通信方式 1.3 信息及其度量 1.4
第 1 章 绪论 1.1 通信系统的组成
1.1.1 通信系统的作用就是将信息从信源传送到一个或多个目
的地。实现信息传递所需的一切技术设备(包括信道)的总和 称为通信系统。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如图1-1所示。
第 1 章 绪论
图 1 – 7 并行和串行通信方式示意 图
(a) 并行传输; (b) 串行传输
第 1 章 绪论
1.3 信息及其度量
根据概率论知识,事件的不确定性可用事件出现的概率来 描述。可能性越小,概率越小;反之,概率越大。因此,消息 中包含的信息量与消息发生的概率密切相关。消息出现的概率 越小,消息中包含的信息量就越大。假设P(x)是一个消息发生 的概率,I是从该消息获悉的信息,根据上面的认知,显然I与 P(x)之间的关系反映为如下规律:
第 1 章 绪论
(1)抗干扰能力强,且噪声不积累。以二进制为例,数字 信号的取值只有两个,这样接收端只需判别两种状态。信号在传 输过程中受到噪声的干扰,必然会发生波形畸变,接收端对其进 行抽样判决,以辨别是两个状态中的哪一个。只要噪声的大小不 足以影响判决的正确,就能正确接收。而模拟通信系统中传输 的是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它要求接收机能够高度保真地重现 信号波形,如果模拟信号叠加上噪声后,即使噪声很小,也很 难消除它。此外,在远距离传输,如微波中继通信时,各中继 站可利用数字通信特有的判决再生接收方式,对数字信号波形 进行整形再生而消除噪声积累。

第9章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张辉曹丽

第9章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张辉曹丽

图9-1 QAM信号调制原理图
信号矢量端点的分布图称为星座图。通常,可以用星座 图来描述QAM信号的信号空间分布状态。对于M=16 16QAM来说,有多种分布形式的信号星座图。 两种具有代 表意义的信号星座图如图 9 - 2 所示。在图 9 - 2(a)中, 信号 点的分布成方型,故称为方型16QAM星座,也称为标准型 16QAM。在图 9 - 2(b)中,信号点的分布成星型,故称为星 型16QAM星座。
June 2021
1、Genius only means hard-working all one's life. (Mendeleyer, Russian Chemist)
天才只意味着终身不懈的努力。21.5.265.26.202108:3008:30:57May-2108:30
2、Our destiny offers not only the cup of despair, but the chalice of opportunity. (Richard Nixon, American President )命运给予我们的不是失望之酒,而是机会之杯。二〇二一年五月二十六日2021年5月26日 星期三
由式(9.1-6)和(9.1-7)可以看出,当M=4时,d4PSK=d4QAM, 实际上,4PSK和4QAM的星座图相同。当M=16时, d16QAM=0.47,而d16PSK=0.39,d16PSK<d16QAM。 这表明, 16QAM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优于16PSK。
9.1.2 MQAM
MQAM信号同样可以采用正交相干解调方法, 其解调器 原理图如图9 - 4 所示。解调器输入信号与本地恢复的两个正交 载波相乘后,经过低通滤波输出两路多电平基带信号X(t)和Y(t)。 多电平判决器对多电平基带信号进行判决和检测,再经L电平 到2电平转换和并/串变换器最终输出二进制数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同步法是人们最希望的同步方法,因为可以把全部功 率和带宽分配给信号传输。在载波同步和位同步中,两种方 法都有采用,但自同步法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而群同 步一般都采用外同步法。
同步本身虽然不包含所要传送的信息,但只有收发设备 之间建立了同步后才能开始传送信息,所以同步是进行信息 传输的必要和前提。同步性能的好坏又将直接影响着通信系 统的性能。如果出现同步误差或失去同步就会导致通信系统 性能下降或通信中断。因此,同步系统应具有比信息传输系 统更高的可靠性和更好的质量指标,如同步误差小、相位抖 动小以及同步建立时间短,保持时间长等。
(2) 位同步。
位同步又称码元同步。在数字通信系统中,任何消息都 是通过一连串码元序列传送的,所以接收时需要知道每个码 元的起止时刻,以便在恰当的时刻进行取样判决。例如图 8 9 和 8 - 11 所示的两种最佳接收机结构中,需要对积分器或 匹配滤波器的输出进行抽样判决,判决时刻应对准每个接收 码元的终止时刻。这就要求接收端必须提供一个位定时脉冲 序列,该序列的重复频率与码元速率相同,相位与最佳取样 判决时刻一致。我们把提取这种定时脉冲序列的过程称为位 同步。
(3) 群同步。
群同步包含字同步、句同步、分路同步,它有时也称帧 同步。在数字通信中,信息流是用若干码元组成一个“字”, 又用若干个“字”组成“句”。在接收这些数字信息时,必 须知道这些“字”、“句”的起止时刻,否则接收端无法正 确恢复信息。 对于数字时分多路通信系统,如PCM30/32电话 系统, 各路信码都安排在指定的时隙内传送,形成一定的帧 结构。 为了使接收端能正确分离各路信号,在发送端必须提 供每帧的起止标记,在接收端检测并获取这一标志的过程, 称为帧同步。因此,在接收端产生与“字”、“句”及“帧” 起止时刻相一致的定时脉冲序列的过程统称为群同步。
e(t)=
11 22
cos2ωct
(11.2 - 5)
假设环路锁定,VCO的频率锁定在2ωc频率上,其输出信
v0(t)=Asin(2ωct+2θ)
(11.2 - 6)
这里,θ为相位差。经鉴相器(由相乘器和低通滤波器组 成)
vd=Kd sin2θ
(11.2 - 7)
式中,Kd为鉴相灵敏度,是一个常数。vd仅与相位差有关, 它通过环路滤波器去控制压控振荡器的相位和频率,环路锁
同步也是一种信息,按照获取和传输同步信息方式的不 同,又可分为外同步法和自同步法。
(1) 外同步法。
由发送端发送专门的同步信息(常被称为导频),接收 端把这个导频提取出来作为同步信号的方法,称为外同步法。
(2) 自同步法。
发送端不发送专门的同步信息,接收端设法从收到的信 号中提取同步信息的方法,称为自同步法。
我们以2PSK信号为例,来分析采用平方环的情况。 2PSK
e(t)= [ ang(tnST )2 ]co 2w s ct
n
输 入 已 调 平 方 律 信 号 部 件
鉴 相 器
环 路 滤 波 器
压 控 振 荡 器
二 分 频载 波 输 出
锁 相 环
图11-2 平方环法提取载波
当g(t)为矩形脉冲时,
11.2 载-波-同-
11.2.1直接法
直接法也称自同步法。这种方法是设法从接收信号中提取 同步载波。有些信号,如DSB-SC、PSK等,它们虽然本身不 直接含有载波分量,但经过某种非线性变换后,将具有载波的 谐波分量,因而可从中提取出载波分量来。下面介绍几种常用 的方法。
1.
此方法广泛用于建立抑制载波的双边带信号的载波同步。 设调制信号m(t)无直流分量,则抑制载波的双边带信号为
第 11 章同步原理
11.1 概述 11.2 11.3 11.4
返回主目录
第11章
11.1概述
所谓同步是指收发双方在时间上步调一致,故又称定时。 在数字通信中,按照同步的功用分为:载波同步、位同步、群 同步和网同步。
(1) 载波同步。
载波同步是指在相干解调时,接收端需要提供一个与接收 信号中的调制载波同频同相的相干载波。这个载波的获取称为 载波提取或载波同步。在第4章的模拟调制以及第 7 章的数字 调制学习过程中,我们了解到要想实现相干解调,必须有相干 载波。因此,载波同步是实现相干解调的先决条件。
(4) 网同步。
在获得了以上讨论的载波同步、位同步、群同步之后, 两点间的数字通信就可以有序、准确、可靠地进行了。然而, 随着数字通信的发展,尤其是计算机通信的发展,多个用户 之间的通信和数据交换,构成了数字通信网。显然,为了保 证通信网内各用户之间可靠地通信和数据交换,全网必须有 一个统一的时间标准时钟,这就是网同步的问题。
相干载波。基于这种构思的平方变换法提取载波的方框图如
图 11 -1 所示。
若m(t)=±1,则抑制载波的双边带信号就成为二相移相
信号(2PSK),
e(t)=[m(t)cosωct]=
1 2
1 2
cos2ωct
输 入 已 调 平 方 律 e ( t) 2 f c 窄 带 信 号部 件 滤 波 器
二 分 频 载 波 输 出
sm(t)=m(t) cosωct
(11.2 - 1)
接收端将该信号经过非线性变换——平方律器件后得到

1
1
e(t)=[m(t) cosωct]2= 2 m2(t)+ 2 m2(t)cos2ωct
上式的第二项包含有载波的倍频2ωc的分量。若用一窄带
滤波器将2ωc频率分量滤出,再进行二分频,就可获得所需的
定之后,θ是一个很小的量。因此,VCO的输出经过二分频后,
就是所需的相干载波。
应当注意,载波提取的方框图中用了一个二分频电路, 由于分频起点的不确定性,使其输出的载波相对于接收信号 相位有180°的相位模糊。相位模糊对模拟通信关系不大, 因为人耳听不出相位的变化。但对数字通信的影响就不同了, 它有可能使2PSK相干解调后出现“反向工作”的问题,克服 相位模糊度对相干解调影响的最常用而又有效的方法是对调 制器输入的信息序列进行差分编码,即采用相对移相 (2DPSK),并且在解调后进行差分译码恢复信息。
图 11 –1 平方变换法提取载波
因而, 同样可以通过图 11 - 1 所示的方法提取载波。
在实际中,伴随信号一起进入接收机的还有加性高斯白 噪声,为了改善平方变换法的性能,使恢复的相干载波更为 纯净,图 11 - 1 中的窄带滤波器常用锁相环代替,构成如图 11 - 2 所示的方框图,称为平方环法提取载波。由于锁相环具 有良好的跟踪、窄带滤波和记忆功能,平方环法比一般的平 方变换法具有更好的性能。因此,平方环法提取载波得到了 较广泛的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